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的价值观的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关于道德的价值观的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关于道德的价值观的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关于道德的价值观的经典语录
我同学生了两个儿子,但大儿子跟小儿子的性格却千差万别。大儿子爱读书,特别乖巧老实;二儿子特别闹腾爱冒险,总是会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一次聊天的时候,我们就聊到了这个问题。明明两个都是亲生的,有着一样的爸爸妈妈和成长环境,怎么性格就差这么多呢?后来才发现我同学夫妻在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不一样。他们对待老大比较严格,给老大树立了各种规则,但对待老二明显宽松了许多,只要不犯大错就行。
而且经过老大的教育,他们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在养育老二的过程中,比较少给老二定规则,但会给老二进行解释,告诉老二为什么错了,为什么不能那么做。
心理学家罗伯特·扎乔克指出,长子长于成人世界,会面对父母更多规则的约束。而后出生的孩子是在兄弟姐妹中成长起来的,一方面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从其他孩子身上学习,另一方面父母对他们的管教越来越松,使得他们不用面对太多规则和惩罚。最终他们更愿意去冒险,因为他们学习的不是成年人瞻前顾后再做选择,而是只要跟着其他孩子就行。他们相对来说更自由。
对于出生顺序的相关研究也证实了,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充满冒险精神,能让孩子变得更加具有创新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创新性需要正确的引导,否则会变成完全不遵守规则甚至破坏规则、将他人置于危险之中的破坏性的人。
有创造力的孩子01为什么有些孩子爱冒险并且知道是非对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进行了一次大屠杀。但大屠杀期间,有很多非犹太人对犹太人冒险进行了救助。
社会学家塞缪尔和教育研究者皮尔·欧琳纳对这个事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为什么非犹太人会愿意冒险去救助犹太人。要知道,在那个时候,一不小心就会丢了命。而那个时候的规则是保全自身。
他们比较了和那些英雄生活在同一个镇上但没有帮助犹太人的邻居。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点:相似的教育背景、职业、家庭、邻里关系和信仰。最后发现这些英雄与其他人的不同点在于他们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同。
当大屠杀的救援者回忆童年时,想起了自己曾经在父母那里受到的纪律训练,那不单单是一种关于规则的训练,而是关于解释。
救援者父母与其他人父母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通过论证、解释和建议的方式来弥补对孩子的伤害,对孩子进行规劝或提供建议。
这种养育方式表达出了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相信孩子只要对某事有更好的理解或者知道更多,就不会做出不合适的行为。
其中有一位救援者回忆当自己做错事的时候,她的母亲从来不会指责或者训斥她,而是指出来她哪里做错了。有研究数据显示,救援者父母采用论证和解释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比例高达21%,而其他人父母采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的比例只有6%。
只有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下次才能改。如果只是指责孩子做得不对却不告诉孩子哪里做得不对,孩子心里更多的是迷茫和委屈,而不是理解。因此,对孩子解释道德价值观比强调规则要有用得多。
这也正是《离经叛道: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何改变世界》这本书的作者亚当·格兰特所提倡的理念。在书里,作者提出要想孩子爱冒险有底限并且在好的方面有创新性,只有通过解释、论证的方法,也就是解释道德原则。
跟孩子进行解释,孩子更容易接受02为什么解释道德原则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好的方面的创新性?
