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网提供歌剧魅影 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歌剧魅影 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歌剧魅影 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歌剧魅影 经典语录
歌剧魅影 经典语句
这时魅影说:Bravo, bravo, bravissimi!
子爵捧了一束花,进来送给CHRISTINE,两人相认,亲切交谈,子爵让CHRISTINE换衣服去吃晚饭,不等她拒绝就关门出去备车。
CHRISTINE准备换衣服,灯忽然一盏盏灭下去,魅影音乐进入
魅影唱白:真傲慢,这个追求时髦的人……两人交替唱或道白。
子爵敲门说:“谁在里面?”
The mirror (Angel of music)
PHANTOM
Insolent boy! This slave of fashion 傲慢的男孩!时尚之奴仆
basking in your glory! 沉醉在你的荣耀之中
Ignorant fool! This brave young suitor 无知的愚人!勇敢年轻的追求者
sharing in my triumph! 分享着我的胜利
CHRISTINE
Angel! I hear you! Speak - I listen ... 天使 我听到你 请说 我倾听
stay by my side, guide me! 陪伴我身旁指引我
Angel, my soul was weak - forgive me ... 天使我的灵魂脆弱不堪 原谅我
enter at last, Master! 您终于来了 导师!
PHANTOM
Flattering child, you shall know me 谄媚的孩子 你应了解我
see why in shadow I hide! 明白我为何藏匿阴影中
Look at your face in the mirror – 看看你镜中的容颜
I am there inside! 我就在那里面!
CHRISTINE
Angel of Music! Guide and guardian! 音乐天使 指引我 守护我
Grant to me your glory! 赐我汝之荣耀
Angel of Music! Hide no longer! 音乐天使 莫再躲藏
Come to me, strange angel ... 来到我身边吧 陌生的天使
PHANTOM
I am your Angel of music 吾乃汝之音乐天使
Come to me Angel of Music... 来到我身边吧 音乐天使
RAOUL
Whose is that voice...?Who is that in there...? 那是谁的声音?谁在里面?
PHANTOM
I am your Angel of Music...
Come to me: Angel of Music...
魅影在从镜子后面现身,将CHRISTINE带入地下迷宫(蜡烛队上场,穿梭其中)。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剧院魅影3:36
CHRISTINE
In sleep he sang to me, 沉睡中他对我歌唱
in dreams he came ... 在梦里他来到我身旁
that voice which calls to me 他的声音呼唤着我
and speaks my name ... 声声呼唤着我的名字
And do I dream again? 我是否又回到梦中
For now I find 此时我发现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is there - 歌剧魅影就在那里
inside my mind ... 在我心灵最深处
PHANTOM
Sing once again with me 再次你与我合唱
our strange duet ... 我们奇特的二重唱
My power over you 我对你渴望的力量
grows stronger yet ... 一次比一次更强烈
And though you turn from me, 纵然你离我而去
to glance behind, 留下回眸一瞥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is there - 歌剧魅影就在那里
inside your mind ... 在你心灵最深处
CHRISTINE
Those who have seen your face 凡见过你面容之人
draw back in fear ... 都惊吓得倒退一步
I am the mask you wear ... 我是你戴的面具
PHANTOM
It's me they hear ... 他们听见的是我
BOTH
Your/My spirit and your/my voice, 你/我的灵魂和声音和为一体
in one combined: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is there - 歌剧魅影就在那里
inside your/my mind ... 在你/我心中
CHRISTINE
He's there,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 他在那里 歌剧魅影
PHANTOM
Sing, my Angel of Music!
Sing, my Angel !Sing, for me!
Sing, my Angel ! Sing, for me!
第二幕 ALL I ASK OF YOU除了你我一无所有
魅影大闹剧场后,CHRISTINE带子爵逃离剧场,上到楼顶,两人对白(带上黑丝带玫瑰)
扔掉玫瑰,接着三声“CHRISTINE”,第三声由躲在一旁的魅影说(回声)
两人开唱:
ALL I ASK OF YOU除了你我一无所有5:00
RAOUL
No more talk of darkness, 别再提黑暗
Forget these wide-eyed fears, 忘记这些恐惧
I'm here, nothing can harm you - 我在这里,没有什么能伤害你
my words will warm and clam you. 我的话能温暖并抚慰你
Let me be your freedom, 让我带给你自由
let daylight dry your tears. 让白昼带走你的泪水
I'm here, with you, beside you, 我在这里,在你身边陪伴着你
to guard you and to quide you ... 守护并引导你
CHRISTINE
Say you love me every waking moment, 说你爱我,在每个梦醒时分
turn my head with talk of summertime ... 诉说夏日欢乐时光
Say you need me with you, 说你需要我陪伴
now and always ... 从现在直到永远
promise me that all you say is true - 向我保证你说的都是真的
that's all I ask of you ... 那就是我对你的期盼
RAOUL
Let me be your shelter, 让我做你的避风港
let me be your light. 让我成为你的阳光
You're safe: 你很安全
No-one will find you - 没人能找到你
your fear are far behind you ... 你的恐惧将远离你
CHRISTINE
All I want is freedom, 解脱是我唯一所求
a world with no more night ... 一个没有黑暗降临的世界
and you, always besides me, 而你,永远陪伴我
to hold me and to hide me ... 支持我并保护我
RAOUL
Then say you'll share with me one 而你永远陪伴着我,此生不渝
love, one lifetime ...
let me lead you from your solitude ... 让我引领你走出孤独
Say you need me with you here, beside you ... 说你需要我陪伴,陪伴在你身畔
anywhere you go, let me go too - 无论去何处都让你我形影不离
Christine,
that's all I ask of you ... 那就是我对你的期盼
CHRISTINE
Say you'll share with me one 说你永远陪伴着我,此生不渝
love, one lifetime ...
say the word and I will follow you ... 说爱我,我将跟随你
BOTH
Share each day with me, each night, each morning ...
让你我共享每一天,每一个晨昏时分
CHRISTINE
Say you love me ... 说你爱我
RAOUL
You know I do ... 你知道我确实爱你
BOTH
Love me -
that's all I ask of you ...
Anywhere you go let me go too ... 无论去何处,都让你我形影不离
Love me -
that's all I ask of you ...
两人远去,魅影上场,捡起玫瑰
PHANTOM 1:30
I gave you my music ... 我赐予你我的音乐
made your song take wing ... 让你的歌声振翅翱翔
and now, how you've repaid me: 现在你是如何回报我
denied me and betrayed me ... 拒绝我又背叛我
He was bound to love you when he heard you sing ...
只要他听见你的歌声,就一定会爱上你
Christine ...
Christine ...
RAOUL/CHRISTINE两人在远处吟唱(背景)
Say you'll share with me one
love, one lifetime ...
say the word and I will follow you ...
Share each day with me, each night, each morning ...
魅影扯烂玫瑰花,大吼
PHANTOM
You will curse the day you did not do 你会备受诅咒
all that the Phantom asked of you ...! 当你没有做到魅影对你要求那一天时
第三幕 MASQUERADE化妆舞会
假面舞蹈(扇子舞)后,音乐突变,灯光转暗,魅影出现:
此时,气氛突然由欢乐转为紧张, 大家看到一个装扮成 " 红色死神 " ( The Red Death ) 的人缓缓从台阶上走下,他其实就是 Phantom ( 怎么那么安静... )
Phantom:为什么那么安静?诸位先生好!你认为我永远离开你了吗?你们思念我吗,诸位?我给你们写了一部歌剧,《唐璜的胜利》,——“Don Juan Triumphant”!
唱一段插曲,说CHRISTINE应该回到老师(自己)身边
Phantom 走向 Christine,扯下她颈上的订婚戒指,转身离去。你的项链仍然是我的——你会为我歌唱!
Phantom唱白:
Why so silent,good messieurs? 各位为何不言不语?
Did you think that I had left you for good? 难道以为我已消失?
Have you missed,good messieurs? 各位是否想念过我?
I have written you an opera. 我已完成另一出歌剧
Here I bring the finished score 我带来写好的曲谱
“Don Juan Triumphant ” 《唐璜的胜利》
Fondest greeting to you all 我善意的向各位致意
A few instructions just before rehearsal starts 排练开始前我有几点指示
Carlotta must be tanght to act 卡洛塔得学习如何演戏
Not her normal trick of strutting round the stage 不能像平常一样傲慢的在舞台上踱步
Our Don Juan must be lose some weight 我们的主角唐璜得减肥
It’s not healthy in a man of piangi’s age 对皮安吉这年纪的男人来说并不健康
And my managers must learn 我的经理们也得明白
That their liace is in an office not the arts. 他们所长是办公不是艺术
As for our star miss Christine Daae 至于我们的明星克莉斯汀
No doubt she’ll do her best 勿庸置疑她一定会全力以赴
It’s true her voice is good 她的歌喉的确很好
She knows, though, she wish to excel 她也知道,若想更上一层楼
She has much still to learn, 她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if pride will let her return to me. 她的上进心会使她回来找我
Her teacher……her teacher…….. 她的老师……老师……
魅影一把扯下CHRISTINE胸前挂的订婚戒指
Your chains are still mine, you belong to me! 戒指和项链属于我,你也属于我!
