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语录原文

豆豆语录网提供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语录原文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语录原文的相关语录呢?在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语录原文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语录原文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语句原文



同一个屋檐下的人

——卡列宁人物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作者托翁几易起稿,开头就换了数次,直到写出了那个隽语般的经典开篇——“家庭的幸与不幸”。而卡列宁正是其中一个不幸家庭中的人物。本文试析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中构造的卡列宁的形象。

一、卡列宁是什么人

他,毋庸置疑是个负责任、有能力的官员,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小说中他负责的公务涵盖之广、难度之大到了近乎匪夷所思的地步——参与法律的制定,和政敌角力,处置农田水利甚至民族问题……接待各式各样的请愿团体。凯拉·奈特利版本的电影特地展现了这个桥段——裘德洛饰演的卡列宁在议会受阻时非常疲惫而落寞地一个人揉鼻梁。不过,他确实是发自内心地狂热、喜爱他的工作,为此奉献一生似乎也在所不惜,甚至熬坏了身体,崇敬(甚至是暗中爱慕)他的伯爵夫人利季娅带来医生为他体检,用的理由是——我是为了俄国,来让医生确保您的健康。卡列宁的事业心如此之强,他对名誉的态度也达到近乎苛求的地步:尤其重视门面(有助于提升他在官场的威望),克己但追逐功名,力求公正,却刚愎自用。

他的妻子安娜评价丈夫:“他毕竟是个好人,正直,善良,事业上有成就。”

公务几乎占去卡列宁的全部时间,但他还是十分热衷于关心知识界的细琐,他认为博览群书是他的责任,尽管在艺术、诗歌、音乐方面乏善可陈,却能有坚定的见解。他爱读莎士比亚、拉斐尔,听贝多芬,谈新派诗歌和音乐的蕴意,更甚者对各种文艺流派都作了十分明确的分类。晚上读书是他必不可少的习惯(伏伦斯基在与安娜同居后,一度迷恋绘画艺术,并没有持续多久)。

有人认为卡列宁对待妻子的态度犹如对待一块雕饰精美的人形木板:我把你维护的巨细靡遗,饮食起居样样周全,但请不要添乱惹事,也别妄想和我平起平坐。认为他不能满足妻子在情感方面的需求,没有尽到一个丈夫的义务,他的爱是缺乏生命活力的。

笔者觉得这是在偏袒安娜,归罪可怜人。托翁何许人也,卡列宁看似缺乏生命力,这是在与安娜的对比中败落的,恰与陶丽夫妇的情况相反:他今年三十有四,是个多情的美男子;他的妻子比他只小一岁……她已经年老色衰,失去风姿,毫无魅力。这是奥勃朗斯基眼中的妻子,与他自己的容光焕发,精神饱满相较,陶丽既苍白又无力。那么安娜眼中的卡列宁呢?是不是也带上了类似她弟弟那样的想法。卡列宁不似伏伦斯基那样俊气,表情僵硬,声音尖锐,口吻总带着嘲弄和讥讽,不能说一句富于情趣的话,他对安娜的感情冷淡,一成不变。可他果真如此嘛?

小说中回顾卡列宁的往事时有这样的描述:他求了婚,并且把他可能倾注的感情都倾注到未婚妻身上,后来又倾注到妻子身上……他对安娜的迷恋彻底消除了他同别人亲密交往的需要。有趣的是以上这些恰是安娜后来对他爱得死心塌地的情人的要求。卡列宁是一个政客,他不可避免的受到冷酷的官场气氛的熏染。在那里,人一旦失势或受到诟病,遭人鄙夷。卡列宁焦虑时会不由自主地扳弄指节,自从安娜出事后,在工作的负担上更压上一重家庭不幸的愁恼,他尖声说“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哪……我的精力已经用到极限了。我垮了。”阿历克塞·亚力克山德洛维奇·卡列宁,这个小说中一贯严肃坚强的男人被夺走了笑容,并加倍用苦闷和眼泪压制着,他竭力想做一个饶恕的圣人,但又不能不因回想到妻子安娜而心烦意乱。他未必是个虔诚的基督徒, 那所谓的信仰不过是一个走投无路的人聊以自慰的汤剂。

