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知行合一经典语录

当我们要了解一些知行合一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知行合一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知行合一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知行合一经典语录



知行合一经典语句



不一样,知行合一是一种理论,修证是修改证明的意思。

《传习录》堪称“心学”第一书,“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阳明,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而集中体现王阳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传习录》。因此,要想了解王阳明,首先必读《传习录》,以领悟其思想精华。

一、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大意】人最大的毛病,用一个字来定义,就是“傲”。

二、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大意】 人,可贵的不在于没有错误,而在于能够改正错误。

三、省(xǐng)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

【大意】要经常反省检查自己,将私欲提炼出来,无论何时,不给私欲留一丝空间。

四、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大意】种一棵树,要从树根培育;教育一个人要从德开始。即俗话讲:浇花浇根,交人交心。

五、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大意】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知道善知道恶是良知的体现,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才是探究事物的真理与本质。

六、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

【大意】寒冬保暖,也只是要尽己之孝心,不得有丝毫私欲夹杂其间;炎夏避暑,也只是要尽己之孝心,不得有丝毫私欲夹杂其间。

七、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

【大意】拿一棵树来说,树根就是那颗诚恳孝敬的心,枝叶就是尽孝的许多细节。树,它必须先有根,尔后才有枝叶。并非先找了枝叶,然后去种根。

八、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

人的大毛病,只是一个‘傲’字,做儿子的傲,必定不孝;做臣子的傲,必定不忠;做父亲的傲,必定不慈;做朋友的傲,必定不守信。

九、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

【大意】侍父,不是从父亲那里求得孝的道理;事君,不是人君主那里求得忠的道理;交友、治理百姓,不是从朋友和百姓那里求得信和仁的道理。孝、忠、信、仁在各自心中。心即理。

十、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眼睛没有本体,它就以万物的颜色作为它的本体;耳朵没有本体,它就以万物的声音作为它的本体;鼻子没有本体,它就以万物的气味作为它的本体;嘴巴没有本体,它就以万物的味道作为它的本体;心没有本体,它就以天地万物彼此感应中的是非作为它的本体。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大家并不陌生。知和行,到底谁重要,一直以来是中国哲学家们争辩的重要问题,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辩论仅次于义利之辩。

知和行,到底哪个重要,众说纷纭,孔子认为,知比行重要,不但是孔子,先秦思想家都认为知比行重要。宋明理学也认为知比行重要,而曾国藩,则认为,行比知重要。

到底哪个重要呢?很多经历都告诉我们,知比行重要。比如,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学知识,一直到大学,学知识的过程就是知。只有「知」了后,才能去行。没有这些学来的知识,就不可能找到工作。我们要想有开车这个行为的出现,就必须先知道怎么开车。这不但说明了知比行重要,还说明了,先知后行,只有先知了,才可能有后面的行。

而主张行比知重要的人,比如曾国藩就说,你若想知道一件事,必须去实践,这个实践就是行,没有这个行,你就不可能知。比如你若想知道如何开车,必须要去开,只有在开的过程中,才能学会车怎么开。先行后知,只有行了才能知道。

两种理论,听上去都对,知比行重要这个理论,我们就听过「理论指导实践」这样的话,行比知重要这个理论,我们就听过「实践出真知」这样的话,你无法证明哪个是错的,但真理是绝对的,绝不可能有截然相反的两种真理存在。所以,有人在知行问题上就采用了折中调和的办法,或者说是和稀泥。这个人就是朱熹的门徒陈澄。

他说,知行同等重要,不分先后,所以知行是合一的。比如,你要有开车的行为出现,应该是在行中有知,知中有行,最后才能行,才能知。知和行呢,是并驾齐驱的。

那么,问题来了,陈澄提知行合一,王阳明也提知行合一,二者有什么区别呢。还是根本就没有区别。

现在,我们进入王阳明式的知行合一。

1517 年,王阳明到江西剿匪,接着在南昌平定朱宸濠叛乱,1527 年又到广西剿匪,这三场战争的完美胜利把王阳明推到了圣人的圣坛。而王阳明在这三个战场的胜利,就要归功于他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大多数人的理解,是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是知道了就要行动。

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倘若知行合一真如此,那王阳明不可能靠它创建那么大的事功,五百年来王阳明的粉丝也不可能多如牛毛。

所以,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没那么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