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释迦牟尼金刚经经典语录

你可能正想要阅读释迦牟尼金刚经经典语录,想要了解释迦牟尼金刚经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豆豆语录网精心整理了释迦牟尼金刚经经典语录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阅读,那么,下面这些释迦牟尼金刚经经典语录内容,如希望是您喜欢的。



释迦牟尼金刚经经典语录



释迦牟尼金刚经经典语句



释迦牟尼29岁在菩提树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之后,就开始了他传法度人的一生。他创立了佛教,也讲了很多的法,他讲法的内容,被后世弟子们,结集成经书,广泛流传。

释迦牟尼总共讲法49年,度人无数,他虽然讲法有49年之久,核心内容只有一个字。特别是看过金刚经的人,都知道这个字,这个字就是空字。佛教因此被称为“空门”,出家人有时也被称为“空门弟子”。

在大乘佛教的经典中,金刚经是针对上根人说的一部经。我们熟知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听闻金刚经而悟道。而金刚经,就是佛经核心内容中,般若部经的核心。金刚经的核心内容,就是一个空字。

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问了这样的问题,“菩萨于法,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围绕着须菩提问的问题,深刻地演述了事物存在的空。

首先,释迦牟尼说到了事物存在的空相。凡夫看事物,觉得都是存在的,但是看不到事物存在的空性。一般人,会固定地去看事物的表相,陷在对表相的认识中。所以,他认为释迦牟尼讲的一切皆空,不可思议。其实,释迦牟尼讲的空,是事物容易发生变化的空性之理。

金刚经中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修行的人认识事物,看不到它变化的空性,就和凡夫没什么区别。因为凡夫,无法看到事物的缘起性空,所以说他“即非菩萨”。

举个例子,我们从小到大,一直不停地在发生着变化。什么变化呢?在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我们的骨骼会生长,身体的细胞不停地发生着代谢循环。我们也会长大,外貌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一直持续到生命的终结。所以,佛教中说“生老病死”,就是讲述事物存在变化的空性。

然后,释迦牟尼又告诉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意思就是告诉须菩提,凡夫认识到的事物,都是容易变幻的,如果站在变幻的角度来看,事物的存在就是虚幻的,不实的。有句俗话“世事如浮云”,或者“白云苍狗”,就是指的这种事物容易发生变幻的实质。

只有看到了这种空的实质,就能认识到四大皆空,或者是《心经》中讲的“五蕴皆空”以及“诸法空相”,其实是一个道理。

因为修行就是为了修证,所以,佛陀跟着又说出了如何达到空性的方法,那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外界的一切,都是空的,容易发生变化的。唯独人的“如来智慧德相”是如如不动的。在修行的过程中,就是要看清诸法空相的这种空,不让自己落入任何一种容易变幻的空相当中去,就是无住生心。达到这一步的时候,人就会开悟。

惠能大师深具上根,当他听到金刚经中的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顿时悟道了其中的空理。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千古名句,其实是和金刚经的空相一样的。

最后,释迦牟尼告诉须菩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意思是说,即使看到了事物的空相,但是也不能执著于这种空。因为如来本没有讲过法,连法都是空的。当人们不再执著于自己对法的悟道,才能明白,一切众生的佛性,本来就是具有的。甚至连你的悟道,都是空的。这正好暗合了《心经》中的这句“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的道理。

感恩阅读,感恩分享。愿大家六时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金刚经体悟》

导读:《金刚经》作为佛教禅宗的第一经典,不仅是汉地佛教寺院的早晚课必读经文;也是无数哲人学者、文史学家乐于研究探讨的佛经。金刚经人缘之畅旺,使其历时2500多年,依然生机勃勃。可是,人们在肯定其哲学意义和文学价值的同时,却忽略了,金刚经实际上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实修指导经典。然而可惜的是,今天,即便在佛教信徒中,以金刚经为见地,贯彻日常修行的人,也不如拿金刚经做法事超度的人多。那么今天,我试着从实修的角度带大家重新认识这部经典的伟大之处。它的伟大,在于实用。如果您对金刚经的见解,能从文字理解转为通透领悟,那么于日常生活,定能起到实际作用,那就是佛陀真实的意图了。

金刚经一共32品,也就是32个章节,每个章节有名称,不要小看这个章节名称,这是高度概括章节含义的几个字。我们就拿鸠摩罗什的译本来看,金刚经全文5200字左右。经典中属于短小精悍且佛理通透的一部经。

我会按每一章节的原文,用现在的语言再复述一遍。然后经文中比较重要的地方尽量举例帮助大家领悟。这里说的“重要”,是以实修角度来看的。你说你不信佛,也用不着修行,但是,即便你不是佛教徒,金刚经对你的日常生活也有极大的帮助。因为它是从根源上来重塑你三观、性格、心理等方方面面的。所以,真正的修行无关乎信仰、仪式等表相,而是修你的内心。

─────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都在那里。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在城内乞食,化缘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座垫就开始打坐。

这个场面就是金刚经的“缘起” 。普普通通的一天,佛和大家都去乞食,吃过饭后,开始静坐。所有的大比丘都在场,佛也在场,各种条件具备,而且自然而然。这就叫因缘具足。

“一时”,很多佛经都以此开始,而不说某年某月某日,为什么呢?因为时间本就是个幻觉、错觉。当你修行上路了,比如打坐入定了,时间对你是没有意义的。即便你出定,对时间的观念也是非常淡泊了。何况佛陀时代的经典大多是阿难复述,众多比丘核实、修证后记载。他们大部分证得了阿罗汉果位,基本上可以入较深的禅定而突破时空维度,所以时空在其看来并无实义,所以佛经没有记录详细时间。

那时,佛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简称祗园),和随行的一千二百五十多人。这些人包括耶舍长者子朋薰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基本上每个法会都跟随参加。常随不舍。从很多经文里都能看到。所以这些比丘也是有一定修行成果的,不是刚刚入门的小白。

“次第乞已”就是说,佛和众多比丘,都是挨家挨户逐一祈食,不挑选人家。因为虽说是乞食,但实际上是给大众种福田的机会,要知道,供养佛陀以及一众大比丘阿罗汉,功德和福报是非常大的。所以佛那时定的规矩就是不挑不拣,人人都有机会种善缘。

以上的时间、地点、对应的人。就是金刚经发生的背景。

─────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时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众比丘中离座站起来,右肩袒露,右膝着地,双手合十,十分恭敬地对佛说:举世稀有的世尊啊,您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护自己的心念,叮嘱各位菩萨常常反观内省。世尊啊,那些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那您说怎样才能安住于这个发心,战胜习气欲望的干扰呢?” 佛回答道:“好啊好啊,问得好!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佛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护自己的心念,叮嘱他们常常内省。现在你认真听着,我来告诉你。善男子,善女人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应该像这样守护心念,像这样战胜习气欲望的干扰。须菩提说:我正在认真听着,世尊,我很愿意听您再讲下去。

善男子善女人,说的是贪嗔痴慢疑很少的人。善根很深,没有被世俗染污太多,保有赤子之心,所以容易与道契合。所谓的上根器,大根器者。武侠小说大家都看过吧。为什么降龙十八掌郭靖能练成?为什么九阳神功张无忌成就了?为什么区区一个扫地僧人的内功远胜于武林中名门正派的各路高手?这不是作者随意的安排,这是规律。上乘武功青睐的对象,恰好就是敦厚朴实,善根深厚的人。而非世智辩聪,世故练达之人。

好,那么也就是这类善男子善女人,内心赤诚,故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种发心是非常稀有难得的,不是随便发的出的。尤其是现在,即便是修行人,也未必能发出此心。密宗更是将菩提心视作修法的珍宝,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修行法门才能突飞猛进。菩提心的修法是有次第等级的,而无上正等正觉是其圆满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了。

在此,非常有必要说一下,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赤诚愿心。

一个人发了菩提心,是什么样的体验呢?他感觉与万物众生合一,众生快乐就是他的安心,众生痛苦就是他的不安,所以他一定是为众生承担和付出的。发出菩提心,会进入慈悲而谦卑(无我)同时又有着无穷智慧力量的境界,所谓的 “悲智双运”。有了这样的状态,此人刹那间升华,那一刻他不是普通的凡夫了,而是名符其实的菩萨。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是须菩提发问的核心。也是实修中一定会有的问题。注意,须菩提当时已经是阿罗汉,他不是读书读到阿罗汉文凭的,而是一步一步实修证到阿罗汉境界的。而金刚经恰好是一部指导修行的经典,实操性很强。我们千万不要停留在文字层面去研究学习。

顺便提一下,阿罗汉是小乘佛法的最高位阶,小乘佛道是走离情去欲这条路子的,所以我们看到佛陀时代的修行人大多出家,不问世事,在树林里,山里打坐,先避免世俗干扰。而且小乘的戒律森严,他们勤修戒定慧: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有了”戒”、“定”、“慧”,就能对治“贪”、“嗔”、“痴”。他们通过修行,具备相当的智慧和定力,凭借定力,可以避开生死不入轮回的那种(至于具体怎么做到的,有机会再讲解)但是罗汉毕竟不是佛,修行上还有不圆满的地方,(主要是见地上的不通透,有较深的法执)所以,须菩提想走大乘路线,因为大乘道路的终点是圆满成佛。而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是小乘走向大乘,罗汉走向菩萨的一个转折点。菩萨全称叫“菩提萨垛”,也就是“觉有情”的意思,菩萨的修行恰好相反,是入世的,是在红尘里救度众生,以此作为修行,而一步步圆满功德,最后成佛。所以民间会有这个说法:“罗汉自了,菩萨有情”。

好,回到刚才须菩提的提问。这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善女人能做得到,但是如何安住这个发心不退转却不容易。这种境界,可能一刹那就过去了,可能延续一天两天,或者十天半月。如果见地不到位,又没有指引,最后都会退转。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不同凡响的境界,如何保住这个境界,是修行的关键,禅宗称其为“保任”。你如果一直在这个境界里,安住,你就成佛了。如果只是体验过,又退转回来,那个不作数。当然,有一次体验也很难得。

“云何降伏其心”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心指的是习气欲望的念头,也叫“妄心”。和那个菩提心不是同一个心。正是你凡夫的习气欲望让贤圣境界退转,退到凡夫境界。所以修行就是要战胜我们作为凡人的各种习气欲望,甚至作为人的本能也要战胜,你才能从人道解脱,乃至从六道解脱。

接下来,佛陀说了一句话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句话很多人分析过,不外乎两种说法:一是说佛陀把这个问题复述一遍,承上启下,为了引出下面正式的说法。

二是说,这句话佛陀已经给出答案了,“应如是住”,就这样守护心念:不要有任何念头,不要起心动念,自然就战胜习气欲望了。这种说法类似禅宗,无上真理不可说,不可解释。这两种说法都可以,这不重要。不必执着文字而陷入思维。

