你可能正想要阅读鲁迅野草经典语录,想要了解鲁迅野草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豆豆语录网精心整理了鲁迅野草经典语录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阅读,那么,下面这些鲁迅野草经典语录内容,如希望是您喜欢的。
鲁迅野草经典语录
鲁迅野草经典语句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希望》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题辞》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谢谢邀请。
《野草》是鲁迅的心灵史,是他最私密化的作品。
鲁迅很少在作品里呈现私人领地,杂文一类的笔墨官司以及学术作品就不说了,连《朝花夕拾》这种回忆性散文,也多是在谈故乡风物和别人。鲁迅往往只带了一双眼,领着大家去看。
特别是在“民族魂”封神后,鲁迅的个人色彩进一步被剥离,变成了某种宏大叙事意味的符号。其它一些八卦小报、爬梳故事性质的文章,只注意形迹,也难以挖掘出心灵的深度。
于是即便经过前几年的“民国热”之后,私人化的鲁迅似乎还是比较单薄。
实际上鲁迅是给了机会的,这就是《野草》。
鲁迅在世的时候,并不太想引荐给青年们这个小集子。为什么呢?
一是文风晦涩。
这一点在当时就非常显著地体现出来。隐喻和象征俯拾皆是,读者较易看到意象,意义却是含混暧昧的。
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白话文肇始那种佶屈聱牙的行文风格,只会让它看起来更加晦涩。当然了,晦涩并不代表不好。实际上,即便在鲁迅自己的作品里,《野草》的文笔也是第一流的。感情饱满,极具张力,用一种禅语式的叙述风格,将激越的情感与理性的秘思熔铸到意象和画面当中去,极具可阐释性。
二是精神基调非常压抑昏暗。这是鲁迅先生不大愿意青年们阅读的最重要原因。
俗话说,人到中年万事休。更何况碰到一个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到处受欺负的年头。
彼时的鲁迅呼吁青年们甩开“导师”(那么言下之意,自己也是愧为导师的),自己也对自身、对文明的出路陷入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虚妄当中。他期待青年们抱着希望奋力前行,而不是像自己一样出于绝望而挣扎。
而他的那种“绝望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心境,尤其是那种见辱而起的复仇心,在他看来是当与旧社会共同埋葬,而不是传递给年轻一代的。
是故,《野草》是鲁迅对旧世界的献礼,而不是他对新世界的先声。《野草》这部作品应该与他、与这个社会,都像野草一般被地火烧尽。
体会一下《野草·题辞》里的这种感情:
我自爱我的野草……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首先,是自恋。如果没有自恋,那便没有对私人心灵的记录,也就没有《野草》了。伟大的作家都是自恋的。因为自恋,才会产生自卑与自傲交织的那种撕扯感。
其次,是憎恶以及宿命感。野草是丑陋的地面的产物,它厌恶地面、自己,已经到了期待地火喷涌而出、烧尽一切的地步。它也深深地预知到,罪恶的累积压迫着地表,已到了随时都可能将地火挤压到喷涌而出的地步。
这是时代的大势,野草看到了,看到了自己和地表将被荡涤一清。然而却欢欣雀跃,因为葬于地火是丑陋一生中最好的归宿。因此它欣然。
最后,是急切。“去罢,野草!”,是一刻都不要停。这么做并非是生无可恋,恰恰相反,它是要通过自己的死,为更好的生灵腾出空间。是在礼赞生,颂扬生!
这是一种因绝望而生的力量,是鲁迅不想沾染给青年们的一种痼疾。在他而言,“好的生活”,不应该有这种扭曲的情操。
最后,我认为这里也有一定的羞怯成分。
再怎么说,《野草》也是鲁迅私人的呢喃,是不足为外人道的私房话。然而他又是坦荡的,并且具有中国知识分子历来都有的那种“和历史对话”的情结,于是不介意百年之后,能够再通过这部小集子遇见对话者——是为私友。
那么《野草》的文学水准究竟怎样呢?
