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要了解一些维京人传奇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维京人传奇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维京人传奇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维京人传奇经典语录
多看看解说水平,多操练
维京人传奇经典语句
刚刚看了第四季第14集忍不住想要写点什么,我的观点可能不同于大多数看剧的人,我不觉得《维京传奇》越拍越烂,反而觉得它到了14集这里,彻底升华了。所以我对《维京传奇》的评价是——有功有过,功大于过,画龙点睛;(到拉格纳死为止,虽然拉格纳还没死)可惜这龙太长了,能把它看完,把它看懂的人,太少了。其实这也不怪观众们,剧里对维京人的真实(相对真实)刻画恐怕至少国内大多数观众都无法接受——太野蛮,太原始,太血腥,太赤裸。但如果你用心去看,用另一种思路去理解,你会发现那些看似野蛮的行为其实都是合理的,但这些都不是重点,也不一一赘述,就像觉得日本人都不是好东西的人你再跟他解释政治与历史与哲学他也觉得都不是好东西,觉得埃米纳姆是个粗人下三滥的人你再跟他解释何为说唱何为说唱的灵魂他也会觉得埃米纳姆只是个流氓。那么重点是什么呢?拉格纳·罗斯布鲁克——我们的主人公,一个拥有传奇色彩的维京人,他的一生也的确是传奇的一生,他白手起家,农民出身,通过杀戮篡位,靠卓绝才智和凝聚力四处劫掠,创造无数光辉战纪,然后英雄难敌岁月,老了,败了,退居二线了,最后终该难逃一死,总而言之就是一典型的个王者的故事。然而它真的是吗?之所以说这条龙太长,就是因为写实和铺垫,导致有太多太多的人,看不清拉格纳这个人了,或者说把他看的简单了,这太遗憾了。拉格纳从来就不是一个小说故事里领导人民拯救人民的英雄或者侵略别人野心勃勃的枭雄,他根本就不是个王者,或者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国王。 他只是一个拥有实干能力的思想家。我一直在等一句话,我很早就坚信它会出现,终于,在第四季第11集左右拉格纳和拉葛莎(他的前任妻子)的对话中他终于说出了这句话:“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从来都没有成为国王”(英文原文是我从来没离开过我的农场)在他还是农民的时候,苍老的伯爵总想着安于现状,已丧失曾经了野心和梦想,而年轻的拉格纳的心却已经飞越了小小的村庄,飞过了大海,他找到远航时辨认方向的方法,他找人造船,他纠结人手,远渡英格兰劫掠,满载而归。而在劫掠的途中,他遇到了普通人眼里单纯受苦悲催的男二号,埃塞斯坦——实际上改变了他一生的人,真正成就他传奇的人。当他接触了“异教徒”埃塞斯坦,对基督教产生兴趣,并让艾为他进行基督教洗礼仪式的时候,他成了一个基督徒。他成了一个基督教徒???!!在贴吧看到很多人用这种描述来解释他种种行为的时候,我真想笑。在那一刻,他失去了信仰,他的灵魂得到了解放,他连托尔和瓦尔哈拉都不相信了,又怎么会信这世上有上帝?最新一集里,英格兰的皇帝潜走了周围的所有人,把拉格纳从囚笼里放了出来,两个人开始谈笑风生,一会又一起摇头苦叹,伤心埃塞斯坦的死,拉格纳还不断的重复着“你必须得杀了我”这句话,这哪里像是违反和平条约屠杀了对方移民聚落的皇帝和归来“复仇”的皇帝相见该有的场面?于是好多人说:这剧烂了,不行了。其实他们应该好好回顾一下前面的剧,而不是把埃塞斯坦的部分当做玄学来看。可是要知道,这是两个没有信仰的人,没有信仰,又怎么会有立场,其实从一开始,这两个人就知道在这世界上,大概只有彼此能够理解自己,他们或统治或掠夺,但那只是身为国王的工作,他们想要的,是真正的改变这个世界,“天堂何其荒谬!”“瓦尔哈拉何其荒谬!”虽然一个认为世界上就不该有宗教,另一个认为宗教是维持人们生活的工具应该完善美化,但是他们都能看破“神”的本质。拉格纳在巴黎败了,被自己背叛的兄弟打败,从此一蹶不振,他确实经历了挫败,但后来当他失踪回来的时候已然洗尽铅华,罗洛在法国当上了帝王,最后还是摆脱不了侵略的欲望,而拉格纳呢?纵然失势,他还想要回到英格兰,去完成自己的梦想。本剧的成功就在于,先前的铺垫,能让观众明白拉格纳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恩怨情仇,而这更能为他后来超越时代的思想作为凭依,同时那些对历史文化细节的还原也确实到位。而失败就在于,一个无信者挑战满是信仰者的世界的故事,怎么能有真的神出现呢(哈伯德,那几集虽然没有明示,但拍的玄过头了),同时作为拉格纳第二梦想的征服巴黎,让太多人对拉格纳有了错误的期待,把他当成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传奇人物,把他当成了众多势力之中的一个的领头人,就像隔壁的《权利的游戏》的某个领主一样,赢了大家激动,输了剧都没意思了。拉格纳不用介绍就认出了埃塞斯坦的儿子的那一刻,我的心里莫名感动。真特么的长啊写的,我知道应该不会有什么人看到这一篇,但这大概本来就是小众剧吧,满心不忿和寂寞总算得到了抒发,也算是愉悦了一下自己,在我心中,《维京传奇》远比隔壁的《权利的游戏》要好,可惜一部神剧为了收入,加入了不少冗杂的东西,可惜。
