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正想要阅读雪國经典语录,想要了解雪國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豆豆语录网精心整理了雪國经典语录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阅读,那么,下面这些雪國经典语录内容,如希望是您喜欢的。
雪國经典语录
诺贝尔奖获得者经典语录100句,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萧伯纳(1856-1950年):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1.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2. 想结婚的就去结婚,想单身就维持单身,反正到最后你们都会后悔。
3. 真正的闲暇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4.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们不会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5. 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去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
泰戈尔(1861—1941年):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等。6.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7.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8.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
9.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10. 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罗素 (1872—1970年):伯特兰·罗素,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等。11. 战争不决定谁对了,只决定谁留下了。
12. 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13. 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
14. 如果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由。如果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你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
15. 这个世界的问题在于聪明人充满疑惑,而傻子们坚信不疑。
丘吉尔(1874—1965年):温斯顿·丘吉尔,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他写的《不需要的战争》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16. 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也依然不改热情。
17. 乐观的人在每个危机里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里看见危机。
18. 坚持下去,并不是我们真的足够坚强,而是我们别无选择。
19. 如果你对每隻向你吠的狗,都停下来扔石头,你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20. 如果今天不比昨天多做一点什么,那么明天还有什么意义。
海明威 (1899—1961年):欧内斯特·海明威,美国作家和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社会、世界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老人与海》夺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21.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22. 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
23.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24. 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25. 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它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
加缪(1913—1960年):阿尔贝·加缪,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家之一。26. 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27.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28. 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来往。相反,我们常对与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我们并不希望改掉弱点,只希望受到怜悯与鼓励。
29. 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
30.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马尔克斯(1927——2014年):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独》。31.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32.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33.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34.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35.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罗曼罗兰(1866—1944年):罗曼·罗兰,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36.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37.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38.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际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39. 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别人的,而且有些事情是,即使告诉了别人,你也会马上后悔的。
40. 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一切!
黑塞(1877—1962年):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41. 人生十分孤独。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另一个人, 每一个人都很孤独。
42. 幸福是一种方法,不是一样东西。是一种才能,不是一个目标。
43. 有的人认为坚持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但有时候放手也会。
44. 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
45. 一个人若要完全理解另一个人,大概必须有过类似的处境,受过类似的痛苦,或者有过类似的觉醒体验,而这却是非常罕见的。
