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正想要阅读街角咖啡店的经典语录,想要了解街角咖啡店的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豆豆语录网精心整理了街角咖啡店的经典语录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阅读,那么,下面这些街角咖啡店的经典语录内容,如希望是您喜欢的。
街角咖啡店的经典语录
你会不会突然的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最早听这歌就觉得好听,后来有一次出差离我上过学的城市挺近我找接待单位借了一辆车开过去走在那个城市,从学校走出来,然后听到旁边音像店里放这首歌当时那感觉,真是,挖心一样的难受这么一分开,就是永久
街角咖啡店的经典语句
Eason的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作词:施立 作曲:陈小霞演唱:陈奕迅我来到 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想像着 没我的日子你是怎样的孤独拿着你 给的照片 熟悉的那一条街只是没了你的画面 我们回不到那天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我会带着笑脸 挥手寒暄和你 坐着聊聊天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看看你最近改变不再去说从前 只是寒暄对你说一句 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拿着你 给的照片 熟悉的那一条街只是没了你的画面 我们回不到那天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我会带着笑脸 挥手寒暄和你 坐着聊聊天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看看你最近改变不再去说从前 只是寒暄对你说一句 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
大家好,我是Max,感谢延华给我这个机会,关于我这个一平米咖啡角,其实算是作弊了,这里根本就不止一平米了。但是不难看出,这种对咖啡的热爱,是确确实实的。
最初我也和大家一样,只是那么一个因为速溶而喜欢上咖啡的普通人。而那杯雀巢,是我家百岁的太婆,每一天早餐都会喝的。这位老人,5点便会醒来,烤两片吐司或是在铁罐里拿出曲奇饼干,然后就会动手开始冲一杯速溶。那时候刚上小学的我,对一切都充斥着好奇,清晨六点半的睡意,会被这么一杯奇特饮品里的香气一扫而空。虽被大人们告知小孩不宜嗜啡,但善良的太婆总会受不了我委屈的表情,而偷偷给我留上一点,起码,我上午上课的时间里,是再也不会打盹了。在这样的生活里,我慢慢开始喜欢上咖啡了。而每当太婆生日,我也会用我为数不多的零用钱去买两罐速溶,送给这个可爱的老人。也正是她开启了一道门,成就了我的今天。
慢慢长大了,不知道何时,星巴克满街都是,很自然的我也被这个装修舒适而且有咖啡喝的地方吸引住了。因为一张白色的会员卡,能买一送一,受不了诱惑,我办了。知道25颗星星能得到一张金卡,我足足就喝了1250块(消费50得一颗星)。而这些当时认为大杯又好喝的咖啡,被一件器材完全推翻了。我看到了一个新奇的玩意,虹吸壶。一位老者拿着这个当时我觉得特有逼格的玩意儿,为我做了一杯咖啡,当时还是商业豆,没有糖没有奶,一杯黑漆漆的咖啡,我却喝到了更迷人的魅力。不再是那种奶味十足的,被甜味掩盖的,而是很厚实的质感,嘴里就只有咖啡味儿。我彻底爱上了这个叫虹吸壶的玩儿。
这个老者,花了一段时间,让我慢慢熟悉这个器具。最记得他的一句话是:“师傅领进门,造化看个人。”当时我高一,百般哀求我母亲,给我买上一个虹吸壶,让我好去练习,当时两百多的一个虹吸壶,我实在是负担不起的。幸好我母亲在不情愿的情绪中也会带点支持,我拿着两百网购了我第一件一个器材,H开头的国产虹吸壶,我知道这不是最好的,但是那时候并没有能力,对于练手,还是可以的了。对于新手,一切都是新奇的,那时候我拼命去理解,去悟。广州是个没有冬天的地方,常年夏天的广州,湿气也重,我怀疑茶楼里的点心都不用蒸,放着就熟了。我手里拿个酒精灯,把门窗关上,近40度的天气,只为了保证火不被吹散,就这么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煮水,上水,搅拌,下水,只是为了练习控火和搅拌而已。就这样,半年的时间,我才开始慢慢买豆,去试,认识豆里各种的风味,理解每种豆的特性。做完,从喝进嘴巴里的感受,去分析自己做法的错误,从而调整。当然,也会经常踏足一些咖啡馆,挥霍青春和金钱之余,换来一些朋友、技术以及知识。当时会有咖啡馆的朋友跟我说,不如你来做一壶吧。我是实在不敢,我知道自己并不完善,尽管那时候我已经摸了近两年的虹吸壶。
我已经不记得有多少咖啡液溶解在我胃里了,只记得喝得最最多的一天,10壶3人份的虹吸,浓缩单份3杯,双份2杯,三份2杯。那天我心悸胸闷、反胃吐得不行。但是我想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某一天,我尝试着在一个朋友面前做一壶,他欣喜地告诉我,这比当时很多的咖啡馆出品,都好喝多了。或许是我的器材真的不太好,我只能用一些最简单直接的“蠢办法”去感受,给我一包新的咖啡豆,我会养好豆再打开,观察烘焙度,咬碎一颗去感受它的硬度,咀嚼去感受风味,理解着豆粉在冲煮中的变化,从而判断我应该用怎样的研磨度,水温,手法等等去萃取出最完美的咖啡液,在这个过程里不断修改琢磨自身。
到我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是痴迷了。我不断走着进步着成长着,看着一些咖啡馆站起,看着一些咖啡馆倒下,认识更多的咖啡人,吸收更多的知识,雕琢自己的能力。慢慢的,我贪婪的不再满足,我把手冲,意式,土耳其,爱尔兰等等等等,凡是能用来做咖啡冲煮的器材,无论常见的不常见的,我都研究了个遍。深知不同的器材,多样的做法,能呈现的别具一格的咖啡,我带着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在不断增加的认知层面里,尝试更多的可塑性。
我的器材也不断随着我的研究量增加,很快,我房间里的桌子就不够用了,于是架子就立了起来。这些器材是跟着我的理解不断增加的,而并不是一股脑的收藏,我看着我的器材,就是看着我咖啡路上的经历。当然,这真的不算什么,因为我知道的进步不仅限于此。我的房间里也将会不断增加各种器材,我也在不断赶路。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到今年4月开了自己的公共账号。至今得到将近八千人对我理解的支持,走了一段颇多感慨的路,也欢迎大家指点一二。
直到现在,我太婆早不在世了,但我也会像当时,她偷偷给我留咖啡一样,悄悄在她的黑白照前面,放上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告诉着她,我的手艺在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