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黑塞经典语录关于孩子

你可能正想要阅读黑塞经典语录关于孩子,想要了解黑塞经典语录关于孩子的相关语录,豆豆语录网精心整理了黑塞经典语录关于孩子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阅读,那么,下面这些黑塞经典语录关于孩子内容,如希望是您喜欢的。



黑塞经典语录关于孩子



黑塞是我最爱的作家,读他的书是很可怕的体验。在此之前读小说都像是隔着层玻璃纸,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书中场景。读黑塞则是,从看见第一个字开始整个人都升温了,变得异常敏感,理解速度与阅读速度100%同步,甚至有时候一个句子没读完就已经(自觉得)理解了意思,觉得作者就是在说自己所想,没有想过的部分则立即意识到,我以后想到这个问题也肯定是这么看待的。总之跟中了幻术一样,是特别亢奋的状态。这种体验是极其美妙的,一个不同时代、完全不同的人可以跟自己产生如此深的共鸣,真是非常美好呀。把这段私人体验写在前面是因为,读了前面答主伊丹十三的回答,他作为一个保持平静的读者,与我这个阅读时不觉代入了强烈个人体验的脑残粉,感觉很不相同。这里想从长篇、短篇两部分讨论这个作家。长篇我理解里黑塞的长篇是这样的一个状态:他关心、而且只关心精神成长和精神寄托。这不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在完成社会角色,在安置生活后去探索精神,而是将这种追寻作为存在的第一,物质、社会、环境是作为他理解精神、追求真理的对象。而且他观察的事物、讨论的东西是抽象的。呃,表达有点奇怪。这么说,就是正常人结婚生子、努力工作,把生活过好了,然后去追求上帝;黑塞的主人公没有生活烦扰(所以主角一般是修道士,贵族这种不忙生计的),整个生命的全部时间都在追随上帝。将上帝换成全部人类精神(当然宗教也是黑塞追求的精神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他是把宗教的含义扩大了),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所以与前面答主伊丹十三的感受不同,我觉得黑塞不中二,他不是在自己吓自己,《荒原狼》中主人公的恐惧颤栗来自于他对内心的极致探索,颤栗是表像,表达的是探索。而且这部是他感情最充沛、与世俗联系最紧的一部,他在这里讨论个人精神与市民生活的矛盾,个人信仰与社会普遍观念的矛盾。他向往高贵的、本质的精神、与社会保持距离而且享受这份孤独,然而他也被爵士乐、精美餐食、漂亮的姑娘所吸引。他文明而野蛮,精神和原始情感的冲突,秩序和毁灭的冲动之间的冲突,这让他痛苦、迷茫,而这份迷茫是跨越时代的。他跟陀妥也非常不同,陀妥讨论一个人的精神,常常伴着宗教议题,是真实且蛮世情的痛苦。他对社会现实非常关注,也花了很多篇幅去讨论社会、时代对一个人的影响(《少年》、《群魔》),即便是《白痴》这种多愁善感的爱情故事里,陀妥还强塞了几个年轻角色讨论革命观点。黑塞则完全不,他爱在修道院里远离尘嚣、一心求道,他讨论的精神几乎没有情感倾向。风格上,黑塞擅长思辨、探索精神,以及优美的叙述和描写,对剧情和结构没有关注。前面答主伊丹十三提到他认为黑塞写文章很累,投机取巧(我没理解这个说法@伊丹十三)我的感觉恰恰相反,他更可能是选择了一个基本的环境,然后就愉快地写了出来。我觉得不能从剧情、结构、核心的表达内容这种方面来解读他的作品。串起小说的线是主人公追寻、探索心中目标的过程,是思考层层推进,去解决疑问,在自我怀疑、与好友交流辩论、从生活体验中,不断选择追寻的方向,去将深度推向极致的过程。(感觉个人思考问题的模式很像黑塞笔下的主人公,所以读起来节奏特别顺,特别有共鸣~)所以黑塞不在乎也不需要关于剧情的任何润色,平淡的剧情结构反而很好地突出了思考的过程。《在轮下》、《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各自刻画了两个性格各异的青年,表面对立,却有内在共鸣。《在轮下》汉斯守序、乖巧,赫尔曼离经叛道、追求自由。考虑到黑塞本人的经历,简直是把自己的两面分裂了一下。这本主要狂黑僵化死板的教育体制(不禁对照起我国的中学教育,真是相似),秩序限制自由,摧残孩子们的活力、生命。《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则讨论理性与感性的关系,这是追求真理的两种方式。纳尔齐斯沉在书籍、知识中,用思辨、逻辑理解上帝,歌尔德蒙则流浪,直接体验、享受艺术。