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经典语录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共产党宣言中经典语录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共产党宣言中经典语录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共产党宣言中经典语录
共产党宣言中经典语句
《共产党宣言》全文:
引言: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
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为了这个目的,各国共产党人集会于伦敦,拟定了如下的宣言,用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弗拉芒文和丹麦文公布于世。
资产者和无产者: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的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
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这种经营方式。行会师傅被工业的中间等级排挤掉了;各种行业组织之间的分工随着各个作坊内部的分工的出现而消失了。
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一支一支产业大军的首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都排挤到后面去。
由此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进展。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公社里是武装的和自治的团体,在一些地方组成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在另一些地方组成君主国中的纳税的第三等级;
后来,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等级制君主国或专制君主国中同贵族抗衡的势力,而且是大君主国的主要基础;最后,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
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资产阶级揭示了,在中世纪深受反动派称许的那种人力的野蛮使用,是以极端怠惰作为相应补充的。它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东征的远征。
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
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
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
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象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
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由此可见,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封建的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组织,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
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而且已经被炸毁了。
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
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
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
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
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
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但是,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当厂主对工人的剥削告一段落,工人领到了用现钱支付的工资的时候,马上就有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房东、小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向他们扑来。
以前的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所有这些阶级都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了,有的是因为他们的小资本不足以经营大工业,经不起较大资本家的竞争;有的是因为他们的手艺已经被新的生产方法弄得不值钱了。
无产阶级的队伍就是这样从居民的所有阶级中得到补充的。
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
最初是单个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厂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同直接剥削他们的单个资产者作斗争。他们不仅仅攻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且攻击生产工具本身;他们毁坏那些来竞争的外国商品,捣毁机器,烧毁工厂,力图恢复已经失去的中世纪工人的地位。
在这个阶段上,工人们还是分散在全国各地并为竞争所分裂的群众。工人的大规模集结,还不是他们自己联合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联合的结果,当时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必须而且暂时还能够把整个无产阶级发动起来。
因此,在这个阶段上,无产者不是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而是同自己的敌人的敌人作斗争,即同专制君主制的残余、地主、非工业资产阶级和小资产者作斗争。因此,整个历史运动都集中在资产阶级手里;在这种条件下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是资产阶级的胜利。
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机器使劳动的差别越来越小,使工资几乎到处都降到同样低的水平,因而无产阶级内部的利益和生活状况也越来越趋于一致。
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
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
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经常的历史变更。
例如,法国革命废除了封建的所有制,代之以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有人责备我们共产党人,说我们要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要消灭构成个人的一切自由、活动和独立的基础的财产。
好一个劳动得来的、自己挣得的、自己赚来的财产!你们说的是资产阶级所有制以前的那种小资产阶级的、小农的财产吗?那种财产用不着我们去消灭,工业的发展已经把它消灭了,而且每天都在消灭它。
或者,你们说的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吧?
但是,难道雇佣劳动,无产者的劳动,会给无产者创造出财产来吗?没有的事。这种劳动所创造的是资本,即剥削雇佣劳动的财产,只有在不断产生出新的雇佣劳动来重新加以剥削的条件下才能增加起来的财产。
现今的这种财产是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中运动的。让我们来看看这种对立的两个方面吧。
做一个资本家,这就是说,他在生产中不仅占有一种纯粹个人的地位,而且占有一种社会的地位。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
而资产阶级却把消灭这种关系说成是消灭个性和自由!说对了。的确,正是要消灭资产者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
在现今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所谓自由就是自由贸易,自由买卖。
但是,买卖一消失,自由买卖也就会消失。
我们要消灭私有制,你们就惊慌起来。但是,在你们的现存社会里,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被消灭了;
这种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不存在。可见,你们责备我们,是说我们要消灭那种以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必要条件的所有制。
总而言之,你们责备我们,是说我们要消灭你们的那种所有制。的确,我们是要这样做的。
从劳动不再能变为资本、货币、地租,一句话,不再能变为可以垄断的社会力量的时候起,就是说,从个人财产不再能变为资产阶级财产的时候起,你们说,个性就被消灭了。
由此可见,你们是承认,你们所理解的个性,不外是资产者、资产阶级私有者。这样的个性确实应当被消灭。
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有人反驳说,私有制一消灭,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
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象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
你们的利己观念使你们把自己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从历史的、在生产过程中是暂时的关系变成永恒的自然规律和理性规律,这种利己观念是你们和一切灭亡了的统治阶级所共有的。
谈到古代所有制的时候你们所能理解的,谈到封建所有制的时候你们所能理解的,一谈到资产阶级所有制你们就再也不能理解了。
消灭家庭!连极端的激进派也对共产党人的这种可耻的意图表示愤慨。
现代的、资产阶级的家庭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立在资本上面,建立在私人发财上面的。这种家庭只是在资产阶级那里才以充分发展的形式存在着,而无产者的被迫独居和公开的卖淫则是它的补充。
资产者的家庭自然会随着它的这种补充的消失而消失,两者都要随着资本的消失而消失。
资产者是把自己的妻子看作单纯的生产工具的。他们听说生产工具将要公共使用,自然就不能不想到妇女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
他们想也没有想到,问题正在于使妇女不再处于单纯生产工具的地位。
其实,我们的资产者装得道貌岸然,对所谓的共产党人的正式公妻制表示惊讶,那是再可笑不过了。公妻制无需共产党人来实行,它差不多是一向就有的。
我们的资产者不以他们的无产者的妻子和女儿受他们支配为满足,正式的卖淫更不必说了,他们还以互相诱奸妻子为最大的享乐。
还有人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
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虽然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种意思。
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
无产阶级的统治将使它们更快地消失。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
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
当人们谈到使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
这种责难归结为什么呢?至今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而这种对立在各个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
但是,不管阶级对立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却是过去各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因此,毫不奇怪,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不过,我们还是把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种种责难撇开吧。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要做到这一点,当然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也就是采取这样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在经济上似乎是不够充分的和没有力量的,但是在运动进程中它们会越出本身,而且作为变革全部生产方式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措施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会是不同的。
但是,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2、征收高额累进税。
3、废除继承权。
4、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营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8、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1、反动的社会主义