最后安娜冲破家庭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了,然而却伤害了一群爱她的人,而卡列宁以他强烈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感却保证了一群人的正常生活,前者奔向恶魔,后者投靠上帝。

二、卡列宁对安娜与伏伦斯基

安娜的情人是个年轻俊气的骑兵军官,小说中借众角之口对其作了褒贬接壤的评价。

“伏伦斯基……彼得堡花花公子的活标本,……富裕,人长得漂亮又广交谊。……善良……很有教养,又很聪明,是一个前程远大的人物。”——奥勃朗斯基。

“伏伦斯基……体格强壮……相貌端正俊美,性格沉着刚毅而和蔼可亲。……一切都显得落落大方,雅致洒脱。”——列文。

从他们的评价中可以得知,伏伦斯基是再好不过的情人了,与他相较,卡列宁相形见绌。

当这样具有威胁的情敌介入卡列宁与安娜脆弱的夫妻生活时,卡列宁的反应十分微妙。

妻子的不忠是巨大的伤害,可卡列宁所表现的第一反应不是怀疑、求证、怨怒或报复,有人认为他是在逃避,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这种想法是偏激的,将卡列宁的形象平面化了,的确他是有逃避,但其中也包括了他选择相信妻子的情绪,而不是怀疑,小说中提及“卡列宁从来不怀疑。他认为,猜疑是对自己妻子的侮辱,对妻子应该信任。”再说到求证,即使像他这样公务繁忙的人,对妻子的作为也并非木讷无知,不过他对安娜隐约的私情在第一时间选择了信任和提醒,唯一的败笔就是高估了自己在安娜心目中的地位。他希望安娜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多大的恶劣后果,但最终失败了。

卡列宁在对待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关系上展示了自己宽广的胸怀和仁慈之心。尤其是在安娜产褥热时期,卡列宁对俩人的态度陡然巨变——他用诚挚的泪水饶恕了他们,当着背弃自己的女人和情敌的面情绪失控,让自己的右脸也蒙羞。这一举动正能说明卡列宁是有细腻的感情的,只是不善表达,可当他稍微显露这种感情时,连伏伦斯基也要感到渺小愧疚。罗利在《寡言的恋人》中如是说:炽烈的热情正像洪水激流,浅的喧嚣,深的反而沉默。卡列宁拥得正是这种深沉。

另外卡列宁在“离婚”一事上也思虑周全。安娜一直苦苦要求离婚,希望和伏伦斯基双宿双飞,她以为自己可以无惧后果,只要有幸福的爱情。卡列宁就此事同律师咨询,他了解到离婚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之一才允许离婚,夫妻一方有生理缺陷、分离五年没有音讯和通奸。前两个条件不符,第三个条件则需要双方共同确认,并由教会裁决。原文写道“卡列宁焦急得皱起眉头,自己在嘴里嘟哝了几句,却没有回答……他已经了解离婚的详细办法之后,就觉得离婚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他的自尊心和对宗教的虔敬不允许他随便控告别人通奸,更不允许他使他已经宽恕的心爱的妻子出丑和受辱。他觉得不可能离婚,还有另外的,更重要的原因。要是离婚,儿子怎么办?……不过,除此之外,最使卡列宁感到离婚不可能的原因是,如果他同意离婚,那就是用这种办法毁灭安娜。”卡列宁在处理离婚事件时,没有企图报复安娜而武断离婚,他考虑到安娜没有想到的后患,又担心伏伦斯基喜新厌旧抛弃安娜。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比伏伦斯基还要关心安娜出轨后将要受到的来自社会的恶意。

卡列宁,不论如何,他在对待安娜和伏伦斯基的态度上表现出了自己年长和经年游弋政坛的成熟稳重,也曾因失去安娜而感到困惑,不安和孤独,但他并没有像伏伦斯基一样为安娜的迷狂所制,他看到了安娜离开他的必然以及妻子的结局。对待感情,他不活跃,没胆决斗,想过拯救,终于无能为力。

