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CCTV大国崛起经典语录

当我们要了解一些CCTV大国崛起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CCTV大国崛起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CCTV大国崛起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CCTV大国崛起经典语录



CCTV大国崛起经典语句



网友发布的

「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我们要做的只是一件事,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解说辞

《大国崛起》是2006年末播出的十二集文献纪录片。该片一经播出便在中国乃至世界掀起一阵“崛起”的风潮。当时央视二套首播的一集收视量就能达到400万人次(据中央电视台权威数据),至今仍然作为国内历史师生的影视教材一次又一次地在移动设备上经久不息地播放。能够得到这样的关注,无疑在制作上下了功夫:且不论以齐世荣先生等人为代表的世界史学界的肯定,片中不乏在相关领域极具造诣的专家学者现身说法。至于拍摄过程中对史料的把控、数字动画技术的运用等等在此就不多作溢美了。笔者在高中初次看到这部作品,几天内就通篇看了一遍,此后也常常翻看其解说词,从中感受历史。但越是进一步理解历史,笔者就越是感到此片的局限(抑或说是特性罢)。下文试分析之。

按照以往的叙事话语,1840年的关键节点上,中国/满清与世界(主要是西欧)的差距暴露无遗,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日渐从属于西方;太平天国和英法的入侵下清朝开办了自救的洋务,由于其不彻底性(比之与日本而言)而在约三十年后黄海的海面上破产。紧接着的是列强的瓜分,昙花一现的变法、下层民众的排外运动及上层官僚的对外屈服,姗姗来迟的新政非但没有挽救垂死的帝国反而提供了最后一根稻草。就像史家在明亡于万历或是亡于嘉靖还是其他看法有分歧一样,以往叙事之外东西大分流的节点界定也不甚明晰:彭慕兰等学者认为1800年以前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没有一个经济中心,西方并没有自己独有的内生优势,19世纪欧洲工业化充分发展以后,西欧的中心支配才具有了实际意义;而另一方面黑格尔为代表的观点直接将中国视作千年停滞不变的神权专制政府,没有个性与历史,只是在毫无进步的重复暴君覆灭的循环。尽管绝对停滞的观点现在看来根本站不住脚,然而缺少现代化边缘关键的一步(或是几步?)却是不争的事实。东方不论多么的富庶与繁华,都迟迟没能迈出自己的文明圈。

同样的,以往的叙事话语排斥了简单粗暴的地理决定论,转而是制度决定论,当然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说法,似乎经济决定论更加贴切一些。以这种观点看,现代化即便不全是“西化”也大致是“西化”,所以欲求现代化即务必行“西化”。近邻日本的西化道路是文化-制度-器物,故谓其循序渐进,最终成功,中国完全相反,是故屡变不止,国弱民穷,这是部分日本人和中国比较普遍的看法。费正清的“冲击-回应”模型实际上可以说是这个看法的补充,契合传统上“落后就要挨打”的认知。

教科书试图给我们塑造出中国近代以来国家无比屈辱,群臣玩忽职守的印象:反抗外来侵略和农民起义组成的战争史与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外交史构成了中国近代史。如果加上一条主线那就是“救亡图存”,或者再直接一点“向西方学习”。如果说洋务、立宪的买办官僚学习的目的很大程度仍是维护自身阶级利益的话,那么中下层迫切与激进就应另当别论了:辛亥时期的宣传家陈天华哀叹国家之余竟蹈海自尽,仿佛《沉沦》小说一般;外交失败学生便可以痛打外交官、火烧民楼,此外的种种“运动”在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个“运动”无疑是指社会学意义上的,这个意思乃至“社会”“社会学”等均来自日本,考虑到其“脱亚入欧”的近代化之路,学习日本也可算作是学习西方)

中国近代化之路何以至此呢?

然而在此之前人们往往会忽略掉一个隐藏的预设前提:为什么要近代化?为什么近代化的模板是西方?晚清的中国人为何要学习西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落后就要挨打”(斯大林语)这种看似不证自明的公理却难以解释历史。历史上中原汉族王朝与周边“夷狄”交战不利,合盟奉币以至亡国都不止一次,然而史家却常认为是“夷狄”在入主中原后自己心向汉化?晚清之败,表现的主要是丢失藩属以及本非直接管辖力所能及的边地,但西晋、宋、明即使彻底败亡也不肯抛弃道统。按照“冲击-回应”的模型,中国习惯于稳定不变社会结构没有外力难以变革,然而相比西晋、宋、明,晚清这样的一点失败就动辄在国内一石激起千层浪,乃至于后来的“打到孔家店”,晚清其口号行动真不知过激多少,面对事件的反应亦不知何等之迅速!