(甲)封建的社会主义
法国和英国的贵族,按照他们的历史地位所负的使命,就是写一些抨击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作品。在法国的1830年七月革命和英国的改革运动中,他们再一次被可恨的暴发户打败了。从此就再谈不上严重的政治斗争了。他们还能进行的只是文字斗争。
但是,即使在文字方面也不可能重弹复辟时期的老调了。为了激起同情,贵族们不得不装模做样,似乎他们已经不关心自身的利益,只是为了被剥削的工人阶级的利益才去写对资产阶级的控诉书。
他们用来泄愤的手段是:唱唱诅咒他们的新统治者的歌,并向他叽叽咕咕地说一些或多或少凶险的预言。
这样就产生了封建的社会主义,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它有时也能用辛辣、俏皮而尖刻的评论刺中资产阶级的心,但是它由于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
为了拉拢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做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
一部分法国正统派和“青年英国”,都演过这出戏。
他们责备资产阶级,与其说是因为它产生了无产阶级,不如说是因为它产生了革命的无产阶级。
因此,在政治实践中,他们参与对工人阶级采取的一切暴力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违背自己的那一套冠冕堂皇的言词,屈尊拾取金苹果,不顾信义、仁爱和名誉去做羊毛、甜菜和烧酒的买卖。
正如僧侣总是同封建主携手同行一样,僧侣的社会主义也总是同封建的社会主义携手同行的。
要给基督教禁欲主义涂上一层社会主义的色彩,是再容易不过了。基督教不是也激烈反对私有制,反对婚姻,反对国家吗?它不是提倡用行善和求乞、独身和禁欲、修道和礼拜来代替这一切吗?基督教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是僧侣用来使贵族的怨愤神圣化的圣水罢了。
在瑞士,共产党人支持激进派,但是并不忽略这个政党是由互相矛盾的分子组成的,其中一部分是法国式的民主社会主义者,一部分是激进的资产者。
在波兰人中间,共产党人支持那个把土地革命当做民族解放的条件的政党,即发动过1846年克拉科夫起义的政党。
在德国,只要资产阶级采取革命的行动,共产党就同它一起去反对专制君主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市民的反动性。
总之,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
在所有这些运动中,他们都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当时的发展程度怎样。
最后,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无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枷锁,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
扩展资料: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 。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2月24日,《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
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015年11月,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2019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1周年,回望《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171年,人类社会见证了种种思潮的激荡,经历了无尽的风云变幻,始终不变的是对和平幸福美好的追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共产党宣言
对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阶级斗争的分析,是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他认为,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中,最大的矛盾就在于不同阶级间的利益争夺和斗争。因此开篇他便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概括说来,《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阶级斗争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阶级的存在及阶级斗争具有历史性,它与生产的发展相关联;二、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三、无产者只有形成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才能获得解放;四、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阶级和阶级斗争将逐渐消失。 一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历史由来已久,它自奴隶社会就已产生,《宣言》第一章指出“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地、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尽管各个历史时期,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具体形式不断变化,如自由民和奴隶、行会师傅和帮工,但其本质始终没变,即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地、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历史的发展遵循着“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规律,它构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哲学依据。 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生产关系后,在一段时期内,由于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它能把旧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解放放出来。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就会由原来的适应而变为不适应,甚至逐渐成为生产发展的桎梏。这是社会矛盾就会激化,最终导致社会革命。 于是社会需要打破就的生产关系,重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开始新一轮矛盾运动。随着时代的演变,处于生产关系不同地位的阶级必然以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向新的生产关系的转变,适应新的生产力的要求。但是阶级和阶级斗争不能超越历史范畴而存在,在马克思看来,当人类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并建立起了共产主义社会时,产生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条件将不复存在。 二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以及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过程,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以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例:新航路的开辟,为资产阶级分子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与此相比,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这种经营方式,行会师傅呗工业的中间等级排挤掉了,各种行业组织之间的分工随着各个作坊内部的分工的出现而消失了。 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满足需要了,于是由蒸汽和机器引起的大工业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中间等级。 大工业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它打破了小农分散的经营方式,使人口日益密集起来,生产资料日益集中起来,而财富日益聚集在少数人手里。 资产者源源不断地积累着资本,他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了。而经济实力的每一次增强,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资产阶级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资产阶级在本国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随着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以及交通的日益便利,世界日益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原料、资本和劳务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 而资本主义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外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由此,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本主义的民族,使农村屈从与城市。 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确定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从而资本主义的世界最终战胜了封建的世界。矛盾双方总是相互贯通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历史领域中,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地、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从而使整个社会要么受到革命的改造,要么斗争的各个阶级同归于尽。 三 资本主义曾创造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但是随着历史的推进,“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成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商业危机周期性地重复,并且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生存。在危机期间,总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然而它一着手克服它,却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甚至威胁资产阶级所有制本身的存在。 无产阶级是同资产阶级同时产生的阶级,但是大机器生产的推广和越来越细致的分工,使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工资水平与生活状况每况愈下,加之商业危机使工人的工资越来越不稳定,整个生活地位越来越没有保障,工人与资产者的冲突越来越具有两个阶级的性质。 马克思基于社会严重不公正的现实及广大公认的艰辛处境,希望发现社会历史的运动规律从而找出一种更合理的社会秩序。他多次参与工人运动的实践由此提出自己的理论。他认为无产者只有形成了阶级,产生自己的政党,采取暴力革命的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才能获得解放,只有消灭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才能实现全人类的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四 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是永恒存在和发挥作用的,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阶级和阶级斗争将被逐渐消灭。马克思解释说,“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 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
阶级斗争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认为,在人类历史上,。。。 人类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的; 阶级斗争本身构成了人类历史发的一种推动力量。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 《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宣言》还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 ,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 《宣言》批判当时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对空想社会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宣言》阐述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出为党的最近目的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的之间的联系。
