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妈妈经典语录-豆豆语录迷
返回
豆豆语录迷
菜单
造句大全 组词大全 句子大全 个性签名 心情说说 经典语录 换背景

育儿妈妈经典语录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11-22 点击:
经典语录 > 经典语录 > > 育儿妈妈经典语录
《育儿妈妈经典语录》正文内容

育儿妈妈经典语录

郑玉巧的,还有松田道雄的定本·育儿百科 ,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2

李玫瑾作为中国公安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她的育儿语录常被家长认为扎心、犀利,一针见血。

因为站在角度不同,所以深度不同,因为长期研究心理学,她的观点常常令人醍醐灌顶。

整理了李教授的20条育儿语录,希望能帮助大家。

1、孩子6岁前要管好,不然以后就管不了了。孩子4岁时你拒绝他,他最多在地上打滚,等他14岁拒绝他的时候,他就会离家出走,服毒自杀了。

从哪几个方面管呢?例如克制任性,防止压力,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学会挫折等6个方面。

2、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的承受力越好。

尤其是家有儿子的,千万不要百依百顺,很多逆子都是宠出来的。

3、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管考不考得上大学,不要紧,如果你想开店,我就给你启动资本,千万不要做一个无所事事的人。

4、挫折忍耐力跟意志力有关,而意志力的培养不是靠智力,而是靠体力,在孩子小的时候,多做些体力上的活,有好处。

5、二胎家庭两个孩子发生矛盾怎么办?不要把精力放在护着小的上面,而是放在大的上面。

6、孩子在1岁前,甚至是3岁以前,最好是由母亲抚养。

人在生命早期是很无助的,认人是最早的情感依恋,父母才能给孩子安全感。

7、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

孩子的每种行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系。

8、心理发展有关键期,12岁以前称为依恋期,12-18岁成为青春期;依恋期需要家庭教育,青春期需要社会的参与。

9、孩子的心理阳光成长比智力重要。

我宁愿我的孩子是个普通的快乐少年,也不愿他成为心理压抑的学习机器。

10、一个人如果在小时候没有被善待过,就别指望他成年后会善待这个社会。

11、4、5岁是人格教育的关键期,所以家庭教育要重视人格教育。

12、一个脾气暴躁、容易激动的人,其早年的抚养一定是亏欠的;一个平和大度的人,其早年的抚养一定是到位的。

13、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

孩子最好的朋友往往是他最容易倾诉的对象,了解孩子最好朋友的行为,也是了解孩子的过程;如果最好朋友不太好,就问问孩子他的优缺点,表达你的意见就好。

14、让孩子参与家中大事

不管他学习什么状态,让他参与家中大事总是没有坏处的,起码表明你把他当大人对待了,他就会担起他的那一部分责任。

15、从孩子的态度中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

有的时候你用什么方式对待他,他就会用什么方式回敬你;你尊重他,他才会尊重你,你不尊重他,他自然不会尊重你。

16、真正的养育过程一定是唠叨的,这叫做有亲情抚养。

17、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遵循四个原则。

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说教,不要走开。

18、未成年人的问题都是滞后的,当你发现孩子很难管的时候,其实问题早就出现了。

19、青春期的孩子,教育一定要有方法。

有时候话说到了就可以,不一定非要逼孩子承认错误,写保证书,逼急了孩子反而会对你不恭敬,要让青春期的孩子承认错误很难得。

20、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要,但不是唯一。

管孩子的成绩是老师的事,家长要关心的是孩子的心理发展,每天放学问他在学校过的好不好,有没有欺负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而不是只问成绩。

买本《育儿百科》吧,其次是一本《斯波克育儿经》做补充,宝妈可以去当当网或者卓越网看看,这两本书得评价都不错的,是确实很有用。当遇到宝宝的发育问题,疾病问题时,帮助很大,我就是看了其他妈妈的推荐,在网上购买的~~

郑玉巧的就不错,可以在网上购买。

本答案分为0-1岁(规律作息、哄睡)

和2-3岁(可怕的两岁应对方法)

1.规律作息养成理论篇

在具体讲规律作息前,先说一下容易阻碍我们进行规律作息养成的一些误区:

1.需求式喂养的误区

需求式喂养常常被误认为“孩子哭了就是饿了,饿了赶紧喂奶!”

这是父母假设宝宝最知道自己该吃多少、什么时候吃,

从而拒绝任何形态上的规律作息引导。

同时需求式喂养把“哭”作为喂食的信号,

宝宝哭了那他需要的是食物的安慰而非其他安抚形式。

而且这点在新生儿身上特别容易得到验证:

即孩子一哭,

上“胸器”那绝对是屡试不爽,

由此强化了宝宝就需要需求式喂养的误区。

而事实是:

需求式喂养可以适用于新生儿出生的前15天,

而非他成长的全部阶段。

在规律作息养成后,

宝宝在每个时间点该做什么都是可以预期的。

到那时,

宝宝还没有哭你就已经知道他的需求,

及时准确的满足他,

宝宝一整天的情绪都很稳定。

2.饥饿与睡眠周期的误区

随意式的喂养方式,

往往不固定孩子进食时间,

随机的给孩子喂食,

于是孩子的消化系统总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你会发现有时候1个多小时你就喂一回奶,

宝宝其实并没有吃多少,

用不了多久他就又要哭闹要求吃奶。

最可怕的是:

宝宝睡眠时间也会因为要起来吃奶而缩短。

具体表现:

白天小睡很短、夜晚夜醒多次,必须要喂奶才能解决问题。

这种“点心奶”让宝宝随时处于不满足的状态,从而变成了“高需求”宝宝。

如果宝宝的作息是规律的,

那么他的饥饿模式将是稳定的,

消化和新陈代谢也是有规律的。

白天有规律的喂食与夜晚的睡眠模式是息息相关的,

当宝宝白天吃奶间隔时间慢慢拉长,

夜晚他睡眠的时间就会自动延长。

而充足的睡眠对于宝宝成长发育非常重要,

满8周的宝宝是有能力睡过夜不需要吃奶的

(注意:我说的是有能力,而不是第8周必须达到断夜奶的水平)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规律作息是断夜奶的前提了。

3.以亲子关系为家庭的中心,以孩子为中心的育儿方式

很多时候,

孩子一出生,

亲子关系就成了家里最核心的关系。

一个家庭非常容易形成以孩子为中心的育儿方式,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全部围着一个小宝宝打转。

因此,

非常容易因为育儿产生矛盾,

也容易借着爱的借口剥夺了宝宝独立成长的机会。

对你的宝宝影响最大的不是你所扮演的父亲活母亲的角色,而是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夫妻关系应该是高于一切其他关系之上的!——《从0岁开始》

和谐的夫妻关系是首要的,

其他一切关系都必须服从于它!

宝宝来到这个家庭,

是作为新成员出现的,

而非家庭的中心。

你需要做的是是让宝宝适应你们夫妻的生活节奏,

而非改变家里所有成员去适应宝宝。

你的宝宝需要家庭!

同理,

婆媳矛盾的时候,

丈夫应该选择哪一边无需多言了吧?

而作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些在核心的夫妻关系之外衍生出来的长辈关系,

是否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

不要借宝宝这个载体越界去干涉小家庭呢?

所以,

在规律作息前,

请将你们夫妻的作息时间和需要的空间考虑在内。

在夫妻关系稳固的前提下,

其他家庭成员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而非主导地位!

规律作息最基本的模式就是E.A.S.Y模式。

E(eating)吃饭时间

15天至满月的新生儿:吃奶间隔一般在2~2.5小时,每天喂奶8~12次左右

1~3月的宝宝:吃奶间隔一般在2.5~3.5小时,每天喂奶6~8次左右

4~9月的宝宝:吃饭(含吃奶和辅食)时间间隔一般在3~4小时,夜间可以开始断夜奶了,每天吃饭5~6次

9个月以上的宝宝:白天可以和大人同步吃饭,每天吃4顿,夜间完全没有吃夜奶的必要,如仍然吃夜奶一般都是情感需求。

A(Activity)活动时间

未满月的新生儿:每次清醒时间20~40分钟左右,包括换尿布的时间

1~3月宝宝:每次清醒时间1小时左右

4~6月宝宝:每次清醒时间1.5~2.5小时

6个月以上宝宝:每次清醒时间2~3.5小时

S(sleep)睡觉时间

未满月的新生儿:总睡眠16~20小时,白天小睡4~5次,每次1~1.5小时

1~3月宝宝:总睡眠15~18小时,白天小睡4次左右,每次1.5~2小时

4~6月宝宝:总睡眠14小时左右,白天小睡3次左右,每次1.5~2小时

7~12月宝宝:总睡眠12~14小时,上午下午各小睡1次,每次1.5~2小时

Y(You)你自己的时间

请务必给自己一些独自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因为宝宝而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表中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早晨第一顿奶和睡前奶(五角星标注)时间必须固定,这是在给宝宝固定白天和夜晚生物钟。

2.样表中的具体时间仅供参考,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习惯进行改变。

3.每个间隔清醒时间的活动灵活多样,可以自行安排。

4.这个作息适合15天~60天内的宝宝,等宝宝适应了这个作息,可以慢慢延长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一妈刚给一妞做规律作息的时候,有朋友来家里看见墙上写着一妞的作息时间表,不理解的说:“你这个太严格了吧,这么小的宝宝怎么能这样军事化管理呢?”

