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克劳赛维茨战争论经典语录

当我们要了解一些克劳赛维茨战争论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克劳赛维茨战争论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克劳赛维茨战争论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克劳赛维茨战争论经典语录



克劳赛维茨战争论经典语句



克劳塞维茨(1780年~1831年),19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将军。1780年6月出生在普鲁士马格德堡的一个小贵族家庭。12岁参加普军,次年在对法作战中参加围攻美因茨城的战斗。1801年~1803年在柏林军官学校学习。后在普军和俄军中任职,多次参加对拿破仑的战争,1815年参加滑铁卢战役。1818年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并晋升为陆军少将。克劳塞维茨虽然在军事上反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始终与拿破仑为敌。但他在战争实践中,却深刻地认识到拿破仑战争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称赞拿破仑为“战争之神”。他任校长12年期间,潜心于战史和战争理论研究工作,通过总结拿破仑战争胜利和失败的经验教洲,以新的眼光来研究战争及其战略战术思想,提出了许多具有独创性应当局限于用正规军的一般的作战方法。武装群众,发动起义,到处组织游击队,进行人民战争,这是以弱胜强、战胜反动统治者和侵略者的惟一办法。同时,他们还阐述了人与武器的关系,指出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赢得战斗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

关于战略战术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新的生产力是新的作战方法产生的前提,新的军事科学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军事上同样也将有它自己的表现,并将创的见解,撰写了一系列的军事著作,使他在军事理论研究上达到一个时代的顶峰。1831年克劳塞维茨逝世后,其遗孀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其中1~3卷为《战争论》。这是克劳塞维茨最主要的代表作,是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辩证法阐述战争理论的划时代名著,被尊为“战略学的‘圣经”’。全书共60余万字,分3卷8篇124章,分别论述了战争性质、战争理论、战略、战斗、军队、进攻、防御、战争计划等。其创造性的见解主要有:

关于战争的本质。他认为,战争反映国家的政治,是国家的工具之一。战争始终是一种具有政治目的的行动,政治“是孕育战争的母体”,政治动因的意义越大,使用暴力的范围就越大。军事观点必须从属于政治。他进而提出了“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名言。关于战争的目的与手段。他指出,战争就是一种暴力行动,用以强迫敌人屈服于自己的意志。抽象战争的唯一目的是解除敌人的武装,使其无力反抗。而现实战争所追求的目的却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消灭敌人的军队,也可以是占领敌人的地区、入侵或等待敌人进攻。但是,“在战争所能追求的目的中,消灭敌人军队永远是最高目的”。战争的手段只有一种,那就是战斗,“不要听信有不经流血而克敌制胜的将军之说”。关于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他把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分为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类,并将精神列为首要因素。他指出,“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的利刃”。精神因素贯穿于战争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战争的始终,在战争的各个时期都起作用。精神因素由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军队的民族精神三方面组成。在这三种因素中,统帅的才能在战争中更为重要。这里,他在充分肯定精神因素作用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夸大精神力量的偏颇。

关于民众武装的作用。他认为,以农民为主要力量的民众武装,有着正规军无法替代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战略防御手段。民众武装是熊熊烈火,可以烧毁敌人的基地,破坏敌人的生命线,而敌人却难以对付它,因为敌人不可能像驱逐一队队士兵那样赶走武装的农民。他提出,在人民战争中,应遵循正规军支持下的游击战原则,由小股部队执行有限的战术进攻,实行战略防御,避免会战。关于进攻与防御的辩证关系。他认为,进攻与防御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两种作战形式。整体防御中有局部进攻,整体进攻中有局部防御,进攻可转为防御,防御也可转为进攻。他在军事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的概念,并且主张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此外,克劳塞维茨还对作战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集中兵力,出敌不意等提出了独到见解。克劳塞维茨是19世纪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之一,被公认为资产阶级军事理论权威,列宁也称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战争哲学和战争史的作家”。他的军事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进步倾向和革命精神,对世界军事学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战争论是德国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在总结以往战争的基础上写作而成,他的著名论断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等等。