道德原则是指一定社会或阶层用以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而解释道德原则就是通过解释的方法,让孩子明理解那些原则,并将那些符合重要价值观的规则进行内化。
如果父母一味地给孩子制定各种规则,并通过大吼或者惩罚的方式来强制孩子执行,孩子很大程度上会反抗,并最终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惟命是从,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成了父母眼里的“老实孩子”。但这样的孩子只是通过封印情感的方式来逃避现实,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爆发。
另一个极端是极度叛逆,父母说什么都要对着干,完全不把父母、老师放在眼里,走向破坏性的人生。
但如果父母通过解释道德原则,在制定规则的同时也向孩子讲明白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在哪里,这样孩子的内心就会更容易接受这些规则,不太会去反抗。通过解释道德原则,父母鼓励孩子自觉遵守符合重要价值观的规则。
合理的解释能让孩子养成和社会期望一致的道德观。在潜移默化之中,孩子已经将这些道德观变成潜意识和内在的价值观,当规则不清楚的时候,他们就会顺应内在价值观的指引,而不是外在的规则。
让孩子真正明白什么是对的,为什么对,或者什么是错的,为什么错。这样,孩子才能对事件的发展有更好的理解,从而自己给自己设定符合实际的“规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且在灵活遵守规则的基础上,爱冒险,富有创新精神。
爱冒险的孩子03父母在对孩子解释道德原则的过程中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在《爸爸去哪儿》里,吴尊和女儿互动的一幕让我印象深刻。节目刚开始,记者进入吴尊的家里,但两个孩子还在睡觉。吴尊没有为了迎合节目组叫醒孩子,而是请工作人员尽量压低声音,不要影响到孩子休息。
后来女儿醒了,想去叫醒弟弟。吴尊没让女儿去,而是告诉女儿,弟弟正在休息,不可以去打扰。态度温和坚定,在给女儿立规矩的同时,告诉女儿不能做的原因。
因为弟弟正在休息,进弟弟房间的话会打扰到弟弟休息,所以不可以进。当孩子对一件事有了更多的理解的时候,才会更愿意做对的事。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道德规则教育的时候,要重在解释而非强制,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参考:
首先,强调对他人的影响,引导孩子关注个人行为可能对他人带来的伤害,从而引起孩子对他人的同情心。
美国幽默作家艾尔玛·邦贝克(Erma Bombeck)说过,“在催人不断付出这点上,内疚感是天然的一剂良药”。
孩子对他人产生同情心强调孩子的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和伤害,能引起孩子的同情心和内疚感。并让孩子明白在伤害别人的过程中,自己的行为起到了什么作用,让他们真正理解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而内疚和同情的双重道德刺激能激发孩子纠正自己的错误,并且在未来表现得更好。
比如孩子总是喜欢乱涂乱画,如果光禁止孩子不要那样做,大概会一点儿效果都没有。这个时候,可以告诉孩子,他乱涂乱画以后,妈妈需要额外增加很多工作量,这样妈妈会很累,而且陪宝宝的时间也会减少。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妈妈造成了困扰,是不对的。引起孩子对妈妈的同情心,合理引导孩子画在纸上,而不是床单上。
孩子在纸上画画其次,赞美孩子的人格而不是行为,最有效的办法是多用名词,少用动词。
价值观的形成不仅包括孩子做错事后父母的回应,还包括孩子做对事后父母的赞美方式。
在孩子做错事后父母可以通过论证的方法解释道德原则,而当孩子做对事后,父母可以通过正确的赞美方式来解释道德原则。
正确的赞美方式是赞美孩子的人格而不是行为,也就是说在赞美孩子的过程中多用名词,少用动词。
比如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你看见了,你会怎样赞美孩子呢?
第一种方式:“你做得真棒!”“这样做很好!”“你把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这样很好,妈妈为你骄傲!”
这样的赞美方式通过动词赞扬孩子的行为,实际上强化了孩子的行为,所以短期内孩子也会变得更乐于分享,从而不断重复分享玩具这种行为。
第二种方式:“你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主动提供帮助。你是一个善良并且乐于分享的人。”
这样的赞美方式通过使用名词赞美的是孩子的人格,让孩子变得更加慷慨,而且不单单只是体现杂分享玩具这件事上。研究表明,人格受到赞扬的孩子中,45%的人在两周后捐出了自己的东西以鼓励医院里生病的孩子;而行为受到赞美的孩子中只有10%捐出了自己的东西。
孩子分享玩具当人格受到表扬时,这样的价值观会被孩子内化,并最终成为孩子身体的一部分。孩子不再认为自己只是参与了一个孤立的道德行为,而是开始形成一种作为有道德的人的更加统一的自我概念(引用自《离经叛道》)。
对人格进行赞扬,尤其对8岁左右的孩子有效。5岁的孩子太小,一个简单的评论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10岁的孩子太大,已经形成自我概念,一个简单的评论改变不了他们的认知。