─────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告诉须菩提:诸位大菩萨,应该像这样战胜习气欲望。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卵生的,胎生的,潮湿之处腐烂而生的,变化而生的,有形的, 无形的,有思维的,没有思维的,既不能说有思维,也不能说没有思维的,所有这些众生,我都使他们灭度而入无余涅槃的境界。就这样我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而实质上却没有众生被我灭度。这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中还有我相,他人相,众生相,寿命相,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这一品佛陀正式给须菩提解说了,金刚经的内容也正式拉开序幕。即便不可说也得说,语言文字毕竟是工具。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佛开门见山说的是 “诸菩萨摩诃萨”,而须菩提问的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何安住,如何降伏其心的问题。佛却告诉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该怎样降伏其心,这好像答非所问吗?其实不然,你想啊,一个人,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大乘菩萨的发心,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菩萨,甚至接近佛境界了。所以称为“菩萨摩诃萨”。

而须菩提那时已经证到阿罗汉,并且得到 “ 智慧第一 ” 的名号,如果转修大乘菩萨道,一个大阿罗汉的级别,至少可以到三地菩萨,佛陀也就直接以高标准“菩萨摩诃萨”来指导须菩提,故佛陀的应答看似跳跃实质严谨,直接开示诸菩萨摩诃萨是如何降伏其心的。

在此,普及一下菩萨道的修行等级。菩萨有52个次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每一个次第等级都有其特定名称,都需要修行人实证到某种境界,并且在这个境界里安住不退。这里我们不一一介绍,只为大家重点说一下“十住”里面的第七个位阶:也就是“七住位”菩萨。七住位即大乘佛法的“见道”位。顾名思义,就是见到本性,也称为“明心见性”,俗称“开悟”。七住位实证到了第八识“阿赖耶识”,体验到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来不去的真实心----阿赖耶识(也叫如来藏识)。相当于是修行的分水岭,到达七住位,才是正式修法的起点,此后的修行都是以这个所证的阿赖耶识为基础,除习气欲望。七住位之前的修行,如持戒、念佛、布施等等,都是在门外收集开悟见道的资粮,见道(见性)后才是正式入门修法的起点。所以修行人当务之急就是明心见性,如何见性?禅宗的开悟方法最直接。所以,金刚经作为禅宗经典,直指成佛。接引渡化上根器之人。

接下来佛陀话锋一转,说他行菩萨道的时候,渡化了从卵生、胎生,一直到,非有想、非无想的众生。

这里的众生包括三界六道的芸芸众生,不仅仅是人道的我们。三界包括 “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指 “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欲界住着六道的一切众生,色界和无色界专门是等级高的天人呆的地方,但只要是三界内的众生,就都在六道轮回中,生生死死,流转不息。

佛说他做菩萨的时候,渡化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却为何说,实际上没有众生被渡化呢?因为,从菩萨的心性和角度来说,是没有我、人、众生、寿者这四种相的。也就是说,菩萨了知三界六道皆是虚幻不实,他不过是在梦里度化众生,对他而言,梦里的这个“我”尚且是虚幻,那他人、众生、寿者就更是虚幻不实的了。即便菩萨做了无数利他的事情,但他不会觉得自己做了什么,这才是真菩萨。这也是菩萨道区别于世间慈善的根本所在。大道是雁过寒潭不留痕迹的。这种不留痕迹,关键是在内心不留痕迹。

──────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

复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释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释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再说,须菩提,菩萨的修法,应该心不执着,而去布施。也就是说不执着色相而布施,不要执著声音、香气、味道、触摸、意识的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 这样布施,不要执著于现相而行布施。为何这样说?如果菩萨不执著于现相作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单是东方 的虚空有多大?你能思量得出来吗?不可思量,世尊。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虚空广阔,你能思量出有多大吗?不可思量,世尊。 须菩提,菩萨不执著于现相作布施,他的福德也像这样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应该按此法修行。

这里佛陀进一步给须菩提解说,什么是不着相的布施,就是布施的同时不执着 “ 色声香味触法 ”。不因为外观好看,声音动听,香气宜人,味道甜美,感觉舒服等等而去行善布施。所以这样的布施和普通的做善事是有区别的。

举个例子:一天,你看到路边有一只受伤的小鸟,觉得它好可怜啊,心里顿觉难过。你把鸟带回家精心喂养。邻居夸你很有爱心,你立刻很受用,觉得自己真是很善良。你和小鸟朝夕相处,然后有一天,它的伤好了,终于飞走了。你满心的不舍,失落,难过。。。甚至抬头看到天空,就会想起这只鸟,想着它还会飞回来找你;看到照片就回忆起曾经和它相处的时光,于是更加惆怅。这就是着相,不仅着了我相,众生相,还着了过去的相,未来的相,善良的相,难过失落的相,许许多多的相。而菩萨又是怎样的呢?菩萨也会救鸟,也细心照顾,邻居也夸菩萨很善良,等等。但是做这些的时候,听闻夸赞的时候,菩萨的内心是安住不动,没有涟漪的。因为菩萨不会认为自己做了好事,他不定义,这是顺其自然的举动。当鸟飞走时,菩萨不会有任何眷恋失落,因为他不认为这叫离别,没有离别这个概念,也就是不着离别相。菩萨不定义聚,所以哪来的散?不定义善,又哪来的恶?内心如如不动,他的头脑里没有“过去”这个概念,也就不会有“未来”这个概念。只有当下一念,而当下一念也即刻翻篇。看,同样的布施,后者的境界就是“无所住”的布施。他的心始终空空净净。也许你们会觉得菩萨是不是无情了,错,恰恰相反,内心“空净”,没有痕迹的布施,是绝对的慈悲。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善良。一个真正付出的人,从不觉得付出过什么。相反,如果帮了一个人,捐了一点钱,整天记挂于心。哪一天受过你恩惠的这个人,并没有按你所愿对你回报,你就唉声叹气:什么人情冷暖啊、好人没好报啊。。。那么你的善行和付出,不过是你自私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已。你需要对自我的认同,也就是内心,对认可自己是好人的一种需要而已。说白了,这种善行也是种交换,只是隐藏地很深,我们凡夫就是在不断的自欺而不自觉。金刚经就是破自欺的最有效法门,让我们先把自己活通透了,活得明明白白,也就彻彻底底了知了他人。

佛陀对菩萨不住相布施则给予极高的评价:福德如虚空般不可思量。当你真正不求回报,甚至连“回报”的概念都没有,做好事不留一点痕迹的时候,福德反而更大,具体体现在,你会过的非常轻松,几乎没有烦恼,真正做到活在当下。也许很多人不解,这样就是福德大了吗?呵呵,你去看看现在的人,谁不焦虑?谁不烦恼?谁不压力山大?各种爱恨情愁,轻则失眠,重则抑郁,动不动自杀,跳楼。所以,没有烦恼牵挂,就是极大的福德,远胜于物质财富,名利情感。

以上,佛告诉须菩提,菩萨道应该如此修行。

──────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释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你认为可以凭佛的外形来定义这就是如来吗?不可,世尊。不可以外形来定义如来。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的外形,并非真的有实质的外形存在啊。佛告诉须菩提:凡是一切有形有相的,都是虚妄不真的。如果能把所有假象看通透,而远离、放下,你就到达如来境界了。

这里我们来解说一下什么是“相”。相就是概念、定义。这一品出现了金刚经里著名的四句偈语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万事万物都有其定义,但是所有的概念和定义都是虚妄的,只是人们为了表达交流,而给出的假名,这些概念定义,表述了万物呈现的现象,并以此命名,并非万物本质。如果你可以突破一切概念,一切人为的定义,到达的境界,就是佛境界了。换句话说,如果一切的概念、定义都影响不了你,你的心如如不动,不起任何涟漪,你就到达佛境界了,也就是见到终极真理了。这就是宇宙万法的真相,实相。注意,佛陀在此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绝对的真相是什么。

──────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

须菩提白佛言:释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做是说。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若另有众生听闻您刚才所讲的法,他们会相信吗?佛告诉须菩提说:不用担心。我寂灭后,佛法在世的最后五百年,会有一些持戒修福的人听闻此经文章句,升起信心,并以此修行,这些人不是从一个佛、两个佛、三四五个佛那里结过善缘,种了善因,而是与无数个佛结善缘,种了善因。甚至另有一些人,仅仅听闻到此经的章句,就有一念正信,与佛相应,这些人佛都清楚知道:他们凭这一念就有无量福报和功德。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念升起,此人是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他们心中没有佛法的概念,也没有“非佛法”的概念。为何这么说?因为这些人如果内心还有定义和分别,就会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定义了有一个叫“佛法”的概念存在,也会有分别,一样是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反过来如果内心定义了:这不是法,法不存在,这就又落入了反面的定义和分别,同样执着分别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不应该执着法相,也不应该执着法相是空。因此,我常告诫比丘弟子们,我说的法,好比过河的木筏,渡你过河靠岸了,你就应该把筏子扔了。木筏都要扔,何况其他东西呢。佛法都要放下,何况“非法”这个概念呢?

这一品,须菩提为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众生担心,所以问佛,末法众生听闻了金刚经会相信吗?佛则从因果层面给出回答。他说,有一种人,持戒修福,他们读到金刚经,会很有感应,觉得熟悉,或者心生欢喜,这一切都是因为前世,前前世,无量的前世里,与无数佛结过善缘,种过善根。如今条件成熟,种子就发芽了。可见,宇宙万法中,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修行亦是如此。所以,你说放生拜佛念经持咒有没有用?心诚就有用,与佛门结个善缘,即便此生无用,也许下一生,下下生,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发生质变了。你会突然领悟一些东西,一些超越人类思维的智慧。你说不清楚怎么就突然懂了,现在你知道了,这是因果,佛不渡无缘人的。所以善行是必要的,也一定有善果。然后佛又说,还有一种人,他们的悟性更强,一下子契入了佛的语义,与佛相应。这种人生生世世与佛门缘分就更深了。比如历史上的六祖惠能,仅听闻金刚经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大悟,与佛有感动身受的默契。为什么人和人那么不一样呢?这也是生生世世的因果。为什么会契合佛陀的境界而得无量福德呢?因为那一刹那,这些人破我执,达到无我。我执没有了,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就不复存在。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这里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心取相”。字面上看,就是你内心认同了某个概念定义,并且受其影响。比如,你听到一首歌,歌词唱的爱啊恨啊,一下子,你就感伤不已,甚至落泪。又如,别人骂了你一句,你心生恼火,要么立即怒怼回去,要么窝在心里反复纠结。这些都叫以心取相,你的心认同了文字的定义、含义。甚至还会脑补出各种境界,陷在其中无法自拔。事实上,歌词旋律也好,脏话粗话也好,你的心可以不予理会的,你若能把它们听成一串音声的无序组合,那就算修行上道了。我们说,修行就是修心,无论对外的环境怎么变化,你心里不生一个概念定义,你的心就不会被境转,到哪里都如如不动,自在轻松。相反,如果你执着、粘着了某句话,你就会有自我的感受、对他人的感受、对这句话的感受等等,就着了各种相。同样的,今天听了金刚经,你也不能升起这种念头:我听闻金刚经了,这是佛法里著名的经典,我要一字一句仔细研究,哪句是佛陀原意,哪句翻译的不准。。。这就着了佛法的相。叫“取法相”。佛法好比那根指方向的手指,你要往指出的那个方位行进,而不是盯着这个手指头琢磨研究。相反的,佛说一切都是虚幻,法门也是虚幻,我们就不去学习,不去思维,反正都是空。这就是“取非法相”。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陀这里做了一个比喻:佛法,好比过河的木筏,渡你过河靠岸了,你就应该把筏子扔了,不需要了。难道还要背着木筏上岸吗?木筏都要扔,何况其他东西呢。佛法都要放下,何况“非法”这个概念呢?

