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先秦经典语录

先秦经典语录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先秦经典语录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先秦经典语录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先秦经典语录



先秦经典语句



原文地址:先秦著作经典语录作者: 云横山腰

先秦著作经典语录

【金文潮   整理】 

《老子》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4、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5、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第十五章)(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

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十六章)(‘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万物蓬勃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第二十二章)(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恃,反能长久)

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第二十四章)(踮起脚跟,无法站得久;跨步前进,无法走得远)

9、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圣人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

10、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第三十一章)(兵革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第三十六章)(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强化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抬举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这叫做微妙的启明)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道’幽隐而没有名称)

13、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身体与钱财,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爱惜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储存丰富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

14、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第四十七章)(走出户外愈远,领悟道理愈少)

15、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五十六章)(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

1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1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人民不害怕死亡时,怎么能用死亡来恐吓他们?)

19、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第七十九章)(重大的仇怨经过调解,一定还有余留的怨恨,这样怎能算是妥善的办法?)

2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实在的话不动听,动听的话不实在)

《论语》

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2、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9、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1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1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14、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又不如以它为乐)

1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8、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2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3、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2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2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2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2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3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3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3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3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3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3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3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39、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40、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4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

1、仁则荣,不仁则辱。(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4、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5、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7、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9、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10、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1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
13、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有料想不到的赞扬,也有吹毛求疵地诋毁)
1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1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1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1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2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庄子》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养生主》

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养生主》

3、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盗跖》

4、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5、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6、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天下》

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知北游》

8、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天地》

9、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齐物论》

10、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1、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12、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1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知北游》

1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

《荀子》

1.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天论》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3.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劝学》

4.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

5.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劝学》

6.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修身》

7.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修身》

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修身》

9.诚者,君子之所守业,而政事之本也。——《不苟》

10.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不苟》

11.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不苟》

12.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非相》

13.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

14.巧而好度,必节;勇而好闻,必胜;知而好谦,必贤。——《仲尼》

15.君子时诎则诎,时伸则伸也。——《仲尼》

16.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儒效》

17.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王制》

18.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王制》

19.不能治近,又务治远;不能察明,又务见幽;不能当一,又务正百,是悖者也。——《王霸》

20.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论》

21.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天论》

22.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论》

《墨子》

1、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尚贤》

2、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亲士》

3、兼相爱,交相利。——《兼爱》

4、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兼爱》

5、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亲士》

6、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法仪》

7、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修身》

8、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修身》

9、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染》

10、原(源)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修身》

11、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辞过》

12、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大取》

13、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亲士》

14、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

《大学》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7、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所赋予的就叫做“性”,循其本性就叫做“道”,修行明道的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喜欢请教别人,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隐瞒不好的地方,而宣扬好的地方,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中庸之道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诗经》

0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

0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

03.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周南·兔罝》

04.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邶风·柏舟》

05.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

0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鄘风·相鼠》

07.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

0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

09.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卫风·木瓜》

10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

1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

12.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郑风·将仲子》

1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秦风·无衣》

14.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小雅·天保》

1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16.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小雅·鹤鸣》

1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鹤鸣》

18.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小雅·斯干》

19.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小雅·十月之交》

20.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雅·小旻》

2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车辖》

22.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郑风·风雨》

2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雅·荡》

24.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小雅·鹿鸣之什·常棣》

25.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小雅·北山之什·北山》

2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周南·关雎·序》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一座高峰,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完美诠释了中国古代思想之自由、文化之灿烂,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孔子、老子、墨子等伟大文学家、思想家为后世留下了一座座瑰丽的艺术宝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名言警句。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

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4、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

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

7、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庄子

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2、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

1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1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1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8、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2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25、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

26、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

2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武

28、严家无悍勇,慈母有败子。——韩非子

29、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

30、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鬼谷子

31、物极必反,困则思变。——鬼谷子

32、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武

33、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孙武

34、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晏子

3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3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37、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8、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韩非子

3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