而8岁左右的孩子,身份认同感正在形成,这将在他们的认知里面形成持久的烙印。父母需要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人格赞美。不过虽然3-5岁的孩子还太小,但对他们进行人格赞美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最后,家长必须有效地限制自己的影响力。
如果我们能向孩子解释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后果,并强调正确的道德选择是如何表现出良好品格的,我们就可以给孩子极大的自由。
这也会让孩子用道德的、创造性的行为来表达创新性而不是破坏性。但如果在培养孩子形成价值观的过程中,父母过于体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会让孩子在价值观和创新性的形成中变得过于狭隘。
父母可以培养孩子创新的冲动,但某种程度上,孩子还需要在他们选择的领域内获得自己创新性的榜样。
最有效和方便的办法是向孩子讲述历史上伟大的创新者的故事。比如马丁·路德·金就曾受到过甘地的故事的启发。
虚构的人物能够成为孩子更好的榜样,既包括价值观形成方面,也包括创新性方面。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正能量的,符合道德规则的故事。
给孩子讲故事比如《指环王》的主角——一个霍比特人,为了毁掉有危险魔力的戒指选择不断冒险,而不是占为己有。
《时间的皱纹》中的主角——15岁的女孩麦格为了寻找失踪的父亲,学会了改变物理规律并进行时空穿越。尽管旅途中布满了艰辛和危险,但孩子们从来没有放弃。最终麦格背负着父亲、弟弟和朋友的爱,战胜了邪恶,重返家园。这是一本关于爱、宽容和坚持的书。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好不要通过指责和惩罚的方式来逼迫孩子遵守规则,而是通过解释道德原则的方式让孩子去理解并内化价值观。因为这样的方式更加灵活,让孩子充满创新性,而不只是成为一个老实的孩子。
关于道德的价值观的经典语句
什么是道德 价值观
现在的社 会,因为人的价值观和现实主 义,所以产生三利主 义。一个人喜欢利己,做任何事情都想着对自己有利,叫利己。
第二,在社 会上,做人首先学做事业多赚 钱叫利润;
第三个叫利权。这全是师父跟你们讲的,现在的社 会,人为了达到一个目的,第一,利己,第二,为求利润,第三,利权,弄到底不就是为名为利啊。所以三利主 义者会不择手段地去损害他人的利益,来让自己受益。想一想,为什么人家说十商九奸呢?因为他为了赚人家,他会损害人家的利益,为了寻找权力,尔 虞 我 诈,坑 蒙拐骗,什么都会做。有争斗就会有伤害,所以师父叫你们不要去跟人家竞争,竞争一定会带来伤害。
哪怕你今天去选美,你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本来很干净的一个小孩子,心灵就会受到污染。不要去竞争,因为在三利主 义中,我们失去了慈悲之心,失去了纯洁之心,而为了人间的一些利和名,我们把宽大之心也迷失了,所以,我们迷失了本性。想一想,为名为利为了权,我们是不是会让自己的慈悲心丢失?想一想,我们恨人家的时候,哪来的慈悲心啊?想一想,我们为了一点钱,我们丢失了自己宽阔的本性,慈悲善良的原性,我们迷失了佛性。
在禅学当中,有心不用心,有佛不求佛,有法不说法,这就是个中三昧,就是我们需要理解的最精彩的地方。师父跟你们解释一下,我们有心不用心,有着什么心啊?因为我们有的是人间的凡心,我们把它忘记,我没有心,所以人家说没心没肺,这个人就没有障碍、没有烦恼。实际上道理是一样的,你有的是凡心,你有的是恨心,你有的是贪心,这是伤害你的心,所以你要有心,没有心。
今天你们很多学佛人讲话还会你一句,我一句,师父觉得很不好,你把人家讲的一句话以为是人家在讽刺你,你马上就会讽刺人家一句,这个就是你有心了。学佛人别人说什么,你不要去把人家往坏处想。比如,学东师 妹来了,如果有人跟小师 妹开玩笑:哎呀,你的片子越拍越好了。小师 妹作为学佛人,就不要去多想了:他在讽刺我,我正好还有几个片子没有做好,这样你就想偏了,把别人的话用正念去想,你就应该谢谢,我一定更加好好地努力。如果你小师 妹一想:“你在讽刺我,我真不如你们啊,实际上,你们练习练习,也可以拍的。”
说说看,你是不是有心了?要无心啊,人家讲你,你不要把人家的话当坏话听,你要把它当好话听,对不对啊?人的毛病就是人家说一句话,你总是把人家往坏的地方想,那你这个叫有心。这种有心情愿不要,所以禅学说,有心似无心。
第二句话叫“有佛不求佛”。今天有观世音菩萨在,我们不求观世音菩萨,你就是在求佛,因为你用你自己心中的佛来解决你在人间的问题,你求什么佛啊?求佛拜佛不如求己啊。有句话说,求人不如求己,求佛不如求己。很多人出了事情之后,求爹爹拜奶奶的,人家都不帮你解决,最后还是自己解决的。你们感情上出了问题,你去找这个讲,找那个讲,最后还是要你自己想通,这个事情才解决。
你讲了半天,最后没有一个人能够帮你解决的。求人不如求己,解铃还需系铃人,对不对?做人要懂得,你今天想求佛了,你要把佛性拿出来,你就不是求佛,实际上你是求自己,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所有人间的麻烦,你不就是佛吗?你失去了智慧,你就没有智慧,你今天不把自己心中的佛当作佛来求,那你就心中无佛,你求的佛也是空的,没有跟佛接上气,听得懂吗?你不知道佛在想什么,你怎么求得到佛啊?今天夫 妻两个人吵架了,你不知道你老公在想什么,你跟他能够有什么沟通啊?
你要是知道他想什么,你一定能够跟他沟通。凡是一个人有信心去说服另一个人,那你一定知道他在想什么,如果你不了解对方,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你想去说服他,那你一定会碰一鼻子灰。
