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凯恩斯经济论经典语录

当我们要了解一些凯恩斯经济论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凯恩斯经济论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凯恩斯经济论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凯恩斯经济论经典语录



  凯恩斯经济学(英语:Keynesian economics),或凯恩斯主义(英语:Keynesianism),凯恩斯理论(英语:Keynesian theory),是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学主题 经济学主题首页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与以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依定律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到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新兴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

凯恩斯经济论经典语句



文 | 中国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钮文新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系统中嵌入了新的因素,所以经济“战疫”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不是应对而是应付。如何找到一个系统抓手,纲举目张地让短期经济“战疫”措施同时可以有力地推进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这同样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深化经济治理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世界在经历百年不遇的大变局,顺应时代潮流、变革通往未来。历史多次证明,大灾大难的关头,往往是加速改革、推动经济跨越式进步的重大机遇。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典型案例,其最大意义在于:危机结束了40年金融主导经济的时代,并开启了实业与金融协调发展的时代。从表面看,奥巴马提出、特朗普推进的所谓“再工业化”就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经济特征,而且深刻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尤其是中美之间,中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其地位和作用在全球骤然提升,这招致以美国为首的个别发达国家严重忌惮,从而形成东西方经济格局“再调整”。

谈当下的经济“战疫”,为什么要说全球经济大变局?笔者认为,经济“战疫”最有效的方式是:以看清大局为前提,依据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诉求”,把短期经济拉动措施与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一体,让灾难变成加速改革的机遇,并通过加速改革,释放经济潜力,自然填平疫情带来的经济凹陷。

改革需要理论突破

为阐明上述主张,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当今世界在经济理论方面的一项重要成就——新凯恩斯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具体应用,这是全球经济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理论依据。

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经济理论。从西方近代经济理论发展的历程看,按照次序,其主线大致是:1933年之前,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经济学(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是主流经济学理论,时代以此为据而演进;1933年之后,以“罗斯福新政”为起点,美国开始接受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开启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而政府主导成为这个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经济“滞涨”现象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开始主导经济行为,同时开启了金融资本主导经济的时代,正所谓“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直至2008年金融危机。

回首过往10年,金融资本行为开始受到限制。“沃尔克法案”亦称《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的确立就是代表性作品。金融危机10年之后的2018年5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经济增长、放松监管和消费者保护法案》,几乎否定了“沃尔克法案”,但从实际内容看,所谓“再度放松金融监管”不过是“从新梳理了必须审慎监管的金融机构之标准”,并为小型金融机构释放出监管空间,但2008年之后开启的“金融审慎监管”理念却坚如磐石。

纵观一些西方国家,与金融约束对应的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再培育”,与之相伴的是民粹主义抬头,贸易保护名义下的“市场保护主义”兴起。从国际层面看,贸易战、技术战明火执仗,货币战、资本战暗流涌动;从国内层面看,罢免案、罢工潮此起彼伏,金融肥、民众苦怨声载道。但切莫迷惘,这其实恰恰是这个新时代初期的基本特征。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必然导致各国既要充分保护本国市场、又要更多占领他国市场,为此而采取各种“战术手段”,不足为奇。与此同时,金融利益集团占据的经济舞台中央,根本容不下实业资本挤占,于是其国内金融利益集团与代表实业资本利益的政府发生激烈冲突,在所难免。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看清一个重要经济格局:未来,绝非金融资本或实体资本独占经济舞台中央,而是二者水乳交融的共生共荣。2017年6月,美国财政部发布《一个创造经济机会的金融体系--银行与信用联盟》的报告;2017年10月,又先后发布了针对资本市场监管、资产管理及保险业监管的改革建议。从这些报告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到,金融监管的改革目标均体现着抑制空转、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内涵。其“度”之关键在于:不是去分辨谁重谁轻、谁该取代谁,而是如何形成“两类资本”的合力,更为有效地“创造经济机会”。

这明显是对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扬弃”,也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经济特质。但问题是:这个时代经济政策、经济行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它作为当前经济理论最重要的前沿课题,正逐渐演变为“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最核心、最重要的经济依据。

