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尖子生经典语录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朋友圈的尖子生经典语录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朋友圈的尖子生经典语录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朋友圈的尖子生经典语录
朋友圈的尖子生经典语句
距离电影版《最好的我们》上映已经一个多星期了。
从电影院走出来,碑妹心里「耿耿于怀」了很久。
这份「耿耿于怀」,与电视剧版带给我的「耿耿于怀」全然不同。
如果说电视剧版给人的感觉是「若将飞而未翔」的欲言又止,那么电影版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欲速而不达」的操之过急。
无论是男女主内心情感变化,还是情节转折,或是剧情铺陈,都带着为了谈恋爱而谈恋爱的生硬和刻意。
其中的褒与贬,都对准了同一个名字。
陈飞宇。
陈飞宇,何许人也?
就算你对这张脸,这个名字再不熟悉,但他的父亲陈凯歌,母亲陈红,你一定听说过。
10岁出道,就出演由陈凯歌拍摄的史诗级巨作《赵氏孤儿》;16岁,又在陈凯歌另一部史诗级巨作《妖猫传》里担任导演助理。
无论哪个维度看,陈飞宇的起点,就已经是很多在娱乐圈摸爬滚打的演员的天花板了。
可如今,挂在这个名字后面的,还有一个称号:「全方位低配吴亦凡」。
的确,无论从长相、演技、声线、台词功底上,陈飞宇与吴亦凡都有些许相似。
回到这部《最好的我们》。
首先明确一点,演员的表演,一定程度上是靠气质在支撑的。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再有天赋的演员,也会在一部戏中一个趔趄翻个跟头。
大多数时候,资质一般的演员,对于导演以及角色本身的依赖更大,因为他们几乎不是在塑造角色,而是在塑造自己。
这个过程中,演员自身气质与角色贴合度越高,越容易让人忽略其表演上的不足。
就像刘亦菲之于小龙女,春夏之于王佳梅,王祖贤之于聂小倩,胡歌之于李逍遥,刘昊然之于余淮…
刘昊然的形象实在太符合原著中「乍一看不是很帅的那一种,眼睛小小的,但仔细看,尖尖的虎牙笑起来还是一副很可爱的模样」的描写了。
而陈飞宇呢?
他更像一个精通撩妹的情场高手,一个高冷叛逆的学渣潮男,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霸道总裁。
与耿耿的初次见面,脖子上挂着挂个头戴式耳机,身背单肩背包,双手插袋,嘴角露出一抹狂狷邪魅的笑容。
这种意味深长又毫无意义,微抬45角度看天的同时勾起嘴角的细节在剧中俯拾皆是。
类似这些表演的细节,不为剧情和人物建立服务,从他的眼神里,从他的蜜汁歪嘴笑中,你只能读到一句话,那就是:你们看,我真是360度无死角的美少男啊。
但大多数时候,他的表演都深得面瘫派真传,秉承着「一切从简」、「冷若冰霜」的教义,以不变应万变,任你泰山崩裂,我自平静如水,岿然不动。
当然,这个流派的佼佼者目前还是掌门人安吉拉老师。
▲苦中作乐的灵魂派演技
私以为,陈飞宇在表演上还停留在对镜头建立理解的层面,无论是理解能力还是表现能力,再或者是气若游丝的台词功底,都无法做到差强人意。
他精致地太用力了,致使他将原本那个本该骄傲真诚的余淮,演绎成了呆板高冷,难以接近的反叛少年。
这的确有戏路限制的原因,但也一定程度上能发现,目前看来,他并没有走进一个角色的能力。
这种与人物的距离感导致的角色破碎感,塞再多的配乐,打再厚的滤镜也无法拯救。
简单地说,在这部《最好的我们》里,你感受不到陈飞宇对余淮这个角色的独立思考,以致于他无法使角色保持鲜活,进而无法在110分钟里,建立角色足够丰富的心理支撑,做出足够丰富的表演细节。
类似的演技,其实我们早在两年前的《秘果》里便已领略。
他在《秘果》中的表演依旧具有极大的辩识度,无论何种情境总是一副生无可恋、无神呆滞面瘫脸。
当他捏着女主的鼻子试图警告时,他的表情是这样的。
当喜欢的女老师与他擦肩而过时,他的表情是这样的。
当女主和他分享他喜欢的老师的秘密时,他的表情还是这样的。
他坚定地站在了咆哮派代表人物吴亦凡的反面,甚至在这部电影里,「蚂蚁竞走了十年了」的欧阳娜娜的表演,都比他灵动不少。
