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要了解一些伊豆舞娘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伊豆舞娘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伊豆舞娘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伊豆舞娘经典语录
伊豆舞娘经典语句
用迅雷更快 在雷区里面有资源
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从前对日本文学着迷的那段时间,还有模仿林少华译文时蹒跚学步而终至邯郸学步的结局——这恐怕也算是“物哀”之泛滥形式吧。贴一篇从前写的书评。
“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川端康成先生的获奖,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现了道德性与伦理性的文化意识;其二,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 这是川端康成在1968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时的颁奖词,与此同时,他也是日本第一位、亚洲第三位获此奖项的作家。如颁奖词所言,川端康成脱颖而出的原因或许在于两个维度,那就是,他不仅纵向地继承了日本文学的传统和神髓,还横向地沟通了东西方的文化。这种横向的沟通一方面是表现手法上的,另一方面则是在题材上的。川端康成的作品多以当时的日本为背景,而当时的日本社会正处于动荡的变革中:维新才过去不到半个世纪,日本正在艰难地调和本国传统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而这一调和的某种结果则是军国主义的政策被一而再地推行。日本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二者,一方面在作为内部的意识形态中纠缠不清,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对外的战争中。而这一时代的日本作家——夏目漱石也好、芥川龙之介或大江健三郎也好,其作品不论在形式还是质料上都受到这种变革的感染。虽然这种感染对于这一代文人来说是普遍的,但我个人认为,川端康成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代表。 《伊豆的舞女》是他在1926年写成的,这篇短篇小说不仅是他的成名作,也被认为是其早期作品中的佼佼者。我个人甚至认为此文格调远超同辈乃至于后辈的很多日本小说。川端康成向来对佛教有强烈的兴趣,而中年又目睹日本战败,不免受到社会上盛行的虚无主义的感染,导致其后期的很多作品里有很大的颓废的倾向。相比前期文里透露的那种纯粹,川端康成后期很多作品则描写几近变态的爱。他此时虽然手法纯熟,但格调却反而显得没有前期高了。 比起《雪国》、《古都》之类的“连续剧”,《伊豆的舞女》更像是一个几分钟的小短片;它并没有叙述一个历时数十年的故事,而只是一个三四天的游记。故事情节也不跌宕起伏,无非就是主角独自旅游,遇到了舞女一行人,然后对舞女产生了朦胧的恋情,最后又分别。但问题恰恰在于,这种大家都能猜到情节的作品,何以能激发出一种美感——况且这种美感很大程度上还不是由文字技巧引发的。 首先让我们从选材上分析:对文学作品来说,题材的选定是很重要的。其重要性体现在,作者通过题材来表现他想要表现的东西,而这个东西才是整篇文章的意。这个意,大多数人把它叫做主旨,但这个说法太过局限,因为主旨只是它的一方面。相对于文章的意,题材之间没有绝对的高下,甚至难以比较。但毫无疑问的,某些题材的延展性就很小,乃至于很容易停留在快适美或艺术美的层面上。但就伊豆的舞女来说,题材毫无疑问是爱情。爱情在儒家文化圈的地位虽然要低于忠孝节义,但也是一种在超越层的感情。不过爱情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在感性和知性上摇摆不定。但就文字艺术而言,如果在文内没有某种道德的甄定,文章的格调就下降了不少,这在现代都市言情中体现得很充分,就不再举例。 在这一方面,《伊豆的舞女》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川端康成写的虽然是爱情,但文章通篇几乎没有出现一个爱字。而这一点恰好是川端康成的精妙之处:如果他只是单方面的强调“爱”这个字眼,并期待以这种反复的暗示和刺激来让读者产生共鸣,那他的技法还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甚至连快适都算不上 ;而如果他仅仅是通过用典或说教这样的方式来表现“爱情”,那充其量也只是展现了某种艺术美。但川端康成采用了一种自然的表现手法,让人感觉一切都是自发的呈现出来的,包括爱情本身。这种呈现既是突然的,也是自然的。他以这种手法取代私小说中的大量心理独白,文章整体就没有了任何的说教意味,这意味着作者不会灌输任何一种自己的观点给读者,而读者需要做的只是随着作者的笔触置身于情景之内。而正由于这种置身其中,读者真正直观到了文章的意,直观到了主人公对舞女的感情——川端康成采用这种方式呈现出了题材的自在美。 在文章结构和情节方面,川端康成也采用了一种自然的叙述手法。以文章开头为例:主人公“我”在开篇就自白“有一个期望催我匆忙赶路”,这个期望我们可以在后文找到,正是追上舞女一行人。这在开始就给读者一种“自顾自”的感觉:舞女是谁?怎么认识的?为什么要追?这些理所应当被阐述的问题在文中却一再被搁置,仿佛这篇文只是从一个长篇游记里截取出来的一般。这种感觉在文中得到持续的发挥,以至于读者只能自己猜想各类事件的原因。如果不去猜想主角在整个行程中的心理变化,那么整篇文章只能是一篇无趣的游记:主角没来由地追上舞女一行人,中间和他们在旅店住了几天,约会舞女未遂,然后莫名其妙地乘船离开了,而且在结尾还莫名其妙地哭了。——相比起希区柯克的短篇小说,简直毫无故事性可言。但这里恰巧体现了二者的高低之分:希区柯克纯粹追求情节的峰回路转,沉湎于奇技淫巧之中,小说总体只停留在艺术美的层面;而《伊豆的舞女》则摒弃了这些结构上的技法修饰,不论在叙述手法或文章结构上都追求一种浑然天成的状态,力图使读者从其中发掘出题材本身的美来。从这一点上来说,《伊豆的舞女》在情节和结构上也表现出了自在美。另一方面,值得一提的还有川端康成的文笔。这里我所说的文笔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意思。狭义上的文笔单指辞藻堆砌、句法使用之类的文字雕琢,是指文法的形式;而广义的文笔则指作者通过自身天才处理文字的一种描写手法,是指文法的质料。文学作品经过翻译以后,形式文笔造就的美感已经丧失得差不多了,而质料文笔所带来的美感却不会有所损失。前者偏向于一种功力型艺术美,而后者偏向于天才型艺术美。在这里我所指的川端康成的文笔,明显是一种质料意义上的文笔。他的文笔虽然有自然主义的意思,但又融合了日本物哀,这种文笔再和独到的选材以及文中的文化符号相结合,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民族风格。 主角不是完人,他在一开始也像一般人一样对舞女有所邪念,想要“让那舞女今天夜里就留在我的房间里”。但川端康成之后又写道:
从楼下端来了.她坐在我面前,满脸通红,手在颤抖,茶碗正在从茶托上歪下来,她怕倒了茶碗,乘势摆在铺席上,茶已经撒出来.看她那羞愧难当的样儿,我愣住了. “唉呀,真讨厌!这孩子情窦开啦.这这......四十岁的女人说着,象是惊呆了似地蹙起眉头,把抹布甩过来.舞女拾起抹布,很呆板地擦着席子. 这番出乎意外的话,忽然使我对自己原来的想法加以反省.我感到由山顶上老婆子挑动起来的空想,一下子破碎了.
