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黄河之旅的经典语录

你可能正想要阅读黄河之旅的经典语录,想要了解黄河之旅的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豆豆语录网精心整理了黄河之旅的经典语录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阅读,那么,下面这些黄河之旅的经典语录内容,如希望是您喜欢的。



黄河之旅的经典语录



它是气势磅礴的,也是柔情婉转的。它流经的区域是绿色的生态屏障,也是多彩的经济地带。它滋养的土地上创造出璀璨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

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犹如一条巨龙,黄河劈开青藏山川,穿过高原峡谷,出壶口、跃龙门、闯三门峡,行程5464公里,流经9个省区,九曲十八弯,奔腾入海。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是诗仙笔下的黄河,其源头之高、流程之远,如挟天风海雨般迎面扑来。远古的风穿过低吟的浪花,滚滚黄河水悠悠讲述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发展故事。

黄河之水天上来(油画) 黄建南

远古时代,黄河流域气候温和、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我们的祖先选择在这里繁衍生息。自夏朝至北宋的3000多年间,黄河流域始终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代王朝多在此建都。黄河岸边,留下了当时中国人生产生活、行军打仗的诸多痕迹,数不尽的“黄河故事”见诸史册,成为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经典篇章。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战国末期,秦赵两国在黄河边的渑池相会,这样的史实背景下,史学家司马迁生动讲述了廉颇负荆请罪与蔺相如将相和的精彩故事。“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贾谊《过秦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在秦始皇眼里,高耸的华山、汹涌的黄河就是坚固的城防,他“仁义不施”,以暴虐治天下。西汉名士贾谊以此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引人深思。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边上,暮色苍茫之中,女战士木兰枕戈待旦,儿女情怀终在战场上百炼成钢。这样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被记录在北朝民歌里,流传千古。

黄河涌进大地回春(中国画) 万鼎

黄河,是古代中国朝代更迭、战事频发的宏大背景,是历史长河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中国人的高光时刻。

千百年来,黄河滋养着流域内亿万居民百姓,也曾肆虐四野、祸害生灵,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战国时期,梁惠王就为黄河沿岸老百姓遭遇饥荒而反复迁徙居民。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多淤、多决、多徙”的黄河,在2000多年间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柱子上,数千年来,智慧的中国人民想尽办法解决黄河断流、决溢等难题。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形象地描述了黄河的含沙量之多。的确,黄河是全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携带16亿吨黄沙奔流向东。

黄河宁,天下平。“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黄河,是中国人民科学认识和治理大江大河的重要见证,是一代代中华儿女上下求索追求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人的诗词意境宏阔,黄河沿岸的北国风光尽收眼底,反映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边塞诗”也在诗人们的反复吟咏中进入黄金时代。

登鹳雀楼(书法) 雒三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这首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短短二十字,缩万里于咫尺,寓哲理于简言,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壮丽景象和磅礴气势,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置身于北国雪景之中,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直抒胸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何等的自信与豪迈!

这样的豪情壮志,正是源于黄河凝聚起的强大精神力量。“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梁衡《壶口瀑布》,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在中国人心里,黄河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体现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坚韧刚强的民族品格。

“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光未然《黄河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高山之巅、黄河之滨,“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巍然耸立,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黄河之水天上来(油画) 黄建南

70年不决口、20年不断流、先后抵御12次大洪水……正是在民族精神的鼓舞和支撑下,党领导人民开创了治黄事业新篇章,创造了黄河70年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实现了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

黄河,是祖国壮美河山的一抹亮色,是中华儿女在民族精神激励下接续奋斗砥砺前进的鲜亮底色。

大河流日夜,慷慨歌未央。现如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绘就,“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号角正吹响。黄河,不舍昼夜地奔向未来,必将成为持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之旅的经典语句



地方太多了,重要的地方大概有黄河源、刘家峡、青铜峡、壶口、小浪底。这一圈下来得30来天呢,可不是闹着玩的。

光省会就有4个,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河南郑州以及山东济南。这是在考验哥的地理知识掌握的如何啊~如果人的一生能有这么一次黄河之旅,此处省略一万字。

1993年,台湾“汉声”的一套三本精装的《黄河十四走》横空出世。创始人黄永松亲自选纸,亲自校色,“编辑部忙得人仰马翻”。他们编辑出版的,是杨先让带领考察团四年八省几万字笔记、数千张照片、上百种民艺收集,以及调查者本人终生难忘的亲身体验。汉声花了近三年时间完成此书。再之后,书成绝版。期间,著名作家白先勇、中央美院附中老校长丁井文、加州圣地亚哥市人类学博物馆馆长莎娃朵,均为本书折服,或是托人代购,或是试图邀请合作办展,皆因这套书太经典。

