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有那些经典语录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禅宗有那些经典语录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禅宗有那些经典语录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禅宗有那些经典语录
此言差噫,若无文字如何传法,金刚经写之何用,是二楼的太过执着了,有疑便问,饿便吃,渴就喝,累就休息,此才是禅宗真旨。本性真如,顿悟成佛,二楼执着于神秀法师的“心如明镜台,身如菩提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非六祖慧能法师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虽然以心传心,但是经法文字也是其一法,因为经文不在字,而在字后之心,六祖曾说“读法华经,要转得法华,而莫被法华转”,就指于此,经法文字,金刚经有云,犹如渡河之船,河即已过,何必于背着船走呢?这便是经法,文字的描用。
禅宗有那些经典语句
楼主,你着相了。禅宗素来讲究法无定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若是就了文字,也就落了下乘了……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不仅要收集,最好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佛学很富有哲理,生活中与人为善,佛语用得多了,自然就会明白,所谓书牍百遍,其义自现。希望你能坚持的学习,能用你学到的禅宗为周围的人指点迷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荆棘丛中下足易 月明帘下转身难
不空不著 内蕴悲心
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
菩提自性 本来清净 狂心不歇 歇即菩提
放下 顺其自然 平常心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他幼年而孤,成年后以打柴为生,某天因听人诵《金刚经》而有所领悟,于是一心向佛。经人指引,拜在黄梅凭墓山禅宗五祖弘忍大师门下,因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深受弘忍的器重,并将佛法衣钵传授与他。此后几经曲折,隐遁数年,惠能终于创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对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成了中国禅宗的主流。关于六祖慧能的言论,在《坛经》中有详细的记载,逍遥子为大家整理了几句,我们不妨一起学习一下。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释义:自性原本清净虚空,真正悟道的人,不会执著于事物表象,因此,无牵无挂,无忧无惧,自由自在。安顿好了内心,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释义:佛性人人具足,关键在于是否开悟,不觉悟时佛也是众生,一念觉悟了众生就是佛。
3、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释义:俗话说,“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山”,真正修行的人,不受时间、场所和形式的拘束,随时随地,时时处处都可以是修行,都可以悟道。
4、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释义:道原本是通达无碍的,为什么会阻隔和停滞呢?一切取决于自性,自性迷乱,执著于教条,就形同自我束缚,道也就不可能得到伸张;不拘泥于教条,才能真正感受到活泼泼的,道的力量。
5、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释义:不管是风动还是幡动,皆因牵动了此心,所以才会纠结。如果明了自性的虚空本质,万事万物于我如镜子照物般的自然,那么必然毫无牵袢,自由自在。
6、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释义:佛性人人具足,凡夫也可以是佛,烦恼当中蕴含着菩提智慧。前一念迷惑,就是凡人,后一念觉悟就是佛。前一念执著于事物表象,很烦恼;后一念大彻大悟,从事物表象中跳脱了出来,达到了超凡脱尘的境界,这就是无上菩提智慧。
7、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释义:明心见性是功,平等地待人接物是德。每一个意念都来去自由毫无滞碍,这样就能常常体认到自己的本性。悟道的那一刻,实实在在美妙的感觉,让人受益良多,它名为功德。
8、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释义: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回归每一个当下,心心念念不离自性,快乐幸福就在其中。
9、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
释义:一切道的力量源于自性,当真正悟到了这一点,就不会怀疑迷惑,心心念念都是无上般若智慧。如果能时常这样,不执著于事物表象,不拘泥于教条,通达明了,就能达到真正自由自在的境界,以此心拥抱生活,自然无往不胜。
10、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释义:我们生来,行走坐卧一饭一茶,哪一样不是修行,哪一样不是禅的境界?如果要计较什么是功课,需要何种形式,那样只会离道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