《共产党宣言》,《XXX语录》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 恩格斯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
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为了这个目的,各国共产党人集会于伦敦,拟定了如下的宣言,用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弗拉芒文和丹麦文公布于世。
一、资产者和无产者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 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
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这种经营方式。行会师傅被工业的中间等级排挤掉了;各种行业组织之间的分工随着各个作坊内部的分工的出现而消失了。
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一支一支产业大军的首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
由此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公社里是武装的和自治的团体,在一些地方组成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在另一些地方组成君主国中的纳税的第三等级;后来,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等级君主国或专制君主国中同贵族抗衡的势力,而且是大君主国的主要基础;最后,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资产阶级揭示了,在中世纪深受反动派称许的那种人力的野蛮使用,是以极端怠惰作为相应补充的。它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
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由此可见,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封建的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组织,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它已经被炸毁了。
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
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
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但是,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也是一种商品,所以他们同样地受到竞争的一切变化、市场的一切波动的影响。
由于推广机器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商品的价格,从而劳动的价格,是同它的生产费用相等的。因此,劳动越使人感到厌恶,工资也就越少。不仅如此,机器越推广,分工越细致,劳动量出就越增加,这或者是由于工作时间的延长,或者是由于在一定时间内所要求的劳动的增加,机器运转的加速,等等。
现代工业已经把家长式的师傅的小作坊变成了工业资本家的大工厂。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就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他们是产业军的普通士兵,受着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他们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他们每日每时都受机器、受监工、首先是受各个经营工厂的资产者本人的奴役。这种专制制度越是公开地把营利宣布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它就越是可鄙、可恨和可恶。
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气力越少,换句话说,现代工业越发达,男工也就越受到女工和童工的排挤。对工人阶级来说,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他们都只是劳动工具,不过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费用罢了。
当厂主对工人的剥削告一段落,工人领到了用现钱支付的工资的时候,马上就有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房东、小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向他们扑来。
以前的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所有这些阶级都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了,有的是因为他们的小资本不足以经营大工业,经不起较大的资本家的竞争;有的是因为他们的手艺已经被新的生产方法弄得不值钱了。无产阶级就是这样从居民的所有阶级中得到补充的。
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
最初是单个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厂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同直接剥削他们的单个资产者作斗争。他们不仅仅攻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且攻击生产工具本身;他们毁坏那些来竞争的外国商品,捣毁机器,烧毁工厂,力图恢复已经失去的中世纪工人的地位。
在这个阶段上,工人是分散在全国各地并为竞争所分裂的群众。工人的大规模集结,还不是他们自己联合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联合的结果,当时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必须而且暂时还能够把整个无产阶级发动起来。因此,在这个阶段上,无产者不是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而是同自己的敌人的敌人作斗争,即同专制君主制的残余、地主、非工业资产者和小资产者作斗争。因此,整个历史运动都集中在资产阶级手里;在这种条件下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是资产阶级的胜利。
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机器使劳动的差别越来越小,使工资几乎到处都降到同样低的水平,因而无产阶级内部的利益、生活状况也越来越趋于一致。资产者彼此间日益加剧的竞争以及由此引起的商业危机,使工人的工资越来越不稳定;机器的日益迅速的和继续不断的改良,使工人的整个生活地位越来越没有保障;单个工人和单个资产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具有两个阶级的冲突的性质。工人开始成立反对资产者的同盟;他们联合起来保卫自己的工资。他们甚至建立了经常性的团体,以便为可能发生的反抗准备食品。有些地方,斗争爆发为起义。
工人有时也得到胜利,但这种胜利只是暂时的。他们斗争的真正成果并不是直接取得的成功,而是工人的越来越扩大的联合。这种联合由于大工业所造成的日益发达的交通工具而得到发展,这种交通工具把各地的工人彼此联系起来。只要有了这种联系,就能把许多性质相同的地方性的斗争汇合成全国性的斗争,汇合成阶级斗争。而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联合,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
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这件事,不断地由于工人的自相竞争而受到破坏。但是,这种组织总是重新产生,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强大,更坚固,更有力。它利用资产阶级内部的分裂,迫使他们用法律形式承认工人的个别利益。英国的十小时工作日法案就是一个例子。
旧社会内部的所有冲突在许多方面都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资产阶级处于不断的斗争中:最初反对贵族;后来反对同工业进步有利害冲突的那部分资产阶级;经常反对一切外国的资产阶级。在这一切斗争中,资产阶级都不得不向无产阶级呼吁,要求无产阶级援助,这样就把无产阶级卷进了政治运动。于是,资产阶级自己就把自己的教育因素即反对自身的武器给予了无产阶级。
其次,我们已经看到,工业的进步把统治阶级的整批成员抛到无产阶级队伍里去,或者至少也使他们的生活条件受到威胁。他们也给无产阶级带来了大量的教育因素。
最后,在阶级斗争接近决战的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整个旧社会内部的瓦解过程,就达到非常强烈、非常尖锐的程度,甚至使得统治阶级中的一小部分人脱离统治阶级而归附于革命的阶级,即掌握着未来的阶级。所以,正像过去贵族中有一部分人转到资产阶级方面一样,现在资产阶级中也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已经提高到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了。
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
中间等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等级的生存,以免于灭亡。所以,他们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是反动的,因为他们力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如果说他们是革命的,那是鉴于他们行将转入无产阶级的队伍,这样,他们就不是维护他们目前的利益,而是维护他们将来的利益,他们就离开自己原来的立场,而站到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
流氓无产阶级是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的部分,他们在一些地方也被无产阶级革命卷到运动里来,但是,由于他们的整个生活状况,他们更甘心于被人收买,去干反动的勾当。
在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中,旧社会的生活条件已经被消灭了。无产者是没有财产的;他们和妻子儿女的关系同资产阶级的家庭关系再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了;现代的工业劳动,现代的资本压迫,无论在英国或法国,无论在美国或德国,都有是一样的,都使无产者失去了任何民族性。法律、道德、宗教在他们看来全都是资产阶级偏见,隐藏在这些偏见后面的全都是资产阶级利益。
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获得的生活地位。无产者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
如果不就内容而就形式来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
在叙述无产阶级发展的最一般的阶段的时候,我们循序探讨了现存社会内部或多或少隐蔽着的国内战争,直到这个战争爆发为公开的革命,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我们已经看到,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但是,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农奴曾经在农奴制度下挣扎到公社成员的地位,小资产者曾经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下挣扎到资产者的地位。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作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资产阶级不能统治下去了,因为它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因为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奴隶落到不能养活它反而要它来养活的地步。社会再不能在它统治下生存下去了,就是说,它的生存不再同社会相容了。
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
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
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
这些原理 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废除先前存在的所有制关系,并不是共产主义所独具的特征。
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经常的历史变更。
例如,法国革命废除了封建的所有制,代之以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完备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有人责备我们共产党人,说我们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要消灭构成个人的一切自由、活动和独立的基础的财产。
好一个劳动得来的、自己挣得的、自己赚来的财产!你们说的是资产阶级财产出现以前的那种小资产阶级、小农的财产吗?那种财产用不着我们去消灭,工业的发展已经把它消灭了,而且每天都在消灭它。
或者,你们说的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吧?