首先在体裁上,非常具有先锋色彩。
正如《故事新编》开辟了一种用白话小说重构历史的先河一样,《野草》也是散文诗的滥觞。甚至从某种意义而言,截止到目前为止,能够达到《野草》同一水准的散文诗作品也为数寥寥。可以说是个非常高的起点了。
如果说鲁迅的杂文尚算后继有人,作为散文诗的《野草》,套用鲁迅的偶像嵇康的话说,那可真就是“广林散于今绝矣”。
其二,在内容上,呈现出了一个几乎可称为“文学形象”的鲁迅。
没有人比鲁迅更懂鲁迅。
在杂文里我们看到的是社会知识分子的鲁迅,在学术作品里看到的是学者鲁迅,在回忆散文里是一个模样若隐若现的“迅哥儿”、“年轻后生”,在他人回忆录里则是个被一群年轻人围着的“先生”。
只有在《野草》里,背景如夜一般全部隐去了(正如他生活的时代),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背影,铁褐色,即便看不清轮廓,却具有无可否认的质感。
鲁迅在《野草》里展现了他的哀伤(《影的告别》)、愤恨(《复仇》)、狡黠(《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世故(《立论》)……,以及对这每一种情绪的消解、嘲讽。
他在自嘲中由绝望的虚妄看到希望的必要,在攫取旧世界的毒奶并受哺育而大后将复仇揉进了血液。他被抛到了一个不属于他的新世界,并在那里看到自世界毁灭的必要性。他背着因袭的重担站在旧历史的尽头,汲取新社会的知识,并要赋灭亡以意义。
他身上挣扎着许多个灵魂,有羡慕新生的,有眷恋旧地的,有热爱且憎恨同胞的,有独自一人脱离大众的。他既不是像浮士德那样妄图从这个世界上汲取更多,也不像俄国那些知识分子一样凭理想保持对穷苦大众一种单纯的挂念。鲁迅看起来是要为同胞争取一切,但是换个角度看他有似乎认定先灭掉同胞才能生出对得起这一切的新人……
他似乎是唯一的一个,非常独特。
《野草》里所呈现的鲁迅,一个旧式知识分子,一个新式知识分子,一个旧社会的贰臣逆子,一个自惭形秽的先知,一个渴望复仇的虚无者,一个吐着毒信子的危险分子,一个公众之敌,一个清教徒般虔诚的奉献者,一个几千年文明的产物,一个想吞噬几千年传统的毒瘤,一个在古老文明走向衰落的历史节点诞生出的经典形象,一个没有被完整写出来、仍旧徘徊在历史迷雾中的人。
他的前脚已感到现代社会的暖意,后脚还在旧伦理的冰窟中浸淫。
同时,至今又尚未有任何一人,能够把这样的文学形象,呈现到一部足够分量的文学作品当中去。
而《野草》,就像是一个巨人天才绘制的草图,刚刚有了骨架,作者又忙着干别的去了。
但是今天的我们依然能看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里的“鲁迅”,其经典性足以和浮士德、卡拉马佐夫兄弟(你可以把他们三个外加私生子想象为一个人)、约翰·克里斯朵夫等文学形象相媲美。
欢迎关注公众号:凯鹅。
QQ群:309258991(阅读分子)
关于《野草》 《野草》,于我们这类不曾仔细研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无疑是个惊喜。 一直以来,以为先生的作品是“硬”的,铮铮的,大男子主义的。时时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时时在谴责、反思和战斗。然而读了《野草》后,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在愈加了解到先生的“阳刚”的同时,发现先生竟也有“阴柔”的一面。 有人说,《野草》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最难懂的一部。短时间的研究自然无法完全透析清楚,只能大致了解一些皮毛上的东西。 (一) 解读《野草》,首先从解“梦”开始。 在《野草》之前,鲁迅先生曾发表过一首题目为《梦》的诗。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颜色许好,暗里不知;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 暗里不知,身热头痛。 你来你来!明日的梦。 《野草》大概可以算是鲁迅先生梦的影子。下面便来看看先生的梦究竟是怎样的颜色。 在《野草》的二十四篇文章中,有七篇都是这样开头的:“我梦见自己……”其他的,也多是在或幻象或回忆中延展,或在“睡到不知时候的时候”开启。 可见,先生创作《野草》的灵感,来源于埋藏在灵魂深处的、最底层的思想感情。可以想象,在创作过程中,他始终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尽量保持头脑的冷静和内心的平静。这些,我们从《我的失恋》、《好的故事》、《一觉》等文章中不难看出。也有几篇,如《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乍看之下,它们似乎是平淡的,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也多是直截了当的叙述。 