明明是一个自幼坎坷,内心敏感的少年,但在陈飞宇的表演中,我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无以名状的冷漠。
他没有选择「自己进角色」,而是肤浅地停留在「你们来拍我」的层面。
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表演科班训练,所以他早就习惯了「我就是我」的演法,却没试着从直觉中跳脱出来,去学习如何「我变成他」。
一成不变的演技,也让他演过的角色自动失去灵魂,而陈飞宇永远徘徊在剧情之外。
在他那里,人物被简化,演技是下意识的程序化,看似帅气逼人,实则空洞虚无,批量生产,经不起揣摩,更没有可供解读的深层内容。
陈飞宇声称自己是奔着演员和导演这条路去的,但实质上,我觉得他并没有认真去试图走好这条路。
《将夜》中,他在胡军、郑少秋、刘佩琦、倪大红、金士杰、黎明等一大堆老戏骨面前挑起大梁,同样受到了「尖子生」般的期待和关注。
该夸就夸,这一次,他的表现有进步。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电视剧的体量决定了他有更长时间去丰富「宁缺」这个角色,同时他所赋予「宁缺」身上的感情和高光点便有了「细水长流」的可能。
首先承认,作为明明可以走流量演员路线的小鲜肉,打破一些常规的偶像戒条,放下矜持的偶像派头在泥地里摸爬滚打,在如今的扭曲的演艺圈里,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他饰演的宁缺在大面上是没被指摘的,而且有突破,有颠覆,至少在他的眼神里,我们可以读到稍微复杂一点的信息量了。
但这个突破和颠覆,是相对于他以前,他始终太难放下自己,也太难做到袒露,更难达到爆发。
不信你看,宁缺准备去追堵坏人了,内心毫无波澜,像是在课堂上偷偷睡着之后被老师突然点名叫醒。
准备出战了,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打瞌睡。
同伴们全部阵亡,宁缺只身归来,心情混乱,少年英雄的气概中理应夹带着无限悲伤。
可他是怎么表现的呢?
咦,怎么没有表情。
这真的不是上课打瞌睡被老师叫醒气得嘟嘴的高中生吗?
这还没完。
开心了,勾起邪魅一笑,挑眉。
愤怒了,频发性目光呆滞,继续挑眉。
耍帅时,惊讶时,烦恼时,啥也不说了,继续ctrl c+ ctrl v。
归根究底,他的偶像包袱还是太重,愤怒,苦恼,喜悦,忧虑的感情表现在他脸上,都被单一地简化成面瘫+挑眉。
这种公式化,外化的表现方式,实在不能称之为演技。
把人物立起来,至今还是横亘在他自己和角色之间的最大难题。
我想这与他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从小一帆风顺,导致他的表现能力和感知能力,可能还是太单薄。
正是因为完全没有「想红却红不了」的困扰,所以你不会看到他奋不顾身扑到一个角色身上。
那些轻飘飘停留于网上的「演技爆发」「眼前一亮」之类评语,相信无论是陈飞宇还是陈飞宇的父亲都知道,要么出于迷恋,要么出于客气。
强有力的后台,已经成为陈飞宇身上最大的注脚。
这没问题。
但是随之纷至沓来的,不是精良的作品,耐看的角色,反而是源源不断的演技通稿。
你会发现,他既不是我们熟悉的「体验派」演员,也不是「方法派」演员。
他更像是一条巨大生产链条上的一个产品,用一次次地选择重复,选择风险最小的角色,调动最少的五官,重复着模式化的平庸。
跳出演技之外,我是相信他想做一名演员的,没有太多星二代的架子,也在试图认真地守住一个演员该有的神秘感。
但重复穿着一件角色外衣瞎忙活,久而久之,不仅是观众,就连演员本身都会没有新鲜感。
如果不迅速转换跑道,热度和口碑,迟早会分道扬镳。
目前看来,陈飞宇究竟能不能成为一个好演员。
不在于他离「低配吴亦凡」这个标签有多近。
取决于他能离开「陈凯歌儿子」这个注脚有多远。
「作者」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一碑电影
都说“相见不如怀念”,这句话,真的特别适用于这部在高考首日,蹭着高考毕业情怀和热度而登陆院线的电影版《最好的我们》。
2016年的《最好的我们》,让我无比动情,自此恋恋不忘。而2019年的《最好的我们》,给我带来的,却只有物非人非的唏嘘。
为什么说是“物非人非”呢?