但是,难道雇佣劳动,无产者的劳动,会给无产者创造出财产来吗?没有的事。这种劳动所创造的资本,即剥削雇佣劳动的财产,只有在不断产生出新的雇佣劳动来重新加以剥削的条件下才能增殖的财产。现今的这种财产是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中运动的。让我们来看看这种对立的两个方面吧。
做一个资本家,这就是说,他在生产中不仅占有一种纯粹个人的地位,而且占有一种社会地位。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
因此,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
因此,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
现在,我们来看看雇佣劳动。
雇佣劳动的平均价格是最低限度的工资,即工人为维持其工人的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额。因此,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我们决不打算消灭这种供直接生命再生产用的劳动产品的个人占有,这种占有并不会留下任何剩余的东西使人们有可能支配别人的劳动。我们要消灭的只是这种占有的可怜的性质,在这种占有下,工人仅仅为增殖资本而活着,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活着的时候才能活着。
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
因此,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
而资产阶级却把消灭这种关系说成是消灭个性和自由!说对了。的确,正是要消灭资产者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
在现今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所谓自由就是自由贸易,自由买卖。
但是,买卖一消失,自由买卖也就会消失。关于自由买卖的言论,也像我们的资产阶级的其他一切关于自由的大话一样,仅仅对于不自由的买卖来说,对于中世纪被奴役的市民来说,才是有意义的,而对于共产主义要消灭买卖、消灭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本身这一点来说,却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要消灭私有制,你们就惊慌起来。但是,在你们的现存社会里,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被消灭了;这种私有制这所以存在,正是因为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不存在。可见,你们责备我们,是说我们要消灭那种以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必要条件的所有制。
总而言之,你们责备我们,是说我们要消灭你们的那种所有制。的确,我们是要这样做的。
从劳动不再能变为资本、货币、地租,一句话,不再能变为可以垄断?/ca>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一、关于习近平著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4月版。(D2-0/X151/93)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5月版。(D22/Z547/7: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学习出版社2018年5月版。(D2-0/Z547/3)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赵剑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D61/Z308/3)
◆《读懂新时代》,韩庆祥等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18年5月版,2019年1月重印。(D616/H097/3)
◆《读懂新时代》,刘军民、潘子友主编,孙永胜等副主编,研究出版社2018年4月版。(D616/L634)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陈跃等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D616/C631)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张立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K203/Z137)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名家视角》,丁文阁主编,时事出版社2018年4月版。(D822-53/D5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胡刚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D616/H462/2)
◆《习近平用典·第一辑》,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4月第2版。(D2-0/X151/59:1=2)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4月版。(D2-0/X151/59:2)
二、关于马恩列斯著作及其生平传记、马列主义研究
◆《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语录》,陈力丹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A18/C490)
◆《马克思恩格斯箴言》,《马克思恩格斯箴言》编选组编,中西书局2018年4月版。(A18/M087/2)
◆《列宁箴言》,《列宁箴言》编选组编,中西书局2018年4月版。(A2/L476/2)
◆《马克思靠谱:不枯燥 不戏说》,内蒙轩主编,东方出版社2018年5月修订版,2019年1月重印。(A711/W713)
◆《马克思的20个瞬间》,肖鹏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版。(A712/X293)
◆《向马克思学习: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写,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年5月版。(A712/Z545)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Ⅺ》,陈华兴主编,黄宇、唐晓燕副主编,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A81/C447/:11)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18年第1期·总第16辑》,吴晓明主编,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F856/:16)
◆《马克思和未来社会主义道路》,冉昊著,济南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R050)
◆《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王雨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W440)
◆《马克思历史理论与新全球化》,庾虎著,中国商业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Y835)
◆《马克思恩格斯学说要义》,张茂泽、王强编,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Z149)
◆《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Z617)
◆《35位著名学者纵论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A81/Z648/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观发展研究》,周向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A81/Z8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卷,马克思主义的创立:1840-1848》,庄福龄等总主编,郝立新本卷主编,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Z926/4:1)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二卷,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形成及发展:1848-1875》,庄福龄等总主编,张雷声本卷主编,人民出版社2018年6月版。(A81/Z926/4: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三卷,马克思主义在论战和研究中日益深化(1875-1895)》,庄福龄等总主编,张云飞本卷主编,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Z926/4:3)
◆《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阮青等著,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组织编写,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1/R882)
◆《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与激进社会理论的起源》,(美)沃伦·布雷克曼著,李佃来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1/W705/2)
◆《道路自信中推动民族复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2015-
2016》,彭启福、张涛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53/P541/2015-2016)
◆《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第一卷,从国家的消亡至先锋队》,(德)沃尔夫冈·弗里茨·豪格主编,俞可平等编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版。((C)/A81-61/8/:1)
◆《思想的剥离与锻造:lt;神圣家族gt;文本释读》,刘秀萍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1.21/4411/4)
◆《在批判中建构“新哲学”框架:lt;德意志意识形态gt;文本学研究》,聂锦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1.21/4600/17)
◆《lt;共产党宣言gt;传播史》,张亮、乔茂林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1.22/4801/22)
◆《lt;共产党宣言gt;解读(彩图注释版)》,韩云川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1.22/4801/27)
◆《重读lt;共产党宣言gt;》,陈学明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1.22/4801/28)
◆《重读lt;资本论gt;》,(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著,胡志国、陈清贵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增订本。(A811.23/6707/193)
◆《资本社会的结构与逻辑:lt;资本论gt;议题再审视》,彭宏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1.23/6707/197)
◆《lt;资本论gt;与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邵然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1.23/6707/200)
◆《真实的lt;资本论gt;:真实的马克思系列研究之三》,李云峰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1.23/6707/201)
◆《重读lt;资本论gt;》,程恩富、刘新刚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1.23/6707/212)