奥尼尔(1888—1953年)尤金·奥尼尔美国剧作家,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 要作品有《琼斯皇》、《毛猿》、《天边外》、《悲悼》等。46. 我们生而破碎,用活着来修修补补。
47. 如果你把谎言撕碎,那些碎片就是真理。
48. 你是不是因为太懦弱了,才这样以炫耀自己的痛苦来作为自己的骄傲?
49. 上帝给了人们有限的力量但却给了人们无限的欲望.
50. 幸福就是一双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
艾略特(1888—1965):托马斯·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 他在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被称为“但丁最年轻的继承者之一”。托马斯·艾略特表达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灭,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1948年因革新现代诗,功绩卓著的先驱”,获诺贝尔奖文学奖。51. 假如传统或“世代相传”的意义仅是盲目地或一丝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风格,那么传统就一无可取
52. 做有用的事,说勇敢的话,渴望美好的事,一生足以
53. 对于不会利用机会的人,时机又有什么用呢?一个不受胎的蛋,是要被时间的浪潮冲刷成废物的。
54. 为了最终理解你所不理解的,你必须经历一条愚昧无知的道路。为了占有你从未占有的东西,你必须经历被剥夺的道路。为了达到你现在所不在的名位,你必须经历那条你不在其中的道路。
55. 人生到世界上来,如果不能使别人过得好一些,反而使他们过得更坏的话,那就太糟糕了。
纪德(1869—1951年)安德烈·纪德,法国作家,在早期已成为多产作家。在1947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伪币制造者》,《如果种子不死》等。56. 在我的理想和我的栖息地之间,隔着我整整一生。
57. 离你越远,我爱你越深。现在我不禁叩问自己,我所期望的究竟是幸福,还是走向幸福的过程。
58. 对正在寻找真理的人,相信他们;对已经找到真理的人,怀疑他们。
59. 凡是你感到自身独具、别处皆无的东西,才值得你眷恋。既要急切又要耐心地塑造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无法替代的人。
60. 对于心地善良的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侮辱。善良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
索尔仁尼琴(1918-2008年)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俄罗斯作家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无法在国内出版而在境外发表,被开除出作协,随后获得1970年诺贝尔奖,随后因出版描写极权主义的巨著《古拉格群岛》被驱逐出国,到美国后毫不留情地批评自由主义,苏联解体后又大骂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毁了俄罗斯,立场让左右两派都无法相处。他死后,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61. 总盯着过去,你会瞎掉一只眼;然而忘掉历史,你会双目失明。
62. 苦难有多深,人类的荣耀就有多高远。
63. 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64. 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
65. 文学,如果不能成为当代社会的呼吸,不敢传达那个社会的痛苦与恐惧,不能对威胁着道德和社会的危险及时发出警告——这样的文学是不配成为文学的。
柏格森(1859—1941年):亨利·柏格森,法国哲学家,文笔优美,思想富于吸引力,1927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从中学时代起便对哲学、心理学、生物学发生兴趣,尤其文学。其写作风格独特,表达方式充满诗意。代表著作有《创造进化论》、《直觉意识的研究》、《物质与记忆》等。66. 要像行动者那样思考,要像思考者那样行动。
67. 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68. 要生存就要变化,要变化就要成长,要成长就要不断地自我创新。
塞弗尔特 (1901 - 1986年)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是当代捷克斯洛伐克最重要的诗人。塞弗尔特于1996年获得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84年,因展现出"人类不屈不挠的解放形象"而获诺贝尔文学奖。69. 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匆匆忙忙,匆忙中失去了自己,为的只是不停地向前,不停地自我延伸。为了不断求新,许多事情在被遗忘。
70. 此刻您若听到一声轻轻的叹息,请莫要理会。那是我在回首遥远的美好岁月时发出的叹息。我们当时很幸福,却浑然不知。
福克纳(1897-1962年):威廉·福克纳,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原因为“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哗与骚动》。71. 她不在了,一半的记忆也已经不在;如果我不在了,那么所有的记忆也将不在了。 是的,他想,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
72. 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我们的痛苦都是由自己造成的。我们都认为是这个世界亏欠了我们,使我们没有能得到幸福;在我们得不到幸福时,我们就把责任怪在最靠近我们的那个人身上。
73. 不要伤脑筋去超越你的同辈或是前任,努力超越你自己。
74. 我们无法做到完美,所以我评价一个人就看他在做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时,失败得有多精彩。
75. 没有人能够告诉你,为了继续活下去该怎么对付。你明白吗,这就是孤独。你必须独自对付,孤独就像电荷一样,你能承受一定数量而不致失去。
显克维支(1846—1916年):亨利克·显克维支,波兰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通讯集《旅美书简》,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他是具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现实主义作家,素有"波兰语言大师"之称。190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76. 我笑,是因为生活不值得用泪水去面对。
77. 大理石虽然是珍贵的,它本身却不成东西,只有当雕刻家把它变成一个杰作的时候,它才有真正的价值。
奈保尔(1932—)维·苏·奈保尔,西印度作家、游记作者、和社会评论家。他的小说描写各种文化中那些疏离于社会、一生都在寻找自我身份认同的个体。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78. 当一个人开始拿他从事的事业逗乐时, 你很难知道他是在笑还是在哭。
79. 世界正是如此,那些无足轻重的人,那些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
80. 在我命中注定要永远离开这里之后, 一切仍像以前一样, 我的离开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大江健三郎大江健三郎,日本著名小说家。1957年正式踏上文坛时便赢得了“学生作家”、“川端康成第二”等赞语。著有《广岛札记》、《作为同时代的人》和《小说方法》等作品和文论。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81. 如果你感到哪本书实在是一本好书的话,那么就请隔一段时间重新读遍,而且每遍,都用不同颜色的彩笔画上线,在空白处记下阅读时的杂感。这是一种有益的读书方法。
82. 你为什么读书呢?难道只是为了消磨时间吗?如果读完一页,接着就忘了的话,难道你仅仅是为了训练自己的忘性吗?
