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安娜 卡列尼娜 经典语录

安娜 卡列尼娜 经典语录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安娜 卡列尼娜 经典语录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安娜 卡列尼娜 经典语录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安娜 卡列尼娜 经典语录



安娜 卡列尼娜 经典语句



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名作家经典语录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呀哈网##经典语录#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经典语录30句,一生至少要读一次!O网页链接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1879一1882,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1.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2.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3. 了解一切,就会原谅一切。4. 没人对你说“不”的时候 你是长不大的。5. 选择你所喜欢的,爱你所选择的。6. 你能否做到—— 胆大而不急躁,迅速而不轻佻,爱动而不粗浮,服从上司而不阿谀奉承,身居职守而不刚愎自用,胜而不骄,喜功而不自炫,自重而不自傲,豪爽而不欺人,刚强而不迂腐,活泼而不轻浮,直爽而不幼稚……

《傲慢与偏见》等九本世界名著浓缩成的九句话!每一句都是人生经典语录。幸福的家庭各自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语录:1、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2、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2临海·古城街区

分享自花如雪 《《安娜·卡列尼娜》(草婴译)经典语录》 - 草婴:我就觉得一个文学翻译家,主要就是做原文作者同译文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这个桥梁要做得宽阔、平坦、容易走。 托... (来自 @头条博客) - O《安娜·卡列尼娜》(草婴译)经典语录

《安娜·卡列尼娜》是由两条主要的平行线索和一条联结性次要线索结构而成的,整体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安排下来”的那个时代在政治、经济、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矛盾。小说通过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线索展示了封建主义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沦丧;通过列文——吉提线索描绘出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农村后,地主经济面临危机的情景,揭示出作者执着地探求出路的痛苦心情。而道丽——奥勃朗斯基这一次要线索巧妙地联结两条主线,在家庭思想上三条线索相互对应、参照,勾勒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作者以这种建筑学而自豪,圆拱将两座大厦联结得天衣无缝,“使人觉察不出什么地方是拱顶”。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
安娜第一次出现时的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她姿态端丽、温雅,一双浓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在眼神和微笑中显现出来。在这幅出色的肖像中展现了安娜的精神美,也提示我们去探究她的生活之谜。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包办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大官僚卡列宁。婚后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于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渥伦斯基唤醒了她晚熟的爱情。她渴望自由而大胆地爱,不愿像别特西公爵夫人那样在家宴上公开接待情人;也不愿接受丈夫的建议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偷偷与情人往来;终于冲出家庭与渥伦斯基结合,公然与整个上流社会对抗。从此安娜失去了一个贵族妇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权利,除了渥伦斯基的爱,她一无所有,因此,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于这种爱。确实,在国外,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安娜曾体验过短暂的“不可原谅的幸福”。她丢弃母亲的天职,但内心无法平息因失去爱子而产生的悲伤;她想昂起骄傲的头,宣称她是幸福的女人,但却摆脱不掉有罪的妻子的意识。她的灵魂一直受到折磨。而孤注一掷的、囿于自我的对渥伦斯基的爱又不可能得到相应的感情反响,安娜绝望了,她在临终前满含怨愤地喊出:“一切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安娜的形象在作家创作过程中有过极大变化:从一个低级趣味的失足女人改写成真诚、严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女性。托尔斯泰通过安娜的爱情、家庭悲剧寄寓了他对当时动荡的俄国社会中人的命运和伦理道德准则的思考。作家歌颂人的生命力,赞扬人性的合理要求;同时,他又坚决否定一切政治、社会活动(包括妇女解放运动)对改善人们命运的作用,强调母亲——妇女天职的重要性。作家世界观的矛盾构成安娜形象的复杂性。一百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列文则是托尔斯泰式主人公中自传性特别强的一个人物,他在托尔斯泰的创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他身上艺术地再现了作家世界观激变前夕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感受,从结构安排来看,列文的幸福家庭与安娜的不幸家庭互为对照,但从思想探索来看,列文婚后却产生了精神危机,他为贵族阶级自甘败落而忧心忡忡。他研究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制定“不流血的革命”方案,探讨人生的目的,但却毫无出路。罗曼·罗兰指出,列文不仅体现了托尔斯泰看待事物的既保守又民主的观点,而且“列文和吉提的恋爱,他俩婚后的头几年生活,就是作家自己家庭生活回忆的搬演。同样,列文哥哥之死也是托尔斯泰的哥哥德米特里之死的痛苦追忆”。而作品的尾声“则是作者本人趋向精神革命的过渡”。
彼得堡贵夫人安娜是皇室后裔,大官僚卡列宁的妻子。她的哥哥奥勃朗斯基住在莫斯科,过着放荡的生活。他与过去的家庭女教师发生暖昧关系,妻子道丽发觉后,非常痛苦。安娜为了调解哥嫂纠纷来到莫斯科,在火车站与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安娜的高雅风姿和笑容中蕴含的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使渥伦斯基为之倾倒。
与此同时庄园贵族列文也来到莫斯科,他已年过三十,感到建立家庭的需要,决定向他青年时代就喜爱的吉提求婚,而当时吉提正迷恋着渥伦斯基,她拒绝了列文。但渥伦斯基见到安娜后就不再与吉提交往。安娜的到来使道丽和丈夫言归于好,却使道丽的妹妹吉提陷入不幸。
列文回到乡下,埋头从事农业改革,希望以此忘却个人生活上的失意。他尝试养育优种牲畜,引进农业机器,但总不能得到应有的效益。
安娜在归途中发现渥伦斯基也同车而行,她心神不宁,却又兴奋,回到彼得堡后,安娜和渥伦斯基在社交场合经常相遇,在一次宴会上渥伦斯基向安娜表白了爱情。他们两人单独在一起时间过长,引起人们议论,回到家卡列宁警告安娜要注意社交礼仪、遵守妇道。而这种官腔和说教反而使安娜关闭了心灵之门,从此她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在赛马会上终于暴露:当渥伦斯基的马摔倒时,安娜的态度完全失常。回家途中安娜向丈夫承认了她是渥伦斯基的情人,但卡列宁却要求安娜一切维持现状,只是不许在家里接待渥伦斯基。
列文在农村常和农民一起劳动,向往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像农民一样朴实,但得知吉提曾大病一场,在国外疗养后即将回来,又激发了对她的爱,列文再次求婚,他们终于结合了。婚后住在庄园里,过着美满的生活,但是列文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他在农业上的各种设想常常失败,农民不信任地主。他幻想建立一种股东联营方式,使农民和地主同样得益,达到“以利害的调和和一致来代替互相仇视”,但各种新方法、新措施都无效。他不知道该如何生活,苦恼得几乎自杀,最后从一个老农那儿得到了启示:“人活着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灵魂,为了上帝。”
安娜的处境越来越糟,她怀了孕,分娩时又患产褥热,几乎死去,病危时她向丈夫请求宽恕,并希望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出于基督徒的感情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愈后又无法继续与丈夫生活下去,终于不等丈夫同意离婚,就与渥伦斯基一起到国外去了。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从此,安娜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得不到离婚许可,与渥伦斯基只能是非法结合,上流社会的大门对她紧闭,处处遭受冷遇。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想方设法消磨时间。当渥伦斯基一人外出时她就怀疑他另有新欢,因此两人发生口角。一次在争吵后安娜陷入绝望境地,一面写信发电报,一面追随渥伦斯基到了火车站。这时,她朦胧中想起他们第一次的相见以及当时一个工人被轧死的情景。这仿佛暗示了她的归宿。安娜向正在驶来的火车扑倒下去,生命的火焰熄灭了,她的痛苦也永远摆脱了。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台词_经典语录名句赏析_句子迷 O网页链接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语录语句书摘:我们有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样的人,拯救像她那样美丽而高尚的灵魂。All happy families are alike;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爱情的力量使她几度冲破世俗的藩篱,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恶感立即来到她的身边,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楚。由此可知,上帝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他不允许别人干他不喜欢的事,因此他又是一个独裁主义者。“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早安心语##心灵鸡汤正能量##北京生活##重庆生活##正能量、励志语录、经典语录合集#『中国之声』O《跳水》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语文#早上好,加油# 名著阅读笔记——经典语录—《安娜 • 卡列尼娜》 #经典语录# 1、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2、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3、 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4、 人们往往把欲望的满足看成幸福。5、 一个人只要能忘我和爱别人,他在心理上就不会失衡,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和完美的人。