◆《lt;资本论gt;人学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元晋秋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版。(A811.23/Y872/202)
◆《寻找思想宝石 :lt;资本论gt;启示录》,赵奇著,东方出版社2018年4月版。(A811.23-53/Z313)
◆《求解资本主义的史前史:“人类学笔记”与“历史学笔记”的思想世界》,王莅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1.24/7900/2)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美)伯特尔·奥尔曼(Bertell Ollman)著,王贵贤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1.63/A759)
◆《马克思恩格斯女性解放理论研究》,李楠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1.64/L225)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理论与海洋强国建设》,张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版。(A811.64/Z102)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发展史》,胡莹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4月版。(A811.66/H522)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李长春著,中国商业出版社2018年5月版。(A811.66/L130)
◆《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物谱系》,张开主编,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K815.31/Z133)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著,李自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I109.9/Z053/4)
◆《当代英美的马克思主义莎士比亚评论》,张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I561.063/Z193)
三、关于重要党史人物生平传记、思想研究
◆《本真毛泽东》,余玮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5月版。(A752/Y772/3)
◆《少年毛泽东》,张文宝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5月版。(A752/Z190)
◆《领袖画传系列·邓小平》,刘金田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A761/D324/10)
◆《中国之魂:小平出山》,薛庆超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版。(A762/X955/3)
◆《周恩来与邓颖超画传(精编版)》,黄祖坤主编,中国画报出版社2018年4月版。(K827=7/Z763/214)
◆《隐蔽战线统帅周恩来》,穆欣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4月版。(K827=7/Z763/220)
◆《领袖画传系列·陈云》,姜淑萍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研究组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K827=7/C635/53)
◆《叶剑英元帅》,纪学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18年5月版。(K825.2/Y434/13)
◆《毛泽东论核武器与核战争初析》,崔茂东、李华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5月版。(A841.65/C972)
◆《毛泽东论中国历史人物:从轩辕黄帝到孙中山》(全两册),盛巽昌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年5月版。(K82/S475)
◆《马识途文集·第十八卷 , 毛泽东诗词读解》,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5月版。(C52/M167)
◆《青年们,读邓小平吧!》(上下),陈继安著,红旗出版社2018年4月版。(A849/C450)
四、关于党的历史、党的建设研究
◆《从党章发展看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姚桓、李娜、张惠舰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18年5月第2版。(D219/Y358/=2)
◆《党章的力量》,姚桓主编,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D219/Y358/2)
◆《党的历史论稿》,欧阳淞著,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5月版。(D23/O552)
◆《中国为什么还必须由共产党领导:答关于共产党执政的十大疑问》,陈学明、黄力之、马拥军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版。(D25/C604)
◆《全面从严治党这五年: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成就与经验》,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组织编写,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5月版。(D26/Z547)
◆《党建十论:从十八大到十九大》,史正江著,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4月版。(D26-53/S591)
◆《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沈小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5月版。(D267/S424)
五、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新中国史研究及其重要人物传记
◆《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刘宇祥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K263.406/L717)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法律文化建设研究》,郑辉著,西北大学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编,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D909.2/Z432)
◆《孙中山北伐与韶关》,梁观福、苗仪、黄志辉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K827=6/S986/102)
◆《彭德怀元帅》,纪学、曾凡华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18年5月版。(K827=7/P462/4)
◆《袁宝华回忆录》,袁宝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K825.31=76/Y882)
◆《中共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李克农》,开诚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4月版。(K825.2=7/L193)
◆《冷月无声吴石传》,郑立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4月版。(K825.2=71/W863)
◆《潘汉年的情报生涯》,尹琪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4月版。(K827=7/P134/9)
◆《谢和赓传》,姚蓝、邓群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4月版。(K827=7/X441)
◆《英雄无名阎宝航》,王连捷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4月版。(K827=72/Y085)
◆《吴德峰传》,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4月版。(K827=73/W761)
◆《山路漫漫:项与年的革命生涯》,卢运泉、李立维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4月版。(K827=73/X286)
◆《秘战英雄陈养山》,姚华飞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4月版。(K827=75/C616)
六、关于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基本问题研究》,高放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D0-0/G122/2)
◆《社会主义500年编年史》(全两册),闫志民、王炳林、贺亚兰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D091.6/Y110)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纲:1847-1917》(全两册),高放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8年5月版。(D1/G122/1847-1917)
七、关于哲学问题研究
◆《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杨春贵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B0-0/Y151)
◆《马克思哲学要义》,赵敦华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B0-0/Z292/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8年第1辑(总第26辑)》,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5月版。(B0-0/Z552/:26)
◆《马克思的哲学批判及其批判哲学》,朱兰芝著,济南出版社2018年5月版。(B0-0/Z859)
◆《意识形态与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王承哲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版。(B022/W129)
◆《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龚培河、万丽华著,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2019年1月重印。(B03/G386)
◆《价值哲学的存在论基础》,张军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B086/Z125)
◆《文章与书评:1890-1910》,(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 (德)伯哈德·让克编,高松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4月版。(B089/H500/6)
◆《时间的种子》,(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著,王逢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B089/Z053/3)
◆《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宋元明清哲学史提纲》,张岱年著,中华书局2018年4月增订版。(B201/Z094/2)
◆《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统科学研究文集》,常绍舜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B27-53/C293)
◆《西人西学翻译与晚清救国良策的探索》,卢明玉著,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B5/L788)
◆《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英)罗伊·波特(Roy Porter)著,殷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B504/B871)
