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地球八十天经典语录英文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环游地球八十天经典语录英文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环游地球八十天经典语录英文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环游地球八十天经典语录英文
环游地球八十天经典语句英文
刚好有感触。
前几天,在偶然间突然从一堆书中发现这本书,是感到一丝惊喜和感动的。
我想起很小时,看这本书里的那些曲折坎坷,所怀着的激动与紧张。以及对福格先生处乱不惊、运筹帷幄的惊叹。
可能在文学评论者看来,这本书没有多么地有深度。但私以为这本书的意义不在此。
那个年纪,看书时只会单纯地读故事,对所谓的“文学”、“艺术”本身不会过于深究(因为不懂),只会想,“嗯,这个故事有意思。”
对,“有意思”,这就是那时读书的唯一原动力。
故事讲的是英国绅士福格先生和改良俱乐部的会友以两万英镑作为赌注,打赌“八十天里可以环游地球一周”。赌约定好后,他便带着绰号为“路路通”的仆人从伦敦出发,开始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环球旅行。在天灾人祸的干扰下,由于严密的安排,最终赢得打赌。
从伦敦道苏伊士。铁路和邮船。 7天;从苏伊士到孟买. 邮船 。13天;从孟买到加尔各答。铁路 。3天;从加尔各答到香港。邮船 。13天;从香港到横滨。邮船 。6天;从横滨到旧金山。邮船 。22天;从旧金山到纽约。铁路 。7天;从纽约到伦敦。邮船和铁路 。9天。(合计:80天)
情节设置跌宕起伏,沿途满是异见趣闻。尤其是结尾时候的反转迂回,这个故事牢牢地抓住了我。在那以后,我也看到过不少有趣的故事。但在当时,这本书在我内心引起的波动时无可匹敌的。
因为读过一些好故事,所以才有了读更多书的念想。
仔细想想,再翻开《八十天环游地球》,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你阅读过的,最终都烙印在了你的血肉里,化成了你的一部分。肯定曾经会有那么一两本书,对你影响颇深。
我想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当你有机会翻阅过去读过的书籍时,你会发现书中包含着的世界观与你现如今的世界观契合度相当高。
对我而言,这本书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性格的形成。
我想是由于对福格先生的赞叹。
那样精密的一个人,展现出来的运筹帷幄。“所有事情都看起来安排得井井有条”的背后,是预先的准备,谋定而后动;“面对突发状况都能处乱不惊”,是因为知道只有处乱不惊才能最大限度地不受其扰。
当时的惊叹、羡慕,影响着我日后性格不自觉地向其靠近,以至于当某个时刻意识到这一点时连自己都吓了一跳。
书这种东西,很奇妙的。
就比如,福格先生的这八十天,意义上就远远不止八十天。
赢得了赌注和爱情的他,将来躺在轮椅上走不动时,会因回想起这段经历而微笑;
千千万万的读者用自己的X天去体验福格先生的这八十天,在其中承受跌宕起伏;
当这些读者停下来细细检索自己的世界观时,发现自己的一部分由它所变,
我想,这就是阅读的意义。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之一,也是一部著名的科学幻想小说。
本文讲述的是英国绅士福克先生与改良俱乐部的成员朋友们打赌他能八十天环游地球一周,赌注是两万英镑,接着福克先生便带着绰号叫“路路通”的仆人启程从伦敦出发,开始了不可思议的环球旅行。他一路上几乎所有的困难和意外都被福克先生不幸碰上了,然而他总能一次次神奇地化险为夷,最终打赌成功,福克先生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八十天环游地球这一壮举。
其中《八十天环游地球》的优美语句列举如下:
1、分秒必争,利用好时间,就没什么问题。
