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义忠 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阮义忠 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阮义忠 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阮义忠 经典语录
“十德”论我认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涵的概括,要在传统的原“五常”-------“仁、义、礼、智、信”基础上,再加新“五德”-------“忠、孝、节、勇、和”,从而成为“十德”------“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 “仁”:仁人、爱人、仁爱。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中国人至今仍视为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资为大。”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 “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义”,还有情谊、恩谊之宜,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有“义”,使友谊友情友善纯久。 有“义”在,朋友不会出卖朋友,丈夫也不会抛弃妻子儿女。“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 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记》)“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 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智”:知者、明智、智慧、机智。 “智”通“知”。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和内涵。“智”在知道遵道。学而致知,不知不觉,智而不奸。“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智”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达无碍。 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 “信”:诚信、信任。《说文》讲:“人言为信”。“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诚信求和。诚信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准则。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强调要“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 ”“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并发扬光大。 “忠”:忠诚、忠良、忠恕。“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的一种优良品德。一提“忠”,人们往往想到“愚忠”,其实这是误解。 在孔子看来,不只是对“君”,对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忠”的问题。孔子时代,“君”并不稀奇,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君”。其实,孔子很反对愚忠,对路对心才能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忠”讲的是君王人民:“上思利民,忠也。”所谓忠,就是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忠于事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最高最神圣的价值追求。 “孝”:孝心、孝敬、孝道。中华民族崇尚祖辈传承理念。 主要是对父母、长辈之“孝”,强调长幼有序。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人们往往把“孝敬父母”与“包销祖国”起来,认为“忠孝不能两全”,甚至贬低“孝敬父母”。这是误区。其实“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二者都光荣。 二者可以统一,也应该统一。忠孝可以两全。个别人受条件限制不能统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我们要把二者尽量同意起来,既尽到“报效祖国”之“忠”,又尽到“孝敬父母”之“孝”。这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 “节”:节气、名节、操守、节制。 崇尚理想、信念、信仰。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在《腾文公下》中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至理名言。讲气节、重操守、重名节、软利欲,历经千百年的锤炼和发展。熔铸成为不图名利、为政清廉、公正无私的高尚品质,克己为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伟大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成为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精神支柱和一个人涌葆铮铮铁骨的人格追求。 “勇”:勇敢、坚强、刚毅。中华传统文化对“勇”赋予了丰富内涵:“持节不恐谓之勇”,“持义不掩曰勇”,“投身为义曰勇”,“知死不避曰勇”,“悬命为仁曰勇”,“弃命为仁曰勇”,“胜敌壮志曰勇”。“勇”就是要敢想、敢干、敢闯,敢于创新,敢于开拓,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说真话,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实事求是。 一言蔽之,“勇”就是勇敢果断、徇义不惧、刚健不屈。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这种自强不息、英勇顽强的刚健精神,是中华民饱经磨难、历久弥新、愈挫愈勇、愈挫愈奋的不竭动力。 “和”“和睦、和气、中和、和平、和谐。求同存异。中华传统文化把“和”作为最高价值,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 “礼用之,和为贵。”(《论语*学而》)提出为政应“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和”以治国。周幽王大夫史伯针对当时周政权危机,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济”的理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卷三)“和”被认为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 传统文化还把“中”与“和”并提:“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中和”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强调“和谐”、“允执其中”、“时中“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和睦夫妻、和合家族、顺和邻里、和谐社会、协和万邦、天人合一、和气生财、和平天下、和衷共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十德”可分为两组:原“五常”——“仁、义礼、智、信”为一组;新“五德”——“忠、孝、节、勇、和”为一组。 