子爵持剑追上,灯光忽暗,魅影消失,换场
第四幕 出演《唐璜的胜利》
The Point of No Return
PHANTOM
Passarino - go away! 走开!
For the trap is set and waits for its prey! 因为陷阱已经布好等候猎物上门
You have come here in pursuit of 你已来此
your deepest urge, 追求你最深切的渴望与梦想
in pursuit of that wish,
which till now has been silent, slient ... 静静地 静静地
I have brought you, 我已带来了给你
that our passions may fuse and merge - 我们即将融合的热情
in your mind you've already succumbed to me, 在你心中 你已臣服于我
dropped all defences, 卸下所有防御
completely succumbed to me - 完全的臣服于我
now you are here with me: 如今你与我在此
no second thoughts, you've decided, decided ... 别无二心,你已下定决心 已下定决心
Past the point of no return - 已经踏上不归路,不能再回头
no backward glances:
the games of make believe are at an end ... 我们玩得游戏现在已终止
Past all thought of "if" or "when" - 越过了如果或何时的念头
no use resisting: 抵抗也无济于事
abandon thought, and let the dream descend ... 放弃疑虑 让梦沉淀
What raging fire shall flood the soul? 什么样的烈火才能吞噬灵魂
What rich desire unlocks its door? 多强烈的欲望才能放开心扉
What sweet seduction lies before us ...? 甜蜜的诱惑就在前面等我们
Past the point of no return, 已经踏上不归路
the final threshold - 这最终的门槛
what warm, unspoken secrets will we learn? 是什么样的温暖与未知的秘密
Beyond the point of no return ... 在不归路的尽头等我们
CHRISTINE
You have brought me to that moment where words run dry,
你已带给了我 直到文字感和枯竭的那一刻
to that moment where speech disappears into silence, silence ...
直到言语无影无踪的那一刻 化作寂静 寂静
I have come here, 我已来到这里
hardly knowing the reason why ... 却不知为何而来
In my mind, I've already 在我心中,已经想象我们的身体缠绵纠结
imagined our bodies entwining, defenceless and silent – 没有抵抗只有沉默
and now I am here with you: 现在我和你在一起,
no second thoughts, I've decided, decided ..别无所想,我已作了决定
Past the point of no return - 已经踏上不归路不能再回头
no going back now:
our passion-play has now, at last, begun ... 我们的深情相爱终于开始
Past all thought of right or wrong - 无论对与错 最后一个问题
one final question:
how long should we two wait, before we're one?我们还有多久才能结合为一
When will the blood begin to race, 何时热血才能沸腾
the sleeping bud burst into bloom? 沉睡的花蕾才能绽放出花瓣
When will the flames, at last, consume us ...?何时火焰能耗尽我们
BOTH
Past the point of no return, 已踏上不归路
the final threshold - 这最后的门槛
the bridge is crossed, so stand and watch it burn 已越过了桥梁,驻足片刻看它燃烧
We've passed the point of no return ... 我们已经踏上不归路
PHANTOM转为“All I ask of you”的旋律
Say you'll share with me one love, one lifetime ... 说你与我分享终身唯一的爱
Lead me, save me from my solitude ... 指引我拯救我走出孤独
Say you want me with you, here beside you ... 说你要我在这里守在你身旁
Anywhere you go let me go too - 无论你去何方让我跟随你
Christine, that's all I ask of ... 克莉斯汀,是我对你唯一……
【本文内容不适合未成年人,建议未成年暂时不看。其实原文本来还有一句话后来被我删去了,但不管怎样,我甚至认为剧院魅影的一些导向和表达本身不适合未成年人:不利于身心健康的那种不适合;为了吸引受众消费过分追求感官刺激的那种不适合。
我是说正经的喔。我不是暗示正文内容很刺激,我的意思是内容有可能造成误解导致的三观歪曲或者引起不适喔。希望大家自觉喔。
抱歉突然开头加一段话而且还写得这么难听。但是我觉得要是我因为个人言论而给他人造成误导,我觉得这是我的过失。
至于成年读者,无妨,毕竟大家有自己的判断。毕竟我不认为下文中我的个人观点一定是对的。】
写在前面
已修订完成。然而文采太差,我实在没有办法驾驭通俗的长文本,请谅解。感谢你们读或者尝试读它。
正文字数约7500.关键词、章节抬头标注为粗体字。本文很可能不适合手机阅读,会看起来段落很乱。
我希望答案里的内容能让读到的人评价说“挺好玩的”,但是我不知我有没有做到。
评论区可以写任何内容,也可以质疑,我不会生气或者回避它。
任何段落、字句均可以跳过不读,不影响上下文。
正文开始:
《剧院魅影》经典在哪里?经典在它的戏剧性。
制作方把它叫做“浪漫”,并且认为音乐剧里面除了《剧院魅影》,就没有浪漫的。
而我作为脑残粉,认为它是卖可怜+性吸引+神秘主义的神作。所以它可以算音乐剧里十分好看的爱情戏。
下文将围绕我为什么认为它是神作而展开,讨论我个人总结的该剧的一些特点。
这些特点包括:言情密集;性吸引(包括“卖可怜”和“性暗示”);神秘主义。最后将有一个小结。
其中神秘主义为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其中我将谈论的是:脚本设定当中的偏执;魅影的扮天使;神秘感的对焦;关于情绪的复杂性;唱词表达;受众偏好为什么使之连演30年;观剧体验哪一些以及为什么能引起观众思考。
========================正文开始。
言情密集
在更多的讨论前请容许我先讨论故事重心。
《剧院魅影》叙事重心引出的是它最直观的特点:言情密集。
没概念的话,把魅影和克里斯汀之间的互动列举如下。
上半场魅影出场,一出场就夸克里斯汀,又把她带到镜子里,又在地下追求了一番,又剖白自己,然后干涉卡司人选,杀人,发现自己恋爱失败,醋意大发砸吊灯。下半场我们的男主角要求上演“唐璜的胜利”,指导排练,扮演父亲,假戏真做演歌剧,事情败露三角关系争吵起来,最后phantom受到暴击而消失。
这样看来,故事里的感情戏是不是很密集?
所以你对恋爱失败有一种触动;感受到里面英雄主义的情怀;领略到phantom先前很执着、到后来却不得不放弃的悲哀。
相比较,《租》(Rent)或者《波西米亚人》里面的Mimi的故事,也非常感人。只是后两者明显不是以言情为主线的戏。(在这两个故事中,都有角色叫Mimi)
所以从剧情上来看,《剧院魅影》叙事集中,定位鲜明。
性吸引
接下来细说它经典在哪里。
首先,它经典在,有一个在爱情故事里,容易吸引人反复消费的特殊性:轻微色情。
这里引用纪录片The Story of Musicals的说法:
《剧院魅影》意图去制造隐晦而且怪异的性暗示;隐晦但你能够感觉到它。"He exudes weird sex in it, slightly dark sex, but you know."这种性暗示并不复杂,极端时是很明显的。比如,有一句唱词叫“has also denied me the joys of the flesh”;一些版本的the point of no return唱段,phantom有向克里斯汀袭胸的动作;在the music of the night里面,phantom攀栏杆时有挺胯的动作;在title song里面,演员有高潮脸。
类似的还有:phantom的喘气声,哼唧声,哭腔,湿润的鼻音。
在片段性演出和MV里,剧组有时会加强这样的趣味:
Title Song -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 Olivier Awards 2013
Phantom of the Opera Michael Crawford(片尾有一个演员间的弓背与臣服)
poto-OCC剧院魅影宣传片加拿大卡司title song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可以注意这些版本和唱词内容不相称的表情与动作。
这类动作还可以作横向对比。比较电影版《Cabaret》里面餐厅老板Emcee的唱段money money money:歌厅.Cabaret.1972.BD-MP4_clip_腾讯视频(重点在1分30秒至1分50秒)
很明显吧?