然而到现在,所有朋友、邻居都在夸赞一妞每天从早到晚都乐呵呵的很少听见她哭闹,真是天使宝宝。

也有人说,你那是运气好,遇上了天使宝宝。

其实那是他没有看见这背后三个月每天坚持遵守规律作息的努力和一妞慢慢的变化。

一妞在一个月的时候因为坚持不抱哄、不奶睡而想尽一切其他安抚办法哄睡,一哄就是1小时,嗓子都要冒烟了。而且她脾气很大,一旦哭到情绪失控,可以嚎到满脸通红像要断气了一样,一嚎就是1个小时不带停的……

但因为我们咬牙坚持规律作息,现在的一妞真是省心省力、还每天笑靥如花,很少有机会听到她放声大哭了。

所以不要觉得“天使宝宝都是别人家的”“天使宝宝都是天生的”,试试规律作息,坚持一个月,你就会见证宝宝的改变~

1. 吃玩睡的顺序一定要遵守

规律作息的初期最关键就是吃玩睡的顺序,

也就是要切断吃奶与睡觉之间的联系。

3个月以前的小宝宝很容易边吃就边睡着了,

这时你会不忍心打扰宝宝睡觉,

结果却发现他醒来后不久就会哭闹着要吃奶,

根本没法坚持到2.5甚至3.5小时的喂奶时间间隔。

于是,

进入恶性循环,

很难养成合理而规律的作息,

并且会养成奶睡,

频繁夜醒,

妈妈和宝宝都休息不好。

其本质原因:

宝宝在不清醒的状态下吃奶,

往往只能吃到半饱,

在睡眠中很快消化完,

根本不能愉快地玩耍,

吃完奶后又昏昏沉沉入睡,

一个白天该消耗的精力没有消耗,

到了夜晚就会难以入眠。

防止宝宝边吃边睡着的小技巧:

A.宝宝快睡着的时候挠挠他的手心、脚心、脖子后面。

B.换一边喂奶,换边的间隔可以拍拍嗝。

C.让宝宝清醒的大招:换尿不湿。可以把换尿不湿放在喂奶之后,让宝宝可以清醒活动后再入睡。

2.白天小睡必须重视

白天小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宝宝一天的情绪和夜晚的睡眠。

白天小睡单次最好可以达到1.5-2小时之间。

白天小睡会出现以下两种问题:

A.单次小睡时间过长:如果宝宝睡满2小时还不清醒,务必要将宝宝唤醒。因为一旦宝宝白天小睡单次超过三小时,就非常容易出现日夜颠倒的状况!他会误把白天的小睡当做了夜晚的长觉,到了夜晚,则会迟迟不入睡或者频繁兴奋夜醒。

B.单次小睡时间过短:一般执行规律作息,将吃奶和睡觉隔离开来以后,这种情况会经常出现。好不容易哄睡的宝宝,才睡了20-30分钟就醒来,再哄睡就很难。长辈很容易过来说“宝宝醒了,睡够了,不睡了,玩一玩吧”。这时你一定要坚定信念,你的宝宝并没有睡够!他只是在浅睡眠转深睡眠的过程中惊醒了,他需要的是继续躺在床上睡觉!虽然再次哄睡(又称“接觉”)会非常困难,但千万不要放弃接觉!否则你会发现,你的宝宝很容易在下午5点-晚上11点处于烦躁的状态,非常容易哭闹不止。这里有时是肠绞痛的原因,但也有时是因为宝宝从早晨一直到下午缺觉累积导致的疲倦不堪、心情烦躁、难以愉快玩耍、难以平静入睡。

哄睡接觉的技巧会在后面专门有一篇文章来讲。

3.全家人认同规律作息,并共同配合完成

规律作息的执行与坚持,不是靠妈妈一个人就可以做到,必须全家人一起努力。

例如:宝宝刚刚出现困的迹象,这时不管是谁在逗弄宝宝,都应该立马停下,把宝宝放到床上进入哄睡模式。而如果这时有家庭成员不配合,仍不舍得让宝宝去睡觉,还要让他玩耍,等到宝宝困到烦躁的哇哇大哭的时候,哄睡的难度就达到最高了,很容易导致宝宝一哭哭到下一次吃奶的时间还没睡觉,宝宝就会更困更烦躁,或者在吃奶的时间睡着,导致下一个吃玩睡无法顺利进行,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4.每个时间间隔可以有半小时弹性

规律作息不是军事化管理,

不是冷酷无情严格到一分一毫都不能改变。

事实上,

规律作息是可以有半小时弹性的。

举个栗子:

现在你的宝宝采用的是2.5小时吃奶间隔的规律作息,但是他到2小时已经开始嗷嗷大哭了,怎么办?让他哭半个小时坚持到2.5小时再喂奶吗?不,如果已经过了2小时,当然他能再坚持一会最好,但如果不能坚持,你完全可以喂奶。

这种情况会出现在刚刚开始建立规律作息的头一两周,这说明宝宝的消化系统正处于调试状态。过了过渡期,宝宝仿佛体内自带一个闹铃,当他开始闹的时候你低头看表,发现不多不少刚刚好好2.5小时!就是这么神奇!再到后来,通过作息表,他还没闹,你看他一个眼神就可以知道他需要吃奶/睡觉/换尿不湿了,他已经完全不需要通过哭来提需求了。慢慢的,他甚至会通过其他更有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一妞到现在想吃奶的时候已经不会哭了,她会一直盯着我的胸,会意的对我挤个谄媚的笑,如果看我五分钟还没反应,就会苦着脸哼哼唧唧)

当然,如果他睡觉已经过了2.5小时还没要起来吃奶,你也可以让他多睡半小时,到3小时吃奶。如果他经常出现超过2.5小时还没有要吃奶,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可以自动调整延长他的作息时间到下一个阶段:3小时间隔了!

2.规律作息养成实战篇

吃玩睡每个步骤注意要点

不同月龄阶段规律作息培养要点:

下一期将分享大家最头疼的哄睡技巧哦~

3.哄睡理论篇

1.参考书籍

《从零岁开始》

《百岁医师教我的育儿宝典》

《实用程序育儿法》

《婴幼儿睡眠圣经》

以上是本文涉及理论知识主要参考书籍,文内就不再具体标注。有时间的妈妈可以选择一两本购买阅读,一定会有所收获的。一妈用的是《从零岁开始》,之前也多次推荐过了,有的朋友在后台留言说买不到这本书,这里给大家附上我看的电子书的链接http://cclw.net/coach/clsks/htm/main.html,不知道国内能不能连上,大家可以试着复制到浏览器查看一下哦~

2.婴儿难以入睡容易惊醒的原因

A. 婴儿缺少自主入睡的能力

自主入睡是一种能力,是需要经过引导训练学会的。成年人基本都已经具备自主入睡的能力(一些失眠者除外),非常容易忽略对宝宝自主入睡能力的培养。第一年带孩子的辛苦可以说有50%以上都是源于哄睡难、容易惊醒、夜醒多次上。而很多妈妈有意无意的就走上了抱睡、奶睡的道路,抱睡奶睡不是不可以,但是长时间养成习惯后,不仅妈妈筋疲力尽心情郁闷,宝宝睡眠质量也会因此下降。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宝宝引导培养自主入睡的能力,才是送给宝宝珍贵的礼物。

B. 惊跳反应(拥抱反应)

婴儿睡觉惊跳实际上这是一个新生儿期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医学上是一个生理性表现,新生儿出现四肢、身体的无意识抖动,通常被称作惊跳。婴儿的这种行为是因为婴儿的自我保护反应,对外界的保护行为。新生儿出现惊跳现象,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较高、受刺激容易引起兴奋。刚出生的新生儿,身体的神经纤维还不能完全形成一定的反应条件,发育还没有完全,所以在受到一点声音刺激后也会出现四肢抽动的情况。这是宝宝接收到的刺激不能像大人一样传到大脑进行判断,从而才会发生四肢抖动。随着宝宝的不断发育,身体内部的各个系统都会逐渐完善,也会慢慢的能有意识的面对各种情况,而且对外面的声音也就没有那么敏感甚至是听到突然的声音就会被吓哭。还有这四肢惊跳的现象也会逐渐减少。——引用自百度百科

惊跳反应往往会导致妈妈们辛苦哄睡半天的成果前功尽弃。

解决办法有三种:

a.妈妈用手轻轻安抚宝宝身体或双手,让宝宝产生一种安全感,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b.使用襁褓包;

c.随着年龄增长,惊跳反应也会消失

C. 深浅睡眠转换

深浅睡眠转换时宝宝极易惊醒,这时一定不要急于去抱起宝宝或者喂奶,稍微等一下观察一下,也许宝宝扭扭头挥挥手就过渡到下一个睡眠周期了。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如果宝宝哭起来,轻轻拍一拍接觉,很快宝宝就会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了。

3.哄睡原理

育儿书上很多都提供了现成的哄睡方法,但是很多妈妈发现方法并不适用于自家宝宝,从而采用一些容易养成依赖习惯的哄睡方式。其实每个宝宝每个家庭都有具体的难处与特点,照本宣科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特点解决问题。想要哄睡成功,首先要知道这些哄睡方法背后的原理,融会贯通,再结合自己宝宝的特点,进行改良,制造专属自己宝宝的良好哄睡模式,进而过渡到自主入睡。

想要哄睡成功,首先要保证宝宝的睡眠环境舒适、抓住入睡时机、保证宝宝情绪平稳、转移注意力使宝宝觉得无聊、慢慢闭眼进入睡觉模式、巩固睡眠、及时接觉。

认识到哄睡原理,使用哄睡神器和改良哄睡方法都是为了保证宝宝情绪平稳,注意力转移进行的。所以不管用到了什么方法或者神器,最关键的点就是它可不可以达到让宝宝“情绪平稳、注意力转移”这两个目标。谨记哄睡原理,就无需刻板的照着书上的方法一条一条去做,也不能指望把神器买齐都堆在孩子床上就可以万事大吉不用哄睡了。对待哄睡这件事,真的不能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情,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单次靠运气,长期靠坚持哦!

