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于丹心灵鸡汤经典语录

于丹心灵鸡汤经典语录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于丹心灵鸡汤经典语录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于丹心灵鸡汤经典语录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于丹心灵鸡汤经典语录



于丹在《庄子心得》里面说了这么一个故事

在艾尔基尔这个地区,山里的猴子常常去偷农民的粮食,农民于是准备了一种细颈大口的瓶子,里面放了米,猴爪张着的时候可以伸进瓶子,可一旦攥上拳头就出不来了。每次猴子为了偷米,总是舍不得放开拳头,所以总会被农民捉住。

然后于大师高谈阔论一通“放弃”的重要性,然后教育大家,该放弃就应该放弃,只有学会放弃,你的人生才能如何如何。。大家觉得有道理吧?确实挺有道理,最起码讲得通啊

同样是在这本书里,于丹大师又讲了另一个故事

把一只会跳的小虫放在瓶子里,盖上盖子让它跳,它一开始跳得很高,总是撞上盖子,后来便越跳越低,这时候把盖子打开,小虫却跳不出来了,因为它已经相信头顶上那个盖子是不可逾越的。

然后于大师大谈一顿“坚持”的重要性,然后教育大家,该坚持就应该坚持,只有学会坚持,你的人生才能如何如何。。大家觉得也有道理吧?确实也挺有道理,最起码也讲得通啊

第一个故事里的猴子,正是用了第二个故事里,“坚持”这个道理,所以它被抓了。第二个故事里的跳蚤,正是用了第一个故事里的“放弃”,所以没跑了。单个看每个故事,道理都是讲得通的,但是放一起就非常矛盾,原因在哪里?

原因就在先有的道理,后有的故事,故事只为这个道理服务,如果没有这个道理也就没有这个故事了,而一旦这个故事是要为道理服务的,这个故事往往就会变得不真实,会忽略掉大量的细节,成为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是一种事后诸葛亮式的总结,而无法在具体事情发生的时候给予你以指导。

你听完这两个故事了,内心里面有了一些对于“放弃”和“坚持”的印象了,如果你生活中遇到了一件事情,你还是手足无措。比如,你跟你朋友合伙创业,奋斗了三年,但是项目还是没有起色,这时候式应该学猴子,还是应该学跳蚤?万一你放弃了,别人反倒成功了咋办,万一你没放弃,项目最后还是黄了,沉没成本不是更多了。到底这时候应该如何选择,可惜心灵鸡汤一点屁用没有,你即使去问于丹,于丹也回答不上来,因为她也不知道,她只能知道有具体故事的结尾的,如果没有结尾的,她可能分析的还不如你。

既然这些故事对现实生活毫无用处,为什么这么多人追捧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首先,于丹有其学术背景为她站台,还有代表官方喉舌的央视背书,于丹形象也不错,比什么翟鸿燊之流强几百倍,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有很多人听完了两个自相矛盾的故事,也很少有人会把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比较,他们会自动为于丹辩护,当自己选择“坚持”的时候获益了,他们第一时间会想到,正是因为自己当时看了于丹的书,所以才坚持下来的,当自己选择“放弃”获益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也是想到,正是听了于丹这个故事,内心获得了启发,才及时放弃,没有吃亏的。正好想很多相信算卦相面能够帮自己避免灾祸是一样的,我不知道这个是什么心理,但是即使到现在很多人还是没有觉醒。

于丹心灵鸡汤经典语句



在一个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李银河的一段对话耐人寻味。主持人小心翼翼地问李银河“没有不敬的意思,冒昧的问您一句,您有几篇文章有”鸡汤”味”。当时我就一愣,“心灵鸡汤”从什么时候起成了贬义词?李银河解释说,她没意识到这一点,然后不经意提到了于丹。“于丹”名字一出,在场的都笑了,于丹似乎成了“心灵鸡汤”的同义词。

静下心来一想,我们从小学起还真喝了不少“心灵鸡汤”。有励志的,有奉献的,有做人的,有职场的……这些“心灵鸡汤”有真实的,有杜撰的。其实这些“心灵鸡汤”开始“熬制”时,的确香味四溢,人们也的确大快朵颐、狼吞虎咽。但慢慢的,“料”加多了,“鸡汤”变味了。本来是一锅新鲜喷香的“鸡汤”,慢慢变成了“药膳”,再后来完全成了个“中药罐子”。于是人们开始反胃、呕吐,最终谈“心灵鸡汤”色变。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1、说教意味越来越浓,激起人们的反感。本来是春风化雨、熏陶浸润,变成了耳提面命、唠叨说教。学生在家里被父母说教,在学校里被老师说教,看本书还要被作者说教。面对父母、老师,学生只能“硬吞”,但作者算老几,也来指手画脚?

02、人们的文化素养越来越高,更注重思想解放和自由,追求个性化发展。对模式化的“高大全”越来越反感。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更在意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粗暴”的说教很容易被唾弃。再加上长期的情绪积累,行为上出现矫枉过正,纯正的“心灵鸡汤”也受牵连,受到冲击。

03、“心灵鸡汤”给别人喝,自己不喝。说教者说教别人而自身做不到,“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教者口若悬河、口吐莲花,分析透彻,思维缜密。从理论上应该这样做,但好多说教者自己却“另辟蹊径”。嘴上一套,行为上一套,理论和实际不符。比如于丹善于心灵鸡汤,但自己却忙于“赶场”疏于“治学”,被北大学子轰下台。还有更多的教授天天“礼智仁义信”,却论文剽窃。这种例子涉及各行各业,不胜枚举。人们厌弃这种“伪君子”,扩大到厌弃“心灵鸡汤”。

04、“心灵鸡汤”引用的实例越来越假,让人们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记得高中时,语文老师讲解“阅读理解”。那篇文章就是典型的“心灵鸡汤”类文章。老师刚读完文章就情不自禁地说了句“太假了”。虽然假,我们全班也都硬硬的“喝”下去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灵鸡汤”沦落为贬义词,有很多原因。这里只抛砖引玉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