然而平淡背后却隐藏着一些激烈的、“蠢蠢欲动”的东西,仍然可以感到一种嘲讽与无奈混杂在一起的感情,并且分明是在肆意地抒情。也有时,先生心底的激情和怒火达到了无法克制的程度,于是也有了《复仇》、《死火》和《死后》。这样,我们大致可把这些“梦”分为三类。 一、 淡梦。 《野草》中的大多数“梦”都属于这一种,包括绝对平淡的(如《我的失恋》)、略微悲哀的(如《秋夜》)和略微炽烈的(《如颓败线的颤动》)。 其中,《我的失恋》是一首打油诗,是我所读过的为数不多的鲁迅作品中,最“波澜不惊”的。 “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 它以一种近乎戏谑的慵懒而淡漠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平庸的青年失恋的全过程。失恋本该是悲哀的,然而它竟给人一种啼笑皆非的异样感觉。但我以为先生确是悲哀的。《野草》中的文章,除此一篇外,其他的几乎都是抑郁且深沉的,大概先生不愿自己和读者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之中,有意想要增添一点快意。 虽然可以写出“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然而他真的可以如此轻易地释怀吗?他这样以笑掩悲,使人笑过以后不免又要陷入悲哀中。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二、 玄梦。 这种梦,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后,并不发表任何感想和评论,然而却又引导着读者走近作者的思想。 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梦。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品一下《立论》这篇文章。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 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 ’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那么……。 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可以算是对圆滑、世故、庸俗的令人生厌的人们的讨伐。发泄作者的沮丧,发泄他对不可救药的大众的厌恶和蔑视。 三、 炽梦。 这些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死后》。 《死后》是七篇以“我梦见自己……”为开头的最后一篇,因为已经“死”了,也就不会再有梦了。文章的字句是活泼的。然而活泼中,隐约感到一股逼人的寒气迎面袭来。 《鲁迅的生命哲学》一书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详尽而透彻的分析: 1、以死者的眼光最后一瞥人世的丑恶与可怕。 2、以死人的思想最后表示了对这个无情、无聊、无耻的世界之“愤怒”、“气愤”、“厌烦”。 3、是死的复仇:影一般死掉,谁也不知道,爱我者不为我伤心,仇我者得不到欢欣。最后,是在这种复仇中快意,“在快意中要哭出来”。 对于《死后》,《鲁迅传》中这样写道:“一个人总难免有阴郁的念头,只要这是来自他的理智,那就不大要紧,困为它在他头脑中扎得还不深,改变起来也容易。可是,如果这阴郁是来自他的情感深处,来自他的下意识,他的记忆、梦幻和联想,那就说明他的心地是真正黯淡,而且难以改变了。 鲁迅在一九二五年夏天会写出《死后》这样的作品,他对自已人生厄运的预感,实在已经是根深蒂固,难以摇动了。” 《野草》中的梦,无论是平淡的,玄虚的,炽烈的,都溶入了鲁迅先生的人生哲学。在醉生梦死中,感到令人窒息的悲哀。 梦,终是要醒的。 (二) 关于《野草》,就我本人,已感悟不出别的东西来了。更深层次的体会,来源于相关的评论。这里索性作一些摘录。 1 《鲁迅的生命哲学》一书中说:“生活告诉他,无知虽然无痛苦,但毕竟是形同动物的可怕的人生。 他虽然说过,对于睡着的人最好别叫醒他,但又不愿以愚民相待,所以虽然不能写,无从写,不愿写,但终究还是写。不过这种写不是放笔直书。这些矛盾和顾虑在文体上的表现,便构成了似自语又非自语的呢喃,亦实相亦虚幻的梦。” 2 鲁迅先生对《野草》的自我评价是:“技术并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 ” (出处不详) 3 鲁迅先生对朋友说过他的哲学都在《野草》里,然而他又说,并不希望青年人读他的《野草》,那是“为自己的”。他说“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真确,又不得而知”;而另一些文章是“为别人的”,或可以说为“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以及“也如我青年时候似的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自觉地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若干亮色”。 