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正想要阅读致良知的经典语录,想要了解致良知的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豆豆语录网精心整理了致良知的经典语录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阅读,那么,下面这些致良知的经典语录内容,如希望是您喜欢的。
致良知的经典语录
王阳明是明代着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
一、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王阳明全集》卷6
【译文】行为若能做到明觉精察,便是知;求知若能做到真切笃实,便是行。
二、若知时,其心不能真切笃实,则其知便不能明觉精察,不是知之时只要明觉精察,更不要真切笃实也。——《王阳明全集》
【译文】如果求知之时,其心不能保持真切笃实,那么这样的知便不能明觉精察,不是说求知之时只要求明觉精察,更不需要真切笃实。
三、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王阳明全集》卷41钱德洪
【译文】我提出的良知二字,这是自龙场悟道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
四、致知二字是千古圣学之秘。向在虔时终日论此。……此是孔门正法眼藏,从前儒者多不曾悟到,故其说卒入于支离。——《王阳明全集》卷5
【译文】致知二字乃是千古圣学的秘传。以前在江西时,整天与人议论致良知。……这是儒家孔门的正法眼藏,从前儒者大多不曾觉悟到此,因此他们的学说最终不免坠入支离。
五、致良知之外,无学矣。自孔孟既没,此学失传几千百年。赖天之灵,偶复有见,诚千古之一快!——《王阳明全集》卷8
【译文】致良知之外,别无学矣。自孔孟卒后,致良知之学已失传几千百年。赖天之灵,使我偶尔得见此学,诚是千古之一大快乐!
六、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王阳明全集》卷20
【译文】儒家圣学绵延不绝已千年,良知两字是代代相传之口诀。……良知不离日用常行内,又在伏羲未画易卦先天前。
七、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谁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却是谁?——《王阳明全集》卷20
【译文】良知就是己所独知之时,在此良知之外更无其他的知。人人都有这个良知,这个良知到底是谁?
八、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王阳明全集》卷六
【译文】知行原来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必然就这两个字来说,才说得完全而无弊病。
致良知的经典语句
不是
【對部分批評的淺薄回應】
Q:您这些看法恰恰是朱熹的思想,而非王阳明。因为在王阳明这里知是来自本心的,无需外求,良知是无需在实践中得到的。朱熹的知才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因为朱熹 的知行观是知先行后,知轻行重,朱熹是说先从书本中了解知,然后践行,再反躬,再践实,这是个漫长艰苦的入门道路,所以心学才会讲朱子学繁琐支离。故而,文字後半部分恐非陽明本意?
A:「以手指月,手並非月。」後半部分,當然不是「良知本體」,而僅僅是「發明本心的可能的功課」而已。舉例而言,譬如我們學習寫字、學習語言、學習作文、學習与他人溝通并交流、學習邏輯學、學習各類科學知識等等,這些顯然都不是「獨立思考」之「本體」,但卻可以考慮以其作為諸君實現獨立思考之可能的「進路」——正如指向「月亮」的「手指」一樣。——————————【一下爲原回答】————————谢 @Agoni 君邀请。【前言】
在下學見淺陋,不敢妄談對心學的任何「評價」。惟以文債在身,謹斗膽以讀書筆記與題主共勉,以為拋磚引玉之用,抱拳!