三、同一个屋檐下的人

“家庭”在西方的原意是“同一个屋檐下的人”。卡列宁与安娜住在彼得堡,家境殷实受人尊敬,并且育有一子谢廖沙。在伏伦斯基介入前,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至少妻子不对丈夫抱有偏见和恶意,丈夫也尊重妻子并承担维系家庭的任务。这种类型的家庭如果不采取行动,长年累月也难有变化,夫妇双方的生活不温不火,感情没有破裂,也谈不上美满和谐。在陶丽和奥勃朗斯基之间是丈夫欺骗了妻子,妻子宽恕了丈夫却没能使丈夫回心转意,而轮到安娜一家,则是妻子首先采取行动,像她振振有词的那样“冲破”厌恶的虚伪的家,换来却是短暂的拖拽着痛苦的愉悦和糟糕的结局。

可“家庭”究竟是建立什么上的?笔者在赏完《安娜》后稍有感想:感情亲密就要产生罅隙,黏腻反而催生隔阂,强势悭吝不如适时偃旗息鼓,细涓的绵密清澄要盖过海誓山盟的热烈臻美。夫妻生活不同于情人间的揶揄嬉闹,恐怕要加倍的互相尊重才行,尊重对方的信任,信任对方的感情,感激对方的容忍。家庭或可比一种复杂的化合物,情爱是其中具有一定分量的元素,部分沉淀,部分游离,暴露在空气中,难免会因为不怀好意的添加剂而转变,此时就需要导入更稳定或更活跃的离子来置换偏移的微量的情感元素,而家庭正是靠这些“离子”维系的。

曾经的安娜是多么渴望自由的爱情,临了却把不自由的枷锁箍在伏伦斯基的身上,扼住她所要求的爱情的咽喉,并使她窒息,真是讽刺。这让我想到了裴多菲的诗,关于自由和爱情,两者都是家庭的组成物,少一个就坏事。正如卡列宁给了安娜自由,却没有安娜想要的爱情,安娜离开了他;安娜给了伏伦斯基需要的爱情,却没有自由,伏伦斯基亦感到烦躁。

“同一个屋檐下的人”彼此之间需要保持基本的爱情,理智和自由,才能成为家庭。

安娜·卡列尼娜是名副其实的主角,值得我同情的只有卡列宁。

十九世纪的文坛可谓是群星璀璨、人才辈出,法国有维克多·雨果、大仲马、巴尔扎克,英国有查尔斯·狄更斯,美国有杰克·伦敦,俄国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当然还有俄国乃至世界文坛最闪耀的文坛巨擘列夫·托尔斯泰。在文学成就上,托尔斯泰一个人就足以定义一个时代,他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就是生活原本的真实样子。《安娜·卡列尼娜》就是一部活的生活启示录。

《安娜·卡列尼娜》从平淡的贵族社交和琐碎的乡村生活展开,作者通过高超的人物描写技法,塑造栩栩如生的鲜活人物形象,人物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张复杂而庞大的关系网。作者以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恨纠葛以及列文的故事和人生思考为主线展开了一系列对爱情、家庭、伦理道德、社会义务乃至生命的意义的追问和探索。不同于《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没有宏大的历史观和战争场面,也没有强烈的训诫和说教意味。进展徐缓的故事主线,潜伏在平淡的贵族社交和琐碎的乡村生活中。托尔斯泰将《安娜·卡列尼娜》称为“由生活而来的书”。

《安娜·卡列尼娜》的小说结构十分独特,它由两条几乎完全平行的线索同时展开。其一是安娜与渥伦斯基从相识、热恋到毁灭的过程;其二是列文的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义上展开的个人思考。对于两条线索的铺排似乎也没有遵循环环相扣的紧密逻辑。但是,在看完整部小说之后,我们会发现,两条线索其实互为表里,相互补充,我们只有把它们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01.安娜与渥伦斯基相识、相爱到最终走到一起的过程,以及列文求婚失败后的种种思考和领悟并最终和吉提喜结良缘

在上半部分中,讲述安娜与渥伦斯基相识、相爱到最终走到一起的过程,以及列文求婚失败后的种种思考和领悟并最终和吉提喜结良缘的故事;在下半部分中,则讲述安娜在同渥伦斯基走到一起后从幸福走向毁灭,以及列文在婚后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深刻的怀疑,苦苦追问最终顿悟的过程。

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故事本身,看看这些人物在这张社会关系网中的行动轨迹。本书的开篇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

“幸福的家庭无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这句话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任何时代任何地方。