纳尔齐斯鼓励歌尔德蒙走出修道院,又在最后救了他,引导他追求艺术;歌尔德蒙的激情则不断感染着纳尔齐斯,促使他反省出世的修行。感觉这其实也是黑塞在表达自己的两面:诗人的感性+思考者的理性,去探寻世界的本质,又完全沉浸入表象之中获得最直观的体验,一种深刻又诗意的认识。(忍不住跑个题,我觉得这两篇的描写实在……太奇怪了,我现在也不理解为啥写两个男孩之间的友谊要体现在大半夜宿舍走廊上亲吻,还有死在爱人怀里这种诡异的场景,对我这种脱离了高级趣味的人来说,真是……太容易想歪了。)《玻璃球游戏》,与自传性质短篇《东方之旅》放在一起讨论。读过一篇论文:《From West to East and Back Again: Faith, Doubt and Education in Hermann Hesse’s Later Work》,里面提到黑塞的东方是一种象征,不是地点,而且是站在西方的视角上理解东方的。他对现代西方文明持否定态度,这促使他将目光转向东方和西方的中世纪历史之中,于是这两本小说里融合了修道院、朝圣、东方的观念。《东方之旅》的节选,借主人公H.H之口,叙述东方的含义,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I realized that I had joined a pilgrimage to the East, seemingly a definite and single pilgrimage —but in reality, in its broadest sense, this expedition to the East was not only mine and now; this procession of believers and disciples had always and incessantly been moving towards the East, towards the Home of Light. Throughout the centuries it had been on the way, towards light and wonder, and each member, each group, indeed our whole host and its great pilgrimage, was only a wave in the eternal stream of human beings, of the eternal strivings of the human spirit towards the East, towards Home.(手上没有本篇的电子版,就只能先帖论文里摘的这段)论文中提到黑塞对信仰、怀疑、教育的讨论,黑塞本身并不追寻任何一个特定的组织,他非常珍视个体的完整性。《东方之旅》中H.H通过将自己完全融入集体之中,去追寻真理,这与黑塞本身的理念是相异的。H.H陷入怀疑、焦虑,将希望投入集体;希望组织的理念能够终结他内心的挣扎;并完全依赖于领头人里欧。而到了《玻璃球游戏》中,克乃西特作为一个等级体系的顶端,一个开挂的天选之人(极高的天赋、领悟力,学习能力和几乎完美的品德)对这个体系是持怀疑态度的;没有为了信仰去放弃思辨,不断地怀疑、思考;并与导师、同学保持着理性、尊重、互相辩论提高的关系。个人觉得《玻璃球游戏》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克乃西特对对宗教和历史等问题、对这个体系(与大众、世俗隔绝,过分高端自闭)的反复思考。我觉得这不是在否定自己,而是个不断推进,不断扩大内涵、条件,不断升华的思维过程。原来的语系下一个事情成立,而换种情况可能就不对了,于是产生了怀疑,产生了自辩,黑塞一直忠实、连续、完整地记录着这个过程。《玻璃球游戏》承载了作家一生所思,除了整理、解答部分前面提出的问题,还将一直刻意忽视和疏远的大众、世俗世界拉入讨论的范围。作家以前在现实世界中,以诗人的身份,用艺术的方式体验、汲取营养,现在他希望将全部精神所得反馈于社会,去弥合高尚、抽象、绝对的真理与大众间的裂痕,因为脱离了生存土壤,这颗凝结着智慧的果实终会变异、腐烂。对于这个问题,从文后两个短篇中可以看出,黑塞是持悲观态度的(黑塞本来想写史诗,写多个跨越各个地理、时间的大师合集,无奈精力有限,就把其中几个大纲改成了主人公的作品,放在文末)。他明白这颗人类精神果实的脆弱性,他觉得广泛的大众没法理解、没法包容这种过分抽象难解的存在。相比于让克乃西特在无法实现理想的痛苦中郁郁而终,作家让他在学生的爱戴中意外死亡,所以主人公的人生在纯粹的理想追寻中,达到了知识的顶峰,然后在完成另一个更艰巨的任务的希望中死亡,一个完美的传奇。