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黄河青山经典语录

豆豆语录网提供黄河青山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黄河青山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黄河青山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黄河青山经典语录



阅读黄仁宇

初识《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是在大学二年级。如果记忆不误的话,当时是从寝室一位学近代史的同学那里看到此书,见到封面写着“黄仁宇回忆录”,下意识地便兴起一股崇敬之意。因为我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写《万历十五年》的那个黄仁宇。不过,那时我并没有太大的冲动要去翻阅此书,因此也只是得了个书皮的印象。真正阅读此书,是从进入研究生之后开始的。而且,自阅读初始我便感到这本书不同于常见的回忆录,因为作者的回忆并没有因循惯常的时间顺序,而是带有跳跃性的叙述,同时还在其中大段地插叙他关于某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因此我很认同葛兆光先生对此书的定位,即“这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生活回忆。有意插入的各种议论,使它好像一本关于中国和美国学术与文化的感想汇编,而那些严肃的历史学论述,使得这部回忆录几乎成了黄的学术思想自述”。

网上很多读过此书的人都评价说“读黄仁宇,当由此书始”。我大致是同意这样的说法的。不过,我倒觉得亦不必完全墨守于这种机械的读书顺序。在我看来,读黄仁宇,不在于你由他的哪一本著作入手,也不在于你依照什么样的顺序去展开,重要的是你一定得读读这本他的“学术思想自述”,不然你对他在其他著作中呈现的种种观点就不容易做到全面地体察和了解。黄仁宇现在俨然已是公众了解专业历史学研究的一扇窗口,而黄氏本人的“大历史”观点,也更多地得到了读者的接受和推崇。但这里面的问题仍然不难发现,公众对于黄的推崇,与其说是对历史学的接纳不如说是对他写作文风的喜爱,黄在大陆的成名作《万历十五年》,不论对于一般读者还是专业学者,其所掀起的热潮,重点似乎都还在于作者呈现历史的表达方式,对于作者在书中各式人物塑造背后所寄寓的深意——中国近代的底线还需往前追溯四百年,近代中国遇到的问题在明清即已呈现——不知又有多少读者能够体味得到。万历十五年,这是无关紧要的一年,正是因为它的无关紧要,才更加凸显出中国近代遭遇挫折的不可避免性,这是作者为此书命名的深切寄托。但放眼现今书林,不少著作的名称虽与此雷同,然内在精髓却丢得个一干二净,徒成东施效颦。

在三联书店已出版的黄仁宇作品系列中,《黄河青山》与《资本主义和二十一世纪》可以说是部头最大的,都在500页以上。此外,再加上黄在西方学界的成名作《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这三本书是我认为最能彰显黄氏本人学术功力的作品。但对公众而言,除却《万历》一书,黄的著作要属《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放宽历史的眼界》这几本最为人所熟知。而这些都是黄氏“大历史”视野下的风景。所谓“大历史”,也就是要“放宽历史的眼界”,借用王家范先生的评说:“‘大历史’观念,实际是一种考察方法,就是要把视野放宽到世界历史走过的全过程,宏观地由前后(时)、中西(空)的往复观照,去考量、审视中国历史。”对此,李零先生也说:他认为道德义愤和意识形态宣传只会扭曲史实而无助其评价,历史上的许多“你死我活”,如果放宽眼界去看,渗上几百年,死上几代人,一旦超出当事者的“恩恩怨怨”,真相必落于“两造”之外。不过,对此我一直都很好奇,一般读者通过这黄氏的几本书是否就真得搞懂了什么是“大历史”?他们对这些书的推崇,更多是因为书的观点独特,还是书的内容简单?毕竟,黄氏运用“大历史”的分析框架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压缩至这么几本薄薄的小书之中,对于向来号称繁复的本国历史,民众可能更乐意看这样的历史,更何况黄氏书中择取的又都是很能引人入胜的史实。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也曾向非历史学专业的朋友推荐过黄的上述著作。但我的期望是他们可以由此建立起对历史的兴趣,继而循序渐进,阅读更为专业和细致的著作。虽然,有时候我也觉得黄的书不太适合作入门书,但中国现在面向公众的历史普及读物实在是过于欠缺,无奈之下,也只能由黄氏的这几本小书来“筚路蓝缕”了。