关于新凯恩斯经济理论

笔者更愿意用新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简称“新凯理论”)取代新凯恩斯主义的提法。

事实上,经济实践在不断发展,经济理论也应与时俱进。“新凯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机械、不教条,博采众长。更为可贵的是,作为“新凯理论”研究的前提假设更加讲求贴近实际,实事求是,不仅坚持凯恩斯理论的“基本内核”,同时也吸收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合理内核”。从而使理论对实践更具指导意义。

20世纪80年代,凯恩斯主义式微之后,“新凯理论”进入研究阶段,它们在凯恩斯和新自由主义的基础上,重新给定了一系列理论假设。比如,凯恩斯认为市场不存在出清问题,而新自由主义主张时刻出清状态,但“新凯理论”则认为,“非完全出清”才是市场常态;凯恩斯认为工资、价格刚性,而新自由主义认为工资、价格弹性,但“新凯理论”则认为“价格粘性”才是市场常态。原因在于,凯恩斯认为政府主导,新自由主义认为充分竞争,但新自由主义认为“当今世界,垄断竞争是主体”;在垄断竞争前提下,工资和价格变动更多取决于垄断集团的利益考量,所以变化很慢,呈现粘性。诸如此类。

就目前看,尽管理论界对其仍有诸多质疑和争议,但学界依然普遍认为,“新凯理论”已经使西方宏观经济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改变了理论界和实践层对于宏观经济的思考方式、研究范式和实践方法。正因如此,“新凯理论”已经对宏观经济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影响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但在美国,华尔街对“新凯理论”又爱又恨。爱的是,2008年它们依靠“新凯理论”支撑的一套做法躲开了破产命运,也是依靠这套做法让整个美国金融体系走出了崩溃的边缘;恨的是,“新凯理论”推翻了它们心中自由市场主义神殿,而必须接受很多、更严格的监管,同时可能使自己失去对经济的“绝对统治地位”。

“新凯理论”的实践与借鉴

基于对垄断竞争的认识,“新凯理论”从微观角度论证了“工资和价格粘性”。正是这一论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结论:尽管工资、价格变动与货币供给之间存在动态关系,但工资、价格变化更多取决于垄断厂商对利益判断。而很多时候,价格上涨和工资变动未必会给垄断厂商带来利益增长,反而有可能在更大程度上侵蚀其利润,哪怕价格变动只需厂商支付轻微的“菜单成本”,但“菜单价格的变化”会引发一系列沟通成本的大幅提高,甚至使厂商丢失市场。所以,无论货币供给如何变化,垄断厂商往往会依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充分考量价格变动给自身利益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并以垄断定价权对抗货币供给变动带给物价的影响,从而导致“价格粘性”——价格随货币政策变化而变化显得非常迟缓。

这样的理论至少部分地否定了为我们熟知的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值得特别注意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两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和珍妮特·耶伦都是“新凯理论”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代表性人物。在他们的金融行动中,除强化金融监管、大力约束“私下签约”的金融衍生品无度发育之外,还大胆启动了“货币资本化”进程,这被华尔街称为“扭曲操作”,实际就是向金融市场大量注入长期基础货币,并借此培育长期资本市场,而以长期股权资本的增长,有效压低金融和实业企业的过高的负债率(杠杆率)。

美国金融危机救援三人组——伯南克、盖特纳、鲍尔森共同证实,金融危机发生的基础风险源自“容易导致挤兑的短期融资过度”、以及期限错配导致的“高杠杠”风险和金融系统向影子银行转移过多风险。同时,这些领域的监管几乎是空白,而且美联储的紧急安全保护网也无法覆盖到它们。

从一系列“大变革”的结果看,貌似危机救援的政策,实际不仅帮助美国经济走出危机阴影,而且推动其走向历史性变革,并取得积极的经济成果。比如,压力测试显示美国银行体系的优质资本金已经非常充足,这大大减低了金融系统对短期流动性的依赖,从2008年到2015年,证券贷款从平均每日的2.5万亿美元降准至1万亿美元;曾带给贝尔斯登和花旗银行大麻烦的几类高风险融资工具,已被彻底清除,至今都未出现;金融危机之前,无抵押短期负债占金融体系资产总额的1/3,而现在仅为1/6,大幅降低了50%。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美国经济已经步入稳定增长历程,失业率屡创历史新低,而被新自由主义担忧并被反复提及的“恶性通胀”并未发生,这是不是“价格粘性”的作用?美国一系列政策变革当然是“新凯理论”的重要实践。