至于不那么极端的内容,比如什么叫做性感,什么叫做吸引力,问你们自己。
当然在本文的语境里,不管激烈与否,这些都属于性欲/sexual/两性关系——哦,如果是异性恋的话,就是两性关系。
不管怎样,根据法律法规的定义(关于认定淫秽及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以及“色情”一词的含义,显然我说它内容“轻微色情”,不是指这个作品是“色情作品”。即使它引起一些情绪。
不难想象,人们可以从中得到性含义的报偿,所以他们一定会对角色投入持续的注意。愿意反复地消费它。这是卖座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说,该剧没有床戏却有丰富的性暗示。所以你不需要更多的原因,就能感觉得出它是爱情戏。
我之所以几乎在每一个地方都像纪录片里的说法一样,那么强调这点,是因为我觉得回避性欲是不正确的。在临床心理门诊“生物-心理-社会”的评估里,恋爱必须和性有关。柏拉图是一个文学化的措辞。你是否爱慕一个人,医学上唯一的标准是有没有性欲,没有中间状态。(这里是强行普及精神医学知识,不是我个人观点。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的,可以去看我在文末的补充)
说正题。正因为这种色情和欲望,你才可以感同身受剧中强烈的情感。
phantom很性感,他妆容很性感,高潮脸很性感,感情外露、受过创伤也很性感,处于劣势、像怪物一样、臣服也很性感。这些都是sexual,没必要不承认它。
你是先触动于这种性感,然后才触动于里面的爱情,而不是反过来。
而那类美女与野兽的组合,或者有时是一般的恋爱失败,我一般把它叫做“卖可怜”。实际上这是通过古怪,发出一种请求帮助的信号,引起人想要共情和照顾的反应。(唱词道:"show some compassion" :D )
即使有一些吸引慕残等重口味的嫌疑,不过我觉得这样也算不上猎奇。它也可以是爱情故事里顺理成章的一部分。
毕竟,看音乐剧倒不在于演员真人是否真的sexual,而在于看到他们在舞台上表情、表演和妆容是否特征突出(注意此处不是整体协调,而是特征突出),还有状态是否投入。所以即使古怪,你不一定讨厌它。因为是否讨厌还要取决于这种古怪被故事牵连上什么样的情感。
所以进一步地,我觉得在讨论这一个爱情故事时,没有必要标签化说phantom形象有多好、有怎样的特质所以受人欢迎,或者反过来标签化说他不受欢迎;也没有必要说他有感染力、讨论精神上或生活上的伴侣却回避性吸引。
否则就又应当问你们自己,为什么你们很注意里面的欲望,一些片段,一遍又一遍地看?
你们大可以直接说他性感,纪录片和各种演员采访里面就是这么说。这甚至不是一个成人话题,毕竟一些描写性压抑青少年的美剧那么受欢迎,原因也容易想象。
值得注意的问题:“卖可怜”单纯“可怜”的话,不应该放在性吸引里面写。逻辑不通。
一般说来,觉察到疼痛的同时,大脑会强行止疼,所以有一种慰藉感,和持续很久的悲伤。
只是,考虑到phantom的外表和面具极其扎眼,所以我觉得性吸引和卖可怜未必能分开。
我甚至感觉自己观剧时很兴奋——以至于明明感到心疼、有一些痛感,然而在剧情尾声以前,想哭泣的感觉都被抑制了。( 看角色露出的一点点嘴角还看得特别high…… )
所以根据我毫无科学性的脑洞和直觉,这里面有性的报偿。
这种说法没有根据,不过简洁起见,只要没有发现很明显的矛盾,此处保留原文。认为它是性吸引的一部分。
当然了,我是为了强行归纳它而使用这样的说法。另一些人把这些叫“禁欲系”。我还看到有评论说“邪魅”的。也没有不对。
神秘主义
接着,这出戏还卖弄神秘主义。神秘主义也不复杂,一件事情抽象,内容丰富,有力量,就神秘了。
该剧的神秘感和情怀,集中体现在剧情里phantom不断#追求#、亲自制造和扮演难以捉摸的事物。它设置了诸多童话般、梦境一样的误导。
神秘主义-脚本设定当中的偏执
“暗示”和“误导”可以拆成两个方面来说。
一方面,phantom在剧情里对克里斯汀的追求,貌似合理,实则没有道理。并且,如果phantom只是出于喜欢音乐/艺术而去追求克里斯汀,phantom本来的目的是不会实现的。
比如,试想,什么样的声音让一个人觉得没有对方活不下去?就算歌剧演出卡司不是自己喜欢的,有谁不愿意看自己喜欢的剧?而且phantom在剧情里对歌剧如此了解,Giry还补充说其实他生活经历曲折;照道理他阅人无数,为什么不明白因人设事,不明白很多事情不可以互相比较、没有可比性的道理?
剧情里,phantom作为一个对艺术有感受能力的人,却只喜欢克里斯汀的声音,其他的创作都放弃了。他对剧场各种捣乱,有人拦着他他就去杀人。他还觉得除了克里斯汀外,他其他人的嗓音全部都无用而不好听……看起来偏偏不像是有感受能力。
以上这些说明phantom人物设定之偏激。
然而观众很难发现它,反而会认可剧情所给出的逻辑。即使,观众说不出“克里斯汀”唱得好听在哪里。
这就是戏剧的魅力,它“让观众相信这是一个神奇的时刻”。所以你有一种这个爱情故事好棒的感觉,因为错觉引起一厢情愿的激情。
可是我们真的应该仔细想一想:phantom真的有那么可怜,那么遗憾,真的需要那么多的照顾吗?为什么呢?
(此时,该剧还有一个比起一般的神秘主义的作品占便宜的地方:观众受到这种误导并不困难。因为《剧院魅影》在戏剧一开始,就有紧凑的戏剧冲突。因而观众很快能够反应过来,这是一出爱情戏;通过这种识别,我们对角色投入足够多的注意。)
神秘主义-魅影的扮天使
另一方面,卖弄神秘主义还表现在,男主角一直在扮天使。你很容易把性的欲望错误识别成这个天使的神秘的力量,或者把伴奏的冲击识别成神秘的力量,或者把唱词里的名词识别成神秘的力量(比如唱词中提到:天使、镜子、灵魂、"music")。
还不仅是扮天使。而且剧情中phantom在他对克里斯汀进行认知上的调教以后,他把克里斯汀#控制#了,让人有浪漫、浪漫主义之类的感触。
(如何控制的是一个认知话题,这个可以叫“易诱导性”,和遗传、和经历的事件都有关。在精神心理上它并非不可认识,但表面的观感确实让人吃惊。避免跑题过度,这里不详细讨论它)
(这点,足够解释为什么克里斯汀没有选择爱慕魅影。她一开始就被控制了。你看到的全是phantom的视角、phantom的强求、phantom的想象。甚至于人偶做工前后不一致,也在暗示这种不真实。//反而长得丑一定不是原因。要是他真的引起厌恶,观众根本不会去看他。)
而在观众里,恰好有一类人,就好像剧情里的克里斯汀一样,对这类场景是非常敏感的。于是,很容易地就进入了迷幻的境界中去。
我通常把这些人叫做“潜在的神秘主义爱好者”。指的是这类人,相比于其他人,对抽象的规律更敏感、更喜欢纷繁复杂的文化的信息,容易对美好的事物渴求、好奇、产生联想与想象、受到吸引、丧失判断。
如果他们对这些戏剧场景缺乏足够深刻的背景知识,就会觉得它毫无头绪,很美妙。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喜欢思考科学/密宗/哲学)(相反,似乎对戏剧和音乐有事先了解的人,不会那么沉迷……不会非理性地评价或者消费它。这不是品位问题,而是知觉问题)
也就是说,这些人(其他音乐剧和《剧院魅影》潜在的受众)容易感觉神奇,容易识别抽象的美好并且渴望,对环境中的现象和它背后的规则敏感;他们往不熟悉的事物里投入注意,形成感性认识,大脑就会受到刺激分泌多巴胺(这就是所谓的好奇)。所以他们感到快乐,比一般人更容易说:"很震撼。"
(注:“多巴胺”是这个答案里最不严谨的词,是我一开始草稿上随手写的,我修订时把这一段反复地删掉又加回来,因为考虑到它依托了一个不清不楚的假说,这样子感觉就有问题了。因而,渴求真的是多巴胺系统的神经环路活动的结果吗?这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多巴胺、扣带回前端、过深的兴奋是一个关于“强迫”的假说,我最初按强迫写;但实际情况似乎不会简单。精分也有类似的假说,所以通常认为精分的人聪明、有创造性;但由于精分和多巴胺系统神经递质的混乱有关,患了精分却应该避免过度用脑思考过于抽象的问题。)
因而,根据一些《剧院魅影》的剧评的说法,“故事本身是在描绘灵魂伴侣”;我想,这些评论如果不认为性吸引算深入灵魂之事,大概所谓的“灵魂伴侣”就是指“神秘主义伴侣”。
神秘主义-神秘感的对焦
我之前没有细说在剧情里“神秘主义”是什么,它是怎么起作用的。
所以我决定打断答案的连贯性,先补充讨论它。
简单说来:
一个人在对知觉、艺术、学识、爱情、自己、甚至说社会资源,对这些概念都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容易感觉神奇。在剧情里就表现为音乐很神奇(注*),情绪很神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神奇,别人的想法和心智也神奇。
phantom在故事里是一个来历不明、做事情又无师自通的设定。
而且spirit和voice还可以combine(注**)。
完全不知是怎么做到的!