  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即根据对国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地理等诸因素的分析判断,科学预测战争的发生与发展,制定战略方针、战略原则和战略计划,筹划战争准备,指导战争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战略产生于战争实践,长期使用于军事领域,本义即军事战略。  战略可按 不同的标准划分类型。按社会历史时期划分,可分为古代战略、近代战略、现代战略;按作战性质划分,有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按使用武器的类型划分,有常规战争战略和核战争战略(见核战略);按军种划分,有陆军战略、海军战略和空军战略;按作战持续时间划分,有速决战略和持久战略,等等。   凡属有关战争准备与实施,军事力量的建设和使用的全局性的内容,都是战略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为制止和推迟战争而进行的斗争;为对付战争而进行的长远准备和临战准备;战争爆发后的战略领导与指挥;结束战争的战略决策与处置等。   人类社会有了战争,就逐渐形成了战略。在中国古代,有关战争全局的筹划与指导曾使用兵略、谋略和方略等特定的术语表述战略。汉成帝于公元前26年命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任宏将兵书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等四类,其中兵权谋讲的就是战略。  战略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西晋初史学家司马彪所著《战略》一书,后屡见于《三国志》、《廿一史战略考》等史籍中。这些术语,其核心含义与现代战略意义有类似之处,但与战役法、战术区分不严格,有时还含有政治、外交谋略和战法之意,使用也不统一。19世纪末,中国开始用“战略”翻译西方的“strategy”一词。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毛泽东关于战略的论述,奠定了现代中国战略定义的基础。英文“strategy”一词源于希腊语“strategia”。古罗马军事理论家弗龙蒂努斯早在公元84~96年间就撰写了《谋略》(The Strategems)一书, 分析战略上成功的战例,以供将军们提高运筹和指导战争的能力。  东罗马(拜占庭)皇帝莫里斯于公元580年前后写了一本训练高级将领用的军事教科书,名为《将略》(Strategicon),意为将道或统帅艺术,与战略名异实同。18世纪末,普鲁士的A.H.D.von比洛在其所著的《新战争体系的精神实质》中,将战略与战术加以区分,并赋予其定义:“战略是关于在视界和火炮射程以外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而战术是关于在上述范围以内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  ”(《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第3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普鲁士C.von克劳塞维茨为战略所下的定义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战争论》第1卷第175页,商务印书馆,1978)瑞士A.H.若米尼认为:“战略是在地图上进行战争的艺术,是研究整个战争区的艺术。  ”(《战争艺术概论》第87页,解放军出版社,1986)美国经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的军事战略的定义是:“运用一国武装力量,通过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达成国家政策的各项目标的一门艺术和科学。”《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战略的定义是:“在战争中利用军事手段达到战争目的的科学和艺术。  ”日本《世界大百科全书》为战略所下的定义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运用力量的科学与策略。”《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为战略所下的定义是:“军事学术的组成部分和最高领域,它包括国家和武装力量准备战争、计划与进行战争和战略性战役的理论与实践。”古今中外对战略的称谓繁多,性质不同,定义各异,但有其相同之处;即都是指在一定时期,建设和使用以军队为主体的军事力量,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准备与实施,以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为一定的阶级、国家、民族和政治集团的利益服务的方略。  随着战略理论的发展,西方有的国家出现了更高层次的大战略、国家战略、国防战略及有关的发展战略。战略这一概念,已扩大延伸到军事领域以外,为其他许多领域所借用,泛指对全局性重大的、高层次决策的谋略。 中国古代常称战略为谋、猷、韬略、方略、兵略等。  西晋曾出现司马彪以“战略”命名的历史著作。英语中与“战略”相对应的词strategy,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原意是“将兵术”或“将道”。近代,战略在世界各国先后发展成为军事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现代战略涉及的范围日趋扩大,西方国家陆续提出了“大战略”、“国家战略”。  

  德国军事大师克劳塞维茨总结了会战四原则:
  (1)用最高的精力使用我们所可能动用的一切兵力。
  (2)尽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备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
  (3)不可浪费时间,行动快速始可制敌机先。奇袭,为获致胜利的最强力因素。
  (4)用最高的精力来追随已获的成功。追击已败的敌人实为获致胜果的唯一手段。
  简而言之为:目标和数量的原则;兵力集中和兵力节约的原则;奇袭的原则;追击的原则。

  《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在总结以往战争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共3卷8篇124章;另有说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为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课的材料、关于军队的有机区分、战术或战术学讲授计划和提纲等附录,约70余万字。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第二篇,论战争理论;第三篇,战略概论;第四篇,战斗;第五篇,军队;第六篇,防御;第七篇,进攻(草稿);第八篇,战争计划(草稿)。