中国发生重大疫情,对经济构成重大影响,尽管其程度远不及2008年金融危机,但这毕竟是一次重大经济事件。如果简单以过去的方式,通过加大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或填平疫情损失,那势必加重中央和地方政府、央企和国企的债务负担。尤其在疫情本已导致企业债务恶化、银行逾期负债增加的前提下,杠杠进一步放大,势必加剧中国金融风险。

现在看,短期内经济杠杆率上涨不可避免,但绝不能让不可持续的杠杠风险被疫情推向极致,从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以,必须改革宏观调控方式,让短期政策符合长期发展战略,为此建议:宏观财政政策要以补短板为重,比如疫情过程中表达出来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缺位等;而货币政策部门,完全可以考虑借鉴“新凯理论”的标志性作为——借助“货币资本化”必然带来的资本市场升力,把经济“战疫”短期拉动经济的需求、中期经济降低杠杆风险的需求,以及长期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责编:李慧敏

经济学里面有两个极端:政府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两个极端的代表着分别是凯恩斯和哈耶克。凯恩斯主义就是政府干预主义。即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缺陷,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失业下降等宏观经济目标。经济自由主义则相反,认为市场包含一切,能自我调节,即使发生经济危机,政府也不应该干预。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1906-1908年在英国财政部印度事物部工作,1908年任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经济学讲师,1909年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并因其最初著作《指数编制方法》而获“亚当.斯密奖”。1911-1944年任《经济学杂志》主编,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1919年任财政部巴黎和会代表,1929-1933年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1942年被进封为勋爵,1944年出席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1946年猝死于心脏病,时年63岁。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凯恩斯出生于萨伊法则被奉为神灵的时代,认同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就能维持资本主义的观点,因此他一直致力于研究货币理论。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他感觉到传统的经济理论不符合现实,必须加以突破,于是便有了1933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后简称《通论》),《通论》在经济学理论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以萨伊法则为核心提出了充分就业的假设。认为可以通过价格调节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把研究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排除在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之外。《通论》批判萨伊法则,承认资本主义社会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正式把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第二,把国民收入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凯恩斯《通论》的中心是研究总就业量的决定,进而研究失业存在的原因。认为总就业量和总产量关系密切,而这些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三,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凯恩斯《通论》中认为有效需求决定总产量和总就业量,又用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来说明有效需求的决定。在此基础上,他说明了如何将整个经济的均衡用一组方程式表达出来,如何能通过检验方程组参数的变动对解方程组的影响来说明比较静态的结果。即,他总是利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关系来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其他宏观经济问题。
第四,建立了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
凯恩斯采用了短期分析,即,假定生产设备、资金、技术等是不变的,从而总供给是不变的。在此基础上来分析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把存在失业的原因归结为总需求的不足。
第五,对实物经济和货币进行分析的货币理论。
传统的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两部分,其中,经济理论分析实际变量的决定,而货币理论分析价格的决定,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二分法。凯恩斯通过总量分析的方法把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生产货币理论。用这种方法分析了货币、利率的关系及其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从而把两个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