这一品概括起来,就是“正信稀有”。正信的佛法,是破我执和法执,离一切相。

──────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佛陀又接着问 :须菩提,你觉得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了吗?如来把成佛的方法说出来了吗?须菩提说:如按我对佛所说意思的理解,并没有一种固定的东西叫 “无上正等正觉”,您也没有给我们讲过实质固有的法门。为何这样说呢?因为您所说的法,都不能取其“法相”,不能执着在语言文字里,既不是法,又不是非法。所以,所有的圣贤都是一个境界——无为,只不过站在无为的境界上,示现了不同的“有为”的相。

上一品佛说了破我执和法执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现在为什么又要这样问须菩提,我有没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因为佛怕须菩提误解真的有一个佛果可成就,好像世间的学业技能,通过学习掌握了某种技能,给你发张证书。成佛不是这样的,所以须菩提回答“并没有一个叫无上正等正觉的东西,可以求取,如来也没有说任何方法途径可以获得佛的果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念不生才是如来境界。有四个字叫“为道日损” 。成佛也一样,只需放下,放下眼耳鼻色身意(六根)对外境的沾染,放下一切思维念头,放下所有名相概念,损之又损……那个境界就是佛。我们之所以是凡夫,就是因为我们执着的东西太多了,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你就离佛境界越来越近。就这么简单。没有任何技巧。所有的法门最后也是教你放下。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觉悟了就是佛,迷了就是众生。修行不是获得多少,而是放下多少。

结尾这句话: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们着重解说一下。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你破了我执和法执,达到无为的境界,也就是超凡入圣了。自古以来,所有的贤圣之辈,境界都相同,都是无为之境,只不过站在无为的境界上,示现了有为,示现了不同的相。比如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其实早已成佛,他们示现菩萨相,一个在人道,一个在地狱道,度众生。为什么?因为众生有不同的境界,众生着相啊。说到此,我想起现如今的佛教寺院,经常被人诟病,说寺院充斥着商业气息,有佛菩萨面前的功德箱,有做法事超度的和尚,有各种求财得财,求子得子的开光信物。仿佛信仰就是一场金钱的交易。可是,众生谁又不是带着交易的心去朝拜礼佛的呢?你想求这求那,可不就顺应你们这颗所求之心了?你若毫无所求,只一念虔诚跪拜,本身功德就很大了。你若毫无所求,布施而无布施之心,又怎会患得患失,半信半疑呢?一切外境不过是自己内心的显现,你眼中有交易,正是你心中有得失。84版西游记最后一集看过吧,唐僧师徒历经艰辛,到了西天佛土,在门口等着取经。第一次,大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给了他们无字的经书。当他们发现后,顿感受欺,大为不满,折回去要取有字的经文。这时,阿难尊者问唐僧要了他的紫金钵盂作为交换。这个细节看似平常,实则颇有内涵。其实第一次给的无字经书,正是最上乘法门,对应最上根器的众生。佛法本就无可说,无可得,只需一念菩提心随意可取。可是唐僧师徒还是回来要了有字的经书,其实他们也是代众生求法,众生根器不一,万千种心,所以得要万千法门对治。你若没有任何妄念、妄心,你还要什么法门啊?你就直接是佛了!你有所求的心,所以,阿难就以“取”应“求”,问唐僧要了他最宝贵的物品紫金钵盂来换。顺便提一句,西游记不愧为四大名著,其内涵之深远,非常人可及。吴承恩可算是把佛法吃透了。

──────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释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你怎么看?倘若有人将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此人所获的福德是否很多?须菩提回答道:相当多,世尊。原因何在?因为这种福德 是有相布施,并不是自性的智慧福德。因此我说那人能获得的福德多,但只是一个相,而非福德性。如另有人修持这部《金刚经》,甚至修持里面的四句偈语,并给他人传播,那么他所获得的福德就会超过之前那个人。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一切的佛,以及所有佛的至高无上、大彻大悟的智慧 佛法,都出自于这部经。须菩提,所谓佛法,也就是没有佛法。

这一段是大白话,佛告诉须菩提,如果用能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财富去布施,这个人得到的福德也没有受持金刚经,甚至金刚经里的四句偈语,给他人讲说,来的多。这里讲到了财布施和法布施。这都是佛法里面的布施的范畴。可见,不仅仅给予财物就是布施,为人讲经说法,给予智慧,使其远离烦恼,同样也是布施,而且福德更大。所谓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受持”,也就是信受奉持,相信佛说的真实不虚,照做受用。你受用了,再告诉其他人,传播下去,让他人受用。这才是无量福德。为何这么说呢?因为一切诸佛以及成佛的法门,都是根据这部经典来的。所以金刚经是最上乘的佛法,最通透圆满,是胜义谛的法门,不是世俗谛,是出世间,究竟成佛的法门。所以金刚经被列为禅宗经典。禅宗就是顿悟成佛的宗派。

说到这里,佛立即加了一句: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他是怕说多了,你们又着相了,觉得金刚经好厉害啊,好难得啊,我要好好研究…….打住!这就离经背道了!所谓佛法,不是真的有这个东西存在,这只是一个便于交流的概念。你们不要执着了这个概念。

—————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你怎么看,一个须陀洹的圣人会认为自己证得须陀洹果位了吗?须菩提说:不会,世尊。为什么?因为须陀洹这个果位叫入流,然而却无所入,他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惑,而“须陀洹”是假名的定义。须菩提,你怎么看,二果斯陀含可作这样的念头:我已得到斯陀含的果位了吗?须菩提说:不可以,世尊。为什么?斯陀含具名为‘一往来’,然而实无往来,因此这只是斯陀含的假名。须菩提,你怎么看,阿那含的圣人 能有这样的念头:我已获得阿那含的果位了吗?须菩提答道:不能,世尊。为什么?阿那含虽然名为不来,说是不需轮回,而实际上佛法无来无不来,因此阿那含只是有个无来的假名。须菩提,我再问你,阿罗汉能认为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了吗?须菩提说:不能这样认 为,世尊。为什么呢?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固定具体的东西叫阿罗汉。世尊,阿罗汉认为自己已修成了阿罗汉道,那他就有了我相、人 相、众生相、寿者相。世尊,您曾说我已达到没有胜负心、斗争心的境界,这是人的最高境界,是超出欲界最高境界的阿罗汉。世尊,我倘若有这种心念:我已修 到了无争的阿罗汉境界。您就不会说我已是达到一切无争境界的人了,因为我实际上什么也没修,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这一品的对话中,我们接触到了小乘佛法的四个果位。须陀洹又称入流果,也就是入圣贤之流了,到了这种境界,是不会认为自己是圣人的。当然,入流也是个方便说,具体的状态是他不入色身香味触法,也就是六根清净了。看,这就是实修实证到的感受,当你突破人生最高处,超凡脱俗了,你是不会有这个念头的。所以当一个人有了成就,觉得自己伟大啊,了不起啊,为自己骄傲。。。对不起,你还就是个凡夫。也就是开始我说的,真正善良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善良。真正牛逼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牛逼。圣贤是低调到骨子里的平凡,他从不给自己贴标签,你也无法在人群中识别他们,除非有机会与他们交手,一股隐隐的力量让你感动,让你敬佩。犹如顶级的高手与人过招,无须刀剑实操,握手就知有没有。握手就让你心悦诚服。

须陀洹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果位,又叫初果罗汉,是凡圣相接的分水岭。也是修行人今生最有望到达的果位。如果你今生到达了初果,最多7次,最少3次在天上和人间往返,就可以成为阿罗汉而不入轮回。如果大家对后世的轮回概念不深的话,那么即便此生,一个初果,绝对让你受益非浅。你会在世间过得游刃有余,很少烦恼,很少困惑,非常圆融,人际关系一级棒。如果还有因缘未了,做起世间的事业那是非常轻松,因为你具备了特殊的人格魅力和超棒的心态。有四个字叫“内圣外王”。当然,圣贤是不贪恋俗世名利情的。你们还记得第三品----大乘正宗分,我们介绍过菩萨的等级,提到了七住位菩萨,这个关键位阶是大乘路线的入门级,而须陀洹是小乘路线的入门级。这两个位阶的境界有相通之处,但是七住菩萨比须陀洹罗汉在境界上更胜一筹。

接下来是小乘的第二个果位,斯陀含果。又叫二果罗汉,证到斯陀含的境界,就是贪嗔痴慢疑各种烦恼又减轻了一层,死后再投生到人间一次,再死时,然后不再回来人道了,直接解脱。同样,一个人真的到达了斯陀含果,他也根本不会认为自己到了某种境界了,连一个念头都没有。

阿那含果是第三个果位,也叫三果罗汉,阿那含果就不再往来人间了,命终后直接升天,从天道成阿罗汉。可是真的不来了吗?也未必,阿那含果并不究竟,早晚还是要继续修行,而修行的最佳道场,往往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记住,投身在人道是最好的修行道场,因为人道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这些苦会倒逼你走上修道之路,慢慢发掘本性的智慧,发现宇宙人生的真相。天道的天人因为太快乐,所以很难放下享受去修行。其他几道的众生,不是太愚痴(畜生道)就是太苦了(地狱道),根本没有机会修行。

最后一个就是小乘的顶级果位,阿罗汉果。阿罗汉就是不入轮回了。其实也不是彻底超脱轮回,而是靠定力避开轮回,他的神识(姑且理解为灵魂吧)可以安住在寂灭的境界中八万大劫不出定。那么八万大劫以后呢?以后还是要出定,还是会入轮回的。所以只有回向大乘,发愿成佛,才能彻底解脱,不生不灭。

