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篇经典语录
我了解到的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 民可/是由之,不可/使知之。
第二种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至于怎么理解,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钱穆译】先生说:“在上者指导民众,有时只可使民众由我所指导而行,不可使民众尽知我所指导之用意所在。”
【杨伯峻译】孔子说:“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
【傅佩荣译】孔子说:“对待百姓,可以使他们走在人生正途上,却没有办法使他们了解其中的道理。”
由,遵从,遵照。或作用讲。
乍一看,一代先师的孔子怎么可能说这样的话呢?只能让老百姓跟着听从,而不能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听从,这不是愚民政策吗?怪不得文革期间孔子思想会受到批评,像这样的话应该是让某些人误解了,曲解了孔子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中庸》说:“百姓日用而不知。”也是说的这个意思。老百姓都是善良朴实的,文化程度又不高,所以有些政令、礼制、法律法规,可以使他们先遵照执行,不必让他们都明白其中的道理。试想一下,如果上位者的每一项政策举措在老百姓遵从之前,先使家喻户晓,再逐门逐户传达解释,务必让他们通晓明白了才执行实施,这样可行吗?那就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了,光是让老百姓逐个明白理解,政策举措都失去了它的时效性了。
正因为这样,孔子和孔子的学生都在讲上位者的德行,他们希望上位者有贤德、有贤能,能够使民以义,使民以时,处处为老百姓考虑,尽可能多的照顾他们的利益。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5》)”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治长15》)”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2》)”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论语泰伯4》)等等,一方面关爱百姓,另一方面请上位者修德修行。
针对本章,我们要挖掘内容之深层含义,不要被表面文章所迷惑,也不要让文革的悲剧再一次上演。当然现代社会讲究公开、公平、公正,老百姓的素质也得以一天天提高,所以在民可使由之的基础上,有可能的话也可使知之,社会的稳定和谐不就是这样吗?。
【再读补漏】古文给我们的困惑一是句读的不确定,二是词语的多义性。这样看,好像句读特别重要,当然一句话如果断不好,势必会造成很大的歧义。比如本章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它不仅仅只有这么一个断法,它可以这样断: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那么我们看第一种的解释和语句想要表达的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说如果民众可以顺从就使用,如果不能顺从,就让他们明理。这种说法好像比正文那样的断法好听一些,冠冕堂皇一些,把执政者的形象也明显拔高,也行得通。可是我们看古往今来的历史中,有没有这样的执政者有如此人性化的执政理念和具体操作,没有,说明孔子想表达的思想不是这样;
我们再看第二种的解释和语句所表达的思想,这里要联系上一章《论语泰伯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来解释了。是说如果民众懂得诗礼乐,那就使他们自由。如果民众不懂得诗礼乐,那就让他们来学习知道。着重点放在针对民众的教化程度上,可行,他们自由;不可行,他们得受教育。这也说得通,也符合孔子的思想,但我们想来,即使民众懂得了诗教礼乐,这个“由”解释成“自由”好像有悖于孔子教化的目的。在整部《论语》里,孔子对“民”的解释都是指“民众”,对民众的愿望是希望“上能使民以时”,“使民也义”,而民众自己呢,则应当效法顺从有德行的君子。与自由无关,所以这样断句仍显不合理。
当然学术界还有下面变样的句读: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二种句读都可读得通,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不从日常的谈话方式入手故意句读的嫌疑。这样我们没有再深入探讨的必要了,因为正文中的解释不仅合理,而且根本没有别人所猜疑的“愚民”观点。当然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说这一定正确,但较孔子一贯的思想,窃认为这样解释是较为妥当的。
现如今的很多政策,它的第一要务是执行,第二才是宣贯,如果宣贯不行,难道就不执行实施了吗?
