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网提供小说圣诞颂歌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小说圣诞颂歌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小说圣诞颂歌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小说圣诞颂歌经典语录
小说圣诞颂歌经典语句
这本书让狄更斯化身“圣诞之父”如果你通读过狄更斯的小说,让你在下意识地说出两部能让他封神的作品,可能你会脱口而出《双城记》和《雾都孤儿》。也有可能是《大卫·科波菲尔》或其他。的确,在文学领域,这几部作品堪称是惊天之雷。特别是《双城记》那个大气磅礴的开场——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狄更斯,《双城记》嗯,在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另一部作品。擅长写连载的狄更斯以全本的形式出版了这本书,为的就是赶在圣诞节前出版——这本书也确确实实改变了此后所有的圣诞节,也让狄更斯有了一个新的头衔——“圣诞之父”。甚至,这本书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主题:圣诞主题。没错,总有那么些艺术家想要在这个普天同庆的节日里搞出点故事。我第一次接触圣诞主题的艺术作品还不是《圣诞颂歌》,而是一部老电影《生活多美好》(it's a wonderful life)。该片上映于1946年,由弗兰克·卡普拉执导,詹姆斯·史都华主演(他演过希区柯克的《夺魂索》)。这部电影与《圣诞颂歌》的内容有诸多神似之处。主人公在圣诞夜打算自杀,然后天上派了一个智商有点儿低的天使带着他看了一个他从未诞生过的世界。在这场生命与反思的体验中,主人公获得了重新活下去的勇气,这个傻天使也由此获得了转正。这一模式正是诞生于《圣诞颂歌》。在《圣诞颂歌》中,三个圣诞鬼灵带领着斯科鲁奇看到了过去、现在和将来,借此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从而引出圣诞精神。这对后世的“圣诞主题”的创作模式有着深厚的影响,或者说,以后关于圣诞节作品大多都有跟风或致敬的成份。如果说《圣经》带来了圣诞节,那么《圣诞颂歌》传播了圣诞精神什么是圣诞精神呢?简单地说就是“反思自我,祝福他人”,更简单直白地就是,让自己和别人在这个节日里都快快乐乐的。这使得狄更斯去世时最伤心的是孩子,在他们的眼里,死去的不是一个大文豪,而是给他们带来快乐的圣诞老人。单纯的孩子们啊……你们难道不知道在这个“圣诞老人”的笔下,“孩子”就是悲惨的代名词么?在他的小说里不是私生子或孤儿都不好意思露个脸。扯远了,从这一点来看,《圣诞颂歌》这本书的社会影响是深远的。由反思而来的自信,为了快乐而进行的分享,为了让所有人都幸福而播撒的博爱,为了未来的美好生活而秉持的善良——此所谓圣诞精神!所以世人评价狄更斯的《圣诞颂歌》为“第二伟大的圣诞故事”,第一伟大的自然就是《圣经》里耶稣诞生的故事了。由此,足可见此书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当然,你想问还有什么类似的传播作品的话。我觉得是将圣诞文化,更确切地说是对圣诞老人具象化和商业化的——有着不可磨灭(毁誉参半)的贡献的公司——可口可乐。这本书让大英帝国狠狠地镌刻在了历史上如果那个时代有Facebook或推特,狄更斯绝对是一代网红。他的小说里无时不刻地对实事进行吐槽,而这些历史的痕迹也随着狄更斯的小说被我们铭记。我举几个例子:“我这个办事员,一个礼拜赚十五个先令,有老婆和一家子人,却还说什么圣诞快乐。我真要躲进疯人院去啦!”——《圣诞颂歌》这里的“疯人院”原文是Bedlam,古义为“疯人院”。指的是伦敦的伯利恒圣玛利亚医院(St.Mary of Bethlehem)。一个专门收留精神病的医院,因涉嫌虐待病患被关闭(我怎么想起了蝙蝠侠里的阿卡姆疯人院)。“还有联合济贫院呢?”——《圣诞颂歌》我看了一下,确实有些版本是这么翻译的。原著直译过来应该是“恤贫局办的贫民习艺所”,值得是一个由教区(通常是两个以上的教区)办的收留穷人的机构。里面对穷人……不太友好。所以很多人宁愿乞讨或饿死也不愿意去。顺便说一下,这个机构在《雾都孤儿》中戏份不轻。“《劳教法》和《穷人救济法》还在执行吗?”——《圣诞颂歌》嗯,这个也是个翻译信达雅的问题,个人觉得这么翻译确实更适合给孩子看。但实际上原著中所提及的是一种叫“踏车”的刑具。一种和健身房里的静止脚踏车很像的东西,用于让犯人不停践踏直至累死。《穷人救济法》诞生于1601年,并于1834年推出修正案。在20世纪后被社保制度取代。这个法案旨在将富人所缴纳的济贫税作为经费来开展社会济贫活动。诸如此类的段子举不胜举。狄更斯真是个绝佳的段子手,这也可谓是对那个时代最狠辣的白描。最后,Joyeux Noël!(不用英语啦,傲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