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要了解一些长一点的国外名人旅行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长一点的国外名人旅行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长一点的国外名人旅行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长一点的国外名人旅行经典语录
长一点的国外名人旅行经典语句
做的任何事都有用 凡事讲因果 有因必有果 大学里面可以学到的不只是知识,为人处事 都是为自己以后的路奠定基础 没有没用的东西,只有不会用的人
潘德明:
潘德明最初只是南京一家西餐厅老板时,偶见《申报》上刊有一则“中国青年亚细亚徒步团”的宣言,立志要以步行走遍亚洲。这篇宣言电光石火般地改变潘德明一生,使他想起年幼时热爱体育,热爱旅行的自己,便毅然关掉了西餐厅,去追寻这个青年徒步团,旁人可能都觉得他疯了,只有他自己才明白,他就是一刻也待不下去,就是想要环游世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乱世里的中国人,目睹当下年轻人萎靡、颓废的现状,他深感必须重拾中华民族的自信,帮助全体中国人“见自己”,不论走到哪里他都以中国人这个身份而自豪,持“雪‘东亚病夫’耻”“以谋世界上之容光”。
他随身携带一本重达4公斤的《名人留墨集》,里面除了张学良所赠“壮游”外,更有印度诗人泰戈尔、圣雄甘地、尼赫鲁以及二十多个国家元首的手迹。而最触动我的是潘德明在扉页上写下的“旅行世界自叙”:“以世界为我之大学校,以天然与人事为我之教科书。以耳闻目见直接接触为我之读书方法,以风雪雨霜、炎荒烈日、晨星夜月为我之奖励金。”他用了七年的旅程来“见自己”。最后,他成了徒步环游世界第一人,更成了中国人的名片。
郦道元:
中国文人式的游山玩水,总是关注自己过多,天与地仿佛只是水墨画里轻轻一扫的背景,因为“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更因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像郦道元这样放下自我,真正去尊重自然,达到“见天地”境界的旅行家着实不多。
过往的地理书籍,如《山海经》总是存在太多作者的主观臆断,郦道元坚决反对虚构地理,他要实地考察,要明确知道山有多高水有多深;一本《水经注》让“天地”真正成为主角,只简单描绘一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个活脱脱的三峡便跃然纸上。其中巧妙插入当地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更是写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除了记载这些大江大河,郦道元对小河也同样注意观察,其中有一条山东青州的小河——巨洋水:“水色澄明,而清冷特异。渊无潜石,浅镂沙文,中有古檀,参差相对……南北邃岸凌空,疏木交合……小东有一湖,佳饶鲜笋,匪直芳齐芍药,实亦洁并飞鳞……”其实巨洋水在中国的名川大山中根本不值一提,可郦道元还是将它细细描绘出来,作为总角之年随父亲迁到山东后嬉娱永日的回忆。即便是这样一条小河,也与它周围的树木、溪流、泉水构成少年郦道元眼中的一幅画卷。大自然就是大自然,并没有哪条河比哪条河高级。
玄奘:
多年前,我随友人路过西安兴教寺,来瞻仰据说埋藏着玄奘遗骸的墓塔,我朝塔一拜,旁边的友人说,这是个迂腐的懦僧,为何要拜?我愕然,世人只知《西游记》,却不知《大唐西域记》,可悲吗?可叹吗?
那时中原的佛法分歧颇多,乱乱纷纷,玄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萌发了去印度取经之意,上书天子,却迟迟得不到唐太宗的批准。但他决心已定,便“冒越宪章,私往天竺”。所以一路只能靠着一己之力,“背玄灞而延望,指葱山而矫迹,川陆绵长,备尝艰险”。十几载西行岁月,玄奘终成一代名师,载誉归国,唐太宗一改初时态度,在洛阳亲切地召见了他。
但唐太宗毕竟是个政治家,一个身在百废待兴的初唐,崇尚孔孟之道的政治家,他看中玄奘的才能,说:“朕今观法师词论典雅,风节贞峻,非惟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远”,因此几次三番要求他弃佛还俗,入仕为官,玄奘再三不肯,只请求离开长安,去少林寺专心翻译佛经。
走了那么远去取经,吃了那么多苦,好像是徒劳,尘世间欲根深重,整个初唐都膨胀着,没有人懂得他弘扬佛法的心。
他不争也不怨,只是执着地上书陈情,靠着智巧与坚韧,与统治者们周旋着。换取他们的支持,终于将这一千多卷经书译完,此间,还他还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从“出高昌故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国。旧日焉耆”到最后“复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十二卷的《大唐西域记》将从阿耆尼国到瞿萨旦那国的一百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城邦连成一线,这些地方包括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中亚地区、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英国历史学家史密斯评价玄奘说:“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
虽然玄奘法师在书中没有提到自己,却又令读者分明看到一个白马驮经,杖锡拂衣的男主角,那应该是个矫健的僧人,皮肤因长年奔波晒成了小麦色,为了去到梦想中的天竺,行走在丛林、大漠、雪山以及风雪、野兽、匪寇之间。
但讽刺的是,在玄奘长眠的千年后,另一部讲述其取经故事的《西游记》光芒大大盖过了《大唐西域记》。虽然主角相同,两个文本却大相径庭。《大唐西域记》主要记述地理和传说,只是在少数细节中,我们仿佛能看到《西游记》的影子,比如会见戒日王:
戒日王劳苦已曰:“自何国来,将何所欲?”对曰:“从大唐国来,请求佛法。”王曰:“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亘,去斯远近?”曰:“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摩诃至那国便是东土大唐,在西域诸国间大名鼎鼎,使得戒日王称赞不已。我读到此处也忍不住脑补《西游记》中那个面如敷粉、唇若涂朱的唐僧永远用那淡定的表情说道:“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