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经典语录

豆豆语录网提供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经典语录



张爱玲

1974年,在美国的张爱玲给洛杉矶华人学者庄信正写信,请求他帮忙在洛杉矶图书馆找寻《丁玲选集》这本书。她在信中说:“洛杉矶只有你们USC图书馆有本《丁玲选集》,1952年开明书店出版,有五个短篇是1927-30的,《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1930年春上海》等。似乎1931年开始转变,写《水》等。我想这一本香港总有,预备写信去问。万一没有的话,想请你在离开这里之前借出来,让我去影印一份。”

过了没多久,张爱玲再次给庄信正写信:“志清说丁玲的书哥大都有,可待影印,又建议我托你介绍在本地大学图书馆付费取得借书证,那当然值得。……我打过一个电话去,问知他们有她在延安时代很多冷门著作,等中大决定要这篇研究再去看。”

张爱玲这一番恳切地求助信源于她当时打算接受香港大学研究丁玲小说的工作。当然,除了赚钱,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张爱玲对丁玲始终比较感兴趣。她曾经在给哥伦比亚大学的夏志清教授在信中谈起丁玲:“我也觉得丁玲的一生比她的作品有兴趣。”

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和早年的丁玲

离开大陆二十多年后,张爱玲为何突然要研究丁玲?这不免让人感到好奇。丁玲比张爱玲大了十几岁,当丁玲成名时,张爱玲还是个小孩子。而当张爱玲1943年在上海横空出世时,丁玲已是经革命风雨历练的“武将军”。其实早在“左联”时期,丁玲的作品风格就已经发生明显转变,对于这一点,张爱玲也是十分清楚的。

张爱玲最早接触丁玲的作品,还是在上中学时。1937年,张爱玲写了一篇关于丁玲的书籍推荐——《书籍介绍<在黑暗中>》,发表在校刊《国光》上。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张爱玲就直接表达了对丁玲的喜爱,说她的《母亲》和《丁玲自选集》都给人特别深的印象。她还评价了丁玲的处女作《梦珂》和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认为《梦珂》“文笔散漫枯涩,中心思想很模糊,是没有成熟的作品。”但对《莎菲女士的日记》评价很高,认为这篇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强烈的个性,颓废美丽的生活,都写得极好。女主角莎菲那矛盾的浪漫的个性,可以代表五四运动时代一般感到新旧思想冲突的苦闷的女性们。作者的特殊的简练有力的风格,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出它的养成。”

1940年代的张爱玲和1930年代的丁玲

在延安时期,丁玲已不是单纯的作家,她还担负着许多行政职务。1948年,丁玲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作品于1952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张爱玲创作的鼎盛期在1943-1945年间,之后开始进入了沉寂期。除了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外,她与胡兰成第一段婚姻的结束也带给她无尽痛苦,而在创作上,面对新社会,她也面临适应新时代,发展新题材的困惑。

在抗战结束后,张爱玲除了创作了几部卖座的剧本外,她也开始尝试新题材,写了《秧歌》、《赤地之恋》等长篇小说。1952年,张爱玲离开了她熟悉和喜欢的上海,去了香港。在此期间,她的《秧歌》英文版在美国出版,这使张爱玲下定决心,将自己的创作方向转向美国。

1955年,张爱玲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本以为在写作上可以更进一步,但现实却给了她残酷的打击。《秧歌》虽然在美国顺利出版,但销量并不好,而《赤地之恋》更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1956年,张爱玲和徳裔美国人赖雅结婚,由于赖雅身体状况很不好,几乎陷于贫困状态的她不得不整日为生计奔波。当朋友介绍她香港大学研究丁玲的项目时,她就十分积极地做准备工作了。不可否认,钱对那时的张爱玲来说非常重要,但对丁玲始终怀有浓厚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延安时期的丁玲