莫斯科的奥勃朗斯基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贵的血统。当奥勃朗斯基出轨被发现后,家里全乱了套,但他相信只要等妹妹安娜到来,问题自然会解决。列文是乡下的一个小贵族,他来找奥勃朗斯基,当然不是为了叙旧,而是因为他爱上了奥勃朗斯基的小姨子吉提。列文对自己缺乏自信,所以来找老朋友求助。两个人有一场精彩对话,列文觉得奥勃朗斯基的出轨简直不可理喻,好比一个人吃得酒足饭饱,路过面包店却还要偷一块面包来吃。而奥勃朗斯基接得大言不惭:“面包有时候香气诱人,叫你克制不住。”这话的内在逻辑就跟“这是男人都会犯的错”如出一辙。列文不以为然,但还是被奥勃朗斯基的乐观情绪感染,于是鼓足勇气去向吉提求婚。但情窦初开的吉提心里只有,美男子渥伦斯基,所以列文的求婚遭到拒绝。

《安娜·卡列尼娜》剧照

安娜从彼得堡到莫斯科回娘家,与渥伦斯基同在一节车厢。只消短暂的一瞥,渥伦斯基就看到一股压抑已久、被有意掩盖的活泼生气,在闪亮的眼睛和微带笑意的红唇之间闪现。就是这样惊鸿一瞥,让渥伦斯基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安娜。安娜受邀参加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其他人都希望吉提和渥伦斯基这对金童玉女可以确定关系。但出人意料的是,舞会上渥伦斯基并没有向吉提求婚,反而表现出对安娜热烈的爱意。但安娜并没有正面回应。对安娜来说,渥伦斯基的出现让曾经不敢想象的爱情开始有了希望,就像一个大坝出现了裂口,尽管很小却足以让摧枯拉朽的水流喷涌而出。

尽管她自己也不敢承认,但是实际上她已经不可自拔地爱上了渥伦斯基。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仪表堂堂,却步履蹒跚,似乎每一步都深思熟虑,嘴上带着嘲弄的微笑,仿佛脸上挂着面具,这使得安娜倍感压抑 她发现自己和过去的一切都格格不入了。于是安娜便接受了渥伦斯基的爱。

渥伦斯基的落马成了小说的转折点,安娜情感的天平彻底倾斜,她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情绪,一次一次失态,最终在回家的路上和丈夫摊牌。安娜愤怒地大喊:“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您使我无法忍受,使我害怕,我恨您……”

吉提并没有和渥伦斯基在一起的消息让列文重新燃起了希望。列文与吉提的幸福有了苗头,但安娜并没有得到她期望已久的爱情自由。

安娜和渥伦斯基在卡列宁家中幽会被卡列宁撞见,这使得怒不可遏的卡列宁下定决心和安娜离婚,并且夺走儿子的抚养权。最后她放弃了和丈夫离婚的权利,也放弃了儿子的抚养权,同渥伦斯基一起出国生活。

列文远赴欧洲游历,回国后到莫斯科向吉提求婚,这一次两人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不久后就决定结婚。

安娜如愿以偿终于摆脱了丈夫卡列宁和渥伦斯基走到了一起,列文和吉提几经波折也修成正果,似乎故事将会顺利到达一个幸福美满的大结局。但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安娜·卡列尼娜》剧照

02.安娜爱情的幻灭以及列文的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义上展开的个人思考

在婚礼上,列文再次感受到了那种除了“我爱她”之外别无他想的幸福感,一切问题仿佛都不复存在。

列文本以为婚姻生活就是尽情享受爱情,但吉提整天忙于琐事,这让列文很苦恼。列文一面下意识地把错全部推到吉提身上,一面又感到必须尽快弥合突然产生的裂痕,而吉提虽然觉得自己也有问题,嘴上却从不肯服软,哪怕她刻意对丈夫百般温柔,也难以阻止冲突的出现。正当此时,噩耗传来:列文的另一个哥哥快要死了。但由于种种原因列文不肯让吉提跟自己一起去看望垂死的哥哥。然而吉提执意要去,列文只好勉强同意。面对即将辞世的亲人,列文很害怕,手足无措,反倒是吉提表现得从容而镇定,丝毫没有流露出嫌弃的意思。从这一刻起,列文发觉吉提身上突然散发出女性的光辉,他有点摸不着头脑。