2、万事通看着这些宗教仪式真是好奇极了,他瞪大眼睛努力地看、竖起耳朵仔细地听,脸上的神情既专著又茫然,你能想像他的样子完全像最没见过世面的傻瓜一样,蠢得都不用说了。
3、如果过这样生活的人就算是古怪,那也应该承认:这种古怪却也自有它的乐趣。
4、天气很好,风平浪静。福克先生在干什么呢:在甲板上散步?在欣赏美丽的海景?不,他对这些毫不感兴趣。他端坐在餐厅进食,对于沿途的绝妙风景无动于衷,甚至连想都懒得去想。
5、向南望去,一段两千米长的河堤宛如一只臂膀伸展在苏伊士运河的港湾里。
6、他的睫毛下面闪现出一双十分灵活的眼睛,不过他很知道怎样掩饰目光中透出的欲望。此时,他显得有些不耐烦,走来走去,无法待在原地。
80天环游地球《八十天环游地球》是凡尔纳一部著名的科学幻想小说,小说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英国绅士福克与朋友打赌两万英镑,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但他不幸被误当作偷窃英格兰银行的大盗,被苏格兰场通缉、追捕.随后他和仆人路路通克服了路途中的重重艰难险阻,在环绕地球一圈并回到伦敦时,却迟到第一时间五分钟,他自认失败,却又意外地获得胜利——原来他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利用时差正好节约了一天的时间!一路上福克的机智、勇敢和毅力都表现了十足的绅士派头,最后抱得美人归——他在印度救出了一个殉葬的王公妻子(艾娥达夫人).
对于长篇经典,低年级的孩子是不可能通过一次阅读就掌握那么多信息量的,而想让孩子重复阅读加以理解,一来他们很难提起兴趣(除非极其喜欢),二来时间上也不允许(小学阶段是孩子补充课外阅读的黄金时间,尽量多读,初中之后课余时间就很少了)。于是老记决定,每当孩子读完一本长篇,就把书中故事脉络、人物特点等信息整理出来,和孩子一起交流探讨,顺便再做一些相关知识点的拓展,以尽可能达到最好的阅读效果。和老记一起,帮助孩子“拆”经典名著,陪娃一起深度阅读吧。
经典小说之所以经典,一来是因为它的内容好,二来是因为熟悉它人多。《八十天环游地球》在诞生之初,就已经被改编成了话剧公映,而后又被多次搬上大银幕(成龙大哥不是也曾扮演过“路路通”一角嘛)。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个故事却是新鲜的,因此我们丝毫不能懈怠,得好好剖析一番才是。就先从与孩子交流读后感开始吧。
先提个问题,故事主要说的是什么?
孩子一定是回答得含糊笼统的,我们就给他补充周全。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英国伦敦的绅士斐利亚·福克。他没有老婆孩子,没有亲戚和其他家人,性格沉稳、遇事沉着,可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他很有钱,却不用上班,每天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到俱乐部和朋友们打牌消磨时光(太惬意了)。
1872年10月2日这一天(时间,在这个故事里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要强调清楚),福克绅士在和朋友们打牌时,闲聊到一桩银行失窃案。当大家聊到嫌疑犯能否逃脱时,产生了一个小小的争论——在交通发达的今天,环游地球需要多久(这“楼”歪得够可以的)。福克坚持认为80天就够了,而他的朋友们则坚决反对。于是“一根筋”福克便用了全部家当的一半(2万英镑)作为赌注,和朋友们打赌,约定在12月21日晚上8点45分——他绕地球一圈后——准时现身此地。
朋友们兴奋了,整个伦敦都兴奋了,只有福克绅士刚刚聘用的仆人,外号“路路通”的强恩不兴奋。因为,他本指望应聘一个安稳工作的,这下可好,得满世界折腾了。
一周后,10月9日,福克主仆二人已经来到了埃及苏伊士,准备乘“蒙古号”游轮前往印度孟买。