首先,若看过电视剧版《最好的我们》,或是看过八月长安的小说原著的话,必定会觉得这部电影版就是一个大崩塌,把好好的小说IP给糟蹋了,使一切都变得不合逻辑,不合日常。最让我所不能接受的,就是影版把此前众所悉知的整个故事的时间线,自开篇就全给“变形”了。
电视剧版《最好的我们》,可谓是目前最为贴合原著的影视作品。原著设定的故事开始时间是在2004年,电视剧版亦是如此。可在电影版中,却把故事时间线的启始,令人费解地设定于2008年。
而2008年的时间节点,与人物本身的基定,有着实际性的异常冲突。此番耿耿的人设是大致无偏差的,仍是“平平无奇一耿耿”。样貌接地气,成绩也接地气,性格也同万千青春期的少女无二,春心泛滥,懵懵懂懂,有着接地气的初生牛犊不怕虎之态。
那问题就来了,在2008年这样的奥运年,考学件是容易的事情吗?当然,以余淮这样的“学霸”人设,成绩优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自然无论是2004年,或是2008年,亦或是任意的某一年,都能以优之名无忧于考学。但耿耿成绩平平,有时还一度“危机”,她是如何不合常理地,不合逻辑地在这个“严格”的节点上,一举考入市重点「振华高中」的呢?这着实令人倍感匪夷所思,并质疑主角光环的威力。
电视剧版则是基于原著,毫无改动地把故事起点时间设定在2004年。这么设定是别有用心的,因为只有在非典肆虐的2004年,才出现了题目难度降低,和降分录取的情况。也只有在这种情境之下,耿耿才有可能以“学渣”之姿,进入重点高中的“学霸”世界。这样的初始设定,才合乎常理,才具有真实感。八月长安在写小说时就是较为严谨,较为贴合真实性的,结果影版的“自作聪明”,把设定改了,把作品也拍毁了。
这开头的错误,更致使了后续剧情的漏洞和矛盾,如同滚雪球般越积越多。展开的叙事亦如流水账,让观众完全找不到重点不说,还没有起承转合和高潮情节,全程满是松散与凌乱,尽是无法自圆的无力感。
如今这般的类型片已至瓶颈,那图什么呢?不就图个情怀和共情吗?可错误的大环境设定,带来的除了质疑,就是虚假之感,更不要提共情了。我就听到有观众在影厅散场时吐槽,“都9102年了,怎么还在拍这么尬的青春片?不仅煽情不到位,也没啥情怀。我一个08年中考的人,都完全没有一点共情。好假,没有一点真实感可言。”
可见这个锅,《最好的我们》创作团队,背的是实至名归。
另外,演员的演技着实让观众倍感尴尬,不要说入不入戏了,就连坚持看下去都成了问题。
其实饰演耿耿的何蓝逗真的还不错,长得不仅符合原著的设定,还演出了莽撞、执着、勇敢的那种娇憨少女之态。说实话,如果我给电视剧版的耿耿9分,那就能给何蓝逗饰演的电影版耿耿8分。可以说这整个作品,就是靠着何蓝逗,及香港实力派演员惠英红支撑起来的。
之前《将夜》里的“宁缺”,也就是陈凯歌导演的儿子陈飞宇,此次在片中饰演的就是男主角余淮。不得不说,陈飞宇的外在条件,绝对达到了余淮这个角色的外形要求。如果陈飞宇的演技足够可圈可点的话,那他这个版本的余淮,绝对有着超越刘昊然版余淮的可能。
