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纪录片镜子经典语录

纪录片镜子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纪录片镜子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纪录片镜子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纪录片镜子经典语录



纪录片镜子经典语句



以下为我针对央视纪录片《镜子》写的一篇心理学科普文。个人认为,这部片子从镜子的角度切入,是一个蛮好的视角: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映射。但若仅仅止步于此,则显得有些浅显了。

———————————————————————

文/倪慢慢

首发于个人公众号慢步今心(slowslowni)

昏暗的舞台上,一个男孩摇晃着身影,渐近又渐远。他的面目模糊,神情也看不真切,唯有声音填满他所走过的每一步路: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我的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我将用我的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上述这一幕发生在央视所拍摄的纪录片《镜子》之中。男孩名叫泽清,14岁,初二,辍学2个月。他早已厌倦了父母之间的暴力与整个家庭折射出来的冷漠,“我妈脾气暴躁,讲到最后都是她对。我爸在一边躺着,受不了了,就会使用暴力。”

他“拯救”父母的方式是不再上学,成天待在家里上网、下军棋。父母看得心急,不得不联合起来处理他的“问题”。他们想尽各种办法,还要将他送进一所特殊学校接受81天的“改造”。起初,他不愿意。后来,听说央视会跟拍全程,父母也要随之参加6天的家长学堂,他就同意了。

“我觉得要待81天的是他们,而我可能只要待6天。其实我为他们付出挺多的。”

泽清倔强地以他自己的方式“拯救”着这个生病的家庭,他成为了家庭的替罪羔羊,承担起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责任。

病态的三角关系

泽清的存在并不是个例。事实上,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天与地,他们会敏感地觉察到家庭内部的互动,揽下各种罪责,只为了修复那些看不见的裂痕。

成为家庭的替罪羔羊,便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孩子化身为小恶魔,做出各种错事,以便让父母重新黏合在一起,家庭也看似重拾表面的完整。

除此之外,孩子还有可能——

1. 成为父母任意一方的“情绪配偶”,负担起他们的情绪。比如,若父亲常年出差,母亲多有怨言,孩子就会习惯于安抚母亲的情绪,甚或成为她的出气筒,与母亲结成一个紧密的次系统。

2. 成为家庭里的“亲职化小孩”,比如小妈妈或者小爸爸。这类小孩通常格外懂事,小小年纪便包揽起家里的许多事情,以失落的童年为代价,来补偿家庭里那个缺席的角色。

3. 成为家中的“小病人”,在潜意识层面通过让自己生病,来换取爸爸妈妈不再吵架的平静。他们可能常年卧病在床,或者伴有饮食疾患等明显的外化问题。

家族治疗的观点通常认为,在一个健康的家庭结构之中,夫妻关系理当成为定海神针,即夫妻关系要重于亲子关系。恰如圣经故事的开篇,先是有了亚当与夏娃,有了伊甸园的存在,方才有了绵延的子嗣与此后的种种。当夫妻关系不睦,孩子被迫卷入父母的战争之中,夫妻间的二元关系也开始演变为三角关系,孩子便常常沦为家庭角力的牺牲品。

“拯救”背后的认同

以泽清的例子来说,一方面,他想“拯救”这个生病的家庭;另一方面,他又认同了家庭的文化,成为另一个“刽子手”。

房屋的一角,是一扇被砸烂的门。那样大的一个破洞里,不知掩藏着多少的怨恨会、求不得。他的妈妈抹一抹眼泪道:“那是他最痛苦的时候做出的事情。” 他的痛苦,是一种不被听见、不被看见的苦楚。房内的墙壁上,还贴满巨大的白纸、密密麻麻的黑字,那也是泽清在怨怼之际写下的话语。

他在房树人的绘画中,画下大大的、张开的嘴巴。他多么渴望能够获得了解与关爱啊!他隐忍着自己的一份情绪,但终究,不能言表于外的,他见诸于行动。

妈妈哭诉道:“孩子经常说我贱,比如说送饭送菜,就会踩到他的尾巴。他拽着我的头发,把我逼向墙角,然后拼命打我。他的指甲长期不剪,他就拿那个指甲抓我,也动过刀子之类的。”

