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禅宗所传经典语录

你可能正想要阅读禅宗所传经典语录,想要了解禅宗所传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豆豆语录网精心整理了禅宗所传经典语录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阅读,那么,下面这些禅宗所传经典语录内容,如希望是您喜欢的。



禅宗所传经典语录



禅宗所传经典语句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主要的修行宗派之一。因主张修习禅定,故名禅宗。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
  禅宗最早由菩提达摩传入中国,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慧能著名的弟子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形成禅宗的主流,其中以南岳、青原两家弘传最盛。南岳下数传形成沩仰、临济两宗;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世称“五家”。其中临济曹洞两宗流传时间最长。临济宗在宋代形成黄龙、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

只谈中国的禅宗。早期,从达摩到六祖,核心思想是“清净”,来源于佛教中“如来藏”的思想,即有一个清净自性,要发现它(见性成佛)、善护持。唐代,在马祖道一及其传人那里,禅宗思想从“清净”变为“自然”,强调“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总之是说“我”之本来面目便是佛性,我之行走坐卧便是佛法。再往后,五宗七派、整个宋代的禅,虽然门风变化万千,但核心思想基本可以概括为消解能、所对立,消解我和外在世界的对立,在唯我和无我间出入自在。用佛教语言来说,禅宗从立足于“如来藏”变为立足于“中观般若”了。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
  禅是禅那(巴利文Jhāna,梵文dhyā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有菩萨禅、有次第禅、有顿超禅。禅学方面,在中国有一支异军特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这个宗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他幼年而孤,成年后以打柴为生,某天因听人诵《金刚经》而有所领悟,于是一心向佛。经人指引,拜在黄梅凭墓山禅宗五祖弘忍大师门下,因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深受弘忍的器重,并将佛法衣钵传授与他。此后几经曲折,隐遁数年,惠能终于创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对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成了中国禅宗的主流。关于六祖慧能的言论,在《坛经》中有详细的记载,逍遥子为大家整理了几句,我们不妨一起学习一下。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释义:自性原本清净虚空,真正悟道的人,不会执著于事物表象,因此,无牵无挂,无忧无惧,自由自在。安顿好了内心,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释义:佛性人人具足,关键在于是否开悟,不觉悟时佛也是众生,一念觉悟了众生就是佛。

3、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释义:俗话说,“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山”,真正修行的人,不受时间、场所和形式的拘束,随时随地,时时处处都可以是修行,都可以悟道。

4、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释义:道原本是通达无碍的,为什么会阻隔和停滞呢?一切取决于自性,自性迷乱,执著于教条,就形同自我束缚,道也就不可能得到伸张;不拘泥于教条,才能真正感受到活泼泼的,道的力量。

5、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释义:不管是风动还是幡动,皆因牵动了此心,所以才会纠结。如果明了自性的虚空本质,万事万物于我如镜子照物般的自然,那么必然毫无牵袢,自由自在。

6、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释义:佛性人人具足,凡夫也可以是佛,烦恼当中蕴含着菩提智慧。前一念迷惑,就是凡人,后一念觉悟就是佛。前一念执著于事物表象,很烦恼;后一念大彻大悟,从事物表象中跳脱了出来,达到了超凡脱尘的境界,这就是无上菩提智慧。

7、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释义:明心见性是功,平等地待人接物是德。每一个意念都来去自由毫无滞碍,这样就能常常体认到自己的本性。悟道的那一刻,实实在在美妙的感觉,让人受益良多,它名为功德。

8、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释义: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回归每一个当下,心心念念不离自性,快乐幸福就在其中。

9、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

释义:一切道的力量源于自性,当真正悟到了这一点,就不会怀疑迷惑,心心念念都是无上般若智慧。如果能时常这样,不执著于事物表象,不拘泥于教条,通达明了,就能达到真正自由自在的境界,以此心拥抱生活,自然无往不胜。

10、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释义:我们生来,行走坐卧一饭一茶,哪一样不是修行,哪一样不是禅的境界?如果要计较什么是功课,需要何种形式,那样只会离道更远。

要学禅就是学教外别传的佛法。现如今,一般佛子还真少有人学禅。禅非禅定之禅,而是第一义谛佛法。
五祖曾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因为尚不参禅,没有证悟,第一义谛佛典佛法都学不懂。自学往往会领悟错,会错解错说佛法。所以学禅首要目标应是先求悟。
禅宗经典是:
1.《大般若经》
2. 其中的《金刚经》、《心经》。
3.《圆觉经》
4.《法华经》
5.《首楞严经》
6.《大般涅磐经》
7.《楞伽经》
8.《菩萨处胎经》
9.《鸯掘魔罗经》
10.《大宝积经》
......
“三乘一切法乃至世出世间一切法,莫非唯识如来藏法。”
以下摘选诸大乘唯识如来藏经典,可知佛说正法、正道。
1.《入楞伽经》1-10卷
2.《大乘入楞伽经》1-6卷
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1-4卷
4.《大方等如来藏经》
5.《大方广如来藏经》
6.《佛说不增不减经》
7.《佛说无上依经》(上下卷〕
8.《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1-10卷)
9.《大般涅磐经》(1-40卷)
10.《大乘同性经》(上下卷)
11.《无明罗刹集》(上中下卷)
12.《解深密经》(1-5卷)
13.《深密解脱经》(1-5卷)
14.《佛说解节经》
15.《金刚三昧经》
16.《大法鼓经》(上下卷)
17.《维摩诘所说经》(上中下卷)
18.《佛说十地经》(1-9卷)
19.《优婆塞戒经》(1-7卷)
20.《菩萨缨络本业经》(上下卷)
21.《央掘魔罗经》(1-4卷)
22.《长阿含经》卷七 <弊宿经>
23.《中阿含经》卷二十四 <大因经>
24.《杂阿含经》卷六 <一三六经>
25.《长阿含经》卷十 <大缘方便经>
26.《长阿含经》卷十 <缘起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这种境界,这又称开悟。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这是百度对禅宗的解释,基本符合禅宗本义。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禅宗又名佛心宗是指佛教中国化后的宗派。禅宗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禅宗在很多方面恢复了原始佛教那种以人为根本的理念,反复强调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皈依者皈依自性。

2、禅宗还把把大乘佛教那些神化了的东西给人文化了,把一切佛、菩萨人格化了,进而将佛法深入浅出的展现给人。

3、禅宗还主张人可以自我超越,人可以成为你理想中的一种圣人、仙人,佛菩萨,将中国人文化的精神和佛法有机结合在一起。

扩展资料:

禅宗由来还要追溯到印度,相传佛祖释迦摩尼在印度的灵山上讲法,拿起一朵金色婆罗花看向众弟子即我们所说的拈花示众,在场的弟子都没有明白佛祖的意思一片沉默。

这个时候,佛祖十大弟子之一的摩诃迦叶尊者突然会心一笑,便理解了其中真意,摩诃迦叶尊者因此得到佛祖认可。

摩诃迦叶在佛祖言传身教下,最终,成为禅宗始祖,禅宗最大特点就是不立文字,直传佛祖心印。一直传到第二十八师祖菩提达摩后,达摩渡海来中国传法并成为中国禅宗始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禅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