就《黄河青山》而言,读过的人不难察觉黄氏本人的史学关怀主要在于近现代史,他所架构的史学观点夯筑于中西对比之上,他所一再言称的“技术问题”也好,“数目字管理”也罢,实际都是指示近代西方所开创的一条现代化发展道路,抑可称之为资本主义,但黄认为的资本主义并不在于意识形态,而是指称存在于经济、司法、社会领域的一整套制度和观念。(李零先生也说,黄仁宇的数目字管理是刻画“现代化”的特征,强调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的充分发育和规范化,上下贯通和成龙配套,从而形成“超越国际的技术性格”)。黄氏关于中国历史的很多看法就是建立在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之上。例如,他主张将中国近代历史提前四百年来看待,一个重要考虑在于约略同时,西方开始走向另一条发展之路,而中国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发展模式,且更形僵化。再如他对国、共两党成败的分析与评价,也是借鉴自西方很多国家走向现代化道路所经历的坎坷与波折。不过,当黄氏后来赴美成为职业历史学家后,他对西方近代发展模式虽然依旧秉持不弃,但这时的他也开始更多地注意起中国历史的长期合理性。这种徘徊于东西模式之间的状态,使得黄氏常常陷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认为中国注定也应当走上西方所开启的近代化道路,另一方面对于西方学界对中国历史的僵化印象,黄也强调应该学会用另一种眼光来认识,承认中国既有历史的合理性。但黄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显然并不成功,到了晚年,当他越发想强调对中国历史应采取更为贴切的研究方式时,却处处受限于美国的分工体制与学术权威。黄的著作几经周折最终也免不了胎死腹中,他在大学的课程也得不到学校和同学应有的重视,最让他难以接受,亦使读者大跌眼镜的是,黄仁宇竟然在1979年,61岁时被纽普兹州立大学解聘!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耻辱,难怪黄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我被解聘了。这是侮辱,也是羞耻。这个事实会永远削弱我的尊严,有人主张我应该忘掉这整件事,全心投入创作。说这话的人不曾站在我的立场,我无法忘记这件事,因为别人也不可能忘记。” 这真是发自内心的拷问和纠缠,有过黄类似经历的人都知道,他在这里所要寻找的不是别人的肯定和关怀,而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个说法。

黄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角色,也接触了各式人物。这对于他最后成为一名历史学家以及他自身历史观点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助力。我个人的观感是,黄在中国的经历,特别是内战,使得他对中国和政治丧失了信心,同时也感到了难以逆转的命运压力,他对当时中国的两条发展路向似乎都不认可。而对于美国所代表的西方现代发展模式,黄倒是颇为倾心。到美以后,他曾数次表达过对于美国文化的认可与归化,并且其后还成功申请成为了美国公民。但黄毕竟是一名历史学家,他长期研究的是中国的历史,因此对于自己的祖国也切割不断情感上的联系。对于这种介乎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身份认同,黄有过这样的表述:“在写这本书的时,我不时要离开一个文化的边界,踏入另一个文化。有时我会觉得,自己就像横越国界却没有护照的旅人,本身就是识别证明。”透过上述的语言,我们不难体察到作者时而即会感觉到无归属感。这种在文化国界作游移的旅人,往往以牺牲自己的代价来构筑横跨异质文化的桥梁,黄的一生现在看来似乎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宿命。可悲的是,黄仁宇晚年所追求和倡导的这一目标,时至今日不仅未见落实,反而还显得愈发遥不可及。

最后,关于这本回忆录,还有一个不解的疑惑。那就是为什么黄先生给这本书取名“黄河青山”呢?这在书中找不到半点的蛛丝马迹。据说在台湾出版的《黄河青山》,作者有提到书名“青山”的出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理想家西乡隆盛的一首诗: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大概作者生前写回忆录时已预知死后将埋骨于美国的“青山”。而“黄河”自然是他魂牵梦绕的桑梓地的象征。

由此看来,黄给自己一生的盖棺论定还是一个难以融入异文化的他乡人。但借由此诗,亦可想见他的倔强与达观。

黄河青山经典语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