◆《比较研究:当代俄罗斯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郑忆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B512.5/Z458)
◆《费希特、马克思与德国哲学传统:Fichte, Marx and the german philosophical tradition》,(美)汤姆·洛克莫尔(Tom Rockmore)著,夏莹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B516.33/L986)
◆《叔本华传:Schopenhauer: a biography》,(美)戴维·E. 卡特赖特著,何晓玲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B516.41/S633/18)
◆《海德格尔文集·谢林: 论人类自由的本质》, (德)海德格尔(Heidegger, Martin)著,王丁、李阳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版。(B516.54/H026/17:15)
◆《海德格尔文集·从思想的经验而来》,(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杨光、余明锋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版。(B516.54/H026/17:16)
◆《海德格尔文集·宗教生活现象学》,(德)海德格尔著,欧东明、张振华译,商务印书馆 2018年5月版。(B516.54/H026/17:17)
◆《海德格尔文集·演讲与论文集》,(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修订版。(B516.54/H026/17:20)
◆《海德格尔文集·现象学之基本问题》,(德)海德格尔著,丁耘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修订本。(B516.54/H026/17:21)
◆《海德格尔文集·讲话与生平证词》,(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张柯、王宏健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版。(B516.54/H026/17:22)
◆《海德格尔文集·不莱梅和弗莱堡演讲》,(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张灯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版。(B516.54/H026/17:23)
◆《海德格尔文集·讨论班》,(德)海德格尔著,王志宏、石磊译,孙周兴、杨光校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版。(B516.54/H026/17:24)
◆《海德格尔文集·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德)海德格尔著,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版。(B516.54/H026/17:25)
◆《海德格尔文集·巴门尼德》,(德)海德格尔著,朱清华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版。(B516.54/H026/17:26)
◆《海德格尔文集·乡间路上的谈话》,(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版。(B516.54/H026/17:29)
◆《剑桥海德格尔研究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idegger》,(美)查尔斯·吉尼翁(Charles B. Guignon)编,李旭、张东锋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B516.54/J111)
◆《怀特海过程哲学研究:On Whitehead's process philosophy》,杨富斌、(美)杰伊·麦克丹尼尔(Jay McDaniel)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B561.52/Y170)
◆《存在与事件:L'être et l'événement》,(法)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著,蓝江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B565.5/B024)
◆《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美)斯图尔特·肯德尔著,姚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B565.59/B068/3)
◆《导读福柯lt;规训与惩罚gt;:How to read Foucault's discipline and punish》,安妮·施沃恩(Anne Schwan)、史蒂芬·夏皮罗(Stephen Shapiro)著,庞弘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B565.59/F750/39)
◆《法兰西思想评论·2017(春):Etudes de la pensée francaise·Le printemps, 2017》,高宣扬主编,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B565-53/G198/2017:1)
◆《自传体反思录:Autobiographical reflections》,(美)沃格林(Eric Voegelin)口述,(美)桑多兹(Ellis Sandoz)整理,段保良译,华夏出版社2018年5月版。(B712.59/W705/2)
◆《导读维特根斯坦lt;逻辑哲学论gt;:Wittgenstein's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a reader's guide》,罗杰·M. 怀特(Roger M. White)著,张晓川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B81-05/H776)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20卷 第2期:20周年纪念 1997-2017》, 王杰主编,夏锦乾、冯仲平副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18年4月版。(B83-55/W231/:20·2)
◆《齐泽克精神分析学文论》,赵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B84-065/Z295)
◆《现代性批判的审美场域与乌托邦的重建 :lt;美学理论gt;文本研究》,谢昌飞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版。(B83-0/X421)
八、关于中国政治问题研究
◆《中流击水:经济全球化大潮与中国之命运》,郑必坚著,外文出版社2018年4月版。(D60/Z42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5月版。(D61/B581/2017)
◆《中国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何中华著,济南出版社2018年5月版。(D61/H222)
◆《中国的改革哲学》,李拯著,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4月版。(D61/L332)
◆《中国该如何深化改革:IMF的国际视角》,林卫基、(奥)任志清(Markus Rodlauer)、(德)席睿德(Alfred Schipke)编著,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5月版。(D61/L522)
◆《两次历史性飞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汪青松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5月版。(D61/W076/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评论·第2辑》,周浩波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4月版。(D61-53/Z760/:2)
◆《意识形态:当代中国的理论和实践》,陈锡喜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D616/C597)
◆《治理什么样的国家,怎样治理国家?》,李君如著,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5月版。(D616/L185/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障》,刘洪岩编著,红旗出版社2018年4月版。(D616/L628)
◆《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刘俊杰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D616/L632)
◆《新时代:中国道路的延伸与使命:中国发展动态(2012)》,邵六益、李柯主编,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编著,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4月版。(D616/S334)
◆《新常态: 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中国发展动态(2014)》,刘天骄、邵六益主编,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编著,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4月版。(D61/L682)
◆《新征程: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中国发展动态(2016)》,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编著,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4月版。(D630.1/B383)
◆《开放发展研究》,孙兰英、李孟国、屈婷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4月版。(D616/S938)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徐斌等著,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2018年4月版。(D616/X675)
◆《中国道路的历史与走向》,郑谦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版。(D616/Z443)
◆《中国的治理变迁:1978-2018》,俞可平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5月版。(D63/Y792/3:1978-20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董向前、万海霞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D647/D745)
◆《政治文化变迁中的中国政党制度研究:1949年以前》,贺良林、朱志霞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D665/H316)◆《“西藏问题”国际纷争的背景、流变及视域:Battleground Tibet: history, background, and perspectives of an international conflict》,(卢森堡)阿尔伯特·艾廷格(Albert Ettinger)著,周健、曾文卉、何妙生译,五洲传播出版社2018年5月版。(D677.5/A391)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王奇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4月版。(D693.74/W316/2)
九、关于经济问题研究
◆《“资本一般”与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再研究》,王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F0-0/W220)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深邃目光》,张开著,济南出版社2018年5月版。(F0-0/Z133)
◆《劳动价值论冗余论批判》,张忠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F014.3/Z256)