很多人看陈飞宇的第一眼,都觉得他和吴亦凡长得像,体型也很像。只可惜了,这俩位帅气的大兄弟,不仅外在很相像,就连演技也很像。
还记得吴亦凡在《致青春2》里,对着刘亦菲表情拧巴地说“那菩萨知不知道我心里有多难过?”,就引来了一片路人对他尴尬演技的吐槽和调侃。而陈飞宇在《最好的我们》中,竟上演了和吴亦凡无二的尬演戏码。他用力过猛的表情和眼神,让观众觉得特别逗,也特别假。他一出现在画面里,功底薄弱的台词,加上刻意的做作举止,就令观众们纷纷出戏,只剩下了无语和无奈。
此前先入为主的剧版耿耿由谭松韵饰演,余淮则由刘昊然出演。刘昊然是自生戏感的天生演员苗子,他饰演的余淮,有着拿捏得当的气质,以及少年气息的温暖微笑,还有说话时隐时现的小虎牙,再加上一米八五的身高,达到了我高中时对男性的所有幻想。他就是从小说里走出来的余淮。
可见演员是一个很吃天赋的职业,有很多人天生便具有戏感,也有很多人即便出自专业院校,也仍需再接再厉。
我觉得这次影版的最大失败,其实核心问题源自导演和编剧。
其原著小说本是实力与口碑皆具,可惜被没有逻辑大脑的编剧给改毁了。而导演不仅不会引导演员,就连自身的导演能力也不足,根本无法把控一部完整的电影,导致全片的完成度处于较低的水平。导演本应是讲故事的一把好手,只可惜这次由于自身的不足,把一个好故事给讲烂了,使《最好的我们》由大众的“青回”作品,沦为了彻底的粉丝电影。
还记得我朋友当时与我调侃,“这部电影的烂,对于每一个有着“耿耿余淮”青春回忆的人来说,那种感受,就与追《权游》的人,看完了《权游》第八季后心情相差无几。”我也只能相顾无言,满不是滋味在心间。
这部《最好的我们》,明示了国产青春片已触及“天花板”,IP也失去了战略主导性的优势。那国产青春片的创新和未来在哪?这其实才是所有电影人皆需迫切思索的重要问题。
文|Windows7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四味毒叔(ID:siweidushu)
电影《最好的我们》好看,下面是对电影《最好的我们》的评价。
《最好的我们》改编自八月长安同名小说,讲述了耿耿和余淮这两个因名字而结缘的高中生,在高中三年期间共同成长,经历分别又重逢的故事。
该片为了展现两个时空,片方在服化道上做了区分,尤其在青春期的部分,还特意用大光圈、逆光以及各种明亮的色调来凸显高中时光的珍贵。
现代的场景部分,色调则冷淡了许多,意在折射成人世界的冰冷与复杂。影片过于执着地为观众撒糖,甜、帅成为了取悦观众的工具,却与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无关。
一味营造甜到爆表的恋爱氛围,却忽略了正常的叙事逻辑,家庭因素、时代因素也沦为了背景板。青春片并不是只有纯爱这一种。
充斥着劈腿、堕胎等狗血元素,陷入悬浮于现实的伪命题中,这样单一的青春,不是任何人的,只是创作者的自我感动罢了。
[衰]//@素颜pylxk: 怎么不能分享到朋友圈了@微博小秘书//@收藏最经典语录: 还可以,多好!