普吕多姆 (1839年~1907年)苏利·普吕多姆,法国第一个以诗歌著称的天才作家。苏利·普吕多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普吕多姆从抒情诗转而创作哲理诗又最终转向散文,他认为自己是在转向更有意义的工作。83. 很少女人有足够的道德和思想让人忘记她们的美貌。
84. 你活着就谈不上不幸。
85. 爱情有一个可靠的标准,那就是人们所付出的时间。
聂鲁达(1904—1973):巴勃罗·聂鲁达,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他早期的爱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曾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86. 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87. 爱情太短,而遗忘太长。
88.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叶芝(1865—1939年)89.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
90. 年轻时,我们彼此相爱却浑然不知。
川端康成(1899—1972年):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古都》以及《睡美人》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亦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日本作家。91.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未眠。 如果一朵花很美,那么有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活下去!”
92. 当我拥有你,无论是在百货公司买领带,还是在厨房收拾一尾鱼,我都觉得幸福。爱像一股暖流滋润着我。当我失去你,即便面对鸟语花香我也兴味索然。
93. 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94. 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
95. 时间以同样的方式流经每个人,而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度过时间。
莫言(1955 —):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96.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97. 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去。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
98. 世间的万物就是这样,小坏小怪遭人厌恨,大坏大怪被人敬仰。
99. 鹰对尸首也有兴趣,它们也是噬腐者,但它们不与乌鸦合流,保持着虚伪的高傲态度。
100. 世间的很多事物,追求时候的兴致总要比享用时候的兴致浓烈。
雪國经典语句
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
1. 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2. 在遥远的山巅上空,还淡淡地残留着晚霞的余晖。透过车窗玻璃看见的景物轮廓,退到远方,却没有消逝,但已经黯然失色。
3. 杉树亭亭如盖,不把双手撑着背后的岩石,向后仰着身子,是望不见树梢的。而且树干挺拔,暗绿的叶子遮蔽了苍穹,四周显得深沉而静谧。
4. 这是一幅严寒的夜景,仿佛可以听到整个冰封雪冻的地壳深处响起冰裂声。没有月亮。抬头仰望,满天星斗,多得令人难以置信,星辰闪闪竞耀,好像以虚幻的速度慢慢坠落下来。繁星移近眼前,把夜空越推越远,夜色也越来越深沉。县界的山峦已经层次不清,显得更加黑苍苍的,沉重地垂在星空的边际。这是一片清寒、静谧的和谐气氛。
5. 镜中的雪越发耀眼,活像燃烧的火焰。
6. 以朋友相待,不向你求欢。