第三 句 话叫“有法不说法”,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你自己去悟,今天有这么多的佛法,如果你随便去看很多佛教的书,你哪一天能看懂啊?你天天听佛 法,你哪一天能够明白佛 法?有法吗?有,我不去求法,我靠悟,我能够悟出很多事情来。如果你天天求法:菩萨,给我一个方法让我把这件事情解决吧。你解决不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为有因缘果报,有因缘在里面,而且有果报在里面,所以,当你想去求法把这个事情解决的时候,你一定不得 法。
你真正的得 法是什么?我不求,我就念经修心,慢慢地你会明白,为什么他会对我这么不好?为什么我会有这么一个劫?那就是缘,那就是果报。要懂得,无论任何事情,人都不能了解他人的自身。实际上我们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人都对自己不了解,你会了解你今天开车的时候会按喇叭吗?你会了解你会发脾气并且知道今天会做错事情吗?想一想,你年轻的时候做错了这么多事情,是你了解自己吗?如果你了解自己,你就不会做错这么多事情,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我们才会去做这些事情。
有人说,我非常怕感情上的事情,有人说,我不怕感情上的事情,因为我能够控 制好自己,实际上你错了,因为你在感情上是控 制不好自己的,所以你才会做错,对不对?很多人出家之前就许愿:我把心交给佛,海枯石烂心不变,我决定抛弃这个人生,我一定要寻找一个彼岸,然后就到庙里去出家了。很多明星都是这样,把头剃光,上山了,没过多久,还俗了,因为他不了解自己。
你们想一想,你们有几个人能够了解自己的?如果碰到事情,你们会怎么做?你们以为你们一定会怎么做,最后自己改变了,又做错。要懂得,我们不了解自身,如果我们想要了解自己,首先要离开自己,明白吗?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样性格的人,你先要冷静地离开自己,看看你的一生做过了一些什么,有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你先要离开自己,你才能看清你自己本身的素质。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素质,就像很多人嘴巴里骂人,人家说他在骂人,他还反问他什么时候骂人了,就是这么个道理。希望你们要想清楚,你才能看清楚你的个性和你的本质,你才知道怎么样来修啊。
过去坐禅,坐下来禅定,慢慢地魂魄有时候会离开你的肉 身,这个时候你会看到你自己身上的很多缺点。师父不主张你们这么修 练,因为万一魂魄回不来就麻烦了。但是过去山上很多许大愿修行的人就敢这么做。希望你们要了解自己,当一个人在夸耀自己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夸耀由他自己意识当中产生的一种形象。他夸耀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意识当中想象出来他的形象是多么的伟大,真正的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夸耀的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伟大。
一个小孩子也会的,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他就扫扫地,把家里弄得很干净,爸爸妈妈一回家,他就说:妈妈你看,今天家里弄得多干净啊?全是我做的,夸耀自己,实际上这个孩子夸耀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夸耀他意识当中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师父今天给你们讲的是佛法的哲学、哲理的东西,要你们明白夸耀的是虚的东西,并非真 实存在的东西,是一个虚构的形象,自我而已,你们得到的也是虚的东西,你们得不到真的东西,因为你们本身没有了解自己。你们的人都是虚构的,你们做的事情也是虚的,你们夸耀的是自我,这个自我不是真我,所以也是虚的东西。
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外面的一切,我们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眼睛,你们谁能够看到自己的眼睛啊?你们看人家都很明白,谁做得对,谁做得错,你们能够看到自己吗?同样的道理,人就会看人家身上的毛病,就是看不到自身的毛病,长着两只眼睛就知道看人家,不知道看自己,看不到自己,这就是人的虚幻。你连看都看不到自己,你怎么能够了解自己呢?的确看不到自己的眼睛,而真正的慧眼是存在于看不到的状态当中。什么意思呢?这两只眼睛是让你看人间事物的,而真正让你看到自己的心,看到自己的良心,看到本性,看你是不是有一个佛心、慈悲之心,不是用这两只肉 眼看的,而是用你的慧眼来看的。
师父为什么要在看图腾的时候把眼睛闭起来?因为睁着眼睛看到的是现实虚空的世界,而眼睛闭起来的那个时候,你才看到真 实的世界,因为那是用慧眼在看。在这个世界,有的人是贼眼,有的人是色 眼,有的人是财迷,有的人是官迷,这些就是用这两只肉 眼看出来的,其实都是虚空、飘渺、不定的,都是假的。
放学的时候,他们都是蹦蹦跳跳地回家的,回到家中,又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价值观 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曰社会行为模式。
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 ,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 ,由于人员的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这种价值冲突的结果,总的趋势是前者逐步让位于后者。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社会改革的前提,又是社会改革的必然结果。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的特点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
