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抱团成长的经典语录

你可能正想要阅读抱团成长的经典语录,想要了解抱团成长的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豆豆语录网精心整理了抱团成长的经典语录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阅读,那么,下面这些抱团成长的经典语录内容,如希望是您喜欢的。



抱团成长的经典语录



大家好,我是华娃。最近在退出了50多个微信群以后,我对“抱团成长”有了新的理解:原来能快速成长的人,不一定需要抱团;而总是抱团的人,可能根本成长不了,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给大家。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前天南地北不可能有交集的人们,现在通过社交平台都能深入了解了。

与此同时,很多无效社交正在偷走我们的时间,所谓的“抱团成长”像岁月神偷一样,不仅让你不停地为别人的观点去买单,也会让你在不经意间被掏空却还在为别人的梦想加油。

当你只是一个行业的小白,想进入该行业知道底层逻辑并得到前辈们经验指引的时候,“抱团成长”确实是最佳的捷径,不但可以少走弯路,还能迅速提升自己对该领域的认知。

但是当你已经知道该行业的大概逻辑、玩法,却还没在该行业做出什么成绩的时候,你还把希望寄托在“抱团成长”、期望别人能给你更多的指引和帮助,是非常不实际的。

为什么同样是学习,有些人进步非常快,而大部分人却被“抱团成长”拖垮呢?这是认知层面上的差异,具体有三点意识形态的表现:

01|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依赖抱团成长弊大于利

正在看文字的你,打开微信,估计90%的朋友有10个以上的微信群,超过半数的朋友拥有2030甚至更多的微信群。

你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同学分别拉一个群,至少有四个群了;父母两边家族的亲戚分别拉群,又有两个以上的群了。加上不同的学习班,公司不同的业务伙伴,自己在社交平台认识的不同群体......

我最高峰的时候,被拉进了超过一百个微信群。每天被不同的信息轰炸以致一个小时刷不完一遍新消息。

在退出半数以上微信群以后,我总结了3点对学习群抱团成长的看法:

1、总有人喜欢用“成功学”的套路来影响你

曾经为了链接更多有价的人脉,我不停地参加各种线上、线下课程。

一大堆自称月入十万以上、教你简单快速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人加了我微信、把我拉进他们的社群,不断给我群发新课程、新产品发布的消息。

慢慢地我发现这群人大多都是被所谓的“成功学”洗脑了,然后想迅速用粘贴、复制的模式去影响更多的人。认识这样的人越多,加入这样的社群越多,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没有方向感。

2、越对社群有粘性的人群成长越慢

记得《乌合之众》提过:“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前段时间我连续在一个新媒体学习营学习了超过半年,我发现很多人虽然每期报名都是第一时间响应,水平却一直在原地踏步。

这些人是干嘛去了呢?我发现这群人最喜欢的就是在社群里抱怨自己的怀才不遇、求安慰、求抱团,还有起劲地为别人的梦想加油。

其实这世界哪有那么多怀才不遇呢?撇开自己背景等的平台,大家能得到的机遇和挑战都是一样的。老是把自己的不成功归结到平台的原因,才是失败者最爱做的事情。

这类总喜欢抱怨自身际遇问题的人,对社群有粘性的原因是很希望被认同,例如没有能拿到平台的收益、投稿失败,在群里唠叨一堆,有人出来安慰附和,他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了。

这类不太得志的人还特别喜欢鼓励别人,看到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有点小成绩比自己还兴奋激动。

但是他们当发现自己被有能力的人抛离,他们就会“柠檬精”上线,总是觉得比自己走得快的人太得瑟了。

久而久之,喜欢混社群的人都人以群分了。你在哪个水平线的,就锁定了哪个水平线的朋友。

3、想进步你需要的是向上生长的求生欲

不知道你们有听过:“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这句话呢?

如果能吃透这句话的道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自己一直混社群不断地参加学习营依然进步不大了。

因为求进步的人都会力争上游的,也就是说,只有一直把目标定在高位,把想靠近的人群定在比自己水平高的圈子里,你的水平才能得到质的提升。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说过:“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然而,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

不要害怕正在努力摸索前行的自己是孤独的,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跟同质人群抱团成长。专注自己的目标,加强拆解别人成功的关键点,对自我成长更重要。

02|

少即是多,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并坚持下去才是正事

很多人之所以平庸,不是天赋的问题,也跟努力的多寡无关,而是在低价值的事上浪费太多时间了。

什么是低价值的事情呢?