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就如同一条变色龙,每一次战争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战争的暴烈性,战争的概然性和偶然性却是其根本属性之一。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看,政治是战争的母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战争看成独立的东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为政治服务的。军事观点必须服从于政治观点。任何企图使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战争爆发之后,并未脱离政治,仍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
二、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即是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必然要通过武力决战,通过战斗才能达到,它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消灭敌人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当然,消灭敌人并不意味着蛮干。有勇无谋的硬干,不仅消灭不了敌人的军队,反而会使自己的军队被敌人消灭。
三、战略包括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大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物质要素指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数学要素指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到等。地理要素指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统计要素指一切补给手段等。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数是错综复杂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中精神要素占据首位,影响战争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战争始终。“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克劳塞维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虽然在实际作战时,通常不可能处处形成优势,但必须在决定点上通过巧妙调遣部队,造成相对优势。一切军事行动或多或少的以出其不意为基础,才能取得优势地位,使敌人陷入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成倍地扩大胜利的影响。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优势兵力。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应同时使用,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于一次行动和一个时刻最越好。会战是战争的真正重心,由几个战斗所形成的大规模会战能有效地消灭敌军,所取的的成果最大,故高级将领应当重视这种双方主力之间的战争,视其为挫败敌国交战意志的重要手段。
五、战争中的攻防。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和防御是战争中的两种基本作战形式。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为防御,局部可能为进攻。进攻中含有防御因素,防御中也含有进攻因素。进攻可转变为防御,防御也可以转变为进攻。一般说来,防御有离自己的兵员和物资补给地较近,能依靠本国民众的有利条件,但它的目的是消极据守。进攻具有“占领”这一积极目的,并通过占领来增加自己的作战手段。
六、要积极向战史学习。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理论是成长于战争经验土壤里的果实。战史是最好的、最有权威、最能说服人的教师。战争理论和原则的提出,应当在研究战史的基础上进行。当然,战争理论也要随着时代和军队的变化而变化,要适应特定国家的需要,具有时代的特点。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知道2条
1/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的延伸
2/防御作战是一种较强的作战形式(好象已经过时了)