须菩提那时就是阿罗汉了,但是他如果自认为自己得到了阿罗汉果位,哪怕起了这个念头,他就不是阿罗汉,因为那个念头一起,就有了我相,有了自我,就有了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算佛陀称赞他是人中第一,是离一切欲望的圣者,那是佛陀的事情,他自己可不能有任何这样的想法。那么你们会问,做个圣贤会不会很累啊,时刻要觉察自己,不能起自傲自满的念头。那你不过是站在凡夫的角度去揣测圣人的境界。越是有道行的圣人,越不觉得这有多稀奇,多了不起。因为他只不过回归了生命本来的样子,越接近本源,就越觉得平常。可见平常心是道。南怀瑾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就像一个人身上有一万块钱,他绝不会在街上到处向人去讲的,这是个普通的道理,更何况一个得道悟道的人,决不会自觉有道的。

─────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

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於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对须菩提说:你想想,我当初在然灯佛那里,得到了佛法没有?须菩提答:没有,您在然灯佛处并未得到什么佛法。须菩提,我再问你,菩萨用其功德来庄严佛土吗?须菩提答:没有,世尊。为什么呢?所谓的庄严佛土,并没有庄严这个行为,只是按个名号,叫作“庄严”。因此,须菩提,各位菩萨摩诃萨,应该像这样修得清净心,不应执着在声、色、香、味、触、法而生念头。应该升起无所执著的心。须菩提,比方说有个人,身体像须弥山那样高大,你想想,这身体高大不高大?须菩提答道:很大,世尊。为什么?佛说的非身就是法身,没有边际,那才是大身。

这一品,佛继续测试须菩提,问他,佛在燃灯古佛那里,得到了佛法吗?须菩提说了,佛在燃灯佛那里并没有得到具体的佛法。那么菩萨庄严佛土这个行为也并不存在。这里,佛话锋一转,回到之前的话题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几句话,是金刚经的重点,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言下大悟的。着了“色声香味触法”,而升起的心,都是妄心,妄念。它对应的是“眼耳鼻舌身意”。我们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嗅,用舌尝,用身觉受,用意识思考。然后分分秒秒在分别,执着。而所有分别执着的都是概念定义的幻觉而已。可是我们却习惯了,所以觉得无比真实。比如看到一朵花,立刻知道这是玫瑰花,进一步定义:这花多美啊。凑近去闻,又定义了:好香啊,这是我喜欢的,接着起贪念,我要摘下来送给喜欢的人,玫瑰象征爱情。。。。看,不知不觉,一连串的定义把你死死困在幻觉里。世人就是如此颠倒的,认假作真,以幻为实。静下心来想想,美和丑,还不是人为的概念,美丑就是两个名词,真的有实质内涵吗?香和臭也一样,只是我们的头脑定义了某种味道叫香,某种味道叫臭。如果反过来,说花是臭的,臭就是这种味道,那慢慢形成的习气,就会第一时间说,这花真臭啊。香臭也是两个词,没有实质内容。既然没有实质的存在,那么为何会对眼见的,耳闻的,鼻嗅的会恋恋不舍或厌恶不已呢?说白了,是你习惯了自己下的定义,然后又被定义死死缠住,变成了本能,本能产生了原本不存在的分别,取舍,幻想…….地地道道的作茧自缚。那么修行,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把自己从定义和概念中解脱出来。当你心清净了,无所住,没有任何概念和定义,那么这个世界万物依然有,只是相对于你它们是不存在的,就像一个幻境,一场梦。好比你在做梦的时候,梦里一切都有啊,可是梦醒了,刚才的一切在哪里?梦里的爱人仇人,父母儿孙,梦醒后他们到底在哪里?修行就是再醒一次,从我们认为的现实世界,人生大梦里,彻底醒来。醒来后,你在这个世界上,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可是你的心已经不在日月山水中了,彻底的解脱自在。所以什么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什么样的心?其实并没有这样的一种心,如果有,那就又是一个定义,你又着相了。这种无所住的心,就是你放下所有的执着分别,然后自然就有的境界。注意,这里叫你放下的是内心对外境的执着分别,并不是让你放下亲人,放下家庭,跑去山里,跑去寺院。不是这样的,你要放下的是你的心,不是具体某个人,某个物件。当你的心不沾染,不执着,你一样可以拥有世间任何人任何财富。不过到那时,你根本也不会在乎这个世间了,因为彻底看透这个世间是幻梦。

─────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所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须菩提,就如恒河中所有沙粒,每一粒沙再做一条恒河。你想想,恒河中所有的沙粒加起来多不多?须菩提回答:很多,世尊。只算恒河,尚且多得无法 计算,更何况河中的沙粒呢!须菩提,我现在实话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可填满像恒河沙粒那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他们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假如善男善女在这部《金刚经》里,不要说讲全部经文,只是领会其中四句偈语,给他人解说, 这样所获的福德,就比用那么多的七宝来布施所获福德要多。

这一品,佛再次说明如果信受奉持我刚才所说的,哪怕四句偈语你能升起信心而实修实证,并传递下去,让更多人从佛法中受益,这样的福德比无数条恒河里的沙还要多。佛法是指导修行,渡人解脱的工具,是用来修行论证的。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偶像崇拜,把佛菩萨当作圣人膜拜追随,却从未根据经典修正自己;或者把佛经当作知识、学术而研究,论辩,在几个字,几句话的文字概念里揣摩不定,不断思索佛陀的意图,以上都是白白浪费佛陀的苦心。而且,无论你学识多么渊博,人生经验如何丰富,逻辑思维多么严谨,你也无法与佛感应。那些头脑里的概念、定义、想象到的,看到的,都是相,都是你,一个凡夫头脑思维的产物,你越思维,就离道越远。因为你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都是颠倒的,你在颠倒中思维,往错误的方向行进,可不就是越走越远。

那么佛经该如何受持?很简单,先放下一个凡人的见地,放下你在人道学到的所有知识,放下你的三观,然后用虔诚的心,专注的心,读金刚经。每天读诵一遍,读经百遍其义自见。日常生活要配合内观反省,永远往内心深处去觉知自己的起心动念,反反复复一遍一遍,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贪嗔痴慢疑,重建自己的三观,和佛相应的三观,方向对了,你拥有了“正见”,你的思维就是“正思维”。(佛陀说的“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思维能树立“正念”,在生活的每一个对境中升起反观、觉照自己的念头,这就是正念。记住,修行永远在修自己,不管他人外境。很快你就能通晓佛陀在说什么,你以智慧去领悟的。这不需要刻意去研究,能被你研究的永远只有文字相。

─────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接着,佛又说:“须菩提,如果人们能随缘讲解这部《金刚经》,甚至只讲说其中的四句偈语,你应当知道这个地方,所有一切的天人和阿修罗,都应当像供养佛塔庙宇一样供养此处。何况一个受持读诵金刚经的人,你应该知道,此人在出世间法中获得了绝对的成就,希有难得。如果有这部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 的地方,就是有佛最尊贵的弟子的地方。

─────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那时,须菩提问佛说,世尊,此经为何名,我们应该如何奉持,就是供奉、读诵受持。佛回答说,此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就凭这个名字,你们应当奉持。为什么呢,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就是用大智慧到彼岸。佛这么方便说,并不是真的有一样东西叫大智慧,有一个地方叫此岸或彼岸。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真的说过佛法吗?须菩提回答,世尊,如来没有说。佛又问须菩提,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多不多,须菩提说,是的,太多了。佛说所有微尘,并非真的有微尘这个实质的东西,只是假名微尘。如来说世界,并非有实质的世界,只是假名这叫世界。接下来,三十二相,也不是真的有这些相,而是假名叫做三十二相。如果你彻底了知一切都是不存在,只是假名安立,便于交流。那么你就已经受持金刚经了,这样的福德比善男子善女人拿无量劫来生生世世的生命,布施还要多。

─────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後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於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瞠恨。须菩提,又念过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这时,须菩提听佛解说《金刚经》,深深领悟了佛法的义理和境界,泪流满面泣声而言:世尊,真是难得啊!您说的这样深刻的经典,我自从修得慧眼以来,从来没有听说过如此经文。世尊,如再有人能听到这经文,深信不疑,并一念清净,就能认识万法的真相。应当知晓,同时,这个人,成就了无上希有的功德。其实,世尊,这个实相,就是非相,因此佛说它只是取名为实相。世尊,我现下听闻了这部经典,生起信心,并且落实到修行,这不难。如有来世,末法的最后五百年,有众生听说此经,也会深信、领悟、修持,这人也就成为无上稀有的功德。

为什么呢?因为此人已没有了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了众生相,没有了寿者相。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相就是非相、 他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非相。所以,远离所有的相,这个境界,就叫佛。佛回答须菩提 :正是!正是!如果后来有人,听闻这部经,不惊不怖不畏,那么你们应该知道,此人非常稀有难得!为何这么说,因为他了解了如来说的到达彼岸,并非有实质的彼岸可得,而是假名到达彼岸而已。这样,他就真正到彼岸实相境界了。须菩提,那么“忍辱波罗蜜”, 也没有实质的“忍辱波罗蜜”,只是假名为“忍辱波罗蜜”。举个例子,当初我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一事,就是因为我当时已没有了我相,没有了他人相, 没有了众生相和寿者相。因为,那时,我被歌利王一节节肢解时,若有我相、他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就必定会生愤恨之念。须菩提,再回想过去,我修了五百世的忍辱仙人,那时,我就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因此,须菩提,菩萨应远离所有的相,达到无上正等正觉之境,不应执着于色相而升起念头,不应执着于“声音、香味、觉受、意识“而升起念头,心应该无所执着,保有那样的境界。如果心里升起念头,就没有安住在如来境界。因此佛说菩萨不应该执著色相外境而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于一切众生应该无所住而布施。佛说所有的相也即非相,一切众生也即非众生。须菩提,我是说真话的人,说实话的人,爱打比方的人,不说谎话的人,不说怪话的人。须菩提,佛所得之法, 是无实无虚的法。须菩提,倘若菩萨心中执著于佛法而来布施,就好比一个人走进了黑暗之处,就什么也看不见。倘若菩萨的心中不执著于佛法而来布施,就好比 人有眼睛,明亮通透像太阳朗照,能看清一切。须菩提,未来之时,若有善男善女,能受持、诵读这部经,他就是佛。我就能凭佛的智慧,通晓此人将来一定会得到无边无量的功德。

这一品比较长,内容也较多。首先是须菩提,听闻此经后,感慨万千,不觉流泪悲泣。这就是悟道的瞬间会有的反应。一种感同身受,深深契合的心境。自己在轮回中流浪百千万劫,如今终于寻到回归的路!确实,人生再没有比这更珍贵的瞬间了。一切世间的福报成就堆成须弥山,也比不上悟道回归的一刹那。他不禁赞叹,希有的世尊啊,我即便得慧眼,都从来没有见过听闻过这样的经典。可是须菩提立刻想到的是还在沉溺的众生,他又发出感叹:世尊啊,将来如果有人听闻此经,升起绝对的信心,内心清净,见到实相。那么此人才是成就了第一希有功德!

