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20岁光阴不再来经典语录

20岁光阴不再来经典语录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20岁光阴不再来经典语录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20岁光阴不再来经典语录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20岁光阴不再来经典语录



20岁光阴不再来经典语句



20岁,当你的生命只剩十年

一年前看过在网易公开课上看过一个Ted talk,名为《20岁的光阴不再来》,当时看完并没有什么感觉,隐约只记得演讲者灌了一些珍惜时光的鸡汤,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启发。现在,站在20岁的这个节点上,还有四个月就要向21岁过渡的我,却切切实实地感到了一种不知名的恐慌和害怕,急急忙忙又把这个视频翻了出来,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仿佛看了就能抓住20岁的尾巴,让时光流逝的慢一点……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演讲,那就是:20岁到30岁的这10年,是决定了你一生的黄金时期,因此切勿虚度,要做好人生的每一个决定。

乍一听仿佛讲的道理我们都懂,无非是时间宝贵,切莫挥霍时光的那一套。可一听好像又有点不一样,不一样在于演讲者着重强调了20岁这个时间节点。可是其他时间节点就不重要了吗?是不是30岁的光阴就可以随便挥霍呢?不禁想起一个笑话:“上小学时老师说小学是最重要的,因为小学是打基础的时候;上初中时,又说初中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初中时才正式开始教复杂的物化生史地政,小学学的太简单了;上高中时,无疑高中是最重要的,因为马上要高考了。整了半天,合着什么阶段都重要,什么阶段都不能放松。

笑话中蕴含的“切勿虚度一生中所有阶段”的逻辑,看似政治正确,实际上确是一锅毒鸡汤。什么都重要,那就意味着什么都不重要;既然20岁和30岁同样重要,那20岁时吊儿郎当,30岁时发奋努力,也是一样的;既然30岁和40岁同样重要,那30岁时散漫懒散些,到40岁时再实现财务自由也是有可能的。这种不分主次的“全都重要观”,无限地拉长了时间节点,无形中营造出了一种“还有时间、还来得及”的虚感,使人无限度的拖延,最终永远也到达不了目标终点的红线。

那么,《20岁的光阴不再来》这个演讲的意义在哪里?它的意义,在于摒弃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一生重要观”,提出了“20岁开始的阶段最重要”的主要矛盾论。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高考,那么“一生重要观”就是在告诉你小学很重要、初中也重要,高中更重要。而演讲者所说的,是小学初中无所谓,只要高三最后一年好好学,照样可以金榜题名。

而你的二十岁,就是高三的这最后一年,高考前唯一的关键冲刺期,成败与否,端就看这一年。

这样的论点不免有些打破传统、令人难以接受,但在事实上确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证明:20岁到30岁的这10年,是人类无可取代的最佳黄金时期。韦克斯勒(Wechsler,1981)用标准化智力测验测查了7岁儿童至65岁成人的智力发展状况,结果发现,智力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在22~25岁,然后开始衰退,衰退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递增。有关成人不同能力平均发展水平的研究(Miles,1980)表明,除知觉能力外,成年早期(18~35)在记忆、比较与判断、动作及反应速度这几项能力上的发展水平均达到最高值。上述的科学研究,均从生物学的角度阐明了:为什么自20岁开始的这10年,是一生中无可比拟的黄金时期。可以说,这10年,是学习新事物、吸收知识的最佳10年,因为过了这10年,大脑就正式结束第2个黄金发育高峰,开始走下坡路,出现记忆衰减、反应迟钝的现象。

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者也证明了,从20岁开始的这10年的重要性:在一项关于生命周期发展的研究报告中,波士顿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在长达一生的生命周期中,那些至关重要的决定未来发展前景的决定,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人20多岁时做出的。的确,20岁这一年,对很多人来说,应该正在上大二。大学毕业后,是决定考研?出国?还是马上工作?这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学成后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在哪个领域?具体想从事哪个职位?又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工作了几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被父母逼婚,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伴侣共度一生,非常!极其!重要的选择。第一次独自出国求学、第一次初入职场工作、第一次结婚……这些重要的决定未来发展前景的决定,就这样被紧密地嵌入了20岁到30岁的这短短的10年之间。

那么,活在20岁节点开头的我们,准备好在接下来的十年审慎而又认真地做出这些选择了吗?很遗憾,答案是:没有。20岁的我们,每天为了郑爽好看还是古力娜扎好看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20岁的我们,一边抱怨喜茶难买一边排两个小时的队只为了发一条朋友圈;20岁的我们,孜孜不倦地接受着各大美妆博主的安利,以为涂上最新的斩男色就能跟石原里美一样好看;日日夜夜,手机和ipad是我们最亲密的爱人。