第六,批判了“萨伊法则”,反对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主张。
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都赞同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而凯恩斯却反对这些,提倡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他论证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目标;他的这种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的思想后来成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后来的宏观经济学都是建立在凯恩斯的《通论》的基础之上的。
毫无疑问,凯恩斯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敢于打破旧的思想的束缚,承认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整个宏观经济学学的贡献是极大的。
凯恩斯不仅是经济学理论上的天才,而且还是位大胆的实践者。虽然说来容易做来难,但他仍然不顾风险,亏了再赚,毕竟技高一筹,果然名利双收。
在伦敦的一个早晨,一个男子已经醒了,但他仍躺在床上、衣衫不整。他在和他的经纪人通话,为他自己、一所大学、一个辛迪加的巨大投机业务作决定。
这人就是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男爵,他不但开辟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阵地(他的两本主要著作给他带来了巨大且历久不衰的声誉),还担任过大学司库和剑桥大学学监、政府官员和顾问等。凯恩斯男爵还是一位富有的投资者。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影响了几代人,在目前的经济政策制定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将继续影响未来若干年的经济思想。
经济学学者们总是这样介绍凯恩斯:他从小聪明,是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与俄国的漂亮芭蕾舞演员结了婚,担任过国王和总统的顾问。在业余时间,他为自己、为剑桥大学进行货币和商品投机,并取得很大成功。但事实上,这些内容中很多纯粹是编造出来的,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
凯恩斯的祖上是英国的贵族,他父母在剑桥大学任教。凯恩斯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他们在他身上付出了很多,也对小凯恩斯寄予了很高期望。凯恩斯果然不负所望,从伊顿公学毕业,就取得了国王学院数学和经典著作的奖学金。1905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并获得数学学士学位。1906年凯恩斯通过公务员考试,到外交部的印度办公室工作。两年后,申请国王学院的数学研究员职位,但没有成功。
不久,剑桥大学向他提供一个教学一般经济学的研究员职位,这个职位一直保留到他去世。凯恩斯主讲的众多课程中有一门是每周一次的关于印度货币和金融方面的课程。不久,凯恩斯专门研究货币、信用和价值。这段时间,他也写了一些书,主要是在概率论方面,他的经济学方面的第一部著作是《印度的货币和金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社会上普遍担心出现金融危机,作为货币问题专家,凯恩斯去财政部任职。他的首次努力是去说服首相劳合·乔治保持黄金储备。到战争结束时,凯恩斯已在财政部树立了牢固的地位,并被派到国外处理一系列的金融问题。当和平会议在巴黎举行时,凯恩斯代表英国财政部参加了和谈。
和谈结束后,凯恩斯从财政部辞职,撰写了《和平的经济后果》一书。这本书中描述了一些当时著名人物的事情,包括劳合·乔治等人物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分析。
华特·利普曼把凯恩斯的著作编成一个系列,凯恩斯承担出版费,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著作在爱丁堡印刷,用船把它运到伦敦,途中船不幸失事,2000本《和平的经济后果》被海水冲到丹麦海滩。按丹麦法律,书在当地公开拍卖。这本书最后被译成多国文字,大约售出了14万册。
凯恩斯是一个最会把理论化为实践的人,在撰书的同时,凯恩斯也从事货币买卖。根据他在财政部工作得到的经验和对战后德国的考察,他开始看好美元,看跌欧洲货币,并按10%的保证金进行交易,建立了一系列货币仓位。不久他赚了大笔利润,并就此认为自己能比普通人更好地看清市场的走势。
1920年4月,凯恩斯预见德国即将出现信用膨胀,以此为理由,卖空马克。此前马克一直下跌,但现在开始反弹。4、5月间,凯恩斯自己损失了13125英镑,他任顾问的辛迪加也损失了8498英镑。经纪公司要求他支付7000英镑的保证金,于是他从一个敬慕者那里借来了5000英镑,又用他的预支稿酬支付了1500英镑,才得以付清。他承认,自己已经破产了。
1921年,通过写作,凯恩斯的经济状况好转,又开始了商品和股票投机,交易
都采用保证金交易方式。
1924年,凯恩斯投资57797英镑,到1937年增值506450英镑,在证券业中建立了自己的声誉。此间,凯恩斯每年的平均投资复利收益率为17%,利润虽高,但仍然比不上保守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的业绩。
凯恩斯的官方传记作者说,凯恩斯在1937年放弃了投机,原因是他身体欠佳。实际上,那时他的病已经好了,而且身体不错,以致可以在接下来的9年里继续影响经济学和政治的发展。但近年来出版的传记指出,凯恩斯在1937年美国股市上损失惨重,考虑到第二次破产可能会损害他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经济学家的声誉,于是及时退出了投机行列。
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凯恩斯谈到了他的投资哲学,我们可以恰当地称之为“选美理论”共有100幅候选美女照片,由公众从中选出4人。然而,人们并不投票给他认为是最美的人,而是选择他认为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最美的人。