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 “实相”。实相,就是宇宙人生一切时空的绝对真相。如何获得实相?金刚经说的很清楚了,心里彻底清净,没有一个概念一个定义,离一切相,就是实相。这不是用眼看到的,而是与实相合一,你回归到了宇宙的本源,宇宙未生之前的境界,你就是实相,就是佛。释迦摩尼成道后,第一句话就是: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而须菩提应该是体悟了这个境界,故补充一句: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这个实相的境界,其实是什么相都没有,只是假名叫实相。然后,他感叹,我今天听闻到这样的经典,信解受持,并不难。如果是末法时期的最后500年,还有众生听闻这样的经典,能信解受持,这个人才是第一希有!这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个阿罗汉对天下苍生,芸芸众生的牵挂,唯恐佛陀灭后,后世没有人得解脱。所以,不要提到小乘阿罗汉,就认为他们是自了汉,顾着自己解脱逍遥去。其实真到了阿罗汉的境界,也会随缘济世度人的。历史上有名的“济公活佛”就是阿罗汉。

那么回到刚才,为何说此人是第一希有呢?因为他做到了无我,那么也就无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须菩提在说了这些相以后,也特意加了一句:我相即是非相。刚才说的“我相”也是不存在的啊,即“非相”,那些“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不存在,都是“非相”。他要佛陀明确知道,他已经领悟了。然后,须菩提总结了:离一切相则名诸佛。也就是:放下万事万物的概念定义。即刻成佛。简单不?金刚经说来说去,也就是离相,离相,你就圆满成佛。这么简单的道理,就是最上乘的法门。大道至简。那些觉得金刚经很深奥,很玄乎,很遥远的,很晦涩的.......醒醒,是你走的太远。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这里,你们会问,为什么说 “不惊不怖不畏” 就是希有了呢?我们听了金刚经,也没有觉得惊恐畏惧啊。呵呵,那是你们没有彻底领悟,感同身受,只是文字上一知半解。就像覆盖着层层落叶的一个土堆,你只是在拨弄叶片。但是突然有一次,一层层叶片拨开后,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赫然呈现,并且越来越大,把你包围吞噬。你还会如如不动,坦然以对?

金刚经所说的离一切相会发生的境界,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到达的,即便到达,也不是一般人能认同的。也就是,进入了实相,你也许会恐惧,那真是啥都没有,彻底的寂灭寂静。你连你都没有了。然后,这个世界与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听到这里,很多人就害怕了,啊,我还有老婆孩子,我还有事业,还有存款,怎么办。。。那就是了,实相现前,你就会恐怖畏惧,而迅速撤离,逃回你熟悉无比的人生大梦里去。《肖申克的救赎》看过吗?那个呆在牢里20年与世隔绝的罪犯,最后刑满释放,他害怕了,不敢出去了,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什么都是陌生的,他无所适从,因为他已经太习惯监狱的生活。最后,这个罪犯出狱后没几天,在一处公寓里上吊自杀了。修行也一样,你没有足够的福德,你安住不了梦醒后的境界,也就是实相境界。所以,成佛是需要资粮的。否则“德不配位”,就会惊诧、恐怖、畏惧。。。

接下来,佛对须菩提提到了“忍辱波若蜜”,也就是忍辱的最高境界,佛说了一段他做忍辱仙人时的往事,来具体描述这个境界。那一世佛陀修行的位阶是仙人。这位仙人带着五百弟子在山林里修炼忍辱的功夫。有一天,歌利王到附近来玩,他的一位侍女离开他,去听仙人讲法。歌利王大怒,遂拔出宝剑,他想试试仙人的忍辱功夫是真是假。歌利王先后砍断了仙人的双手、双脚,耳朵和鼻子,仙人每次都忍了下来,每次都很淡定。到最后,反而是歌利王崩溃了,但他还是不服气,嘴硬地对仙人说:“你说你能忍,空口说白话可不行,要拿出点证据给我看!”歌利王这样说,有点无理取闹了,你把仙人都砍成这样了,仙人都那样淡定,这还不算能忍的证据吗?但仙人的回答也脑洞大开:“好吧,如果我的忍辱能力是真的,就让我的血变成奶水,让我的身体复原。”这种逻辑也是异于常人,超乎常理。话刚说完,他的血就真的变成了奶水,身体也真的复原了。歌利王这下服气了,仙人没有怪罪他,反而对他说:“等我以后修炼成佛,一定要第一个度化你。故事里的这位忍辱仙人,就佛陀的前世,而歌利王后来被佛陀度化,修成了正果,他就是佛陀大弟子憍陈如的前世。我们看到的五百罗汉的雕像,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这位憍陈如,他就是歌利王转世的化身。排在憍陈如后边的四位罗汉,他们的前世就是歌利王身边的四位大臣。

这个故事,且不去关注它的玄乎。因为佛陀说了,那时他是仙人,有一定神通境界的。佛陀是想表达,他通达“无我”了,所以,歌利王要砍他身子,无所谓,你随便砍吧,反正我不认为这是我的身子,所以,我也不觉得你在强取豪夺,我没有嗔恨心。看,这就是忍辱的最高境界:无辱可忍。达到这个境界的前提就是“无我” 。无我也就是不再认同一切与我有关的人、事、物。大凡没有破“我”执的,要修忍辱,那真是硬生生的牺牲,痛苦到极致的牺牲。所以,佛法的修行,见地是最关键的。也就是那个“正见”,用佛的三观指导你的心性和行为。所以,我们听闻菩萨道的修行,要割肉饲鹰,舍身喂虎,布施眼睛鼻子啥的,会感到不可思议,菩萨太不容易了,这真是无私奉献的壮举啊。。。。哎,你们多虑了,这么说吧,站在菩萨的角度,这么做,太容易了,这哪是什么奉献啊,壮举啊。我这肉身本来也不是我的,有何用啊,你们谁要,谁拿去呗。大菩萨可以有无数个化身的,到那个境界,神通自然就有了。所以,菩萨可以在红尘里渡众生,游戏三昧。一边玩儿,一边渡化你。对菩萨来说,一切毕竟空。而通达空性,才可以示现出种种色相,所谓“空即是色”。菩萨们玩得不亦乐乎。一切尽在掌握的那种笃定。就像忍辱仙人,给歌利王演一场戏,最后征服这个无理取闹之辈,渡化你,一起走上解脱。

好好修行吧,有一天你也会这样的,那才真的是游戏人间,潇洒自如。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陀不会说大话骗我们的。你觉得这是神话,是天方夜谭,那是一介凡夫的知见。

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果然,佛陀也如此总结,菩萨如果不通达空性,还认为这是我的东西,我现在赠予你了,那就是一个凡夫在行菩萨道,这样的布施就是赤裸裸的牺牲,带来的只有无奈和痛苦,忍痛割爱,内心万般压抑黑暗。如果通达空性,这种布施才真的是落落洒脱,随心所愿,才能发挥一切手段,济世度人,内心如日光透亮。

这一品最后,佛陀一如既往地强调一下,我说的内容,如果后世有人听明白了,受持此经,那就是无量功德。佛陀到不是无谓的重复,而是他确实在不断地说法,不断举例、补充说明,内容不断丰富了,所以保险起见,要重申一下。

─────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早晨、中午、晚上,分别以恒河沙那么多的身体布施,布施了无量百千万亿劫那么久。这样的布施功德不如有人听闻此经,升起信心的功德大。何况此人还落实到书写、读诵、按经修行,为人解说等实际行动处,这就更了不起了。须菩提,总之最重要的呢,就是此经有不可思议、无量无边的功德。佛说的此经恰好是为上乘根器的人准备的,如果这些人,能受持读诵这部经,还广为传播,那么如来知晓此人有无量无边无数功德,这种人能担负起弘扬如来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普渡众生。因为,如果只是求人天福报的小根器的人,他们仍然执着我、人、众生、寿者等相,便无法契合此经,他根本也听不进去,也不会传播让人受益。须菩提,无论哪里,只要有此经,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都应该供养。就当是佛塔一般恭敬,围绕礼拜,焚香撒鲜花。

这一品,佛再一次用两种不同的行为来比较功德。让我们明白佛法说到底是心法,不在于表象。同样是放生、吃素、念经、布施。看你是以什么心来做。你如果是为了求财,求健康,求在世间过得好,这就是小根器的人,这些人念念不忘的是人天福报,这样的福报百千万劫加起来也不如你对金刚经升起信心来的大,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信心,是对解脱的信心,也叫出离心。誓愿从六道轮回中解脱。发这样的愿,有这样的信心,甚至誓愿帮助他人解脱,这才是功德无量。不论你修什么法门,走大乘或小乘路线,出离心,是修行的根基。有出离心的人,是上根器的人。他们不会满足于在世间有为法转悠,在轮回转悠。他们有一定的智慧,洞穿世间的假象,而寻求终极真理。

最后结尾处,佛告诉须菩提一切天人阿修罗要供养此经。至此,金刚经一边说空,不着相,一边又让众生要供养、礼拜、甚至各种仪式,焚香,撒花。佛陀意欲何为啊?其实,佛告诉你,要想契合经义,通达空性,解脱轮回,直至彼岸,第一步,从虔诚开始!佛法中有“信、愿、行”。先从虔诚尽信开始,信佛说的,树立与佛一致的三观,不怀疑不退缩,就容易与佛相应,就能得到加持,就会开智慧。在此,不少研究佛经、佛教的学者专家,第一个站出来问:我怎么知道这是不是佛说的,佛经流传了2500多年,中间经历了无数变革曲折,况且最初的佛经也不是佛陀亲笔写的,是众比丘集结回忆,编纂而成。传到中国来,还经过各种翻译,最后我们听闻到的这个版本,离佛陀的原话差了多少呀!差了多少?无从考证,但是你可以按佛说的实修试试,将佛理融入到你的生活中去,亲身体验一把,大不了最后,你说一点受用都没有,那也是你经历过以后的体会。你觉得是浪费时间?可是你不在修行上浪费时间,你一样在别的地方浪费时间,不是吗?人世间的名利情,到头来一场空,你如此这般奔波劳碌,难道不是将生命白白浪费?临命终时,哪样你能带得走?况且,因受持金刚经开悟,成道的人太多了。六祖惠能就是其中一个。这是历史真实记载的。如果你对现有的佛经有质疑,那么实修就是最好的佐证。

─────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於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 於後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再说,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受持诵读此经,如还被别人轻视作贱,这就是由于前世做下了罪业,理应堕落到三恶道的。但是因为现世被别人轻视作贱,那么前世的重罪就抵消了。会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我回忆过去无数劫以来,在然灯佛之前,我遇到过无量无边的佛,我全都恭敬地供养,侍候,一个都没拉下。如果有人在后世末法时代能够受持、诵读此经,所得功德,和我之前无量阿僧祗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那么多的佛的功德相比,我不及此人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甚至都不能用数字来譬喻。须菩提,倘若善男善女在后世能受持、读诵此经,那他的功德,如果我说出有多大。或许有人听闻后会心意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总之,此《金刚经》的义理是不可思议的,受持、诵读此经所得的善报也是不可思议的。