在这里,他们遇到了调查伦敦银行失窃案的探员费克斯。由于此前的线索显示,失窃案很可能是一位绅士所为,而绅士福克恰巧在这段时间内匆忙离开伦敦。于是武断的费克斯便认为福克就是那个贼,千方百计想要抓捕他,只可惜当时手上没有拘捕令,最终只能一路紧随福克主仆等待时机。
10月20日,“蒙古号”提前到达孟买。在这里,福克他们将转乘火车,由陆路横穿印度,到加尔各答再乘船继续环球之旅。在等火车的时间里,四处闲逛的法国人“路路通”闯进了一个印度寺庙,结果因为没有脱鞋,被僧侣暴揍了一顿(外出旅游,一定得注意当地的禁忌避讳,做到入乡随俗才行呢)。
火车之旅并不顺利。福克没想到购买的前往加尔各答的车票,居然不能够直达终点,理由是铁路还没修好……(看来印度铁路的“梗”在19世纪就已经流行了)。“土豪”福克下车后,花巨资买了一头大象代步,并雇了一个当地人做向导,同时还把在火车上结识的“牌友”克罗马第爵士也带上了。
在穿越丛林的旅程中,福克一行遇到了一个送葬队伍。队伍中一个表情木讷、神色憔悴的妙龄女子吸引了绅士们的目光。当地向导解释,这是陪葬的可怜女人。绅士们坐不住了,决定要解救她。最终,在神勇仆人“路路通”的超长发挥下,小寡妇艾娥达得救了。自此,“无路可走”的艾娥达便成了这个“旅游团”的新成员。
在阿拉哈巴德,福克一行重新登上了火车,途经贝纳勒斯(克罗马第爵士在这下车了)、彼赫尔前往加尔各答。然而在那里等待他们的,是设计好抓捕陷阱的探员费克斯。
最终,福克用钱摆平了“陷阱”,气坏了探员,并登上了途经新加坡、目的地香港的“仰光号”商船。
11月6日,福克他们抵达香港。在这里,探员费克斯用酒和鸦片烟放倒了“路路通”,使得福克错过了前往日本横滨的船。冷静沉着的英国绅士想办法找到了一艘小船,借道上海,从那转乘前往横滨的游轮。然后又由横滨乘船,横渡太平洋,于12月3日抵达了美国旧金山。
从旧金山开始,福克一行又要坐火车了。你应该能够猜到,这又将出现意外。
由于尾随太久,探员费克斯再也藏不住行踪了,就索性和福克他们打了招呼,明明白白一路同行。此时的费克斯收到了从伦敦一路寄来的拘捕令,可是无奈已经出了英国控制的势力范围,无法执行了。而他也知道福克还将回伦敦,于是便决定暗暗保护他,待到平安回到英国时再拘捕。保护福克的愿望很快就得以实现,在当地一场选举游行中,误入对立阵营互殴现场的福克难以脱身,幸亏费克斯则挺身而出保护了绅士。
火车终于载着福克他们离开了这个鬼地方,可是在经过印第安人的地界时,遭他们到了攻击。“路路通”营救了发生意外的列车,自己却被俘虏了。福克从赶来救援的美军连长那里借了30个士兵去救“路路通”,最终成功解救。
而后,为了弥补这一路耽搁的时间,探员费克斯找来了一个雪橇手,让他用雪橇载着旅行者们穿越了冰天雪地,赶到了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车站。从这里,福克他们又有火车可以坐了。
12月10日下午,火车到达了芝加哥。12月11日晚11点15分,在芝加哥换乘的火车途径了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和新泽西州之后,终于赶到了纽约。可是,福克绅士准备搭乘的前往英国利物浦的“中国号”游轮已经出港了。
无奈之下,“土豪”福克又出巨资雇了一艘船回英国。在经过一系列辗转之后,12月21日上午11点40分,福克一行终于赶到了利物浦。此时离环球航行约定时间还差9个小时零五分钟,而利物浦到伦敦只需要6个小时就够了。然而,一路上的那颗“定时炸弹”终于爆炸了——探员费克斯拘捕了福克,并将他关进了监狱。
当费克斯搞清楚原先的嫌疑犯已经成功抓获,赶来释放福克时,一切都已经晚了。时间过了,福克输了。
即将倾家荡产的福克并没有走投无路,一路随行的印度女子艾娥达已经爱上了这个“穷光蛋”,并决定与他结婚。当兴高采烈的“路路通”第二天跑去教堂联系举行婚礼仪式的事情时,却得到了另一个更令人惊喜的消息——福克绅士并没有输。因为他们是一路向东行进绕地球一圈,根据时差,他们其实是提前了24小时回到英国。
再然后,就理所当然的是他们主仆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了。
第二个问题,故事里面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环游世界都经过了哪些地方?