首先安娜当然是善良而充满热情的女性;同时她又是偏执的绝望的。安娜的状态和活在这世上的任何人无异,热情善良的背后隐藏暗流的黑暗。她是你也是我。安娜的悲剧源于细碎的家庭。这种状态也是我年纪渐长之后才开始理解的。小说中的卡列宁是一个很好的丈夫,尽到了丈夫的责任,也有很好的修养;安娜出轨的沃伦斯基也是很好的情人,尽可能地站在安娜的立场上考虑,从始到终他并没有真的对安娜负过心,相反,看上去是安娜的多疑才导致这个关系走越发紧张。那安娜究竟在迷茫些什么?究竟在不满些什么?事实上我也就是最近才渐渐体会到她的心情——生活的背面,之于每个个体而言,都是难以承受的深渊。家庭中最大的痛苦并不在于激烈的冲突,而是日复一日的琐屑。热爱消退了之后的那种疲惫感,有时甚至等同于伤害感。我不确定厌倦是不是每个家庭中或浓或淡的氛围,但我觉得纵然家庭可以给你表面的幸福,但当对婚姻的热情渐渐消退之后,如果你还试图在这个制度中寻找生命问题的话,就很容易陷入安娜这种状态。一面试图维持善良热情的状态,另一方面,深入骨髓的空虚也在侵蚀你。安娜的故事不是个案,而是存在在普遍的社会构架之中的。安娜的不安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她的不安也就是托翁的不安,也是试图寻找绝对幸福的每个人的不安(绝对幸福的那个概念来自托翁寻找小绿棍的那篇文章)。因此托翁在列文的身上试图弥补那种不安的激烈情绪,这也就是为何安娜之死并不是小说的结尾,而是以列文试图以基督之视角审视家庭而结束,他需要时间将安娜卧轨的铁轨上的滚烫的血冷却下来,落脚到一个温馨的结尾,以表明他对小绿棍的执念从未放弃。安娜是伟大的小说人物,这个人物强大的现实性,激发着每一个读者的同理心。我想或许我们从她身上看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出轨的女人的形象,更多的是一个在琐碎生活中挣扎的女性。当我们看着她的时候,道德应该是被悬置的。