这一品,佛继续说,受持金刚经可以消除业障。本来要堕三恶道的,(畜生、饿鬼、地狱为佛说的恶道)今生只是受到别人轻视作践就抵消了。这就叫重罪轻报。为什么?因为功德大啊,功德是可以清净业障的。会有人不解,功德如何清净业障,还是随口说说?好吧,我试着解说一下其中逻辑,首先我们要知道何谓功德。一句话,功德就是你回归到自性、本性、道、佛性、空性、实相、绝对、真空时产生的力量。以上这一串名词,是一个意思。哪怕不是彻底回归,而是接近,也会有力量。这股力量可以把你从轮回里拽出来,或者只是拉一把。好,这拽拉的一刹那,你是不是离轮回远一点了?轮回里有什么?有因果啊,有生生世世无量劫以来的因果报应,你一天不出来,你就在里面受报,今世做人,来世做畜生,再来世下地狱,六道里轮回不止,无有尽头。你想不受因果报应,就得借助功德的力量跳出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我们的本源就是佛,你只要回归了这个源头,哪怕只有一瞬间,你本性里的力量就出来了,把你往轮回外面拉一下,这时候,你背负的无数因果,会刹那崩溃,甚至你都能感觉到。楞严经有云 “理属顿悟,乘悟并销”。这八个字的意思是:你悟到了这个理,完全认同,契入佛性的一刹那,可乘此一并消除业障。哎,佛说的真实不虚啊!所以,当你读诵修持金刚经后,遇到被人鄙视、误解、毁谤,让你自尊心受打击等经历,恭喜你,那是重罪轻报的现象,这些罪业消灭尽了,会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你应该高兴才是。

那由他:是印度之数量单位,指10的108次方。反正就是多的数不清。

阿僧祗劫:在佛教经典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劫”、“阿僧祇世界”等。“阿僧祇”意译不可算计、无量数、无央数,表示极大数之意。

─────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於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此时,须菩提问佛说:世尊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回答: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渡化一切众生。度尽所有众生后。其实不觉得有众生是我渡化的。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须菩提,并没有一个法门,可以“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须菩提,你怎么看,我于燃灯古佛那里,学到了方法,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了吗?须菩提回答:不是这样的,世尊,依我看,您在燃灯古佛那里,没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方法。“是的,是的!”佛陀肯定地说:确实没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方法,如果我说我得到了这个方法,成为无上正等正觉,那么燃灯古佛就不会预言我于来世会成佛。并且还说了我的名号叫“释迦摩尼”,正是因为我悟到了并无一个实有的方法能证悟到无上正等正觉,燃灯佛才肯定了我的境界,并且预言我在未来世,能成释迦摩尼佛。为什么呢?如来境界就是万法空性。如果有人说如来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具体的方法,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如来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不是实有,也非虚幻,所以如来说一切相中都可见到佛法。所谓的“一切法”,不是实有的“一切法”,只是假名叫“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一个人身体高大。须菩提说:世尊,您说的身体高大,不是实有一个东西叫“身体高大”,只是假名定义这个样子叫“身体高大”。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如果菩萨说:我要灭度无量众生,那么这不算菩萨境界。为什么,须菩提?因为通达万法空性的,才叫菩萨。所以,佛说一切万法,都没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果菩萨说“我将以功德庄严佛净土”,这不算菩萨。为什么?佛说,庄严佛土,实质上并无“庄严”,只是假名定义为“庄严”。须菩提,如果菩萨破“我执”和“法执”,我说这是真菩萨。

这一品须菩提重复了第二品的问题,而佛的回答则更进一步。佛告诉我们,成佛除了要破“我执”,还要破“法执”,我执先破,然后是法执,也就是对法的执着。到最后,连佛法的概念定义都要放下,才能成佛。所以,成佛的路,是倒退的路,不断地放下、回归、为道日损,损之又损,无所可损,大道现前。这和世间法恰好是相反的。世间法教你不断地追求、得到、追求更多,得到更多,最后迷失在一堆概念定义中,迷失在一堆相上,找不到最初的自己了。这是得到还是失去?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这句话很重要,佛陀在否定了有成佛的方法后,说了一句肯定句:如来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不是实有的,也不是虚幻的。很多人蒙了,觉得佛陀说话总是摸林两可,不落实处,也不落幻处,不落有,也不落无,那如何理解啊?我们凡夫听闻了“无上正等正觉”,立马脑子里就有了框架,这是一个境界,一个成果,一个位阶,具体也好,抽象也好,总之有这么一个东西,那么要得到这个东西呢,就得有方法,有方法,我就得去思考什么方法可以得到,看书也好,拜师也好,与人辩论也好,总之要弄清楚这个方法。这就把佛法硬搞成了学术研究。其实,理解不了就对了,佛法本就不在人类的思维里。因为思维永远是二元对立的,思维里有一个“虚”,就一定有一个“实”与之对应,有一个“真”,就有一个“假”,比如你定义了自己是“善良”,那么必定潜意识里,你有看不惯的“不善”的人事物。你越是定义自己善良,你看不惯的人事物就越多,噌恨心越重,那么你到底是善还是恶呢?可见,凡是有对立的,都不是绝对真理,凡是相对的,讨论其对错真伪毫无意义。佛法不应陷入思维,而是超越思维的一种体悟,怎么悟?让头脑静下来就可以了。当你常常安住于静,头脑里不再妄念纷飞的时候,自然会慢慢领悟。不要下任何定义,佛法是什么?佛法没有虚实,没有真假,不高不低,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好了,当你不再下定义,不再着世间万法的任何相,脑子里空空净净,连“空净”的概念都没有,那么你已经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你通达了空性,你知道你就是空性,你就是万物万法,一切事物中都是你,眼前的电脑,杯子,你的家人,你养的猫猫狗狗,耳边吹来的音乐,嘴里的食物……等等等等,都是相,当这些相再也影响不了你,那么于这些相中,你见到了空性、佛性。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你怎么看,佛有肉眼吗?是的,世尊,佛有肉眼。须菩提,你怎么看,佛有天眼吗?是的,世尊,佛有天眼。须菩提,你怎么看,佛有慧眼吗?是的,世尊,佛有慧眼。须菩提,你怎么看,佛有法眼吗?是的,世尊,佛有法眼。须菩提,你想想,恒河中所有的沙,佛说这些是沙粒吗?是的,世尊,你说的是沙粒。须菩提,你怎么看,如果恒河中所有沙粒,有像这些沙粒那样多的恒河,又有像这么多的恒河中所有沙粒加起来那么多的佛世界,你认为这佛世界是多还是不多?多的很啊,世尊。佛告诉须菩提:这么多佛土中所有众生的各种心念,我都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所说的各种心念,实质上没有“心念”存在,只不过假名为心念。所以你知道吗,须菩提?过去的念头不可有,现在的念头不可有,未来的念头不可有!

这一品上半段,佛陀提到了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几种眼的能力等级是依次递增的。简要介绍一下:肉眼是我们凡夫天生,能看到这个物质世界的现象。天眼,突破了物质局限,看到相隔非常遥远的人事物。这取决于天眼的等级,天眼等级高了,还能突破空间维度,看到其他世界,看到六道轮回,看到亲人亡故后投身在何处。慧眼则又进一步,观一切为空,三界六道,在其眼中不过是一个个梦境;因为看到一切事物本质空性,所以智慧更圆满。说到这里,你们应该明白了,为什么得道后,会那么不一样,因为阿罗汉和佛菩萨们,所见到的和凡夫所见所闻的不一样,他们一层一层见到了世界的真相。而真相就是一切本不存在,只是因缘假合而成,所谓:缘起性空。没有一个你也没有一个我,没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甚至没有六道三界,宇宙时空。那些都是众生共业所产生的幻觉,感召的幻境,这些都是现象,而现象的本质是空。慧眼观照到的境界大致如此,但是慧眼只能看到,却不知道这些现象的来龙去脉。那么法眼就更进一步了,法眼可观到一切现象的因果,因何而生,因何而灭,如此就通晓众生的各种不同习气心性,就能对症下药渡化他们。你看观音菩萨千手千眼,千手寓意无数的手段、方法。每一只手的手心里都有一只眼睛,就是渡众生的法眼,看得透,才帮的准,你适合什么方式得度,菩萨就以最适合你的方式度你,绝不走错路,帮错人,效率奇高。最后是佛眼,佛眼姑且就认为是前四种眼的最圆满境界吧,佛眼看过去,一切众生平等,包括六道的众生。更多关于五眼的解说,可以百度。这几种眼,不是神话传说,是通过修行,真的可以拥有的能量,俗称“神通”。是随着你修行境界的提升,顺便产生的。

接下来,佛开始用恒河沙比喻世界的数量:如恒河的沙粒这么多的恒河,这些恒河加起来,所有里面的沙粒,这就是佛观世界的数量。这么多个世界的众生,每一种心,如来都一清二楚。为什么?因为如来有佛眼啊,以佛眼观,如来就是众生,众生就是如来啊!众生动一个念头,佛当然都知道。这里所说的心,也不是真的有这种心,只是假名为心。其实确切地说,这是念头,心念的意思。所以,佛告诉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又是一段著名的偈语。也就是说,不可有过去的定义,因为过去不存在,连“过去”这个念头都不应有。同理,未来也不存在,连“未来”这个念头,都不要有。看,这就是佛的境界,没有过去未来。过去未来也都是相,时间的相,都是你幻想、执着而定义出来的,所以,时间也是幻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早就告诉我们了。这个你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现在心不可得”,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哪里有现在?现在还不是对应过去、未来而说的?都是相对存在的啊!那么去掉一切相对的,剩下的就是绝对,这个绝对,就叫当下。

我们常说活在当下,确切的说,这个当下不等于现在,因为后者还有个时间概念,而当下是一种超越时空概念的,绝对的存在。姑且这样理解吧,这个不好用思维分析。如果说当下比较烧脑,那么试着不要去留恋过去,期待未来,只过好眼前。渐渐,你也许就悟到了“当下”。也许你觉得那只是说说而已,其实,做起来也不费劲。一句话:把注意力放在觉受上,而不是头脑里。比如,吃饭时,感觉食物和牙齿的碰撞,各种味道释放的过程,专注体会这些细节,感觉酸甜苦辣是什么,反观自己对酸甜苦辣的定义,最后发现酸甜苦辣都是空;又比如,你去夹菜,就专注看着筷子怎么夹起菜,然后放到碗里,送到口中,脑子里不要有任何定义,纯粹的观察和感受......此时的状态,就是类似活在当下了。而我们平日里怎么吃饭的?一边吃,一边看着手机,头脑里转个不停:刚才的会议上,领导好像对我不满意,那个客户怎么那么难搞定,一会儿下班还得去接孩子,要不要给他买玩具......头脑里无数个念头,我们就是活在自己的念头里的。而念头等同于虚幻,所以我们从来就活在虚幻中,从来没有真实地活过,你也如此,我也如此,大家都如此,于是我们习惯了虚幻,反倒觉得佛陀说的才是虚幻不实的。哎,世人就是这样颠倒的。