点击微博发布框下方的更多-音乐按钮,选择想要分享的歌曲,单击并发布即可。 点此->http://t.cn/8k2ii4A 查看详细内容。 这是我的看法,请采纳。
电影《最好的我们》核心剧情并没有做大调整,还是以“同桌”为主线,大学后余淮家遭遇变故因而双方错过彼此,7年后再相逢,感情何去何从引起热议。
《最好的我们》是八月长安的振华系列作品之一,讲述了意外进入振华高中的普通学生耿耿和“学霸”余淮成为了同桌,他们共同成长,经历分离又重逢的一系列故事。
但因为电影时长的限制,110分钟的时间里,镜头切换过快,剧情节奏又太跳,两个人互生情愫的缘由并没有交代清楚,高中时代美好的相处细节也没有进行着墨,导致没有看过原著和剧版的观众看得莫名其妙。
剧版的男主余淮由刘昊然饰演,刘昊然的演技完全可以胜任耿耿一角,长相乖巧中带着一股痞劲儿,台词自然舒服,他不是漫画中走出来的“肖奈”式大神,而是存在每一个人高中时代接地气的普通男孩。
扩展资料
影版男主是陈飞宇,之前凭借电影《秘果》演员出道,作为陈凯歌导演的儿子也有不小的名气,而且他的气质十分出众,和刘昊然比起来毫不逊色。并且由他再次饰演这样的纯情角色,观众应该很放心。
女主名字叫何蓝逗,乍一听还以为这是个网名,其实她之前也演过很多电视剧,不能算是个新人,只能说演过的戏水花都不太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最好的我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前几天去看了《最好的我们》电影,其实和电视剧很像,都是在缅怀我们逝去的青春啊,回不去的青春永远都是我们的泪点。
其实夏天才是我们青春的主打,青春片永远都能戳中我的泪点,整部电影的剧情有尴尬有槽点,但阳光撒在男孩女孩身上的时候,他们脸上的绒毛在发着光,他们牵着手奔跑在夏日的街道,仿佛时间永远追赶不上他们的脚步,女孩羞红的脸,还有那些男孩通红的眼,不敢勇敢踏出那一步,这些都是我们在青春时对喜欢的人回忆吧。
张平老师在临别前的话让我红了眼,好像自己回到那个夏天,闷热的教室里老师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我们考试注意事项,填涂答题卡不能串行,考试别喝太多水,吃的也不要太多,小心拉肚子,老师很爱你们,虽然有时候真的对你们很生气,这些叮嘱的话是那么熟悉。
高中的我们上课偷偷听歌写纸条,早上进教室前赶忙吃完最后一口包子,体育课偷看喜欢的人打篮球,楼道互相打闹,楼梯上碰见喜欢的人不敢对视,这些事情很琐碎我已经记不清楚它们发生的时间,但那种懵懂的感觉我却记得。
少年时代喜欢一个人的感觉,那种感觉像是停留在了某个特定时间,现在的你回头看向过去的你,也许你一开始遇见的,就是最好的我们,耿耿余淮,也不枉耿耿于怀那么多年。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大概也是我们现在缅怀的耿耿于怀,那些年轻时遇到的人可能是你这辈子也忘记不了的,那是我们最好的青春啊,遇到的也都是最好的我们啊,怎么能不回忆呢,怎么能不感同身受呢。
《最好的我们》讲的也是最好的我们,毕竟遇见就已经足够幸运了不是吗。
我写过两本书,共同的特点是都不不太像一本书。第一本被豆瓣评低分,第二本被专业出版人鄙视,觉得不像本正经的书。
第一本是《那些让文案绝望的文案》,豆瓣评分掉渣,只有5.9分,3颗星。这本书不适合很多人,有人评价说这是本随便应付的书。对很多人没用,确实有可能,毕竟这是一本给专业文案参考的书,这里我不解释了。反正评价两极分化。参看这个问答如何从小马宋《那些让人绝望的文案》中的甲壳虫广告中学到文案技巧?
第二本是《朋友圈的尖子生》(豆瓣评分8.3),采取了一种很少有人用的写法,就是用朋友的视角去介绍另一位朋友,而且是写了13个人。这13个人简单点说,是都有自己的的活法和套路,而且都做得不错。比如罗辑思维的脱不花,百度的李叫兽等等。不过说价值千万,有点过了。对许多人是有价值的,这倒是真的,因为我在书后放了一个打赏的二维码,最多的一次收过800块的打赏。
书的好处是,我了解了一些专业作者无法知道的事情。比如我就坐在脱不花工位旁和她一起工作了一年多,比如我和暴风影音的CEO冯鑫多次深谈,共事过三年,比如我知道李叫兽在初中练习打架的事情,也知道他在自己的婚礼上给宾客们讲了一个PPT《如何用产品经理的方法谈恋爱》.
