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看见柴静经典语录英语

看见柴静经典语录英语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看见柴静经典语录英语的话,这一篇看见柴静经典语录英语应该是您需要的。



看见柴静经典语录英语



看见柴静经典语句英语



柴静,一位央视的记者,著名主持人,一次偶然的邂逅,读了《看见》,此书,就好像看见一个女子的成长过程,从无知无畏的年少轻狂,到理解了解后的从容淡定;从初出茅庐的锋芒毕露到而立岁月的内敛恬静;从自以为是、过于用力的自我到冷静自省、客观自然的大我,没有华丽和自我标榜,没有夸大和说教,只是娓娓道来,只是不带偏见的表述,却自有动人心扉的力量,如此平凡丰富,如此深刻。

读书的过程中,看见很多感同身受的段落和情绪、很多不约而同的体会和表达,还有一些我自己心里有但是却被她说出来的通透。书里有很多经典语录,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失败不是悲剧,放弃才是。”

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细读了这本书,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我仔细一想,其实这就是这么个理,谁不渴望成功,不喜欢失败,可残酷的现实,既然有成功就注定有失败,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失败,不是这方面失败就是在那方面失败。

其实失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失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我们懂得在每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知道自己为什么失败?下一次我们该注意什么,这也是成功,不是吗?可悲的是,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在一次失败之后,就一撅不振了,整日沉迷在失败的痛苦中,这样乞不是这么一件可悲的事。

失败一直都不会是悲剧,失败证明你还去努力,渴望改变结局,期待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悲剧是你丧失了这种渴望,你开始麻木,开始放弃去改变的机会,这才是最大败局。失败了,不过是尝试失败爬起来,再去尝试。

失败并非没有意义,在不断追求的路程中人的生命依然得到彰显。如果从结果评判,那是成王败寇。如果从生命奋斗的不屈历程看,那些失败者也是。于是就印证了那句失败不是悲剧,放弃了才是无药可救。

央视著名主持人柴静的这经典语录,不知道戳中多少人的心灵。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深刻,值得阅读。

一、每个人物的出现都是柴静成长的经历,直播间录节目,对着镜头,三方连线,还要注意表情,语言,动作,甚至思维的灵敏反应。在新疆大地震的现场采访,从最开始的无知无畏,自我感觉良好,到接连的失败,到不自信,再到走出来…… 从自己,变成自己讨厌的角色,再变回自己……

史努比(书中人物)说:“你生活得太塑料,不真实,过分得体……要像打枪一样,有意瞄准,无意击发……”陈虻说:人家说,这个是陈虻招的?你可别让我丢人。“柴静自己说:我知道,自己身上已经开始散发着失败者的味道,再这样下去谁都会闻出来——在动物届,你知道,只要你散发出来那样的气味,几乎就意味着没有指望了,很快,很快,就会被盯上,毫不留情地被扑倒在地,同伴会四奔逃散,甚至顾不上看你一眼。白岩松说: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某粉丝找来说:”你觉得现在这样有劲吗?还找得到当初和听众之间那种信赖吗?“朋友说:你可小心,别变成最初你反对的人。

柴静走出来了,后来成了名嘴。十年后,还有另一个央视记者,叫王青雷,被央视开除了,写下一篇《告别央视》。他们都走出了他们的路,都是波澜壮阔,但掩盖不了一点,前者走出来了,获得了认同,并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了交点,在现实中找到了理想的位置。后者无法适应,逃离了。

柴静,骨子里的决心与毅力足以跌倒一万次,还能再站起来的刚强,她内心流淌着的是胜利的血液。我想人生路上,有这么一个标杆,我不会再害怕了,向柴静敬礼!

二、透过柴静的笔,第一次真正感受到非典笼罩下的北京城。柴静听到了职业的召唤走进病房,因为记者就应该揭露这个世界的真相。而医生的职业的召唤就是拯救患者,病人在哪里,医生就该在哪里。敢于在那个时候冲锋陷阵去采访,敢于在很多人因SARS而丧生却毫不退缩,勇者就是这样。死亡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恐惧,第一次走进毫无隔离措施的医院时,柴静也害怕,但调查员在距离病人几十公分,眼罩也没有戴,病人不停地咳嗽,柴静在调查员后面都想转头就走,这是对SARS的恐惧。而调查员在整个过程中,声音没有任何波动,冷静和沉着给了柴静勇气。SARS除了留给我们恐惧之外,还有就是死亡。在整个SARS过程中,不少病人因此而丧生,不少医生和护士因此而殉职。整个篇幅很大,描写了不同人面对非典的心态和各自的生活。非典的经历,也让很多人懂得珍惜和拥有。妹妹来给她送东西,晚上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隔着三四米远,让妹妹站住。说:放下,走吧。在柴静的文字中,那么真切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亲情的伟大。