7. 这是清澈得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像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一种回响。
8. 从嵌在窗框里的灰色天空中,飘进来纷纷扬扬的大雪花。不知为什么,寂静得使人难以置信。岛村睡眠不足,茫茫地望着虚空。
9. 缀满银河的星辰,耀光点点,清晰可见,连一朵朵光亮的云彩,看起来也像粒粒银砂子,明澈极了。
10. 他坐来的那辆汽车的车辙,清晰地留在雪地上,在星光下,意外的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11. 溪中多石,流水的潺潺声,给人以甜美圆润的感觉。
12. 犹如一条大光带的银河,使人觉得好像浸泡着岛村的身体,漂漂浮浮,然后伫立在天涯海角上。这虽是一种冷冽的孤寂,但也给人某种神奇的魅惑之感。
13. 黄昏的景物在镜后移动着。也就是说,镜面映现出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在晃动,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像,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世界。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火映照在姑娘的脸上时,那种无法形容的美,使岛村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
14. 这种焦灼不安的样子,像是夜间动物害怕黎明,焦灼地来回转悠似的。
15. 在遥远的山巅上空,还淡淡地残留着晚霞的余晖。透过车窗玻璃看见的景物轮廓,退到远方,却没有消逝,但已经黯然失色了。尽管火车继续往前奔驰,在他看来,山野那平凡的姿态越是显得更加平凡了。由于什么东西都不十分惹他注目,他内心反而好像隐隐地存在着一股巨大的感情激流。这自然是由于镜中浮现出姑娘的脸的缘故。
16. 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从姑娘面影后面不停地掠过的暮景,仿佛是从她脸的前面流过。定睛细看,却又扑朔迷离。车厢里也不太明亮。窗玻璃上的映像不像真的镜子那样清晰了。反光没有了。这使岛村看入了神,他渐渐地忘却了镜子的存在,只觉得姑娘好像漂浮在流逝的暮景之中。这当儿,姑娘的脸上闪现着灯光。镜中映像的清晰度并没有减弱窗外的灯火。灯火也没有把映像抹去。灯火就这样从她的脸上闪过,但并没有把她的脸照亮。这是一束从远方投来的寒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的周围。她的眼睛同灯火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
17. 茫茫的银河悬在眼前,仿佛要以它那赤裸裸的身体拥抱夜色苍茫的大地,真是美的令人惊叹不已。
18.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19. “这样的日子里连音色都不一样啊!”驹子仰头望了望雪后的晴空,只说了这么一句。的确,那是由于天气不同。要是没有剧场的墙壁,没有听众,也没有都市的尘埃,琴声就会透过冬日澄澈的晨空,畅通无阻地响澈远方积雪的群山。
20. 虽然她自己并不自觉,但她总是以大自然的峡谷作为自己的听众,孤独地练习弹奏。久而久之,她的弹拨自然就有力量。这种孤独驱散了哀愁,蕴含着一种豪放的意志。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下来。”在这里川端康成用几近吝啬的简洁文字,拉开了《雪国》的序幕。我们也仿佛像书中的主人公岛村,坐了一夜的火车,终于抵达了这个静寂寒冷、给人一种虚幻感觉的天地。《雪国》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也没有什么丰厚深刻的社会主题,故事写的是一位叫岛村的舞蹈艺术研究者,前后三次前往一个北国的山村,与当地一位叫驹子的艺妓及另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的爱情纠葛。故事就是在这一出洁白雪国里不经意地发生、终结。
据川端康成在《我在美丽的日本》中讲,日本雪乡越后就是雪国所在地,古禅僧良宽曾生活在此。因此,作为体验者的岛村,时时刻刻感受到的是“清冷寂静”:
“亮光深深地射进来,铺席冰冷地显出蓝色。
火车站上的灯光,因为寒冷的缘故,闪铄不停。”
