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的爱情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萧红的爱情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萧红的爱情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萧红的爱情经典语录
萧红的爱情经典语句
搜一搜张小娴,会有很多收获的。
#萧红语录#
萧红人物简介:电影《萧红》为纪念萧红诞辰百年拍摄,由霍建起执导,宋佳,黄觉,王仁君,张博,李依玲等主演。故事讲述了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女作家萧红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本片主演宋佳因主演萧红一角先后在金鸡奖、中美电影节、温哥华华语电影节中共三次获得影后桂冠。
人物评价: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萧红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爱折腾,不愿守本分,她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惨的、短命、穷困、奔波,她从十九岁离家出走,这一走便再没回头,中间只辗转回去过一次。
林贤治(诗人、学者):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我以为是唯一的。
夏志清(文学评论家):没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萧红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葛浩文(美国汉学家):萧红在本质上是个善于描写私人经验的自传体式作家。
章海宁(记者、萧红研究会副会长):我更愿意把萧红归类为是一个贫民作家,她笔下的主角经常是生活困窘的女性。萧红自己本身也生活困苦,她更能体会到处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艰难和不易。
张耀杰(学者、传记作家):萧红有文学才华但做人不及格。
马勇(学者、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萧红的悲剧源于“五四”鼓励下的出走。
王东成(学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对萧红人性的不洁和过错要作同情的理解。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鲁迅还评价萧红在《生死场》中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茅盾(作家、文学评论家):评价《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01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
“此刻若问我什么最可怕?我说:泛滥了的情感最可怕。”“什么最痛苦,说不出的痛苦最痛苦。”
02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的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
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
03
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是山么,是山你就高高的;是河么,是河你就长长的。
哭声刺心一般痛,哭声方锥一般落进每个人的胸膛。一阵强烈的悲酸掠过低垂的人头,苍苍然蓝天欲坠了!
这场是死的城廓,没有花香,没有虫鸣,即使有花,即使有虫,那都是唱着别离的歌,陪伴着说不尽的死者永久的寂寞。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怎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04
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宗法社会,生活像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平静地流淌着愚昧和艰苦,也平静地流淌着恬静的自得其乐。
05
对于生活曾经寄以美好的希望但又屡次幻灭了的人,是寂寞的;对于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对于自己工作也有远大的计划,但是生活的苦酒却又使她颇为挹挹不能振作,而又因此感到苦闷焦躁的人,当然会加倍的寂寞;这样精神上寂寞的人一旦发觉了自己的生命之灯快将熄灭,因而一切都无从“补救”的时候,那她的寂寞的悲哀恐怕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而这样寂寞的死,也成为我的感情上的一种沉重的负担,我愿意忘却,而又不能且不忍轻易忘却。
06
若是女家穷了,那还好办,若实在不娶,他也没有什么办法。若是男家穷了,那家就一定要娶,若一定不让娶,那姑娘的名誉就很坏,说她把谁家谁给“妨”穷了,又不嫁了。无法,只得嫁过去,嫁过去之后,妯娌之间又要说她嫌贫爱富,百般的侮辱她。丈夫因此也不喜欢她了。她一个年轻的未出过家的女子,受不住这许多攻击,回到娘家去,娘家也无甚办法,就是那当男指腹为亲的母亲说:“这都是你的命(命运),你好好地耐着吧!”