4.哄睡步骤

A. 睡前信号与入睡时机:宝宝烦躁、抓耳朵、揉眼睛、打第一个哈欠、哼哼唧唧等,遇到这些信号,请立马把宝宝放到床上!出现睡前信号时及时哄睡,会很容易成功。如果宝宝开始哭闹,往往已经困过了,错过了最佳最易的黄金哄睡时机,哄睡难度陡增。而进行规律作息的宝宝,根据他的作息时间表,妈妈可以提前预知到宝宝睡眠时间,提前将宝宝放上床。(戳这里看规律作息理论篇和实战篇)规律作息也可以固定宝宝每天睡觉时间,养成生物钟,让宝宝到点就困需要睡觉。

B.睡眠环境:建议宝宝独立睡小床,为以后自主入睡做好基础。排查床上有没有安全隐患,检查宝宝被褥厚度是否合适,过热过冷都容易造成宝宝反复惊醒(有长辈的家庭尤其排查不要让宝宝睡得过热了……)。白天小睡不用刻意营造特别安静或特别黑的环境(但也不用刻意吵闹或者强光哦),加强宝宝抗干扰的能力。夜晚保证安静昏暗的睡眠环境,宝宝睡着以后只要不是惊醒大哭不要过多干预宝宝睡眠,喂完奶后直接放上床,不要半夜换尿不湿。

C.建立固定的睡前仪式:白天小睡前可以通过穿睡袋、塞奶嘴、关灯、开音乐白噪音作为睡前仪式。而夜间睡眠可以通过游泳、洗澡、抚触按摩、穿睡袋、关灯、开白噪音、定时小夜灯、讲故事等方式作为睡前仪式。

D.平稳情绪,转移注意力:通过握手、拍哄、白噪音等方式保证宝宝情绪平稳,哼哼唧唧的哭不需要抱起。如果宝宝开始很激动的哭、越哭声音越大,情绪失控,可以及时抱起来先将情绪安抚稳定后再放回床上。注意:不是抱起一直哄睡!!是抱起来情绪稳定后立马放回去,让宝宝在床上入睡!可以通过安抚奶嘴、安抚巾、床铃起到转移宝宝注意力、安抚情绪的作用。对于新生儿亦可使用襁褓包,裹住宝宝双手防止惊跳惊醒。

E.巩固睡眠:宝宝闭上眼睛不代表哄睡结束。宝宝刚闭上眼睛的时候还是很容易惊醒,一定要坚持拍哄、白噪音等哄睡方式,直到听到宝宝轻微鼻鼾或者确认宝宝熟睡再渐进缓缓停止哄睡。

F.及时接觉:宝宝的睡眠是会分为一个又一个睡眠周期的,睡眠周期里深睡眠和浅睡眠在不停转换,而在前一个周期要过渡到下一个周期的时候,宝宝非常容易惊醒。这就是为什么新生儿很容易睡20-30分钟,稍大一点的宝宝可能能睡40分钟左右,就惊醒、哭闹。这时宝宝并没有睡够,但是再次哄睡很难,所以一定要在宝宝惊醒哭闹前及时接觉。一般宝宝醒的时间是有规律的,可以先观察一两天,看一下他通常睡多久会醒,摸清规律,在他快醒之前提前介入哄睡,帮他过渡到下一个睡眠周期。(具体接觉方法后面会专门有专题来讲)

从低级到高级哄睡方式依次如下:(仅是简介,以下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其相关书籍)

1. 奶睡

上“胸器”绝对是快速止哭哄睡屡试不爽的法宝。但是存在的危害是:打乱宝宝的作息,宝宝的消化周期不稳定;喜欢吃“点心奶”,无法养成规律作息;安全感寄托在胸上,其他安抚方法失效;家庭其他成员无法哄睡,哄睡重责压力全压在妈妈身上;半夜容易惊醒,频繁夜醒必须上胸器才能解决,妈妈无法休息好、宝宝无法睡长觉,全家都很烦躁。

2.抱睡

抱哄宝宝很有安全感,可以顺利入睡。但是抱哄并不是长久之计。首先宝宝养成抱哄习惯后,很容易“落地哭”,无法养成自主入睡的能力;另外,宝宝是在不断成长的,体重的增长对妈妈的体力是很大的考验。

3.晃睡

晃睡,尤其是晃头,宝宝有时看上去是被哄睡了,其实是被晃晕了。宝宝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晃睡对大脑的危害不用多说。但是很多老人会采用这种方式与抱睡结合,还认为自己哄睡很有一手,这绝对是误区,一定要及时制止。

4.推车哄

有的宝宝放在婴儿推车里,或者坐车里的安全座椅里,会很快睡着。其实这种方式分解开来就是:摇动+白噪音,宝宝会很快入睡。方法可以采用,但是只能做短暂使用,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安全座椅和推车不是宝宝睡觉的合理环境,另外每次睡觉放在车里也不现实。

5.哭声免疫法

哭声免疫法即把宝宝放在床上就不要管他,让他哭,他哭累了就会睡了,慢慢的他就会不哭自己睡了。它是很多妈妈深恶痛绝的方法,并且由此极端发展为有些妈妈认为睡眠训练或规律作息等同于哭声免疫法,而拒绝对宝宝规律生活自主入睡的引导。其实这是错误的,哭声免疫法只是众多哄睡方法中的一种。它以快速见效闻名,据书上说大概1周左右就可以见效,宝宝可以快速学会自主入睡。但是代价是宝宝啼哭不止可能带来的心理损害。一妈不是特别赞成采用极端的哭声免疫法,尤其对于新生儿更不适用,可以尝试更为温和的方式。但是也有说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

6. 法伯法

哭声免疫法的改良版,大意是宝宝哭的时候不是完全放任他独自哭啼,而是定时大致在3,5,10分钟的间隔返回查看宝宝状况,通过音乐、拍拍等简单安抚方式,避免抱起,直至入睡。这种方法可能会加长宝宝哭泣的时间,需要父母极大的耐心和克制力。但是这个方法对有些宝宝来说还是很有效的,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培养自主入睡的能力,建议尝试调整,自行改良。

7.抱起放下法

抱起放下法重点在于当宝宝哭的时候抱起来,宝宝不哭的时候放回床上,如此反复。强调抱只是安抚情绪的手段,睡还是要宝宝自己去睡。可能头几次使用这种方法,光哄睡就需要半个多小时,对妈妈的体力和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但是长期来看还是有很多妈妈成功通过此法培养宝宝自主入睡的。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

此法可以改良为宝宝情绪失控大哭时抱起,哼哼唧唧小哭的时候结合法伯法在床上安抚。

8.电动摇篮哄睡

电动摇篮功能齐备,定时、定幅度频率、音乐、白噪音、转铃玩具等多功能集一体,在法国普及率极高,尤其解决宝宝白天小睡问题,绝对的神器。但是一般作为打通作息过渡使用,不建议长期依赖摇篮哄睡。有的朋友说,不是晃睡对大脑不好吗?其实电动摇篮的设计是宝宝整个身体进行摆动,而非头部晃动,另外频率幅度厂家都有所考量,可以说还是很安全的。只是对于育儿这方面新鲜的外来物,类似于:安抚奶嘴、安抚巾、摇篮之类,很多人会蜜汁自信的第一时间找出各种理由质疑与拒绝,所以接受不接受也只能看自己啦,不多做解释。

9. 嘘拍法

顾名思义,就是发出“嘘嘘”的声音同时轻拍宝宝,达到哄睡的效果,对三个月以下的宝宝尤其有效。具体方法不再赘述,网上有各种教学视频可以搜索。一妈将这个方法稍作改良,“嘘嘘”对一妞好像没什么效果,改为有节奏的“嗯嗯~哦哦”的声音,但是真的很费嗓子!于是偷懒用火火兔录了1个半小时的哄睡声音。现在只要她不安稳,任何人拿出来火火兔,立马可以让她情绪平稳。

10.白噪音法

吹风机声音、流水声、海浪声等这些白噪音都有助于宝宝快速入睡,因为白噪音模拟了宝宝在妈妈子宫里所听到的声音,让宝宝很有安全感。有很多白噪音的APP,妈妈们可以下载下来使用。注意控制音量,以免伤到宝宝的耳朵。适用于3个月以下的宝宝。

先强调一点:哄睡神器只是辅助宝宝更快入睡的工具,不能指望通过一个或几个工具达到无需哄睡的效果,最重要的还是妈妈的耐心。哄睡神器也没必要全部购买,有与没有并不影响哄睡到自主入睡的结果,还有可能将自主入睡能力养成的时间拉后。所以各位妈妈按需选择。另外哄睡神器也是要“会使用”才能发挥功效,不会使用或在不合适的时机场合使用可能会导致失效或者宝宝依赖难以戒掉,由此产生新的问题。(具体内容在今后会有专题“安抚物的使用”来专门写,欢迎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平台【一妞家的事】)

1.安抚奶嘴:选用底座较平的奶嘴,防止给宝宝脸蛋留下红印

2. 安抚巾:选择不掉毛、柔软的安抚巾,可以有能抓起来的边角,也可以有标签吸引宝宝注意力

3. 襁褓包:推荐swaddle me、HALO睡袋

4. 电动摇篮:可作为白天小睡哄睡过渡使用。推荐费雪。

5. 床铃:床铃可以选择带以下功能的:小夜灯,白噪音+音乐模式、自动定时关机和哭声感应功能,有助于睡眠。

6. 蛋型子宫床:推荐red castle、babymoov

7. 监视器:在宝宝床头放置监视器,可以在宝宝睡着后远程监控宝宝睡眠状况,及时接觉。也可以在宝宝睡眠不安稳时,先不急于上前抱起吵醒宝宝,而是稍等几分钟,通过监视器判断是否要介入。还可以在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观察到代替妈妈照顾宝宝的人是否合理照顾宝宝。想要宝宝自主入睡,一定要做到慢慢减少人工介入干预宝宝睡眠,在这点上监视器可谓解放双手的“神器”!

(以上神器具体使用心得请戳这里【一妈推荐】亲测有如神助的带娃神器(小月龄)

祝宝宝和妈妈们都睡个好觉!