#经典语录#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 卡列尼娜》经典语录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方向。由此可知,上帝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他不允许别人干他不喜欢的事,因此他又是一个独裁主义者。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

任晓雯

作家,其小说描写对象多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主要作品有《她们》《阳台上》《好人宋没用》等。

新京报:这些年在写作的同时,你也在重读经典,写了一些解读西方经典的随笔,其中不少是关于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等俄罗斯作家。在重读俄罗斯文学的过程中,相较于从前,有哪些不同的体悟?

任晓雯:以前不了解《圣经》的时候,对很多基督教传统之下的经典文学会有非常严重的误读。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小时候总以为这部小说反映了资产阶级妇女突破樊笼,追求爱情和个性解放之类的。其实完全不是这回事。否则为何开篇题记为:“申冤在我,我必报应”?为何要安插列文这个跟安娜交集甚少的人物,而且赋予了同等重要的篇幅?“申冤在我,我必报应”出自《圣经》。在《圣经》的秩序之下,安娜的婚外恋是罪,“罪的代价是死”。所以才有安娜的卧轨自杀,伏伦斯基的参军赴死。但托尔斯泰不是上帝,他是一个人,所以他对安娜的描述,有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怜悯。

《安娜·卡列尼娜》(2012年)剧照

在更大的秩序之中,安娜代表着人类往下堕落的状态。列文那条线索,则表现了一个人不断向上仰望的状态。列文经历了哥哥的死亡,儿子的出生,经历了爱情、婚姻、工作,他对一切具体事物的思考中,都包含了对生命本身的沉思。其实这就是托尔斯泰本人的思考。我们在托尔斯泰稍后写作的思想随笔《忏悔录》中能非常清晰地看到,列文的问题,就是托尔斯泰的问题。《忏悔录》写了托尔斯泰对自己和上帝关系的思考。在一生之中,他忽而远离上帝,忽而想要抓住上帝,他的理性与那看不见的信仰互相角逐。《忏悔录》最后,托尔斯泰写自己悬空躺在深渊之上,保持仰望的姿势,这让他舒服,也让他安心。我们比照《安娜·卡列尼娜》的结尾,可以看到列文有相似的思考,他有困惑,但是他仰望:“而信仰——或者不是信仰——我不知道它是什么,——但是这种感情也历经种种苦难不知不觉间进入了我的心灵,并且牢牢地扎下了根……现在我拥有着让生活具有善的意义的权利!”由此,安娜往下堕落的状态,列文向上仰望的状态,构成了一个十字架,那是生命的整全状态。这里没有批判,也不是非此即彼。因为每个人都既是安娜,又是列文。正如托尔斯泰本人所言:“人不是一个确定的常数,而是某种变化着的,有时堕落、有时向上的东西。”所以这是一本探讨人类道德秩序的巨著。

新京报:俄罗斯文学深受基督教影响,或者说,俄罗斯文学的基本命题就是宗教。你曾多次提过,信仰对你的阅读和写作影响很大,可否据此谈谈对俄罗斯文学宗教性的看法?

任晓雯:我想说的是,不仅仅是俄罗斯文学,西方古典文学多有宗教背景。比如整个英国文学有一个源头性的文本,就是詹姆斯国王钦定版《圣经》,无数英国作家受之影响。有个流行的说法是,詹姆斯国王钦定版《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共同奠定了现代英语的基石。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说,莎士比亚和钦定本《圣经》是英语文学的庄严双峰。但我要进一步说,莎士比亚本人在思想上是深受《圣经》影响的。用英国学者柏格斯的话来说:莎士比亚汲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 甚至可以说, 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

事实上,《圣经》的影响并非仅限于西方。出版于1919年的中文和合本《圣经》,是第一本以白话文译成的巨著,对当时正在兴起的白话文运动影响很大。胡适、周作人等把《和合本》誉为白话文的典范。周作人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名为《圣书与中国文学》(“圣书”即指圣经)的文章,对《和合本》的文学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倘若离开了正经古说训这些观念,用纯粹历史批评的方法,将它当作国民文学去研究,一定可以得到更为满足的结果。这是圣书研究可以给予中国治理旧文学的一个极大的教训与帮助。”当有人抨击“白话是马太福音体”时,鲁迅反驳道:“马太福音是好书,很应该看。犹太人钉杀耶酥的事,更应该细看。”值得一提的是,鲁迅有过几位基督徒朋友,包括著名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他们对他有一定影响。鲁迅对《圣经》颇有研究,他的文本中会出现“羊”、“凶兽”、“地狱”、“启示”、“复活”等属于基督教体系的词汇,他的《野草》里有基督教所带来的幽暗意识和对人的有罪性的探究。我如此喜爱《野草》。我认为鲁迅最深刻的地方,并不在于他的愤怒,而是在于他的某种宗教性的洞察力。