三、一个新闻事件,柴静曾说,她会关注新闻中的人。人是万物的尺度。当然我想人的尺度建立在自然之上,人作为尺度的标准性,实质上分分秒秒都在收到来自万物的困扰,柴静曾说,对人的认识多深,呈现才有多深,但是我想,这一份认识一定少不了重要的因素,比如:环境。

双城的创伤,主语是双城,也就是事情发生的主要地点不是上海不是北京不是纽约而是双城。双城定有特别之处。这一篇中绝不缺少对环境的描写,河西走廊,贫穷小镇,三万多人,几户灯光,白杨树围绕的村子,西北壮阔天空,土崖。贯穿全文的粗犷的勾勒,对大环境的交代,已经让我们对事情的发展有了初步的判断。一个西北村庄的落后与封闭,造成了悲剧。单单这样就可以吗?那我们可以继续思考,是什么让一个村庄落后与封闭,你可以想是贫乏的资源,或是地处偏远,而我想更明显的是人的观念。接下来,我们可以关注人了。柴静在这篇文章中展现的人物比很多文章都要多。或许是采访过程的真实展现,但,我相信柴静在选取每一个采访对象时,都别有用心,别有意义。因为他们每个人都代表了在环境影响之下造成创伤的重要点,点连成线,答案就在线的另一端。我想12、13岁的我们,也一定都带有苗苗一般的天真,倔强,善感,对友情看重,对爱情的懵懂与期待,开始慢慢学着成熟,为家庭担心。当然,我们也有属于我们的小小的误会,那时的年轻,似乎心事一经触碰便惊天动地。我们太像了,每个人12、13岁的时候,都是很像的不是吗。这是个很重要的年龄段。但是,为什么苗苗和她的朋友却选择了极端的方式?

我想到的是孩子的教育,这个时候,这个年龄,小小的团体,无论做什么,他们甚至无法清晰的分辨对与错,也无法要求他们理智的对待一切。所以任何团体的行动,都会被他们视为至上的无法撼动的友谊的见证,或是说一种检验。所有的孩子想要表达自己对友情的忠诚。而学校,真的也没有寄予他们及时的教育,心理指导。我们无法说清,是由于贫穷还是什么。以为粉刷了当下的创伤——桌子上的刻痕,就可以粉刷印在孩子心中的创伤吗?对于非要等到出事之后才会弥补的人,我们常说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那么对于出事之后,仍然怀有逃避心理,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学校,让人悲哀。

节目以无解为结尾。事情真的是无解吗?柴静和同伴没有选择在电视节目中把事件细节展现,这是新闻的政治正确,但如今通过文字我们已经知道真相了。后来,正如柴静所说,我们总在寻找一个答案,但是有些事情,是无解的。一个真实的世界或许就是这样。

四、如何挖掘事实真相,接受人性的千姿百态,感受人情世故?

有些调查时是要偷拍的,因为真实的世界往往在人的心里,不是摆在台面上的。柴静说:这样的报道需要的是坚硬的人,大家都不认为她适合。事实也是如此,最一开始的屡屡失败仿佛是给了证据,证明这样一个林妹妹一样的姑娘是不适合做采访的,太善良。可是,其实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她文弱的外表,不在于软言细语,而是因为不了解,不懂,就被糊弄,稳不住。所以,有了作者不眠不休的学习,在采访前做提纲,了解相关的知识,做假设,如果我是涉案者,我会怎么做?一遍又一遍的实践,推演,才有了一针见血的提问。作者在这个时候提到了她的偶像法拉奇,一个从不害怕的女人。其实在这里,我能感觉到,她也是一样的人,不服输,倔强,这种倔强不是表面上的蛮横僵硬,而是心底里的一股劲,拧着不放松。外边看起来柔柔弱弱,心里却坚持着去做好。不害怕,哪里有不害怕的人,只是不服输,一直向前走罢了。