下一篇将分享哄睡的实战经验:如何改良出属于自己宝宝的独有哄睡方式、一妞经验分享、哄睡工具使用方法以及不同月龄和阶段可能遇见的阻碍和应对方法。

4.哄睡实战篇

前言

这篇比较长,写的也比较散,一方面是对之前几个月的总结,另一方面是觉得把最真实的情况分享给大家还是有一定的意义。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也是这样一点一滴熬过来的。一妞也不是天生的天使宝宝,也是在反复质疑、坚持中过来的。每个人具体情况都不同,宝宝也各有差异,我自己的经验并不是什么金科玉律,但是自己曾经受惠于大量国内外论坛上妈妈的经验分享,从中收获良多,也许情况有所不同但是遇到的问题也还是有些共性,也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1

住院期间

一妞刚出生的几天,在医院里基本吃完奶拍完嗝就睡了,还没意识到哄睡是个问题

2

4-15天 胸前的花岗岩

由于乳腺堵塞,石头奶等问题,这半个月就在乳房疼痛中渡过,每天抱着吸奶器度日如年,自己更像是专业奶妈,从早吸奶到晚上,婆婆把孩子抱走,一整天基本都看不到孩子一眼。

3

15天至满月 挫折与开始

乳腺堵塞渐渐好转,但是乳头仍然疼痛难忍。脱了好几层皮,咬着牙,忍着疼痛试着亲喂,用半个月时间慢慢从母乳瓶喂+配方奶转变为全母乳亲喂。

乳房情况好转的同时,一妞开始进入到每天一到下午4点至晚上11点就哭闹不止的崩溃阶段。婆婆各种抱哄,为了和谐,我也开始奶睡,可是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更糟。

经过排查,锁定原因:

1.猛长期,在14天前后三天烦躁不安,三天后体重狂飙了一下

2.作息不规律、吃奶效率低,经常吃着就睡着了,但是睡不久,只要放下就会醒来大哭

3.拍嗝不到位,肚里有空气不舒服,肠绞痛

4.白天没注意宝宝的睡眠信号,一直逗小孩,导致她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一直积累的疲倦到了下午就爆发了,烦躁又睡不着宝宝很难受。

解决办法:

先认真将《从零岁开始》读了两遍

开始记录一妞平时规律:

一妞在吃饱的情况下,需要2小时左右吃下一顿奶

吃奶时间:30分钟,拍嗝10分钟

清醒时间:拍嗝结束后,能清醒15-20分钟左右,之后就开始打哈欠、烦躁

睡眠时间:

白天小睡——抱睡可以睡1.5小时左右

夜间睡眠——

睡前喂配方奶的话,可以睡4-5小时起来吃奶,之后2.5小时左右一醒

吃母乳,可以睡3小时起来吃奶,之后2.5小时左右一醒

通过观察到的结果,制定了2.5小时的作息时间表(根据一妞自身2小时吃一次奶的情况,算是有一点挑战)

从第15天规律作息开始,我就明确告诉婆婆和老公不允许抱哄。由于孩子已经习惯了抱哄(还必须边抱边走),困的时候不抱她,她就开始哭闹。因为哭闹,婆婆还和我们起了冲突,嫌我们放任孩子哭不去抱。这时老公坚定的站在我身后,支持规律作息和不抱哄不奶睡的原则,那几天家里气氛异常紧张,只要孩子一哭,婆婆或摔门而出或哭哭啼啼完全听不进我们任何的解释,白天我一人应付哭闹的一妞同时还得安抚婆婆情绪,心理压力巨大!但是我一直坚定的信念是:这孩子不能一到睡觉就抱,两个月后婆婆回国,我自己一个人带娃,不可能一天什么都不做就抱着孩子。而且抱哄孩子睡眠质量并不高,稍微一动就会醒,再加上她会越来越重,实在没有那个体力和精力去抱哄。想要孩子舒服,必须保证我自己体力能支撑,不能倒下,所以这种坏毛病趁早扼杀最好!长痛不如短痛!

头三天,因为看到书上和国外妈妈论坛上一些说哭声免疫法可以很快让宝宝自主入睡,所以急功近利的选择了哭声免疫法。就是放任宝宝哭,她都哭到脸通红感觉像要断了气,哭20分钟可能哭累了就睡着了,但是睡30分钟又会醒,醒来继续哭。当时心里真的是疼到滴血,各种暗自责骂自己太狠心了,再加上婆婆的施压,每天晚上整晚整晚愧疚的睡不着觉,眼泪刷刷的往下掉,一哭就是一晚上,感觉自己已然产后抑郁症。第二天却还要打起精神强装没事人。否则我稍表现出松动,婆婆肯定会要求抱哄奶睡。当时心里想:别的妈妈可以成功,我一定可以做到,就算方法不对,也必须试过以后才知道哪里不对如何去改进啊。这样持续了三天,发现一妞白天每次睡觉前哭的时间是有所减少,但是心理压力真的太大了,也担心会对她心理造成损害,所以和老公商量还是改用稍微柔和一些的方式来哄睡,尽管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她自主入睡的目标。

于是我们将法伯法+抱起放下法+嘘拍法+白噪音 结合起来,再针对一妞的具体情况加以改良,形成自己的一套哄睡方法,即:抓住宝宝的睡眠信号后,进行睡前仪式,进入拍哄阶段,如果宝宝情绪失控则抱起安抚情绪至她平静后放回床上继续拍哄。经过一个时间的拍哄后,渐渐减少干预,给宝宝自主入睡的机会。(具体方法示意图见文末)

这时婆婆也慢慢接受不能抱哄的现实,开始想办法通过不抱哄来减少一妞哭啼。尝试塞安抚奶嘴,但她不接受,用舌头顶出来。家里刚好有怀孕时就准备好的电动摇篮,一直也没来得及用,这时就派上用场了。一妞开始打哈欠的时候放上去摇10分钟左右,同时嘴里发出有节奏的“嗯嗯嗯嗯”的声音,握住她的手,她竟不哭不闹就睡着了。但是声音一停,她就会醒,睡觉也不是特别沉,会悄悄睁开一个眼睛偷瞄有没有人在,没人在旁边会立马哭起来,再哄睡就很难了。

规律作息技巧:

有弹性的执行,只要满2小时就可以喂奶,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哭闹要吃奶,就尽量坚持稍微延后几分钟喂奶。一妞从2小时过渡到2.5小时用了一周。一点点拉开时间间隔。规律作息执行的时候不要完全死板的按时间表来,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随时调整。如果孩子连2小时都没支撑到,就要反思之前喂奶是不是没有喂够,下次喂奶时间再拉长一些。

哄睡技巧:

1.握住宝宝的手,会让宝宝情绪稳定快速入眠,可尝试襁褓包,裹住宝宝手,她会比较有安全感,并且防止惊跳反应惊醒。

2.人最好陪在旁边为宝宝睡眠保驾护航,随时观察她的状况,稍微有醒的迹象赶紧摇摇篮、发出“嗯嗯嗯嗯”的声音哄睡

4

1个月至2个月 规律作息初见成效

因为白天小睡有电动摇篮,宝宝哭闹明显减少,家里气氛也没那么紧张了。宝宝一整天精神状态特别好,哭闹明显减少,婆婆也慢慢看出了规律作息的好处,我们就可以一起商量看怎么去调整哄睡方法,心理压力顿时减少。45天前后一妞又到了猛长期,烦躁了三天,不过有之前的经验,心里有预期,也算安然度过。

规律作息:这时发现一妞已经完全可以2.5小时才吃奶,有时过了2.5小时还能再多撑十几分钟,于是开始将规律作息时间间隔拉长到3小时。同样经过一周的循序渐进的过度,慢慢在一个半月达到3小时作息。再继续往3.5小时过渡,在满两个月的时候,一妞已经完全适应3.5小时作息了。

哄睡:因为担心宝宝白天一直睡摇篮对脊椎不太好,所以我开始刻意减少把她放在摇篮上哄睡的次数。改在床上拍哄+“嗯嗯嗯嗯”的方法。

但是换方法的头三天,依然困难重重,一妞又开始哭闹。经常拍半小时才能让她睡着。虽然也自我质疑,想:要不还是放摇篮上吧。但是觉得宝宝睡觉就应该在她的床上,必须让她一到床上就知道自己该睡觉了。摇篮只能用到6个月,如果养成依赖,治标不治本,到时更麻烦。

事实证明,拍哄了两周慢慢见效了,一妞哄睡的时间越来越短,从开始的半个小时慢慢变到拍5分钟就能睡着。

这时,婆婆也继续尝试塞安抚奶嘴给她,没想到一直不接受安抚奶嘴的她,在一个半月的一天突然就接受了。

然后,哄睡立马迈入新的阶段,她竟然有几次塞了奶嘴后立马入睡,什么哄睡全都省了!真是感慨安抚奶嘴的神奇!有时她困过了烦躁不安,难以哄睡时,安抚奶嘴+电动摇篮一定是最后的王牌,两招并行,三分钟内立马睡着。

哄睡技巧:

1.接觉很重要,头半小时在她没睡熟的情况下,最好一直守在旁边,随时准备接觉

2.拍哄和“嗯嗯嗯嗯”要有节奏,拍的位置肩部、背部、屁股、大腿。根据宝宝的状态随时调整节奏。“嗯嗯嗯嗯”很费嗓子,可以录上一个半小时的哄睡声音,每次播放就可以了。