人们会感觉这些事情真的是这么回事,感觉遇到了不一样的;于是它们就都有意义了。接着按照假想的计划的期望,顺着那种知觉/想法/精神/心灵(的路径,已经不知道用哪个词了,你们挑一个吧),(在位置上?似乎?)就“去”了一个很神秘的境地。
[此处应有title song]
(“啊——”越来越难唱,暗示音乐越来越美好或者唱得越来越好,暗示克里斯汀代表美)
(随着剧情的推进,内容越来越多,也是在暗示越来越好)
不过如果认为这种体验是艺术带来的,就完全搞错了。
这其实只是一种想象。
美好也是观众的想象。
实际上那些伪古典和伪雕塑,反而有常见和kitsch的意味在里面,不见得精致和有太多修饰;只是你顾不上那些。电影版的美术效果也是类似;它只是让你懂大概是那个意思。
但观众感受到的是:“这里面似乎有往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有一些好的故事和好的内容。”因为有好的期待在里面,所以我们浮想联翩,觉得它美好。
夜之乐章让一些人正中下怀的,当是那一层意思:“让音乐带你到处去。”这很容易理解成艺术无穷无尽。
这种感觉更类似于遇到问题又无法结束,一些人很难不迷它。
因为一方面,在生命之外追求生命的意义(只要有的话),这一想法在决策上引起价值认同。另一方面,那些不受自己控制的事物,比如一些自然规律,容易驱动注意力,让人着迷;至少让你感觉到这些规律是一种存在。最后,还有一句专门用来形容哺乳动物的话,可以补充地解释它:“玩耍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所以问一个人想不想接触一些好玩的,本能上,人们会有兴趣的。
综上,该剧利用观众这样的想法,使得很多人对它的内容作出“amazing”的评价。
(注*其实音乐本身并不带来音乐很神奇的感触,除非观众有特殊的背景知识或者好奇心。因为音乐所表达的信息太模糊。要谈音乐的美妙,桑德海姆《sweeney todd》的音乐比《剧院魅影》复杂得多;但是桑的剧情不会对音乐本身进行focus,所以观众不会有《剧院魅影》这样的体验。我在下文“有什么问题值得考虑”里,试图再一次解释音乐为什么带来迷幻知觉,标了粗体字。虽然估计已经讨论得挺啰嗦了。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_(:зゝ∠)_简单说来,就像现在已提到的一样,实际上该剧为了传达感受,捏造出很多的名词;情节的悬念、对焦与错位对此也有不少贡献。感觉上欧洲文化氛围里对待了解事物的激情、情怀和理解,还是比国内深刻些)
(注**my spirit and your voice这句话本来的意思是不明确的。所以观众很容易对它作出扩大化的误读。特别是当听到spirit这个词,却没有事先准备好预设的概念时。而说起voice,它因为包含物理上的实体的原因,也被神秘化了)
类似的容易引起反应的唱词还有:in all your fantasy, labyrinth, night is blind, he is there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还有什么“唐璜穷尽女人”。这些也是很容易把信号读出的、引起超常刺激、异常知觉的措辞。突然想起来,死神和angel of music不是一个性质么啊哈。
意思不明确的唱词有:“hear it”“feel it”“dreams of beauty”"yearns for heaven"。
(下面是强行普及生物学理念)遇到这种词、这种场景,大脑感受到强烈的奖赏,很明显是身体一个机制,是用来鼓励“注意”/“识别”/“记忆”/“探索”的。探索环境并且认识它,对生存有帮助。这种机制的存在,使得该剧的神秘主义,恰好迎合观众的一些对生活中美好知觉的期待和对新鲜事物的憧憬。
↑美好知觉诸如:Let your soul take you where you long to be only then can you belong to me。此外,扮天使,情绪是美好知觉,天使是陌生事物(而且好像还很有力量)。
//从个体的角度说来,觉得一件事情high,也能改变对意义的认知。所以欣快不仅仅是一种感觉,人们还会想:“想要就这样下去”!“这样最好”。“正确的位置上”!“想做更多”。如果这样和生存没冲突,会一直这么想。毕竟大脑奖赏系统强烈的反应,把决策和期望都调整了;甚至对于“high”本身,大脑还会给一个好的评价。
这关联了奖赏系统和前额叶,前额叶参与计划、期望、意义、全脑功能的调度/切换。
……扯远,让我感到诡异的倒不在于这些,而是high的感觉、想法,一个人记得住它)
(对了。是否注意到belong to me这三个词出现在Let your soul...这种模糊的句子里,也是挺离奇的?)(之前上文提到“有好的期待在里面”,要是我补充期待还是关联奖赏,是不是有“见了鬼了”的感觉呢?:D)
神秘主义-关于情绪的复杂
复杂的情绪也很神秘。
举明显的例子,在Behind the Mask纪录片里,《剧院魅影》的编舞这么解释The Music of the Night的场景:“有她在场的时候,他充满力量,同时又很绝望,因为他可能永远得不到他想要的。他的手放在背后的栏杆上,她也轻擦过他,我觉得他这时候身体一定起反应了。”这种情节不是简单说一两个形容情绪的词就可以定性。
神秘主义-唱词表达
因为有对神秘感的强调,《剧院魅影》的唱词写得非常抽象、情绪化、偏激、深沉,而且含蓄。
然而实际上,该剧最初的唱词写得不怎么好,是这个样子的:
(如此鬼畜:)
I bid you love me, for love is blind!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is now, your master mind.后来经过不断调整,直至完善,才在上演后一连演了三十年。
唱词当中我特别喜欢这一段:
I have brought you, To the seat of sweetmusic's throne. To this kingdom where all must pay homage To music Music.You have come here, For one purpose, andone alone. Since the moment I first heard you sing, I have needed you with me Toserve me, To sing, For my music. My music.把 I have brought you 这长长的一段往“sing for me! sing! ”后面接,是为了继续暗示音乐很神奇。brought to music, focus purpose是关键点。这里它没有任何直白的描述、唱词从头到尾没出现任何直接说音乐怎样美好的词和直接表示控制的词(那个 I bid you love me的措辞被删掉实在是明智)。 唱词顺着感受写,而不是逻辑。
而且,I need you for music,“need/需求”同时提醒观众注意“音乐”、人物、情愫。我觉得这个句子真是情感深沉得棒极。
神秘主义-[脑洞]受众偏好为什么使之连演30年
所以不奇怪的是,根据这种追逐规律与复杂事物的特质,一个狂热的音乐剧爱好者,愿意为了深入观看演出而学习语言,愿意为了理解故事表达而阅读原著,愿意了解舞台分工和它背后各种各样的故事,喜欢搜集小道消息,了解与之有关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这让我又想到一个逻辑链:音乐剧纷繁复杂。喜欢音乐剧的都是潜在的神秘主义爱好者。所以他们 #特别# 喜欢《剧院魅影》。学生物的人中,也有很多“神秘主义爱好者”;所以“音乐剧爱好者”中,也有好多学生物的。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剧院魅影》又拿了今年的奥利弗观众选择奖,以及为什么在音乐剧爱好者中,学生物的人的比例远高于人群。
神秘主义-引起思考的技术问题
而《剧院魅影》,也确实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值得去考虑。这些问题,观众最初不容易想明白。这种不明白,导致判断没有那么客观(不明白“为什么感觉好”),观众本身又受到内容吸引,这正是一个人感觉到不寻常的体验和特定人物形象划上等号,羡慕那种音乐家的状态,迷恋故事角色、“艺术”、或者其中感情关系的原因。
它也增加了可重看性/商业价值。
比如:(下方括号里的答案是我临时想的,所以可能存在问题)
