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要了解一些世说新语的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世说新语的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世说新语的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世说新语的经典语录
世说新语的经典语句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宋政权临川王李义庆编著、梁代刘孝标作注的一部笔记小品,严格说来这本书是把当时流传的各种笔记文献集中起来编撰而成的,主要记载东汉末年至魏晋时代的名士轶事,既有可信的部分,也有一些传说的因素。
《世说新语》深得古今读者的喜欢是因为它作为表现魏晋生活的样态专书,以其玄远冷峻、高简瑰奇的笔法,精致凝练,生动隽永的语言书写了一幅魏晋时期社会生活的卷轴,徐徐展开的是世族大家们举手投足间的风流雅致,言语交锋时的幽默智慧,为人处世里的标新立异,还有它那隽永宜人的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阅读魅力。如我们所熟知的竹林七贤的各种小故事,还有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等等成语故事,皆来源于此书。
1、以明防前,以智虑后。
解读:用聪明事前防患,用智慧考虑善后。任何事情都是发展变化并与其它事物相关联的。所以每做一件事,都要思前顾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出现意外或留下后遗症。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凡事要前后左右考虑周到。
2、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解读:凭着内心兴致,欲走便走,欲止则止,兴致消尽就返归故里,不受礼节制约。欲进则进,欲止则止,适性而往,任真无饰,是六朝人崇尚的人性美,表现出一任自然.旷达超迈的生活态度。诗句造语警约,表述传神,故能演变为成语,久为后人沿用。
3、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虑:思考,思想。度(duò夺):推测。
解读:用小人的心胸,猜度君子的襟怀。该名句采用对比的手法,使较为抽象的心理如“小人之虑”、“君子之心”之类通过比较,形成反差,形象而易于理解。“以”、“度”两个动词的运用,使抽象的心理带有动作性,符合心理活动的特点。其成功姓还在于以警约的语言揭示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准确而生动,因此至今沿用不衰。也可说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4、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立:确立。令名:好的名声。
解读:人担心的是志向没有确立,何必忧虑好的名声不能传开去.~二句指出了志向、事业、名望三者的辩证关系.作者认为,有了坚定的志向,加之以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届时何愁没有美名?所以人们应首先关心志向是否确立,而不应担忧名望如何。相反,有些人胸无大志,不学无术,却唯恐自己名望不济,四处招摇撞骗,沽名钓誉,把自己打扮成社会名流,实在无聊。可以此二句劝勉青年应有坚定正确的志向,不要多注意名声如何。
5、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适意:称自己的心意。尔:而已。羁宦;为仕宦所羁束。要:通“邀”,追求。
解读:人活在世上,最珍贵的是顺乎自然,顺乎内心,怎么能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奔波几千里使身心受到束缚呢?据《世说新语》记载,晋人张季鹰自谓山林间人,在洛阳做官。有一年秋风瑟瑟勾起思乡心绪,想到家乡鲈鱼脍等佳肴的美味,油然产生隐居思想,脱口说出了这一名句。它表现出一种对束缚人性的仕宦生活的厌倦和对顺心适意的旷达生活的追求。这种肆意旷达的生活追求是魏晋时期特有的社会风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后人多用此典表示弃官归隐。
6、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
大禹:夏朝圣君。凡俗:一般人。分:一寸等于十分。
解读:像大禹这样的圣人还珍惜每一寸光阴,至于一般的凡夫俗子,更应当珍惜每一分光阴。这又是一个征引圣哲来说明道理的典型的例句。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是分为等级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贷》)。像大禹这样的圣人尚且珍惜寸阴,凡夫俗子一定要下十倍的工夫,珍惜每一分光阴,这个名词虽是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产物,但它阐述的珍惜时间的道理还是正确的,尤其是在朝着现代化迈进的今天,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因此,这些惜阴名句,今天读起来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7、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
桑榆:太阳落山处,比喻人的晚年。朝阳:早晨的太阳,喻指少年。
解读:人的晚年就像夕阳的光辉,没有多少照耀的时刻了;但愿少年人能像早晨的太阳,随早晨以后的时光一起光明。这是一个完全采用比喻与象征手法表现生活哲理的名句,在这里只字未涉人间世事,而用“桑榆之光”与“朝阳之晖”等形象比喻来象征人事,手法委婉巧妙,表意含蓄蕴藉,符合魏晋清淡注重词锋的特点,也符合文学贵曲不贵直的艺水规律,使人在美的享受中获得启迪。
8、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夜光之珠:即隋侯殊,其珠光明照夜。孟津:位于洛阳东,孟县南,是古代黄河有名的渡口。盈握之壁:大玉璧。昆仑:大山名,传盛产美玉。
解读:夜光珠不一定得出自有名的孟律河中,大玉璧不一定非得采自盛产玉石的昆仑山上。天地造化,无奇不有,名山太川可以产精美珍贵的稀世之宝,而一般的地方也会出惊世骇俗的宝物,大可不必一味仰慕名山大川之所产,而贬低里井村野之所出。这几句用比喻说明人才不必一定出自强国胜地和名门望族。
9.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解读:言语是世人的准则,而行动是世人的榜样。古今中外能够做到这种地步的人,已经很少了,而在朝政混乱的魏晋时代,陈仲举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相当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