价值观的影响效应
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在同一个单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钱报酬,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力,这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价值观的类型
1、理性价值观 它是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具有理性价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于一切。
2、美的价值观 它是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的价值观,他们把美和协调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3、政治性价值观 它是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这一类型的人把权力和地位看的最有价值。
4、社会性价值观 它是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把为群体、他人服务认为是最有价值的。
5、经济性价值观 它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实惠的就是最有价值的。
6、宗教性价值观,它以信仰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信仰是人生最有价值的。
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我们这里考察的职业价值观,在于探讨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 价值观具有下列特性:(l)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同。 (2)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它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培养而成的。 人们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持久性。 (3)价值观在特定的环境下又是可以改变的。由于环境的改变、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长,人们的价值观有可能发生变化。
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们的什么样的心态和旨意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因而它对于人类的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
价值观作为人对自身生活意义的反思和追求,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啊。而且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有所差别,所以从价值观角度对道德的理解当然也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的理解和解释也不同了。
就我个人来说,我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三个条件上的:
1)辩证法——事物皆有两面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只有变化是永恒的。
2)唯物主义——世界的运行是基于现实存在的事物,并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3)广义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所以我对道德的理解也有三条:
1)道德是相对的。
即在任何地区、时代、人群都适用的“普世道德”、“绝对道德”是不存在的;不同人群的道德是不同的、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不能不顾现实地遵循某些已经不适用的道德信条,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因为它们很可能是有害的。
2)道德是是一定范围和时期的人群的共同想象。
道德本身只存在于人群的想象中,是唯心的。但道德又能通过人群的行为来间接影响世界,所以它也是“真实存在”的事物。
本质上,道德和宗教、文化、民族、国家、货币、党派等是一个性质的东西。
3)道德的存在对人群的生存与繁衍是有益的(或者曾经是有益的)。
因为某种道德信条如果对人群的生存与繁衍是有害的,那么持这种信条的人群就会逐渐在竞争中被淘汰掉。所以可反证现存的道德应该对人群的生存与繁衍是有益、或曾经是有益的。
所以在未证实某个道德信条有害时,不妨先遵守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