也许你会问活在当下有什么好的?我只能告诉你,活在当下,会处于安心平静轻松的状态。你又说,平静有什么用!我一堆问题不思考怎么解决?呵呵,如果你能时刻处于这种静的状态,你不用思考,凭直觉解决问题,轻轻松松。静能生慧,用智慧比用头脑效率高千百倍。

─────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我问你,倘若有人用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那么此人因为布施的因缘所修得的福德多不多?是的,世尊。此人因布施的因缘所得的福德非常多。须菩提,假如你认为真会有一个实际的福德的话,如来便不认为你的福德多了。如果你不认为福德实有,那么如来才说你获得的福德非常多。

这一品和第八品开头相似,第八品提到“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这里则说“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这两句是一样的意思,我在此一并解释。先来听一段梁武帝和达摩的故事。

达摩祖师到中国传法之时,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那时的皇帝是梁武帝;梁武帝笃信佛教,曾先后数次短期舍身出家。梁武帝听闻天竺高僧达摩来到中国,便遣人迎接,欲向达摩大师请教佛法。

达摩祖师和梁武帝见面后,相互以礼闻讯,便开始交谈。梁武帝笑着问达摩道:“朕这一生,造寺、度僧、写经无数,大力弘扬佛法,有多大的功德?”梁武帝本以为达摩会夸赞自己功德无量,却不想达摩的回答刚开始就令他失望。达摩答道:“其实无有功德,皆是有漏之因,种人天善根而已。好比人的影子,又如镜花水月,看似有,其实没有。”梁武帝追问道:“试问如何做才有功德呢?”达摩说道:“真实的功德是圆融无碍的佛法智慧,本体空寂,无法可寻。这种功德,非世间的有为之法所可达到的。”

梁武帝问了关于功德的第一个问题之后,便继续问达摩道:“请问大师圣人所求的第一义谛是什么呢?”达摩答道:“本一同性,其实无圣无贤。”对于达摩所说的无相根本佛法,执于有相法的梁武帝,又无法理解进而认同。

梁武帝内心已经不太高兴了,有些气愤地问达摩第三个问题:“试问我身边的这个人是谁呢?!”达摩只是淡淡地回答:“这个人我也不认识。”梁武帝对于达摩的回答,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以为达摩其实不通佛法;于是扔下“话不投机”四字,请人送走达摩大师。

后来,梁武帝在他的师父志公禅师面前提起与达摩的交谈。志公禅师听后,大为吃惊,以为达摩大师乃是观音入世,弘扬佛法而来。梁武帝听了志公禅师的解释后,也十分震惊,又十分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梁武帝连忙请人再去请来达摩大师,想诚心供养大师。可是,请达摩大师的士兵刚来到江边,大师便一苇渡江而去。

梁武帝虽然信佛多年,但并未契入佛法真谛,而是浮于表面的有相之法中。当他以为自己的布施、供僧、建寺有极大功德的时候,功德已经没有了。功德是什么?达摩说功德是本体空寂,也就是我在第16品解释的,功德是回归到本性,通达空性的力量。你越接近空性,功德就越大。你的智慧力量越强。显然,梁武帝不明空性,凡事皆有所求,那他的布施、供养就成了人天福报,下辈子投身好的去处,可是依然在轮回里不停歇。

咱们回到刚才的这句“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是不是就理解了?如果你认为你的布施将有福报功德,再通俗点说,如果你觉得你的付出应该有回报,那你的福德并不大。反过来,如果你布施的时候,从来没想过此举会有福报功德,也就是你根本没想过要回报,这才会有极大的福报和功德。在此,你不得不佩服佛陀对人性的通透,你如果是想要回报,哪怕起了这一念,哪怕是潜意识里起了一念,那么你的布施就是一种交换,你的境界不过尔尔,不用自以为多么善良无私。当然,你确实能换来同等的回馈,但不是无法估量的福德。佛陀把咱们凡人看的透透的。

你说那我还要不要放生,寺院的功德箱还捐不捐钱?看你当时的一念,如果你觉得并无众生可救,也不存在救众生的这个“我”,也并没有救众生的这件事。那恭喜你,你的福德比那个用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人还要大。同理,你捐钱,给了就行了,这件事已经不存在了,这就是极大的福德。

─────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

须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你怎么看?可以因为外表的形象完美就说这是佛吗?不可以,世尊。如来不应该以色身形象的完美来定论。为何呢?如来说,色身完美,并非真的有一个“色身完美”,只是假名定义“色身完美”。须菩提,你怎么看?可以因为具足相好庄严,就说这就是佛了吗?不可以,世尊。如来不应该以相好庄严来定论。为何呢?如来说,相好庄严,并不是真的有一个“相好庄严”,只是假名定义“相好庄严”。

这一品,我们来说说佛的外表: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佛陀的色身中,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特征,称为“相”,约略可分为三十二种,叫作“三十二相”;细微难见,不易查觉,而能使人生起欣喜爱乐之心的,就称为“好”,共有八十种,叫做“八十种好”。由于这八十种好是随三十二相而有,所以又称为“八十随形好”。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百度看看具体哪三十二相,哪八十种好。总之,佛陀色相完美至此,渡众生就是一大方便。这样的色相不是无缘无故就有的,而是生生世世轮回中,不断修行,而报得的。所以你看,这就是真正的福德显现,佛陀无量劫以来做的善事,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馈(佛陀出生帝王世家),更让他整个身心样貌都成就完美。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的性格相貌,说到底是因果,是和你生生世世的所作所为有关。至于我们说性格外貌是遗传父母,那是太过浅显的表相。如果说性格大部分是遗传的天生的,那性格本质上无法改变。可是因为修行,彻底转变性格的,却大有人在,而且转变性格还是修行最基本的益处。还有转变相貌气质、转变命运、转变生死的,也非常普遍。为什么?因为功德,使你离因果远了。

————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你不能对如来有这样的念头,认为如来说了法门。不能这样想,为什么?如果有人说,如来说了法门,即为谤佛,他没有理解我的本意。须菩提,所谓说法,并没有“佛法”可以说,只是假名定义为“说法”。那时,须菩提对佛说,如果有众生,在未来世,听闻您这个说法,会相信吗?佛说,须菩提,并无众生,也不是“没有众生”, 所谓“众生”,如来说这也只是一个名号而已,假名定义为“众生”。

佛在此,再一次提醒须菩提,一定不能着相,这里强调的是“法相”,也就是“佛法相”,佛法也只是名相定义,佛法不是实质存在。你要成佛,必须放下“佛法”。须菩提当时是阿罗汉中的智慧第一,以他的境界,“我执”已经很少很少了,关键是要破“法执”,因为他们天天问佛修行的问题,听佛陀解说,很容易执着佛陀说的,一执着就着法相。那应该怎么做呢?如理的做法,是修行中遇到困惑,你阅读佛经也好,找人指点也好,点通你了,你领悟了,就要立马忘记这些教你领悟的方法,忘记教你的这部经,这个人;也要忘记你是如何领悟的过程。如果经文看不懂,或没人点通你,你也不要钻研了,放一边再说,等待因缘。你能当下放下不管,也是一种悟。最忌讳苦思冥想钻牛角尖。修行和求世间学问是相反的。到最后,你行住坐卧,都不觉得这是修行,你恰好就在修行中,就合大道了。

─────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佛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实际上这个境界正是“无所得”。佛答:正是,正是!我在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里,没有一个念头认为这叫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在此佛对须菩提的悟性给予肯定。

────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再者,须菩提,诸法平等,无有高下,这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去修持各种法门,即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这些所谓的善法,并不是有一个“善法”,只是假名叫“善法”。

佛法里有八万四千法门,八大宗派,无论你修持哪个法门: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密宗的大手印大圆满法门等等,无论你入净土宗、禅宗、天台宗、还是密宗等宗派,你必须“无相修行”。念佛,没有一个我在念,静坐,没有一个我在坐。放生布施,没有我在做这些善事,这样就很容易契入无上正等正觉,得到大智慧。

————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假如三千大千世界中像所有的须弥山王这么多的七宝聚在一起,有人拿它用做布施。如有人对这部经,甚至于只对其中四句偈语,信受奉持,给他人讲解,那么前面作布施之人的福德,赶不上他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以至无法用数字来表达。

这一品再次说明,如果有人能信受奉持这部经典,甚至里面的四句偈语,然后为别人解说,让他人受益。这样福德,比用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须弥山王的宝藏去布施还要大的多,大到无法计算。那么我也再次强调一下,佛法是心法,你听闻佛经,修持法门,如果于心性上得到受用,也就是你的内心平静了,轻松了,烦恼、噌恨、欲望、困惑减少了,很多人、事、物能放下了,过去看不惯的现在都看得顺眼了,这就是无量功德。反之,心性上没有受益,即便放生、念经、布施,那也是非常有限的回报,不过是慈善而已。这是佛法和世间慈善的根本区别,也是无为法和有为法的分水岭。

————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须菩提,你要知道,你们不要以为如来有这个念头:我要普度众生。须菩提,不能这样想。为什么?因为,在如来看来,并没有众生得度。如果如来眼中有众生,那如来就着众生相了,就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须菩提,如来说有“我”,实际上并非有一个“我”,而凡夫则会认为有“我”。须菩提,“凡夫”也是概念而已,不是实有的,只是假名“凡夫”。

说到这里,金刚经近尾声了,不妨为大家说说贯穿整部经文的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这四相究竟是啥。我相,就是执着有一个“自我”的存在,你一旦有了自我,就同时会分别他人:除我以外,都是他人,这就有了“人相”。同时,除“我”之外的其他生物,都有了它们各自的定义,这叫众生相。有了众生相,就会有“寿者相”,就会产生 “众生有命根,而这个命根是有期限的。” 这样的一个概念,这叫寿者相。比如,一只龟,说它能活100年。看到一只蚂蚁,说它活不过冬天。你对不同现象(主要是有生命的)存在的时间的定义就是“寿者相”。