泽清在无意识中认同了爸爸的暴力,他以与爸爸相同的方式,去对待妈妈、处理妈妈的唠叨与暴躁。他说:“我不是你们所想象的样子。”但他却越来越像他们的样子。他成为了一面镜子,他的面孔照出他是如何忠实于他的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父母有错,但不止步于此

纪录片《镜子》以真实的家庭作为案例,提供了一种视角:当孩子出现“问题”了,父母也难逃其咎,问题孩子的根源背后,极有可能便是问题家庭。

节目中的心理咨询师李品宽先生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当律师要拿证,开车也要拿证。当父母呢,却不需要证书,就那样做了。这一做就是一辈子。不用学习,不用考试,不用拿证,却要做一辈子。”

九年义务教育里从来不曾告诉人们要如何做父母,或如何做夫妻。只是临到头了,碰上这些角色了,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罢了。犯下一些错误,或许也并不知道是错误。

这样说来,父母当然是不完美的,每个人更是带着每个人的限制而存在,或许心中有爱而不知如何表达爱,或许心中无爱因自身也不曾得到过爱。若将问题父母定义为问题孩子的元凶,那么祖祖辈辈无穷匮也,父母亦有各自的原生家庭,谁又是那最初的元凶呢?

止步于此,似乎不太行得通。与其时时记挂着“我背负着父母的错,是他们害得我如此”,并且将此视为一个终点,我宁愿期许另外一种可能性。

在这种可能性下,孩子已经知道“父母是不完美的,他们犯下了一些过错”,那使自己受伤,心中也很痛很痛。他们清楚地看见了“坏父母”的部分,能够正视现实,将那个部分还给父母,也不再隔离自己的感受。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起点,却并非终点。在这个起点之下,孩子能够重新出发,在咨询师或者其他重要客体的陪伴之下,慢慢地梳理过往的经验,找寻其中好的部分与不好的部分,分辨哪些事情是错的,哪些事情是对的。对于坏的部分,他们予以哀悼,为曾经的失落、受虐的经验或者被剥夺的经验而哀悼;对于好的或者立意良好的部分,他们也能够予以欣赏或肯定,哪怕微小,也仍然愿意去看见。

这将是一条非常漫长的整合之旅,整合好的经验与坏的经验,也整合过往的伤痛与对未来的期许。这一定很难,也需要极大的勇气,但若能冒险前进一点点,便真的进有进一寸的欢喜。受伤的孩子将从“全好”或“全坏”的泥淖中走出,看见一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们或许心中仍有几分恨意,但那恨意并不作为生命的主旋律,也不那么分明。他们开始长大,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举起头顶的星光、拾起脚下的六便士,大踏步地前行。

镜子----央视纪录片(一)_腾讯视频https://v.qq.com/x/cover/l03988il1bu/l03988il1bu.html

注:参考书目

赵文滔 & 许皓宜《关系的评估与修复》

Edward Teyber & Faith Holmes Teyber《人际历程取向治疗》

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01父母的期望

影片的第一个主人公叫家明,15岁,刚刚参加完中考准备上高中,但因为想要当背包客、流浪歌手而辍学在家。家明的爸爸是一家企业的干部,平时工作很忙。他在采访中回忆起过去那段日子:经济条件不好,生活困难,但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只要自己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想把我自己这一生的人生信条教给他,就是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希望他这一辈子过得比我这一辈子要好。”对于家明父亲来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而儿子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是错误的。所以从小到大,父亲都在给家明灌输这样的思想,拼命让他读书,凡是与读书无关的事情都不允许他做。

对于16岁的青年来说,已经有了独立的思想,当这些想法长期被压抑、抹杀后,家明与父亲之间的矛盾便慢慢加深了。

图片来源:网络

“他们从来就没有给我机会去做一件事,我还没说完,他们就拒绝了。”打碎的玻璃,身上的伤疤,当压抑内心已久的情绪爆发时,爱便成为了伤害。上个月,一位12岁的女孩从自家楼顶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事实的真相竟是自己的考试成绩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

父母常告诉孩子,要看得远,要有志向,但却从来没有区分过志向的种类。在他们眼里,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好学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便是伟大的志向。

