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论语是 家经典语录

豆豆语录网提供论语是 家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论语是 家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论语是 家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论语是 家经典语录



论语里著名的句子: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白话释义: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白话释义: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白话释义: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扩展资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参考资料:

论语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论语是 家经典语句



孔子作为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名人,常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连很多的外国人都是很崇敬的,对于他的思想和名言,自不必言!至今我们还能从中汲取到大量珍贵的至宝精髓!

孔子是世界性的历史文化名人

他的主要论述和思想主张,通过很多跟他多年生活在一起的弟子们,整理成了典籍文献,其中《论语》一书,更是其中的重要圣典!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他,关于诚信方面的话语吧。

言必信,行必果。意思应该是指的:说话要讲信用,行为要有结果,这是孔子所主张的君子应该具备的基本美德,反之,就成了不守信用的小人了。

孔子主张:说话要讲信用,行为要有结果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话应该是主张严肃认真地待人接物的,不能有失珍贵的信用!对他人也要恭敬有礼,这样的结果之下,才会得到(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人们,就像那兄弟一样地来真诚相处的。

不失信不失礼,兄弟朋友会很多的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类是属于群居的社会性高级动物,人与人交往是自然而然并且必需的事情。如果时间放长些,再放长些,怎样来面对自己声誉的传播形象呢?孔子和论语给我们讲了发人深思的这句"不知其可也",给我们解释了有些人,没有了信用的不良后果:人们不知道此人可不可靠?可不可信?要不要调低对他的评价?所以大家为了将来做事顺利,还是老老实实做诚信人的好!

紧接着他在下一句又做了形象的比喻,“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輗,是一个车辆零件名词,古代大车子的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活销,代表了大车子的核心部件;軏,意思同上。比喻的意思是:没有了诚信的人们,好比车子少了关键的核心部件!是走不了远路的,所以为了自己将来的长久事业,请大家还是努力讲诚信吧!要不然坐着个二手车、淘汰车、老爷车,前途将会是非常有限的。

輗和軏,是古代车子的核心部件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是主张说到做到,这也就是诚信思想,说的承诺话,要用行动来兑现! 中国有几个成语和词语,也是认同这种思想的, 例如:言出必行、 言行一致、言行若一、言行相符、作言起行……等等。

但是,孔子为我们大家的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言"要以"忠信"为本,对人忠诚和守信用;"行"要以"笃敬"为本,"笃"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马字底,会意比喻为用竹子编笼网住马嘴,不使其分心,专心致志、恭恭敬敬地把“忠诚信义”的承诺话,用行动给履行了。

“笃”字会意是马嘴套住竹笼保证专心

后面又会有这样的结果:即使是在讲不通道理和不通教化的横蛮地区的人们,如果能够做到“”说话真诚而守信,行为专心而恭敬地履行承诺,还是可以走出来长远道路的!反之,即使是小州县、小巷里,都是寸步难行的,因为人们不信任。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可就重了!原文大致是这样的意思:子贡向孔子求问政事,孔子说了三件事即:粮食丰足、军队丰足、取信于民!子贡又问,如果万不得已,最先去掉哪一个?孔子回答是去掉军队丰足,子贡还问然后呢?孔子又回答去掉粮食丰足。

看来,他是把信用看作比生命还重要的!粮食和军队居然还是排在然后的。

以上是我的个人读书感悟,分享给大家,如有错误,请大家不吝指正,谢谢。

对于那些张爱玲一百句,什么什么几十句经典语录的东西我是不认可的。论语是语录体的,是因为对话的零散。可文章的好处就在于读者闲庭漫步到一句眼前一亮,抑或心中一抽,再或者是突然愣住的各种阅读体验。拆开来说"经典话语"就肢解掉原来阅读体验的就回肠。没意思。

转发经典语录:“论语是最早的微博”,子路作为RT孔子最多的人,深受老师的喜爱。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扩展资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参考资料:论语—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抱歉,作者已设置仅展示半年内微博,此微博已不可见。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译: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译: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译: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译: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举一反三)

译:(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译: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译: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