至此,我终于可以把话说回到你的问题了。深刻的文学必须有形而上的东西,它超拔于现实,超拔于苦难,超拔于具体的社会问题。这个东西就是指向宗教性的。这是我迷恋俄罗斯文学的重要原因。我时常会有感慨,为什么经历了类似的苦难,中国没有诞生过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作家呢,问题也许就在这里。

新京报:研究者经常会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视为俄罗斯文化的两个侧面,像梅列日科夫斯基、别尔嘉耶夫、巴赫金等人都有过阐发,你是如何看待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任晓雯:关于这两位作家,我写过数万字的心得体会,这里择要说一下感想。我认为这两位伟大作家骨子里的不同,是由他们不同的信仰状态决定的。

在184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在临刑最后一刻,轻骑兵带来沙皇的旨意,将他们由死刑改判为苦役。三人中的一人,在这生死起伏中,被吓得精神错乱。陀思妥耶夫斯基挺了过来。可以说,对于这位未来的大文豪,那是一个死而复活的时刻。后来,在西伯利亚苦役期间,有位政治犯的妻子,送了他一本《圣经》。这是监狱中惟一允许阅读的书籍。四年苦役,六年流放,《圣经》始终陪伴陀思妥耶夫斯基,帮助他承受苦工、严寒,和日益严重的癫痫的折磨。

在人类历史上,几乎再无别的作家,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般曾经接近死亡。人类灵魂在将死之时,处于怎样的状态呢?当被长枪瞄准,子弹即将出膛,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否感受到即将来临的审判?我认为这个时刻里,蕴含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生命的全部体验,也奠定了他那再也无法被人复制的写作方式。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他对“上帝是否存在”的探讨,不仅仅停留于道德层面,而是直指永生和复活。在《地下室手记》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将自己彻底撕裂,摆在世人面前。

《地下室手记》,作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伊信 ,版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6月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知道托尔斯泰有一本《忏悔录》,却不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有一本。因为在写完之后,作者将它的名字从《忏悔录》改成了《地下室手记》。有学者说:“《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露骨的作品之一,嗣后,他再也没有如此露骨、如此直言不讳地披露过自己内心深处的隐秘。”虽然在当下陀思妥耶夫斯基声誉甚隆,人们为《地下室手记》追加了诸多赞美,但若一个读者诚实面对内心,便会意识到,书中过于露骨的自我披露,或多或少会激起不适。

托尔斯泰对此的评价说:“一个病人不可能写出健康的小说。”简言之,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病态的。这评价倒与《地下室手记》的开篇相契合:“我是一个有病的人……我是一个心怀歹毒的人。我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正是以自言自语甚至病呓般的第一人称,展开了这部作品。

也许托尔斯泰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差评,和对他本人的恶劣印象有关。他在一封致友人信中写道:“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其人既不善良,也不快乐。他心术不正,善妒而又堕落,一辈子都在使性子,发脾气……在瑞士,我曾目睹他对仆人的态度可恶至极,以致受辱的仆人愤而发出‘我也是个人’的怒吼。”屠格涅夫的话就更难听了,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他“生平遇到的基督徒中最邪恶的一个。”

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一个道德主义者,但真正的基督徒从来不是道德主义者。基督徒不过是一群认识到自己有罪的人。如果一个基督徒真能像自己以外的那样,凭借一己之力做到道德完善,那他就不再需要耶稣拯救。陀思妥耶夫斯基深知自己缺陷多多,但他愿意用尽毕生气力向自己灵魂的黑洞深处挖掘。在我的理解中,《地下室手记》的“地下”,不仅仅是地理空间概念,还隐喻了人类的灵魂秩序,指称了人类灵魂底部,那永远不能拿来示人的部分。陀思妥耶夫斯基则试图把不可示人的,拿出来示人。

他在这本书中,这样写道:“在任何人的回忆录里总有这样一些东西,除了自己的朋友外,他不愿意向所有的人公开。还有这样一些东西,他对朋友也不愿意公开,除非对他自己,而且还要保密。但是最后还有这样一些东西,这人连对他自己也害怕公开,可是这样的东西,任何一个正派人都积蓄了很多很多。就是说,甚至有这样的情况:这人越是正派,这样的东西就越多。”他还进一步指出,“海涅断言,实事求是的自传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关于他自己肯定会说许多假话。在他看来,比方说,卢梭在他的忏悔录中肯定对自己说了许多假话,而且甚至于蓄意这样做,出于虚荣。”