通过图表更能直观的让孩子了解书中的内容
主要人物关系图
环游地球路线图
第三个问题,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是怎样的人?你喜欢哪个人物?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先让孩子自由发挥吧。
斐利亚·福克,一个典型英国绅士的样子:生活按部就班,行动一板一眼,永远不慌不忙,凡事总有准备;所看的东西都有目的,所做的动作都有原因,能走捷径绝不绕道,能三言两语绝不废话;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怎么搭配都需要编号,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所有细节精确到分钟;从来不会因为什么事情而激动,也从来不会因为什么事情而苦恼。用“路路通”的话说,福克先生基本上就是“一架机器”。但这并不影响他正直、热心、有情有义。
“路路通”强恩,一个过着底层生活的普通人:身体结实健壮,经历丰富多样;为人大大咧咧,也不聪明机警;性格随和、善良勇敢;虽说大部分时候都不让人满意,但关键时刻却能救人于危急。
费克斯,表面精明实则糊涂的探员:为了职责,更是为了赏金,他盯上了斐利亚·福克;诡计多端,却总是缺乏运气;不择手段,却又潜藏点点良知;给福克一行增添了很多麻烦,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不少帮助。
艾娥达,身世悲惨的印度女子:迫于传统和宗教的束缚,她走上了悲惨的命运之路;在得到营救之后,表现出了果敢和善良;不惧危难,不贪名利。
第四个问题:故事中哪些情节令你印象深刻?如果你是主人公会怎么办?
同样是开放式的提问,并无标准答案,孩子能够说出个一二三就是好的。
老记的孩子在读这本书时,问了几个问题,经过查询和总结,此处将结果分享给大家,权当拓展知识点吧。
1、什么是“绅士”?
“绅士”这个词是个“舶来品”,由英文Gentleman意译而来。在中世纪的英国,“gentry”(绅士阶级)是一个社会阶层,社会地位仅次于贵族(譬如爵士)。此阶层的男性成人当时被称为“gentleman”(绅士)。绅士们通常的装扮是手拿文明棍、头戴大礼帽、身着笔挺的西装、脚踏蹬亮的皮鞋。他们彬彬有礼、待人谦和,谈吐高雅、行事谨慎,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有良好的修养和广阔的人际关系。(福克正是一个标准化的绅士。)
在中国,并没有“绅士”这种称呼,与之称谓相近的叫做“乡绅”。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特有的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
如果非要从中国文化里找一个与西方绅士相对应的称呼或者相似的角色,那么应该非“君子”莫属了。
2、为什么火车速度快一点就可以通过危桥?
福克一行踏上美国国土,准备乘坐火车直接去纽约,可是一路上麻烦不断。在等待了10万头野牛慢悠悠地横跨铁路之后,第二天就又遇到了一座快要垮塌的危桥。为了节省时间,火车司机没有选择绕道行驶,而是后退2英里,然后全力加速,从危桥上冲了过去。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太复杂,之所以加快速度就能通过危桥,无非是因为火车在桥上停留的时间短了一些,减少了桥体所要承受的重量。
如果要更科学地解释,那么就假设火车对桥体的压力(在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为Q,将桥压垮需要时间为Δt,桥长为L,火车速度为Δv,火车对桥造成的冲量为I——它决定桥垮不垮,那么:
I=Q·Δt=Q·(L/Δv)
可以看出,Δv越大,I的值就越小,也就是火车速度越快,给桥造成的负担就越小。
当然,过桥期间是不能加速或减速的,一定得匀速通过才行。
3、军队中的一个“连”有多少人?
