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正想要阅读清明节中华经典语录,想要了解清明节中华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豆豆语录网精心整理了清明节中华经典语录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阅读,那么,下面这些清明节中华经典语录内容,如希望是您喜欢的。
清明节中华经典语录
中华恐龙园清明节门票是不打折的。中华恐龙园门票是120元。
清明节中华经典语句
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黔江烈士陵园纪念馆所记叙的英烈中,最著名的一位当属万涛。《辞海》中有这样一个条目:“万涛(1904—1932)四川黔江(今重庆黔江)人,原名诗楷,号铁民。土家族。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起历任中共鄂西特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二路党代表、湘鄂西中央分局军委委员、第三军政委、湘鄂西省委常委和军委会主席团委员,是湘鄂西苏区和红军创建人之一。
万涛烈士出生在黔江冯家镇桂花村地,他在这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19岁到重庆求学,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改名万涛,先后在武汉、重庆、鄂西从事革命斗争。1926年赴上海,在党中央机关工作。1927年,湘鄂西农民暴动失利,为贯彻党中央“八七”会议决议,恢复和发展农民革命运动,万涛以中央巡视员身份到了鄂西。1928年1月,中共鄂西特委在沙市成立,万涛任特委委员。这年冬,他在华容县指导反抗敌人清乡斗争中不幸被捕,在狱中英勇不屈,后经组织营救出狱。出狱后,万涛与周逸群、段德昌等一起,领导了鄂西根据地的游击战,并最终完成了洪湖地区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929年6月,党中央派万涛(化名王德)与贺龙组成湘鄂西特委。1930年初,任红四军二路党代表。7月,红四军与红六军在湖北公安胜利会师,组成红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后为邓中夏)任政治委员。为巩固和壮大洪湖革命根据地,挫败了敌人一、二次围剿,万涛做出不懈努力。
1931年1月,党内以王明为首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等支持下,取得了党中央领导地位。同年3月,王明派夏曦到达湘鄂西,对苏区斗争予以全盘否定,并强行改组特委,成立湘鄂西中央分局,夏曦自任书记。周逸群的领导权被剥夺。1931年5月,周逸群以巡视员身份在岳阳贾家凉亭检查工作时遭敌人埋伏,不幸牺牲。
1931年夏天,洪湖发生特大水灾,蒋介石趁机对湘鄂西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此时,万涛任前委书记兼红三军政委。经多次顽强战斗,10月8日,红三军取得胜利回到洪湖。但就在这时,长江南岸的红九师失利,夏曦推脱责任,发出了《湘鄂西省军委会对第三军巡令》,“撤消万涛同志政治委员之职,调后方工作”。
被排挤出红三军后,万涛回到地方工作任省委宣传部长。在此期间,他不顾自己处境艰难,负责出版《洪湖日报》,在报上撰文批判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毫不妥协地与王明、夏曦的“左”倾机会主义进行斗争。然而,在夏曦把持下,湘鄂西党内开展了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反倾向”斗争,批判万涛的“右倾机会主义”倾向。1932年夏天,正当蒋介石调集10万大军,对湘鄂西发动第四次围剿之时,夏曦却在苏区发动“肃反”运动。万涛被扣上“托派”、“反革命高等坐探”、“改组派首领”等帽子,被杀害于洪湖瞿家湾青龙庙,年仅28岁。
“洪湖含悲唱挽歌,荆江挥泪祭英灵”。1957年12月,在万涛被冤杀的25年后,国务院拟定的《湘鄂西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中,列进了万涛的名字。1984年9月,国家民政部门向万涛遗孀冉启秀,颁发了万涛同志《革命烈士证明书》。
黔江因有万涛烈士这样的土家族儿子,而成为红色旅游胜地。万涛光辉的革命生涯,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坚持和捍卫真理,并为真理而献身的气节,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黔江官渡峡景区因万涛而熠熠生辉。
黔江烈士陵园纪念馆所记叙的英烈中,还有1959年8月牺牲在西藏彭错湖平叛战斗中的英雄胡汉钊,他也是黔江人民的骄傲。
胡汉钊,苗族,黔江县濯西乡张家村人。1956年参加人民解放军,编入9231部队(即54军)134师400团4连,任副排长。1959年入藏投身平息达赖反革命叛乱的战斗。8月27日,位于彭错湖畔的底金山战斗打响,胡汉钊左手腕被子弹射穿,他边跑边射击,一梭子撂倒5个敌人。刚冲上一个山头,埋伏着的10名匪徒猛扑过来。他沉着应战,一排子弹将10个敌人全部打死。这时从另一方向射来一梭子弹,胡汉钊胸部鲜血直涌,他咬着牙扔出一颗手榴弹,晕倒过去。这时部队发起了冲锋,满山喊杀声把胡汉钊从昏迷中惊醒。他睁眼一看,9个敌人正在向冲上来的同志们射击。他不知哪来的劲儿,猛扑过去,一排子弹撂倒7个。剩下两个抡起刺刀朝胡汉钊扑来,子弹夹坏了,枪打不响了,胡汉钊举起冲锋枪猛砸,砸死一个敌人;这时另一个敌人举起大石头向胡汉钊砸来……部队冲上底金山后,发现胡汉钊身负3处重伤,壮烈牺牲。他一人击毙敌人23个。
