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正想要阅读鲁迅经典语录美女,想要了解鲁迅经典语录美女的相关语录,豆豆语录网精心整理了鲁迅经典语录美女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阅读,那么,下面这些鲁迅经典语录美女内容,如希望是您喜欢的。
鲁迅经典语录美女
鲁迅经典语句美女
鲁迅先生的经典语录,真可谓字字珠玑,一句话的哲理就顶上一本书
鲁迅经典插图鲁迅先生的文笔向来以简短而寓意无穷著称,这个终其一生都不写长篇的文学大家,把他半生的感悟都浓缩在一篇篇几千字几万字的短文中,留给后人的绝不是长篇赘述的繁复,而是精炼完美的哲学,这正是鲁迅先生文章魅力的关键所在。
在这些文章中,我们又往往能找到很多流传后世让人回味无穷的经典语录,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天纵之才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鲁迅经典插图一、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小编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对鲁迅先生佩服的简直五体投地,鲁迅用动物的本质来讽刺那些“狗仗人势”的小人,让人惊叹比喻之精妙的同时,又对当下现实浮想联翩。
自古以来,大凡小人得势或者小人伊势,绝对是逃不过鲁迅先生这句经典语句的“五指山”,当我们在现实中碰到这样的人或者事的时候,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往往能让“狗”憋个半死。
鲁迅经典插图二、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世界
这句话蕴含的道理很深刻,尤其是中国人自古就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样的对立观念,不管是鲁迅先生还是更早的古代先贤,他们都主张看待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看的那么浅薄。
很多微小的事物,或者微茫的人群,只要你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或者观点去看待,你会发现再寻常不过的东西,也是一个纷繁的三千世界。
鲁迅经典插图三、单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这句话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简直就是至理名言。
在这个看起来到处都充满机会的时代,我们身边有太多总是会空想,总是会提出理论,总是会把口头的承诺当成自己奋斗的方向却从来不去实践,说出来代表你能具备这个思想,但是做起来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概念,很多人正是成了理论的巨人却没有成为实践的巨人,把大好时机都留给了别人。
鲁迅经典插图四、用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用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
很多人都是因为犯了这样的过错,尝试用道理或者正义去说服那些从来不讲道理,从来不顾正义的人,这样做不仅徒费口舌,还会把自己搞的狼狈不堪,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时代,网络暴力充斥着网上的每个角落,我们总是被那些污言秽语折磨的蓬头垢面,还总是想着能够用君子的手段去回应他们,如果我们能够早点知悉鲁迅先生这句话,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鲁迅经典插图五、写不出来的时候不硬写
这句话非常适合小编现在的心情,虽然这是鲁迅先生对从事文字创作的人的一点个人看法,不过的确是给了我们很大的慰藉。
任何从事人文领域创作的人,都会面临写不出来东西这样的问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创作,自然有灵感枯竭的时候,那是大脑处于真空的一种状态,什么样的想法都没有,什么样的创作欲望都找不到。
如果我们来到了这样的时期,不妨静下心来,不要硬写,而是去寻找新鲜的事物,为自己充电。
鲁迅经典插图小编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喜欢鲁迅先生经典语录的朋友们,可以关注小编哦
学生时代总觉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晦涩难懂,甚至可能一句也没有真正读懂。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在社会上起起伏伏、摸爬滚打,经历了人情冷暖,离合悲欢。
回头再看他的文字,就会发现,每一句话,都是如此的透彻、深刻。
就像有人问,小孩子什么都看不懂,为什么还要背古诗。
然后,有人回答说:
为了在他长大后,有一天看到黄昏美景时脱口而出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只是“我X,好牛X”;看到明月时脱口而出的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而不只是“哇,这月亮好美”;遇到下雨脱口而出的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而不只是“我去,下雨了”;与朋友喝酒时脱口而出的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而不只是“满上满上”“干”“别养鱼”“老子喝死你”;看到美女时自然浮想出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而不只是满脑子的“小姐姐,颜值舔屏”。我们中学时学鲁迅,读鲁迅,只是为了有一天在遇到现实问题的时候,能看得更深一层,而不是只浮光掠影地看看表面。
我们不会永远都长不大,但很可能永远也无法在现实里回避鲁迅。