这四相在金刚经里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而我没有特意去长篇大论解释,因为其中: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三相你搞不搞得清无所谓。它们是根据 “我” 相而来,关键是“我相”。你首先要知道,自我并不存在,自我只是一个概念,时间久了变成错觉:真的有我。这在佛学的“唯识论”里有详尽的论证,佛学上,有八识理论。其中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它们是怎么相互运作,形成了“我”,从而形我们的各种念头,“唯识论” 在此阐述的非常透彻。诸位有兴趣可以去研究一下,世亲菩萨写的《唯识三十论》。总之,你把唯识搞清楚了,世间心理学也通透了。顺便提一下,我们读到的经,金刚经、楞严经、圆觉经、无量寿经等等,大多是佛说的经典。论,比如唯识三十论、俱舍论、瑜伽师地论,基本上都是大菩萨所著的。地藏经和心经虽然是地藏王菩萨和观音菩萨所著,但这两位菩萨等同于佛。

────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你怎么看,能凭佛的三十二相好来定义这就是如来吗?须菩提答:是的,是的,以三十二相好看作如来之相。佛说:须菩提啊,如果以三十二相看作如来,转轮圣王也是如来啊。因为转轮圣王也报得三十二种相好庄严。须菩提说,世尊,我理解您说的了,不应该看到三十二相,就说这是如来。那时,佛说了四句偈语 “ 如果以色相来定义我,用音声来求我,那些人是走了邪道,不能与如来相应。”

这里重点说说最后的四句偈语,也是金刚经里著名的四句偈。意思是:如果你以为那个高大庄严,金光四射,一切相好的就是佛,你错了,充其量那是佛像。佛不是外表如何如何,而是内在的境界。你看六祖惠能,就是相貌平平,身材矮小,可是不影响其成佛作祖。同样,以音声祈求,也不能见到佛。佛不在外边,佛就是你。我们众生都有佛性,都是佛,只不过迷失了,所以佛就是你的心。哪一刻,你的心不沾染了,不执着了,醒过来了,刹那间你就成佛了。

────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你如果这样想,“如来不是以色相具足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这样的念头也不能有。须菩提,你如果起这个念头“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者,不认为有佛法存在” 这种念头不能有!为何这么说?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者,不会说万法不存在,而落入“断灭”的概念里。

这一品有点绕,但是你只要记住:佛是不入二元对立的,你既不能以色相观佛,也不能不以色相观佛。按此套路,你喝了一杯糖水,你不能定义,这个味道是“甜”,更不能定义,这个味道“不甜”。只要你不定义这是甜,肯定就不会有“不甜”这个概念了,对吗?甜,只是一个名词而已,你现在喝杯糖水,细细体会去,这只是一种你习惯了的味道。这就是佛说的中道正见,不分别,不定义,跳出纷纷扰扰的各种 “相”。当你能跳出这一切,不受概念定义的影响,那么,你就真的厉害了,因为,你可以反过来定义一切!让一切按你的想法来,你分分钟都掌控着一切。这个境界,属于修行上有所成就,尝到甜头了,在此你们姑且听之。若听懂了,那你很有慧根。

─────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如果有一位菩萨,用恒河沙那么多世界的七宝作布施。另有 一人,破了“我执”,在“无我”的境界里,安住不退转,那么这位菩萨的功德大于前一位菩萨的功德。须菩提,真正的菩萨是不会有福德这样的概念的,更不会贪恋。须菩提问佛:世尊,为何菩萨不受福德?佛说,菩萨所做一切善事,不贪恋执着,所以菩萨并没有福德这个概念。

这里的“得成于忍”,就是安住不退转的意思,“忍”不是忍辱,而是安住。你能时时安住在无我的境界里,那么修行就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比如,修忍辱,就如忍辱仙人那样:无辱可忍;修布施,通达无我布施,这些是真正的大乘菩萨道修行。

─────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时来,有时走,有时候他坐着,有时候躺着。这人不了解我说的真理。为什么这么说,如来,并没有从一个地方来,也没有往哪个地方去,他是不来不去的。这就叫 “如来”。

这一品寥寥数语,却含义颇深。佛陀想要表达的是:如来是安住在真空实相里的,这个实相的境界,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任何概念定义。所以,无所谓来和去,坐和卧。在如来的这个境界里,看宇宙万法,成住坏空,不过是因缘际会,缘起性空。包括宇宙本身,也是大爆炸产生,大爆炸就是因缘具足。宇宙中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种子遇土壤发芽开花是因缘合和;树木被砍伐,由工匠做成桌子,是因缘合和;人与人的相遇,也是因缘和合。因缘具足了,产生现象,但这个现象的本质是空。花朵盛开,终会凋落这是空;桌子最后会损坏,拆成一堆木材烧了,也是空;人与人有相遇就有离别,更是空。形成缘的条件不具足了,一切就回归到空性。包括宇宙本身。

我们了解了缘起性空的道理,放下对一切的执着痴迷,在佛的见地上修行,就能回归到那个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真空中。那一刻你知道,你并没有失去什么,你只是做了一场大梦。要说失去,就是失去了一个梦而已。梦里的一切,你都不会去追逐了,因为醒来后,你本自具足,本性里圆满具足。当你的心在真空实相的彼岸,再入轮回,你已经不被一切境界所动所转了,反而你可以转物转境。那种游刃有余,游戏世间的自在洒脱,那种绝对的自由,永恒的喜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啊,所谓极乐之境!这就是“如来”之境。

─────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於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把三千大千世界揉碎了变成微尘,你说呢,微尘多不多?非常多,世尊!为何呢?如果这些微尘实质存在,那佛就不会说它们是微尘了。所以,佛说“这些微尘”,实质上并没有“这些微尘”,假名为“这些微尘”。世尊,因此,您说的三千大千世界,其实这些世界并不真实存在,只是假名叫世界。为何呢,如果世界真实存在,那就是实相,实相只有一个境界,也就是梦醒后的境界,叫“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并没有这个“一合相”,只是假名叫“一合相”。须菩提,我姑且说的这个一合相境界,其实根本无法言说,但是凡夫众生总是头脑里有一个概念,觉得有一个境界叫“一合相”,而不断探索研究,想要达到那个境界。

所以,金刚经里佛反反复复提醒、强调、告诫我们,不要以凡夫的三观去思维佛义,你只有先相信佛说的这条解脱之路,一定能让你到达彼岸,然后你要做的是上路!而不是在原地不动,把时间浪费在各种质疑、揣测中。如果你怀疑,更要上路体验佛陀的解脱道。释迦摩尼佛最伟大的地方,不在于他经历种种磨难苦修,不畏生死,最后悟道成佛,而是他把这条成佛的路,毫无保留指出来了,如果我们从来没有上路,还在用睡梦中的见解去分析思维,那你并没有从佛经中受益。你只是学到了知识。知识学多了,充其量你也就是博闻多识,有点谈资而已。但是各种知识形成的知见,各种凡夫人道的观念牢牢束缚住你,形成所知障,障碍了你本有的大智慧。

————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如果有人这么说:佛说的话里,有我怎么样,他人怎么样,众生怎么样,寿者是怎么样的。须菩提,你怎么看的?此人理解我的意图吗?须菩提回答:不理解,世尊,此人不理解你说的意思。为何呢?因为只要是佛说出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并没有一个“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只是为了方便交流,假名为“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者,于万法都应该持如此知见,如此理解。不能生起对“佛法”、对“法门”的执着,因为所谓佛法,并没有“佛法”,佛法也是假名概念。

金刚经里最常见的句式就是,**者,即非**,是名**。我们也要时常按佛的这个套路去观世间万法对万事万物,了了分明,但丝毫不粘着,如这一品的名称一样 “知见不生”。无论什么概念、定义,都不执着,不受之影响。即便是佛法。你要知道,佛法也只是度你过河的船,只是指明方向的手指。你顺着这些名相概念,上路修行,到达彼岸,而不是只顾研究这只船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牢不牢靠啊,谁做的呢,怎么想要做一艘船呢?诸如此类于解脱毫无意义的问题。并且,靠岸了,你要毫不犹豫弃船,才能上岸。你一直背着这条船,舍不得扔,或是不敢扔,那么你仍在河里打转,无法登岸,无法证得实相。这条船反倒成了困住你的东西了。

————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须菩提,若有人用装满无量阿僧祗世界的七宝去行布施。另外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受持读诵这部金刚经,哪怕只有其中四句偈语,能为他人讲解。后者的福德比前者更大。如何才是正确为他人演说呢?不执着一切相,心性安住,如如不动。这样就是以身表法了,就如同为他人演说金刚经了。为何这么说呢?因为世间的有为法,都是缘起性空的,如同梦幻泡影,刹那刹那生灭的,像朝露和闪电那样。

佛说完此经,须菩提长老,以及与会的诸比丘、比丘尼,还有一些在家修行的居士,这里叫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这些大众听闻佛说的,非常欢喜,信受奉行!

这个结尾,出现了最后一首四句偈语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句话,直指真相,可以说是非常犀利。一句话:所有世间万法,人、事、物,都是毫无意义的,如在梦境中。你说做梦有什么意义?你在梦里头做了皇帝,统一天下,成就霸业;或者你当了科学家,发明创造,影响了人类历史几百年。这梦里的一切丰功伟绩,等一觉睡醒,又有何意义?所以,这场人生大梦,你现在即便没有醒来,觉悟成佛,也要先观之如幻梦,有那么一个知见,就和佛的见地相应了,这样的观念,叫正见。

很多人不服气,凭什么佛说的就是对的?好,回想一下,小时候蚂蚁玩过吗?墙角根的好几窝蚂蚁,经常为争抢一粒剩饭,一只死苍蝇而发动战争,倾巢而出,打得不可开交。从蚂蚁的角度来看,有负责打仗的,有负责后勤的,有负责守家的......井井有条;觅食、搬家、干架,活得热热闹闹,作为蚂蚁这一生多么精彩!可是在我们看来,有何意义呢?蚂蚁的一生再怎么伟大,于我们人来看来也就是一只死苍蝇的事儿。那么佛看我们人道,就如我们看蚂蚁。地球都已经存在46亿年了,而我们人类,这一期的文明,到现在不过几千年,不要太高看了自己。不论你信不信神、佛啥的,不妨站在更高的层次,学会俯视,把时间空间拉远了看,我们真的很渺小,因此有必要为任何事情执着纠结吗?当你自命不凡的时候,你怎么知道,没有更高维度的众生,在俯视你,和你身边的死苍蝇?哪怕你把这只死苍蝇称作“伟大”,“传奇”,“成功”。

于是所有人都会问:那我们活着有啥意义?人生有啥意义?按佛的观点和视角,如果你不能利用人道的条件和时间如法修行,积攒福德,那么你的这一期生命,可以说毫无价值。反之,则活出了生命全部的意义。我知道很多人不会认同,不认同的理由有千千万万,不过仔细想一下,无论你在这世间如何如何,到最后可不就是梦幻泡影?佛教有这么一句话 “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说的是,临命终时,你什么都带不走,但是你造的业,会紧紧跟随你,掌控着你的下一个轮回,该还的还,该受的受,一如我们现在这个生命的种种现象。

真相大部分人是不愿意接受的,真理只在少数人那里。所以这部金刚经,佛说是为最上乘者说。

-------------全篇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