福克一行坐火车在美国境内穿梭,途径印第安人居住的区域时受到了他们的攻击,“路路通”在这次袭击中被俘。后赶来的驻地部队连长派了30人协助福克营救“路路通”。孩子提这个问题时,可能正是读到了此节。那么,他所指的军队就是陆军了,一般陆军建制都是三三制,即一个连有三个排,一个排有三个班,那么一个连大约有:
连长及副手2人+排长及副手2人×3+班长及副手2人×3×3+士兵12人×3×3=134人。
也就是说,陆军连长派了接近一个排的人协助福克营救“路路通”。
4、为什么福克他们明明迟到了,怎么却又赢了?什么是时差?
时差的问题可能大部分低年级的孩子在一时之间都很难明白,这将极大影响对小说的理解,因此得好好解释一番。
我们定义太阳在天空中最高点时为12点。由于地球是圆的,并且自传不休,而太阳只有一个,因此,不同经度(地球从南到北画的连线叫经度)上只能出现一个最高点的太阳,即,不同经度的12点是不同的。比如,中国的12点与英国的12点,显然存在巨大差别,而这个差别,就叫做时差。
我们把在地球上从南到北画的连线称为经度,而经度可以有很多条,为了给这些经度编号,我们规定了一个0经度线——本初子午线。它就位于福克家乡伦敦附近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由于世界上的时间都不一样,为了交流方便,我们便把本初子午线这里的时间(经度15度范围内)设为标准时间,即格林尼治时间;往东去,经度每隔15度,便加上1个小时;往西去,经度每隔15度便减去1小时。【这很好理解,比如伦敦时间是中午12点,那么此时的太阳已经直射英国,而中国已经天黑,也就是晚上8点了——12+8=20点(中国的时区是格林尼治时间+8)】
时间这样不停地往东加、往西减,而地球又是圆的,那么就应该会有一个碰头的地方——没错,这个地方就是0度经线的对面——180度经线处。它位于太平洋中部,我们定义其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即,一天开始和结束的地方。由东往西跨过这条线,日期就要加一天;而由西往东跨过这条线,日期就要减一天。【当福克乘船由日本横滨前往美国旧金山时,他就由西往东跨过了这条线,应该在日历上减去一天,可是当时还没有“国际日期变更线”这一说(这是1884年才确立的,而福克环游世界是1872年),也就没能引起他的注意。于是福克继续把手表时间往上加(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与当地时间校准,否则就会误了时间,文中有这个描写;而他们是往东行的,所以时间是往上加),日历日期继续往上叠;时间最终多加了24个小时,日期也就多加了一天——这就是他提前回到伦敦的原因(福克所记的12月21日实际上只是伦敦时间的12月20日)。】
好了,当您弄清了以上这些,就应该能够让孩子明白福克为什么是提前一天回到了伦敦。
倘若孩子还不明白,那不妨让他这样想象一下:
假如福克会超能力,能够在地球上瞬间移动,几乎不耗费时间就能够绕地球一圈。而当他途径某地时,就把时间调整为当地时间,那么一圈绕下来,回到伦敦时,他将凭空多经历了一天:
下图福克瞬移的开始时间是1日12时,太阳正当空。而当他一圈绕回来之后,时间就已经是2日12时了——太阳可都还没动过呢。
如果这样还没能让孩子明白,那就重头再把文章看一遍吧。老记真尽力了!
秋风吹,
秋风吹,
吹到花园里,
菊儿乐开了花,
桂花香满园。
秋风吹,
秋风吹,
吹到果园里,
梨儿压弯了树,
苹果笑红了脸。
参考资料: 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