文中提到善良的人才适合做这刚性报道,因为当他决定守护真相的时候,是绝不撤步的对峙。这种对峙,说的大一点,是正义,说的小一点,其实,是守护亲眼所见的真相。

五、柴静这句“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只要用心去体会一下该章节中的另一句话或许就能理解:“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这一章节叙述了一个“吸毒的女人”,偷窃,被捕后送去强制戒毒,戒毒所把她卖了,卖去卖淫。一个叫谢洪武的人,因有人看到他捡了 一张“反动传单”而被关押二十八年。 没有人会关注在意一个吸毒人的生死,或许我们不愿意去相信这是真的。年老身残的谢洪武,在“无卷宗、无判决、无罪名、无期限”的情况下被看守所羁押在一个“一米五宽,不到两米长”的牢房里,二十八年。何以至此?所长的回答是“……也是多年的事,好像他是自然而然的,怎么说,好像合法一样。以前几个所长把他放在疯人室里,我上来还照样……早没有想,如果想了早就处理了……”。都说他是精神病、唯一的亲人不敢过问他的下落,他在三十多岁的年纪一下子被人群、被世界遗弃了。二十一岁的大玮说,“在感染艾滋的人里头,有血液传播的,吸毒的还有嫖娼的,同性恋是最低层,最被人瞧不起”。在大众普遍的价值观中,同性恋被认为是恶的、肮脏的、是要被谴责唾弃和否定的。这三件事情的共同点就是:对个体生命的忽视。造成“忽视”的原因,就是顺着习惯思维,当把某一群体冠以模式化的特征后,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了统一化的脸谱。记得柴静说过,她关心新闻中的人。采访是生命间的来往,人与人的交往又何尝不是呢。你经历的我也许能幸免,也许不能,但是那些属于人性本质的东西,只要我愿意去感受,我们就能找到共鸣。生和死,苦难与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六、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里面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家庭是人类生活最亲密的部分,为什么会给彼此带来残酷的伤害? 全世界都存在难以根除的家庭暴力,没有任何婚姻制度可以承诺给人幸福,但应该有制度使人可以避免极端的不幸。在对家庭暴力的预防或惩戒更为成熟的国家,经验显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暴只要在第一次发生时干预得当,之后都不再发生。

李阳对柴静说:“大男子主义是这个文化给我的,不是我自己要大男子主义。” 柴静对李阳说。“坦白地说,那一瞬间是人性的恶?” 李阳的妻子搂着女儿,对她说:”可以恨爸爸错误的行为,不要恨爸爸这个人。

这些孩子会长大,他们会有自己的家庭——那会是什么样子?

七、山西山西,是呼唤,是感叹,更是悲切。山西人应该是有抱怨的,地位不上不下,没人管没人问。煤炭作为惟一的资源来发展经济,而且还要用来供应其他地方。在全国经济都在上升的大环境下,又没有硬性的环境指标,山西只能严重依赖于煤炭资源,于是不仅是国有开发,许多私人煤矿也运营,更不会愿意拿钱出来搞环保。人们不会像现在这样会担心环境的影响,黄土高原上的百姓,农业是很多有煤炭资源地区的主要生产,对于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来说,有一个另外的在农闲时候的收入,或许还有在占地时候的补贴,没有人会去反对。煤矿里各种事故,一直以来也没什么具体的措施解决,经济还是硬性指标,再多就是处理一些相关领导治标不治本。

柴静笔下的故乡山西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压抑感。有官员讥笑柴静,“你怎么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柴静回答,“我办的就是。”山西,山西。故乡情节是柴静对家乡最深切的感情,然而这里文字的沉重而悲伤,悲伤于那样深深的恋下,眼看失去的无能为力。当然,这段故事也同样贯穿于着柴静与奶奶的那段温暖记忆,不失温情。

八、郝劲松是爱管闲事的人,地铁里厕所收费5毛钱他觉的不合理,把地铁公司告上法庭;火车餐车上买瓶水,要发票,列车员笑说“火车自古没发票”,他起诉铁道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清华艺术博导陈丹青因为看到有非常优秀的学生因为考不过研究生政治和英语而无法师从他的时候,他说:“政治本来是一门学问,但我们的政治考试是反政治的,没有人尊敬这个学科。”

有些人习惯了服从、习惯了推卸责任,而每一次当不公降临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究竟有没有勇气去质疑、去反抗、去行动,标志这这个国家国民的思想活力和对法律的尊重。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渺小,于是许多人选择屈服。可是他们没有看到的是,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如果一个人不站起来,都等靠着他人来改变这个社会,那么这个社会将永远不会有改变,也永远都是死水一潭。一个人的力量即使微小,但是千千万万个“一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就是庞大的、令人畏惧的。要不要反抗,只是一个内心挣扎过后的选择而已。我们都承认这个社会很难改变,可是如果不去试一下,谁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呢?