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考验人。

2、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

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

这也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

“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

4、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

三人同行,另外两人一定都是我的老师,他们身上有好的地方,我就向他们学习。他们身上有不好的地方,我就对照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那毛病,有,就改正。所以这里的“师”,不一定是超过我的地方,而是从好坏两个方面去学习。

5、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

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6、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扩展资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参考资料:论语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论语》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豆瓣)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辫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孔子思想以立身为出发点,而人能立身于世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君子”人格。君子具备仁爱之心,自重自律;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积极进取,德才兼备;孜孜于学,注重实践;安贫乐道,谨守正义等等;始终坚守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遵从不同的伦理关系,构建着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这本书以权威版本为底本,约请张燕婴作了晓畅通俗的白话翻译。文白对照,并以对开的方式排版,以为读者提供阅读最方便的文本。◆作者简介 (豆瓣)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目录(豆瓣)学而第一 (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为政第二 (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八佾第三 (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里仁第四 (主要讲仁德的道理)公冶长第五 (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雍也第六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述而第七 (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泰伯第八 (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子罕第九 (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乡党第十 (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先进第十一 (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颜渊第十二 (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子路第十三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宪问第十四 (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季氏第十六 (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阳货第十七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微子第十八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子张第十九 (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尧曰第二十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读书心得(朱江)《论语》是华夏民族精神与思想的追本溯源之书,中国人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而儒家又以孔圣人为代表、而孔圣人的言行又以这本《论语》作为核心。这是一本奇妙的书,99%的中国人没有通读过,但99%的中国人对其中的三观准则、精神内涵、原则方法却是耳濡目染、深以为意,即便一位没有读过书的人,依然可以脱口而出书中的名言警句……当我们提及中华民族特性时,常用“温、良、恭、俭、让”概括;当我们看见别人争执的时候,常劝解到“和为贵”;当我们告诉喜欢多说少做的人,会说“敏于事而慎于言”当我们忍无可忍时,会疾呼“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当我们准备原谅一个人或事时,会说“既往不咎”;当我们对一个人失望至极的时候,会说“朽木不可雕”!当我们劝解一个人多想想再行动的时候,会劝说道“三思而后行”;当我们形容一件事情很危险时,会说“如履薄冰”;当我们谈到人生每个年龄段时,会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当我们对一位不懂装懂的人,会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我们听到一位临终之人说的话,会感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当我们劝解别人应该互相体谅、平等相处时,会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要开解自己时,会说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当我们劝解别人应该谦虚而求知时,会用到“不耻下问”当我们形容一个人身兼重担时,会用到“任重而道远”;当我们形容一个人的勇气时,会夸赞道“勇者无惧”!当我们劝解一个人要忍耐时,会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当我们面对一位不对谈的人时,心中会想“道不同,不相与谋”当我们形容一个事的合理性时,会用到“名正言顺”当我们觉得不应该超出自己的职责思考问题,我们会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当我们觉得一件事情不应该太极端时,会说到“过犹不及”当我们形容食物的精妙时,会说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不过是一本万把字的小册子,其中内容却嵌入到华夏儿女的血里、心上、口中,这是一本开启我民族特性的智慧之书。古有云:“半部《论语》可治天下”,这句话是否托大姑且不论,而今天的我们读论语,无论是启迪智慧还是洗涤心灵,确实只读半部,也就够了。原因在于,毕竟这是2000年前的书,时光荏苒,书中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依然可以教化今人,有时书中一句话可令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而书中关于一些严格的礼乐规范、等级观念、愚忠教条,当然已经不适用今天了,打个比方:书中说一个人问孔子,守孝3年什么娱乐都不能做,是不是太长了,能不能减到一年,孔夫子大怒,说:“你父母去世还没有三年,你自己好意思娱乐吗?”