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孙中山经典语录四十字

孙中山经典语录四十字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孙中山经典语录四十字的话,这一篇孙中山经典语录四十字应该是您需要的。



孙中山经典语录四十字



孙中山经典语句四十字



孙中山的品德,不屈不挠的意志,与他对中国革命的理论支持,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理论上,孙中山先生在1920年提出建国方略中就指出建国需要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和社会建设。物质建设中提出中国发展之权力,操之在我则国存,操之在人国则亡,此中国存亡之关键,欲要操此发展权力,则非要发展知识为第一要务不可,此语可为反驳那些捕风捉影声称国父有卖国倾向的人。

心理建设中提出中国革命最大难题为知道了,却做不了,数千年来中国之人心,以受专制统治而快乐,以民主自由为空中楼阁,认为无法实现,于是斯民愈发水深火热,而专制之流毒,使军阀混战,天下赴汤蹈火。

大众以吾之计划为理想空谈而拒绝也,则革命不能成功。必定要破此心理障碍,解思想迷津,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国事日益纠纷,人民日益痛苦,改变人民顺从痛苦之心理,一刻不能容缓。

國民!國民!究成何心?不能乎?不行乎?不知乎?吾知其非不能也,不行也;亦非不行也,不知也。

中国四万万之众如同一盘散沙,此岂天生而然耶?是人民之集会自由、出版自由、思想自由皆已消夺殆尽,民权欲发达,则要固结人心,纠结群力,中国人受厉禁,合群之天性已无,因此民国骤然建立,民众却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方才被野心家复辟洪宪。。。

种种道理,国父不是最先讲的,也不是讲的最好的,但他讲的最透彻,毫无利己之心,并百折不挠,非要达到此目的不可,这样伟大的人,因此被国共两党尊崇。

因为尊崇孙中山、支持他说法、钦佩他心迹与意志的人,才能与品行往往高于自以为是者,更容易成功罢了。

以下是一些文章,李大钊、戴季陶、陈独秀、蒋介石、汪精卫等人都对孙中山先生非常推崇,但全引上来就太长了,所以节选。

辛亥革命之回顾与前瞻

作者陈独秀

1937年10月10日发表于《武汉日报》

辛亥革命,在实质上,对内推翻满清统治,对外排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势力,总之是建设民族独立国家,以发展民族工业。惜乎当日的政府口号,是偏于排满,当日的工作,是偏于军事,满清一推翻,军事一停止,人民以为革命己经完结,即党人亦感觉无事可做。

真正认为革命尚未完成,并且前途还甚辽远的,只孙先生一人。民国八九年间,孙先生曾对我说,“袁世凯背叛了中华民族,可是救了革命党人!”,孙先生见我完全了解他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异常高兴,如是接著大发议论道,“我的三民主义,尤其是民生主义,一般党人都不感兴趣,甚至说我空想,多事,孙瑶卿在汉口公开的反对我提倡三民主义,他们以为革命就是排满,排满就是革命,现在满清已推倒,革命已成功,何必又来谈什么主义呢?他说的这些话,是代表许多党人心理的,象他们这些近视,还懂得什么是革命呢?”

这一段话的声音,至今还在我脑中响亮著。我们在今日的抗日战争中,切切不可忘了孙先生的教训,我们要认识中国的革命还未完成,我们不要使政治工作落在军事后面,我们不要以为抗日就是革命,我们要深切的认识抗日战争之目的,是在必须首先排除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才能够建设民族独立的国家,以发展民族工业,以完成辛亥革命所未完成之任务!

台湾革命青年团于孙中山先生逝世两周年敬告中国同胞书

(1895年汉奸李鸿章战败以后割让台湾,台胞自发抗击日军,死伤数万人,并一直寄希望于脱离日本统治,回归祖国怀抱,台北人李肇基在1924年前来大陆组织了台湾革命青年团。)

1927年3月12日

西方有一怪物,被称为共产主义,东方有一伟物被称为三民主义。现在领导西方的无产阶级的是共产主义,而正在唤醒东方弱小民族的是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伟力,足使全世界的帝国主义者心寒胆战;由于据此而奋斗的中国民族革命发展而愈加强了世界弱小民族的势力,同时我孙中山先生的精神与三民主义也越显出它的伟大。

伟哉,孙中山先生!