但这并不是八卦,选的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在佐证他个人的人生算法和套路。
马文亚10岁就认清了投资的本质,决定只购买价值被低估的东西。
他在上海买房是因为那时候上海房价低迷,买房还送户口,价值被低估了。
他选择从上海考中国传媒大学是因为这个大学被上海考生低估了,因为上海考生历来只崇拜北京的三所学校清华北大和人大。
他有极度的原则性,值得我们借鉴。
我提供了13种人生的活法给大家,希望你能看到不同的人生角度和成功的方法论。因为在了解了这13个人之后,我绝对绝对相信,成功不是靠运气的,成功可以完全靠方法。
《朋友圈的尖子生》已经在当当上架,欢迎前往购买《朋友圈的尖子生》(小马宋)【简介_书评_在线阅读】 - 当当图书
如下是我给本书写的序:
自序
经过近三十多年的自我观察和反思,我发现我以前对自己所擅长能力的判断,常常是错误的,这就像小时候对未来自己想成为什么人的判断一样,偏差确实有点离谱。
我小学的时候是班长、全班第一,那时候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特别棒,所以很希望自己未来能成为一名老师。
到了初中,虽然我的成绩还算不错,但是已经不能算尖子生。我的语文和物理化学还算可以,历史地理和生物出得好,几何学得不错,代数到了初二经常会考30多分,英语也在及格附近晃荡,那时候我只能在班级里面排到第五名左右。
我的的数学和英语在初三的时候也没什么改观,成绩一般般,中考的时候,学校里的尖子生们(前30名)才有机会被安排去考中专学校,学习成绩在第二梯队的只能去考高中,我就是那批第二梯队的学生,而在这第二梯队中,我还没有资格去考本市最好的省级重点,只能考市重点高中青州二中。
这事听起来很有戏剧性,因为我觉得我在中考的前一个月突然开窍,所有的数学题和英语题我都会做了,但那个时候已经没有考前测验,所以老师也不知道我的成绩发生了变化。结果,中考成绩公布,我的数学和英语应该是当时我们初中的前三名,而我以高中全校第四名的成绩考入青州二中。
接下来的三年,在至少十几次全校全市统考中,我始终霸占了青州二中全校第一的位置。1994年高考,我的物理化学成绩都是145分(总分150分),总成绩628分(总分750),名列青州二中高三班全级第一,全校第二(这件事有点神奇,因为当年有个牛逼的高二学生参加了高考,他考了我们全校第一名,我至今记得他的名字,叫贾守国。)
高考语文,是我五科中分数最低的,我的高中班主任曾经断言,我将是一个技术专家型的人才。结果他的预言没有被验证。
我先是高考第一志愿没考上,被调剂到西安交大热能工程专业,后来毕业分配到天津石化炼油厂工作,我发现,我对工程工作完全没有感觉,如果我继续做下去,无非就是一个极其平庸的算得上混饭吃的热能工程师。
了解我的人,可能会说,你接下来要说你写文案的能力了。其实不是,我想说的是,我发现了我另外一种能力。
我发现我跟什么人都能相处得很好,如果这算是一种能力的话。
读高中的时候,班里来过一个插班生,是一个搞体育的,因为在青州一中打架,被学校开除,于是来了二中。按说我这个学霸应该跟这种人是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可是我跟他处得很好,他跟我讲了他的生活,讲他在学校里如何跟教导主任斗,讲他和喜欢的女生如何相处,讲他的哥们儿犯了事儿如何被警察通缉逃亡到另外一个县城。我听得津津有味,跟他很聊得来。
即使是在别人眼里相当不堪的人,我依然可以跟他愉快地相处,并从他那里学到很多知识。虽然我并没有把他当做死党或者很好的朋友,但这些人却会把我当做朋友。我之前在某单位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同住单身宿舍的哥们,我觉得他有严重的臆想症。因为他觉得所有的人都对他有敌意,他总是担心自己的饭卡被盗刷,所以一天几次去食堂刷卡看金额;他从不开门,更不开窗通风,宿舍里气味逼人;他有一辆自行车,每次都是自己从楼下扛上楼放到宿舍里才能放心。
有一天他神秘地请我跟他一起去买了一台电脑,然后在其他人都上班的时候偷偷搬到宿舍,接着从他们车间搞了一个巨大的铁柜子把电脑封起来,玩电脑的时候就打开铁柜子玩。