如果孔夫子穿越到今天,我想大多数人会被问的一愣一愣的,然后会想到现代一个专门对付这种情况的词语,叫做:“道德绑架”。纵观整部论语,最被争议的一句话就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批评“小人”嘛,大家不会太介意,毕竟没有几个人自告奋勇的觉得自己便是小人,但提到“女子”这就麻烦了,等于孔夫子这一句话,否定了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还没办法翻身,在讲就男女平等的今天,固然会被许多女性朋友所斥责,更何况孔子还“以身作则”的没有收女弟子,真可谓是“身体力行”呀!这句话全部翻译完,大概是这么一个意思:“就是女子和小人难伺候呀,亲近了对你不恭敬和耍脾气,远离了又要埋怨迁怒”。对于这句话,谈下个人理解,首先,孔子是圣人,圣人也是人,他依然有七情六欲(不然孔子这么多后代怎么来的?),男女情爱之事本就十分复杂,自古以来,国内外多少伟人名流可创造丰功伟业、但却处理不了自己的感情家庭事务?而孔子那个时代本来就没有男女平等这一说,任由他老夫子再有智慧道德,也不可能提出男女平等这种主张,不是不敢提、也不是不想提,而是根本就不可能有这种意识去提,要知道,那还是要拿女人殉葬的年代,人权问题、自由问题、平等问题,那都要等到启蒙运动以后才放可在桌面上谈,就如美国这样开明的国家,妇女拥有投票权离今天还没有100年……男女不平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体现到女子没有权利和机会得到教育、说白了都是一群文盲,而孔夫子如此经纶满腹之人与他的夫人们自然找不到精神共鸣从而成为灵魂伴侣,他们“合作关系”更多的是繁衍后代与生活协作上,那么,一个为誉为圣贤的男人与一个文盲妻子,自然就会产生若干问题,而在特定的背景下,老夫子带着情绪和感悟说出了这句“横扫千军”的话,有点像今天一个受感情创伤的女人说:“世上没一个好男人,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我觉得今天的女性朋友们,看到这句话,大可以释怀,因为,孔夫子口中的“女子”,是那个年代的“女子”,她们低人一等、她们无知无识、她们可以被买卖,她们是男人泄欲的工具、生娃的机器、陪葬的牺牲品,如果你觉得你和她们一样,你自己大可以把自己往这句话上套,如果不是,那又何苦作贱自己呢?另外,今天一些男人,动不动就对自己身边的女人引用这句话,这不是有识的展示,反而是一种无知体现,我觉得被这句话攻击的女人,大可以对他说:“哟,有文化勒,那后面两句是啥?背出来听听?讲的是什么意思?”……………………………………………………这本书是我三年“周读书”以来,读过最薄、但也是用时最长的一本书,一方面,这本书一般人肯定是读有“释义”的版本,而古往今来对《论语》的各家解读何止千百?最后我选择不是非常有名但年代比较近的——王超老师版本;另一方面,我配合《得到》APP上靳大成老师的《论语通读》的精彩讲解,非常受益。最后,在写读书摘录的译文时,我又参考了网上,自己觉得相对中意的译文进行分享。◆摘录学而篇第一标注(黄色)-位置79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善于用花言巧语说话的人,很少有仁德之心)标注(黄色)-位置8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身, 为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言而有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呢?)标注(黄色)-位置126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标注(黄色)-位置153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标注(黄色)-位置166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标注(黄色)-位置18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标注(黄色)-位置21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为政篇第二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标注(黄色)-位置24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标注(黄色)-位置27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标注(黄色)-位置296终日不违,如愚。(从来不提出反对的声音,是愚蠢的)标注(黄色)-位置304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看他所用,观察其原因,考察其所安,人的这些样子岂能是可以藏起来的!人的这些样子岂能是可以藏起来的!)标注(黄色)-位置319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应该像器物那样,只有单方面的用途)标注(黄色)-位置32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标注(黄色)-位置32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标注(黄色)-位置33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标注(黄色)-位置34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自己知道的,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就是一种知道)标注(黄色)-位置40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没有信用,不知还能做什么)标注(黄色)-位置420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不是你当祭的鬼而祭他,这是你存心谄媚。遇见你该当做的事不做,这是你没勇气)八佾篇第三标注(黄色)-位置430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越制的事情,要是可以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忍的?)标注(黄色)-位置480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一面竞争,一面把酒相以礼,是君子之争)标注(黄色)-位置57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王对臣下以礼相待,臣下对君王忠心耿耿)标注(黄色)-位置578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快乐不是没有节制的,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标注(黄色)-位置58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里仁篇第四标注(黄色)-位置656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先生说:“不仁的人,将不能久处在困约中,亦不能久处在逸乐中。只有仁人,自能安于仁道。智人,便知仁道于他有利,而想欲有之了。”)标注(黄色)-位置67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与贵,人人所欲,但若不以当得富贵之道而富贵了,君子将不安处此富贵。贫与贱,人人所恶,但若不以当得贫贱之道而贫贱了,君子将不违去此贫贱。)标注(黄色)-位置69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能够得道,晚上死去都值得)标注(黄色)-位置704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先生说:“君子常怀念于德性,小人常怀念于乡土。君子常怀念到刑法,小人常怀念到恩惠。”)标注(黄色)-位置725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担心没有职位,担心的是没有立足的能力;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该担心我有什么值得别人知道的长处)标注(黄色)-位置728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先生说:“参啊!