每次遇到什么热点事件,想要说几句,千辛万苦地写下一大段文字后才发现,鲁迅早已站在那里,冷眼看着一切。
我的话已经说完,去年说的,今年还适用,恐怕明年也还适用,但我诚恳地希望不至于用到十年二十年后。——鲁迅《而已集》
比如,当看到聊城于欢抽刀向对他母亲施暴的高利贷的时,你可能会想起这句: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杂感》
在江歌案里,当一堆网友希望江歌母亲能原谅那个一手将江歌推向地狱的闺蜜刘鑫时,你可能会想起这句: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遗嘱》
以及江歌案700多天之后,她的母亲仍不能释怀,准备起诉刘鑫,一堆人表示不理解的时候,你可能会想起这句: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小杂感》
在王宝强被出轨,看到他的前妻马蓉之前和他合影的照片时,你可能会想起这句: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鲁迅日记》
在看到那么多“老虎”、“苍蝇”落马的时候,你可能会想起这句: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鲁迅书简》
在看到昆山砍人案中,于海明反杀了那个拿刀砍他的龙哥后,你可能会想起这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在看到陕西女子欠巨债跳楼,围观人群起哄时,你可能会想起这句: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偶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经验》
在看到崔永元几乎以一己之力掀翻整个娱乐圈,你可能会想起这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记念刘和珍君》
同时,也可能会想起这个经典段子:范XX你又偷税了吧?伊便涨红了脸:胡说,明星的事,怎么能叫偷呢?——《孔乙己》
在看到环境破坏、资源枯竭后的煤炭城市景象时,你可能会想起这句: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拿来主义》
还曾有一段时间,网络上掀起侮辱英雄的风气,黄继光、邱少云被造出了一堆人生污点,似乎这样就可以否认这些英雄时,你可能会想起这句: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战士和苍蝇》
当看到那名内地女学生出于义愤,撕下“港独”海报并大声据理力争的时候,你可能会想起这句: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荧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至于,我们为什么要对那么多的热点,那么多的人,倾注那么大的关注度。这个问题,鲁迅也已然做了回答: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也是生活》
这么多年,鲁迅那穿透人心的思想和文字,从未远离。
以前我们学鲁迅的文章,以为是在看历史。
长大以后才知道,其实是在看现实。
鲁迅的笔下,还有那么多入骨三分,形象鲜明的人。
闰土、祥林嫂、豆腐西施、阿Q、假洋鬼子、孔乙己……你会发现这样的人就在你的身边,几乎人人可以“对号入座”,才知道我们时至今日,仍然没有“走出未庄”。
阅读鲁迅,意味着不惧沉重,意味着反思与精神自剖,这个过程中难有愉悦的体验。
相比之下,那些鸡汤散文、娱乐小说读来要简单轻松得多。
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从课本里彻底删除了鲁迅,再按照某些人的观点删除了文言文,删除了一切需要思考的东西。
初高中课本,可能就只能够选《谁的青春不迷茫》《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阿弥陀佛么么哒》《小时代》《悲伤逆流成河》之类“青春文学名著”里面的文章了。
到那时候,对鲁迅就不再是怀念,而是悲哀了。
因为从此,我们很可能就永远错过了“你也配姓赵”、“和尚摸得我摸不得”这样言简意赅、力透纸背的文字。
而要去背诵“这个年头,重要的不是纵横捭阖的能力,不是倾国倾城的长相,不是三宫六院的胸怀,也不是株连九族的家世,而是态度”之类看似有模有样,实则狗屁不通的东西了。
我挺喜欢的作家余华,曾经在奥斯陆大学演讲时,讲起了他和鲁迅的故事。
这段演讲在发回国内后,被媒体们起了一个令人惊悚的标题:《鲁迅是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
因为在这个长篇演讲里,超过五分之四的篇幅,余华都在讲当年他如何讨厌鲁迅,瞧不起鲁迅的作品。
他甚至说:后来我自己成为了一名作家,中国的批评家认为我是鲁迅精神的继承者,我心里十分不悦,觉得他们是在贬低我的写作。
直到最后,我们都以为他真的就是为了说明他有多讨厌鲁迅的时候。
突然峰回路转,图穷匕见,之前所有的压抑、所有的贬低,都是为了最后的高山仰止。
「不要糟蹋鲁迅了,这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余华
——
发现居然有人举报我的回答不是原创。
特别申明下,本文首发于我的原创公众号“栩先生”上:https://mp.weixin.qq.com/s/skyM6IBwkdcUorvkfNWoag
喜欢鲁迅的,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栩先生”(栩念xu),关注后回复“鲁迅”或者“毛泽东”,那里的内容一定让你更震撼。
鲁迅经典语录
●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的。
●古人说,不读书便成愚人,那自然也不错的。然而世界却正由愚人造成,聪明人决不能支持世界。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药》里面的一句:
“一摸,硬硬的还在”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
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所以所有的文字都显得空虚!