鲁迅希望青年读的是这些略显亮色的文章,他是要呵护青年正有的那一点好梦。(出处不详) 4 只有很少作家有勇气、有能力这样赤裸裸地展示灵魂。(出处不详) 5 《野草》是鲁迅个体生命顽强生长、艰难爬行的记录。 而不甘于在沉默中灭亡的生命,苦苦追寻生之意义的生命,在任何时代都将存在。《野草》将因此而不朽。(出处不详) 最后的一点感受—— 《野草》,是虚幻中彷徨出的真实,是黑暗中触及到的光明,是绝望中呐喊出的希望。 然而,它仅仅是一丛野草而已。 (三) 结论 通过以上这篇论文的议论、分析及证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鲁迅先生是一个外刚内柔的人。他有着超乎常人的品性和意志,严峻而冷酷,他的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使他成为一个受万众崇敬甚至信仰的先行者和战士。 然而,在这种锋芒的背后,掩藏着一个伟人的柔情。他的彷徨,他的多愁善感,他的偶尔的不自信,他的挥之不去的悲哀,使得他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神,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爱有恨的人。 《死后》就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在新的情势下的种种担心和焦虑。 他写道:“我先前以为人在地上虽没有任意生存的权利,却总有任意死掉的权利 的。现在才知道并不然,也很难适合人们的公意。”在他和许广平的关系没有公 开以前,鲁迅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形式数次说过自己思想的变化。 在一封通信 中,他写道:“我本来不大喜欢下地狱,因为不但是满眼只有刀山剑树,看得太 单调,苦痛只怕很难当。现在可又有些怕上天堂了。”(《厦门通信(二)》) 在不久的另一封通信里,他又写道:“我先前只以为要饭碗不容易,现在才知道 不要饭碗也是不容易的。 ”(《海上通信》)后一句是辞去厦大教职赴穗前说的 怪话。
鲁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先生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让我们走近他的作品,领略他身上令人敬佩的文人气质。
今天我们分享鲁迅先生的作品《野草题辞》。鲁迅的《野草》和《朝花夕拾》是他的两个最著名的散文集。这篇题辞是理解鲁迅《野草》全部作品的纲,反映了作者在险恶环境下的悲愤心情和革命信念。
野草题辞
鲁迅
这篇题辞是理解鲁迅《野草》全部作品的纲。《野草》是作者心情矛盾的产物:旧的思想死亡了,新的思想尚不十分清晰。《野草》仍是战斗的作品,但却是“五四”退潮,新文化战线“布不成阵”后“荷戟独彷徨”的真实写照。
《野草》对自己进行了严格的解剖,孕育着新的思想变化。是对“旧”的总结,对“新”的开启。作者一开始就交待自己写作野草时的感受——自己未写作之时,觉得有许多话要说,但当真的下笔时,却又说不出什么来。这是一种矛盾的心理,同时也表明鲁迅的思维正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旧的已舍弃,新的还不成熟。
鲁迅鲁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唱歌。天地记不如此,我或者也将不能。《野草·题辞》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希望》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题辞》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题辞》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秋夜》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影的告别》 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 《这样的战士》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 《淡淡血痕中》 其实,这算是硬从文章中摘下来的所谓“名言”了。有时,撇开文章去讲一两句的意思就很难理解了,何况还是《野草》。《野草》就薄薄的一本本子,楼主有空可以读一下,相信你能学到很多。毕竟,鲁迅先生说自己的全部哲学都在这本书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