与张爱玲不同,丁玲的写作生涯可以说几乎都和当时的大背景大事件关联在一起的。张爱玲认为丁玲在1931年开始转变,那个时间点正是丁玲加入“左联”和共产党。1933-1936年被国民党逮捕的这三年里,丁玲并没有条件进行创作。1936年到陕北后,丁玲主管文艺方面的工作,除了行政上的职责,她还经常深入群众中间。在这样的环境下,丁玲仍然写出了《田保霖》、《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风格更是由早期强烈的个人意识转变为描写广大农村现状以及农民斗争的大时代背景。

1952年,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得斯大林文学奖,这部作品随之被翻译为多国文字被广泛传播。以张爱玲对丁玲的关注度,她很可能也读过丁玲的这部小说,甚至也影响了她作品的文风。

延安时期的丁玲

解放后,张爱玲和丁玲甚至有过一次碰面的机会。1950年,张爱玲参加上海第一届文代会,会场几百人都穿着中山装,唯有张爱玲穿了一件旗袍坐在会场的后面。会议间隙,丁玲走到张爱玲身边,善意提醒她应与大家保持一致。当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家就站在自己面前时,不知当时的张爱玲作何感想?那时两人的身份地位已是差别很大,丁玲身居高位,而张爱玲则是努力适应新形势的惶惑者。

喜爱一个人的作品,必然会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表面看,她们两人的作品风格是完全不同的,丁玲在人生的每个转变时期作品的风格都不一样,张爱玲虽然也有意跳出自己熟悉的那个天地,试图去写更广大人民的生活,但终究因为隔阂感而不复当红时的盛况。丁玲可以说是完全彻底地融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阵营,而张爱玲尝试之后只能惘然作罢。当她去了美国后,就更与这片她曾经熟悉的土地绝缘了。

至于研究丁玲的项目,最后也因为香港大学没有批准立项而作罢。有人说张爱玲这样的大作家去研究丁玲,似乎不太说的过去,其实从民国时期以来,丁玲是较早有高度觉悟和女性意识的作家,她写于1942年的《<三八>节有感》,开门见山就说道:“‘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地被提出呢?”类似这样超前的思想,甚至比波伏娃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还要早。

1980年代的丁玲

张爱玲是绝顶聪明之人,她想要研究丁玲,一定也是看到了她身上不同凡响的、具有研究价值的部分。只可惜最后没有了下文,不免让人感到遗憾,否则我们应该能看到张爱玲对这位现代中国女作家及她一生命运的独特见解。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经典语句



倔强、任性、清高、矛盾、纠结、矛盾、善良、孤独、坦诚、精神自立、孤傲、理性、女性意识

茅盾说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她是一个叛逆女性,她有着一种叛逆女性的倔强。有人说那是性爱,莎菲没有什么性的要求嘛,她就是看不起那些人,这种人她看不起,那种人她也看不起,她是孤独的,她认为这个社会里的人都不可靠。那么她是不是就这样活下去呢?她得活下去,必得活下去,还是要活,怎么办呢?最后,她说: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吧!但她的精神,她的心灵并不甘心,所以她是苦闷的。她叫喊:我要死啊,我要死!其实她不一定死,这是一种反抗。那时候,这种女性,这种情感还是有代表性的。他们要同家庭决裂,又要同旧社会决裂,新的东西到哪里去找呢?她眼睛里看到的尽是黑暗,她对旧社会实在不喜欢,连同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她也都不喜欢、不满意。她想寻找光明,但她看不到一个真正理想的东西,一个真正理想的人。她的全部不满是对着这个社会而发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爱慕男人好看的皮囊,但是又鄙视他卑劣粗俗的灵魂。害怕因为一时的性冲动睡了这好看的皮囊后,自己对自己的鄙视才是无法容忍的。所以最后选择了离开……

莎菲是对自己床伴有着高标准高要求的女士,不仅要有好看的皮囊,还要有高尚的灵魂。

看完这篇小说,我对丁玲是很敬佩的。了解了丁玲的生平事迹,更是觉得她对性解放、政治、女权的认识,即使在今天也是非常前卫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