我平日所讲的道,都可把一个头绪来贯串着。”曾子应道:“唯。”先生出去了,在座同学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呀?”曾子说:“先生之道,只忠恕二字便完了。”)标注(黄色)-位置73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了解的是道义,小人了解的利益)标注(黄色)-位置73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德之人就考虑向他学习靠近,见到不贤德的人,则要考虑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毛病)标注(黄色)-位置739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先生说:“子女奉事父母,若父母有过当微婉而谏,把自己志意表见了,若父母不听从,还当照常恭敬,不要违逆,且看机会再劝谏,虽如此般操心忧劳,也不对父母生怨恨。”)标注(黄色)-位置746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不要远游,就算远游也让其知道自己的去向而放心)标注(黄色)-位置761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标注(黄色)-位置769子曰:“君子欲讷[31]于言,而敏[32]于行。”公冶长篇第五标注(黄色)-位置865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宰我白日睡眠,先生说:“烂木不能再雕刻,肮脏的土墙不能再粉饰,我对宰予,还能有何责备呀!”先生又说:“以前我对人,听了他说话,便信他的行为了。现在我对人,听了他说话,再得看他的行为。这一态度,我是因对宰予而改变的。”)标注(黄色)-位置897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何以得谥为文呀!”先生说:“他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这就得谥为文了。”)标注(黄色)-位置944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人家称道季文子,说他临事总要三次思考然后行。先生听了说:“思考两次也就够了。)标注(黄色)-位置968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伯夷叔齐能不记念外面一切已往的恶事,所以他们心上亦少有怨。)雍也篇第六标注(黄色)-位置117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先生说:“知道它,不如喜好它。喜好它,不如从心里悦乐它。”标注(黄色)-位置1183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先排除万难,然后再求获取,便是仁)标注(黄色)-位置1206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标注(黄色)-位置123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指立身),也让他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事业通达),也让他人行得通。)述而篇第七标注(黄色)-位置125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标注(黄色)-位置1280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说:“立志于做人的大道,据守于德的要求,遵循于仁的精神,游习于六艺之中。”)标注(黄色)-位置135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义换来的富贵,犹如浮云)标注(黄色)-位置138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注意改正;如果没有,就要加以防备。)标注(黄色)-位置149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经常忧愁。”)标注(黄色)-位置1497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温和而严厉;威仪但不凶暴;恭谦礼让却又自然安详)泰伯篇第八标注(黄色)-位置1523《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形容很危险)标注(黄色)-位置1530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15],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曾参有病了,孟敬子(鲁国大夫,仲孙捷)探问他,曾参说:“鸟要死的时候,它的鸣叫声是哀伤的;人要死时,他的话是和善的。君子对道义重视的态度有三个方面:使容貌庄严,就会远离粗暴与傲慢;使神色端正,就接近诚信了;出口措辞得体气息合意,就会远离鄙陋和悖谬。礼仪中的事情,自有主管官吏去处理。”)标注(黄色)-位置1549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23],昔者吾友[24]尝从事于斯矣。”标注(黄色)-位置156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广阔,意志坚强,因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仁爱看做自己的责任,不也是很重大吗?死了以后才放下担子,不也是很遥远吗?)标注(黄色)-位置1595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天下有道的时候出现,无道的时候隐居)标注(黄色)-位置1601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职位上的时候,不多加考虑其具体工作)子罕篇第九标注(黄色)-位置169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凭空乱揣测;不绝对偏执;不拘泥固执;不惟我独尊。)标注(黄色)-位置1784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说:“这儿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还是找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它吧!卖掉它吧!我在等待识货的商人啊!”)标注(黄色)-位置1793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君子居住之所,何来简陋?)标注(黄色)-位置18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标注(黄色)-位置185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标注(黄色)-位置187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乡党篇第十标注(黄色)-位置198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先进篇第十一标注(黄色)-位置2187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子路问侍奉鬼神的事。孔子说:“还没有侍奉活人,又怎能侍奉鬼神呢?”子路又说:“冒昧地问一下,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还没有好好了解生,又怎么能了解死呢?”)标注(黄色)-位置2219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贡问道:“师与商孰贤呀?”先生说:“师呀!常是过了,商呀!又常是不及了。”子贡说:“那么该是师胜了些?”先生说:“过和不及,还是相等。”)标注(黄色)-位置2265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问:“是否听到了就该做呢?”先生说:“还有父兄在上,怎可听到便做呀?”冉有问:“是否听到了就该做呢?”