图片来源:网络

家明被送去学校一段时间后,机构的老师打算让父亲去参加一次“家长课堂”,可家明的父亲却以工作为借口推辞不去,他说他的工作很重要,请一天假还得扣钱。在家长眼里,孩子不听话一定是思想出了问题,但却很少思考过自身的原因。家明的叛逆,只是想摆脱父亲的束缚,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伟大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要想通往伟大,首先得接受平凡。让每个孩子拥有选择幸福的权利,是每个家长应该学会的。

02我想改变父母,用同样的方式

第二个少年是泽清,14岁,上初中二年级,辍学2个月。泽清的家庭很特殊:母亲是医务工作者,大学本科;父亲是事业单位职工,也是大学本科;而泽清的外公和外婆,都是湖北大学退休教授。然而就是这样拥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一家人,养育出来的孩子却顽劣不堪。

“他喜欢一个人在房间玩游戏,有一次给他送饭菜,他突然就怒了,扯着我的头发把我逼到墙角,然后不停的打我。”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才发现,泽清的问题正是家庭的问题所在。在影片开头,泽清曾说过:“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我将用我的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据了解,泽清父母的夫妻关系不是很和睦,母亲脾气暴躁,总会引起家庭的矛盾,而父亲在说不过的时候便会动手。

图片来源:网络

冷漠、暴力,让泽清在这样的家庭中养成了极端的性格。他无能无力,所以他只有通过相同的方式来引起家人注意,让他们也成为旁观者,希望能有所感悟。

但事情却并没有朝他所想的方向发展,父母不仅没有因此而改变,反而认为是孩子出了问题。父母的忽视也让泽清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所以在3个家庭中,泽清是唯一一个愿意接受采访并自愿去学校的孩子。因为在他看来,接受采访使他的内心得到了满足。

父母认为夫妻间的矛盾与孩子无关,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是父母之间的问题,你不用管。”但这些冷漠最终给泽清的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无助、害怕最终变为了学习、模仿。他想让父母“感动身受”,但却毫无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

摔东西、踢门、将情绪写在纸上贴满墙壁。在一张字条上他写着:隐忍才是王道。但在与自己内心的对抗中,泽清最终没能胜利。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会依赖自己的父母。当父母的关系破裂时,他们便会尽全力去挽回,即便是错误的方式。

图片来源:网络

03父母与孩子间应该建立信任

最后一个孩子叫张钊,18岁,早恋。在辅导学校老师见到他时,他正嚷着要跳楼。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威胁自己的父母。父亲告诉老师,张钊以前挺好的,成绩也优秀,但自从早恋之后学习就一塌糊涂,不去上学。他认为,张钊辍学的原因是因为早恋。

而另一头张钊却告诉老师,自己也想上学,只是学校的教育方式让自己觉得很压抑,但父母却不能理解,认为那只是不想上学的借口。为此,张钊决定将一切情绪发泄出来:他们越是说不能做什么,自己就偏要做。于是早恋、带手机、打架成为了张钊发泄的手段。

而父母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张钊再次威胁他们时,父亲只会说:“你让他跳吧,看他敢吗。”叛逆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但是父母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而是放之任之,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

图片来源:网络

在“家长课堂上”,还有很多像张钊、泽清、家明这样孩子的家长,面对老师的提问,他们都暴露出了两个共同点:一是他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家明的父亲认为,如果自己退让一步就是对孩子的未来不负责,上学对于他来说是不二法则。

但同样,他们都很少与孩子沟通,没有一个家长能说出自己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这些问题少年就像是生活在一个黑匣子中,被父母束缚又看不见光。

图片来源:网络

在家长课堂上,心理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做律师要拿律师证,开车必须要有驾驶证,当老师需要教师证,但是为人父母却不需要证,我们就这么做了,而且要做一辈子。”

第一次当爸妈,谁都没有经验,以至于过多的爱最后都变成了过多的伤害。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都有一对问题父母和错误的教育方式。

当张钊将自己拍摄的上课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父母看时,很多家长都沉默了。或许他们的孩子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但相同的是作为父母,他们从来没有真正进入到孩子的生活当中去了解他们,“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当我们重新审视当今时代家庭所面临的问题时,不应该再把矛盾归结于孩子的叛逆,而应回归到家庭本身。

“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这是影片想要告诉我们的,也是每一个家长需要努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