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消失的地平线中的经典语录

消失的地平线中的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消失的地平线中的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消失的地平线中的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消失的地平线中的经典语录



消失的地平线中的经典语句



德钦,一个坐落于云南迪庆高原之上、梅里雪山怀抱之中的地方,也是一处传承了“香格里拉”“正宗血统”的人间仙境。自然之神毫无保留地发挥着他的想象力,使德钦成为一片绝尘净域,神奇得让人如痴如醉。

一路驾车沿国道214线从香格里拉到德钦,追寻着卡瓦格博的身影,我们经历了温暖阳光、磅礴大雨,还遇上突如其来的暴雪,忐忑的心灵被一次又一次洗涤。

英国著名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在《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对一个他从未到过的地方进行了无限遐想与描绘,小说中有被原始森林环绕的湖泊,有连绵不绝的神圣雪山,还有幽深宁静的大峡谷和徜徉在草原上的成群牛羊,以及金碧辉煌的喇嘛庙……如此美丽和让人窒息的地方可能就真实地存在于人间,按照书中的描述,应该就是如今的云南迪庆州香格里拉地区。而我们的行程就是从香格里拉纳帕海边傍晚的炊烟中开始。

自从几年前独克宗古城遭遇大火,我心里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千百年的热闹与辉煌瞬间付之一炬,心里无比惋惜。同去独克宗的向导卓玛说,她总是不敢来这里,因为怕看到如今的这般景象,尽管她现在还能指认出曾经爱去的某家店的所在位置。

“独克宗”是藏区康巴语“月光城”的意思,一直以来这里就是茶马古道上马帮停靠的重要驿站。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人们在进入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前都必须经过一个叫做“蓝月山谷”的地方,而我总固执地把“蓝月山谷”和小说中的“月光城”联系在一起,似乎小说中虚幻的情节都是真实存在的,而真实的“月光城”也或许就是虚构美好里的转身一瞥。

尽管独克宗古城已经消失,但淳朴的香格里拉民风犹存,喝一碗刚刚煮热的牦牛奶,再品尝一口口感独特的牦牛肉刺身,坐在一家藏式小店里听一番卓玛的故事。香格里拉小城显然没有书中那般繁华,窗外汽车一声刺耳的鸣笛似乎要说些什么,但眼下的香格里拉小城却是安静的,安静得似乎无人记挂。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我们驾车离开了伤心之地独克宗,继续往德钦方向驶去。就在距离香格里拉小城不远处,安静地躺着一湾湖,湖的旁边是一大片草原,湖名叫纳帕海,而草原则被称之为中甸草原。

纳帕海边正有许多野鸭鹤鸟漫步闲走,这里是黑颈鹤的越冬之地,每年冬日之时,它们都会飞越千山万水,来到中甸草原,在它们心爱的高原湿地里度过漫长的冬春两季,待到夏至前后又举家迁徙,周而复始,年年如此。

如此大的一片高原湿地,当然不仅吸引一种水鸟前来,无论是黑颈鹤、赤麻鸭、黑鹤、黄鸭、灰雁、斑头雁、白尾海雕,或者是大白鹰,都会从四处赶来这儿越冬。香格里拉的藏民都非常爱护这些远道而来的鸟儿,早早地就为它们准备了人工饵料,鸟儿也是有灵性的,也会把它们最美的一面展示给爱鸟之人,我想,这便是人与自然共同相处的和谐之道,更是《消失的地平线》中尝到的一种“自然和谐”境界吧!

中甸草原的气候相较同一地区的其他地方更加湿润温暖,牧草在这里生长得比同类地区快很多。青翠的碧草,像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缓缓地铺展在这片大地上,牦牛无忧无虑地看着湛蓝天空进食,点缀在草原湿地间的羊儿和马儿有时各自成群,有时也跑进牦牛群里混成一片,使得草原变得灵动而美丽。