phantom和他的音乐为什么界限不分明(答案是:因为他“偏执”。或者心理门诊叫“强迫”,精神卫生里面“偏执”是另一种意思,和我们惯常的形容不同,翻译问题。这种偏执观众不知不觉就认可了,也跟着偏执。我真是惊叹此处的戏剧性!//而且,神秘体验本来就是通过phantom的表演去推动的。//这种不寻常的设定,实际上也是phil先生所说的浪漫主义),音乐为什么有力量(因为在该剧里它的特点是:精致、复杂、仪式感。显然,我们需要对环境中的声音信息形成知觉,带有情绪,保持注意,不管它是不是自然产生的。所以我们对音乐有反应。这可能和人类的语言功能也有关系。所以对规律敏感什么的。仪式感至少能保持冲击,因为它把日常的事情往夸张和象征/符号特征的方向来做。信号明显,调整了注意),音乐是怎么引起情绪的(大概大多数音乐也不会直接表征/对应情绪,除非渐渐和特定事情建立了联系。这仍是因为它太模糊。还可能的情况是,唱段把说话说的句子的“声音”拖得特别长特别连续,所以特别抒情。另外,有音乐理论说,音乐有四种成分:旋律、和声、节奏、意境;其中意境是没法说的,只要让人们感觉到它,处于自行想象或幻游的状态,就可以了。所以其实它没那么神奇。那些神奇的感触全是剧情去渲染的。我现在觉得“音乐”不是该剧主要的吸引力,剧情里的欲望、魅影所追求之事的神秘感才是。只因为剧情有一些特殊处理,比如让人注意音乐能输出、强化情感,又同时让观众想不通为什么,通过这样来表现神秘感;由此观众才容易误以为剧中的歌曲旋律,或者“艺术”,带来了该剧的吸引力),观众为什么能感觉到自己跟随着进入了一个迷幻而隐秘的境界(答案是:除上文提到的原因,也是因为它把泛泛的“音乐这件物品”具体化了,变成了用来替代的那几首歌和克里斯汀的“啊——”(戏剧感!);还捏造了国度、灵魂、意义、最美好的事物、天使、归宿,之类的,所以观众形成一种知觉。词作者的直觉非常好,这些内容挖掘得很深,所以人们觉得phantom的情感很深。//此时需要注意,这些唱词大部分是形容事情的。让观众对如此抽象的音乐有感觉。但是事情和人物的界限因为上文解释的原因,界限并不清楚。所以人们易于在一整个故事中都保持这样的感知。这反过来也支撑起剧情“强要归宿”的偏执),它的看点和感官刺激为什么这么密集(这是对三角恋和phantom怪物形象的延伸)(这种密集的延伸是不流畅的。比如the music of the night。 这一唱段有一些思想与情感皆优美深沉的填词,能够表现得非常温暖、柔软;这样就有剧情主线以外的,更绵长、客观、平静的意义在里面。更丰富的内涵。可实际演出的动作、情节却偏不如此——以至于唱词唱的什么,我静不下心来考虑它,都只关心调情,或者关心魅影在追求别的什么。有时,魅影形象也略显分裂矛盾。这说明,不仅章节间音乐风格会突然错开一档,其他不同的内容也全挤在一起了。但确实可以感觉到这些),梦幻的布景为什么让人感觉美好和快乐(因为好奇心引起好感),phantom为什么给人感觉很sexual(除开直接的性欲、性别和性感的意味,还因为人总是有一种向往美好事物的本能。而且通常这类事物,你要么处于劣势而尚未拥有,要么对它不够熟悉。所以你甚至觉得神秘主义sexual),为什么克里斯汀的声音让人觉得性感、美好(有这样的感受,实是因为认知有错位而且人们开始陷于偏执。这是玩神秘主义的结果,倒不是出于客观上克里斯汀的“啊——”有多么美妙),什么是追求美好(是:look at your face in the mirror, I am there inside),美好有标准吗(不仅没有标准,而且只要有欲望,一切都不是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纪录片反复强调欲望。而且表演动作夸张。比如在别人背后而不是面对面搂一个人抱着摇,以及把手伸直才去拉另一个人手。这些都是很典型戏剧的动作,现实中做不仅没有足够的乐趣而且姿势极不舒服)……以及,对不了解的事物有好的期待。我们容易感觉这样更好,境界更深,“深入灵魂”,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人类[笑]。灵长目的知觉问题。人类是如此喜欢找规律,甚至不惜于搞迷信。我们在最基本的判断上就是认为不断地探索、尽可能多的尝试、我们所不了解的,这些都是有意义的。人们会感觉它是对的,然后想做事情。这挺好的。)小结
综上,亦即,喜不喜欢一个领域,取决于你对它会不会好奇;喜不喜欢一个人,取决于你对对方有没有性欲。这两方面《剧院魅影》都做到了。
所以这出戏最最经典的地方在于,《剧院魅影》知道把宗教激情(/神秘主义/对复杂事物的好感与好奇)夹在性关系里,尽管它们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两件事。这样,就好像做一件高兴的事情,又额外有酒精助兴一样,正是这一个爱情故事和我们一般读到的故事不一样的地方。
写到这里,我要打断一下——是不是想不到我的答案会这么说:这种非常愉快的体验,“真爱”的感觉,“灵魂伴侣”,是强烈的性吸引和谜一样的神秘主义?是不是想不到这种愉悦感,理应拆解成完全不同、但是其实一点也不特别的两件事?不过这些都是个人观点,不是什么标准答案。
总之,我是觉得除了梦幻、不直观以外,也是因为戏剧里这种性的信息,所以这出戏很好看。
这样解读,再去理解这出戏就容易了。舞台上Michael Crawford的弓背和带有喜剧特点的表演风格、Jhon Owen-Jones的眼影,都是不简单的sexual。《剧院魅影》里的passion,其实就是性高潮的感觉(附带有一点点宗教激情)。当然,没下半身什么事。但是感觉是一样的。所以观众才看得那么high。甚至于看完神情恍惚、影响工作。
(顺带说,Michael Crawford是喜剧演员出身,而魅影的妆容借鉴了早期百老汇风格和卡巴莱cabaret歌舞的风格。而这三种表演,特别是后两者,都是可以有很深的色情含义的。)
所以《剧院魅影》得以完全handle消费它的目标人群。
要补充的是,《剧院魅影》这出戏,#取巧#的地方在于:一般说来,音乐作为(有神性的)被描写的对象时,用歌剧/音乐剧来唱“它”,把“它”故意描绘成神话或者史诗,总是在表达效果上很占便宜——特别是在场景里phantom是亲自去扮angel of music。顺带,从phantom的角度来看,要是phantom是个变身怪医,他本人的神秘可能就不那么容易处理。
不管怎样,其实所有的文化产品都有共性。比如增加体验,引起思考什么的。在任何艺术狂热中,情绪、情怀(比如英雄主义/做计划和期望的心/把自己融入历史)、性吸引、价值认同、神秘主义,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正文结束。
所以它当然经典了。
能将音乐如此巧妙地融入剧情,表现音乐之于phantom那种质感:”In all your fantasy”;竭尽所能的幻想和体验,什么东西可以成为你的灵魂,音乐非常强烈地美好让人迷醉,你的意志拒绝、心却顺从,唱啊唱给我听因为它有特别的意义……不是用唱歌代替说话,而是唱歌就是此情此景切实的样子。
它可以通过一个不太曲折、只发生简单的遭遇的单相思故事,把疯狂的迷恋、执念、引诱、鬼怪表达得很到位,甚至营造出宗教感。比一般的爱情戏富于激情,比激情的爱情戏更懂得调动观众的意志,带来共鸣。
我从phantom的唱词中总能听出一个中二、神棍、焦虑(渴望使人焦虑),所以不安分的自己。所以想要做一些爆发性的、有深深信念与追求的事情。我似乎遇到了另一个我。我从没有想过这些是我的一部分:不安分所以待安抚,孤独所以渴望温存。而且就算故事里的phantom一厢情愿,实际上是在逼克里斯汀交出意志……你也会觉得人与人间异乎寻常引起神秘体验的关系、他那些神秘主义的事情、音乐和人错位的连接,是真实的。
可惜一如生活本来的样子,我未曾有他如此的力量。
顺带说。其实我是一个脱抑制的人,容易过度兴奋,不满足,停不下来,这一点很可能是遗传的。这也解释了我为什么一度没完没了地看它。感觉上,那类易感于神秘的力量或情绪但是不知道原因又讲求控制的人,容易神棍或者强迫/成瘾(笑)。
剩下几个小问题没有处理:
一是价值认同。
对该剧价值认同的部分我在
如何评价音乐剧《歌剧魅影》? - rui luo 的回答
有提及。实际上就是满足了观众的一些诉求/愿望,诸如:想要在做事时有情绪的奖赏、能够坚持对美好的追求,不折腾就觉得没意思,希望做的事情有意义。希望认同和喜欢自己。
一个人这么想总是很孤单,有人有同感就不那么觉得了,所以我们喜欢一些文艺作品。或者说具有社会性。
再者,phantom是活在个人世界中的人,严重偏执。可是你能说他的想象、他的任何措辞,以及观众的感受,没有对应现实吗?不是的。
二是动作分析。
它的动作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但是我想通过列举它来解释phantom如何表现sexy。
用我个人随意、不专业的分法,我觉得phantom做的动作只有两类。并不复杂。
只需要这样就很sexy:
一类是情人间的动作。比如摸头;面带笑容;敏感焦虑的神色;注视对方、寂寞难耐而僵硬扭头时的表情;行为即将脱抑制时突然施加的控制,等。
另一类是自我安慰的意象动作。比如把脸压低了埋在帽子里身体往后退。又比如touch mouth, caress himself……
——想起Hugh Panaro说:“sexy真是难演,这太不像我了。”
另,据我观察,看起来一些人并没有理解或者接受演phantom的演员为什么要把phantom演得“孩子气”。在我看来这么演不是没有原因。
phantom在舞台上的“不合常态”的动作包括Hugh版夜之乐章,phantom看着沉睡的克里斯汀,蹑手蹑脚把手放在嘴巴前面;final lair时phantom抱着柔软的婚纱哭;phantom被克里斯汀亲吻,双手举起、身体下沉,暗示他感觉快要飞起来了;还有一些版本phantom频繁用手摸面具;phantom听克里斯汀唱歌时self-caress、刮头发。