这么看来,按年代排序,《在轮下》《悉达多》《荒原狼》《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这些长(中)篇,主人公都是反叛的,离世俗越来越远,个体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不断深入地表达对自我、对真理永无止境的追求。短篇因为先接触到他的长篇,对他“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的称呼深表不解,后来才意识到可能是用来评价他的诗歌/短篇的。黑塞作为生长在传教士家庭的孩子,从小博览群书,热爱诗歌,且接受东方文化的熏陶(父亲在印度传教)。学生时代对僵硬的教育体制非常不满(然而人家天赋异禀,天天逃课照样考第一,感受下这种学神的霸气(╯‵□′)╯︵┻━┻)作为一名不作诗人就去死的炫酷少年,他果断辍学,然后当工匠学徒、作诗,浪浪浪,还真是,挺浪漫的。所以他的短篇多有这种活泼、浪漫,对小城市风光的描绘,对劳动者的热爱,对流浪、自由生活的向往,跟长篇气质迥异。短篇主要以人物经历为主,注重表达情感、小镇风情,几乎没有对人物进行道德判断,是非常轻快的阅读体验。1、写一个时间片段里,人的生活与城镇风光《克诺尔普》主人公无所事事,四处流浪,靠着漂亮的脸蛋与农场姑娘睡觉,换吃的,睡在草垛里,向人们传递快乐,浪浪浪!其中用了大量笔墨写乡镇的人们劳作、生活、跳舞场景,是卷很美的风情画。最后主人公年老色衰,死后看到上帝开始忏悔自己无用的一生,上帝却说他是自己最棒的孩子……呃,讲道理其实蛮浪漫的,黑塞本人非常喜欢这篇,他觉得社会文明应该为这种纯粹的善良快乐留下生存空间。《桑榆晚景》这是我最爱的短篇,写乡下一群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他们没什么文化,也没有子女看护,一起住在老人院里,凶狠而骄傲。黑塞没有对这个群体进行评价,也没有揭示什么社会问题,只是非常写实、非常认真地描绘这个群体生活的不同状态(工作、争吵、出走、离世),将德国小镇平静地发展扩大、生命时间的流失,生活、存在的永恒隐匿在文后。极短的《城市》,写一个城市从无到有,从繁华到消逝,简练、干脆,用诗人的视角去梳理一个庞大社会产物的时间线。还有《南方的一座外国城市》专门描绘市民生活,感觉黑塞对生活的容器还是蛮感兴趣的。学校里城规老师推荐学生看《看不见的城市》,可能是希望学生能从人文角度理解城市,发掘城市的气质。我觉得黑塞的短篇也可以用来辅助理解人们的活动是如何点滴汇聚起来,投射在城市这个集体,左右其兴衰的。2、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盖特露德》写一个(朴实真诚、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作曲家(不羁的)好友、(美丽迷人,拥有天籁之音的)盖特露德的谜样三角关系。(剧情发展蛮像电影《祖与占》)这些短篇会偏精神探索一些,去描述个人心理变化,如《狼》(《荒原狼》的母题?)《卡萨诺瓦的转变》(从良失败了23333)。《拉丁语学校的学生》写一个小男生青涩、无疾而终的恋情。这种工匠、学徒、学生的无果恋情、友情在黑塞的短篇里很常见。这些短篇比较轻快,没有过多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挖掘,基本着重写情感,如《童年轶事》《艳遇》《婚约》《埃米尔科尔布》等等。黑塞写人之间的联系、写情感算不上细腻纠缠,但有种恰到好处的、淡淡的情绪,或忧伤、或喜悦、或遗憾。作家在大部分短篇里,对待生活的主调是积极、热爱的,亲情的温暖、爱情的忧伤眷恋、友情的回忆,没什么起伏激烈的剧情转折,几乎像是散文。对于背景人物的描绘,可能是由于作家的学徒经历,他对劳动者充满了爱。在他眼里,他们善良、纯真、高尚,不吝用最美的词句去赞美他们。黑塞很少写丑恶、写黑暗,几乎没有对社会的控诉,他的关注点在个体、本性的光明面,就连忧伤的情绪也是来源命运无常,气质不和,无关个人的善恶。诗歌与画黑塞另一个重要身份是诗人,鉴于我完全不懂诗,就不乱讲了。羡慕懂诗的读者,会更能理解黑塞浪漫的一面吧~(读了一点译文最近出的诗选,这本极其贴心地为每篇附上背景资料、题解,简直文盲福音,正在努力感受。)最后,贴两张黑塞的画作,感受一下,如此明媚的色彩,软糯的线条,跟严肃的长篇完全不是一个调调呀23333~PS关于书籍版本的小建议:强推上海译文出的那套集子,装帧超级棒,翻译很过关(话说译文你们到底准不准备补印一下《提契诺之歌》啊,脱销几年了哎,生气。)三联出版社的那套千万不要买!虽然收录了译文没有的部分短篇,但是它:书薄皮厚,字大行疏,拼剪片断,瞎凑字数,丧改书名,坑死读者,建议乖乖等译文出版社慢慢补充文集。

