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网提供八卦易经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八卦易经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八卦易经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八卦易经经典语录
八卦易经经典语句
一般是先从看相关资料入手,先了解后深入
呵呵,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说得似乎有点模糊啊··推荐一本书史冷金先生《大道无形》,很容易理解,深入浅出~~~ 另外建议,初学易经最好不好就直接联系其算卦啊什么的这方面,一开始就这样的话很快就会被绕晕了··建议先把他当作一部哲学著作、教人为人处世等等方面入手吧··相信收获更多·~~呵呵·· 希望我的回答能于君有所帮助··~
邵伟华的《周易与预测》参考一下
《系辞》: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这句话说的是:八卦六爻卦中的阴阳刚柔两种爻象以阴阳极变(转化)形态常存于卦中,爻象转变于卦中是隐蔽的,但会有或吉或凶都会表见在卦外。功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趋避这种吉凶的消息变化,于是“圣人”的思想感悟写出来就是要让世人“像此者,效此者也”。
八卦六爻中的“效像”指的是天地规则之间卦气的转化以及它们的实质性的存在。
卦气就是八卦六爻中的阴阳二气的更替,物候时节的变化,万物形状的在本质上的聚散学说。卦气在八根卦为的系统中表现的是最基本的大自然中的法则与物象,在六十四卦的系统中表现的是4时8节12月72候。64卦中的卦气是一种细分物候的基本形态,这与在《说卦传》中八卦图式与孟、京卦气说的基础上吻合。
八卦与爻呼应,爻与爻辰呼应,它们成为了一种天地之间独立而又对等的基本单元,它们用特殊的语言在复卦中演化大地天上的万事万物,其过程就像实际生活中的对应于的各种物象,也正应了《系辞上传》:“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八卦六爻中的“效像”第一步用气象的转化规则来表示,于是产生了爻辰说。爻,指八卦六爻中的“卦爻”。辰,是指日月所会的十二月辰宫。爻辰是以乾卦六爻,坤卦六爻共十二爻为根配十二辰,与十二律。即六十四卦诸爻所纳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
“爻辰”在汉朝时就乾坤二卦有两种排法。一种是西汉今文易学家京房(前77-前37)开创的;另一种是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127-200)开创的。
一种是西汉今文易学家京房的“爻辰”就是京房的六爻纳支说。
京房的六爻纳支说就是把十二地支纳配在八卦六爻中。按照天地之间的规则为例,天为阳、地为阴,天左旋地右迁,乾坤二卦十二爻配十二月为一岁。仿照此例,六十四卦合共三十二组卦象(三十二组年)。由乾、坤至既济、未济,周而复始,一年的循环往复。
依据上述阳顺阴逆,乾阳卦六地支顺配,自下而上,依次纳子、寅、辰、午、申、戌六阳辰;坤阴卦逆配,自下而上,则依次纳未、巳、卯、丑、亥、酉、六阴辰。剩余其他六十二卦,“阳爻就乾位,阴爻就坤位”。
京房为什么在当时这样纳支呢?
在汉朝时历法已经基本成熟,当时记载历法的有十二月将(十二元辰)司掌十二个月份,同时每月对应两个节气。什么叫月将呢?月将,即太阳躔次,指太阳以一周年为循环在黄道十二宫运动经过的十二个位置。月亮绕着地球公转,每月转一圈,由于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的,所以月亮每月在宇宙中的相对位置是不同的,十二地支分配到十二个月,正好每月占一个地支,古人习惯上称为地月将,简称为月将。古代称十二月将为十二位神将护法。有时也叫做"太阳"。
十二月将在“大六壬”、“奇门遁甲”等书中是这样说的:
亥为登明一月将,戌为河魁二月将,
酉为从魁三月将,申为传送四月将。
未为小吉五月将,午为胜光六月将。
巳为太乙七月将,辰为天罡八月将。
卯为太冲九月将,寅为功曹十月将。
丑为大吉十一月将,子为神后十二月将。
在《系辞》所述四象中,太阳和天(阳仪)与月亮和地(阴仪)为四象,太阳和天是天象的一部分,月亮和地是地象的一部分。我们人类在地上是与天象相合的,而12月将也叫太阳,因此六爻中纳入了现在老皇历的地支纪月的顺序。
乾卦代表天,是一切的开始,坤卦依此而生万事万物。子、午表示气候中的冬至、夏至,是阴与阳的分界线。于是乾卦六爻依次纳子、寅、辰、午、申、戌六阳辰。坤卦是从属关系于乾卦的,因此坤卦依次纳未、酉、亥、丑、卯、巳六阴辰。至于其它六卦的初爻纳支就是通过得乾坤二卦的阴阳爻来纳支的,得到那一爻那一卦的初爻就纳那一爻的地支。如乾震初爻同纳子、坎初爻纳寅、艮初爻纳辰,坤初爻未、兑初爻巳、离初爻卯、巽初爻丑。
这种六爻纳地支的方法运用最是普遍,也许它更符合天地之道,也许后期京房六爻在实践中准确率高而得以民众承认。
另一种是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的爻辰说。
郑氏爻辰说以爻辰呼应八卦卦气说,爻为基本单元,展示了整体天地间年复一年的阴阳消息之气,物候时节顺序的更替,物象的生克变化。
郑玄以乾坤二卦为基础,将乾坤十二爻辰看作是产生《周易》其余六十二卦三百七十二爻辰的根本,其配法是阴阳卦皆左旋.
郑玄以爻纳十二辰没有顺逆之分。乾卦六爻自下而上依次纳子、寅、辰、午、申、戌六阳辰,坤卦六爻自下而上依次纳未、酉、亥、丑、卯、巳六阴辰。其他六十二卦,阳爻就乾卦位,阴爻就坤卦位,以应十二月。例如,大有卦六爻所纳依次是子、寅、辰、午、卯、戌,既济卦六爻所纳依次是子、酉、辰、丑、申、巳。
何秋涛作《周易爻辰申郑义》云: “易之取象于互卦消息者,郑与诸家同,至于以爻辰为说,则康成之所独。元和惠氏、嘉定钱氏、武进张氏皆有纂述,以明其义例,溯其源流。高邮王氏、江都焦氏独起而次之,扶剔垢癜,摧坚陷锐,此于箴膏肓发墨守,可谓辩矣。
我们从郑玄纳支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种理论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善。他以阴阳皆左旋的基础来纳支的,这与系辞所述有所出入。
对于这种京房与郑氏理论发展完善的顺序,实在让人费解?仔细想想,这也许与记载历史的顺序错乱有关吧!如在易学传承中的京房:一说丁宽传田王孙,传孟喜,传焦延寿再传京房;二说孙虞传田何,传(东武)王同,传扬何再传京房。再如郭彧的《北宋两刘牧再考》。当然这些交给考古吧,我们不迷信只要真知,只要实践检验过的真理。
此文有不足之处,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若有其他问题也请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不管学什么,都是从基础开始,易经是我国的宝典,群经之首.易经囊括很多,如周易,连山,归藏,诸如后世的梅花,紫微六爻四柱等等,都是从易经中悟变而来.先学基础,先弄明白阴阳,五行,先后天八卦,九宫,天干地支,这些是最基本的,再后者无论是学测算还是风水,都要容易一些。学易没有捷径,希望你能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