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要了解一些《子不语》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子不语》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子不语》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子不语》经典语录
《子不语》经典语句
意思就是说你们之间可能经常感觉到一些让自己比较难过的事情,所以才会需要发泄,但是发泄还是要分场合的
2018-07-19补充:
现在我确定是有一个利益集团存在,致力于糟蹋经典。
两个证据:
1、百度百科“子不语怪力乱神”页面,没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一段;但释义一段明显有人夹杂私货,只是没明确说出来而已。
但“怪力乱神”页面,很突兀的多了一行“新解”(注意前一段末尾“所以,这个译法毫无异义”一句)。
2、我这个答案已经被折叠了。
组织效率真高。
一群只会玩下三滥手段的B玩意儿。
这个回答下面的高票答案也太搞笑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毫无模糊之处。它的意思就是孔子不愿意谈论怪、力、乱、神之类东西。
其中,怪力乱神分别指的是怪异、勇力、叛乱、鬼神。
与之呼应的,《论语.雍也》也记载孔子“敬鬼神而远之”。
这很容易理解。
就好像一位推崇家庭价值的老先生,不会津津有味的大谈关于包小三、换妻、乱伦的话题一样——当然,人家是没兴趣甚至厌恶谈论,可不是“绝对不谈论”:真有人敢把问题摊人家脸上,可别指望人家不怼你。
论语是一本孔子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也就是所谓“语录体”。
什么叫“记录孔子言行”呢?
打个比方吧,倘若有人问我的朋友“invalid 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不回答。回来跟我学说,这一说就把我惹毛了:“你怎么就不回答呢?我为人有什么重大缺陷吗?什么叫不好说!多简单点事,我说你听!”
“我这人啊,凡事都讲个理,喜欢追根究底,像个老小孩似的……”
“我这人啊,其实也有很多缺陷,有很多很多不知道的……”
什么对国学的看法?这烂玩意儿别拿来恶心我。对,随便谁问,你就回答,invalid从不谈论国学。什么算命灵异,我都统统不谈。
“我这人啊,什么话都能听进去一点。听完自己琢磨明白,有道理我就听;要没道理,我也反思下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问题……”
然后这人就记了几条:
invalid说,巴拉巴拉巴拉。invalid说,叽咕叽咕叽咕。invalid不肯谈论国学算命灵异类话题。invalid说,啊呜啊呜啊呜(话说我怎么老发出这种声音?)你看,这就是记录我invalid言行的“语录体”,
(呸!凭你也配被人记下来?)
(没事,我脸皮厚,没人记我就自己来!)
但是,如果我一沉吟,你这么记:
invalid说,巴拉巴拉巴拉。invalid说,叽咕叽咕叽咕。谈到美女问题,invalid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心里一定在想xx、xxx以及xxxx等几位知乎女神。invalid说,啊呜啊呜啊呜。敢这样记,我跟你急你信不信!
语录体语录体,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才可以记!
谁特么让你瞎琢磨我的心理活动了!我的心理活动你怎么知道?!!!
现在,跟我一起读论语: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其中,标黑部分,正统解释是:孔子不谈论怪、力、乱、神。
当时的场景可能是:子路(或其他学生)询问孔子对“怪、力、乱、神”的看法(这些可能是叶公感兴趣的),孔子表示自己不谈这些。
——这个场景显然不难理解。一群学生围住个教授,听教授谈自己的看法;有人插话问宗教信仰方面的东西,教授表示自己不想谈论这个,然后继续谈自己的看法。过后学生就把教授说的话、以及对宗教信仰的态度记了下来。这叫语录体。
——当然,还可以有另一个场景:教授介绍自己如何为人处世,结果谈到宗教信仰一下子谈high了,各种举例证明自己“不谈宗教信仰”以及“为什么不谈宗教信仰”;做记录的学生听了俩钟头,记了一句话:“教授不谈宗教信仰”。一段话说的太长,只能摘要记录,这也叫语录体。
这些都是正常的、自然的。
但,倘若你硬要把它解释为“子不语,怪 力乱神”,那就热闹了:你觉得,孔子的学生是能猜心呢(注意“不语”是和“[责]怪力乱神”相冲突的:要么不语是撒谎,要么“怪 力乱神”是猜心);还是孔子老先生忽然丢了思路,一怒之下连抽自己几个耳光“妈的我这张嘴,把自己思路都打断了”,然后被学生记下来“子没话说,撒了会儿泼,怪‘力乱神’,然后接着巴拉巴拉”——这像话吗?你以为孔子姓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