很长的时间内,我都是唯一一个知道他买了电脑的人,也是唯一一个被允许去他宿舍玩电脑的人。我并不喜欢他的性格,也不太可能跟他成为真正的朋友,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可以跟他聊下去,而不会觉得不耐烦,甚至让他把我当成了朋友(至少是信任的人吧)。
后来,我进入广告圈,然后又离开广告行业,联合创办了第九课堂。第九课堂在一年内大概聚集了1000多位分享者,我在跟这些分享者接触的过程中,获得了有生以来最快速的进步。我相信,一个人在某个行业十多年积累的经验(不是具体技能),他可以用几个小时就告诉你,而这些东西如果你自己摸索,也许要几个月甚至几年。与这些分享者的接触,我获得的不仅仅是具体的知识,还有看待世界的角度、学习的方法、做事的态度等等。
第九课堂的创业算不上成功,也说不上失败。但是它就像互联网一样,让我和不同的人连接起来,我后来在文案这个领域的一点点成绩和名声,都是从第九课堂开始的,它算是我人生的一次巨大的转折点。后来我偶尔会想,如果我当时不去创业,不去接触那么多各行各业的人,我现在可能也就是国际4A里一个创意总监而已,拿个五六十万的年薪,做一些别人永远都不会知道作者是谁的广告,不会期望有朝一日坐上总经理的位置,人生的变数也就很少了。那虽然也不是很糟糕的一种生活,但我还是愿意选择现在这样: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不用去公司坐班,有资格挑几个品牌来服务,有时间陪家人,甚至可以为了写这本书而让公司推迟两个月开业。
后来,我离开了第九课堂,不再管公司的具体事务。但是我参与了北京听道讲坛的组织工作(一个类TED的国内机构),同时我也在“在行”和“开干”接单,也是为了能跟不同的人聊天,观察和了解一个牛人,成了我主要的学习方式(我一年大概能读30-50本书吧)。
在非科学技术领域,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学习方式,一种是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和观察得来的,比如我在做广告的初期就阅读了几万个世界上最好的创意广告;一种是通过阅读,直接看书看会的,本书中讲述的人物之一李叫兽就是这样的,他通过阅读理论就直接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了。但我相信,李叫兽那样的人不多,大部分人是通过模仿和学习他人、以及别人的案例和作品来学习的。
而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我把我朋友圈里那些不同的、有趣的人写出来,我观察和采访他们,记录他们的言行,剖析他们的成长经历,转述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希望给各位呈现几种不同的人生路径和成功法门(好吧,其实我特别讨厌成功学)。
我希望写给的是那些有抱负,天资不算太差的年轻人,他们对生活依然抱有期望,希望获得改变,但是却有点迷茫如何开始。希望这些人的经历,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点点启发,至少,你能看到几种不同的人生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这本书名为《朋友圈的尖子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这些人是我的朋友,我跟他们比较熟,所以由我写他们,不会像一个记者采访出来的稿子,所以叫做朋友圈。另一个意思,他们都是尖子生。这个比较好理解,我就不解释了。
这些人,我认为都比较成功。从比较世俗的观点看,成功意味着财富积累,虽然我并不完全认同这样的观点,但我还是同意,财富是个比较方便的衡量标准。但这不是我选择所谓“尖子生”的唯一标准,我选择尖子生的标准是特别和突出,而不是多有钱。
而且,我刻意回避了不写太多广告行业的朋友们,因为我担心最后这本书成为“广告圈的尖子生”。所以我只选了胡传建(前广告人,现为亚洲吃面公司创始人)来写,李叫兽原则上不算广告圈,首先他本人还没有毕业,对广告圈其实了解有限,他的知识大部分来自阅读,他的经验则来自在企业里的顾问经历。