温顺的就是老实的,老实的就是好欺侮的,告诉人们快来欺侮她们吧。人若老实了,不但异类要来欺侮,就是同类也不同情。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爱情的经典语录分享个地址:http://www.lz13.cn/jingdianyulu/5490.html
在民国四大才女中,我对萧红情有独钟。她是个高智商低情商的才女,正因如此,她才有了如此坎坷的情感经历。对于萧红来说,幼年的不幸以及早年失败的感情经历形成了她独立而敏感的性格,这种人格和思想的独立,使她不会像刚从家里出来那样,屈身于汪恩甲的摆布,也不会因为心里的羁绊,而不敢和肖军分手,正因为这种逐渐形成的特立独行的性格,她才有了如此高的文学成熟,有了令后人叹謂的《呼兰河传》。她的这种敏感,让她陷入了无法摆脱的迷局中——她渴望获得她想要的幸福,她渴望能够有人为她遮风挡雨,从而不受伤害。在萧军,端木蕻良和骆宾基中,萧红最爱的还是萧军。这不仅因为萧军是她生命中的恩人,没有他,她就得在旅馆中困死,也就没有了以后如此高的文学成就。萧军给了她真正意义上的家,然而,萧军的性格,恃才傲物,目空一切,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当他有了外遇,接着对萧红使用暴力,随着激情的流逝,再也没有了往日被文学氛围环绕,共谈文学的画面,取而代之的是分道扬镳。但她一直没有忘记萧军,她一直把与萧军的爱情当作氧气,当作她生命中最不该错过的人。在她等待的某一天,她遇到了另一个男人,此时的她怀着萧军的孩子,可身边的男人不是萧军,而是端木蕻良。萧红把端木视为真正的依靠,以为中午找到了久违的幸福,虽然他性格不像萧军那样男子主义,但此时正是重庆,香港战火纷飞的时刻,大多数情况下,萧红只是独自一身,久而久之,疾病侵袭了萧红的身体,可这时陪在她身边的,则是另一个男人——骆宾基,一直陪她走过了最后一段人生。这就是她大概的感情经历吧。至于鲁迅,我所了解到的则是当萧红和萧军一起进行创作时帮助他们并出钱帮他们出书。萧红一直对鲁迅非常敬重,鲁迅去世时,她专门写了一篇纪念他的文章,被后人评为缅怀鲁迅文章中最好的一篇。----------------------------------------------------------------------------------------以下是我搬运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她19岁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从此她再没有回过家。她先后到过青岛、上海、北京、西安、武汉、重庆和香港等地,其间甚至一度去了日本。中国文学史上几乎没有哪个女作家像她这样到处流浪,四处漂泊,甚至露宿街头;也很少有哪位作家经受过像她那样的寒冷、饥饿和病痛。就像她在散文《饿》中写到的那样,在她的漂泊岁月中,“只有饥饿,没有青春”。 然而,萧红的一生都在追求着爱、温暖、自由和幸福,但却一直得不到命运的青睐,不仅童年充满着寂寞荒凉的回忆,成年后在追求情感的路上也屡屡受挫。 怀着未婚夫的孩子 萧红和萧军 闪婚加裸婚 谈到萧红的人生和情感经历,她和萧军关系是不能绕过的,正是二萧的相遇,才有后来的作为作家的萧红。也就是说,萧军在萧红的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人。 萧红十几岁的时候,家里给定的娃娃亲,后来祖父一死,父亲逼她成亲。她逃到北京,后来钱不够,又回去了,再逃,这一次未婚夫追出来了,萧红与他来到哈尔滨,竟然同居了。 未婚夫的兄长一怒之下解除了他们的婚约,萧红于是把夫家的哥哥告了。这一年,萧红19岁。 萧红的未婚夫叫汪恩甲,汪恩甲只是个小县城里的富家子弟,大约也知书达理,汪恩甲虽软弱,却也仁厚,萧红再次逃婚的时候,他追出来接济。及至萧红怀孕,他逃走了,他成为踩向萧红命运的第一只脚。 此后萧军出现了,他就如天神一般,在松花江决堤的那个夏天,满城的汪洋,萧红被困于东兴顺旅馆,饿,挺着大肚子,交不起旅馆费,老板急吼吼想把她卖去当妓女…… 这时萧军现身了,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点,扮演了他最喜欢、也最合适的角色英雄救美;可是萧军也没钱,因此,他像变戏法似的,也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叶小舟,搁于她的窗前,再系一根绳子把她从窗口吊下来……这一幕,简直像电影里的桥段。 二萧的结合,用今天的话就是闪婚加裸婚。二人在非常状况下闪电结合,一无所有,有的只是两颗年轻流浪的心的契合。在二萧患难与共、相依为命的日子里,萧红开始了文学创作,并因《生死场》而成名。 (PS:萧红在哈尔滨妇女儿童医院产下一女,这就是她和汪恩甲的孩子,后来那孩子被医院送给看门的老头,再后来那老头搬家,萧红的这个孩子便不知所踪。) 1934年的冬天,萧红23岁了。二萧启程去上海正式拜见鲁迅,二萧在上海待了不到两年,这也是鲁迅生命的最后两年。对于二萧来说,鲁迅差不多是半人半神式的、父亲一样的存在,所不同的是,萧红还是个女人,况且又那么年轻……起先,他们住在法租界,离鲁迅家很远,为了方便见面,他们就把房子换到鲁迅家附近了。 二萧常结伴来看鲁迅,每天都来,后来,就是萧红一个人来了。每天萧红都要去鲁迅家,常常一待就是一天,萧军知道她去哪儿,又不能阻止。 