我几乎可以说,这里面包含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方法论的基本奥秘。或许另有奥康纳之类的作家,对人类的幽暗也有深刻洞悉,但他们把自己隐藏了起来,只是通过摆布笔下的人物,来达成自己对人性的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一样,他对自己毫不留情。我就从没看到哪个作家,对待自己有如此之诚实,诚实到令人不适,甚至恶心。

而托尔斯泰恰恰相反。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道德主义者。托尔斯泰深受《四福音书》影响,把爱、无私、舍己作为自己的信念,也确实做了很多实事,想要帮助穷人和农民。可惜行动追不上信念。这导致他被一些人奉为圣人,却被另一些人大加诟病,甚至骂他“假冒伪善的法利赛人”、“虚伪的人道主义”。

比如,托尔斯泰跟农妇有染,生了个儿子,日后竟让私生子给嫡生子当车夫。关于这件事,毛姆嘲讽他“一心想救农奴脱离受贬低的处境,想教育他们,教他们干净、正经和自重,我以为他至少会为他的私生子出点力呢。”但事实就是,托尔斯泰随便私生子自生自灭,唯一的帮助是为他安排了车夫之职。在我看来,这是比侮辱仆人严重得多的事件,倘若是发生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不知托尔斯泰会使用怎样的评价之词呢。

在小说写作中,在《复活》、《克莱采奏鸣曲》、《谢尔盖神父》中,托尔斯泰是真诚而有忏悔精神的。但在生活中,他的人生理念与实际行动,自我想象与实际形象,似乎存在差距。不止一位熟人回忆起他,认为他冷淡骄傲,惹人生厌。屠格涅夫(又是这位嚼舌头的屠格涅夫)说,“最叫人惊惶的莫过于托尔斯泰审讯式的目光,那种目光加上几句刻薄话,可以把人气得半死。他对别人的批评很难接受,当他偶然读到一封对他稍有微词的信件,他立刻向写信的人挑战,朋友们很难阻止他进行可笑的决斗。”

在我看来,这样的指责过于简单粗暴。我对这位在探寻生命意义的征途中毕生跋涉的老人,深怀体恤之怜悯,理解之同情。他的舍己爱人的努力是真诚的,他的力不从心也是真实的。问题的根源在于他的信仰。托尔斯泰愿意接受耶稣的教诲,却不愿相信永生和复活;看重人类的道德完善,却高估完善道德的能力;抓住了《福音书》中耶稣关于爱的阐述,却忽略了彼得、犹大、法利赛人的人性幽暗。他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万一样,是理性主义者。他看起来像是无神论者伊万的反面,实则不乏共通之处。他们都想从理性推导出上帝之于人类灵魂和生命秩序的必要性,但却在理性的尽头停住。伊万的选择是调转头去,把上帝和人类的道德整个抛弃。托尔斯泰的做法却是,无视理性的局限,继续往前推演,试图弥合那不可见的至高者,和人类有限理性之间的沟壑。他甚至发出“上帝的国在你们心中”的断言——虽然耶稣曾经明明白白指出,“我的国不属这世界”。

从这个基础出发,托尔斯泰为自己找到了人生准则,还发展出一套社会理念。而他的理念,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一段话来评价最为贴切:这是一个“在不要上帝的情况下建造巴别塔的问题:建塔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从地上登天,而是把天挪到地上来。”

《卡拉马佐夫兄弟》,作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荣如德,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2月

托尔斯泰的社会理念,最终在实践中失败。毛姆(又是这位善于讥嘲的毛姆)说:“有人希望照他的观点度日,还成立了移民聚落。他们试图实践他的不抵抗主义,遭遇到悲惨下场,而他们落难的故事颇有启发性,也很滑稽。”

托尔斯泰本人的晚年生活也富有悲剧色彩。一位年轻的追随者,契儿特科夫,逼迫托尔斯泰实践自己的观念,让他把包括作品在内的财产捐出去。而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亚却反复提醒,他有一家子妻小需要养活,孩子们正是接受教育的时候。契儿特科夫和索菲亚激烈争吵,使得托尔斯泰左右为难。或者不妨说,这两个人看起来,倒像是托尔斯泰内心矛盾的外化。是他渴望成为的人,和他实际所是的人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他无法解脱,只能一走了之,最终死在了路上。这样的生命结局,简直像是关于托尔斯泰灵魂状态的隐喻。

再回到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且让我再次提及《安娜·卡列尼娜》。在这本书中,托尔斯泰有着关于公义秩序的宏大写作野心。“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堕落与悖逆必得报应。所以,安娜卧轨自杀,佛伦斯基参军赴死。这样的结局,并非“世事无常”的不可知论,更不是心血来潮的偶然安排。它符合托尔斯泰对罪和公义的理解。因为,“罪的代价是死亡。”

然而,这里隐藏了一个巨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看不见善恶有报。我们看见的是,偷情者百年好合,作恶者美满善终。也许现实中的安娜和佛伦斯基成功结合,婚后各玩各的,自在潇洒;也许现实中的老实人列文被戴了绿帽子,还被卷走钱财,丧失儿子的抚养权。也许这不是“也许”,而是现实本身。