先生说:“自然听到便该做呀。”公西华说:“由问:‘听了便该做吗?’先生说:‘有父兄在上。’求问:‘听了便该做吗?’先生说:‘听到便该做。’赤对此有疑惑,敢再问个明白。”先生说:“求呀!他老是退缩,所以我要拉他向前。由呀!他一人要兼两人事,所以我要抑他退后。”——这里说明孔子的因材施教、因人而不同教导的大智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颜渊篇第十二标注(黄色)-位置234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使言行举止符合于“礼”,就是仁。)标注(黄色)-位置2352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标注(黄色)-位置236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标注(黄色)-位置2381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自省没有对不起任何人的事情,一切无负於人,自心没有愧疚,何有忧惧,这就是君子。)标注(黄色)-位置238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司马牛很忧愁地说:“人人皆有兄弟,独我没有呀!”子夏说:“商曾听先生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能敬,做事没有差失,对人能恭,有礼,那就四海之内都是你的兄弟呀!’君子哪怕没兄弟呢?”)标注(黄色)-位置2390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子张问如何做才算明智。孔子说:“像水润物无声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如果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算是明智了。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算是有远见的人了。”)标注(黄色)-位置2438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标注(黄色)-位置2463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标注(黄色)-位置246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则是相反)标注(黄色)-位置2500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樊迟从游在舞雩台之下,说:“敢问怎样崇德、修慝、辨惑呀?”先生说:“你问得好。先做事,后计得,不就是崇德吗?专攻击自己的过失,莫去攻击别人的过失,不就是修慝吗?耐不住一朝的气忿,忘了自己的生命安危,乃至忘了父母家属,这还不是惑吗?”)标注(黄色)-位置2528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子贡问如何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告诫他,恰当地指引他,如果他不听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标注(黄色)-位置2531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曾子说:“君子依靠文章学问结交朋友,用朋友辅助自己培养仁德。”)子路篇第十三标注(黄色)-位置255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若果名不正,便说来不顺。说不顺口的,做来便不成事。做不成事,便不能兴礼乐。礼乐不兴,单用刑罚,刑罚也必不能中肯。刑罚不中肯,民众将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呀!因此君子定下名,必然要说得出口,说来必然要做得成事。君子对任何一句话,总求没有苟且就得了。”)标注(黄色)-位置258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标注(黄色)-位置2631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问:“一句话便可失国,有吗?”孔子对道:“说话不能如此般期望呀。有人说:‘我对做君不觉有何可乐处,只是说了话没人敢违拗。’傥是说的善,没人违拗,不好吗!若说的不善,没人敢违拗,而你认此为可乐,那就庶几乎一句话可以失国了!”)标注(黄色)-位置264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标注(黄色)-位置2649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父亲为儿子遮掩,儿子为父亲遮掩——正直就在其中了。”)标注(黄色)-位置2690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标注(黄色)-位置2710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理,小人傲慢无理而不安静坦然。)标注(黄色)-位置2713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孔子说:“刚强、毅力、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仁。”)宪问篇第十四标注(黄色)-位置2768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说:“爱他,能不为他劳心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说吗?”)标注(黄色)-位置2793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孔子说:“贫穷而无抱怨是很难得的,富裕而不骄傲却比较容易。” )标注(黄色)-位置2894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子路问怎样服侍国君.孔子说:"不要欺骗他,但可以直言触犯他.")标注(黄色)-位置2909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标注(黄色)-位置2912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说:“君子以夸夸其谈为耻,总是希望做到最好。 )标注(黄色)-位置292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就担心自己没有真本事。 )标注(黄色)-位置2948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人说:“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回报善行?用正直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标注(黄色)-位置2952子曰:“不怨天,不尤[70]人;下学而上达[71]。知我者其天乎!”标注(黄色)-位置2978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明知道很难做到,却还是一往无前)标注(黄色)-位置3029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不求稳步提高,而求速成)卫灵公篇第十五标注(黄色)-位置3046子曰:“君子固穷[4],小人穷斯滥矣。”标注(黄色)-位置3052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问:“子贡啊,你把我当成不断学习从而了解现实当下的人吗?”子贡回答:“对,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啊,我只是直下承担当下现实而贯通它.”)标注(黄色)-位置3087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标注(黄色)-位置309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标注(黄色)-位置3094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想做好工,必须先把器具打磨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结交士中的仁人。)