最近读过这本小说,所以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消失的地平线》是由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希尔顿创作,发表之后成为西方盛极一时的畅销书。希尔顿在创作这部作品是参考了很多地理游记啊,前人的探险记录啊,包括《国家地理杂志》这种。他自己并未去过西藏,但是凭着前人的经验和丰富的想象他塑造了香格里拉这样一个梦幻的处女之地,在小说中,还上升到了人类文明的最后救赎之地的高度。 如果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我个人觉得这部小说文笔一般,故事情节也远非其他猎奇、探险小说那样引人入胜,但是它能够成为畅销书并受到西方众人的追捧,我觉得更多的还是时代使然。说起《消失的地平线》,必然会提到香格里拉,而说到香格里拉,必然会提到西藏。西藏在今天是一个敏感话题,因为谈到西藏问题,它已经不仅仅是中国内政问题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国际问题。而西藏问题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国际问题,除了殖民主义、民族主义等众多原因之外,我们也可以从这部小说中窥见一些苗头,那就是源于西方人想象中的“西藏”,一种“东方主义”视野下的西藏的塑造。 回到小说,主人公一行四人莫名其妙被“劫机”,然后飞往雪域高原(当然主人公们一开始不清楚目的地)。他们最后到了被称为香格里拉的地方,一个喜马拉雅山深处的神秘之地,主人公们到了后住在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喇嘛寺,受到说着一口流利英语的张先生的热情款待。寺庙对面是一座堪比珠穆朗玛峰的雪山,具体名字忘了,山下是一个大同社会的蓝月谷,人民和善友好。 首先,香格里拉的地理位置,与世隔绝但又环境优美,而且一点也不落后,很现代化呢;其次,香格里拉的生存条件简直出人意料地好,人民精耕细作,谷物众多、拥有黄金矿产、文明先进,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收藏;再次,香格里拉风俗良好,人民和喇嘛们信奉中庸之道,凡事讲究适度原则,行为处事非常适宜;最后,最重要的是,在这里居住修行能够延年益寿,永葆青春,无论何人,无论此前有何罪过,在这里都将得到净化,换言之,一切功过烟消云散,重新获得生命(请参考金融诈骗犯在这里的逍遥自在)。所以,香格里拉简直就是一片人间净土,而保持良好的淳朴的风俗,在不受外界污染的情况下与时俱进,这样的去处真是没sei了。 但是这样的人间净土很难找啊,希尔顿写小说的时候,广大西藏同胞还处在农奴制的深深压迫之下呢,饭都吃不饱,更别提与时俱进、说一口流利英语了。不过西方人才不管这一套,他们看了小说后对小说中的西藏可谓是深信不疑,那就是上帝的宠儿,人间最后的乐园啊。 为什么西方人非这样认定不可呢,我个人的理解是,小说中太明显地偏向西方人了,各种优秀的,好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为西方人准备的。举几个例子,在大喇嘛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并不是所有在这里修行的人都能很好的延长寿命,适合延长寿命的大多是欧美人;一个住在与世隔绝地方的中国人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本身就很奇怪了,他为啥不说流利的阿拉伯语、俄语或者法语、西班牙语?这里不是收藏着各国珍贵文献,可以自学么?还有,这个香格里拉最受敬重,最尊贵的大喇嘛是一个欧洲人,他是香格里拉的守护着,小说中他还要把这种权利传给主人公康伟,一个剑桥还是牛津的高材生,英国领事馆的领事。额,我就默默问一句,中国人民自己的土地怎么就非要几个欧美人来接管,还承担起了挽救文明的重任?那些住在山谷下的藏族人民,难道都是空气? 很多细节都能凸显出小说的“欧洲中心化”思想,设想一下,欧洲人看了这样一部似乎就是在为他们制定归宿的小说时,能不喜大普奔吗?至于小说中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解读,比如中庸之道,藏传佛教的理解是否到位也是值得探讨的,在此不详述了。 简言之,这样一种西方人的想象确实迎合了当时一战后西方人心理上的彷徨和迷茫,为西方的精神危机提供了某种程度上的寄托。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西藏的想象在欧洲很早就开始了,貌似在康德那会儿就有了宗教归属问题的探讨,后来英国人的殖民活动更是刺激了西方人对西藏的关注,这些我了解不是很多,也可能说错了;但是不管如何,从《消失的地平线》我们能够瞥见的是,一种对世外桃源的西藏想象实际上是虚假的,不真实的,扭曲了对西藏的现实理解。问题是西方人不这样觉得啊,观点一旦深入人心就很难把它根除;时至今日很多西方人依然支持同情藏独分子,认为是中国政府的压迫污染了这片净土,或许从这部小说中我们能对西方人对西藏的态度有一定的理解了吧。

因为它就在现实与精神向往的之间徘徊 所以这条线就是在这之徘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