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要了解一些印度奥义书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印度奥义书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印度奥义书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印度奥义书经典语录
本系列文章分为三篇分别介绍对印度哲学经典进行了一个简介,正如本书的作者所说的那样。
“我们有理由假定,在印度思想和中国思想中都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我们在这些传统中也发现有一种在许多方面令人想起希腊哲学史的“内在逻辑”和讨论。但是,我们应该补充说,印度哲学显示了许多我们在西方哲学中无法以同样方式找到的特征。显然,印度哲学并不像我们习惯性的那样对哲学和宗教作清楚的区分。神话和逻各斯之间的区分,言论和行为之间的区分,印度人和欧洲人是以不同方式作出的。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是这种差异的一个例子,可以用来纠正实践中把哲学和宗教区分得过于严格的方式“说理论(数论派)和实践(瑜伽派)判然有别,/那是浅见者而非智慧者的见解。/全身心投人其中之一吧,你将获得双重的成果”。 ——《西方哲学史》
对印度哲学思想的简介分为《奥义书》《吠陀》一部分,《佛教哲学》和《薄伽丘歌》分别为另外一部分。本文主要介绍《奥义书》的思想。
(从印度文明的历史来看)在公元前14世纪和12世纪之间,印度河谷(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内)的古老文明受到了据说来自喀尔巴阡山脉和乌拉尔山脉之间地区的一些民族的攻击。这些民族称自己为“Arya”(高贵的),这就是人们谈论“雅利安人对印度的侵略”的来由。人们曾经广泛相信雅利安民族在文化上高于“当地的”德拉威人。到了20世纪20年代,这种说法被证明是成问题的, 因为那时发现了印度河文明; 这个文明是一个先进的都市文化,它位于印度河沿岸,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印度文化和社会仍然带着雅利安人和德拉威人之间最初冲突的痕迹,尽管经历了千百年的同化。其原因之一是种姓制度可能是由雅利安征服者引进的。 有很多证据表明, 最初在浅肤色的 “雅利安人” 和深肤色的“当地人”之间存在着差别。后来社会被分为四个种姓: 三个雅利安种姓—婆罗门或吠陀的祭司,武士和贵族,工匠和农夫,以及一个较低种姓。长时间内不同种族之间发生过重要的整合,新的种姓被引人,非雅利安人被接纳进较高种姓。这些过程一直持续至今。
宗教把移民统一起来。这体现在前1200年至前800年被称作 《吠陀》的最古老的梵文经典之中。《吠陀》可以说是传达了古代雅利安人的世界观。神之常常与种种自然力量相联系,就像在希腊神话、挪威神话和斯拉夫神话中一样。这种世界观的特征是宇宙与混沌之间的永恒战斗。在这场战斗中,神祗的胜利并不是一劳永逸地得到保证的。他们在与混沌的战斗中需要人的帮助. 祭祀和正确施行的仪式有助于维持宇宙秩序.很难把《吠陀》称作哲学。它描绘的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如果我们在印度精神生活中寻求从神话到逻各斯的转变,它应该出现在《奥义书》中,它是时间上更靠后,包括内容更多的一组文本,时间在公元前800年到前300年之间。
吠陀《奥义书》对《吠陀》的世界观做了批判的反思。它们可能表达了对雅利安文化某些方面的抗议。 晚近的研究似乎表明有一些来自非雅利安方面的影响。这个问题很复杂, 必须留待宗教史专家来解决。但是说《奥义书》宣扬一种新的宗教和形而上学学说,这是没有疑问的。《吠陀》主要包括的是诗篇,而《奥义书》 则包括一些论据。
<奥义书>
《奥义书》这个词涉及智者与其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提供在这种情况下所传达之内容的哲学文本,被称为一份“奥义书”。因此,可以说《奥义书》 与柏拉图的对话相似.