其实这些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另一些动作是一类。只不过它们会以更不明显的方式出现。比如喜欢抱着柔软的东西睡觉,把手放在嘴巴前,触摸自己,枕着头,扶额等。
这些动作通常不是要做来给别人看,也不意味着儿童特别偏好它。而是人类#和他人互相接触时的动作#的一个变种,叫self-intimacy。
换言之,和亲近的人的接触、互动让人放松;没有人之时,动物就喜欢接触柔软的东西,或者自己。(应该讲清楚了吧,用控制论的思维去想)
它只不过是我们所具有的社会性的一部分。在剧情里意味着phantom对自己做的动作,就是他想对别人做的,或者希望别人对他做的。同时也外露了他内心的紧张感、不适。
因此你会感觉到他可怜。
这些不是变态。但是我们每一天每一天生活在拥挤的环境里,面对素不相识的人,过于没有约束的动作让人不自在。我们才把这些说成“孩子气”或者其他的什么。
虽然排动作的编舞、导演、演员不需要所以未必知道内情(不过其实他们是知道的。比如Hugh说这样能感受到phantom受伤、压抑的个性);也许我们认为这类动作引起内心的尴尬,能表现角色的自我安慰,却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这些编排不是重口或者累赘。
当然,不知原因之时,观众是因为读出phantom的需求和痛苦,感觉自己在那样的情况下同样有那样的需求,才觉得他可怜;此情此景观众需要认为如果自己是他,自己也想做这类动作,才可以接受这类动作;不知道做动作的原因,自然就觉得这种动作扭曲了。
(以上内容参考了 德斯蒙德·莫利斯《亲密行为》)
三是版本差异。
我还发现86年原版,比起其他“激动”的版本,内容最为温和。
这只因为这版表演没有那么丰富的动作,phantom更多地仅仅在舞台上站着。
因而这版能解读出更多的克里斯汀和phantom的伴侣关系来(“唱诗班男生”!)。
(看起来激情不足不是指在其他方面phantom不吸引人,比如诚挚,否则就可以预见故事一点都不“感人”了)
从这个差异可以推测,很可能phantom的很多动作,是不同时期的演员和导演在排戏时渐渐加上去的。
尽管如此,不同处理的目的应该没差。都是为了丰富phantom的形象。让你明白他是感情关系中,一个有视觉吸引力的追求者。
四是男性视角。
该剧故事中任何角色没有处于完全主动或者完全被动的状态,看不出视角上单方面迎合群体的倾向(比之,一些英国风尚小说太肥皂了)。
男性视角和女性视角应该差不多。就算直男也会看出其中的(包括phantom的)性感和性含义,只不过说到底不会考虑/幻想和phantom发生性行为或者调情之类。就好像女性听克里斯汀“啊”或者看到她的高潮脸,内心也会有反应,是一样的。妆容也同理。该兴奋时还是会心动(识别的是神秘和过程)。我不认为这方面有区别。最多,有需要时,也不过绕了一些,看到男性脑补回女性,再依然把自己当成男性。所以理论上不是说只有女性喜欢看爱情戏。
在作品欣赏上,有感受的差异,更有可能是个人风格问题。 诸如是否对常态敏感,是否对疼痛敏感,对前者敏感而对后者不敏感的人,很可能没有办法follow该剧的情节。情感稳定波动不剧烈的人的知觉和更敏感的人的知觉肯定不同。个人背景不同也会引起代入感不同。不同的人对神秘的感兴趣程度也不同。
我之前正文里提起过“激情驱动”这个词,但是想了想这样描述事情,有一点冲动控制障碍的嫌疑(以我的敏感性)(或者说有一点精虫上脑的嫌疑),那样也不见得是很好的情感,像副作用。所以最后全删掉了。但是passion-driven在这样的语境下指的是什么,意思应该很明白吧。过于激烈、偏激,兴奋得头疼,有疲劳感的那种。(都直接应激了_(:зゝ∠)_)也无怪有人因为应激的原因,受不了该剧。
五是灵魂共鸣。
这个话题我之前一直避免谈,只因为作为一个原则上不搞迷信的人,我驾驭不了它。
我能说的只是一些现象。
一方面实际上有没有发现,性高潮,唱歌投入,陶醉于美景,人们是一样的表情?
所以剧情的处理不加以区分,也是合理的。
另一方面我们似乎容易把柔软,长眼睛,会动的东西看成有生命。如果它的反应符合我们的期待,比如我们认为对方知道一些事情、我们也感受得到这件事,我们就认为它有灵魂。
我们容易把这些识别成自己的一部分,很认可。也容易把别人当成自己。所以关心别人的处境;违背自己意志时,会生气;讨厌别人时,就好像不喜欢自己。
尽管没有别人是我们自己,我们依然认为,这是一种投影,这是一种连接,这种关系是基本的结构和一个整体。它就那样存在。
所以我们认为魅影和克里斯汀彼此有一些连接:他/克里斯汀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追求美,让人受感染并且认同。而且他们都对神秘主义有反应(观众也一样有)。
大概的原因上文提起过:实际上在大脑里,feeding,social,exploration,sex,都关联了奖赏系统。所以我们对一些事情的状态(如:别人是自己的一部分;别人的需求“except perhaps Christine”),在感受上很认可很认可。
由此想起演员在舞台上有感染力的前提是要相信舞台上其他的配合者。
我想这些就是灵魂共鸣。
我感慨智人的社会性。
(哎,驾驭不了的话题说起来好费劲)
另,内心鼓励探索,在神秘主义方面是一个bug:神秘主义永远神秘,因为它永远不可解释,不能证明,那是一个属于想象的世界;换言之,那些内容轻微脱离实际,脱离复杂、可触及的真实环境,容易让人停留在“那里”。说开,宗教搞宏伟的建筑,精致复杂的艺术品,传播一些哲思,在操作上不是没有原因。
六是制作方怎么做得到这些。
主要是逼真的场景让人身临其境。
我必须检讨的是,我写答案写得太复杂(主要是因为啰嗦)。实际上制作应该没有那么无法操作。
爱情故事的架构按照卖可怜和欲望,编排起来不难。Cyrano de Bergerac,《红字》,其实都是这一类。
神秘主义是通过手法细腻的词作者和故意制造神秘的导演实现的。
phantom形象偏执极端,很传统野兽的定位,没有什么创新。
音乐是音乐导演和作曲家的功劳。
性感的面部化妆和扎眼的假体化妆也有专人负责。
服装与舞美更不必说。
这些并非不可实现。
我写这些讨论,大部分的废话只是希望细说那些情感的源头,解释“看到这些为什么有内心的反应”。这非常趋于理论,欣赏一个故事其实可以不如此拆解它。这么做只是我个人的兴趣爱好。我觉得文化产品,感受到那些引人入胜的情绪,知道什么类型的事情“amazing”,已经大概可以了。这没什么。
最后,“浪漫”这一话题我也没有用整块的版面说(这坑太大,我就不挖出来给自己跳了[笑])。在浪漫这方面只想要补充的是:那些美妙的元素本来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该剧把这些全部挤在对音乐的感受和爱情故事里,仅此而已。音乐那么抽象,情节那么平常,“魅影”(哈哈,应为“制作方”)却有如此丰富的知觉。
由此应该反思:生活中,吸引人的事物同样多,你们会注意自己的感受吗?(“正念”[笑])(“很神奇哦”)
明白这些,大概对创作、欣赏和生活,有意义吧。
==========================分析结束。
下面是关于正文“性吸引”相关措辞的答疑,兼提交原回答两年后迟来的后记。
说明:这部分内容在2018.5.27覆盖性重写过。重写原因是我不希望答疑不清不楚,误导其他的剧迷。我把观点和事实的界限看得很重,所以我希望通过重写,说清楚我用“爱情必须和性有关,柏拉图其实是一种文学化的说辞”这样子,看起来矫枉过正或者貌似颠覆的措辞的根据在哪里。(稍微提醒一下免得有知友困扰为什么接下来这一段内容和之前看起来不同。)
首先我是《剧院魅影》的一个非常狂热的剧迷,它带我走进了音乐剧的大门。在我刚刚走进音乐剧大门的第一年里,我刷过剧院魅影至少二十个不同年份的剧场偷拍录像,具体到不同录像版本,版本数肯定超过五十。也是在那一年,根据网易云音乐的记录,我听伦敦首版的《剧院魅影》专辑,一年听了七百多遍(我甚至是有意按照一周年的时长专门看的记录)。我在那一年里甚至读完了几乎所有能够在网络上见到的剧院魅影的中文剧评、报道和文献(以及英文资料也读了不少以至于那一年英语水平突飞猛进)。
我一边沉迷也一边费解:1.为什么我的反应是这样的,不是其他的形式;2.为什么似乎不止我一个人对某一部音乐剧有产生一种或重或轻沉迷的反应;3.为什么我只是情感反应强烈,可是做正事时,很多音乐剧的剧情、音乐、表演,还总是挤进我的脑子,让我觉得它美好,比其他事物更好;4.为什么我沦陷的是这部剧,而不是别的剧或者别的文艺作品。
为了从中解脱,继而我开始不疲倦地思考前三个问题(职业病。我是学神经生物学的);渐渐明白:
1.我自己其实有一种和强迫与冲动控制相关的个人特质,所以我自己猝不及防疯起来会很难停止(后来自己调整自己认知和应对措施,才处理好这个问题)。
2.这种类型的沉迷音乐剧的反应,和某种兴奋性药物相关神经环路有关,属于一种类型的行为成瘾(很正常,爱情带来的兴奋感也会造成上瘾,并且机制也是类似),因为音乐剧通常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炫目华丽,而且神秘。它营造期待,而我们的大脑有时就是由期待有多高来决定内心有多少愉悦感——真的谈起神经科学,其实很多东西比什么“爱情本质”更匪夷所思不是?