九、真相是什么?柴静说:“真相就是无底洞的那个底。”我们来把这句话解读出来,即真相往往藏在最后的最后,只有在探索的路上不停止地前进,才有可能看到那个“底”。

重庆的土地拍卖案,其中的关键人物陈坤志说:“这个事件中没有人是正义的,别打着这个旗号,大家都是为了利益。”那些被陈坤志威胁掠夺的人,最初也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才涉及到这个事件中来,从这个角度上说,他们其实并不值得同情。在看到这一段时,我就想到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很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说得真好。大多数时候,没有人是无辜的,往往是自己的行为造成了结果,而这个结果表面上却不一定能够反映自己过去的行为。我们可能就是被这个结果表面蒙蔽了,所以才看不到真相。

没有完全的坏人,也没有完全的好人;没有完全的好事,也没有完全的坏事。想要得到真相,首先要做好接受它的准备——准备好在这个无底洞里一直往下挖,不因为任何东西而停止,最后的最后,才有可能看到那个底。

十、视频中,一只猫、一个女人(王),猫被女人踩死了,镜头后面的男人(李)把这个画面记录了下来。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残小动物的视频。但每个人确有不同的想法。王为了释放心中的压抑和苦闷。她说:她把猫想成了自己仇恨的人。男人(李)为了生计,拍这样的视频可能比他一个月的工资还要高。在他们看来如此简单的一个视频,却因发了网友的大讨伐。他们怕了,甚至逃离了原来生活的地方。柴静大费周折找到了他们,柴静很平静,记录了他们之间的谈话。还原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节目没有给他们同情,而是以他们真实的面目呈现。媒体的作用不是传递恨,而是以平和的态度,告诉人们的真相。柴静做到了这一点。

十一、书中对于当时灾情的描写并不太热衷,记录更多的是作者与灾民之间的交流。在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小村子里,一位刚刚在地震中失去儿子的父亲在废墟里轻轻地翻看,找出了一副象棋,他告诉柴静,这是前一天他与儿子下过的棋。这一个场景让我看了心酸。面对着亲人的遗物,回想起从前在一起时那些快乐的场面,让人想到“物是人非”这个成语,浸透了无法言说的悲哀。 废墟上的那对夫妻随手升起了火,煮了碗泡面,料包就浮在水面上,与面饼一起在水里沸腾,很容易地就炸开了,鲜红色的佐料像花一样在水里绽开。这一刻他们心中深深的无力与软弱。面对这样可怕的天灾,他们不知道等待着自己的会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可是又多么不甘什么都做不了。想必那废墟上的夫妻,也是这样的心情。 这一段段文字,平平实实的出现在书中,没有一点多余的修饰,但却好像写进了我的心里。没错,记录下来的就应该是最真实的,真实才能触及到内心的深处。

十二、卢安克,一个德国志愿者,在中国十年。卢安克,这样一个在中国偏远地区待了10年,说离开这群孩子就是失去生命。但是当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家庭,选择尊重妻子的决定时。他得离开,不能够继续这样的一件让他看为生命的事。他说我已经不是一个单身汉,已经不可以根据我一个人的想法来决定事情,她有她的梦想和需要,女人就是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我理解,我不能不理他。不能够去判断这个决定是对是错,也不能说这是个遗憾,但是总有些无奈,现实的无奈,教育是伟大的,人却还是渺小的。但是他的存在,就是一种力量。柴静似乎并没有把卢安克当成采访对象,而是把他当做了朋友,几年之后仍然和卢安克保持着联系。这可能就是柴静的耀眼之处吧。

十二、在书的结尾,柴静是用来怀念陈虻的。陈虻不死,因为柴静从一开始进入央视,就是陈虻负责她的工作和知道柴静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一直到陈忙去世,对柴静的影响,以及给柴静带来的很多工作上面的感悟都是无法磨灭的,虽然陈虻人已经离开,可是对柴静的影响至今,甚至是以后。柴静是一个倔强的人,起初对于陈虻的固执是很不服气的,柴静自认为有想法的人,在慢慢的犯错误中,发现因为自己的蒙昧和无知,把一步之遥走成了万水千山,原来,暮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渐渐的在陈虻离开,失去了一种心里依靠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要真正的做自己。陈虻原来一直没有离开,以至于让我怀念这么久。

柴静能够成长的原因,很大基础上是因为她一直自省,她曾直面自己过于“煽情”或者“太过用力”的采访方式,直面自己初期的僵硬的新闻播报,还有内心预设的高于他人的道德立场的采访角度,她说:“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她让自己保持理性,避免自己过于理想主义、过于文青感性,有时仍然被采访者感动。虽然她的采访方式,现在仍有争议,但是她开始懂得怎么真正去接触采访者,就是理解与感受:“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我想任何一个职业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所在的,一个记者,或许过度的感性无法是她保持足够的客观理性,但是,一个优秀的记者最基本的 ,不是一个为了追求结果,不断质疑,探求的机器,而是一个完整的人吧。柴静因此而独特。

这么多,挺累的,给个赞,给个关注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