东方弱小民族之一的台湾,虽然也与中国同祖同宗,但是其所受的痛苦与被日本帝国主义者压迫蹂躏的惨状,却超乎祖国数倍。祖国现在已进入革命发展的时期,我台胞应认清时潮,急起直追,来参加祖国的革命,我们每想念及台湾,便会联想到我们的总理,他虽然已经逝世了,但是他的伟大精神仍继续在指导东方弱小民族的革命运动。我们知道孙先生逝世的日子,就是我们失去了伟大领导者的日子,同时也是叫我们应肩起一切革命责任的日子。换言之,他逝世的日子,是指示我们应该加倍努力的日子。我们知道须先完成革命,然后纔能实现三民主义。

最亲爱的四万万同胞!

今天是最有意义的纪念日,我们从此必须加倍努力,排除一切的妥协,赶快完成孙中山先生所指导的中国国民革命以促进大同主义的实现。唯这样做去,今天的纪念日纔有意义。

三月十二日是我中国民众不能忘记的日子,同时我们也希望绝对不要忘记一八九五年甲午役所失去的台湾!

我们的口号:中国民众团结起来援助台湾革命!毋忘台湾!台湾的民族是中国的民族!台湾的土地是中国的土地!孙中山先生的精神不死!中国革命成功万岁!东方弱小民族解放万岁!台湾革命成功万岁!世界革命成功万岁!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中的位置

李大钊

1926年3月12日

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汰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一九○○年合并了兴中会与三合会、哥老会而为中和党、兴汉会。一九○五年,又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革命同盟会。二次革命失败后,又在东京改组中华革命党。一九二四年又在广州改组中国国民党,容纳中国共产党的分子,使中国的国民革命运动与世界革命运动,联成一体;使民族主义的秘密结社,过渡而扩成现代的工农团体,一体加入国民革命党,使少数革命的知识阶级的革命党,过渡而成为浩大的普遍的国民的群众党,这都是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继往开来,铸新淘旧,把革命的基础,深植于本国工农民众,广结于世界革命民众的伟大功绩。

第一届国民大会国民政府主席开幕致辞

蒋中正

1948年3月29日

這是我們中華民國實行民主憲政的開始,也是國父領導國民革命五十餘年犧牲奮鬥以求達到的目標。今天的盛會,不僅是中華民國建國史上的一件大事,真是我們中國有史以來劃時代的一件大事,中正得以参加这一个神圣庄严的庆典,深感无限的欣慰。

国民革命的目的,在拯救中国的危亡,求得中国的自由平等,建设中国为民有民治民享的三民主义的共和国,这也就是今天各位代表共同的责任。国父尝言“所谓民国者,不务民国之名,当务主权在民之实”;国父又言,“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为要彻底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所以有建国大纲的订立,唤起全国国民来共同奋斗。但是民国成立卅七年来,内忧外患分起迭乘:其初有帝制余孽,北洋军阀的窃国,随后有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到了抗战胜利,又遭遇了蓄意颠覆民国实行暴民专政的共匪叛乱。这些反动势力,无不是出其全力来阻碍我们民主宪政的实施。我们的一部革命建国史,可说是充满了困苦艰难的牺牲奋斗史。我们去年颁行的中华民国宪法,可以说是血泪凝成的结晶,我们在过去已往冲破了层层的阻力,克服了种种的困难,来产生这一部宪法,我们在今后更必须珍视宪法的价值,芟除民生的障碍,保障宪政的成功。

依照国父建国大纲的规定,宪法颁布以后,举行全国大选举,国民政府则授政于民选之政府,是为建国之大功告成。

汪国真说“在季节的列车上,如果你要离开,请不要叫醒我,让装睡的我一直等到终点,认为你一直不曾离去”。最美好的爱情不过是你还未来,我不敢老,最悲伤的爱情则是两个人的故事却有三个主角。

我其实已经知道另一个人的存在,但你不说,我不提,就当一切都不存在,我们还是当初的模样,可尽管我如此卑微地爱你,你仍拉开我眼前透明的帘子,让我直面这悲伤。几十年前,一个女人收到久日不见的丈夫来信,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是商议离婚,这个女人没有大哭大闹,只回了一个字,被万人称赞聪明。

正所谓“世人皆知山龄喜,无人知晓卢氏悲”,这个男人就是国父孙中山,这个女人就是他的原配卢慕贞。

举案齐眉两姓好

被誉为“国父”的孙中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和夫人宋庆龄的爱情故事荡气回肠,经久不衰,其实,宋庆龄并不是孙中山的原配夫人,这个女人另有其人,她就是卢慕贞。

1867年,卢慕贞出生在广东香山的一户书香世家,自幼她的父亲就远渡重洋去美国做生意,所以家境殷实,但是她一直按照一个传统妇女的标准培养的,为人善良、勤快,不过基本是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更不要说关心国家大事了。