主体体验者岛村在这样背景的环境中,“转染成净”,以前觉得“感冒一直纠缠不休,鼻子堵塞”。当一到雪国这清冷的环境中,“这时一下子通了气,穿到头顶心。”对“清冷寂静”的意象的多次重复,是体验主体一次生命蛰醒的象喻。这与禅宗在纷乱不己的心灵深处寻找寂静与虚无状态。从而探求生命与宇宙的本真如出一辙。诚如僧肇所言:“真般苦味者,清净如虚无。”
无论是“盛夏的时候还有冷风”,还是“岛村靠着的那棵树干,是最古老的一棵”甚至“雪迹斑驳的屋项,木板是腐朽的”,川端康成都还客观外物以原本面目,这古拙淡简的景色可使“心”回到原本不迷惑的本体状态,这是造化与心灵的凝合,是心灵得以启悟的天籁状态,是禅顿悟前“落叶满空山”的真观感照。这就是川端康成文学思想的基础—禅的虚无。他曾引用喜海《明惠传》中一段西行的话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西行法师常来晤谈,说我咏的短歌极为异乎寻常。虽是寄兴于花、杜鹃、月、雪,以及一切万物,但我大都以为这一切现象都是虚妄的。它们遮住了眼睛,充斥于两耳。然而所咏诗句不都是句句真言吗?像一道彩虹悬挂在虚空,瞬间出现五彩缤纷像。当白日空中辉照时,虚无又明亮起来了。然而虚空本来无光,也是无色可装点的。我也在这如虚空般的心上,着上种种情趣盎然的色彩,但没有留下一丝踪迹,这种诗歌就是如来的真正形体。”
更确切地说,川端康成力图还原客观外物以本来面目,是“禅”这一行为的物感式的外物造化。作为主体的人类,现代文明发展已使精神领域日渐狭窄。禅在每一个人的人性中,但为俗真所蔽,必须去掉粉饰,回归到具有质感的自然喻性空间。读者只有在清冷寂静、简古淡朴的禅境中,才能达到境与神会的禅悟思考方式,在静思中作出对禅的本体的冥想神往,一步步去冰释隐于雪境深层的虚无的质感。
“在镜子的底面,傍晚的景色变动着,也就是镜面和它映现的景物象双重电影画面似的流动着。上场的人物和背景是什么关系也没有的,而且人物在变幻无常的透明中,哕景在朦胧流动的薄暮中,两者融合在一起,描绘出并非这个世界的象征世界。”
川端康成暗示读者:小说中上场的人物和背景并非写实,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虚无。在遥远的雪国温泉,驹子虚幻的美丽的爱情仿佛就在我们面前呈现。婀娜的驹子,一个爱读小说的,写了数十个本子日记的少女,一个对着空旷的山谷寂寞地练习三统统的艺妓,一个为治疗恩人家少爷而自愿卖身为妓的女子,一个爱上有妇之夫的顾客的情人……她的被漂白的肌肤仿佛伸手可及,这可及的还包括她每一次醉酒后的远望的疯狂,以及她对人生无比静默地顺从。当她的情人岛村说她记日记“完全是一种徒劳”,她“满不在乎地朗声回答:‘是啊!’”小说写到这里,“雪夜的宁静沁人肺腑,”这时她对人生充满豪情.然而驹子的话又使我们对已确信这种豪情产生怀疑,她说:“不论什么都不加隐瞒地如实记载下来,连自己读起来都觉得难为情哩。”是的,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徒劳。而她生活的其他部分呢?她对于三弦的执著,只是面对的寂寞如许,虽有一些闲寂清雅,但仍难逃用“这种孤独驱散了哀愁”之嫌;她对于爱情的渴求,则更是虚空。岛村第一次来雪国觉得她“非常洁净”,而第二次到来觉得她丰满了一些,有了一些艺妓的风姿。岛村在驹子身体验到了“肉”,但并没有求到“灵”。所以当叶子要岛村好好待驹子时,岛村说“我能怎么办呢?”岛村听到驹子碰上空虚这墙的回响,在这片远离尘嚣的冰清玉洁的世界而作者又写到:“不知认知欢迎词同样地还想大声说一遍:“徒劳而已。”忽然之间,心里一片死寂,仿佛听得到寂寂雪声,这是被姑娘感应到了。……结果反而使自己觉得姑娘的存在是那么单纯真朴这是驹子的存在虚到“单纯直朴”,而又是这“单纯直朴”把驹子推到更加虚空的境界。
“驹子”即使是作为艺妓花名也是蕴含着虚无观念的,据川端康成说,驹子睛名取意于中国古代蚕马神话。驹子开始居住的地方“本来是间蚕忘记你奇怪了吗?”“岛村想着驹子像蚕一样,以她透明之躯,在这居住的情形。”蚕有作茧自缚的象喻,蚕马的神话则暗示徒劳的空乏,川端康成连“驹子”作为名字也彻底虚无掉了。