◆《资本主义的多样性:比较优势的制度基础:Varieties of capitalism: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彼得·A·霍尔(Peter A. Hall)、戴维·索斯凯斯(David Soskice)等著,王新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F0-53/H966)
◆《英国进步主义思想:社会改革的兴起:The new liberalism:an ideology of social reform》,(英)迈克尔·弗里登(Michael Freeden)著,曾一璇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版。(F091.352/F59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张占斌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年4月版。(F120.2/Z240)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1978—2018 》,蔡昉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济与管理分社2018年5月版,2019年1月重印。(F121/C032/2:1978-2018)
◆《当代中国绿色发展观研究》,王永芹、王连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5月版。(F124.5/W435)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扶贫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扶贫重心转移的路径与动因》,文建龙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4月版。(F126/W651)
◆《“八八战略”思想与实践》,郭占恒著,红旗出版社2018年5月版,2019年1月重印。(F127.55/G872)
◆《俄国工业垄断(1914-1917)·媒体记录的历史》,(俄)戈里科夫·安德烈·格奥尔吉耶维奇著,张广翔、白帆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4月版。(F151.29/G265)
◆《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陈锡文编著,外文出版社2018年4月版。(F32/C597)
◆《信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扩张:网络与尼克松时代》,(美)丹·席勒(Dan Schiller)著,翟秀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F497.12/X154)
十、关于其他学科研究
◆《迈向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学部系列报告集》,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4月版。(C53/Z649)
◆《进化、革命与复仇:“政治鲁迅”的诞生》,钟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D092.6/Z725)
◆《自由与平等:从孟德斯鸠到托克维尔的法国政治思想:French political thought from montesquieu to tocqueville liberty in a levelled society?》,(比)阿奈莲·德·迪金著,万小磊、刘同舫译,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D095.65/D372)
◆《全球发展治理与中国方案》,孙伊然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4月版。(D50/S975)
◆《国外境外预防腐败体制机制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四川省廉政建设研究中心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版。(D523.4/S731)
◆《政党行为与社会发展:一个比较研究》,李风华等著,研究出版社2018年5月版。(D564/L152)
◆《论欧洲联盟的民主》,赵晨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D750.21/Z295)
◆《冷战后世界秩序与中国的发展》,李滨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D81/L125)
◆《大国协调及其反抗者:佩里·安德森访华讲演录》,章永乐、魏磊杰主编,(英)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D81/Z270)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内涵与路径》,王灵桂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D82/W261)
◆《中东欧国家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 基于对中东欧居民的问卷调查报告》,陈新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D822.35/C595)
◆《俄罗斯、中国与世界秩序:Russia, China and a new global order: theory and practice》,(俄)米·季塔连科、(俄)弗·彼得罗夫斯基著,粟瑞雪译,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版。(D822.351.2/J179)
◆《美国外交政策史》,(美)莱丹著,王造时译,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D871.20/L026)
◆《世界报刊史:报刊的起源、发展与作用》,(法)乔治·维尔(Georges Weill)著,康志洪、王海译,科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2019年3月重印。(G219.1/W535)
◆《文化与价值观研究论文集》,郭莲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G0-53/G815)
◆《lt;密勒氏评论报gt;: 美国在华专业报人与报格》,郑保国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G219.296/Z425/1917-1953)
◆《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political conscious》,(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著,蔡新乐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G0/Z053)
◆《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 selected writings on the postmodern 1983-1998》,(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著,胡亚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G02/Z053/2)
◆《峰会:影响20世纪的六场元首会谈:Summits:six meetings that shaped the twentieth century》,(英)戴维·雷诺兹(David Reynolds)著,马俊译,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4月版。(K105/L085)
◆《金属、文化与资本主义:论现代世界的起源:Metals, culture and capitalism:an essay on the origin of the modern world》,(英)杰克·古迪著,李文锋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K107/G44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回首1914:The outbreak of the first world war:1914 in perspective》,(英)戴维·史蒂文森(David Stevenson)著,程文进、王若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K143/S573)
◆《中国人的思路》,王蒙著,外文出版社2018年4月版。(K203/W272)
◆《中国学者论文化与文化转型》,俞可平、阿里夫·德里克主编,重庆出版社2018年4月版。(K203/Y792)
◆《彼得一世改革》,吴贺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K512.34/W791)
◆《19世纪的俄国:城市化与社会生活》,(俄)利·瓦·科什曼(Л. В. Кошман)著,张广翔、邓沛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4月版。(K512.9/K524)
◆《教宗与墨索里尼:庇护十一世与法西斯崛起秘史: The pope and Mussolini:the secret history of plus Ⅺ and the rise of fascism in europe》,(美)大卫·I.科泽(David I. Kertzer )著,陶泽慧译,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5月版。(K546/K581)
◆《汉密尔顿传:Alexander Hamilton》,(美)罗恩·彻诺(Ron Chernow)著,张向玲、高翔、何皓瑜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K837.127=41/H114)
◆《基辛格:理想主义者:Kissinger: 1923-1968: the idealist》,(英)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著,陈毅平译,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4月版。(K837.127=6/J047/6)
◆《抗战名人在上海的纪念地》,朱敏彦编著,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年4月版。(K878.2/Z868)
◆《中国国情报告·第三辑 , 精准扶贫·社会治理·文化传承》,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5月版。(K92/L254/:3)
◆《语言的牢笼: Prison-house of language》,(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著,钱佼汝、朱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I109.9/Z053/2)
◆《论现代主义文学》,(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iredric Jameson)著,苏仲乐、陈广兴、王逢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I109.9/Z053/3)
◆《萨特:一种风格的始源:Sartre: the origins of a style》,(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著,王逢振、陈清贵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I565.065/Z053)
◆《侵略的寓言:Fables of aggression》,(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著,陈清贵、王娓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I561.074/Z053)
(信息资料馆采编处编)
一、《共 产 党 宣 言》简介:
《共产党宣言》(德语: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典政治文献之一,最早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发表。同年2月24日《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这个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这份文件最初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党纲,为该组织的目的和程序。该宣言鼓励无产者联合起来发动革命,以推翻资本主义并最终建立一个无阶级的社会。《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纲领之一。1922年8月22日,《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世,译者为陈望道。