后来,萧红便离开了,她去了日本,这是1936年夏天的事。她为什么要离开呢?据说是“养病”,又有说是“精神上的苦闷”,她走的时候,鲁迅正在生病,她走了三个月以后,鲁迅就去世了。 这三个月中间,她跟鲁迅没有任何联系。鲁迅死了两个月以后,萧红回到了上海,先去万国公墓祭拜;这是1937年1月,半年以后,中日战争爆发。 怀着萧军的孩子 萧红和端木 举行了婚礼 二萧是在西安正式分手的。 1938年1月,应李公朴先生之邀,萧红、萧军和端木蕻良等人到达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在临汾这段时间,萧红与端木蕻良接触较多,她对端木蕻良产生了“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感情。 不久临汾告急,萧军准备跟随“民族革命大学”一起撤退;而萧红和端木蕻良则参加了“西北战地服务团”,回到西安。这意味着萧红和萧军同居六年的感情出现了裂痕。半个月后萧军与萧红在西安相遇时,萧红已与端木蕻良“定情”,他们只得选择分手。萧红与端木蕻良旋即去了武汉。同年5月,萧红与端木蕻良在武汉大同酒家举行了婚礼。 这时,萧红已有孕在身,怀着萧军的孩子。据载,萧红对这次结婚是很平静的,在婚礼上胡风提议他们谈谈恋爱经过,萧红说:“我和端木蕻良没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恋爱史,是我在决定同三郎永远分开的时候,我才发现了端木蕻良。” 1940年1月17日,萧红和端木蕻良从山城重庆起飞来到香港。 萧红在香港住了将近两年,身心得以稍稍喘息;这两年里,她完成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呼兰河传》。 可以说,没有《呼兰河传》,萧红将不成为萧红;有了《呼兰河传》,呼兰这个不起眼的北方小镇,就成了中国文学版图上最闪亮的地方之一。 世人对端木蕻良多有指责。两次生死关头他都丢下萧红,一个人独自逃命去了。一次是武汉大轰炸,萧红一个人挺着大肚子,混迹于逃难的人群里,从武汉到汉口,到重庆,到江津……惨是很惨的。另一次是在香港,她快要死了,身边是日本人的炸弹、飞机轰鸣、满城人都在逃难……她亲爱的丈夫又不知哪儿去了。 (PS:1938年,端木去了重庆,萧红独自辗转于汉口、重庆、江津之间。1938年年底,萧红在江津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出生不久即夭亡。) 萧红死了以后,端木蕻良做到了二十年不娶,每年清明都去她的坟头祭奠;后来有了妻子,便跟妻子一块祭奠;香港去不得了,他来广州祭奠,以期离她的墓地更近一点;后来广州也来不得了,他便托朋友代为祭奠…… 弥留之际的友情 萧红和骆宾基 相守44天 骆宾基,原名张璞君,吉林珲春县人。他听说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在鲁迅扶持下出版了。于是他决定循着萧军、萧红的足迹投奔鲁迅。但当他将长篇小说《边陲线上》的前两章,寄给鲁迅时,鲁迅已经重病缠身,无力指导他的写作了。“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后,他在茅盾的荐举下,到浙东参加抗日救亡工作。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流亡到香港,开始写作长篇小说《人与土地》。端木委托人为骆宾基付清店钱,为他安置了住处。同时还在自己主编的《时代文学》上刊发了骆宾基的长篇《人与土地》,使得骆宾基能够凭稿费维持生活。 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骆宾基打算撤离香港。当骆宾基打电话向端木、萧红辞行时,端木问他能否暂留香港,协助照料病重的萧红,骆宾基慨然允诺,并立即赶往他们的住处。由于香港形势紧急,端木和骆宾基等人抬着萧红先后躲避在周鲸文家、恩豪酒店和时代书店宿舍。 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萧红病逝的44天中,根据骆宾基的《萧红小传·修订版序》所说,一直是骆宾基守护在萧红的身边。病重的萧红对骆宾基说:“端木是准备和他们突围的。从今天起,就不来了,他已经和我说了告别的话。”因此,骆宾基总是谴责端木蕻良在萧红生命攸关的时刻,将护理的责任推给他。可是后来的端木夫人钟耀群写的《端木与萧红》一书,则说端木离开萧红是外出购买食品、药物,寻找尚未被日军接管的医院。 1941年10月,萧红入住玛丽医院,确诊是肺结核,一个月以后,因经济拮据返家养病。 1942年1月,香港沦陷。 1942年1月22日,萧红病逝于香港。临死前,在纸上写了一句话:“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与别人写了。” 萧红病逝后,端木请人为萧红拍摄了遗容,又剪下一缕萧红的遗发揣入怀中。还以高价买了素色瓷瓶,来装萧红的骨灰。 后来,他与骆宾基一起,将萧红的骨灰瓶葬于浅水湾。 对于萧红的早逝,萧军是怀念和惋惜的。萧红也难以忘情于萧军。据骆宾基回忆,萧红在死前曾经热切地盼望道:“如果萧军在重庆,我给他拍电报,他还会像当年在哈尔滨那样来救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