那么,是上帝设定的秩序塌毁了吗?这样的疑问亘古有之。《圣经》最古老的一卷书,不是《创世纪》,而是《约伯记》。约伯就是一位受难的好人。好人为什么有苦难?约伯不停呼求,三位朋友不停论断。也许上帝的回答过于奥妙了,不能阻止人类一次又一次发问。然而,上帝允许人类发问。《约伯记》仿佛一把关于苦难和死亡的钥匙,开启了我们对这个在报应问题上看似毫无公平的世界的理解。

是的,如果我们的生命只有现世,灵魂与肉体一般短暂,那么,善恶祸福岂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生意?“罪的代价是死亡。”死亡不仅仅指肉体的消失。在《创世纪》中,耶和华告诫亚当,不要吃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实,“因为当你吃的时候,你必将死。”从语气上看,死亡将是一个食用禁果后即刻发生的事实。然而,亚当夏娃吃了以后,还活得好好的,并且眼睛“开”了,能够知善恶了。难道真如引诱他们的蛇所言,耶和华在欺骗亚当吗?不,耶和华所说的死亡,不仅仅指肉体消亡。耶和华在知道亚当夏娃吃了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之后,派遣基路伯看守生命树。没有吃到生命树果子的人类,便拥有了肉体死亡。但肉体死亡不是即刻发生的。即刻发生的,是亚当失去了与上帝的联结,成为被逐出伊甸园的孤儿。此后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仰望呼求,却不能回到上帝身边,直至耶稣来临。耶稣表示,人只有跟随他,才能向死而生。由此可见,耶和华所警诫的死亡,更多指灵魂的昏昧和沉睡。“罪的代价是死亡”,这里的“死亡”也指灵魂状态。那么肉体呢?“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这句话里的死,才是肉体死亡。要到肉体死亡之后,上帝才会展开审判。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把生与死视为连贯一体时,才能看到报应和奖惩的绝对公平。

《安娜·卡列尼娜》的困境也在于此。这部小说呈现的,是现实的世界,是生者的世界。一切关于死亡的描述,在小说人物死亡的一刻便终止了。那存在于死后世界的终极审判,那“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的权柄,往往在现实世界和描述现实世界的文字中显得模糊脆弱。好人未必有好报,恰恰相反,在罪恶的世界上,好人可能承受更多苦难。所以会有人走到托尔斯泰的反面。比如坚持无神论和道德相对论的萨德,就愿意让贞女受难,色情狂得到幸福。难道你能说他完全不符合现实?也许他才是更现实的那个。

这是托尔斯泰的局限,也是人类的普遍局限——我们被困在了可见的世界上,更高远的审判,我们看不见。任何在现实世界上寻求完整秩序的渴望注定破灭,因为“天国不在地上”。也正因为此,《安娜·卡列尼娜》中那个秩序明确的世界破碎了。与之一起破碎的,还有托尔斯泰反对私有财产的社会乌托邦倾向,和他对私欲全然否定的道德乌托邦倾向。

采写:杨司奇

编辑:李妍,宫子

校对:赵琳、薛京宁

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上帝啊,原谅我的一切吧! 我不要什么幸福,我只要摆脱痛苦就好了.. “猎熊不会妨碍我爱妻子” “但妻子会妨碍你” 人之所以有理智,就是为了摆脱苦恼 改过迁善从不嫌迟 没有纯粹的幸福,幸福本身携带毒素。

发表了博文《《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语录名句赏析》《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语录名句赏析一个人只要能忘我和爱别人,他在心理上就不会失�,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和完美的人。——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O《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语录名句赏析

#名著经典语录# 11.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安娜·卡列尼娜》 2水斗新围村二巷

特蕾莎的敏感、对号入座无人能及。她认为《安娜·卡列尼娜》是进入托马斯世界的车票,而她所在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一句经典语录却成为我进入某个人精神世界的启示。你若一直带着审判的眼光看我,那我永远将是个犯人。因为我终不是完人、圣人,总会有缺陷及不能克制的明知故犯。当然,你也永远不会知道我在这个错误里所汲取的养分及正能量。

#电影经典语录#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2012)

七十五本经典书籍的七十五句经典语录值得一看值得收藏分享:七十三、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上帝啊,原谅我的一切吧! 我不要什么幸福,我只要摆脱痛苦就好了.. “猎熊不会妨碍我爱妻子” “但妻子会妨碍你” 人之所以有理智,就是为了摆脱苦恼 改过迁善从不嫌迟 没有纯粹的幸福,幸福本身携带毒素。