《大国崛起》当中没有中国。中国既不是世界中心,并且全球史的看法认为中国在过去五百年中非但不是片中崛起的九国之一反而是在衰弱的睡狮。但纪录片的拍摄为“苏醒中的狮子”提供一些历史借鉴的企图是不言而喻的:《大国崛起》的总策划麦天枢坦言:“几百年来文化主体的代表性国家,它里面包含着我们今天面对的所有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所有开放性的对外观看,实际上都是为了反省自己。”[1]笔者之所以花些篇幅对中国近代史做一个回顾其原因正在于此,如果不对比中国史来观看这个纪录片,那就会忽略掉制作人试图传递的信息。事实上,片中往往在特定的历史节点提到中国进行对比:无论是以北京面积丈量荷兰共和国,还是查理一世与崇祯帝的死亡。笔者以为这部纪录片更多的意义在此。

纪录片选取的九个大国,大多数都是一百多年前八国联军的成员,不是曾经欺凌中国,就是积极参与到世界各地的压迫殖民中去。纪录片以“20多米长、60到80吨重的三角帆船”来说明葡萄牙的力量不足,却对如何做到“源源不断的黄金、象牙以及非洲胡椒涌入里斯本”闪烁其辞,如果说这尚且可以用“坚船利炮猛烈攻击下”的“开拓贸易”来遮掩的话,那之后的

“仿佛根植于基因中的追求刺激、喜欢冒险的豪情”、“我们无从知道看起来面容古板的恩里克王子是因为具有雄才大略而包容,还是因为包容而具有了雄才大略”、“ 凭着爱冒险的天性、对财富的渴望以及强大的宗教热情”、“英雄就在这一刻诞生了!”“ 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地球,这个世界是我们的”、“游戏规则已经制定,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看谁的行动更迅速了”、“只有正在创造历史的人们,才会有这种追求不朽的野心”……

诸语句实在是令人怀疑作者究竟抱着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对比片头的中国人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叹息,其言外之意就是:中国该掠夺的时候没有下手,西葡敢于动手,而被掠夺者因为弱小“文明不开化”所以活该反正他们无论在片中还是现实也没有话语权。

这样的价值取向贯穿于整部纪录片中: 第二集讲述荷兰的《小国大业》中轻描淡写用一句“在东亚,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就搪塞了侵占中国领土、在印尼大肆屠杀华人、通过“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肆贩卖鸦片等滔天罪恶。第四集《工业先声》中用数字罗列了工业化的成果后就全然遗忘了日不落帝国对全球殖民地和本国工农的残酷压榨。顺着这样的思路,就不难理解片中一方面引历史学家杰克·格林的话:“西进运动毫无疑问是美国历史上充满开拓、勇气与冒险精神的一页,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正是它,塑造了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个人梦想的美国精神”,另一方面却绝口不提这正是一个侵略、掠夺、灭绝印地安人的历史。这种为强盗行径辩护背后仍然是胜者全得、成王败寇的旧式思维。笔者没有强调以往仇恨的意味,但是汤因比曾言:“历史学家必须提防的事情之一,就是听任胜利者垄断对后人叙述故事的权力。”这样不到一句话就把殖民主义野蛮屠戮的罪行轻松地一笔勾销,转而以充满赞美的口吻描述血债之上的“大国崛起”,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大国崛起》作为一部“影视史学”的作品,短短不到四十五分钟内尝试述说大国兴衰任务不可谓不重,由于以史为鉴的思想其对史料的选择也有“着重谏今“的倾向,例如论及1787年宪法时仅说明其统一国内市场的作用,却忽视了其中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重要民主原则。而考虑到面向大众所以叙事上也往往围绕中心人物展开,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仅凭九小时纪录片所描绘的图景还是过于粗略,何况这幅图景仍有其瑕疵。

探讨日本的《明治维新》一集中开篇便沿袭了以往的观念,认为其是个“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的岛国。”然而,大部分欧洲国家的领土面积都比日本要小,如德国、英国、意大利的领土面积都比日本小。日本委实不能以旧有的“蕞尔小国”视之。如果我们相信布罗代尔的说法,那么日本的发展过程与欧洲大致相同,商人世家历史十分长久,不像是中国“不断阻挠资本主义的繁荣”[2],布罗代尔甚至认为只有西方和日本是几乎自动地由封建制向金钱制过渡的社会。[3]这么看来,日本决非同晚清一样内部腐朽不堪。