3.情感。情感不仅仅是一种感受,它还改变我们的想法和看法。就比如大脑的多巴胺系统,它不仅和一个人的愉悦感有关,而且情感不仅带给我们感受,还能够不受我们自身控制地改变我们看法(术语叫“强化学习”,实际的过程很复杂),所以我们才会发自内心地思考并且认同:好的事情是好的,带来痛苦的事情不好。参考其他的知乎提问,我知道大家很可能费解:我们难道不是可以用理性思考和调整注意忍受眼下的痛苦吗?这不是和快乐与痛苦会改变看法和抉择矛盾吗?因为,它们是相互作用,此消彼长的。要是情感很强烈,看法随之自动化地改变,理性就很难控制它了。行为成瘾尚且如此,毒品因此更不能碰。当然万幸的是,似乎记住内心情感的感受和理解了它的来源,喜欢的戏剧作品我就渐渐更客观地看待,不再觉得它特别好;最后,不那么执着渴望它了。所以调整认知、加深认识以后,理性还是起作用了吧。(大概正因如此,人们才说,失恋和其他一些行为成瘾,通常情况过了一段时间就会自行缓解。药物成瘾则可怕,会带来终身的心瘾。渴望复吸正如正常人困顿时渴望睡眠。不同的是睡眠随时可以睡,不需要逐渐增加剂量,从不引起贪心,不疲倦时也没有心瘾)
所以兜兜转转,我最终还遗留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沉迷的是这一个文艺作品,而不是别的,以及为什么一些人会不喜欢这部剧(毕竟我也好奇对该剧无感是因为对剧中哪一些吸引人的要素没有反应)。
这个问题也正是题主所问:歌剧魅影到底经典在哪里?
然后我每一天想,每一天想。也看了很多其他戏剧,欣赏了其他很多的文艺作品;又针对剧院魅影写了两本日记本的剧评,敲了大约二十万字电子文档的分析笔记。(我很爱这部作品。虽然我也无法理解我为什么是以这样的方式)
当然其中大部分分析是不成功的。甚至这个答案原来总结了六点或者七点原因,而不是现在最终定稿的删除、合并后的两个要点。我一开始甚至还分析了夜之乐章版本的动作编排差异(所以疯狂如我,真的观察到很多现场演出版本的内情)。
总之这个答案定稿前我才意识到:首先这是一出爱情戏,其次,音乐剧制造期待而且神秘。(这两点《面具背后》的纪录片里其实提了,而且还强调了。但是我一开始并没有认为正是它们使得剧院魅影区别于其他的作品。)
神秘感的认知分析反而很好写,毕竟神经科学是我的主场。但是爱情……
啊,什么是爱情,当时也是我所费解的。(当然这不妨碍我觉得“爱情就是觉得一个人是完全好的其他人是完全坏的”这种说辞很糟糕,33)
我自然明白很多关于爱情惯常的说辞。比如,爱一个人是因为这个人让人感觉很美好。或者,爱一个人是因为这个人充满活力而且善良;又或者聪明;又或者他有关心他人的情感。又或者进一步地,他的行为让人非常不舍和感动。他很特别。云云。比如,文末提到的演员Hugh叔,他迷恋动物又柔情似水,表情很愉快,能让我怦然心动。这样子描述所提到的内容,真实的是我爱慕一个人的基础,也是我在人际交往中一般性地喜好。
确实,至少面对情窦初开的青少年,我很愿意这么说。但是如果真的试图对爱情作分析性的讨论,那些委婉的对个人品质的描述,对于区分爱慕和一般性地喜爱、认同,显然完全没有什么区分度。分不开爱情和其他情感地,去说爱情就是在欣赏一名异性的个人品质,那听起来就不太对了。
没有区分度意味着这些是表面特征描述(爱情和喜爱,表面特征不巧是一样的),没有真的在讨论本质。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体会在爱情和其他形式的爱当中,这种在怦然心动和愉快里的,内心情感细微的差别?
在这里,我的意思不是,一个人的情人不能同时是这个人的好朋友。我是说假如我们爱慕一个人,把对方是我们好朋友或者家庭成员的身份和我们对这些身份的情感纽带撇开,我们对这个人的渴慕,比起对长得可爱的动物/儿童或者对我们喜欢的好友的喜爱,很明显就是有性吸引的差别——即使我们同时可以对这个我们在爱情上爱的人有对好朋友的情感,或者同时觉得他们长得可爱。
当时碰巧我在接受精神心理相关的培训。我想起来医学上对性取向的定义是“能够和特定性别的人发生性行为并且达到性高潮”。这和人们通常的文化直觉不同。(价值认同、亲密行为、情感纽带、社交兴趣是另一回事,不是爱情本身;当然,这些因素也许是爱情产生的前提)
而且心理咨询的教学案例,老师一直强调“爱情必须和性有关”,“柏拉图是一种文学化的说法”。而且,强调:渴望和肉体完全没有关系的恋爱是不切实际的。而且,根据老师的说法,爱一个人,首先是要觉得对方性感;想要吸引人,一个人需要知道什么是性感(措辞原本如此,更含蓄的说法我更改不动……);而且,性感和性吸引,本身竟然能够促进与性关系无关、与性别也无关的社交(至多性向不对不引起性欲)。
就是,听起来是“颜即是正义”!……其实也不是,这样说并不准确;说是“气质”也太笼统了。随便举例的话,诸如面部的轮廓,投入和注视的表情,愉快、有活力、友好、清洁、健康状况良好的暗示……类似这些都可以是性感。偏离正态分布的信号也可以是。
如果有兴趣,你们可以下意识留心什么样的特质性感(可以有自己的答案)。然后再回过头看《剧院魅影》。
这个不是“好色”、“趋于表面”,而是大脑感知、信号识别的问题。而且一个人性感与否甚至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大部分是后天学习的产物。
出于这样的原因,精神医学上的婚姻咨询常见医生询问客人的性生活。这不仅仅是为了考察性交,而且还是在评估很现实的客人的社交功能(!)、婚姻动机、感情关系。
(另:咨询文字速记稿本来有链接,地址已挂。)
甚至,国外很多婚姻指南类书籍,更直白的说法是,婚姻和伴侣关系很棒的一点是可以和喜欢的人以固定的频率过性生活;爱情就是“第一次”能让热恋当中的男性兴奋两个星期。(简而言之就是爱情不是性吸引在欧美文化当中让人觉得很怪)
最后,我很喜欢的人类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Desmond Morris(就是写《裸猿》的那位)有一本书叫《亲密行为》。里面很具体地分析过,性关系因为在它自身的进程中使人更亲近,所以对于建立伴侣间的互相亲近的情感纽带是不可或缺的;而爱情最终目的也是使得伴侣间能够形成情感纽带,所以性欲在爱情里也是不可或缺的;爱情的本质就是性吸引。当然人与人间的亲密行为能够诱发爱情(我已经把亲密行为的定义忘记了,总之就是人和人之间互相亲近是一种特殊的友好的合作的社会行为),爱情也能让人形成性的吸引力以外的情感纽带。
回顾了这些,我恍然大悟了为什么剧组那么强调里面的欲望,首演男主角还说:“我目的是一定要让观众感受到它,不能让观众觉得我就是出场说你好,秀完存在感就完了。”
所以我才开始分析,爱情在剧院魅影剧情里是如何表现的。像电影《卡萨布兰卡》那样的爱情戏表现方式就是非常晦涩的。知乎有一篇很好的影评说过,如此晦涩是因为首先它是一部让观众分析人物行动的逻辑和故事架构的剧情片,其次那个男主角不动声色的晦涩行为,正是一种(直男硬汉的、不表达内心情感的、理性的、要通过人物行动去猜的)“男人的浪漫”。而《剧院魅影》和这种严肃话剧改编的艺术电影比起来,显然就是一种表达直接的纯言情作品。
我这么说不是指《剧院魅影》流俗。它很好看,有很多表达技巧,有功力深厚的唱词,也有很棒的服装和舞美,还有恰到好处的编曲和旋律以保证它的戏剧性之张力。制作方对人类天性的好奇和好色有一种深刻的洞察。剧情里的偏执让我们感同身受“we are all masked in some places.”(Peter Joback的解读)所以其实它很艺术。只不过它和一些性冷淡的戏剧比起来像一出色情文艺作品。仅此而已。
对我说来,艺术性不取决于它激起一个人内心世界什么类型的情感,而是取决于它能在想象的现实里制造出的可能性。
-------------------------------------------------------