  在世界文坛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并肩而立的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他那三部鸿篇巨著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他是俄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豪之一,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受到举世瞩目的认同。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公爵已经有五个孩子,仍和法国家庭女教师恋爱,因此和妻子多丽闹翻,安娜从彼得堡乘车到莫斯科去在莫斯科为哥嫂调解,在车站认识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渥伦斯基毕业于贵族军官学校,后涉足于莫斯科社交界,以其翩翩风度得到了多丽的妹妹吉提的垂青,但他只与她调情,并无意与她结婚。
  而深爱着吉提的康斯坦丁·列文也从乡下来到莫斯科,他打算向吉提求婚。但早倾心于渥伦斯基的吉提却拒绝了他的求婚,她正想象着与渥伦斯基将来的幸福生活。渥伦斯基是一个身体强壮的、黝黑的男子,有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断的面孔,年轻英俊而风流倜傥。他的整个容貌和风采,令许多贵族小姐倾心。
  在他看到安娜的一刹那,那刻被安娜所俘虏,他在薛杰巴斯大林基公爵家的舞会上,向安娜大献殷勤。而吉提精心打扮想象着渥伦斯基要正式向她求婚,在吉提眼里,安娜·卡列尼娜是那样的出众:“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带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在舞会上……”
  吉提发现渥伦斯基和安娜异常地亲热,这使她感到很苦闷。安娜不愿看到吉提痛苦,劝慰了兄嫂一番,便回彼得堡去了。随后渥伦斯基也来到彼得堡,开始对安娜的热烈的追求,他参加一切能见到安娜的舞会和宴会,从而引起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起初,安娜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久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
  安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貌不扬,在官场中却是个地位显赫的人物,是一个“完全醉心于功名”的人物。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倾心相爱的情感,他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他责备妻子行为有失检点,要她注意社会性的舆论,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对儿女的责任。他并不在乎妻子和别人相好,“而是别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
  有一天,安娜与丈夫卡列宁一起去看一场盛大的赛马会,比赛中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了下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卡列宁认为安娜有失检点,迫使她提前退场。安娜无法忍受丈夫的虚伪与自私“我爱他……我憎恶你……”。卡列宁考虑了决斗但又怕死;离婚又损名誉,考虑再三最后决定“不能因为一个下贱的女人犯了罪的缘故使自己不幸”,于是他要安娜维持表面的夫妻关系。 安娜 卡列尼娜的封面
  安娜已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在她分娩时,由于产褥热而感染重病,拍电报给到边远省份去调查的卡列宁,卡列宁匆匆赶回,但心里希望妻子早点死掉,安娜在昏迷中呼唤卡列宁的名字,请求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深受感动,原谅了她和渥伦斯基的背叛。
  由于卡列宁的令人吃惊的宽厚,渥伦斯基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卑劣、渺小。安娜的爱情和自己的前途又是那么的渺茫,绝望、羞耻、负罪感使他举起了手枪自杀,但没有死。死而复生的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更加炽热,渥伦斯基带着安娜离开了彼得堡,他们到国外旅行去了。
  在奥勃朗斯基家的宴会上,列文与吉提彼此消除了隔阂,互相爱慕。不久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回到列文的农庄,吉提亲自掌管家务,列文撰写农业改革的论文,他们生活很幸福美满。
  旅行了三个月,安娜感到无比的幸福,但她却以名誉和儿子为代价。归国后,她没有回家,而是住在旅馆里,由于思念儿子,在儿子谢辽沙生日那天,偷偷去看他,天真无邪的谢辽沙不放妈妈走,他含着泪说:“再没有比你更好的人了。”
  他们返回彼得堡,遭到冷遇,旧日的亲戚朋友拒绝与安娜往来,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渥伦斯基被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和舆论的压力所压倒,与安娜分居,尽量避免与她单独见面,这使安娜感到很难过,她责问道:“我们还相爱不相爱?别人我们用不着顾虑。”
  在一次晚会上,安娜受到卡尔塔索夫夫人的公开羞辱,回来后渥伦斯基却抱怨她,不该不听劝告去参加晚会。于是他们搬到渥伦斯基的田地庄上居住。渥伦斯基要安娜和卡列宁正式离婚,但她又担心儿子将来会看不起她。3个月过去了,离婚仍无消息。
  渥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了,他常常上俱乐部去,把安娜一个人扔在家里,安娜要求渥伦斯基说明:假如他不再爱她,也请他老实说出来,渥伦斯基大为恼火。一次,渥伦斯基到他母亲那儿处理事务,安娜问他的母亲是否要为他说亲,他要安娜不要诽谤他尊敬的母亲,安娜认识到渥伦斯基的虚伪,因为他并不爱他的母亲。
  大吵之后,渥伦斯基愤然离去,她觉得一切都完了,安娜准备自己坐火车去找他,她想象着现在正和他母亲及他喜欢的小姐谈心,她回想起这段生活,明白了自己是一个被侮辱、被抛弃的人,她跑到车站,在候车室里接到了渥伦斯基的来信,说他10点钟才能回来,她决心“不让你折磨我了”,起了一种绝望而决心报复的心态,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后的结果由安娜独立承担,留下了无限感伤。
  卡列宁参加了安娜的葬礼,并把安娜生的女儿带走了。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他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和土耳其作战,但愿求得一死。最后以安娜,沃伦斯基和凯蒂,列文做对比,对比了两个家庭的截然不同的结局。
  ○小说书评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跷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