胡汉钊的英雄事迹在报刊上传颂,在西藏家喻户晓。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追记一等功。胡汉钊生前所在连队,被命名为“胡汉钊英雄连”。西藏军区和共青团黔江县委发出通知,号召西藏军民和黔江青年向胡汉钊烈士学习。胡汉钊烈士遗体安葬在西藏加林烈士墓。黔江革命烈士陵园开辟了“胡汉钊烈士纪念室”。
如今,黔江革命烈士陵园,通过20多年的管理、维修,墓茔整洁,花草秀美。每年清明,人们扶老携幼前往祭扫,缅怀英烈事迹,重温纪念碑上那句毛泽东诗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在庄严、肃穆的扶眉战役纪念馆里,陈设着一份1953年8月上旬刘永成烈士的父亲刘哲清纪念儿子为国捐躯三周年敬颂的一份感想《刘永成烈士纪念》:
烈士革命十三载,
艰苦作战百余场;
位列三军副团长,
扶眉战役阵中亡;
抛弃全家老和少,
为国杀敌保家乡;
逝世于今已三年,
青史留名有荣光。
刘永成同志是陕西省合阳县独店乡秦城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2兵团3军7师21团副团长,我党的优秀党员,我军杰出的指挥员和模范军政干部。他用自己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的实际行动,在解放大西北的战场上洒下最后一滴血,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奏响了人生最壮丽的赞歌;他的光辉业绩永载人民解放战争史册。
抛家弃学 投身革命
刘永成的老家在合阳县秦城村,家中有良田110多亩,父亲主持着家务,在县城开设了酒坊、醋坊,还开办了“救济医院”。全家人不愁吃,不缺穿,生活比较富裕。
刘永成的大哥刘百成(后更名为秦武山)1932年5月参加革命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参加红军。1933年至1937年任陕甘苏区特委委员、书记及红一方面军前敌总指挥部地方部群众科科长、八路军129师民运部部长;解放后任陕西省民政厅副厅长。
刘永成1917年12月出生在陕西合阳县城,并随父母在县城上学读书。他在合阳中学接受了马列主义,特别受到大哥刘百成的革命思想的影响,1936年9月朱德率领红军途经合阳县城去山西,此时正在合阳中学就读的刘永成,决心抛家弃学,投奔革命,参加红军。他清早给家里写了一封告别书信交给了老师,并让老师等到晚上再转交给他的父亲,自己就跟随着部队出发了。那位诚实的老师就按刘永成的叮嘱晚上将书信送到家中,刘永成的父亲读了书信才知道他的孩子刘永成已经离开了陕西参加革命,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从此,刘永成走上了革命道路。
驰骋疆场 屡建战功
刘永成同志 1937年“七七事变”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所在的部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转战于晋绥抗日前线进行抗日斗争,狠狠地打击日本侵略者。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他逐步成长为我军3纵2旅20团3营1连指导员。在淮北地区带领战士们坚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饱经战争风霜,磨炼出了他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和领导才干,又被提升为3营政治教导员、营长等职务。1948年春,刘永成由20团1营营长调任21团政治处副主任后,更加关心战士们的进步,爱护战士们的身体,及时供应物资,保障供给。同过去一样参加部署战役,指挥战斗。刘永成不但具有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而且善于联系群众。3纵队曾授予刘永成“优秀的指挥员和模范政治工作者”光荣称号。
1948年秋天,在合阳县井羲坡反击战中,3营防线较弱,敌人疯狂猛扑,形势十分危急,刘永成从指挥所赶到前沿阵地,机智果断,指挥若定,多次打退了敌人反扑,保证了主力的安全转移。他常说:“我们对敌人应当轻(藐)视,但对于每一次具体战斗,却不能粗心大意,必须周密组织,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有把握消灭敌人”。
1948年我军曾两次攻击西安没有成功,第三次攻打西安时,刘永成任20团政治处副主任,他根据前两次未攻克的经验教训和敌我战术特点以及地形条件、敌我力量对比等情况修订了战斗方案,明确了火力配备部署及任务分工,终于胜利攻克西安,歼灭了敌人。
“等革命胜利了我就成家”
1949年7月9日,刘永成所在的部队追击国民党军队路过合阳县城时,师长张开基和政委梁仁芥把刘永成叫到跟前说:“永成呀,你上中学时就跟着部队走了,已经13年没有回过家,今天中午你带4名警卫员,骑着战马回家看看吧!”