20岁到30岁,被誉为黄金10年的这个生命周期,有人奋力拼搏,赢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有人痴迷游戏,在王者荣耀中打到了黄金段位。前一种人是坐在腾讯大楼中靠游戏研发获利上百亿的游戏团队,后一种人,是捧着手机没白天没黑夜上分的你。

可这能怪我们吗?沉迷微信微博也好,爱打王者荣耀也好,这是我们的错吗?不是,还真不是。

199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500多名经济、政治界精英(与会者包括萨切尔、老布什、电缆新闻网络、惠普、日微系统的老板等等)的会议,主旨在于为全球化后的世界进行分析与规划。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化的高度、快速、激烈的竞争将使贫富差距、阶层分化增加,世界上会有20%的人搭乘全球化的快车一路驰骋,而80%的人会“边缘化”。而前后两者的冲突将成为今后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日微系统的老板格基(John Gage)表示,届时将是一个"要么吃人、要么被吃"的世界(to lunch or be lunch)。 为了稳固这20%上层阶级的统治地位,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物助理的布热津斯基提出了“奶头乐”理论。奶头乐,是titts“奶头”与entertainment“娱乐”的拼合词。想要避免这20%的上层阶级与80%的草根间冲突,可以给后者一个“奶头”,采取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卸除“边缘化”人口的不满,给他们的巨大的心理落差提供一个发泄的出口,让他们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们阶级间巨大的不平等而不反抗。最基本的例如发泄型娱乐:开放色情产业、热闹选战造势、无休止的口水战、暴力网络游戏,或是如满足型娱乐,报道无聊小事、明星丑闻、进行廉价品牌促销、商品优惠活动…… 由于这类娱乐迎合了人的劣根性,受到普罗大众的欢迎,因而草根阶级不知不觉在“奶头乐”中乐不思蜀,除了为日常必须的工作、学习之外,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在这类娱乐活动中,终日沉溺于八卦娱乐、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由此一步一步丧失了审视全球化局势的深度思考能力,更不用提去反抗20%有钱有权、才智兼备的上层阶级了。

布热津斯基关于奶头乐的论述虽然带了点阴谋论的味道,但这个理论确实应该给我们敲响一个警钟。想象一下,每天起床后睡眼惺忪,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手机,查看朋友圈,看看谁又发了自拍,谁又出去旅游,谁又秀恩爱了,任碎片化的无意义的信息涌入大脑,带来短暂的愉悦感。洗漱后来到公司或学校,工作或学习的间隙觉得领导或者老师的讲话枯燥而无聊,打开手机刷刷淘宝,关上手机时工作进度或者学习内容早就推进到了下一个阶段,想听也听不懂了。结束疲惫的一天,回家或回宿舍洗了个热水澡,想着要不要趁着晚上有时间,把知乎上推荐的那本《自控力》读一下,想想今天真的太累了,明天吧,明天读。然后抱着ipad或者电脑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看最新一期的跑男,“哇杨颖生了孩子还这么瘦!鹿晗真的好帅好帅啊。”看完综艺,已经十二点了,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心想:明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呢。

这样的生活,不就是80%的底层群众的真实写照吗?二十岁到三十岁的这黄金十年,有人把这十年给了自己,去阅读、去健身、去旅游、去辩论。也有人把这十年给了别人,给了荧幕上永远妆容精致的明星,看综艺、微博口水战、为偶像拉票。

我无意评价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也不是在标榜读书健身就一定比看剧追星高贵。拿着我的标杆去衡量别人做出的选择,这不公平。或许我的生活方式在别人看来,也是一种低质量的生活,过的死板而无趣。但是我想要问的一点是:这些选择,真的是你发自内心的选择吗?你真的认为这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吗?这些选择真的被赋予了你的自由意志吗?通过英国议会制辩论的学习,我知道真正的一个被赋予自己意志的选择,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withour coercion (无胁迫)2.consent(明示同意) 3. fully informed(被告知做出选择的后果)前两条都很容易满足,谁也没有强迫我们沉溺于“奶头乐”,是我们自己禁不住诱惑,选择了看综艺刷微信的。但是最后一条呢?作为20岁,刚刚高考完,摆脱家庭束缚的我们,才踏入大学生活不久的我们,我们真的知道做出的这些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吗?