正经有余,胡说不足。
鲁迅语录 (1)「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致赖少麟》一九三五年
(2)「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说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随感录四十一》一九一八年
(3)「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甚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4)看罢,他们是战胜军国主义的,他们的评论家还是自己责备自己,有许多不满。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
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
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不满》一九一九年
(5)「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中国语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6)「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六年
(7)「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一九一九年
(8)「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经验》一九三三年
(9)「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两地书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10)「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民众的惩罚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答有恒先生》一九二七年
(11)「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六年
(12)「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我要骗人》一九三六年
(13)「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14)「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妙不可言。」《随感录三十九》一九一九年
(15)「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
(16)「中国人不但「不以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以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17)「中国人原是喜欢『抢先』的人民,上落电车,买火车票,寄挂号信,都愿意是一到便是第一个。」《为翻译辩护》一九三三年
(18)「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空谈》一九二六年
(19)「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们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随感录廿五》一九一八年
(20)「中国人有一种矛盾思想,即是:要子孙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长久,永远不死;及至知道没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却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腐烂。」《老调子已经唱完》一九二七年
(21)「愈是无聊赖,没出色的脚色,愈想长寿,想不朽,愈喜欢多照自己的照片,愈要占据别人的心,愈善于摆臭架子。」《古书与白话》一九二六年
(22)「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把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把东西偷完。」《谈所谓「大内档案」》一九二七年
(23)「中国人没记性,因为没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很新鲜。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坏了的事,今天忘记了,明天做起来,也还不是「仍旧贯」的老调子。」《老调子已经唱完》一九二七年
(24)「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25)「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转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随感录二十五》一九一八年
(26)「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两地书》一九二五年
(27)「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枪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可恶罪》一九二七年
(28)「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看镜有感》一九二五年
(29)「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即一天一天的堕落,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
《论睁了眼看》一九二五年
(30)「中国人的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乡,可惜终于没有实现。但我却替他们发现了,你们大概知道的罢,就是北京的第一监狱。这监狱在宣武门外的空地里,不怕邻家的火灾;每日两餐,不虑冻馁;起居有定,不会伤生;构造坚固,不会倒塌;禁卒管,不会再犯;强盗是决不会来抢的。住在里面,何等安全,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但缺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
《北京通讯》一九二五年
(31)「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碰壁之后》一九二五年
(32)「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海上的儿童》一九三三年