刘永成心里非常感激首长对自己的关怀,13年了,他多么想回家看看。他举手敬礼,激动地回答:“谢谢首长!”随后带着4名警卫员飞速赶回秦城村家中。
到家的那天夜晚,姊妹们相聚在一起,大姐刘荷香问:“永成呀!你在部队上当的啥官?”刘永成说:“我啥也没当,我就是一个步兵、跑(追击国民党军)兵!”
大姐又关切地问:“永成呀!,你现在也30多岁了,赶紧成个家吧!”
刘永成笑着说:“不急,等革命胜利了,全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我就成家,你们不要为我操心!”
回家的那天深夜,刘永成睡一会觉就跑出去给马添加饲料。
警卫员们说:“刘团长,你累了一整天,赶快休息吧,我们能把马喂好!”
大姐刘荷香也对他说:“你安心睡上一会儿,让跟你来的兵(警卫员)去喂马吧!”
刘永成笑着说:“娃娃们瞌睡多,让他们睡去吧,还是我来喂马!今晚马得喂饱,明天还要靠它们追赶部队呢!”
英勇作战 血染扶眉
在扶眉战役中,第2兵团4军担负着大决战的穿插任务。
1949年7月10日晚,4军10师从礼泉出发,一夜急行军70余公里奔袭并占领了罗局镇和益店镇,切断了敌人西逃的退路;第2兵团主力于11日4时进至益店镇和青化镇,由北向南快速迂回到敌38军、65军和119军侧后。随之,3军、6军由青化镇东西线向南攻击,经lO余小时恶战,第3军9师攻克扶风,7师向敌38军55师所在毛家庄方向进攻。时任7师21团副团长的刘永成带领2营向敌55师右侧发起攻击。在战斗中,刘永成身先士卒,带头向敌群冲锋,经过反复拼搏,打退了敌人数十次进攻,终于将敌人压缩于午井镇以南渭河滩上。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面前,敌人溃不成军,仓皇逃窜。就在刘永成副团长带领部队在南武家追歼逃敌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向他射来,他的躯体摇晃了一下便倒在地上,为这场战役的最后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刘永成当年正在中学读书,受马列主义和革命思想的影响,义无反顾地走进了革命队伍。经过13年革命熔炉的千锤百炼,驰骋疆场,转战南北,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干革命。他先后参加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淮北敌后游击战争和大西北的解放战争,经过革命熔炉的千锤百炼,从一个农家子弟到一名普通战士,又锻炼成长为我军优秀的连指导员、营教导员、营长、副团长等指挥员;他是中国人民的忠诚的儿子,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刘永成烈士永垂不朽!
够不够~~
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世称“小杜”,他擅长七言绝句,在文赋方面有《阿房宫赋》传世。他的咏史诗更是立意深远,精彩绝伦,代表作有《清明》《山行》《江南春》等等。
1. 艰难同草创,得失计毫厘。
出自唐·杜牧《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在艰难的创业时期,微小的失误就会影响到成功的可能。
2. 人生直作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
出自唐·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人的一生就是活到一百岁,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一眨眼的工夫。
3. 艰难同草创,得失计毫厘。
出自唐·杜牧《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在艰难的创业时期,微小的失误就会影响到成功的可能。
4.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出自唐·杜牧《送隐者一绝》。公道人间唯白发,王公将相不曾饶。人世间最公平的唯有头上的白发,无论你是怎样的权贵,也避免不了年老白发的自然规律。
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自唐·杜牧《清明》。清明节天空中下着细细的春雨,行走在道路上,好像要魂一样凄凉。
6.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泊秦淮》。烟雾笼罩着水面,月亮照耀着沙滩,在那秦淮河畔的夜晚,不觉中接近了一处酒家。
7.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出自唐·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江南好地方,黄莺啼鸣、桃红柳绿;临水村庄、依山城郭,到处都有酒店幌子迎风飘。诗句描写了江南春意盎然、繁荣富庶的景象。
8.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出自唐·杜牧《题乌江亭》。这两句诗的江东楚国子弟,有许多英雄俊杰人物,也许能卷土重来夺取天下。杜牧是在咏史,对于项羽兵败发表看法。
9.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出自唐·杜牧《题乌江亭》。楚汉相争,项羽兵败乌江。有人劝其渡过江东,再整旗鼓,与刘邦决战。项羽却觉得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自刎身亡。作者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事情往往很难预料,能够经得起兵败羞耻的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10.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出自唐·杜牧《送人》。原诗是一首送别诗。今日虽然分开,可谁又能知道这辈子不会在别处又相逢了呢?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二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三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四
清明-【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追问
革命先烈,中华经典故事
要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