《黄河十四走》内页

本书不仅详述了诸如安塞腰鼓、汉画像石、木版A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面)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它们的艺术风格、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并记录下当时优秀的民间艺人(如刘兰英剪纸、苏兰花剪纸、潘京乐皮影等),为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留下了珍贵的图文资料。

黄河考察一行人,从佳县乘船渡黄河。

杨先让关于民间艺术的观点,放在今天仍然戳中痛处。任何形式的文化单一板结,伤害的不仅仅是民间艺术。他在书中说,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历史上几乎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却又极其坦然地与平民百姓相伴共存,从来未炫耀过自己的辉煌。现在看来,正是这些典籍不载、正史不论的民间艺术,在很大的范围内成为支撑一个民族的元气。如果根据正统的文献去考察一国的文化,结果往往只是对帝王及上层阶级功绩的再认识。这本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局限:人类社会自从出现了阶级、贵贱的结构,文化的垄断就开始了。民间文化之被贬抑、被忽视正是这种历史局限所致。其实,上层文化只是整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这个部分还是从民间文化去提取、升华的。从较客观的史实去考察,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脉络应该是这样的:我们的祖先,按照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创造了先民的“本源文化”,然后随着经济、政治情况的发展而分化为“上层文化”和“民间文化”。上层文化是吸取民间文化的养料而形成的,民间文化却直接传承本源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形式,发展成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海洋。

杨先让考察黄河民艺的笔记本内页手绘图

25年后的2018年6月,广西师大出版社再次出版“汉声”一套三册《黄河十四走》。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全书“《黄河十四走》背后的一些事儿”一章中,有关剪花娘子库淑兰、剪纸能手苏兰花、新绛县福胜寺的塑像和住持开朗和尚的作者手记, 一斑窥豹,了解这次史无前例的黄河流域民间艺术壮游。

1981年,杨先让摄于陕北

说不完的库淑兰

剪花娘子走了,她的艺术永存人间。

真是几百年出一个,像齐白石、梅兰芳、徐悲鸿那样的一个……

可能是一九八八年初,陕西旬邑县文化馆文为群带来几幅库淑兰的剪纸给我看,我真惊讶这些从来未见过的剪纸艺术。听了来者的介绍,我决定前往探访。

当时靳之林有病住院,冯真教授不能抽身,吕胜中有课,杨阳带学生去云南,两位本科生要准备毕业创作,我只好把新招来的研究生乔晓光带在身边。再有一位是中国美术馆曹振峰那里新由天津南开大学分配来的张朝辉,加上两位录像人员,一行五人,于一九八八年八月二十二日出发。我们先去甘肃庆阳再去陕西旬邑,然后去山西定襄、陕北府谷,然后经山西河曲、大同回北京。

在出发前,我给西安美术学院的妹妹杨学芹去信,约她到旬邑。我希望她能以一个研究专题介绍库淑兰的艺术道路。她是近水楼台。

九月二日,由旬邑县姜县长陪同、文化馆文为群引路来到库淑兰住村的破窑洞里。我被如此环境下生存的一位大艺术家,以及她所营造的世上独有的一座艺术殿堂震撼了。

且不说后来我向台湾“汉声”推荐,向香港来访者、向我系师生当面宣扬,还将库淑兰的代表大作《剪花娘子》安排在我系民间陈列室的重要位置上。我在文化部副部长王济夫退休后组织的一个民间艺术中心的活动平台上,让库淑兰的作品获大奖、特奖。然后我问文为群:“老太太高兴吗?”回答说:“她说就那么一两张纸(奖状),不顶用。”意思是既无奖金也不实惠。

是的,库淑兰依然穷。虽然得到县里的重视,让她搬出了破窑洞,到了县里,可她并不安逸,儿女感到她是摇钱树了,有利可图了,县里、文化馆两层也在等着。

后来得知库淑兰红火了。报刊、影视报道,以及香港、台湾办专展,当然都要有省、县文化馆陪着。库淑兰忙不过来,那就组织人员来复制,真真假假的库淑兰剪纸出现了。

库淑兰老了,也累了,二〇〇四年十二月十九日去世了,享年八十四岁。

那么在今天,开发旅游,发展文化,库淑兰在旬邑怎么发挥作用?办纪念馆?办学习班?复制剪纸?库淑兰能像美国的『摩西奶奶』(Grandma Moses,一八六〇至一九六一)被人们永远纪念着吗?

