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知行合一王阳明 经典语录

豆豆语录网提供知行合一王阳明 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知行合一王阳明 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知行合一王阳明 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知行合一王阳明 经典语录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拓展资料

在王守仁的“心学”体系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三个比较重要的命题。“心即理”是王守仁哲学的逻辑起点,也可以说是他的宇宙观。他认为“心”便是天理,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又是万事万物变化的归宿。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肯定人的能动作用,认为知和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践,如果不去实行,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知道。

在方法论方面,王守仁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错误的,应该是“致良知”。人们应当用自我的“心之本体”,即“良知”,来主宰和支配一切行为,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相信自我的力量和潜在的能力,否定用现成的规范和教条来束缚身心,主张人们将道德准则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以良知代替私欲,破除“心中贼”。

只有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拯救个人,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知行合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知行合一王阳明 经典语句



在人生最迷茫困顿的时候,有幸接触到阳明心学,看的是津津有味,经常是读到深夜困的不行才去睡觉,阳明心学确实对人生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它不是泛泛而谈,真正能理解透彻阳明心学中的精髓,人生一定会大有不同。


阳明心学“致良知”教你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真我”,内心恬静而强大。“知行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也是解决时间一切难题的强大武器。
今天我们谈到的是“知行合一”,究竟该如何理解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并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是我们要深入探讨的。不了解阳明心学的朋友们可能会简单的理解“知行合一”就是不要光说不做,一定要说到做到,这就是知行合一。但是在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里却不是这么阐述的,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在他看来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能知是非善恶的一个东西,它无所不能,良知能够轻而易举的给你答案,你只需要按照良知的答案去行就可以了,这就是王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
那究竟“知行合一”该如何运用到实际当中解决问题呢?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在公元前250年左右,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明了“杠杆原理”,于是便有了那句著名的“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那个支点如果用阳明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良知,而那根足够长的杠杆就是“行”,不必给我这个支点,因为这个支点(良知)与生俱来,只需要一根足够长的杠杆即可,用力压下去就可以撬动天地万物,人情事故。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无所不知没无所不能,面对父母时,我们将支点放到孝顺的位置;面对君王,我们将良知放到忠诚的位置;面对同事朋友,我们将良知放到真诚的位置;面对敌人,我们将支点放到利害的位置。确认好支点位置后,剩下的事情,就是用力压下杠杆,便可事半功倍。


所以当良知光明时,就能撬动世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就能快速找到处理它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如果良知不明,支点位置不准确,你就无法撬动你想要撬动的事情,就是乱行,费力没结果,知行就不能合一。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知行合一”,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践行“知行合一”。用内心的“良知”去指导行动,用行动的结果光复良知。

说起王阳明,大家肯定都会想到,他是心学的鼻祖,是历史先河中的先创者,他是一代人思想的领路人。他的成就可以与孔孟并世。那么在说起王阳明的时候,他天生就是圣人吗?不,他是从小就有一个当圣人的心,他的偶像是孔子,他说,孔子也不是生下来就当圣人的,所以,我生下来虽然平庸,但只要我做圣人之事,我就肯定能成为一个圣人。

王阳明不是说说而已的人,他只要有想法就去做,很出名的就是当时明朝在推行朱子理学,有一个中心思想是说人要格物致知,你想明白理解感受什么,只要你去“格”它,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可是他和朋友格了一个星期的竹子就是没有格出什么道理。过了几天,他恢复以往,反省此事,他就确信了,朱熹的“格物致知”有问题。他就把自己的疑虑和他的朋友说了,他朋友很认真的反驳了王阳明,并且不肯相信朱熹的“格物致知”是错的,还以为他“格竹子”格出问题来了,走火入魔了呢!但是王阳明并没有走火入魔,他是冷静的分析道:“首先我们此次几天都没有格出竹子的道理,再说即使我们有悟出什么道理又怎么样?竹子有竹子的道理,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有一草一木的道理,我们格个竹子都要累死了,天下的事物那么多,我们一个一个的格下去,还没成为圣贤呢,就已经累死了,就算格出来竹子的道理,这一道理只是竹子的道理,放在其他的地方我们不一定能认可。”

这番话让王阳明的朋友对他瞠目结舌,觉得王阳明说的话太过惊世骇俗了,虽然把自己唬住了,但是还是硬撑着说朱熹老夫子话是没有错的!你王阳明没有格出竹子的道理是因为你没有天分。王阳明后面就放弃了通过朱熹理学来成为圣贤了。