3.宝宝需要在情绪平稳的状态下哄睡,如果她开始崩溃大哭的时候,第一要做的还是先安抚情绪,这时可以抱起、可以放摇篮里,让她情绪稳定后再继续哄睡。

4.为了打通作息,延长宝宝小睡的时间,可以在电动摇篮上先过渡一段时间,让她小睡时间慢慢稳定延长后,渐渐减少摇篮使用次数。

5.抓住入睡时机非常重要!在宝宝打第一个哈欠和第二个哈欠的时候就要及时进入哄睡阶段,这时宝宝还没有烦躁,很容易就睡着。如果没有注意到宝宝睡前信号,错过了时机,哄睡就难了。这时规律作息的好处就看出来了,可以看下时间就知道她大概有没有快到入睡时机,基本不会错过她的睡眠信号。

6.这时夜晚睡眠一妞已经可以睡到6-7小时的整觉了。白天吃奶时间间隔的拉长,会使夜晚睡眠时间也明显拉长。

5

2个月至4个月 向自主入睡迈进

一妞整2个月的时候,我们全家带婆婆去巴黎旅游了三天,顺便送她上了回国的飞机。从这天起就是我自己一个人开始带孩子了。

在巴黎旅游的几天,一妞自己过渡到4小时的作息,一路不哭不闹,准点吃奶准点睡觉,旅途比我们预期的轻松太多。

回到家里,作息表调至4小时,此时一妞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白天小睡短,经常接觉失败,偶尔有自主入睡的情况,但还不能做到每次睡觉都自主入睡。

目标:延长小睡时间,慢慢减少干预,增加自主入睡的机会。

方法:

固定一妞睡眠环境,睡觉必须到自己的小床上去。

为了让她睡的时间更长,睡前把窗户窗帘都拉上,并且固定睡前仪式:穿睡袋、开床铃、塞奶嘴。

提前十分钟将她放到床上,避免过于刺激的活动,让她的情绪先稳定下来。

同时引入安抚巾和安抚娃娃,在她伸手乱抓的时候把安抚巾和安抚娃娃塞到她手里。打开床铃吸引她的注意力。

在她情绪平稳的时候,尽量不拍哄,让她尝试自主入睡。

哄睡技巧:

1.宝宝入睡前会哼哼唧唧,或断断续续哭上几声,还会揉眼睛、摇头等。这时尽量不要干预,这是入睡前正常现象。如果手一直抓脸,可以握住她的手,或者通过穿带袖子的睡袋,让她的手不那么容易抓到自己。

2.避免目光接触,宝宝睡前有时会盯着你看。这时尽量不要和她对视,因为对视有时会使宝宝兴奋。

3.可以在她的头顶悬挂床铃、玩具之类吸引她的目光注意,或者在床边挂一些黑白彩色图案的床围,她盯着看一会,眨巴眨巴眼睛慢慢就睡着了。

4.宝宝刚入睡的时候可以坐在附近陪伴,观察她的状态,稍有清醒迹象可以轻轻拍几下,或者发出“嗯嗯嗯嗯”的声音,很快她便可再次入睡。

经过半个月的调整,一妞已经在一半的睡眠里是自主入睡了。

3个半月 遭遇厌奶期

由于宝宝到三个月的时候视力已经很好,吃奶效率也大大提高,清醒时间延长,吃奶很容易不专心,吃两口就被周围玩具和声音吸引走了,导致每次吃奶量不够,不能坚持4小时,睡眠质量也大幅下降。母乳量也不能满足她的需求,两边乳房都软塌塌的。体检的时候,儿科医生说这个月一妞的体重增长不达标,要求我加配方奶,十天后去复查。

心理压力巨大,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她,各种自责。于是开始在家三天追奶,狂喝水和催奶茶,也不按照规律作息了,不停喂奶。三天时间,追奶效果显著,又开始有涨奶的感觉,体重也飙回正常范围。但是一妞的作息全部打乱。每次吃奶更加不专心,吃两口就不好好吃,坚持不到睡觉时间就饿了。夜晚更是两个小时一醒,不喂奶就不睡觉一直哭闹。折腾的我也连着三四天几乎没睡觉,整个人濒临崩溃!

三天时间没管她,竟然就养成了奶睡和吃点心奶的坏毛病。真是好习惯难养,坏毛病易得啊!也经此一遭,更加坚定任何时间绝不抱睡奶睡的决心。

只好从零开始,先让老公帮忙带她两天,我好好的睡了两天,补足精神。然后将作息时间暂时又调回3小时。喂奶如果吃两口就东张西望,那就过五分钟接着喂,总之最终每次喂奶,两边加起来不少于15分钟。吃玩睡继续执行起来。拍睡又回到一拍就是十几分钟的状态。

不过还好,大概用了一个礼拜就恢复了4小时正常作息,除了依然有些厌奶以外,又开始在状态好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入睡了,晚上也只起一次吃奶。

大概到4个月的时候,一妞已经可以白天小睡睡1.5-2小时,每觉都自主入睡了。每天我都能有自己的时间写写文章,刷刷论坛,看看电视什么的。

这时,老公各种感慨,自主入睡真是省心,全家都能睡得安稳,生活品质也提高了。其实这都是前面几个月在每天一点一滴的坚持和一妞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调整中积累来的。

我只是一直坚信:

规律作息对宝宝一定是有利的,而睡眠质量也对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尽早培养宝宝自主入睡的能力,就是送给她最好的礼物!

6

4个月至6个月 睡眠倒退及反复巩固

4个月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选择去巴塞罗那度过圣诞假期。得益于规律作息,带小妞出门,她一直不哭不闹,出门前喂一次奶,路上找母婴室再喂一次奶,就可以在外面玩8个小时。她坐在推车里自己玩的也很嗨,到睡觉点自己就无声无息的睡着了。

但住在外面公寓,虽然房东提供了婴儿床,但是因为怕麻烦,我们便让一妞第一次和我们一起睡大床,没想到睡大床一妞反而睡的很不安稳,晚上睡前哭好久,半夜起来也不能自己再睡着。等回到家以后,睡回自己的小床就好了。

5个月的时候开始翻身,刚会翻身的那几天遭遇“大运动发展期+睡眠倒退期”,夜间突然开始三小时一醒,一晚上醒好几次,折腾了一个礼拜才又回归平静。

6个月也有一个礼拜,应该是所谓的跳跃期,又如此反复。

有一张关于跳跃期的图表,我仔细核对了一妞的状态,觉得还是相当吻合的,这里分享给大家。

图片取自《The Wonder Weeks》这本书,作者是Hetty van de Rijt,Ph.D.和FransPlooij,Ph.D

哄睡技巧:

1.不能指望宝宝会自主入睡后就不会再出现睡眠问题。事实上,宝宝的第一年是快速成长发育的时间段。在特定的一些时期,宝宝会烦躁,睡眠问题会有所反复都很正常。一定要抱一颗平常心对待,随时准备从零开始重新调整宝宝的作息。也不要因为一些特殊时期就觉得规律作息和睡眠训练没用,实际上大趋势上都是在好转的,如果不进行规律作息和睡眠训练,情况只会更糟!

2.固定宝宝晚上睡觉时间和早晨第一顿奶时间,临近晚上睡前的两顿饭可以适当多喂些,可以使宝宝晚上睡的时间更长一些。

3.加辅食后,辅食和吃奶时间都算吃饭时间,依旧要遵守作息时间间隔。两顿饭中间不要喂零食,可以适量喝点水。

7

6个月以上 并觉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妞刚好满6个月。最近遇到的新问题是:她清醒时间越来越长,白天小睡面临并觉问题,白天活动量也有待加强。

目标:在7个月完成并觉,将每天3次白天小睡过渡到上午下午各一次小睡。

下期预告:《宝宝优质睡眠路上的拦路虎》

(猛长期、睡眠倒退期、厌奶期、跳跃期、大运动发展期)

敬请期待!

5.你不得不知的猛涨期

一妈刚开始给一妞做规律作息和睡眠引导的时候,有长辈说“搞这些有什么用,小孩子就是猫一天狗一天,反反复复,你今天给她训练好了,过两天照样要哭闹,没用的”。

对于这些话,一妈既认同又不认同。

不认同在于谁说宝宝就应该哭闹?宝宝哭闹是因为没有了解他真实的需求并且满足他。规律作息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妈妈更准确地抓住宝宝的需求,及时有针对性的满足他,那么他在大的趋势上一定是越来越天使的,并且会改变以哭闹作为提出需求的唯一办法。

认同在于“猫一天,狗一天,反反复复”这个比方来形容一岁以内的小宝宝的表现,真是很贴切。

但是不能因为宝宝的反复变化就放弃去了解宝宝的真实需求并对其进行引导,抱有侥幸心理而去偷懒,孩子的成长很快会告诉我们这个懒偷得有多么难以弥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不枉为人父母。

一妈就来梳理一下宝宝睡眠路上的“猫一天,狗一天”。

今天先讲猛长期,后面几期会分别谈睡眠倒退期、大运动发展期、跳跃期、厌奶期等,欢迎持续关注~

2

首先,猛长期是指婴儿的发育并不是匀速成长的,而是会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突然成长一下,这个特定的时间就是“猛长期”。

爸爸妈妈可能会有这种感觉“怎么一夜之间,感觉宝宝突然长高好多,变重好多,衣服变小了”这种感觉没有错哦~其实这就是宝宝刚刚经历了猛长期。

儿童发育最快的两个时间点:

一是在小宝宝时期,尤其是出生第一年,你会发现刚出生的宝宝只有50厘米左右,而到他满周岁的时候就已经80厘米上下了,短短一年成长了将近30厘米,速度是不是很惊人?

第二个时间点则是在青春期,可以说青春期其实也是一个猛长期,短短的一年功夫可能一个小毛孩子就会长成一个壮小伙!

说起青春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都是自己亲身经历并且都还记得很清楚。我们在青春期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还有心理上的巨变,比如叛逆、特立独行、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和观点、开始独立等等,想必大家对自己的青春期一定历历在目。

其实倒推一下,宝宝的猛长期和青春期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宝宝在第一年所经历的巨变,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在频率和程度上都是远远超过青春期的。所以这么说,应该就很好理解,宝宝在特定的猛长期里表现出来的烦躁、少觉、饭量变大、哭闹的原因是什么了吧?