《论语》中的名句:1。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说(yuè) ]通“悦”。 ③[愠(yùn) ]恼恨。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出自《论语•公冶长》。【译文】孔子说:“……以前我和别人交往时,听到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 今天我和别人交往时,我不但要听他说的话,还要考察一下他的行为……”人说多了谎言就不能让人相信了。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译文: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 为人要谦逊好学,放下架子虚心求教。4。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论语•雍也》。①[野]粗野。 ②[史]虚浮。译文: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性情与礼仪要恰到好处。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以之为乐的事情,才是最让人开心的事情。6。子曰:“知①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出自《论语•雍也》。①[知(zhì)]同“智”。译文:孔子说:“聪明人爱水,仁人爱山。 聪明人爱动,仁人爱静。聪明人快乐,仁人长寿。”不同性格的人的爱好是不同的。7。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自《论语•述而》。①[识(zhì)]记住。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牢记知识,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 倦。对我来说,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孔子很谦虚。8。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出自《论语•泰伯》。 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子说的话。①[弘毅)刚强而有毅力。译文: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因为他负担的责任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有抱负的人必须有优秀的品质。========================个人理解。
涉及的方面很多,一言难尽,这里说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段话吧。
这句话习惯的解释是可以让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却不能够让老百姓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缘由,是愚民思想和愚民政策。但老夫以为不然,大不然!这句话的意思应当是老百姓虽然可以安排、指导他们从事具体工作,却没办法让他们理解这样做的道理和目的。这其实也是常见的情形,接受工作的人听完工作布置后,往往都是急于完成工作任务,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再认真去听关于工作意义和目的的解释。这样一来,就很少有人能够通过工作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孔子对此感到无奈和惋惜,所以才说出这么一句话。
应当承认,常人的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确实是有限的,也难以有突破性的提高,不可能对事物有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大家在网上就可以看到,只要出点啥事,立马就吵作一团、骂声一片,其中没有一点客观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即使出现一些客观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也没有人去听、去理。由此就足以见得“不可使知之”。
要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本意,首先要弄明白其中几个关键字词的意思。第一个是“知”字,不是我们现在知道的意思,它通“智”字,是智力的意思,指的是思想认识水平和分析判断能力。其次是“不可”这个词,不是我们现在的不可以、不能够的意思,而是无法的意思,通俗点说没办法。正确理解这两个字词,就容易理解这句话的原意了。
论语《泰伯》是儒家教人处世道理,是颜回死后,传承孔子道统的曾子,对学问修养的经验谈。他给我们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一,曾子有病了,孟敬子来问国家大事,曾子告诉他“君子所贵乎道者三”,这个“道”是儒家的孔门的人生之道。人之学道——做学问、受教育有三个重点。
第一点“动容貌,斯远暴慢亦。”就是人的仪态、风度,要做学问谈修养来慢慢改变自己,孔子曾谈过“色难”就是这个道理。温文尔雅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学习修养形成的。暴是粗暴,慢是傲慢看不起别人,人的这两种毛病,粗暴、傲慢差不多是天生的。尤其是慢,人都有自我崇尚的心理,讲好一点就是尊心,但过分了就是傲慢。傲慢的结果就会觉得什么都是自己对,自己一贯正确,这些都是很难改过来的。经过学问修养的熏陶,粗暴傲慢的气息,自然会化为谦和、安详的气质。
第二点“正颜色,斯近信矣。”颜色就是神情。前面所说的仪态,包括了一举手、一投足行走坐卧,一切动作所表现的气质;“颜色”则是对待别人的态度。例如同样是答复别人的问话,有人态度诚恳,面带笑容,和蔼可亲;有人则一副冷面孔。生冷脆倔,让人实在不好接受。“正颜色,斯近信矣”言谈语气和悦一点,可亲可近一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可不容易。出门在外社会上差不多都是一副讨债的冷面孔。要想做到一团和气,就必须加强内心的修养,慢慢改变过来。
第三点“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所谓“出辞气”就是谈吐,善于言谈。“鄙倍”是指说话粗野、庸俗小气。“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是学问修养的自然流露,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就慢慢改变了言谈举止粗野、庸俗的毛病。
孟敬子问的是管理国家政治的大问题,但曾子回答的是如何让做人修养的道理,教育他注重做人,从内心基本的道德修养做起。学问好,道德高尚,不论从政或经商,都能够得心应手。
二,这段讲了五个问题。第一,“以能问于不能”凡是所谓天才、聪明有才具的人,最容易犯一个错误——“傲慢”,就是很自满从不愿向别人请教。而颜回虽然高人一等,遇事唯恐看不清楚还要向别人请教一番。这也是诸葛亮之所以成功的一个条件“集思广益”善于集中大家的意见,增加知识见解,这就是“以能问于不能”的道理。第二,“以多问于寡”颜回是孔子的学生,知识非常渊博,还会问于不如自己知识渊博的人。第三,“有若无”他的学问非常渊博,而在待人处事上表现得非常平常,好像什么都不懂似的。第四,“实若虚”内涵深厚,表面上看起来却很空洞,平凡简单,普普通通。第五,“犯而不校”——不如他的人对不起他——下面的人对上面的人不尊敬为“犯”——从来不计较、不记恨。这五点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要每一条都能够做到确实很不容易。曾子说,我的朋友颜回,这五点都做到了。
三,“笃信好学,死守善道”认真的学习先辈的文化经验,绝对的服从真理,绝对的相信真理。真理是不变的,不受时代坏境的影响,不受区域坏境的影响,也不受物质坏境的影响。善道,就是最好的道路,最正确的方式和方法。一个人要有死守善道的抱负,就会“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危乱的时候,危险的地方不要去,因为这个地方的思想一定有问题,最好不去。动乱中的社会,不可以停留。“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他说如果真有救人救世的本事,而当前的机会不属于你,你也没办法去救,那么先把自己保护起来,充实自己。“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而且贵焉,耻也。”进一步告诉我们,社会安静和谐,有才能的应当为国家有所贡献,徜若没有贡献,还处在贫贱中,那就是知识分子读书人的耻辱。如果在一个动乱不安静,不上轨道的社会中,安享富贵,或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和途径来求取富贵荣华,这也是不对的,可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