因此,王阳明也就转向了另外的方向。后面他分别去道家和佛家中寻找成为圣贤的答案,只用了一年,他便放弃了道家和佛家,转而投向辞章之学。王阳明通向辞章之学既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他只是想通过辞章为万民立心,立下千古之言。他开始虔诚的钻研,他在北京读古代伟大文家的著作,还结识北京的文学家们,彼此切磋,认真苦读,每天都很用功,回到浙江就组织了龙泉书社,王阳明决心要通过文章诗歌将自己送上圣贤的圣坛,而他在当时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在当时的文学界被誉为天才,而在这个时候他却选择了解散龙泉诗社转向了军事的怀抱。原因是他当时遇到了一位奇人——一位居士,许璋。

许璋告诉王阳明辞章是小技,唯有建功立业才是圣贤的毕竟之路,如果真的有才华就应该努力的提升军事能力。但当他有了军事能力之后,却迟迟没有上战场展示一次的机会。这让他心灰意冷,命运的安排下,他翻看理学经典时偶然间看到了朱熹写给宋光宗的一封信,有句话“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这句话简直就是为了警醒他才出现的,原来他最大的毛病是,始终不能坚持唯一的志向,也没有真正的循序渐进的去研究一个领域,所以才没有获得什么。这其实在现在的社会上也很常见,我们并不是没有天赋去做什么事情,而是我们并没有沉下心来坚持去做某样事情,才导致自己的一事无成。这样的错误你犯过吗?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经常被误解为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如果仔细读过《传习录》,就会发现,它们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驱使。只是良知有时被私欲所隔断(宋明理学并非禁欲主义,所说的“人欲”“私欲”往往指的是不正当的欲望,正当欲望也被看作“天理”,例如饮食是天理,暴饮暴食、铺张浪费、公款吃喝就是“私欲”),或为利所诱,或为威所屈,或畏难而退,对善恶也变得麻木,如同一面铜镜上生锈蒙尘,不能照物。当良知不为私欲所蔽而显现的时候,在王阳明看来,这便是行了。例如,当你看到一个遇到困难的人,产生去帮助他的念头,这便已经是行了;如果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你又没有去帮助他,便是良知又被遮蔽。一善念产生,便已是行了,在王阳明看来,一恶念产生,便也是行了;而绝其恶念,同样是行。很多道理人们自认为从小就知道,可是这些道理并没有体现在他们的行为当中,在王阳明看来,这并不是真知。就像将百科全书储存在电脑里,电脑并不因此而“博学”一样。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王阳明集知行学说之大成,作为其哲学核心的“知行合一”主要有三层涵义:

1、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体两面。王阳明认为“知”和“行”的实现过程互为表里,能够深入实相的“知”就是“行”,这样的“知”方不虚妄;能够明觉精察的“行”就是“知”,这样的“行”才不盲目。所以知行必须兼顾,不可偏废。

2、其次,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实践。王阳明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意思是说,真正的“知”必须付诸实行,没有“行”的“知”就不是“真知”。“致良知”就是将良知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之中,实现知行合一。因此,他常强调在事上磨练、在实学中求知。

3、再次,以知促行,为善去恶,强调自律自觉。王阳明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后人常以此误解他“销行归知”。其实,王阳明并没有混淆“知”“行”,他视起心动念就是“行”,所以应该对善恶有高度自觉,这是慎独、自律的极致,对道德修养极有意义。他提倡“知行合一”是希望在道德规范上防微杜渐,因为道德上的知行问题是和认识上的知行问题分不开的。

扩展资料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儒家有较为深入的探讨。有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知先行重、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多种说法。

其最早出自宋元之际儒学家金履祥所著《论语集注考证》:“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这是说,先知先觉的圣贤,知而能行,思想与行为一致,是后知后觉之人效法的榜样。“知行合一”论后由王阳明发扬光大,发展成较完备的哲学体系。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重点是放在“行”上的。对此,作为阳明后学的黄宗羲心领神会。黄氏在其《明儒学案·姚江学案序》中指出,阳明先生“以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是行也,笃行之者,行此数者不已是也。先生致之于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穷理,只在知上讨个分晓之非。”

这是深得阳明良知心学精髓的精辟之论,也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重在行”思想的最好注脚。

能够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视角说明知行合一的,孙中山先生应该是较早的代表人物。他侧重强调了知难行易。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知行合一(科学实践论)

   人民网-“知行合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扩展资料: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

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了极高的荣誉。

参考资料:知行合一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