举个例子,同在一个写作的社群互相打卡写作的内容,你能从别人写的东西吸收到自己没有的素材和观点,并把这些收获记录下来然后改进自己的成果,这样是有价值的事。

如果你只能在别人写的作品评论区下面点个赞,然后点评一句:“太棒了。”自己除了看多了一篇好文章以外,并没有记下收获的重点,那你只做了一件低价值的事,因为你根本没有从中得到进步。

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一直支持他的只有核心团队的“18罗汉”。看了阿里20周年的纪念视频,不少阿里人都哭了,当初遭遇一个又一个别人无法想象的困境时,换了谁也未必能坚持下来。

之前马云提出互联网人应该付出“996工作时间”的时候,还被各大自媒体狂喷,说他只会拼命压制员工的剩余价值,完全无视员工的生命。

我们连“996”都无法接受的普通人,根本无法想象马云初创团队是怎样捱过无数个只有工作、吃饭和睡觉三件事的日子。

在阿里巴巴20年,市值超过4000亿的今天,马云说:“我很幸运,我没有后悔12×12,我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这一点。加入阿里,你要做好准备一天12个小时,否则你来阿里干什么?我们不缺8小时上班很舒服的人。

我希望阿里人热爱你做的工作,如果你不热爱,哪怕8个小时你都嫌长,如果你热爱,其实12个小时你不算太长。这就是生活,你选择一个中国今天排名第一的公司,第一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时候,我们才明白,任何成功都是有代价的,努力的方向不是多就好,能抱团成长的人,价值观一致比人多势众来得重要有用得多。

而且真正的高手是不会理会别人对他执着方向有质疑的,自己走自己的路,如果连努力这事还得别人认同才能出发的话,还努力来干嘛?

梁宁老师曾经说过:“要找到那件能让你一直不厌其烦做下去的事,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抱团成长就是努力去抱住高手的大腿,让高手带你装逼带你飞,你就可以成长可以高飞了。

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贵人应该是自己,如果自己都无法找到自己的天分所在,努力的方向何在的话,谁也帮不了你。

03|

顶级高手都是寂寞的,当你成功了才有资格去带动别人

著名的国际投资人巴菲特说过:“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投资成就,是依靠自己的自律和别人的愚蠢。”

为什么财富永远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呢?如果有做投资理财的朋友都知道股神巴菲特,但是在巴菲特成为举世闻名的股神之前,应该没有几个人认识他。

像巴菲特这样的华尔街顶级高手,根本没几个朋友,更别说要找人抱团成长了。唯一能跟他老人家平等对话的应该只有查理芒格吧。

查理芒格是这样评价巴菲特的:他有能力成为一个终生的“学习机器”。

芒格还在2007年南加州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说:“如果你拿着一个时钟看沃伦-巴菲特,我会说他有一半的时间都是花在看书上。”

把时间花在自身看书学习上比抱团成长进步更快这一理论,我在今年6-8月通过自身的实践印证了确实如此。

今年上半年我不停地参加学习营,除了知道了一些平台运作的基本原理,和自媒体变现的方式方法之外,我日更了两个月都没发现自己有什么写作上进步,也没得到平台的任何奖励。

但是在6月份,我给自己定了要看完10本书,并每本输出3000字以上的书评或读书笔记的目标以后,我的平台写作之路就阔然开朗了。

在6月份努力完成了自己立的flag以后,其中写的一篇书评被出版社转载了,之后通过读书输入-输出的过程,写得内容日渐精进。

在8月份我不仅拿到了今日头条的原创标,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收获两篇青云计划获奖文章。

这些小成绩虽然对于不少专职创作者来说不值一提,但对于我一个大部分精力还是在全职工作上的人来说,已经算是不错了。

有不少比我早开始在平台写作的朋友,虽然有继续参加社群的学习,但由于学习的内容没有太大突破,到现在还在原地踏步的不在少数。可见靠自身的学习增长知识远比跟一群“伸手党”抱团成长来得有效。

巴菲特说过:“我们比想象中的强大。我们在学要勇气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勇敢。我们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甚至那些自己尚未遇见的困难。是什么让我们能够利用这些力量和勇气,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是全情投入,勇敢和塑造自我生活的决心。”

我们经常说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所以促进自身能力的强大远比要找跟自己水平相若的人抱团成长来得重要。

很喜欢《平凡的世界》这句话:“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

有成功气质的人,从来不需要太合群,也不需要太多人为他打气。

你的成长只能靠自己,无论抱着谁,谁也拉扯不了你长大。别让所谓的抱团成长,拖垮了你成长的脚步。

抱团成长的经典语句



心烦意乱时独处,努力进取时抱团,感受团结的力量,越抱团越有斗志,互相鼓励,互相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