麻烦你不要再问我了好吗
维京人,生活在1000多年前的北欧,即今天的挪威、丹麦和瑞典。在绝大多数人的概念里他们通常等同于古代“海盗”。但不是所有的维京人都是不折不扣的海盗。在家里,他们是农人和渔夫,商人和工匠。维京是他们的自称,在北欧的语言中,这个词语包含着两重意思:首先是旅行,然后是掠夺。
北欧地区终年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冬天严寒难耐,生存环境极为残酷,而且耕种放牧资源非常缺乏。因而维京人主要以捕鱼为生。他们惯于航海,性格顽强、富于冒险。为了寻找生存之路,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海外。长期的渔民生活锻炼了他们卓越的航海技能,而他们自己制造的维京龙头战舰则成为掠夺和征服的武器。
早在8世纪末之前,船就成为维京精神的重要象征,是维京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维京人的一切都与他们的船有密切联系。维京人的海船一般长70~100英尺,制作精良,可说是一件艺术品,是维京造船师精湛技艺的完美体现。在维京人漫长的旅途中,船是他们移动的家。桅杆可以放倒,蒙上船帆就是很好的帐篷。他们多数人徒步作战,手持剑刃、长矛和斧头。有钱的维京人则骑马作战。中世纪时期的维京人根据其国度分为三支:挪威维京人向不列颠群岛和地中海附近掠夺和侵略;丹麦维京人把目光移向西欧大陆,沿着欧洲的几条大河纵横掳掠;而瑞典维京人则向东来到斯拉夫人的部落,并在俄罗斯地区定居下来,成为新的民族。
从公元800年到1100年,北欧海盗离开家园,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出发,带着掠夺及通商的双重目的,朝着未知的茫茫世界进发探险。维京人在茫茫大海上驾驶着海盗船,一手持剑,一手举火把。一场战斗之前,海盗们大碗喝酒,吞食药物,变成乱砍滥杀之人,相信奥丁神会让他们安然无恙。就这样,渔夫和农民变成了凶猛的战士。当浩浩荡荡的海盗船冲向大海的时候,海盗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北欧海盗的足迹遍及整个欧洲,他们远航范围甚至南临红海,西到北美,东至巴格达。北欧海盗主要劫掠当地居民的牲口和谷物,以及任何有价值的财宝。他们快速出击,得手后迅速地离去。附近的居民深受其害,将维京人视作蛮人、冷血战士,正是他们谱写了中世纪血腥的海盗史诗。人们都被北欧海盗闪电般的抢劫吓得心惊胆颤。
公元793年6月,维京海盗袭击林第斯法恩岛的修道院,拉开北欧海盗称霸欧洲的“维京时代”序幕。
北欧海盗们扬帆远行到遥远的北部海岛并且定居下来:包括冰岛、法罗群岛以及格陵兰岛。大约在公元前800年,维京人在奥赫瑟雷的率领下到达位于北极圈附近新地岛的西伯利亚诸岛。莱夫·埃里克松向西航行,找到这个不为人知的海岸。维京人称这块大陆为文兰。大多数专家现在都认为文兰就是北美洲,那么莱夫就是登上北美洲的第一个欧洲人了。公元前1004年,维京人托尔芬带着130个人定居文兰,在那里生活了3年。托尔芬这次定居的遗址于1963年被发现,位于新芬兰北端的勒安斯奥克斯草原。
在长达数个世纪的征服里,维京人横扫欧洲,但是,这几个世纪的征服也成为维京文明史诗的最后篇章。随后,维京人发现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贸易的世界。这些战士摇身一变,成为商人,开始了全球贸易。通过贸易,他们将军事胜利转变成了商业成就。后来诺曼人因不愿意再回到寒冷的北方,在侵占的地方定居下来。维京文明与当地的文明融合,陆续建立了英国的“丹麦区”,法国的“诺曼底”,和意大利的“西西里”这样的邦国领地,而维京人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文明与信仰,逐渐开始被基督教世界慢慢同化,锐气虽犹存,野性已褪去不少了。1016年丹麦海盗首领卡努特抢夺到英格兰王位,并成功统治英格兰近20年(1016—1035),维京海盗的军事成就达到了巅峰,之后不可避免地开始走下坡路了。11世纪中叶,维京人忽然从历史舞台上退出。公元1066年哈拉尔德三世的死为维京时代彻底地画上了句号,但是维京人的传奇仍将继续流传。促使他们消失的原因很多,有当地人的感化、基督的召唤,还有瘟疫和严寒……仿佛是一个晚上的事情,欧洲的海面终归沉寂。
北欧海盗在欧洲侵略扩张的终结,对于维京人来说就像是白矮星最后的光辉,在爆发出最大亮度之后便骤然熄灭。但是他四处征战的经历也正是北欧海盗永不知足精神的体现。维京人对后世影响深刻,他们把基督教世界给搅了个天翻地覆,在惊涛骇浪中纵横四海的“维京人”令整个欧洲闻风丧胆,并从此成为海盗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