按照俄国国教东正教的教义,像安娜这样的女人是肮脏堕落的,是被上流社会唾弃的。安娜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幸福难以被世人宽容,她愿意真诚忏悔,但是实际上,她的内心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应该忏悔的罪孽。同渥伦斯基在一起,她感受到的全是幸福,她生活全部的意义就是牢牢抓住这种幸福。

渥伦斯基困在安娜编织的爱情之网里,只能不断通过参与外界的社会事务来试探,试探这张网是否有碍于他的自由。渥伦斯基开始寻找一切机会外出,以此宣示自己的自由,但是安娜不能那样做,因为社会禁止她那么做,她只能每天都带着嫉妒和仇恨苦苦反思:“他有着一切自由,而我一无所有”。渥伦斯基在一次争吵之后冷漠地不辞而别。她想起了与渥伦斯基相遇那天被火车碾死的人,于是也将自己送进了车轮之下。她觉得事情很简单,这么做是为了“惩罚他,摆脱一切人,也摆脱我自己。”直到火车从她背上碾过之前的一刹那,她才突然一惊,问自己“这是在哪里,这是在做什么,到底为了什么。”然而来不及了,她生命的蜡烛,在闪过一道强光之后,永远熄灭。

《安娜·卡列尼娜》剧照

安娜虽死,但故事却没有戛然而止,渥伦斯基则被派往前线,而思想者列文仍然深陷在对生与死的迷茫中,探究生命的本质而得不到答。在思考中,列文领悟到关于生命的疑问是不需要答案的,这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生来就知道应该怎么样活着。所以宗教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上帝的旨意不需要教会来解读,每个人的理解都是合理的。解决了关于生命的疑问之后,列文在结尾走出迷惘,开始新生活。

03.《安娜·卡列尼娜》的现实意义以及文学价值

安娜和列文都是人性追求自然的表达者,但是列文比安娜更有能力思考这个社会深刻的矛盾。安娜本人无法借助外力解决问题,也无法通过思考来解释问题,只能不断以行动对抗,然而这种对抗徒劳无功,反而使压力愈发沉重。换个角度看,安娜展现的是托尔斯泰观察到的现实的困境,列文则像平行世界里的观察者和思考者,同时也展现他对理想生活的理解,提出某些虽然抽象,但充满哲学意味的解决方案。

《安娜·卡列尼娜》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

十九世纪是小说,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的黄金时代,作者与读者形成我们现在已经难以想象的默契:作者几乎是怀着上帝般的自信,将所有对社会的观察、对人生的思考,编织进宏大的故事框架里。托尔斯泰正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安娜·卡列尼娜》的主体内容虽然基本局限在家庭中,但文字的触角深入整个社会的毛细血管,小说中的很多次要角色,比如农民、小地主、商人都栩栩如生。列宁将其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托尔斯泰透过表象直达人物内心的能力十分强大。对于几个主要人物内心的千回百折,托尔斯泰抓得准确,写得耐心。那些有关家庭困境的刻画,今天的读者读来依然会有切肤之痛。当我们看着安娜向铁轨走去的时候,让我们深感震撼的,不仅是一个美丽生命的消逝,也不仅是他人的悲剧,更是同样虚弱、同样置身于种种矛盾中的,我们自己。

安娜的选择体现出人性的迷误。为了实现狭隘的个人情爱,她不惜抛家离子,做了自我情欲的奴隶。这篇恢弘巨著深刻地揭示出安娜悲剧命运的根源,即非完整的感性人格决定了安娜的悲剧命运。

尽管她的人生探索以实现精神的自我追求为目的,但其生命力的发挥缺乏理性的配合、支撑与调控,结果使得人生随情欲而漂流落得悲惨的结局的天然情感被压抑,主体性逐渐丧失,成为私欲的奴隶。在小说中,卡列宁就是一个在官场倾轧中丧失自我的人,作者通过这个人物表明了自己对理性的反思,对人性异化的深深忧虑。

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安娜·卡列尼娜》

女:我们分手吧!
男:我能问你最后一个问题吗?
女:爱过!
男:不是,你淘宝绑定我的银行卡可以解绑吗?
女:你不说我还忘了,我还有几件衣服没买,要不我们过几天再分呗!嘿嘿
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