【正文】
通說咸認為:「良知」之概念,發軔於《孟子·盡心上·良知章》: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陽明對此發揮道:
「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出自《大學問》,見《王陽明全書》)窃以为值得注意的是,陽明實質上是在借用「良知」這個概念,以「致良知」來統攝諸說,進而以此作為心學的「立言宗旨」,或曰「法門」。用現代的語言來說,陽明實際上是在通過訴諸規範論(即:如何解釋某個概念,更符合立論者的傾向)的策略來闡發「良知」這個概念,而非訴諸觀念史(即:某個概念的創設者本來想表達的涵義)的策略來進行無謂的同義反復。
換言之,若吾輩僅限定於訴諸觀念史的策略來理解「良知」二字,則不免陷於將「致良知」三字狹隘地理解為「致力於探討理想的倫理學模型及其實現路徑」之誤區。
诚然,《孟子·盡心上·良知章》中的「良知」、「良能」概念,非常近似於道德先驗論之常見表述。但窃以为,這并非陽明借用孟子「良知」概念的本意。
先生正是擔憂後學誤入歧途,是以特別強調:
「良知」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見得透時,便是聖人。(語見《傳習錄》卷七;陽明引述的文本見《周易正義》卷八)可見,「良知」二字,包括但遠非僅局限於倫理層面。在心學的語境中,其指代的是「道」本身,即「終極關懷」,或曰「終極真理」。
由此產生了一個關聯問題,即:我們通往「終極關懷」的進路又是什麼呢?陽明作了以下解答:
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講明?良知本是明白,實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是語言上轉說轉糊塗。(語見《傳習錄》)
在下對上述觀點的淺薄理解是:
第一,不要空談道理,入世去!
第二,不論您是什麼行業的人士,都別廢話了,拿起自己專業領域的書籍,精研!進入實務領域,做實事!如果您是武士,拿起手中的刀劍,練功!如果您是文人,拿起手中的書,苦讀!如此種種,不必窮舉。
誠然,以上解答,僅僅是方向性的。在技術層面,當我們在實務中遇到實際問題時,有沒有可行的思考策略來幫助我們高效地找到解決方案呢?
當然有。陽明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優質、極其著名,可惜亦被眾人作了過度「形而上」解讀的思考策略:
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竊以為,這個策略其實非常接近「博弈論」、「效用主義」(又作「功利主義」)以及「心理利己主義」策略的模型。
用現代人的話來說,可以近似地理解為:「找出事物之所以向某個趨勢發展的關鍵因素,並借助其來完善自己的解決方案,將該方案的效用最大化。」具體而言,個人的淺薄理解如下:
第一,建立一個滿足以下全部條件的策略模型:
1.客觀地記錄下影響我們決策的事實或者背景(減少無效因素對決策的擾動,以盡可能接近「此心不動」);
2.對各利益攸關方備選策略所可能產生的效用進行邏輯自洽地推導(減少感性好惡、非理性思考對決策的擾動,以盡可能接近「此心不動」)。第二,最大化地收集相關的資訊,運用上述模型進行權衡,並選取效用最大的策略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案(盡可能接近「隨機而動」)。第三,如果我們再深挖一下,「隨機而動」事實上還可以引申為「窮盡一切有助於我們找出最優方案的要素,不斷完善我們的決策模型,以此找到更優解」。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可以往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向去「致良知」:
1.為更加高效地討論問題,我們應當盡可能涉獵一些關於語言分析哲學的科普文字,避免陷入「邏輯漿糊」之中;
2.為不斷完善我們用於決策的邏輯模型,可以多學習一些現代博弈論,以及心理利己主義的精華觀點,提升尋找與他者合作共贏解決問題的概率。
3.為不斷完善我們在個案中決策模型中的「前提」之準確性與客觀性,為盡可能避免「觀察者謬誤」,我們不妨多學一些心理學常識。
4.考慮到不同的人對「效用」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即對同一策略所產出的同一客觀結果所賦予的「權重」是不一樣的),我們應當多參與社會實踐,多與不同知識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秉性等各種各樣的人交往、交流,盡可能多地理解他們對效用的偏好。
5.策略的運用離不開與他人的溝通。為提升說服他人與自己合作共贏的能力,不妨多閱讀《戰國策》,裏面有相當豐富的案例,以及氣勢磅礴的雄辯詞。總而言之,關鍵還是不斷汲取各色各樣的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地充實、完善、校準自己的策略分析模型,如此便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提升找到個案最優解的概率。
於在下看來,這個過程正是「致良知」在技术层面的有效进路。
以上拙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