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孟子一书中的经典语录

孟子一书中的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孟子一书中的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孟子一书中的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孟子一书中的经典语录



孟子的主要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2、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一、亲亲。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第三、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第四、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第五、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孟子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要求封建国家在征收赋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财政收入才有充足的来源。这种思想,是应该肯定的。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经济观念在当时是进步的。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对后世确立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3、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   
仁是一个古老的政治思想范畴。《说文》解释仁字:“仁亲也。从人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含义也不断有所衍变。孔子论仁,则给予了更多的充实和发挥。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种意义上运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学说的理论上还不够完整而严谨。孟子也最重仁。孟子对于孔子仁的思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由此而生仁义礼智四德,其中心点是为仁。还进一步论述仁义礼智四者的关系,第二,在关于仁的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学说。孟子以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梁惠王》上),还具体地提出了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具体的仁政措施。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4、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5、哲学思想及认识论   
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   
在《孟子》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指出有许多知能必须经历困难,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取得教训,受到锻炼,然后才能得之。客观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律,是人所不能违反的。   
孟子明确地看到,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进程。他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作为比喻:宁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最重要的一环在于掌握客观规律。孟子拿夏禹治水,根据水势就下、可导而不可遏的规律,来说明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须如此。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肯定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多种方法。而且,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发展。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孟子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的结晶,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仍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孟子一书中的经典语句



  1、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梁惠王上》)   【解读】   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   在孟子看来,执政者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其基本的职责。  相反,假如自己过着丰食足食的生活,而人民群众却在挨饿受冻,那简直就像是率领野兽吃人一样,是极大的犯罪。   2、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梁惠王上》)   【解读】   君子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蹦欢跳的,就不忍心看见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悲鸣,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  正因为这样,君子要把厨房安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   3、吾力足以举百钧(1),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2),而不见舆薪(3)。(《梁惠王上》)   【注释】(1)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2)秋毫之末:指细微难见的东西。(3)舆:车子。薪:木柴。   【解读】   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梁惠王上》)   【解读】   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随意转动(要统一它就很轻易了)。   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解读】   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  乐,同天下人一起乐,忧,同天下人一起忧,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6、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梁惠王下》)   【解读】   你做出的事,后果会反加到你身上。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就是“一报还一报”,近于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的意思。但后世演变为成语“出尔反尔”,则成了言行前后矛盾,此一时,彼一时,反复无常的意思了。   7、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公孙丑上》)   译: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也不去恐吓;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8、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公孙丑上》)   【注释】(1)浩然:盛大而流动的样子。     【解读】   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9、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   【解读】   孟子说:“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   10、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

在儒家各贤者中,孟子自有一股子英气,硬气,浩然之气,读之自觉胸中正气浑然充沛,源源不断,荡曳生姿,读罢起身再看这个世界,便多一份自信,多一份从容。

孟子,生于战国中期。那个时代,一方面时局杀伐征战,混乱不堪,另一方面处士横议,众说纷纭,在此背景下,坚持儒家学说的孟子不受各国国君重视,“见以为迂远且阔于事情”,他便成了一个士层之上的失意人,不过,他退而著书,给后人留下了一股长流不断的浩然力量,那就是《孟子》。

初读《孟子》,我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所震撼。他要做一个顶天立地、心怀苍生的大丈夫,而不是一个只是心系一人一户之安乐的小丈夫。他心心念念要劝人仁义礼智信,到处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尊王抑霸,要把仁推而广之,至于天下。

其文如其人,真诚,宏伟,正气浩然,胸怀博大。

全书三万五千多字,七篇,十四章,涉及到的方面很多,仁政,民本,教育,异端,做人等等。我不一一概括成系统的了,我只是按着先后顺序,再重新整理一下我的笔记,记录一些感受吧。

仁者无敌。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己矣。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勇分小大,匹夫之勇为小勇;文王之勇,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为大勇。

孟子的话自带一股霸气,如一股剑气,凌厉却又刚猛,简短而又有力。

仁政的基础是民本,是与民同忧乐,是制恒产。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凡事要靠自己去争取。因为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四心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夫仁,天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不仁之君召之,孟子不去,有气节,硬气。

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君子不器。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圣人一般都很自信。

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孟子是何等胸怀,张口不离天下,张嘴不离天下之人!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居天下之广居(仁),立天下之正位(礼),行天下之大道(义)。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过分)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孟子好辩,是不得已。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天下国家人。

仁不可为众也。

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存乎人者,莫良乎眸子。

嫂溺,援之于手;天下溺,援之以道。

事亲为大,守身为大。

有不虞之欲,有求全之毁。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

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顺其自然之理)。故者,以利为本(顺),推求其所以然。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揣测)志,是为得之。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敢为交际何心也?恭也。

告子说:食色,性也。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桮棬。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生之谓性。

然后被孟子反驳得无言以对。食色,动物之性也,非人性也,人性则向善。

礼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

君子不亮,恶乎执?

好善。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句话讲得真好,可作为座右铭。

十三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耻之于人大矣。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尤为弃井也。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十四

春秋无义战。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仁人无敌于天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经常提到的四位圣贤,

圣之清者,伯夷、叔齐。

圣之和者,柳下惠。

圣之任者,伊尹。

圣之时者,孔子。

而他最欣赏孔子。

《孟子》主要思想有三:

一,心性学说,人性向善。

二,由仁到义,舍生取义。

三,尊王抑霸,推行仁政。

《孟子》文章特征:

长于辩论

多运用逻辑推理

长于譬喻

文风气势浩然。

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

第一遍草草而过,只知其义,其道理却不甚了解,等以后再读吧。

喜欢的话,帮忙点个赞吧,顺便关注一下个人文学公众号:偷心的人。我等你来哦!