孙中山年少时就是一个拥有大志向的青年,他有着新思想、新观念,对国家大事尤为关注。这样两个没有交集的平行线却因为父母的安排下相知相识,1884年,18岁的孙中山娶了17岁的卢慕贞,两人的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这种传统婚姻中,女性往往最早投降,陷入深厚的爱恋当中,而男性却显得尤为清醒。

孙中山对卢慕贞一开始是没有感情的,他在婚后第三个月就离家千里,去香港求学,此后在他漫长的求学时间里,也曾回家过几次,但每一次都只是短暂停留,可卢慕贞毫无怨言,仍然尽心尽力照顾公婆,操持家务,还为孙中山生下一儿二女。

孙中山并不是无心之人,这么多年卢慕贞对家庭的付出,他都看在眼里,并且尽管卢慕贞不知道丈夫在做些什么,但一直全心全意支持丈夫的工作。

1895年,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了,孙中山被清政府全面通缉,他不得不开始逃亡,远在家乡的卢慕贞也被迫带着一家老小躲藏,甚至散尽家财,但卢慕贞对丈夫仍旧没有一点怨言,孙中山被卢慕贞深深感动了,他们二人的感情有了一丝丝的变化。

虽然两人之间,尤其是孙中山对卢慕贞稍稍有了恋爱的感觉,但毕竟孙中山还要完成自己的革命事业,在他四处逃亡的12年时间里,两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了,但此时的他又囿于各种各样的国家大事之中,与卢慕贞相处的时间非常少,再深厚的感情也经不起时间的消磨,更何况是那弱不禁风的爱恋。

雁字回时斩情丝

由感动产生的爱情终究长久不了。1913年,因为时局的变化,孙中山被迫下台,在随后的的几次对抗中又以失败告终,于是他又一次开启了逃亡之路,这一次,他逃到了日本,与妻子卢慕贞再次分离,卢慕贞万万没想到,丈夫这次离开竟然是永远。

在日本的孙中山认识了好友的女儿,也就是宋庆龄,宋庆龄一直对才华横溢、英勇无畏的孙中山有好感,她主动要求当孙中山的秘书。宋庆龄接受过新式教育,擅长英语,思维敏捷,也有一颗爱国心,她既能和孙中山畅谈人生理想,又能和他共谈时局政治。

两人朝夕相处,宋庆龄又颇为主动,1915年,两人走到了一起,因为孙中山已经娶了妻子卢慕贞,两人还有了孩子,所以按规矩宋庆龄如果和孙中山在一起,只能做妾,可是接受过新思想的宋庆龄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做妾的。

虽然和宋庆龄在一起,孙中山是有过感情挣扎的,但他顾虑的是年纪问题,事实上,他早已喜欢上这个年轻漂亮,有才华有能力的女孩,但最终英雄难过美人关,他意料之中的沦陷了。为了和宋庆龄结婚,他给在家乡的原配妻子卢慕贞写了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交代了自己和宋庆龄的事,并询问她是否可以和自己离婚。

一字回信终别离

其实,在很早之前,卢慕贞就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丈夫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她之前也表示允许孙中山纳妾,但那个时候孙中山没有同意,但这一次,她却直接收到商议离婚的来信,得知信的内容后,卢慕贞伤心欲绝。

但是她心里很明白,宋庆龄才是那个和孙中山相配的人,她不应该成为二人之间的阻挠,于是她提笔写下一个“可”字作为回信,后来被众人称赞她这个回复很聪明。

一个可字道尽卢慕贞对孙中山的深情,当孙中山看到回信时,他非常感动,他没想到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女性竟然能如此深明大义又果敢坚决,孙中山身边的人听说这件事后也纷纷称赞卢慕贞,大家都大赞卢慕贞此举相当明智,一来与孙中山离婚,不用再过着颠沛流离、提心吊胆的日子,二来不管孙中山与宋庆龄感情有多深,在他心中,一定会有一个角落属于卢慕贞。

与孙中山离婚后,卢慕贞也没有再嫁,晚年在澳门过着独居生活,直到1952年在澳门逝世,享年85岁。

有的人说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有的人说爱是想要触碰,却又收回了手,卢慕贞无疑是爱着孙中山的,在和孙中山离婚后,她仍旧关心着孙中山的生活,她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是孙中山,当年她毅然决然选择放手,只是放开了孙中山这个人,却没有放弃对他的爱,这样爱,持续了终生,直到她老去、死去。

文/墨珑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