黑塞经典语句关于孩子



调动孩子的想像力一般人认为,先有技巧,后有完整的想像力表述,但在优秀的美术老师那里,这两者可以反过来,甚至对儿童来说,后者更为重要

赫尔曼·黑塞(1877—1962)是20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之一,被誉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个骑士”。他出生于德国黑森林边缘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俄裔德国人,母亲是法裔瑞士人,黑塞在宗教气氛浓重的家庭背景和田园牧歌般的自然环境中长大。1923年黑塞入瑞士籍,此后长期隐居在瑞士乡间。

十二三岁时,黑塞便立志“要么成为诗人,要么就什么都不是”,在那之前,黑塞曾被荷尔德林的诗作《夜》所震撼:

夜,来了,

对我们不睬不理,身披满天星光,

这个人间异类,一脸惊异,晶莹闪亮,

它忧郁、辉煌,群山之巅,缓缓而上。

后来,他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在我的耳畔,它们的声响如此强劲,就像在对我宣告想象力的神奇,宣告文学创作的奥秘……”。

黑塞(1877—1962)

他的一生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而他本人也在寻找自我的精神困境中。在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黑塞不仅留下了经典隽永的小说、诗歌,还有大量水彩画。他的小说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轰动欧美;1946年,“由于他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黑塞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黑塞尤其看中诗歌创作,他的诗歌大多源于生活,用词简洁平实,他曾在信中对一位编辑朋友说:“很高兴您喜欢我的诗,这些诗也是我最喜爱的;就算笨读者更喜欢我的小说,对我来说,一首好诗还是顶得上三部小说。”

今天这期推荐黑塞的诗歌,插图为黑塞中年后创作的水彩画。

七月的孩子

我们,七月里出生的孩子, 喜爱白茉莉花的清香, 我们沿着繁茂的花园游逛, 静静地耽于沉重的梦里。 大红的罂粟花是我们的同胞, 它在麦田里,灼热的墙上, 闪烁着颤巍巍的红光, 然后,它的花瓣被风刮掉。 我们的生涯也要像七月之夜, 背著幻梦,把它的轮舞跳完 热中于梦想和热烈的收获节, 手拿着麦穗和红罂粟的花环。