二、全文如下: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
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为了这个目的,各国共产党人集会于伦敦,拟定了如下的宣言,用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弗拉芒文和丹麦文公布于世。
一、资产者和无产者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 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
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这种经营方式。行会师傅被工业的中间等级排挤掉了;各种行业组织之间的分工随着各个作坊内部的分工的出现而消失了。
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一支一支产业大军的首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
由此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公社里是武装的和自治的团体,在一些地方组成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在另一些地方组成君主国中的纳税的第三等级;后来,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等级君主国或专制君主国中同贵族抗衡的势力,而且是大君主国的主要基础;最后,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资产阶级揭示了,在中世纪深受反动派称许的那种人力的野蛮使用,是以极端怠惰作为相应补充的。它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
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由此可见,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封建的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组织,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它已经被炸毁了。
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
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
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但是,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也是一种商品,所以他们同样地受到竞争的一切变化、市场的一切波动的影响。
由于推广机器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商品的价格,从而劳动的价格,是同它的生产费用相等的。因此,劳动越使人感到厌恶,工资也就越少。不仅如此,机器越推广,分工越细致,劳动量出就越增加,这或者是由于工作时间的延长,或者是由于在一定时间内所要求的劳动的增加,机器运转的加速,等等。
现代工业已经把家长式的师傅的小作坊变成了工业资本家的大工厂。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就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他们是产业军的普通士兵,受着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他们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他们每日每时都受机器、受监工、首先是受各个经营工厂的资产者本人的奴役。这种专制制度越是公开地把营利宣布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它就越是可鄙、可恨和可恶。
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气力越少,换句话说,现代工业越发达,男工也就越受到女工和童工的排挤。对工人阶级来说,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他们都只是劳动工具,不过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费用罢了。
当厂主对工人的剥削告一段落,工人领到了用现钱支付的工资的时候,马上就有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房东、小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向他们扑来。
以前的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所有这些阶级都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了,有的是因为他们的小资本不足以经营大工业,经不起较大的资本家的竞争;有的是因为他们的手艺已经被新的生产方法弄得不值钱了。无产阶级就是这样从居民的所有阶级中得到补充的。
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
最初是单个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厂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同直接剥削他们的单个资产者作斗争。他们不仅仅攻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且攻击生产工具本身;他们毁坏那些来竞争的外国商品,捣毁机器,烧毁工厂,力图恢复已经失去的中世纪工人的地位。
在这个阶段上,工人是分散在全国各地并为竞争所分裂的群众。工人的大规模集结,还不是他们自己联合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联合的结果,当时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必须而且暂时还能够把整个无产阶级发动起来。因此,在这个阶段上,无产者不是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而是同自己的敌人的敌人作斗争,即同专制君主制的残余、地主、非工业资产者和小资产者作斗争。因此,整个历史运动都集中在资产阶级手里;在这种条件下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是资产阶级的胜利。
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机器使劳动的差别越来越小,使工资几乎到处都降到同样低的水平,因而无产阶级内部的利益、生活状况也越来越趋于一致。资产者彼此间日益加剧的竞争以及由此引起的商业危机,使工人的工资越来越不稳定;机器的日益迅速的和继续不断的改良,使工人的整个生活地位越来越没有保障;单个工人和单个资产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具有两个阶级的冲突的性质。工人开始成立反对资产者的同盟;他们联合起来保卫自己的工资。他们甚至建立了经常性的团体,以便为可能发生的反抗准备食品。有些地方,斗争爆发为起义。
工人有时也得到胜利,但这种胜利只是暂时的。他们斗争的真正成果并不是直接取得的成功,而是工人的越来越扩大的联合。这种联合由于大工业所造成的日益发达的交通工具而得到发展,这种交通工具把各地的工人彼此联系起来。只要有了这种联系,就能把许多性质相同的地方性的斗争汇合成全国性的斗争,汇合成阶级斗争。而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联合,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
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这件事,不断地由于工人的自相竞争而受到破坏。但是,这种组织总是重新产生,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强大,更坚固,更有力。它利用资产阶级内部的分裂,迫使他们用法律形式承认工人的个别利益。英国的十小时工作日法案就是一个例子。
旧社会内部的所有冲突在许多方面都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资产阶级处于不断的斗争中:最初反对贵族;后来反对同工业进步有利害冲突的那部分资产阶级;经常反对一切外国的资产阶级。在这一切斗争中,资产阶级都不得不向无产阶级呼吁,要求无产阶级援助,这样就把无产阶级卷进了政治运动。于是,资产阶级自己就把自己的教育因素即反对自身的武器给予了无产阶级。
其次,我们已经看到,工业的进步把统治阶级的整批成员抛到无产阶级队伍里去,或者至少也使他们的生活条件受到威胁。他们也给无产阶级带来了大量的教育因素。
最后,在阶级斗争接近决战的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整个旧社会内部的瓦解过程,就达到非常强烈、非常尖锐的程度,甚至使得统治阶级中的一小部分人脱离统治阶级而归附于革命的阶级,即掌握着未来的阶级。所以,正像过去贵族中有一部分人转到资产阶级方面一样,现在资产阶级中也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已经提高到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了。
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
中间等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等级的生存,以免于灭亡。所以,他们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是反动的,因为他们力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如果说他们是革命的,那是鉴于他们行将转入无产阶级的队伍,这样,他们就不是维护他们目前的利益,而是维护他们将来的利益,他们就离开自己原来的立场,而站到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
流氓无产阶级是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的部分,他们在一些地方也被无产阶级革命卷到运动里来,但是,由于他们的整个生活状况,他们更甘心于被人收买,去干反动的勾当。
在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中,旧社会的生活条件已经被消灭了。无产者是没有财产的;他们和妻子儿女的关系同资产阶级的家庭关系再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了;现代的工业劳动,现代的资本压迫,无论在英国或法国,无论在美国或德国,都有是一样的,都使无产者失去了任何民族性。法律、道德、宗教在他们看来全都是资产阶级偏见,隐藏在这些偏见后面的全都是资产阶级利益。
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获得的生活地位。无产者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
如果不就内容而就形式来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
在叙述无产阶级发展的最一般的阶段的时候,我们循序探讨了现存社会内部或多或少隐蔽着的国内战争,直到这个战争爆发为公开的革命,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我们已经看到,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但是,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农奴曾经在农奴制度下挣扎到公社成员的地位,小资产者曾经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下挣扎到资产者的地位。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作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资产阶级不能统治下去了,因为它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因为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奴隶落到不能养活它反而要它来养活的地步。社会再不能在它统治下生存下去了,就是说,它的生存不再同社会相容了。
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