谢邀我之前写过类似的答案,可以参考如何评价《战争论》? - 晕船水手的回答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什么书或者资料一起看比较好? - 晕船水手的回答关于《战争论》的内容概括和基本评价。在第一个答案里已有说明,不再赘述在这里只针对题主的问题作答:1、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太过唯心主义?《战争论》属于战争哲学。从其代表的哲学思潮出发,确实有唯心主义成分克氏主要是受到其学生基赛维特的影响,成了康德的信徒 不过基赛维特也是修正主义者,其著作去掉了康德哲学里先验的部分,引起了康德的亲自抗议,并且被迫写信道歉。因此克的思想又有其独特的部分在克的哲学观里,存在两个真理,一是物质的真理(想象与物质对象的统一),一个是逻辑的真理(想象与思维法则的统一),这两个真理需要靠想象这个工具来连接,从而实现理性和知性的结合,而想象本身又代表着不可靠的认识,必须经过批判后,才能走向与真理的统一体现在《战争论》中,就是有两条交缠而错乱的逻辑脉络,既有一个存在于逻辑中的抽象战争(他对战争本质的思考,代表逻辑真理),又有一个存在于物质中的现实战争(他对现实战争的反思,代表物质真理),而出于对认识论的怀疑,这两种战争判断又必须不停的彼此检验和批判来靠近真理之所以说它是交缠而错乱的,是因为《战争论》本身就是一部未完成的手稿,并没有经过克氏最后的整理,克氏临终前就感慨自己的著作必然留下大量的误会。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他一面要考察现实的战争及其发展脉络,另一面又要从脑海里去YY这些战争在各种条件下会怎么演变,其本质到底是什么? 一方面,考察出来的东西可能不准确,庸俗、浅薄,没有穿越现象的迷雾发现本质 另一方面,脑海里的YY也是不可靠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出现偏离,让思维与现实脱钩 所以这两种战争必须经常的进行对照,来避免走偏 再加上他留下的是未经自己整理的手稿,就会有这样的一种结果1、非常简单的事情都要说的复杂、错乱(两种战争思考在互相验证)2、会有互相矛盾的言论,这一章支持观点A,另一章认为观点A是有局限性的,甚至批判A;这一章支持A打倒B,另一章支持B打倒A(两种战争思考互相验证失败,彼此打架)3、有时对于确定性的原则持怀疑论,但有时又突然拿出确定性的原则(两种战争思考互相验证打架后,终于观点统一得出结论)所以,斯大林认为他是古典唯心主义,这是没错的;李德哈特说他是“迷宫式的逻辑带来了误导”,也是准确的甚至他的徒子徒孙都不见得理解他,1949年施韦彭伯格将军还告诉李德哈特:“在我们参谋本部里,对克劳塞维茨的看法是他是一位理论家,他的书是教授们读的。”(但李德哈特本人并不采信这一说法,他后来在著作中坚持认为德国有大量的克劳塞维茨门徒)当然我个人认为,其缺陷并不能掩盖这部著作的价值,其思考深度对于当时来说,确实是划时代的,乃至于其不少观点在后世仍不过时。后来虽然军事理论的发展很大,但向它那样从哲学角度有创建的作品并不多见。2、《战争论》只从统治者角度出发?这个其实是军事理论这一系统本身的固有特征,它的诞生、发展的全过程,工具性质都很浓厚,一般都是为了获取战争胜利这个实用目的,为了某个政治实体而服务无可厚非当然从这个角度,又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主要是传统的大陆学派和后来的英国学派(1)包括若米尼、施利芬在内,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认可克氏的分析方法,他们基于实用主义目的,认为军事理论应该简明扼要,最好结合具体的史例分析后,可以得出条令式或原则式的结论,从而指导军人打仗。而《战争论》这样的著作,无助于让军人去迅速理解战争原则,反而会困惑而无所得,陷入思维迷宫里不可自拔。对这一派来说,《战争论》的缺点恰恰是不能很好的为统治者服务,从而体现其工具性质,它太过于关注“战争的性质、原理和规律是什么”、“战争艺术是怎么样的”,专注于这个领域的前沿探索,而不是“如何指导人们打赢战争”这个实用目的(2)而对后来的普德学派来说,克氏”政治决定军事”的观点相当其不受欢迎,可以说是被第二帝国最早修正的观点正如《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笔下描述的那样:————————————————————……普鲁士的战略文化主要是由对丹麦、奥地利、法国三场短暂的统一战争中塑造而成的,在大多数外界观察家看来,这些不外是克劳塞维茨书中的经典:俾斯麦这样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为了具体而有限的政治目的,使用毛奇统帅下的武装力量。当军人和国务活动家出现摩擦时,行政首脑即威廉一世便行使一种协调性的影响,通常是有利于国务家。……然而在普鲁士的历史上,俾斯麦是特例而非通则,前后相继的宰相们要么屈从于军方的压力,要么干脆拒绝“干预”军人的领域。甚至连老毛奇这位受过教育而心胸开阔的人,也拒绝克劳塞维茨的教诲而赞成这样一种观念:战争一旦爆发,政治家就应当退下舞台,直至决出战场上的胜负时才能复出以便铸成合约。……普鲁士军队从未忘记一个事实,它首先是”御林军式的权力机构“,并且非常警觉的守护自己在政权内部的特殊社会地位和宪法地位。……它既反对波延、格奈森瑙等自由派改革者,将军队转化为国有民兵。又反对陆军大臣杜费尔诺伊之类保守派改革者,最充分的利用普遍征兵制,使军队成为全民族的军校。————————————————————从这个角度来说,普法战争后,德国军界在自满中掀起的军国主义思潮,相当程度存在着对克氏理论的抵触心态(与此相反,法国学派反而开始崇尚和学习《战争论》),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普鲁士/德国军队的参谋总长们和司令官们始终认为,战争一旦爆发,就是一种本质上自主自治的活动,并且始终尽其权力所能,千方百计地保护军队及其战略和作战不受政治干预。