  但不久,社会就公认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达到的高度是俄国文学从未达到过的。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称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而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剧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胆大的作风以及华丽的文字和恰到好处的张力给这本旷世之作赋予了生命。也让后人能够记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而到1873年托尔斯泰才开始动笔。这是他一生中精神困顿的时期。最初,托尔斯泰是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原来的构思不断被修改。小说的初步创作不过仅用了短短的50天时间便得以完成,然而托尔斯泰很不满意,他又花费了数十倍的时间来不断修正,前后经过12次大的改动,迟至4年之后才正式出版。这时,小说废弃的手稿高达1米多!"全部都应当改写,再改写",这是托尔斯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显然,一部《安娜·卡列尼娜》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
  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说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转移,安娜由最初构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品行不端),变成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从而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小说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两条平行线索互相对照、相辅相成的"拱门式"结构,并在心理描写上细致入微、精妙绝伦。小说中那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无疑都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
  100多年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响无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树起了一面高耸入云的丰碑。另一方面,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
  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
  关于列夫·托尔斯泰,马原有一个说法,他认为托尔斯泰是小说史上争议最少的作家。我理解他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争议最少,指的是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就是说,你可以喜欢或不喜欢托尔斯泰的作品,但似乎无人能够否认他作为一位杰出思想家和第一流小说家的地位。
  在我的学生中间,对托尔斯泰不屑一顾的大有人在。有一次碰到一位学生,依我看他的导师是一名颇有学问的俄国文学专家,不知何故,该生却对恩师颇为不满,提出是否可以转到我的名下,让我给他指导。我问他为何要更换导师,他便列举了原导师的几个罪状,其中一条是:他竟然让我去读什么《安娜·卡列尼娜》。可见,在这些言必称美国的学生们的头脑中,老托尔斯泰显然已经是一个不中用的古董了。我对他说,导师就不必换了。因为如果我当你的导师,第一本推荐的书恐怕还是《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不仅是我最喜欢的长篇小说,而且我也认为,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所有作品中,它也是写得最好的。《战争与和平》也许更波澜壮阔、更雄伟、更有气势,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么纯粹、那么完美。顺便说一句,列夫·托尔斯泰并不是一个出色的文体家,但他的文体的精美与和谐无与伦比,这并非来自作者对小说修辞、技巧、叙述方式的刻意追求,而仅仅源于艺术上的直觉。
  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了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安娜、渥伦斯基、吉提、列文、卡列宁、奥布浪斯基公爵……在这些人物中,惟一一个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带有点喜剧色彩的就是奥布浪斯基公爵,其他的人物无不与死亡主题有关。如果我们简单地归纳一下,这部作品主要写了两个故事:其一,是安娜与渥伦斯基从相识、热恋到毁灭的过程,以及围绕这一进程的所有社会关系的纠葛,其二是列文的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义上的展开个人思考。
  正如那句著名的开场白所显示的一样,作者对现实的思考是以家庭婚姻为基本单位而展开的,至少涉及到了四种婚姻或爱情答案:卡列宁夫妇,安娜和渥伦斯基,奥布浪斯基夫妇,列文与吉提。每一个答案都意味着罪恶和灾难。安娜是惟一经历了两种不同婚姻(爱情)形式的人物。在作者所赋予的安娜的性格中,我以为激情和活力是其基本的内涵,正是这种压抑不住的活力使美貌纯洁的吉提相形见绌;正是这种被唤醒的激情使她与卡列宁的婚姻、甚至彼得堡习以为常的社交生活、甚至包括孩子谢辽沙都黯然失色。
  与这种激情与活力相伴而来的是不顾一切的勇气。当小说中写到渥伦斯基在赛马会上摔下马来,安娜因失声大叫而暴露了“奸情”之时,对丈夫说出下面这段话是需要一点勇气的,“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随你高兴怎么样把我处置吧。”托尔斯泰对这种激情真是太熟悉了,我们不妨想一想《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复活》中的卡秋莎,还有蛰伏于作者心中的那头强壮的熊——它的咆哮声一直困扰着列夫·托尔斯泰。
  马丁·杜伽尔曾认为,托尔斯泰是最具洞察力的作家,他的目光十分锐利,能够穿透生活的壁垒而发现隐含其中的"真实"。但我却倾向于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托尔斯泰是一个图解自我观念的作家,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作品,主题上的联系十分清晰,尤其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两部巨著,其中的人物、情节、主题多有雷同之处,他的观念的疆域并不宽广,他的素材也不丰富,但这并不妨碍托尔斯泰的伟大,正如塞万提斯的狭隘主题并不妨碍《堂吉诃德》的伟大一样。小说的真实来自他的智慧,敏感而浩瀚的心灵,而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诚实。维特根斯坦在读完《哈泽·穆拉特》以后曾感慨地说:“他(托尔斯泰)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权写作。”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参考资料: 安娜卡列尼娜,列宁,我自己,苗苗,太3,列夫托尔斯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