10个字内涵外延,相对区别,难免有交叉,主要取其本意、主意。“十德”既有内向的,就自身内心修养而言的;又有外向的,从与他人关系、社会关系、改造世界而言的。每组各字之间,均有次序,相互对应,仁忠、义孝、礼节、智勇、信和,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涵概括更加完整、丰满、全面。 孟子认为,“四德”不是平行的,“仁”是之首,是“四德”之根本,“信”贯穿;新“五德”,“忠”为首,是根本,“和”贯穿。“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核心思想。“和”也是贯穿“十德”整体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最高目标。 “十德”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现实性。 “十德”是全方位的,“十德”中有道德,有价值,有人格,有文化,有制度,有法治,有经济,有政治,有实践,有家庭,有国家。 “十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是要义,是精华,是人生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伦理规范。“十德”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深厚底蕴,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十德”是个很高、很全、很美、很理想的目标,是崇高的境界。每个人,甚至每一代人,不可能彻底做到,不可能完全达到,但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向往之、为之奋斗之,不懈努力,不断地接近,直到永远! “十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至德要道。 中华民族坚持“十德”、弘扬“十德”、追求“十德”、实践“十德”,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是非常和谐的,我们的国家一定是非常发达的,我们的民族一定是非常强盛的,我们的人民一定是非常幸福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阮义忠 经典语句
谢谢@谢竹君 的邀请。总的来说,我很欣赏台湾的一批艺术家。以最爱的华语导演李安为首的,包括侯孝贤,蔡明亮,白先勇,林怀民,蒋勋,朱天文等文学家、美学家、戏剧家,包括王伟忠这个娱乐制作人,他们的身上我都看到一种现在在大陆艺术家身上很难找到的纯粹。保有一种王伟忠所说的“眷村气质”,一种情调和情怀,不给人打扰,显示出一种对于艺术追求的执拗心态,一种脱离体制、单打独斗的勇敢,还有自己本身做人处事的谦和。摄影师阮义忠也有这种感觉。很惭愧,我在来美国之前完全不知道有阮义忠这个人的存在。在美国的学习发现他也是个边缘人物,谈起Chinese photographer很少人提起他,同类型的黑白人文摄影,学院派更推崇香港摄影师Fan Ho/何藩。我也对比过二人的摄影视角,显然,何藩的作品更“好看”,几何的构图,光影的舞蹈,装饰性和艺术性更为明显;而阮义忠先生的黑白更为直白、直接、真实,充满了不加修饰的海风和童年记忆的影响。“文学、绘画着重想象与回忆,摄影却仰仗直觉与发现。”这是阮义忠在他的摄影书《人与土地》的序言里的话,可以说概括了他创作的初衷。用眼睛去发现,用镜头去记录。他把自己的摄影行为更归类于偏向日本街头摄影的“写真”类型。难怪欧洲人很喜欢他,他的主要作品也是被法国艺术馆收藏的较多,标榜他为“中国的布列松”,因为他的摄影很“纯粹”,摄影就是摄影,不是观念艺术的表达方式。阮先生曾说,世界变化得太快,一切都在流逝,而一个瞬间被镜头记录下来后就变成了永恒,即“the decisive moment”,这是上个世纪在摄影艺术里被讲烂了的一句话,一个已经被当代艺术抛在脑后的创作意义。然而,阮义忠却坚持这种老派的艺术理念,他的摄影就是纯粹的摄影,是镜头和摄影师的合二为一,摄影的行为除了在镜头里记录下的人物和场景,不需要过多的强加意义。所以,我认为阮义忠先生摄影的最大特色就是“纯粹”。他的“镜头的见证意义”凌驾于摄影的其他艺术功能。作为一个台湾木匠人家的孩子,《人与土地》的这本书很能代表阮义忠的摄影风格和艺术坚持。他将他在1974—1986 年于台湾农村所捕捉的画面分为“成长、劳动、信仰、归宿”四个单元,共八十四幅照片,集合文字,整理成书。其中的很多照片都在国内外诸多美术馆展出并被收藏。封面照应该是他最有名的摄影作品,跟他其他的所有摄影一样,这照片的背后都有一段或大或小的故事,关于这个镜头,阮义忠在书中说:“一排村民在比赛,看谁的筋斗能翻最多次。一件极其平凡的事件,却让我直觉到它的深刻寓意:人类在土地上重复着“生、老、病、死”的轮回,累积着“贪、嗔、痴、慢、疑”的业力,却一同注目着颠倒的人生,毫无所觉。我攫住了一个永恒的刹那。”永恒的刹那,还是那句话,过时的摄影理念,但是却是摄影艺术的初衷。阮义忠就是那个执拗地把握和坚持摄影初衷的摄影师。另外一个事实,让我更加敬佩这位台湾摄影师。在1992年,阮先生和妻子开始创立《摄影家》杂志。他自己说,这是一个让我倾家荡产、砸锅卖铁都要进行下去的杂志。《摄影家》也和阮先生一样,似乎有种不合时宜、不赶潮流、甚至是乌托邦的气质。杂志使用中英双语组织内容,只面向世界重要的美术馆和美术机构发行几千份。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办下来的,也不知道杂志的经费从何而来,但阮义忠就是这样的坚持,他还说动了布列松、克莱因、布巴等世界级摄影大师为杂志免费供稿。他自己说,“能办几期办几期。从来没有考虑过生存的问题,我就是要办一本最好的杂志。我做事一向是这样,要做就做到最好。”
还有一点,《摄影家》杂志从第一期到最后一期没有一个字、一篇文章是关于摄影器材的。
这在如今的眼花缭乱的摄影杂志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没有摄影器材的介绍,就意味着损失掉巨大一部分的广告来源,经费就是问题。但这正是展现了摄影艺术在阮先生心中的样子,摄影器材不是不好,只是过多地强调于摄影器材只会把摄影艺术变窄。
这一点,我不能同意更多。
最讨厌在网上发一张摄影作品后,前几排的网友留言都是,求型号,求镜头,求后期教程。
这些信息对于摄影创作作为一门永恒的艺术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相较于大陆的摄影家协会成员、某某省摄影协会主席、国家级摄影师,阮先生简直是个可怜的单干户。面对自己的作品,他甚至说一张照片的成功,他作为一个摄影师只能收获50%的赞誉,因为照片的灵魂,那更多的50%来自于被拍摄的人。他坚持摄影者最基本的态度就是要谦卑,要尊重摄影的对象,人在拿起相机的那一刻,应是礼敬和尊重,而不是捕捉或猎奇。阮义忠说,“每个人的成长经验中,如果没有一个彻底的羞愧感,不是用尊重的心态去对待眼前所见,那就没有资格去拍它。”这一点,我觉得很多摄影家协会的成员都应该好好琢磨,好好反思。然后,如何照一张好的相片,才是第二步。我看两年前的文章,阮先生还在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前身为国立艺术学院,的美术系担任摄影课程的副教授,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还在教书。他这么多年坚持暗房技术,几乎不涉及流行的数码摄影,肯定对技术派的贡献不大,但我想他的摄影课肯定很值得一听。我一直相信最终被历史记下的艺术家应该是作品和做人浑然天成的。而我也相信,阮义忠先生的“真诚”、“踏实”、“纯粹”是人艺合一的。这也是他会被人们记住和喜爱的原因吧。最后,再多说一句阮先生自己的话:“艺术手法要灵巧容易,要朴拙可难,一切感觉的棱角都磨平、磨润了,离拙就近了。”希望你们觉得有用。喜欢的话请给我一个赞同吧!如果要转载去除了《知乎日报》以外的媒体,一定要征得我的同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