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正想要阅读底特律经典语录,想要了解底特律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豆豆语录网精心整理了底特律经典语录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阅读,那么,下面这些底特律经典语录内容,如希望是您喜欢的。
底特律经典语录
在广州车展的一展位上,万庆良市长评论一部车的造型时说,这车的屁股很大,应该动力很足。
底特律经典语句
谢邀
提前拿到了游戏,目前打通了两遍,完整评论链接我放在末尾。
其实这几年“互动电影游戏”(还是想加上游戏二字)地位一直有点尴尬,根源上它是脱胎于传统冒险游戏(AVG),削弱玩法,强化故事和演出后的产物。也是个必然产物,因为游戏界里总是有那么一拨人对故事和电影有难以割舍的执念。
但现实往往很残酷。电子游戏的主流价值依然是满足普遍玩家的娱乐需求,会对开发者“文艺幻想”买账的玩家始终是少数。这类游戏卖的一直都一般,偏偏在游戏里拍电影还是个很花钱的活儿。真的,你把互动电影的佳作和渣作拉出来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拿高预算高技术水平砸出来的从起点就超过了对手。
telltale是个例外,因为他们作品多是对知名IP改编,赚原作粉丝的钱,作品套路都很接近。所以你看这两年telltale也不行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审美疲劳。那种动画渲染风格的画面只有在做《行尸走肉》《我们身边的狼》这类漫改作品事才吃香。拿来做《权利的游戏》,一个个丑的跟纸糊的一样,单从欣赏角度怎么去和原作比?
即便拿了顶级预算的作品,也可能到最后两边都不讨好。比如说《暴雨》。实话说,我第一次玩《暴雨》的时候,它没能给我一种“划时代”的震撼。理由很简单,我觉得剧情还不够精彩,的确挺好的,但是还不够。有通关《暴雨》的10个小时,我可以去把《七宗罪》《电锯惊魂》《杀人回忆》再看一遍,节省时间还更刺激。
《超凡双生》就更不用说了,艾伦佩吉撑起整部戏,没她在这故事只会更无聊。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互动电影”的另一面,就是玩家对故事的影响。但就这方面《暴雨》和《超凡双生》做的也很一般,尤其对喜欢文字AVG的人,会觉得那种程度选项简直是小儿科。日本人在这方面可能会更擅长,比如428那样复杂的故事网络。
《超凡双生》口碑下滑之后,我一度认为索尼可能会放弃Quantic Dream。“互动电影”存在价值到底有多少?是否值得做出这么大的投入?
后来到了2015,《底特律》首部预告公布。
卡菈在雨中回眸说出的那句:“My name is Kara , I'm one of them. This , is our story.”就把我深深击中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可能只是因为我喜欢电影,喜欢科幻题材,并且对互动电影依然抱有期待而已。
然后等我拿到了《底特律》,这次我被它彻底震撼了。
这几乎是个内容量丰富了10倍的《暴雨》。故事有超多的分支路线。可能是一句话,一件物品,一个行动;真的像他们宣传的那样,每一次选择都会带来影响。
游戏每一章都有这样的流程图,这章分支数量只能算一般,远有比这个更复杂的。我第一次通关用了10多个小时,而第二次通关的时候我发现,一周目有些章节我根本就没有触发。按官方的游戏说明,收集所有支线至少需要40小时。我觉得40小时是读取章节的办法,如果每次都体验完整剧情可能要更久。
单纯这背后的工作量就已经把我震住了。要知道这些分支不是文字avg里的一段话和几张立绘。它们都是实打实真人捕捉表演的CG动画。而且每个分支之间都必须有潜在逻辑相联系。互动电影就像把一面镜子打碎掉,玩家会按他们各自的想法把碎片拼在一起。而且要尽量保证不论怎么拼接故事都尽量合理。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虽然我不确定《底特律》做到了多完美,但肯定比Quantic Dream以前的作品都完成度更高。
剧情不做多讨论。但就我个人来看,《底特律》涉及到的思考多是基于经典科幻作品的复刻。举几个例子,比如《银翼杀手》《人工智能》《我,机器人》,包括最近热播的《西部世界》。游戏没有在科幻概念上有什么突破。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甚至我觉得这款游戏最大的意义在于,游戏本身的魅力——也就是交互性。哪怕它只是把那些经典电影或者小说的桥段不带改地重现一遍,游戏带给你的体验始终是独特的。只有在游戏里你才真正有机会去尝试变成剧中那个人,有机会站在“他”的立场去影响故事的发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一个戏外的旁观者。所以不论是《底特律》或者其它任何同类作品,只用“看”的方式对待都绝对不可取,那无异于否认了互动电影根本的价值。
但这其实又是互动电影面临的最大矛盾,它的游戏性取决于玩家对故事可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它的故事性又取决于编剧的创作多么出色。一方编剧要让镜子愈发光彩夺目,一方玩家要把它打破的更加细碎。那么玩家在扮演剧中人物时,又如何在明知自己是编剧的提线木偶前提下,可以更加入戏?《底特律》依然没有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它同样比以前的任何作品都更注意细节,都打磨的更加舒适。以我第二次通关的经验来看,如果你在体验游戏时能尽量弱化戏外自我意识的感受,尽量去带入仿生人的立场,顺着编剧安排的“命运”前行,那么应该可以更加享受这部作品。
最后说一下关于西方媒体评分。
目前meta媒体平均分79,玩家平均分更高。
其实我一开始觉得,《底特律》从各种层面上都高出《暴雨》很高水准,而《暴雨》IGN当年给了9.0,最后《底特律》他们给了8.0我是有点惊讶。而且开始简评的那个“wonderfully silly”也是有点阴阳怪气的....不过后来看了完整评测还是很中肯的,有些问题从专业性的角度也难以忽视。放个链接 @IGN娱乐:
http://www.ign.xn--fiqs8s/detroit-become-human/23183/review/
然后gamespot给了个7.0....把流程图算成扣分项说会影响沉浸感,我不知道编辑咋想的,反正他肯定没玩过428...
综合起来看我觉得就是前面提到过的,两边不讨好。喜欢电影的觉得故事不给力,喜欢游戏的觉得玩着没劲。
但是游戏媒体会不会过于严格了些?单纯从一介玩家的角度,我还是很感激Quantic Dream的努力。当然还有愿意砸钱的索尼。最后,只要你是喜欢科幻故事,喜欢这类游戏的人,我都推荐你尝试它。但千万不要去优酷B站或者斗鱼,那真是要老命了.....
完整评论链接:
影子摩西:《底特律:化身为人》:现在做出的选择,即是我们的明天zhuanlan.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