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要了解一些金刚经 佛教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金刚经 佛教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金刚经 佛教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金刚经 佛教经典语录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名《能断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多经》,梵文 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刚指最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密多意为到达彼岸。经者径也,学佛成佛之路。全名是指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界而完成智慧(到达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十方法界的众生,如果想要修行成就佛菩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悟而后成就。
金刚经 佛教经典语句
罗汉是修行的果位之一,为小乘最高果位,大乘仅次于佛菩萨之果位,算是您说的职称,而金刚一词不是果位,它在佛教中是一种象征,象征坚固不可摧,比如佛祖成道处有金刚座,法器中有金刚杵,护法中有金刚力士等,汉传佛教中最有名的就是四大金刚了,即四大天王,从这个角度说,四大金刚属于天神级的护法,还没有脱离六道,所以应该是罗汉果位更高!
五百罗汉,八大金刚,金刚是菩萨果,谁说的金刚没果位,也是佛教护法神,有些胡咧咧的说护法没果位的。请问韦陀也是护法有果位吗。不懂就看着别出来丢人现眼。
佛、菩萨、罗汉、金刚的理解如下:
佛,彻底的正觉,已经放下了:分别、妄想、执着。是我们修行的最高阶段。也就是多位的大圆满的状态。
菩萨,次之,放下了:分别、执着。但还存有妄念,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里的因,就是还会起心动念。菩萨还不是圆满的状态。
阿罗汉,更次之,只放下了:执着。但还存有妄念和分别心。但已脱离六道,所以说只要放下执着便可脱离六道。
金刚 乃护法神,护世间一切正法,并不是具体的果位名称
所以,金刚和罗汉不是一个系列的无法确定谁高谁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罗汉的职称大。
1、罗汉:
是阿罗汉的简称,梵音译(Arhat)。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
2、金刚:
是护卫佛教的神明,也是为数最多的神明,是藏传佛教中最为庞大的一类神明。
3、小乘佛教果位:
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
4、大乘佛教果位:
共有三个果位,分别是佛、菩萨和阿罗汉。
扩展资料:
罗汉与佛,菩萨的区别:
1、菩萨:
(1)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埵的简称。其“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动物),全译应是:“觉有情”,“道众生”,“觉悟的众生”之意。
(2)根据这个词意,中国古代翻译的佛经中,还把菩萨译为“开士、大士、圣士、法臣”等名称。如民间常把 观世音菩萨 称为“观音大士”,把 普贤菩萨 称为“普贤圣士”。
(3)中国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人物都称之为菩萨。后来这个名称后来更加扩大化、更加世俗化,人们常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
2、佛:
(1)佛,是佛陀(Buddha)一辞的略称,古时也写成浮屠或浮图。英文是Buddha。佛陀的意思是“觉者(觉悟的人)”。“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大乘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
(2)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
(3)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
(4)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所以大乘佛也叫无上正等正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果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汉
(一)经典简介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名《能断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多经》,梵文 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刚指最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密多意为到达彼岸。 经者径也,学佛成佛之路。全名是指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界而完成智慧(到达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十方法界的众生,如果想要修行成就佛菩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悟而后成就。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般若”是梵文音译,意为“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金刚”,喻指般若如金刚一样锋利无比,能破除世间一切烦恼与偏见。 “波罗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达解脱的彼岸。经题的意义,指以金刚一样无坚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烦恼执著,超越生死而达到永恒安乐的归宿。 《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住,应该如何降伏?即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种错误认识和患得患失心理进行克服?《金刚经》就是围绕佛陀对此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编辑本段](二)主要内容 1、全经纲领: 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觉为终极,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终极目标是让一切众生成就佛果。根据佛教的哲学基础---缘起论,凡因条件关系而形成的事物,都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实体(自性)。 