而纪录片对荷兰的衰落仅仅归咎于巧合,难免有过简之嫌。荷兰作为最早的现代社会,以及一个新教国家,曾经试图向日内瓦式国家看齐,但结果有限。 事实上,联合省议会没有实权,即联合省联而不合,布罗代尔甚至怀疑它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4] 正因为荷兰在十六至十七世纪并没有建立稳定的民族国家,它不可能存在英国和法国那样的民族市场,而只能依存于远洋贸易。这样,当荷兰的海上霸权被英国取代时,它迅速衰落。

当然,瑕不掩瑜,例如《大国崛起》一片在还原场景上的的确确下了很大一番功夫,举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创作者的苦心:葡萄牙和西班牙航海时代的船、荷兰“大肚子”商船、美国黑船、五月花号船,同样是表现船,但影像呈现均不同,各种船只的细节部分表现完全依照原样,电脑复原严格按照历史留存图片及史料记载进行,这是相当难得可贵的。[5]

没有什么事物注定永垂不朽,帝国总是来了又去。九国之中除了美国今日仍在主导世界,其他国家的辉煌已成为了昔日。然而美国从无到有不过两百多年,真正掌控世界的时间就更短了。大国模式也无法简单复制,而任何大国只要漠视历史教训,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选择,结果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德国、日本的军国主义路线,苏联体制僵化以至解体,都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接下来,笔者打算回到之前提出的问题上去,我们的历史叙述往往以西欧与美国为中心,从最直接的叙事重点到时代划分及历史迁移。在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政治革命的历史框架下,我们就会直接套用西方发展模式。例如:将中国史直接嵌入西欧框架,与西欧的同一时期进行对比,思考中国的历史进程,思考为什么近代化在中国发生得较晚,而与之近邻的日本,近代化国家的成立却相应地较为简单,等等。总之,用这类问题推动历史研究。然而,这和西方中心论有什么区别?这种“问题意识”的背后思考的角度仍然是欧洲角度,用帕尔默的话说,仍然是“站在欧洲的路灯下看世界”。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又到底在学些什么呢,纪录片中提到俾斯麦招待日本使节的话:“如今世界各国,虽然都说要以礼仪相交,但那毕竟是表面文章,背地里实际上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这话看来真是再直白不过了,拿英国为例,从麦克法兰书中的表格看英格兰从1100到1900年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打仗,英格兰无疑是世界上最好战的文明之一,从中不难理解近代社会达尔文主义何以在当时盛行。可见欧洲“自由”、“平等”、“博爱”等诸言语要么是句空话,要么就仅限于少数上层,与底层平民并无干系,更别遑论殖民地下的诸有色人种了。曾几何时的亨廷顿、基辛格的政治历史著作里,仍然还是习惯性地站在国家主义立场上,热衷于纵横捭阖地外交权术,称赞黎塞留或是俾斯麦的高超手腕。以这样的思维去处理国际事务,无怪乎会得到“大国政治的悲剧”或者是“修昔底德陷阱”的假想敌结论。以史为鉴的同时,黑格尔告诉我们“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黑格尔或许是对的:一个国家从军事扩张中尝到了甜头后,其他国家要么效仿,要么自保,掀起一轮轮军备竞赛;一个国家因自身利益而背信弃义的举动被各国仿效的最终结果就是所有国家都没有得到好处。最明显的例子即是一战,欧洲人引以为荣的文明结果就是一场 “只是让无数的年轻人白白送死、做毫无意义的牺牲”的战争。正如 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的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jqz4] 钱穆先生则在其《国史大纲》中言 “北京东交民巷可有英法军,这极不合理,欺人太甚。所以西方之所谓文明文化,上帝、公道、法律、科学……不能使人佩服。列宁发明“[jqz5] 打倒帝国主义,人人响应,但有时只是喊口号,实际上不易做到。”

中国有识之士开始了反思:梁任公在书中写道美国新闻记者赛蒙氏的话:“西洋文明已经破产了”、“我回去就关起大门老等,等你们把中国文明输进来救拔我们。”[6]而他的老师康有为甚至早在一战前就注意到“试观东伦敦之贫里,如游地狱,巴黎、纽约、芝加哥贫里亦然。”[7]帝国主义阶段下获利的只可能是少数财阀寡头,不要忘记科学社会主义是为什么而诞生的,孙文在中国尚未富强之前就已经从西方的现状中意识到“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重要性。辜鸿铭则更进一步, 认为欧洲人“有什么理由认为你们的东西就比我们的好”、“当这些黄种人也可以制造出同样精良的枪炮并迎面向你们开火时,你们白种人还会剩下什么优势吗?你们求助于机关枪,可是到最终你们同样将在枪口下接受审判。而如《西方的没落》之流的欧洲人自身的反思这里就不赘述了。