那么宝宝猛长期一般都会在那些时段发生呢?

一妈用五毛钱画工画了一个示意图给大家将就看~

可以看出大致是在7~10天、2~3周、4~6周、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每个孩子有差异,前后会有一些出入,不会完全特别准确按这个时间来。每次猛长期大概持续2~7天。

3

一妞的经验:

7~10天的猛长期:当时一妈忙着开奶,天天痛苦的抱着吸奶器吸奶,错过了她第一个猛长期。

2~3周的猛长期:一妞在15天开始进入第二个猛长期,当时一妈刚刚知道这个概念,规律作息也刚刚起步就恰逢猛长期,那几天一妞各种烦躁、睡眠质量降低、还不停要喝奶,感觉像是全天挂在胸上,并且本来半夜起来2~3次的,到了那几天几乎一晚上就不睡觉了,要不停喂奶,简直要崩溃,甚至让人质疑规律作息是否有效。但是过了3天,突然有几天她一下又安静了,哭闹减少,睡眠时间增长,晚上甚至可以睡5、6个小时一醒。一称体重,果然飙升了一下,才意识到,刚刚经历了猛长期。

第4周的猛长期:因为有之前的经验,心里已经有了预期,反而可以很平静地面对,并且通过体重的曲线,还能大致判断猛长期的到来时间。这次猛长期的三天,规律作息稍微会放松一些,给宝宝增加喂奶频率,也会在她很烦躁的时候偶尔抱睡奶睡,在这三天不强求吃玩睡,尽量遵守,但如果她心情太差还会稍微放任一下。

3个半月的猛长期:与厌奶期撞在了一起,一个礼拜晚上一两个小时一醒简直要崩溃,通过追奶和耐心等待,总算渡过,但也是累到要吐血的感觉。

4个半月的猛长期:与翻身大运动发展期、睡眠倒退期、跳跃期重合,基本表现感觉更偏向于后三者。

6个月:已经可以自主入睡,并且规律作息,总体表现平稳,偶尔有烦躁,精力越发旺盛,需要充分放电,并且开始并觉,睡眠时间缩短。

4

说了那么多,其实猛长期的表现也已经都讲到了,这里在总结一下猛长期的表现:

猛长期宝宝为什么会烦躁呢?其实很简单啊,在这几天宝宝体内的激素快速分泌,各个器官都在疯长,这个感觉就好比妈妈们刚生完孩子体内激素紊乱,心情犹如坐了过山车一般是一个道理啊。这么去理解,宝宝再烦躁哭闹的时候,妈妈们是不是心理压力会小很多呢?虽然宝宝猛长期会很烦躁,妈妈也会很疲累,但是我们还是应该高兴的,这说明宝宝正在飞速成长啊!

宝宝为什么不停地哭着要吃奶?因为之前的奶量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成长了,宝宝只有多吃才能吃够成长需要的量呀。这也正是追奶的黄金时机!有些妈妈会在猛长期过后有涨奶的感觉,是因为猛长期过后宝宝的饭量又有所减少的缘故呢。

5

面对猛长期,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推荐用到的工具:电子秤、APP成长曲线

好用程度:❤❤

推荐原因:小月龄的宝宝,尤其是母乳亲喂的宝宝,很难摸清到底有没有吃饱。有了体重秤,每天称一称,随时跟踪宝宝的成长。另外,头三个月有好几个猛长期,猛长期的那几天,小家伙飞速成长,也比较烦躁,容易哭闹,每日给宝宝称重可以准确捕捉宝宝的猛长期,合理应对宝宝的烦躁与哭闹。而到了宝宝厌奶期,亲喂的妈妈更是会心里没底。这时,体重秤就显示出它的用途了。只要宝宝体重稳步上升,就可以不用担心哦~追奶的时候也可以追踪宝宝每日体重变化,了解追奶效果,减轻妈妈心里压力。体重秤可以配成长记录这款App使用,直观看到宝宝成长曲线和百分比。

面对猛长期,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推荐用到的工具:电子秤、APP成长曲线

好用程度:❤❤

推荐原因:小月龄的宝宝,尤其是母乳亲喂的宝宝,很难摸清到底有没有吃饱。有了体重秤,每天称一称,随时跟踪宝宝的成长。另外,头三个月有好几个猛长期,猛长期的那几天,小家伙飞速成长,也比较烦躁,容易哭闹,每日给宝宝称重可以准确捕捉宝宝的猛长期,合理应对宝宝的烦躁与哭闹。而到了宝宝厌奶期,亲喂的妈妈更是会心里没底。这时,体重秤就显示出它的用途了。只要宝宝体重稳步上升,就可以不用担心哦~追奶的时候也可以追踪宝宝每日体重变化,了解追奶效果,减轻妈妈心里压力。体重秤可以配成长记录这款App使用,直观看到宝宝成长曲线和百分比。

下一期将讲大运动发展期,欢迎持续关注公众号【一妞家的事】。

6.大运动发展期

常听人说宝宝3岁前最累人。其实,累肯定是会累,但是宝宝成长的头三年也是最幸福的三年。“这世间只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孩子这一生最依恋爸爸妈妈的时间段恐怕也是这三年,一眨眼,宝宝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玩伴和圈子,和爸爸妈妈的距离也慢慢因为独立而拉开。

头三年里,第一年则是给爸爸妈妈惊喜最多的一年,你会看见宝宝第一次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爬、第一次说话,每天都会因为发现宝宝又get到新技能而惊喜的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各个化身朋友圈的晒娃狂魔,这种欣喜只有当妈妈后才能理解。

今天一妈就将自己苦心翻译的法国权威育儿书和一妞成长经验结合起来,梳理一下宝宝人生第一年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第一个阶段运动发展特征

(0-3月)

0-1月:略微抬头,挥舞手脚1-2月:转头追踪物品,头可以短暂抬起,双脚变得有力气2-3月:可以更长时间的抬头,与人开始有些互动

满3个月时get技能

开始识别不同的面部和声音

当看到人或者听到声音会微笑

开始对更多复杂的物品感兴趣

开始对陌生的面孔有反应

更好的掌握头部的运动

运动协调能力提升

开始想伸手抓取物品

注意事项

从出生开始每天就可以让宝宝俯趴一会,从每次5分钟一天一次,慢慢延长,每次到15分钟一天两三次。有的宝宝不乐意趴,一趴就哭,家长也不舍得让宝宝趴,这样使孩子的颈椎、手臂一直锻炼不到位,限制了宝宝运动发展。

一妞一些有趣的片段:1个月天天像黑社会女老大一样紧皱眉头2个月会对人笑、抛媚眼,喜欢踢脚挥手,爱玩健身毯。3个月会表达不满委屈的情绪,开始往嘴里塞东西,进入口欲期。

第二阶段运动发展特征

(4-6月)

3-4月:可以长时间抬头和肩膀,开始翻滚,准备翻身4-5月:可以向一个方向翻身,有支撑时可以短暂坐

5-6月:开始准备爬,喜欢发出声音,有时可以无支撑的坐一会,向两个方向翻身满6个月时get技能可以抓住小物件

转头去寻找声音来源

牙牙学语的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

开始吃固体的食物,有时吃的少也属正常

可以独自玩耍一会

喜欢咬各种物品

能够自主的翻身

开始用手去探索世界

注意事项

在房间铺满软垫,家具的棱角注意软包,电源电线藏起来,易误食吞咽的物品收起来,可以用监控器。不急于让宝宝坐,要舍得让宝宝多趴,可以用些玩具鼓励宝宝往前爬。

一妞一些有趣的片段:4个月一声怒吼开始翻身,只能往右边翻,开始抓握玩具,喜欢手摇铃、咬胶。进入睡眠倒退期。5个月喜欢用嘴发出“噗噗”的声音,左右都可以翻身。喜欢照镜子。开始识别人脸和声音。6个月探索自己的身体,扔东西,甩胳膊,啃脚,开始认生、进入分离焦虑期。

第三阶段运动发展特征

(7-9月)

6-7月:独立无支撑坐一会,在支撑下能站立片刻7-8月:把物品从一只手转移到另一只手,手指精细运动发展,可以从爬转变到坐8-9月:手指运动,对远处的物品感兴趣满9个月时get技能

寻找远处和视线外的物品

试图模仿说话牙牙学语

更为独立的爬行移动

开始掌握物品并试图理解物品的用法

注意事项柜门安全锁,高处不离人。长牙后开始注意口腔清洁。地面保持洁净。不要把宝宝裹得难以伸展,衣服着装都要让他可以灵活运动,鼓励宝宝多爬。

一妞一些有趣的片段:7个月喜欢抢大人手中的东西、喜欢撕纸,开始牙牙学语,快速爬行,对大人唤她的名字会有所反映,偶尔可以自己支撑自己坐起来。进入语言敏感期。

第四阶段运动发展特征

(10-12月)

9-10月:指尖运动更为顺畅,一瞬间独立站立,运动量加大,把物品放入箱子,准确的抓住他想要的物品10-11月:长时间独立战立,能把物品根据形状放在正确的位置11-12月:表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开始行走满12个月时get技能

开始寻找他想要的物品

当你在另一个房间叫他的时候,他可以找过来

清晰的说“爸爸”“妈妈”等简单词汇

学习走路

可以指出他想要去的地方

注意事项刚开始在家行走可以光脚,如果穿鞋一定要买质量过硬的学步鞋。学步车在法国属于禁止使用之列,可以选择学步推车。

一些误区

1.大运动发展越早越好在书中也明确提到,以上特征只代表平均值,每个宝宝发育有时间早晚区别非常正常。运动发展的时间早晚不能代表任何问题,不能因为宝宝在某项上有所滞后就轻易质疑宝宝的发育水平与能力。如觉得有异常请直接去医院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不要妄加推断或者下定论。

2.父母长辈过于敏感有些长辈和父母过于敏感,舍不得让宝宝受一点点“委屈”,受不了宝宝一点点哭声或者哼哼唧唧,反而限制了宝宝自身的健康发展。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宝宝在学习趴爬坐站,偶尔有磕磕碰碰都再正常不过,不能因为一点点磕碰就不舍得让宝宝去运动了。实际上运动机能发展的好,睡眠和吃饭都会进入良性循环。

3.安全意识不明晰有些长辈和父母虽然很心疼宝宝,害怕宝宝运动时伤害到自己,而到了实际上应有的正确安全意识反而非常薄弱。比如:不重视家里设施的安全防护,以减少限制宝宝运动为方式,防止宝宝受到伤害;以心疼孩子为借口,在扶梯、在车水马龙马路上、在快速行驶的车上,抱着侥幸心理选择抱着孩子而非乘坐更为安全的婴儿车、安全座椅等;随便给孩子喂大人吃的食品产生误吞误咽等问题。这种现象在年龄大的长辈更易出现,而年轻的父母有时忙于工作为了家庭和谐,对这种原则性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原则性问题上让步,为孩子的安全埋下隐患。

7.可怕的2岁表现【爸妈保命指南!!!】

还处于1岁半以前的乖乖宝宝阶段的爸妈们

相信我

这篇你一定会用得上......