标注(黄色)-位置311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标注(黄色)-位置3132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说:“大家整天聚在一起,谈话丝毫不涉及道义,却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是难办啊!”)标注(黄色)-位置3135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根本,用礼去实行,用谦恭的语言表达,用真诚的态度实现。这就是君子啊!”)标注(黄色)-位置3138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标注(黄色)-位置3146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标注(黄色)-位置3148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标注(黄色)-位置315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标注(黄色)-位置315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标注(黄色)-位置3170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惑乱道德。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标注(黄色)-位置3179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标注(黄色)-位置3184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说:“君子用心谋求大道而不费心思去谋求衣食……,君子只为大道的存废而担忧,不担忧贫穷。)标注(黄色)-位置3191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标注(黄色)-位置321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先生说:“若遇行仁之事,在己即当率先向前,莫让给众人为之。”)标注(黄色)-位置3213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标注(黄色)-位置3225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季氏篇第十六标注(黄色)-位置3248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标注(黄色)-位置3289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标注(黄色)-位置3316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标注(黄色)-位置3325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聪明,通过学习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就是下等的愚民。)标注(黄色)-位置3329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考: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明白了没,听的时要思考听清楚了没,待人接物时,要想想脸色是否温和,样貌是否恭敬,说话时要想想是否忠实,做事时要想想是否严肃认真,有疑难时要想着询问,气愤发怒时要想想可能产生的后患,看见可得的要想想是否合于义。”)标注(黄色)-位置3334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看见好的行为,就像赶不上似的,努力追求;看见不好的行为,就像要把手伸到沸水里去那样,赶紧避开。)阳货篇第十七标注(黄色)-位置3380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互相之间是接近的,而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互相之间差异甚大。)标注(黄色)-位置338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没法改变的。” )标注(黄色)-位置3407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标注(黄色)-位置342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蔽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来!我告诉你。爱好仁德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会变得愚蠢;爱好聪明才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讲诚信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害己害人;爱好直率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标注(黄色)-位置3472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标注(黄色)-位置3475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没得到时老觉得遗憾,得到了又怕失去)标注(黄色)-位置3528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标注(黄色)-位置3547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和他亲近相处时他不懂得谦逊有礼对别人,别人疏远他了,他又有怨恨。)子张篇第十九标注(黄色)-位置3689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夏说:“每天都学一些过去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忘记已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认为是好学了。”)标注(黄色)-位置369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标注(黄色)-位置3705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夏说:“小人一定会掩饰他犯的过错。” )标注(黄色)-位置3707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远看他,庄严可怕;接近他,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言辞严厉。”)标注(黄色)-位置373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工作之后还有余力的就应该去学习、进修,不断提高自己;学习、研究之余要多参与具体的工作与实践。)标注(黄色)-位置3768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食、月食:他犯的错,大家都能看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他。”)朱江2019年2月20日星期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译文: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译文: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扩展资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参考资料:论语-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