欧美的理想与现实总是矛盾的。一方面,美国总统提出“是兄弟国家领土完整的保证和国际合作的典范”的门罗主义时,被掠夺了三分之一领土的墨西哥可能会大吃一惊;另一方面,伪善的理想主义或许是值得坚持的:当调查显示,在刚果为比利时利奥波德国王工作的代理人使用十分类似于奴隶制的残忍和非人道的手段来促进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时,欧洲的公共舆论一片哗然。利奥波德国王被迫放弃了他的个人投资,比利时政府在1908年接管了刚果。

论述晚清对外作战不利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论点便是腐败,官员贪赃枉法、腐朽不堪,上下交征。这个论点从鸦片战争一直延续到甲午,例如鸦片战争中民间对之所以对 林则徐抱有希望很大程度即是其为官清廉。然而,倘若将视角转向清王朝的对手大英帝国,就会发现19 世纪英国社会存在着非常多贿赂选举的政治腐败现象,政治上腐败与晚清恐怕相去不远。郭河驹在《英国腐败问题略述》中直言“英国是现代政治腐败的鼻祖”,而富兰克林则评论说“绝对的腐败在这个古老国家的所有等级的人们中流行,从头到脚都完全堕落和腐败了!”从极度奢侈的斯图亚特宫廷到腐败最为猖獗的工业革命时期,卖官鬻爵或是贿选作假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当然,英国也曾颁布一些法案,旨在消除政治腐败、维护选举的纯洁性,但是由于这些法案大多都不够系统完善并且漏洞百出,实际上相当于一纸空文。龚敏在其中就以告密者制度为例说明了监督机制的流于形式。[8]可见腐败并非是东西方差距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在思考西欧为什么能够“大国崛起”的时候,如果归因于直接可见的工业革命或是独立宣言,还是有以结果作为原因之嫌,于是我们就开始强调宗教改革或者说新教伦理,接着不断上溯到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或是修道院哲学,直到所谓的本源希腊罗马。很快就有人明白,这样的结果就是“言必称希腊罗马”,在中国历史里寻找西方定义下的“理性”、“民主”,实在是太难为一些人牵强附会了。所以有学者干脆铁口断言“中西不可比较”,中国与西欧就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拿两个似是而非东西类比只能是风马牛不相及。“不可比较”虽然有其道理但也只是夸张的说法,上文笔者就试着比较了中英的腐败,毕竟腐败是人性的弱点。

问题在于,“言必称希腊罗马”的同时,真的了解“希腊罗马”吗?以“自由”为例,“自由”的拉丁文是libertas,本身即有“法律下的自由”之义。另一个例子是2000 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大选发生重大争议,最后最高法院按照宪法裁决布什获胜 ,戈尔表示服输, 避免了美国的动荡。这表面上反映了美国选举制度的漏洞, 却深层次地反映了美国宪政的成功。美国的民主制度能够维持至今本身就是奇迹了,这样的让步不在一个民主自由深入人心的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塔西佗陷阱”也是一个。历史上塔西佗本人从未提出过这个陷阱,引申出这个术语也有悖塔西佗的原意,这一词语完全来自于当代中国学者的构想。

结论:作为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纪录片,《大国崛起》通过介绍15世纪后各个国家的崛起过程,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为中国的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借鉴。纪录片试图改变西方大国是资产阶级,是强盗,靠巧取豪夺成就的帝国的刻板印象。尽管笔者反对这种为其隐讳的叙事,但是众所周知,如今已不再是靠武力称雄称霸的时代了,经济发展、和平崛起、全球化才是世界潮流。此外,如何看待西化与现代化恐怕不是简单的画等号、约等号可以解决的,笔者就这一点分享了自己的一点思考,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1]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15446232.html人民网《大国崛起》总策划:何谓大国?如何崛起?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总策划麦天枢访谈4.5.2019 [2] 布罗代尔在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所作的三次演讲 [3] 同上 [4] ([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第196、198、208页)顾良 / 施康强译,商务印书馆, 2017年7月 [5] 候曦:《文献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叙事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6:5-15 [6]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上篇 七 科学万能之梦 [7] 康有为 《大同书》 甲部 第三章(二) [8] 龚敏:《论近代早期英国政治社会监督机制与社会腐败》[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九卷

主要参考书目及论文:

秦晖:《 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 群言出版社,2015年

金观涛:《历史的巨镜》,法律出版社,2015年7月

高华:《历史学的境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

(日)入江昭:《我们生活的时代》, 中信出版社, 王勇萍译, 2016年2月

(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顾良 / 施康强译,商务印书馆, 2017年7月

(美) 麦克尼尔:《世界史》,中信出版社,施诚 / 赵婧译,2013年10月

吴宪:《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国政治腐败问题探析》[D].辽宁: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5

CCTV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迅雷下载

用EMULE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