下一期将给出几个具体的常见情景以及实际操作处理方法哦~内含一妈独家小妙招,记得持续关注哦!~

8.敏感期应对的武林秘籍

敏感期是孩子成长道路的一个个小关卡,而让这些小关卡变得轻松有趣还是变得困难重重全在于家长的引导。

对于孩子的每个敏感期,其实应对的武林秘籍都是一样的,一共分为几种不同的境界——

入门小白境界:不用成人的标准和价值体系来简单粗暴的评价孩子的行为。

出入江湖境界:理解孩子敏感期背后的本质原因。

武林高手境界:不过多干涉孩子成长空间,给孩子安全范围内的自由。

绝顶大师境界:引导鼓励孩子在敏感期多多体验,建立良好思维逻辑。

一个个敏感期构建出了孩子一生的安全感、生活习惯、思维逻辑的基础,所谓“三岁看大”,正是这些敏感期所累积出来的现象啦~

一妞自从过了一岁以后,不再是之前那个只要吃喝拉撒玩睡满足了就乖乖的宝贝了

她开始变得特别有自己的主意

比如

她很不喜欢别人摸她的手,除非她主动伸手过来

她会自己发明很多玩具的玩法,并乐在其中,每次完成后都开心的给自己鼓掌

她拒绝别人给她喂饭,一定要自己掌握吃饭的节奏,想吃的时候嗷嗷狂吃,不想吃的时候任你怎么利诱坚决不开尊口

她特别喜欢在滑滑梯里爬上爬下钻来钻去,并且把小玩具一个个捡到桶里,再倒出来如此反复

当她发现自己学会了一个新技能的时候,会兴奋很久,并且大声叫喊,吸引大人注意她的表演,大家给的鼓励越多她表演的越起劲

她很想什么都自己来,自己穿衣服、自己关灯、自己刷牙,困了会把你拉到床边指指床和睡袋要求睡觉

这样每个一点一滴的小细节让人很是兴奋,看到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热情,仿佛让我也重拾了童年的乐趣,而这些小细节正是一个个敏感期拼凑起来的。我和一爸将不安全的因素挨个排除,除了厨房和厕所的门关上,其他所有房间,任她到处小跑玩耍,尽量给她在安全范围内保持一定的自由和空间,任她探索。

8.应对可怕的2岁8大方法

针对年龄:1.5岁~3岁

1. 教孩子表达情绪

针对问题

不知道孩子到底要干嘛

孩子总是无缘无故发脾气

孩子不太说话,沉默寡言

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在气头上,不妨等冷静下来再和孩子沟通处理问题。

有的孩子在气头上,不发泄完情绪,不管谁介入都没用,反而会使情绪累积的更多。这时不如让孩子发泄一会,同时也是给家长自己整理自己情绪的缓冲时间。在处理这种情景时,家长自己的情绪管理其实更为重要。只有在你自己冷静的情况下,才不会给孩子的情绪进一步累加的机会,才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安静安全的环境去处理自己的情绪。

“哭什么哭?没出息!”“不许哭,再哭我就...”“你这小孩怎么这样”类似于这样的话如果你经常控制不住说出口,那么最好还是给彼此一个冷静的时间吧,先问问你自己有没有情绪,再去想想你凭什么要求孩子不能有情绪?一个不会管理自己情绪的家长必然只能培养出不会控制自己情绪的孩子。

客观的看待孩子生气哭闹这件事,有情绪并不是错,“不许哭”这种话其实是在拒绝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而真正的情绪管理,首先要承认情绪的存在,然后给情绪一个出口让它释放。允许孩子有脾气,教会孩子在有情绪的时候直接表达,引导孩子通过直白的语言“我生气了”“我伤心了”来表达情绪并且给孩子发泄情绪的渠道和空间。

不要为了不让孩子哭,就放弃一些原则和底线。孩子需要的是一定范围内的自由,绝非完全的放飞自我(否则你很有可能得到一个熊孩子哦)。合理的要求及时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在第一次提出来就要果断拒绝,并且一直坚持,用各样的方法(后面会提到)坚定而温和的通过言行传达“有情绪是正常的,发泄情绪是合理的,但是这件事并不会因为有情绪就可以随意改变”

2. 转移注意力

针对问题

孩子一直哭闹不能安抚

孩子一直做一些很危险的事

如果孩子哭闹或者做危险的事情不听劝阻无法正面沟通,不如试试假装不理睬,背对着孩子,假装玩的很开心(可以父母双方配合,假装两个人玩的很开心更好),发出大到可以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声音。一般一会时间孩子就会好奇的凑过来看,这时候让孩子参与到你们的游戏中,他会很快忘了刚才发生了什么

用合适的活动替代不合适的活动。如果孩子经常做一些同类型的危险事情,或者总为同样的理由哭闹。将与这样不合适的活动相关的物件全部移除,并且帮孩子重新开发新的合适的活动作为乐趣。孩子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悄无声息地转移他的注意力,比直接否定禁止孩子做某件事效果更佳,并且“可怕的2岁”作为孩子的叛逆期,经常会出现父母越禁止他干什么他越干什么的情况,反复正面禁止反而起到了强化他的行为的作用,采取侧面转移的办法,悄无声息地让他忘掉不正确的行为。

案例:

上周某天晚上,一妞因为想玩很危险的插线板,一爸将她一把抱走禁止她玩,她非常生气倒在地上嗷嗷大哭,同时还用头去磕地,一爸扶起她告诉她不可以玩插线板并且不要磕地,一妞反而愈发生气抑制不住大哭,不管谁抱都安抚不下来。

一爸先很没耐心的让孩子不要哭了,他自己带着情绪一妞不仅没有停下来反而脾气更大更觉得自己委屈。一爸只好一妞自己先发泄了一会情绪,听着她的哭声稍有减弱的时候,我趁虚而入一把抱起她继续安抚,结果不曾想,她反而哭的更凶了,觉得自己很委屈,没有做错什么事情,还想继续玩插线板。这个是不可能满足她的,为了防止她用头磕地我只好将她放到婴儿床里。她进到婴儿床里哭得更凶了。

这时,一爸灵机一动,提示我背对着婴儿床,和他玩拍手游戏,而且拍手声音很大,配合着有节奏的说“拍打拍打拍拍背打”,同时我们两个戏精假兮兮的发出嘻嘻哈哈疑似很有趣好玩的笑声,用这几种声音盖过她的哭声。结果她很快被我俩吸引了注意力,哭声渐渐减低,偷偷的瞄我俩在玩什么,过了一会爬起来扒在栏杆上竟然还咯咯笑起来,脸上还是满满的鼻涕眼泪挂成行。我们回头一看她,她就嬉皮笑脸的要求我们把她抱出来一起玩,早把插线板、生气愤怒抛在脑后,完全忘了自己为啥哭。从此以后“转移注意力”成了我家百试百灵的一计妙招。

3. 让孩子自己做主

针对问题

孩子不让碰他的东西

孩子经常拒绝

尊重孩子敏感期规律,尊重孩子的物权。不用强迫孩子分享,动他们的东西时征得孩子同意,也给孩子建立物权意识,告诉孩子如果动爸妈的东西也应该征得同意。如果孩子有一定的秩序要求,也应该理解尊重,合理的情况下按照他们的秩序摆放。

鼓励孩子自己穿衣、自己刷牙、自己吃饭等等活动,不要因为“弄脏弄乱”“孩子太小”等原因,剥夺孩子自己做主的权力。孩子自己玩玩具不用强迫孩子必须按大人的要求去玩。

案例:

一妞非常抗拒洗脸、刷牙,每次要洗漱都会嗷嗷大哭。同时她进入到模仿敏感期,特别喜欢玩模仿游戏,于是一爸发明了漱口洗脸游戏,给洗手台下架了桌子她可以自己够到水龙头,然后在她面前非常夸张的洗脸刷牙,并发出很搞笑的声音,一妞自发的觉得这是很欢乐的游戏,伸手要牙刷,并且模仿爸爸的动作刷牙,虽然塞到嘴里的是牙刷的把手,但是她学的很开心,也在这个氛围里接受了爸爸洗脸。这样的游戏持续了半个多月,现在每天早晚她都会自己跑到洗漱台,要求站上去自己刷牙洗脸,并且非常开心。

4.忽略不该干涉的事

针对问题

孩子之前发生冲突

孩子自己做事时遇到小挫折

相信孩子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过多干涉孩子之间的矛盾,不要孩子稍微遇到点挫折就冲上前去,不妨静静的在一旁观察,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都可以自己化解掉的。