不,我们不知道。确切地说,我们不知道这每一个选择的背后,所带来的长期的潜伏的负面后果。我们当初看微信推送、知乎问答,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却从没想到有一天当自己面对一部几十万字的艰难晦涩专著要啃的时候竟然会那么无助,那么焦虑。原因只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看了一两千字、图文并茂、短小精悍、语言轻松的碎片化内容了,我们的大脑对于复杂晦涩、逻辑层层深入的专业文章,已经失去灵敏度了;我们当初看综艺,只是为了休闲娱乐,却没想到有一天觥筹交错,众人谈笑风生之际,自己却连一句话都插不上,只能干巴巴地陪笑。原因只是因为,腹中空空只有艺人的笑料与八卦,而没有能让他人倾听的学识。

我们就这样,被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列车挟裹着前行,不自觉地嬉笑怒骂,沉溺其中,却不知道自己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坐在头等车厢的精英设下的陷阱。

可怕的是,每一个陷阱都伪装成自由选择的模样,让你误以为是你自己选择了沉迷王者荣耀,选择了综艺追星,选择了日复一日地混日子。反过头来,那些精心设计好这些选择的精英和上层阶级,还会指责你说:“游戏虽然好玩,但是你也可以不玩啊;综艺虽然好看,但是你也可以不看啊;一个自律的人不会沉溺于这些娱乐方式,这些选择都是一些没有自制力的人受不了诱惑做出的,自己做的选择能怪谁呢?”这样虚伪的论调,不仅被游戏公司、娱乐行业拿来当洗白的论据,还成了爸爸妈妈对你沉迷娱乐、荒废学业的指责。是,我承认20岁的我们,不够自律,总是忍不住要点开微信上的那个小红点,像有强迫症一样隔几就刷新一次朋友圈;有时刷朋友圈刷的头昏脑胀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埋怨自己,恨不得把手机扔了永除后患。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样的局面,难道就全都是80%不自律的草根的错,那20%的精英,难道一点锅也不背吗?

我不同意。拿王者荣耀举例。这款游戏由腾讯旗下的天美游戏工作室开发,研发团队有接近上百人。自开发之初就被寄予了厚望,整合微信、手Q和应用宝的资源,得到了腾讯内部跨部门的全力扶持。带头人姚晓光说:“我们也从开发第一天,就没有人 12 点前下过班”。

试想一下,天平的一边,是一个上百人的精英团队,没日没夜地研究普通人对游戏的认知偏好,一遍又一遍修改游戏以最大化激发普通人的玩心,他们背后还有一个中国顶级的资产过千亿的互联网公司为其提供与整合资源;天平的另一边,是渺小的平庸的,心理弱点和游戏偏好已经被研发团队看的透亮的你。这场实力悬殊的反沉迷的战役,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打赢。那20%的上层阶级,拥有着比你多得多的社会资源、经济资本、时间、精力、才智、谋略,去设计一个甜蜜的陷阱,一个伪装成自由选择的陷阱。那么,剩下80%平庸的渺小的我们,除了跳进去,还有别的路可以走吗?

你以为是你选择了王者荣耀。可是事实是,是王者荣耀选择了你,锁定了你,吃准了你。

我不敢说自己是处于顶层的那20%精英,也不敢说自己每天都过的很清醒,每一分每一秒做出的决定都不被惯性和整个时代挟裹,全部百分之一百体现了我的自由意志。生于这个消费文明、娱乐文明盛行的时代,就不可能不受其诱惑,做出一些并不是那么明智的决定,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当意识到这些决定正在一点点蚕食你最黄金的10年,当看到这些选择一点点削弱你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20岁的你,是不是该醒醒了,该把被统治阶级塞进嘴里的塑料奶嘴吐出来了?

以前,我或许还看不到每一个选择背后巨大的代价,但现在,我却看清了每一个微不足道的选择是怎么一点点积累,最后蚕食掉我的意志;以前,我或许还可以浑浑噩噩度日安慰自己还有大把时光挥霍,可以让我“明日复明日”,但是我现在却发现手中的时光不到十年;我怕了,我是怕了,怕自己活成80%的人的模样终日浑浑噩噩而不自知;怕许多年后回首二十到三十的这黄金十年周期却发现自己一无所获、原地打转;怕自己被快速向前的物质社会裹挟着做出许多愚蠢的决定;怕自己来不及发光就坠入深不见底黑暗,轻若微尘。

一生太长,我讨厌这个渺茫不可触及的时间终点,它让我变得拖延,它让我以为还有时间,它让我把今天的梦顺延到明天,顺延到我已经又老又丑又笨的明天。

20岁到30岁,就让我先过好这10年,这10年是我的黄金10年。这10年,我明眸皓齿、人面桃花,有最真的傻笑和最清的眼神。20岁的我,可以在图书馆学八个小时还精神奕奕;20岁的我,可以不知疲倦地跟朋友就辩题争论不休;我喜欢20岁,喜欢20到30的这黄金10年,趁我还年轻,趁我脑子好使,趁我眼角的细纹还没长出,趁我身上尖锐的棱角还没被磨平,让我写自己的故事,而不是躺在床上捧着手机看别人的故事;让我好好发发光,而不是站在台下为别人鼓掌落寞地笑;让我做一个那20%醒着的人,而不是那80%浑浑噩噩混吃等死的人。

最后一段,按照高中语文老师教的,引用名人名言,收个尾巴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大文豪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