像许多伟大的金融家一样,凯恩斯在大事上十分大胆,敢于冒险使用大量资金以支持一个论点。但小事上,他非常保守。
一次,凯恩斯和一个朋友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度假,他们让一群当地小孩为他们擦皮鞋。凯恩斯付的钱太少,气得小孩们向他们扔石头。他的朋友建议他多给点钱了事,而凯恩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回答道:“我不会贬抑货币的价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凯恩斯从事研究的唯一目的就是使经济理论能为现实经济服务。
  凯恩斯之所以有如此创造性思维,是与他所处的背景及个性有关。凯恩斯的父亲是剑桥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其母亲也是早期剑桥毕业生,曾任剑桥市长,因此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有机会同一些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接触,并接识一些有文学艺术才能和创新精神的朋友。后进入剑桥大学专攻数学,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到剑桥皇家学院任经济学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征召进财政部工作,曾以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身份参加巴黎和会并因对德国赔款问题的意见未被接受而忿然辞职回到剑桥。以后担任权威刊物《经济学杂志》主编,先后出版过几本名著,从事证券投资获利数十万英镑,兼任不少公司的顾问或董事,开办过艺术剧院,担任过皇家学院总务长。1930年代,他已是国际知名人物,二战期间担任了英国财政部顾问,战后又积极参与筹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开发银行的工作,后因操劳过度,于1946年60岁时心脏病突发而逝世。
  从凯恩斯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一方面是才华横溢的思想家,思想敏锐且具辩才,精力充沛而绝对自信,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不崇拜个人,更不崇拜传统教条;另一方面他又善于吸纳新知识,喜欢反省自己,一旦发现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就能很快放弃旧观点而提出新观点,故有人说他是“多变的凯恩斯”。在《通论》发表以前,他的这种性格的最重要体现是1919年出版的《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书,这本书使当年33岁的凯恩斯一跃成为知名人物。巴黎和会期间,很多人都想使战败的德国支付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以惩罚德国而治愈自己的战争创伤。凯恩斯从货币经济理论角度坚决反对迫使德国支付过多的赔款,认为赔款国大量支付赔款必然使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价值相对降低,从而有利于赔款国的出口,其结果反而使赔款国所支付的赔款从进出口贸易中得到补偿,最后不仅是那些获得赔款的国家实际上代替德国支付了赔款,而且还不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并有可能引发又一次战争。可惜他的这种主张在当时条件下是很难被人接受的。
  之后,凯恩斯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和论文,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三部,即《货币改革论》、《货币论》和《通论》,前两部名著可以看成是为《通论》作的铺垫。从所有这些学术成果中可以看出,凯恩斯从事研究的唯一目的就是使经济理论能为现实经济服务。他的广泛阅历、反叛精神、正视现实的作风、不断反省自己的勇气都为他的巨著诞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通论》出版的消息传出后,美国各大学的青年学者等不及当地书店的发行,就急于联名写信到英国函购。尽管《通论》的篇幅还不及《国富论》的一半,而且还存在着体系不够严密、理论概念前后不一致,是公认的历来经济学名著中条理最不清的著述之一,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它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力。它的问世,不仅使现代宏观经济学得以形成,更重要的是使西方经济学理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追随者无数,并以标榜为凯恩斯主义者为荣。凯恩斯去世后,众多经济学家总结并发展了凯恩斯理论,形成了炫耀一时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
  20世纪50至6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了战后高速增长期。政府对经济的介入及调控使经济保持了比较平衡的增长。这些实践都证明了凯恩斯理论的正确性,从而使凯恩斯主义占据了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同时,经济学家们也开始围绕凯恩斯理论存在的缺陷,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修正与改进,形成了一大批对经济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学术成果。在众多经济学家的修正与补充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变得更为完善和成熟,并在60年代达到顶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