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网提供春秋论语经典语录演讲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春秋论语经典语录演讲的相关语录呢?在春秋论语经典语录演讲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春秋论语经典语录演讲
春秋论语经典语句演讲
很多人抨击这本书考证不精,错漏很多。但是我认为,自以为考证准确无误学术水平很高的人其实是孤芳自赏。《论语》是孔子的言行记录,他去了那么多地方,倘若解者只在书斋之中待着,永远都缺少体验,那么境界也永远都达不到,见解也就永远要低。因为你的东西脱离了实际,只是纸上谈兵。坐在书斋之中,考证研究得再深入,也是废物,不能为我所用。而南怀瑾不是不能考证,他写的《周易今注今译》前二十卦就很好啊。但是他很懒,所以不注重这些细节,这也是为什么没有注完《周易》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楞严》只写个大义的原因。南怀瑾注重的是思想性和应用性,如果你也抱着这个目的的话,这本书其实很适合我们读,而且还大有裨益。如果现代人真的要那么注重文义细节,我估计一本书是不够的,最好还要上知网…市面上有那么多大家的注译解,但哪个敢说自己解的全对的?一年前写了一篇《论语别裁》的书评,节选一段,供有缘人看: 但是《论语》一书成书距今两千多年,时间上距离我们相当遥远,其文化背景和语言文字对于初级读者来说都构成了极大的障碍。加之,千百年下来对于《论语》的注解本已浩如烟海,尤其是汉儒有汉儒自己的一套析法,宋儒又有宋儒他们自己的发挥,众说纷纭之中,今人仅凭己力恐难以了解《论语》真实面目。基于上述原因,选一本《论语》解释类读物应是青年学生的理想选择。 愚以为《论语别裁》就是这样一本合适的、质量极高的读物。顾名思义,该书取“别出心裁”之意,正要表达作者不同以往的真知灼见。另外,似乎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不可否认的是《论语》一书包含着孔子一些怀念过往、希望复辟等违背历史规律的消极思想,而且我们几千年下来还有许许多多形成惯性的误解误读,作者恐怕也还要做一番裁剪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了解一本书,应到了解它的作者。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用在阅书上也仍是不错的。这样一是有利阅读,实现和作者的思想对接,再者也是对于作者尊重和敬意的必须。《论语别裁》的作者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南怀瑾先生是浙江乐清人,早年受私塾教育,为传统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抗战时期,先生投笔入川,执教于中央军校。而后又于峨眉山上闭关阅藏三年。再后来又于乐山静修中披阅了《永乐大典》、《四库备要》。可以说这段时间先生博览群书,广猎群识。1945年远走康藏,而后又赴滇返蜀。1947年回到乐清,1949年赴台。1988年移居香港,并大力倡建了金温铁路,造福千万人民。晚年长住江苏吴江,专门设立“太湖大学堂”以传播弘扬优秀文化。 南怀瑾1949年赴台以后与友人经商失败,进入了极其困厄的生活处境。在这种艰难困境之中,先生执笔写下了《楞严大义今释》,受到胡适称赞而在台成名。而后,先生受聘于辅仁大学和文化大学等校任教,渐走出困厄。在这一时期,南怀瑾多次讲了国学经典《论语》,课堂上的演讲实录就汇编成了《论语别裁》。南怀瑾先生任教时的课堂时常爆满,即便是没有选择他课程的学生也被吸引。而《论语别裁》在台出版以后也异常火爆,九十年代引进大陆时,很多学者和专家也都眼前一亮,惊异原来《论语》还有这种讲法,还可以这样讲解。 通过对于先生生平的了解,可以知道先生有扎实的国学基础和大量的知识储备。因而《别裁》一书对《论语》一书的篇章结构、段落划分都十分精确明晰。对于原文义旨和相关历史人文背景都有及其详细的讲解。这在学术上有了极高的保障,对于我们的理解是大有裨益的。而且,过去我们一般认为《论语》一书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成书较早,所以只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这样我们误以为其章节和文段排布就比较散乱,内容之间跳跃较大,不好系统、完整地把握孔子的思想,也就只把它当作语录来解了。到了近代,更有甚者,自视甚高,用西方的方法重新编排解析恐怕是我们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孔子的门人,忘记了《论语》是经过孔子弟子们精心编排所成的。南怀瑾先生前文解后文、后文解前文,证明了《论语》不仅“篇篇是好文章”,而且“全书整体又是一篇好文章”!