相对而言,驹子对应于岛村现世的,官能的、肉体的一面;叶子则对立于岛村传统的、诗意的、精神的一面。川端康成也说自己在写作中驹子确有原型,而叶子则是他“虚构出来的。” 她一出场就以“优美而近于愁凄”的声音给人带来听觉上的的美感与联想,又置身于车窗的映衬下,从一个别臻的视点显示出一种“无法形容的美。”美丽、纯洁、善良,纤毫不染人世污浊。她对弟弟无微不至的关怀,对行男耐心的侍奉,天天凭吊行男的执著、忠贞,都是她纯真品格的具体化。然而叶子的奇异魅力与不可逼视的光芒却使岛村“燃起了对驹子的依恋。”弗洛伊德说:“女人越是轻浮放荡,就越使男人爱得发狂。同这种女人相爱,往往使他们魂销骨酥,不能自拔。……但一旦爱上之后,又要求她们对自己忠实。” 而叶子正是岛村爱上驹子后的一个人来,是作者崇捀的理想女性和生理性倾向错位的化身。叶子的形像是美丽的虚无。所以在小说结尾岛村山重水复困境之时,作者安排了一场意外的火灾,叶子在大火中丧生,岛村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悲痛,相反却从叶子的升天般的死亡之中得到精神的升华而心灵的彻悟。他感到叶子的死如银河一般壮丽,这不过是她“内在生命在变形”,叶子会因“失去生命而显得自由了。”在圣洁的火海中,叶子超越了驹子“有些事拼命想也想不通”的层面,超越了肉体。当驹子把叶子抱在胸前,“她因抱着她的牺牲或是对她的惩戒。”时,驹子与叶同时毁失,所以小说到此嘎然而止,诸般形象都消隐于主观悲痛心彻的虚无感之中。 原句+赏析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下来。”在这里川端康成用几近吝啬的简洁文字,拉开了《雪国》的序幕。我们也仿佛像书中的主人公岛村,坐了一夜的火车,终于抵达了这个静寂寒冷、给人一种虚幻感觉的天地。《雪国》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也没有什么丰厚深刻的社会主题,故事写的是一位叫岛村的舞蹈艺术研究者,前后三次前往一个北国的山村,与当地一位叫驹子的艺妓及另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的爱情纠葛。故事就是在这一出洁白雪国里不经意地发生、终结。 据川端康成在《我在美丽的日本》中讲,日本雪乡越后就是雪国所在地,古禅僧良宽曾生活在此。因此,作为体验者的岛村,时时刻刻感受到的是“清冷寂静”: “亮光深深地射进来,铺席冰冷地显出蓝色。 火车站上的灯光,因为寒冷的缘故,闪铄不停。” 主体体验者岛村在这样背景的环境中,“转染成净”,以前觉得“感冒一直纠缠不休,鼻子堵塞”。当一到雪国这清冷的环境中,“这时一下子通了气,穿到头顶心。”对“清冷寂静”的意象的多次重复,是体验主体一次生命蛰醒的象喻。这与禅宗在纷乱不己的心灵深处寻找寂静与虚无状态。从而探求生命与宇宙的本真...“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下来。”在这里川端康成用几近吝啬的简洁文字,拉开了《雪国》的序幕。我们也仿佛像书中的主人公岛村,坐了一夜的火车,终于抵达了这个静寂寒冷、给人一种虚幻感觉的天地。《雪国》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也没有什么丰厚深刻的社会主题,故事写的是一位叫岛村的舞蹈艺术研究者,前后三次前往一个北国的山村,与当地一位叫驹子的艺妓及另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的爱情纠葛。故事就是在这一出洁白雪国里不经意地发生、终结。 据川端康成在《我在美丽的日本》中讲,日本雪乡越后就是雪国所在地,古禅僧良宽曾生活在此。因此,作为体验者的岛村,时时刻刻感受到的是“清冷寂静”: “亮光深深地射进来,铺席冰冷地显出蓝色。 火车站上的灯光,因为寒冷的缘故,闪铄不停。” 主体体验者岛村在这样背景的环境中,“转染成净”,以前觉得“感冒一直纠缠不休,鼻子堵塞”。当一到雪国这清冷的环境中,“这时一下子通了气,穿到头顶心。”对“清冷寂静”的意象的多次重复,是体验主体一次生命蛰醒的象喻。这与禅宗在纷乱不己的心灵深处寻找寂静与虚无状态。从而探求生命与宇宙的本真如出一辙。诚如僧肇所言:“真般苦味者,清净如虚无。” 无论是“盛夏的时候还有冷风”,还是“岛村靠着的那棵树干,是最古老的一棵”甚至“雪迹斑驳的屋项,木板是腐朽的”,川端康成都还客观外物以原本面目,这古拙淡简的景色可使“心”回到原本不迷惑的本体状态,这是造化与心灵的凝合,是心灵得以启悟的天籁状态,是禅顿悟前“落叶满空山”的真观感照。这就是川端康成文学思想的基础—禅的虚无。他曾引用喜海《明惠传》中一段西行的话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西行法师常来晤谈,说我咏的短歌极为异乎寻常。虽是寄兴于花、杜鹃、月、雪,以及一切万物,但我大都以为这一切现象都是虚妄的。它们遮住了眼睛,充斥于两耳。然而所咏诗句不都是句句真言吗?像一道彩虹悬挂在虚空,瞬间出现五彩缤纷像。当白日空中辉照时,虚无又明亮起来了。然而虚空本来无光,也是无色可装点的。