这是从军方的利益而出发的。克氏认为战争自身需要使用最大的暴力来争取胜利,但战争需要被政治控制,前者满足了他们主导一场全民族伟大战争的幻想,后者又是让他们厌烦的枷锁。因此克确实希望军队为统治者服务,但在相应的历史时期,代表的却不那么激进的观点(3)对于后来的英国学派来说,《战争论》及其代表的军事思潮,是一种危险的东西他们认为,“克劳塞维茨的门徒们误解和滥用了克氏的观点,导致了灾难”,而对于克氏的观点,则集中指责于其“迷宫式的逻辑带来了误导”、“对战争的浪漫化倾向带来了灾难”英国学派对”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的观点是赞赏的,但他们对克氏绝对战争论相关的总体战思潮进行了基于道德性的批判,认为其虽然拥有很大威力,”与旧时代的军队相比,在战略和战术上有着压倒一切的优势“,但却是”野蛮而践踏文明“的,"只能靠着宣传上的谎言来维持",从而站在一个践踏和平的政治基础上,把人类带回了一个悲惨的境地。(富勒语)比如李德哈特说:总的说来,由于无限战争理论被普遍采用,竟使文明世界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对他的理论缺乏深刻了解,致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特点,受他理论的影响非常之大。从逻辑发展的角度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仍然可以看到这一理论的后果。这其实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战争的真正目的到底是和平还是胜利?战争是让敌人屈服还是实现和平的手段?但这个问题过于宏大,可能已经超出军事理论的主要研究范畴,也难以确定这种思考对领域本身的发展是有助还是有害的3、《战争论》的观点非常具有实际意义?是对一段战争史很好的总结?这个实际意义,要看是哪方面,正如前文所述,《战争论》绝不是一部很好的”作战手册“,它的读者虽广,对它的理论却往往是一种含糊不清的接纳,其影响具体如何也不好判断。这是由《战争论》自身的特点和缺陷造成的,这本书由克劳塞维茨的遗稿整理,他本人没有修订,再加上克劳塞维茨的表述方式,让这本书显得很杂乱,读起来让人感到充满歧义。乃至于其大多数读者(包括相当专业的军事读者)也并不一定能很好的判断,其有些广为流传的观点到底是不是克氏的确定想法,因为这些手稿中的很多观点本身就是互相冲突的。李德哈特指出:他那些关于会战的学说,流传下来的只是理论方面的,而不是实际方面的。他曾经辩论说,所以要采取其他一些手段,只是为了避免会战中的危险,这样又为他的门徒增加了一层误解。因为他斤斤计较于理论观念的说明,偏重于抽象的阐述,结果便使他的门徒在心灵上产生了曲解现实的现象。   对于他的这种充满着哲学理论的迷宫,读者当中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把握其逻辑路线,或者深入其理论境界而不致迷失方向。当然,读者当中很多人能够背诵他的这些警语:    “在战争中手段只有一种,那就是战斗。”    “用流血方式解决危机,即消灭敌人军队,这一企图是战争的长子。”    “只有在大规模的会战中才能决定重大的胜负。”    “关于那些不经流血而获得胜利的统帅的一切,是我们不想听的。”   由于克劳塞维茨一再地重复着这些言词,结果便使他那个本来就不太清楚的哲学反而变得更加模糊了。他的战争哲学,曾经成为普鲁士人的《马赛曲》,能够激励人们热血沸腾,但是也使他们的心灵中毒。但另一方面,又要承认,在军事理论的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的优秀著作,但也受限于时代,因此随着时代变革而逐渐湮没,逐渐被更新的经验总结和军事教材所替代。而《战争论》本身也难以避免这个过程,但它的生命力较为顽强,作为显学的历史不下150年,多次掀起重新研究的热潮,在各个时代的军事思想和军校课程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在现代仍然受到一定的重视再用李德哈特举例(他是克劳塞维茨最激进的批评者之一),在其《间接路线战略》里,写到“最近200年来的军事思想的发展”,共分了六个章节,这六个章节的标题是什么呢?1、克劳塞维茨的影响2、克劳塞维茨关于军事目标的理论3、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目的的理论4、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军事理论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6、对于军事理论的进一步修订关于《战争论》的研究占了整个近现代军事思想史篇幅的一半以上,甚至在后三章里,仍然有七八次提到克劳塞维茨及其影响。富勒亦自称自己的代表作《战争指导》里全书最重要的就是关于战争论的章节这充分说明了该著作对历史上整个军事理论体系的重大的震撼和奠基作用,以及其穿越各个时期的广泛影响力,这和它研究的问题较为抽象,关注战争的内在性质,探求规律而不过分纠缠细节有关,因此可以在一些不同时期和条件的战争中得到验证,甚至有预见性的纠正了一些后来出现的错误观点(比如一战前的进攻主义思潮),从这个角度来说,又可认为其是有实际意义的在战争史的总结方面,可以认为克劳塞维茨主要汲取了拿破仑战争的经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和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对比,阐述了其理论。但总体而言,历史研究法在军事理论里是常见的研究方法,也不乏更优秀的著作,而这并非《战争论》所长。普德学派历来有为人诟病的风气,喜欢修改历史细节来迎合自己的观点,这一点上,克劳塞维茨虽然好于后来的施利芬、曼施坦因等人,但恐怕也做不到全然免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