《黄河十四走》关于剪纸的内页

苏兰花

不知是谁,对民间剪纸能手说了这么一句话:“发现了一个,就毁了一个。”好可怕。

细想这话有些道理,其实对专业艺术人才来说,出名了而不知东南西北者,比比皆是。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就生存在农村,越偏僻的地方越精纯。那么中国农村老百姓,历代被一个『穷』字统治着,发现了一位能手,赞扬、宣传,进城出国,强加包装,值钱了,是好事,可是的确有的也会慢慢变味,作品走向大路货了,自己也认不清是南是北了。

当然问题并不是绝对的,又不能不有所发现。

我们第一次去山西新绛县,经文化馆馆长王秦安的引见,就认识了当地剪纸能手苏兰花老人。那时她已八十五岁了,依然精神。

苏兰花老人给我第一感觉,也是一个“美”字。她那气质举止、头面衣着的排场,那双纤巧的手,言谈间流露着的智慧,她当年绝对是一位既漂亮又善良、人见人爱的媳妇。

苏兰花剪纸《藏舟》

她不只能剪婚丧嫁娶、民俗节令所需的传统剪纸花样,更能取材戏曲故事和现实生活进行剪纸创作。她那概括、大胆、设计巧妙、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风格令人叫绝。

我们几次造访她老人家,拍照录像。她对自己的艺术说不上个道理,一切像是天生的。

她常笑着说“喜欢就拿去吧”“想照相就照吧”,表现得那么从容大方、真诚亲切。本来嘛,农村妇女的艺术与商品无关,是结合民生民俗所做的实用品。

可是现今开放了,一切与商品挂钩又是极其自然的事。作者没有那个心思,周边环境却促使你必然走向那条道儿。

后来不久,在北京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系办公室,来了一位男士找我,说是苏兰花的女婿,从提包中拿出了一叠叠剪纸,希望我们能收购,也希望帮助他推荐给其他人买一些,为了赚些钱。

开始我还未想到,后来我明白了来意,只好挑了几幅,因为我感到带来的剪纸并非都精彩。我也让他到同学那里,请师生们选些——我有一种别扭的感觉。

苏兰花会感到自己向商品化过渡的愉悦吗?是自愿还是被迫?我是真又困惑了。

我估计苏兰花老人现在可能已离开人间了。我永远不会忘记她和她的艺术。

新绛县福胜寺的塑像和住持开朗和尚

一九八七年秋后,我第一次来新绛,惊叹这里遗存着唐、宋、元、明以来的古塔、寺庙、大堂、园址、城楼,以及民间的木版画、刺绣、剪纸等数不清的文化艺术样式。

文物局、文化馆几位工作人员忙得都不知如何着手保存、抢救和发掘研究。缺经费,上面又顾不过来。新发掘出来的鼓乐《秦王点兵》已使新绛县名扬天下了。

福胜寺内的明王塑像

再说城西北光村那座唐代建的福胜寺,长年失修,现被小学校占据着。殿内尚残存有唐、宋、元、明塑造的天王、罗汉、如来、大势至菩萨、南海观音、善财童子……那绝对是被中国美术史编著者遗漏了的艺术精品。

我个人尤其为主殿旁的大势至彩塑立像所倾倒。神情姿态微妙至极,塑造风格区别于大同华严寺中的辽代菩萨像,真可与西方古希腊罗马的维纳斯雕塑媲美,而且尚保存得完整无损。福胜寺当时由一位开朗老和尚主持着香火。

出家人遇上这个年头,真不知他是怎么闯过来的。这座庙处在这个穷村落中,县里无力修缮,老和尚却在这里勉强地活着。

他大高个儿,破衣衫,一床又破又脏的被褥,瘦弱有病,无人照顾,常受轻蔑侮辱。不知一日三餐、冬寒夏暑他又是怎么度过的。他似苦似笑的样子,无言无语像个影子,默默地移动在庙宇间。听说他是交通大学出身。一手好书法,墙上贴着数张写在旧报纸上的佛经。也可能有诗句,我来不及细读。我曾求他为我们的黄河之行焚香祝祷一路平安。

距新绛县二十多里的福胜寺

第二年我和冯真、女儿杨阳一行再来新绛时,我买了一些糕点送他。他身体更虚弱了。他躺在那间门窗毫无遮挡的侧室,裹着露棉絮的脏被,没有精神与我们对话。

以后,我又来录像,逢元宵节,不巧他外出化缘了。我带了一斤元宵放在他床边桌子上,也不知他怎么煮着吃,也可能喂老鼠了。

不久,接王秦安信,最后一句:『开朗老和尚去世了。』苦海无边,他离开了这罪恶的人世升天了。

开朗和尚一定是一本大书,可惜我无缘了解他的身世经历,更无缘求他一纸书法存念。一位在乱世中看破红尘的知识分子,尤其经历过惨无人道的“文革”,竟依然守着孤灯破庙,这是何样一种人生境界。我不是同情,而是惋惜自己未能有机会进入开朗老和尚的精神世界中去探索一二。

每想到福胜寺中的大势至塑像,就想到开朗和尚无言的身影,怆然之极。

《黄河十四走——黄河民艺考察记》;著者:杨先让 杨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