我也在这如虚空般的心上,着上种种情趣盎然的色彩,但没有留下一丝踪迹,这种诗歌就是如来的真正形体。” 更确切地说,川端康成力图还原客观外物以本来面目,是“禅”这一行为的物感式的外物造化。作为主体的人类,现代文明发展已使精神领域日渐狭窄。禅在每一个人的人性中,但为俗真所蔽,必须去掉粉饰,回归到具有质感的自然喻性空间。读者只有在清冷寂静、简古淡朴的禅境中,才能达到境与神会的禅悟思考方式,在静思中作出对禅的本体的冥想神往,一步步去冰释隐于雪境深层的虚无的质感。 “在镜子的底面,傍晚的景色变动着,也就是镜面和它映现的景物象双重电影画面似的流动着。上场的人物和背景是什么关系也没有的,而且人物在变幻无常的透明中,哕景在朦胧流动的薄暮中,两者融合在一起,描绘出并非这个世界的象征世界。” 川端康成暗示读者:小说中上场的人物和背景并非写实,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虚无。在遥远的雪国温泉,驹子虚幻的美丽的爱情仿佛就在我们面前呈现。婀娜的驹子,一个爱读小说的,写了数十个本子日记的少女,一个对着空旷的山谷寂寞地练习三统统的艺妓,一个为治疗恩人家少爷而自愿卖身为妓的女子,一个爱上有妇之夫的顾客的情人……她的被漂白的肌肤仿佛伸手可及,这可及的还包括她每一次醉酒后的远望的疯狂,以及她对人生无比静默地顺从。当她的情人岛村说她记日记“完全是一种徒劳”,她“满不在乎地朗声回答:‘是啊!’”小说写到这里,“雪夜的宁静沁人肺腑,”这时她对人生充满豪情.然而驹子的话又使我们对已确信这种豪情产生怀疑,她说:“不论什么都不加隐瞒地如实记载下来,连自己读起来都觉得难为情哩。”是的,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徒劳。而她生活的其他部分呢?她对于三弦的执著,只是面对的寂寞如许,虽有一些闲寂清雅,但仍难逃用“这种孤独驱散了哀愁”之嫌;她对于爱情的渴求,则更是虚空。岛村第一次来雪国觉得她“非常洁净”,而第二次到来觉得她丰满了一些,有了一些艺妓的风姿。岛村在驹子身体验到了“肉”,但并没有求到“灵”。所以当叶子要岛村好好待驹子时,岛村说“我能怎么办呢?”岛村听到驹子碰上空虚这墙的回响,在这片远离尘嚣的冰清玉洁的世界而作者又写到:“不知认知欢迎词同样地还想大声说一遍:“徒劳而已。”忽然之间,心里一片死寂,仿佛听得到寂寂雪声,这是被姑娘感应到了。……结果反而使自己觉得姑娘的存在是那么单纯真朴这是驹子的存在虚到“单纯直朴”,而又是这“单纯直朴”把驹子推到更加虚空的境界。 “驹子”即使是作为艺妓花名也是蕴含着虚无观念的,据川端康成说,驹子睛名取意于中国古代蚕马神话。驹子开始居住的地方“本来是间蚕忘记你奇怪了吗?”“岛村想着驹子像蚕一样,以她透明之躯,在这居住的情形。”蚕有作茧自缚的象喻,蚕马的神话则暗示徒劳的空乏,川端康成连“驹子”作为名字也彻底虚无掉了。 相对而言,驹子对应于岛村现世的,官能的、肉体的一面;叶子则对立于岛村传统的、诗意的、精神的一面。川端康成也说自己在写作中驹子确有原型,而叶子则是他“虚构出来的。” 她一出场就以“优美而近于愁凄”的声音给人带来听觉上的的美感与联想,又置身于车窗的映衬下,从一个别臻的视点显示出一种“无法形容的美。”美丽、纯洁、善良,纤毫不染人世污浊。她对弟弟无微不至的关怀,对行男耐心的侍奉,天天凭吊行男的执著、忠贞,都是她纯真品格的具体化。然而叶子的奇异魅力与不可逼视的光芒却使岛村“燃起了对驹子的依恋。”弗洛伊德说:“女人越是轻浮放荡,就越使男人爱得发狂。同这种女人相爱,往往使他们魂销骨酥,不能自拔。……但一旦爱上之后,又要求她们对自己忠实。” 而叶子正是岛村爱上驹子后的一个人来,是作者崇捀的理想女性和生理性倾向错位的化身。叶子的形像是美丽的虚无。所以在小说结尾岛村山重水复困境之时,作者安排了一场意外的火灾,叶子在大火中丧生,岛村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悲痛,相反却从叶子的升天般的死亡之中得到精神的升华而心灵的彻悟。他感到叶子的死如银河一般壮丽,这不过是她“内在生命在变形”,叶子会因“失去生命而显得自由了。”在圣洁的火海中,叶子超越了驹子“有些事拼命想也想不通”的层面,超越了肉体。当驹子把叶子抱在胸前,“她因抱着她的牺牲或是对她的惩戒。”时,驹子与叶同时毁失,所以小说到此嘎然而止,诸般形象都消隐于主观悲痛心彻的虚无感之中。 原句+赏析
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
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