(33)「说话到真人厌恶,比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坟」题记》一九二六年
(34)「战士死了的时候,苍蝇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营营地叫,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死了,不再来挥去它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战士和苍蝇》一九二五年
(35)「专制者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谚语》一九三三年
(36)「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怒愤已经够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他们却不很向强者反抗,反而在弱者身上发泄,兵和匪不相争,无枪的百姓却受兵匪之苦,就是最便的证据,再露骨的地说,怕还可以证明这些人的卑怯,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怒火,除弱草之外又能烧掉甚么呢?」《杂忆》一九二五年
(37)「其实,中国人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的,缺点只在有些人安于『自欺』,由此并想『欺人』。比如病人,患有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胡涂,误认他为肥胖。《立此存照》一九三六年
(38)「……别国的硬汉比中国多,也因为别国的淫刑不及中国的缘故。我曾查欧洲先前杀耶稣教徒的记录,其残虐实不及中国。中国青年久至死不屈者,亦常有之,但皆秘不发表。不能受刑至死,就非卖友不可,于是坚卓者无不灭亡,游移者愈益堕落,长此以往,将使中国无一好人。」《一九三三年六月十八日致曹聚仁信》一九三三年
(39)「爱国之士又说,中国人是爱和平的。但我殊不解既爱和平,何以国内连年打仗?或者这话应该修正:中国人对外国人是爱和平的。」《补白》一九二六年
(40)「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孙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并且想: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杂感》一九二五年
(41)「医术和虐刑,是都要生理学和解剖学知识的。中国怪得很,固有的医书上的人身五脏图,真是草率错误到见不得人,但虐刑的方法,则往往好象古人早懂得了现代的科学。」《病后杂谈》一九三四年 (53)「……酷的教育,使人们见酷而不再觉其酷,例如无端杀死几个民众,先前是大家就会嚷来的,现在只是如见了日常茶饭事。人民真被治得好象厚皮的,没有感觉的癞象一样了,但正因为成了癞皮,所以又会踏残酷前进,这也是虎吏和暴吏所不及料,而即使料及,也还是毫无办法的。」《偶成》一九三三年
(42)「……读书人的家教。屏息低头,毫不敢轻举妄动。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肆。」《忽然想到(五)》一九二五年
(43)「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吧,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象全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还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的。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今天的两种感想》一九三二年
(44)「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
(45)「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痛,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病后杂谈之余》一九三四年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致赖少麟》一九三五年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说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随感录四十一》一九一八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有一句是关于性的。不知可不可以算是。“看到白臂膀就想到生殖器,进而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力大都如此。”
1、世界本无路,走的人多了才有路。
这句话出自鲁迅的小说《故乡》。
在全文的最后一句,鲁迅先生通过闰土求神拜佛的思想来反思自己的革命行径时留下的一句话。彼时的中国大地,封建残余势力依然非常顽固,新文化运动开展缓慢,社会上缺乏志同道合之士,鲁迅先生在残酷的现实中领悟出这样的道理,只有万千民众共赴大道,新中国才算真的诞生。
2、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这是鲁迅《小杂感》中的一句话。
这句话里流露出作者对人类悲欢离合仿佛大彻大悟的感受,其实又是对社会现实悲惨无奈的凄凉心境,更是对人间疾苦司空见惯的麻木,这些种种复杂的情感,背后是人伦悲剧无法更改的冰冷现实。
3、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的《杂感集》。
意思是只有什么都不说才是最高的轻视。对于那些嘴脸丑恶的人,不用于他们辩驳,用沉默来羞辱他们,沉默比一切反驳都有用。
4、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需历经危险。
这是鲁迅在青年会上的讲话,也是鲁迅对中国新青年的一句告诫。
在新旧交替的年代,鲁迅把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花费在青年们身上,因为他们才是中国的希望,才是中国的未来,但是那个时候有很多年轻人贪图安逸,却又想要自由,这是鲁迅非常不以为然的。在鲁迅的眼中,自由是需要争取的,幸福是自己奋斗得来的,坐享其成,永远没有自己的生活。
5、凡事须得研究,才能明白。
这句话是出自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先生借助狂人昆仲的口,述说中国千百年来“吃人”的黑暗历史,也表达出自己对社会黑暗现实以及封建礼仪的不满。鲁迅先生的一生,正是“研究”民生社会的一生,他通过狂人昆仲告诉每一个人这样的道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一定要学会研究和思考,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挤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