<奥义书>的中心议题之一,是出生和死亡的永恒“圆舞”的观念。 这就是所谓转世学说。 生和死的永世循环被称为 “轮回”。 以这种方式获得再生的是作为个体的最内部的“自我”(atman)。 在印度哲学中, 关于这种atman 该如何理解, 有详细的讨论。 《奥义书》的有些部分似乎假定自我是一种恒久的实体(参见前苏格拉底哲学),可以与有意识的 “我” 或 “自我” 相区别,这一点是有争议的; 但是, 我们将看到, 佛对《奥义书》的批判是以这种预设作为基础的。
《奥义书》的另一个中心假定是说atman(自我)是与Brahman(婆罗门)相同一的。Brahman这个词很难恰当地翻译。 或许这个词可以被译成“绝对的、 无所不包的或神圣的”。这样的话, 说atman就是Brahman, 可以是这样的意思: 自我是与绝对或神圣的东西相同一的。 我们也可以在西方神秘主义传统中辨认出这样的观点,认为个人或他们的灵魂可以与上帝合一(uniomystica).在印度哲学和西方哲学神秘主义(如中世纪后期约翰内斯·埃克哈特[Johannes Eckhart]—更有名的名字是麦斯特 · 艾克哈特[MeisterEckhart]—所代表的)中,这种合一预设了一种苦行的生活风格。
婆罗门教义《奥义书》的哲学家们背对这个世界,追求着如何以苦行的方式逃离它。真理并不“在那儿之外”,也不在文本中或在自然中。它就在你心内。你必须学会“发现你自身”。我们可能对神秘主义有所了解,但这与具有神秘洞见不是同一回事。这种洞见只可能亲身获得,只可能通过亲自的努力而获得.在印度,这种神秘智慧只归祭司一也就是婆罗门所有。
有关atman和Brahman的上述命题可以做这样的诠释,即自我变得等同于绝对了。只有在这个条件之下个人才能再生。在印度哲学中,生命和死亡的“圆舞”是人要从中解脱出来的东西。全部印度哲学都追求救赎(moksha),即从永恒的生死循环中解脱出来,这种救赎的观念不仅在《奥义书》中,而且在佛教哲学中都占据优越地位。因此我们将更仔细地考察一下为什么印度哲学那么强调从这个循环解放出来。它无疑是与那种哲学对行动的看法联系在一起的:说得更具体一些,它与karma(业)的学说有关。决定我们是再生为一个婆罗门还是再生为一只蜥蜴一一几百万扫兴程度不一而论的可能性中的两种一的,是我们的行动。
“业”在印度哲学中被认为是一个关键概念。“业”的意思是行动。所有印度哲学都围绕行动的问题。哲学的两个向度一道德的和形上的,两者在现代西方哲学中通常被分离开来—都因为所谓“业”的思维方式而得到开启。 这是因为“业” 是与对转世和再生的信念和道德因果性的观念密切相连的。所谓道德因果性,我们的意思是宇宙中弥漫着正义: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是人人均可得到其该得的那一份的世界, 也是在来世有可能上升到更好状态的世界。 换句话说,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世上所有遭遇和不幸均是每个个人的行动的结果。但什么是善的、 什么是恶的,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实际的种姓地位。 《奥义书》 因此可以说是将种姓制度合法化了:人们都“该当” 其目前的种姓, 那是因为, 每个人的种姓地位都是其先前行动的结果。
“业”的概念在西方思想中并不是没有。有些谚语就表达了这个概念,比如:“每人的未来都由自己手造”或“自己铺床,自己睡觉”。但是,在西方思想中,道德因果性与转世无关。这是印度特有的现象。
因此,在印度哲学中,道德行动是与生一死一生一死的循环连在一起的。 对转世学说的许多西方诠释, 尤其在新世纪思维的范畴之中一一把这种学说说成是一种有关一个人的许多世生命或永恒生命的一种积极信息。与此相应地,尼采的万物“永世轮回”理论被看作是可用来代替基督教人生观的一种积极选择(参照第二十一章, 超人, 权力意志和永世轮回).或许在我们心目中,再生成了一个福音,因为我们可以一再地重做生命的游戏,我们有机会获得无数次来世生命,而死亡的刺痛 则烟消云散。 这些想法是与印度思维方式格格不人的。 在印度哲学中, 行动和激情是大问题。