这样整体地读通、解析《论语》,根本是一般学者和书籍做不到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孔子的一生是传奇的,游历诸国、传道授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先生一生是传奇的,他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时间上又跨越了近一个世纪,人生阅历之丰常人难以企及。先生的解读常常是人生经历相共鸣而有所得。因而他所讲解的孔子,再也不是封建时代的那种完人般的”圣人“了,而是一个真正的”活人“。在讲解的过程中,先生时常会把原文与他自身经历或许多故事编撮在一起,不单单是有趣和拓宽眼界,更是发人深省。虽然,但先生曾长期居蜀,语言生动幽默,这本书又是一本课堂实录,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课堂上的场景。所以该书生动亲切,即使是讲《论语》也不至于沉重,不仅让我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孔子,也能够让我们领略一代大家的风采,读书之时更常会发出会心一笑。 南怀瑾先生终其一生都致力于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落花无尽啼无尽,更向乱峰深处啼。应当明白,南怀瑾先生究竟是怀抱着怎样一种心态、怎样一种责任来著成这本书的。这是一个受市场经济和国外文化浪潮剧烈冲击的时代,大浪之中虽有宝物,但腐朽与污秽也不少,有些东西简直腐蚀人性、戕害思想。因而社会上时常出现思维混乱、见解混乱、行为混乱、道德混乱的种种乱象。南怀瑾先生说儒家是粮食铺,而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原因就在于世人精神缺少粮食的供给。所以这是一个需要用优秀传统文化做导向的时代!天道远,人道迩。新时代的青年要想有为,想开新的局面就要懂得如何安身立命,也就必须用传统文化来充实自己,把自己同古圣先贤们联结,从他们那里汲取智慧,继承和牢固中华文明的根基,使文明不断,薪火相传。
《论语》10句经典语录,言简意赅遥指人生路!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
1.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出自春秋·孔丘《论语·雍也》。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博学,广泛地学习。于,对于。君子对于古代典籍文献进行广泛的学习,用礼约束自己的言行,也就不至于做出离经叛道的事来了。这是孔子对“学文”目的的见解,也是他想通过教育年轻人“学文”以复兴周公礼法的一个手段。
2.匹夫不可夺其志也。
出自春秋·孔丘《论语·子罕》。连一个普通人,也不能强迫他去放弃自己的志向。
3.求善贾而沽诸
出自春秋·孔丘《论语·子罕》。如果有一块美玉,是找个柜子把它收藏起来,还是去找一个商人把它卖掉?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出自春秋·孔丘《论语·里仁》。君子看重道义,而小人看重的是利益。这句话指出了君子与小人的价值取向不同。
5.见义不为,无勇也。
出自春秋·孔丘《论语·为政》。看到符合道义的事情而不去做,这就是没用勇气啊。
6.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出自春秋·孔丘《论语·子罕》。可以共同学习的人,未必能够有共同的追求;可以共同追求的人,也未必能够坚持到底,能够坚持到底的人,也未必能够与他通权达变。”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出自春秋·孔丘《论语·为政》。一个人没有诚信,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出自春秋·孔丘《论语·子路》。君子能够与大众协调,同时保持自己的己独立的见,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也不讲究协调。
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出自春秋·孔丘《论语·子张》。笃:忠实,一心一意。一个人要想博学多识,就需要有鉴定的意志,而且要多去提出问题、多去思考,能够做到这两点,那么仁就会在其中了。
10.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出自春秋·孔丘《论语·子张》。仕:做官。出仕做官要更加广泛的去学习,学习了广博的知识,就可以出仕做官。子夏的这句名言,在“学”与“仕”之间架起了一个很好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