接下来,似乎一些知友关心我个人对性欲的态度和看法。那我姑且就这么随口说一说。如果你们在意的话:我其实没有认为性欲和性交是一回事,但我认为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而且,在我的好朋友中我没有遇到过对别人没有任何性趣的,包括那种守身如玉的人(出于他们个人信条)。所以我才觉得这是一个很平常生活的话题,才觉得因为性吸引而欣赏一个人没有什么不健康的。而且我很明白,假如我渴望被我正爱慕的人关怀,那一定不是我缺朋友我很孤单,或者缺少家人的支持,而是这种想法其实是出于性欲的。(恋人当然可以同时是朋友,但是其他挚友和恋人依然是很不一样的分类,完全不同。当然假如有人想要捏造“爱情欲”这种别扭的说法,我完全妥协,但说来说去其实和性欲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设想一种可能:也许一开始我不说爱情必须和性有关,而只说和性有关的内容是爱情的一部分,不说必须两个字,也不提任何异性恋的两性吸引,也许就不用几乎是被逼着被迫写这些答疑,也许就没有任何争议了。噢。掩耳盗铃。是不是我最好还否认,最好说剧终的克里斯汀给phantom的新娘的舌吻,不是一种边缘性行为,剧本标注的“新娘的吻”没有任何性含义呢?太中世纪了。这是信教,这根本就不是在欣赏文艺作品。)
(一些知友认为分析性的思维方式是不必要的。我一方面遗憾这么想会导致缺乏对探寻现象背后原理之过程的体验,另一方面又确实也觉得不执着于想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也是好事……所以似乎我觉得一些人认为文艺作品和情感只是用来丰富生活的不值得加以讨论,其实也有道理。见仁见智。有时我很欣赏一些人的一点是他们很洒脱:“内心是本能啊。不用想啊。”)
以及,我也并不认为,我们觉得一个人有吸引力就一定要和对方有任何肉体关系。我个人经验里,更普遍的情况也许是,我们看一个sexy的很让人欣赏的人,内心愉快而满足,但是更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根本不执行,因为截然而止我们觉得更舒适也更合适。
所以即使我矫枉过正一样地有意强调它,欲望在我看来也只不过是一种情感而已。欲望当然也是成分复杂、进程复杂、有两面性的。爱情正是如此。( 很抱歉之前没有说清楚,以至于我怀疑自己误导了别人。只是,个人观点是很难做到完全正确和完美的,这无法避免)
(以下是原本和性有关答疑+科普的后半部分,我不想删但是也没法改写,所以就任性留着牺牲答案的流畅性。反正正文早就结束了。感兴趣就随意读一读,看不进忽略就好。)
说开。在东亚的氛围里,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把爱情关系等同于亲密行为,而把性交等同于“泻火”或者什么的内容,下意识避免“性吸引”这个词——尽管当事人一定是有感觉——这些人到底认为爱情是什么呢;而且非常自洽地,社会也顺带抨击情人以外的肢体接触,觉得那样过分热情。
这样完全错位了。
因为,情人间的和一般化的,不同亲密行为,出自的内心需求不同。明明知道这种不同,文化氛围却把爱情中的性行为抽离出来划分为“泻火”、贬义的“欲望”、不良的“人性”;反过来,不去区分不同性质的亲密行为。这是没道理的。
情人间的性行为不是“泻火”。这是出自“和爱情诱发的亲密行为一样”的内心需求。所以才说爱情是性吸引、是性欲。没有感情的性行为只是最次的强行解决问题的方式,只能满足性需求/爱情的一部分的一小部分。不要搞错整体和部分。
(以上说法出处为 德斯蒙德·莫利斯《亲密行为》)
如果还是有人说我很喜欢对方但是我发自内心不想做,这种情况要么是感情不够好、焦虑值太高,要么是没现实感,要么是太作有文化的主张,要么是性向问题,要么是生理问题。
(以上说法出处为《督导与研究》督导期刊 | 在线精神健康大学;另:这个链接也挂了)
不过,倒是有一个现象和这种状况呼应:从外形上看,东亚人很多性征,比如男性的下颌角,女性的胸围,也是不明显的。也不知是为什么。
(本段说法出处为 马特·里德利《人种自传23章》)
--------------------------------------------------------
话虽如此,我并不抬杠任何想要“保持爱情的纯洁性”的人。那也可以是一种客观、至少是无害的追求(公共卫生事业巴不得人人如此,免得出现公共卫生的灾难)。在一些人看来这样十分放松。具体情况,只要当事人觉得合适,就好。
但是强烈的相互吸引,依然是性欲;上述涉及精神心理话题的说明,只是陈述客观存在。
--------------------------------------------------------
再次强调的还有,这是文艺作品评论,所以我用了“偏执”这个措辞。在精神心理的领域里,正式的叫法应该叫“强迫”(“强迫”还分“强迫症”和“强迫样行为”。后者是为了获得快乐,前者是为了回避痛苦。对此进行说明但不展开)。我最近刚刚发现国内完全不合格的从业人员对偏执的理解,没有几个是对的,早知现状如此,一开始我可能就不这么写了。
“偏执”在精神健康里的意思是“对什么都没有道理地怀疑”,“什么都不相信”,比如怀疑别人出轨啦,要害他啦,之类的。见:Paranoia - Wikipedia。对,就是指多疑。
在专业名词里,“强迫”才是指各种各样激进的信念。比如,对清洁、对称、性、宗教的执着。这些在医学和心理学上必须叫“强迫”。所以如果从业人员#下诊断#时用错,这是很不应该的。
(以上说法出处为 《DSM5中文版》)
=======================科普结束。
题外话,电影版的phantom没有那么古怪,内容没有那么多过于惹火的性暗示(但同样有性吸引),色调偏暖;给人更多的伤感遗憾舍不得、更多的亲近感和更少的紧张感;learn to be lonely属于剧情的核心。
纪念演出版phantom的相貌更漂亮,表演没那么扭曲,舞台没那么惊悚(因为是庆典嘛);演出充满了光明和热血,说明魅影投入、用心、有事业心、真的很爱音乐。
这些是和音乐剧版明显的不同。不过我觉得浪漫是没有差的。
对该剧而言,我不觉得故事逻辑有太大问题,但是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故事不完整。所以我不喜欢它截然而止的结局。
脑洞大开感觉love never dies把meg抽风的剧情删掉,加更多有意义的内容,可能也是(两男争戴绿帽的)好戏。LND不断提"fantasy",但是蹩脚的是内容没表现出来。
对神秘的事物疯狂分泌多巴胺,对sexual,爱情和复杂有感觉……这些都是美妙的体验。
当然,这些都取决于你的知觉。
纪录片的地址:
1、【BBC】音乐剧的故事 The Story of Musicals (英文字幕)
2、【歌剧魅影】纪录片behind the mask爵爷带你看面具背后的故事2006
3、音乐剧《歌剧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25th Ann 制作特辑 (链接已挂)
拓展阅读:
1、《狮子王》何以风靡世界——“让观众相信一个神奇的时刻”
2、一来再来的《剧院魅影》
=================以下是强行安利。
如果要谈论演员是否sexual,我觉得Hugh Panaro是最sexual的。
Hugh的phantom录像:
1、【歌剧魅影】Music Of The Night - Hugh Panaro Broadway 2012
2、The Mirror, POTO, MOTN - Hugh Panaro 歌剧魅影
你们快来看ask a star(Hugh接受的访谈):
【歌剧魅影】百老汇魅影Hugh Panaro个人特辑
终于写完了!这样写应该终于看起来像正常文本。
谨以此文纪念我掉音乐剧坑一周年(15.4.2-16.4.2)。
《歌剧魅影》(Le Fant?me de l'Opéra)是一本由法国作家加斯东·勒鲁所撰著的爱情惊悚小说,法文版原著在1910年时出版,1911年时首度被翻译成英文版。故事中以19世纪时法国巴黎的加尼叶歌剧院(l'Opéra Garnier)作为舞台,描述一个年轻的女歌剧演员克莉丝汀?黛也、一个年轻贵族劳尔与一个躲藏在歌剧院地底的怪人(魅影)之间的爱情故事。
歌剧魅影
phantom of the opera
歌剧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中英文剧本
http://wenku.baidu.com/view/5540a82c453610661ed9f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