转世论说, 我们来世的存在方式将是我们此生的行为和激情的反映, 有一个比喻, 那就是一路吞食和消化任何东西的毛虫, 它很能说明问题: 那些像毛虫那样贪婪的人们将在来世变成一只毛虫.毛虫所象征的,是我们不停地消费的无法餍足的贪欲-一这正是典型的西方式的欲望! 摆脱这样的行动和欲望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怎样才能摆脱欲望、 获得对“业” 的控制呢? 在《薄伽梵歌》一一印度哲学的最重要来源之一的一篇短文中,火是一种核心的象征: 我们的欲望必须在知识之火中化为灰烬。 这可以通过苦行和瑜伽发生. 那些设法摆脱了“业” 的人获得了最后的拯救(moksha 解脱).但这个目标对于我们中的多数人来说是不可企及的。 我们无法打破生死循环, 我们面临着以千百万种形式再生的危险。 但即便我们不可能都成为圣人, 我们也有充分理由在此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根据“业” 的哲学, 那些 行善和求善的人们将在来世成为较好的生物, 或将上升到高一级的种姓. 因此, “业”的学说, 转世的观念, 以及种姓制度, 形成了印度哲学中相当大部分的一个融贯单元。在这个框架中,道德和社会制度彼此为对方提供支持。 《完》
下篇将介绍发源于印度文明的佛教哲学。
印度奥义书经典语句
不知该说些什么。。。。。。就是谢谢
汉译本中,徐梵澄的《五十奥义书》是最全的了。但真正的奥义书远不止五十种的。
《奥义书》(Upanishad)是印度最经典的古老著作,用散文或韵文阐发印度最古老的吠陀文献的著作,是印度哲学的源泉。《奥义书》是古印度的根本经典,探讨人生与宇宙的根源和关系,认识我是谁,找到真我(Atman),追求“梵我合一”的境界, 启示出精神上极为深奥的真理。《奥义书》把自我迷失比喻为陷阱:“只要想着‘这是我’和‘这是我的’,人们就与他的自我捆绑在一起,就好像鸟被罗网困住。” “Upanishad”这个词,是“靠近坐下”的意思,是指坐下来听智者说。奥义书约有200多种,记载印度教历代导师和圣人的观点。《薄伽梵歌》(Bhagavd Gita)与《吠陀经》(Vedas)、《奥义书》(Upanishads)这三部经典,合称为“印度三大圣典”。据说佛教的思想已是缘于《奥义书》,而佛陀是应用了他的大智慧将《奥义书》的哲学义理将其升华更精典了,我们宜对印度文化的发展有丰硕的认识。古《奥义书》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印度几百年间许多思想家的各种哲学宗教观点,如轮回解脱、梵我关系等,已讲到修习禅定的方法,主张以调息、调身、调心以及口诵唵字进入禅定,颇受印度几百年间许多人喜爱和广泛流传,孕育了诗人兼哲学家泰戈尔。金克木评论是“可以改变我们一般习惯以为印度是佛教国家的很大误解。这些经典会使我们联想到中国的道家,惊异何其相似乃尔”。徐梵澄说《五十奥义书》:“这不是一览无余的书,遇不解处,毋妨存疑疑,待自己的心思更虚更静,知觉性潜滋暗长,理解力增强了,再看,又恍然明白,没有什么疑难了。古人说‘静则生明’——‘明’是生长着的。及至没有什么疑难之后,便可离开这书,处在高境下看这些道理,那时提起放下,皆无不可。”印度古经典著作《奥义书》的思想,对印度“诗圣”泰戈尔、英国大作家毛姆等有深刻的影响。《奥义书》的思想对叔本华哲学和美学有重大影响。“在这整个世界,没有比研读奥义书更令人受益和振奋了。它是我生的安慰,也是我死的安慰”。——叔本华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馆长认为,它是“影响人类的十本书”.美国《领袖周刊》列为是《领袖必读的100部名著》排名第三十位。英国著名作家、戏剧家毛姆在其名著《刀锋》一书的扉页上就引用了《奥义书》中的一句话:“一把刀的锋刃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 《奥义书》思想深邃、故事性强,阅读易让人有大彻大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