这里主角端正了自己的念想,感情由原先的欲望转变成了某种爱情。这里体现了一种人对自身有限层面的反省和控制,而爱情既是契机、也是结果。再后来,主角想要亲近舞女,邀请舞女去看电影:
屋里只剩下千代和百合子的时候,我请她们去看电影,千代子用手按着肚子说:“身子不好过,走了那么多的路,吃不消啦。”她脸色苍白,身体象是要瘫下来了。百合子拘谨地低下头去。舞女正在楼下跟着小旅店的孩子们一起玩。她一看到我,就去央求妈妈让她去看电影,可是接着垂头丧气的,又回到我身边来,给我摆好了木屐。 “怎么样,就叫她一个人陪了去不好吗?”荣吉插嘴说。但是妈妈不应允。为什么带一个人去不行呢,我实在觉得奇怪。我正要走出大门口的时候,舞女抚摸着小狗的头。我难以开口,只好做出冷淡的神情。她连抬起头来看我一眼的气力好像都没有了。 我独自去看电影。女讲解员在灯炮下面念着说明书。 我立即走出来回到旅馆去。我胳膊肘拄在窗槛上, 好久好久眺望着这座夜间的城市,城市黑洞洞的。我觉得从远方不断微微地传来了鼓声、眼泪毫无理由地扑簌簌落下来。
对于主角一起看电影的邀请,舞女由于妈妈的缘故而不能应约。如果是现代文学,肯定要在这里发一大堆感慨。但川端康成只有淡淡的一句心理描写:“为什么带一个人去不行呢?我实在觉得奇怪。”——这简短的心理活动不仅为读者的体悟留出了空白,也契合主角的形象。如果主角胡思乱想一大堆,未免让人觉得倒胃口,但如果只是这样的淡淡一句,就表现出了一种“思无邪”的懵懂之爱。而后文中“眼泪毫无理由地扑簌簌落下来”,则更传神而细腻地表现出了感情的诚挚。 在文章接近结尾的时候,有一个细节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荣吉去买船票和舢板票的当儿,我搭讪着说了好多话,可是舞女往下望着运河入海的地方,一言不发。只是我每句话还没有说完,她就连连用力点头。舞女虽然话不多,但其形象已经跃然纸上。舞女对主角抱持的感情也通过这样的细节表现了出来。在最后的结尾,川端康成通过特别的手法写出了主角的感情:
船舱的灯光熄灭了。船上载运的生鱼和潮水的气味越来越浓。在黑暗中,少年的体温暖着我,我听任泪水向下流。我的头脑变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来,以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感觉甜蜜的愉快。此之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句子,但蕴含的感情却深深地感染到了读者。作者天才的文字触感充分体现在最后一句话内:没有任何倒装句或者辞藻堆砌,仅仅是几个通感描写,但主角矛盾的心理却在语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日本式的含蓄极有力度地呈现了一种单纯懵懂的恋情,其单纯体现在一种无功利性上,但这种爱情又不是那种轰轰烈烈无视伦常的,它包含着一种道德:主角纯粹因为人格而爱上舞女,而没有因为世间的阶级观点扭曲自己的看法,这是其一;主角为了舞女的未来,将情感隐忍地藏在自己心中,并没有通过热烈的追求而妨碍舞女的生活,这是其二。而在文中无处不展现着一种当时日本的淳朴民风:主角的随性施舍也好、舞团的盛情邀请也好、最后路人很轻易地就把痴呆的老婆婆托付给主角也好;它们都呈现着一种现代社会所没有的“相宜”,令人神往。从这个意义上,《伊豆的舞女》甚至有一种愉悦于善的美。 虽然爱情无高下,但表现的手法是有高下的。有的文章着重在快适的层面上表现爱情之美,而有的则着重在艺术美的层面上表现爱情。但正如我上文中分析的,《伊豆的舞女》在结构、情节、文笔等等方面,涵盖了快适、艺术、自在美和愉悦于善的美几个层面。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话,我只能想象出一点,那就是这篇文限于题材而有某种徼向,但这是爱情这一题材本身的问题,不是这篇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