因此,要以空观的智慧,破除在“我”、“他”、“众生”、“佛”之间的人为分别。故要尽己所能广度众生,但不要执著于“我”帮助众生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业。 2、观照实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 人在意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达,皆非实相本身。 《金刚经》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 3、实践宗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在实践中应以空灵自在的心态应对一切法。《金刚经》中以布施为例,讨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 布施有三要素(三轮):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财物。一般人心中存在这三种人为的分别,施一钱物,即作一钱物功德想,于是施恩图报,算计冥冥中所积累的功德。但实际上,应以“三轮”体空的精神去布施。禅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本来无一物”,就是《金刚经》离相无住、性空无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与幻有的辩证统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著所呈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想不外说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确处理出世的真理与世间的真理的方法。 “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俗二谛的关系,《金刚经》是这样说的:“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 《金刚经》是彻底解放烦恼心灵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该经文字简洁、思想深奥,一般人很难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因此,历史上佛教各派祖师多为此经作注讲解,流传最为普及的就是禅宗惠能的《六祖坛经》。 [编辑本段](三)不同版本 《金刚经》于公元前994年间(约当中国周穆王时期),成书于古印度。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难所记载。 目前中国保存有《金刚经》六种原译(均存于《大藏经》中)如下: 1、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本 2、元魏菩提流支译本 3、陈真谛三藏译本 4、隋笈多译本 5、唐玄奘译本 6、唐义净译本 [编辑本段](四)重要词汇 1、金刚:指金刚石,喻坚利之意,即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 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 2、般若:为梵语,华语当译为妙智慧。(比世间智慧高深得多)。 3、波罗蜜:为梵语,华语译为到彼岸。众生因有我执,故陷于烦恼之苦海。倘能从生死烦恼苦海,渡到不生不灭、清净安乐之地,即为到彼岸,即脱离了苦海。 6、经:经字当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 4、顿悟:就是一闻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即开悟,而明大道。(六祖惠能为代表) 5、渐悟:由信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次第渐修,方可悟入。顿渐虽殊,而到彼岸则一也。(神秀为代表人物) 7、三藏:它是指经藏(佛所说的教法典籍)、律藏(戒律典籍)、论藏(所说的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后,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及辩论法相的典籍)。
那得问问职称评审委员会
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金刚经》
法:指出世间一切法。高下:高低、上下之分。 译文:这个佛法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它的名字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泡影:比喻世间法的虚假不实,犹如泡沬与影像。观:观想、观念。世间的一切所作有为之法,寂灭不常住,如同梦境、幻缘,如浮泡、虚影,如同朝露般易消失,如同闪电般一闪而过,我们应该有这种观想。
三、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金刚经》
色:色身、形体。音:声音。邪道:错误的法门。 译文:如果想看到佛的样子,或者想通过念佛来求佛,这些都是世间俗人在行错误的法门,是不能真正见到佛的。
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金刚经》
相:实相,万事万物。虚妄:虚假、妄想。 译文:世间所有的实相都是虚幻不真实的;如果能够在各种实相中看到真相,即是证得佛果。
五、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金刚经》
谤佛:诽谤佛法。须菩提: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以解空第一著称。 译文:如果有人说佛有固定度人的方法,这就是在诽谤佛法,他们不能理解佛说法的真实含义。须菩提,说法的人不说一定的佛法才是真的说法。
六、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金刚经》
心:指佛性,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觉悟之性。得:得到。 译文:须菩提,因为在本性上,过去的心无法可得,现在的心无法可得,未来的心也无法可得。
七、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
色:六尘之一,指一切有相形的事物。生心:生起心念。 译文:应该清净自己的心念,不应该专注于外在的事物而产生意念,不应该专注于声音、气味、味道、触觉、成法而产生意念,不应该专注于一切而产生意念。
八、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金刚经》
菩萨对于所作的福德,不应该贪恋执着,因为福德也是虚假不真实的,所以说菩萨不接受福德。
九、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金刚经》
应当知道这些人,不只曾经于一佛、二佛、三佛、四佛、五佛处种下了众善根前缘,而是已于无量千万佛处积集深厚的善根。
十、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金刚经》
听到了这些微妙经义,便会在一念之间产生清净的信心。须菩提!如来完全尽知尽见,这些善根众生将会得到无可估量的福报和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