经典语录一: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矣

此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第三小节,梁惠王开口就对孟子说到,“我这个人为了国家,真可谓是尽心尽力了。”梁惠王即即历史上著名的魏惠王,在位52年,前期为魏国的鼎盛时期,后期则是魏国由鼎盛转衰的时期。魏惠王也是魏国国君中第一个开始称王之人。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矣。”似乎大多数人都会有过这种感慨,感觉对于一件事已经竭尽所能,但结果似乎总是不尽完美。当然,这种情况也属于正常现象了,世界没有什么能够达到极尽完美的状态。

经典语录二:以五十步笑百步

此句也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第三小节,是孟子对于梁惠王“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的回答。孟子就以举了个例子,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概念,意思很简单,天下各国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压榨剥削百姓的情况,或严重,或极端,总之半斤八两,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经典语录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此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第七小节,齐宣王向孟子请教齐桓公、晋文公的称霸之术,孟子就称不知道,而向齐宣王讲述其仁政思想。告诉齐宣王,只要国家实施仁政,自然而然就可称王于天下。

并且,孟子向齐宣王详细畅述了对于仁政“不为”与“不能”的区别。齐宣王之所以不实施仁政,完全是“不为”。齐王如果能够实施仁政,齐国百姓自然能够“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及由人,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及由人,爱抚别人的孩子”。那么,天下就可运用齐王的手掌之中了。

经典语录四:我善养吾浩然正气

此句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第二小节,孟子提出其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至于什么是浩然正气,孟子回答到,这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天地间之正气,至盛至刚,与道与义相配合。

换句话说,只要以孟子的“仁义礼智”思想为指导,知行合一,切实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自然而然就能够不断汇聚孟子所言的“浩然正气”啦。

经典语录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此句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第六小节,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忍心看到别人受到伤害的同情心”,也就是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的观点。

孟子认为,每个人自从出生后,潜意识里就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后天的环境、教育能够使之发扬光大,也可使其堙没。人们所应该做的,就是不断发扬人之善,不断学习圣贤之道,修身养性。

经典语录六: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此句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第八小节,孟子认为“人世间最大的善,就是与人为善了。”与人为善,一毫之善,也足以温暖人心。

世间没有什么美能抵得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怀揣一颗向善的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好运自会来临。

经典语录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此句出自《孟子·公孙丑下》第一小节,如果非要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进行比较,孟子认为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当然了,一件事如果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话,那么,这件事就算是想不成功也难。

经典语录八: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此句也是出自《孟子·公孙丑下》第一小节,道理很简单,如果一方是站在正义方,得乎天道,自然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他。反之,如果逆天道而行,自然很少人愿意帮助他。

经典语录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此句出自《孟子·滕文公上》第四小节,当有人谈到腾国的国君滕文公时,称其虽然是位贤明的君主,但是他还存在不够贤德的地方,那就是不能和普通老百姓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在农田里干活。

对此,孟子讲了一堆的大道理,并提出了这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千古名句。劳心的人治理人们,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则服从别人的管理。

经典语录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此句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二小节,当纵横家景春问孟子公孙衍、张仪两人能不能称得上是大丈夫时,孟子则反问了一句,这算什么大丈夫?并且提出了大丈夫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孟子看来,达到这三点就足以成为大丈夫了。

经典语录十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此句出自《孟子·离娄上》第一小节,孟子说到即使有离娄(相传黄帝时期一个视力特别好的人)的眼力,拥有鲁班那样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方尺,就画不出标准的方形和圆形。换句话说,就是做事情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经典语录十二: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此句出自《孟子·离娄上》第二十三小节,孟子提出人最大的毛病啊,就是在于总是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对于很多事情问题,总是以教导他人的姿态出现,争论往往有胜心,总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往往忽视了对于真理本身的追求。

所以,我们应该抱着相互学习的精神去提醒别人,而不是抱有胜心,更不应该有着教导别人的心态。

经典语录十三: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此句出自《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小节,“爱人、敬人”,以“仁义礼智”为思想行动指导,知行合一,自然会是“人恒爱之,人恒敬之。”

经典语录十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此句出自《孟子·尽心上》第九小节,孟子的原话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然而,传着传着竟然成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原文“善”字,明显比“济”字的含义范围要广的多,可以说,“济”字所表达的救济之一也包括于“善”字之内。而且达则兼善天下的“善”于前句的穷则独善其身的“善”,两者浑然一体。

经典语录十五: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此句出自《孟子·尽心下》第三小节,孟子的原意为“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完全不要相信《尚书》。”最早的《尚书》,即名为《书》,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孟子还提到,在《尚书》一书中的《武成》篇,就只赞成其中的两三个观点。

当然,孟子的此句话完全可以将其《书》的范围扩大化,即不单指《尚书》一书,而是指天下所有之书。即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完全相信,与完全不相信的结果是一样。关键努力要接近于“中庸”,不偏不倚的不容易达到的天下正道、天下定理。

读书之道,在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切记体察,知行合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关于儒家经典书籍《孟子》一书中的经典语录,你最喜欢那一句呢?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