这些人中,有一半以上是创业者,也算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记得罗振宇在2016年跨年演讲的时候讲过一个观点:很多人说创业者是疯子,我说这个时代连疯子都在创业,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疯子和精英一样,都是这个时代的风向标。我中学读过一本书,说一个国家的精英如果全部在军队,一定是在非洲这种经常政变的第三世界国家;如果精英都在商界,这个国家就是发达国家;如果精英都在政府,这个国家就是发展中国家。同理,如果一个国家的疯子都出来创业了,那所有的精英都应该掏出家伙,因为机会来了。所以我写的人大部分是创业者,这是符合这个国家的趋势的。
当然我也有意地保持了所讲述的人的多样性,避免写成“创业圈的尖子生”,所以我写了专门投资股票的马文亚,做星空摄影的叶梓颐,赋闲在家几年的马占凯,以及做语言培训的杨超。
我没有选择那些特别高高在上的人,所以这里面身家几十亿的,只有暴风影音的CEO冯鑫。我希望这些人是那种不必仰望,而可以被追赶的,所以那些天生富贵或者跻身超级富翁行列的我就没有写。因为绝大部分人是不会达到他们的成就的,但是一年收入一两百万,或者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还是很多人努力一下可以够得着的目标。
这并不是一本告诉你如何赚钱的书,而是为你呈现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不同的人,记录他们的生活和状态,我只是想告诉你,原来生活是可以这样的,原来事情是可以这么做的。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过好生活,而不是关于如何赚到钱的书。当然,大部分时候,你过好了生活,钱好像就不太是问题了。
为本书写的后记:
虽然我的工作就是天天与文字打交道,但我本人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作者,对于写书,这也是第一次。
在此之前,我曾经写过一本《那些让文案绝望的文案》,这本书严格来说不算是我写的,因为大部分内容是对甲壳虫经典文案的翻译,因此之故,这本《朋友圈的尖子生》算是我写的第一本书。
2016年元旦开始,我从暴风影音离职,给自己留了两个月时间,希望从采访到写作完成这本书。结果没有那么完美,2017年2月份的时候我还在最后校对书稿,这验证了我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公司所有的项目,肯定都会延期。
看来写书也是这样。
我最初采访了15个人,除了您在书中看到的,其实还包括镜相创始人申音,阿芙精油CEO杨寅,奥美互动前中国区总裁陈蓉等人。申音和杨寅是我的老朋友,陈蓉在2008年就是我在奥美互动的老板,他们每个人其实都有很多值得写出来的东西,因为各种原因,我没有写他们的故事。
当我写完这本书稿,回头想想我写的这些朋友,不管他们杰出还是平凡,复杂还是简单,但他们都有自己明确的追求,而且做事有章法和思路。即使像李楠那样,说成功最重要的是运气,你却会发现李楠做事极有逻辑。
我在我的公号、知乎或者微博上最常遇到的,就是一些迷茫的年轻人询问职业规划和个人的未来问题,限于精力,我没办法逐一回答这些问题。但是我可以明确的说,人的成功一定是有方法的,对这一点我坚信不疑。如果你读完此书,还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参考对象,我个人的建议是,积极地思考。
这件事说来非常悲哀,我发现大部分人是从不思考的。每天只会机械地做事,不忙的时候就看电影打游戏,所有个人的时间都被事情和内容占据了,缺少了独自思考的时间,这非常危险。
思考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习惯。而思考养成习惯之后,你总会想明白一些事情,这就是你必须给自己留出思考时间的原因。
这本书不是一本成功学教材,也不是知名人物传记,我试图用我的角度去看这些朋友,发现他们做事的规律,也能给读者一些思考。
我相信大部分买过书之后往往是不会看的,如果你看到了这里,首先恭喜你读完了,希望它对你哪怕有一点点触动,那就足够了。
再次感谢在写书过成功帮助过我的朋友和和我的家人,以及支持的读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