(钱春绮 / 译 )

在雾中

在雾中散步,多么奇特!树木、石头,全都孤零零, 没有哪棵树看到另一棵, 每棵树都很孤独。 在我愉快活泼的时候, 世界上充满朋友, 如今,雾霭弥漫, 再也看不见任何人影。 不认识黑暗的人, 不能称为真正明智, 黑暗不可避免地悄悄 把他和世上的一切隔离。 在雾中漫步,多么奇特! 生活多么孤零零。 没有哪个人看清另一个, 每个人都很孤独。

(张佩芬 / 译)

不停歇

心啊,你这只惊鸟,

总要一再问道:

众多野性日子后,安宁的日子

何时才会来到?

哦,我知道:我们

尚未在地上得到几天消停,

渴望又令每个可爱之日

成为你的不幸。

于是,刚得到安宁,

你又面临新的苦恼,

急不可耐地要像那颗刚落下的流星

划过天空,一路灼烧。

(郭力 / 译)

在变老

年纪轻轻,做些好事,

这很容易,也能将作恶远离。

只是当心跳不再轻松,

却仍要微笑,这点却需学习。

谁做到这点,谁就不老,

他的火苗儿烧得还旺,

世界还在握,

拳头还有力量。

我们能看到,死鬼在等待,

因而不能停下不动。

要远离死鬼,

要将它赶开。

死鬼不在这儿也不在那儿,

它守在所有的小路上。

在你那儿,也在我这儿,

只要我们将生活背叛。

(郭力 / 译)

书籍

世上所有的书籍

不会带给你幸运,

它们却会悄悄引你

回归到你自己。

那里有你需要的一切,

那里有太阳、月亮和星星,

因为光明为你所追寻,

它也便住在你那里。

你久寻的智慧,

就在书籍里,

如果它们在字行间闪烁,

也便归属了你。

(郭力 / 译)

致爱人

又一片叶子从我的树上脱落,

我的又一朵花儿萎蔫了,

我的人生之梦百般困惑,

以不确定的形式,不解地向我问候。

我的四周空虚黑暗,

可是每个夜晚,天穹中央

都有一颗星在宽慰地微笑,

越来越近了,它的轨道。

好星星,你甜蜜了我的夜晚,

我的命运把你拉得越来越近,

你可否感到,我的心正以无声的歌

向你问候,将你期盼?

你看,我的目光还充满孤独,

可现在我能在你身边慢慢醒来,

我又可以笑,又可以哭,

可以将你和命运信赖。

(郭力 / 译)

中国式

乳白色云间露出月光,

它细数竹影尖尖,

还将拱桥一座画入水中,

拱桥如猫弓背,敦实,曲弯。

这是我们喜爱的画面,

无光的背景是黑夜与世界,

画面奇妙画就,奇妙飘游,

旋即又被下一时刻抹走。

一位诗人醉酒桑树下边,

运笔、把酒都自如熟练,

夜色令他感动,他要将它书写,

要写出影的摇曳,光的柔闪。

他的笔锋运走迅疾,

他写下云,写下月,还有所有

能消逝的物件,

他颂扬一切过眼云烟,

体验那些柔情,

给它们以精神,以持续不断。

于是它们将永不消散。

(郭力 / 译)

文学家与他的时代

你忠实无限画面,保持对世界的察看,

时刻准备行动,愿意服务奉献。

然而在此无所敬重的时代,

你既无讲台与职务,亦无尊重与信赖。

尽管岗位失去,可是以你对天职之理解,

放弃荣耀,放弃日间乐趣,

要护卫不生锈的宝藏,

对世界以嘲笑,这已足矣。

市场嘲讽不应对你构成危害,

只要你能听到神圣声音;

如果此声绝望消音,你就会像个傻子

站在尘世上,受尽自己心灵嘲弄。

较好的是,致力于完美未来,

尽管痛苦,也要奉献,

不要辱没你的使命,

不要背叛自己去做大人物,去做国王。

(郭力 / 译)

供稿:昕余传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