如果孩子过来寻求帮助,不妨先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引导孩子尽可能多的依靠自己能力来解决。毕竟孩子要成长,是一定需要各式各样的小挫折中反复磨练的,如果一些小挫折你不给孩子机会自己解决,以后遇到的挫折只会越来越大,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意愿与能力也越来越低。

5.用自然后果给予教训

针对问题

孩子做一些不合适的事情,后果不会太严重

针对这种类型的事情,不用正面否定,不停地说“不可以”“不能”,要珍惜使用“不可以”的机会,如果孩子的生活中充斥的各种“不行”“不可以”,孩子反而不能分清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不可以”应该留到后果很严重严禁做的事上。对于一些后果不太严重的不合适的事情,不妨让一些后果自然发生,给孩子一些切身的小教训,比一味地说“NO”效果更好。

这个方法是著名的教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的著名教育法则,即“自然后果的惩罚”。卢梭的说法就是:“应该使孩子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如果他有冒失的行为,你只需要让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产生的惩罚,就可以加以制止。”其实更通俗的来说,这个方法又叫做“自作自受”

案例: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那么也不用多说,到点把饭全部收走,中间不要给零食,让孩子饿上一顿也不打紧,但是孩子自己饿的时候就会自己反思下次该怎么做。

6. 温柔而坚定的用有趣的方式坚持原则

针对问题

孩子做一些危险的事

孩子一哭闹威胁父母做出妥协

难以克制想要责骂惩罚孩子的时候

“温柔和坚定的坚持原则”是很多育儿书都会反复强调的一种育儿方法,他强调不惩罚不暴力,很多爸爸妈妈也都知道这一方法,然而在使用上却容易有误区。很容易将它理解为:语气温柔不发脾气,但是只要一直反复强调原则就可以了。在实际中往往可以达到让孩子最后屈服于自己的坚持,其实并没有真正关心孩子的感受也没有尝试用更合适的办法解决问题,不过是通过“温柔”的软暴力僵持达到自己的目的。

实际上2、3岁正是孩子好奇心大爆发的年龄,他们对是非观念认知并不明确。一妈认为:对于处于可怕的2岁的孩子,父母首先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逻辑,远比用简单重复单一的方法重要。

案例:

比如你不希望孩子去抓沙子并且往嘴里塞,如果你用温柔的态度坚持反复对孩子强调“不可以”可能收效非常一般,但是你站在一个2岁孩子的角度去想,在他眼里“危险”“不干净”都是一些过于抽象甚至不存在的词语,而想去拿手捏捏感受下细碎的沙子在手里在嘴里的感觉,通过这些去认识“沙子”这才是他们这么做的本质逻辑。

理解到这层原因,你首先并不会因为孩子这么做而生气,反而会发自内心的温柔的看到孩子大脑的发育与成长,接着你会调整自己的预期,你会考虑自己的要求是否苛刻,抓沙子其实是无伤大雅的,吃沙子可能会对孩子有所伤害,那么你只需要坚持孩子不要把沙子往嘴里放就OK。这时单纯靠温柔而坚定的反复和孩子强调“不干净,不要吃”,其实孩子根本听不懂也听不进去,不如换一个方式:用开发一个游戏,和孩子一起抓抓沙子,堆一个小城堡,放到一个小瓶子里,和小沙子说说话等方法,转移掉孩子想把沙子塞嘴里的欲望,同时也满足了孩子探索沙子的愿望,并且不觉得爸妈很烦很唠叨,或者逆反的愈发把沙子塞到嘴里。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真正做到“温柔而坚定”但是很有趣而不知不觉的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当然这个是针对是非观念还不强,你根本无法讲道理的2、3岁的孩子,对于更大的孩子,能接受讲道理的孩子,温柔而坚定又可以换成另一种形式)

7. 减少正面的否定,给出选项或具体期望,多多鼓励

针对问题

当你频频说“不行”孩子却逆反偏偏要这么做的时候

对待孩子的危险行为,我们会习惯性的第一时间冲上去制止,然而有时总是收效甚微,跟孩子讲“这样做不对,很危险balalala”孩子却不听。其实不是孩子不听,是对于2岁上下的孩子,他根本不知道“危险”这个概念。并且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精力旺盛,探索世界的意愿强,你在不停的说“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的时候,会让他感觉很烦,会觉得为什么我的妈妈不让我去探索世界,也会觉得这样的行为得到你的回馈了可以吸引到大人的注意力,反而更加多的去重复这样的行为。

我们小时学过的生物课上,讲过“条件反射”这一概念,这个完全可以用到育儿上。我们想要我们的指令可以和孩子的行为挂上钩,就要建立这样的“条件反射”。

先换位思考一下,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更希望获得正面反馈还是负面的反馈?当你的行为频频被制止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当你不能理解到制止你的人到底为啥制止你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你更希望得到的是什么?

其实回答完上面这些问题,你应该已经有答案该如何给孩子指令了吧?

首先,尽量减少正面的否定和不停的否定。那该怎么办呢?当你的孩子停下了他的危险动作后,他并不知道他下一步该干什么,能干什么。这时候你需要给出他界限:告诉他你的具体期望,或者给出两个可选项让他觉得他有足够多的自由。这时关键点在于:赶紧放弃你的唠唠叨叨,指令一定要简洁明了,不要超过5个字,毕竟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过长的指令和说教只会让他们摸不着头脑。接着只要他照做了,立刻马上赶紧给出正面的回馈以巩固孩子的行为,将指令与行为挂钩。

经常说“一定界限范围内的自由”,这个界限范围的给出,不单单是告诉孩子“你不可以做什么”,其实要更多的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什么”,告诉孩子你的可选选项其实很多很多,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案例:

一妞经常爬上爬下,非常危险,而我没有别的办法,每次只能大叫“停下来!”“不可以!”但是往往她会觉得更加好玩,反而会重复危险的动作,而如果我强硬的去把她抱走,她就会生气的嚎啕大哭。然而我看到在creche(法国接收3个月至3岁儿童的公立托儿所)一个班7、8个孩子,也是会满屋子上下窜,但是老师只需要发出一个指令,像魔法一样神奇,孩子们都非常乖的立马停下危险动作。由于我法语不太好,所以专门抽一天拉着老公去学习creche的老师是怎么做的,到底和孩子念了什么奇妙的咒语。

原来creche的老师在孩子做出危险动作的时候,会给出一个具体的指令,比如“坐下”“去玩玩具”,有的孩子比较顽固的时候会拉着孩子问“NO,不可以这么做,现在你是要看书呢?还是要玩玩具?”当孩子按照指令,或者选择某项安全的活动的时候,老师都会及时的回馈给孩子鼓励“Tres bien!”(非常棒!)

可以看到老师不是只会说“NO”,他们会在制止孩子行为的同时,迅速给他们一个其他具体的要求或选项,让孩子知道自己不可以做这件事后到底可以做什么事,当他们做了正确的事立马给出鼓励强化孩子的行为。反复进行,这样一个指令就可以变成一条简单的“咒语”,我也因此学了几句这样的咒语,一妞做一些危险动作的时候,我不再说“不可以!”而是换成“Assieds-toi”(坐下)每次她都会神奇的坐下。我也用这方法开发了自己的小咒语,将之前“你咋还不睡觉,太晚了,快睡吧”变成“躺下~”这样简单明了的要求指令,收效神奇!

8. 提前预约

针对问题

出门在外孩子不配合,要这要那

有时我们大人总是很自大的做出一切决定和日程安排,却从来不问问孩子的意见,并且还会拿“孩子还小,啥都不知道”作为借口自我安慰,然而等一出门就发现计划不如变化快,孩子总会用他的方式改变你精心做好的规划。于是就经常有在超市赖着不走,啥东西都想要,看到游乐场挪不动步,只能在各种生拉硬拽和哭叽尿嚎中尴尬结束行程。

其实经常说要和孩子平等对话,也就体现在这里。如果你安排了某一天的日程,不妨提前给孩子描述一下这一天将会做些什么事,并且把这些事对于他来说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告诉他,如果孩子喜欢要这要那,可以在采购日之前跟孩子提前预约:“今天你可以买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哦!但是只能有一样!所以这个机会好好珍惜”

当然,预约不仅限于此,根据平时孩子的表现,提前预知一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还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些“可爱的约定”转移对不合理要求的注意力,比如:今天我们出门有一个任务哦,捡5片好看的树叶。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可能就会转移在这些小游戏上,一路也会很配合。

下面将给大家5道棘手的课后题,通过今天的8种方法都可以完美化解~

快来测试下自己掌握了多少!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自己的解决办法!

1.孩子崩溃大哭,无法安抚怎么办?

2.将玩具撒的满地/不好好玩只搞破坏怎么办?

3.孩子在商场、饭店、飞机、火车等公共场合提出无理要求,不满足就撒泼怎么办?

4.孩子总做些危险的事情,拦也拦不住,说也不听怎么办?

5.孩子半夜不睡、不好好吃饭、总是很烦躁脾气不好怎么办

原文地址:【育儿经】“韩国首席妈妈”全惠星经典语录作者:曹潇慎

一、关于教育

1.教育并不仅仅是给予孩子知识,这个是最初级的教育;更高级的教育是给予孩子引导,让他的内在发生转化。

2.教给孩子才技简单,但教会他们做人不易。3.教育远远不是只有选择职业这么简单,教育有更远大的目标和更深广的内涵。4.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5.教育孩子永远没有结果,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我们一直在路上。6.和学校教育一样,子女教育并不是教育的全部。7.对孩子的投资,是人生中最宝贵、最有价值的投资。8.父母要找到一种没有副作用的教育方法。9.教育孩子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二、关于“大人物”1.一个人伟大与否,取决于他给予了别人多少帮助。2.才华不可凌驾于品格之上。3.越有才华,越应该努力具备与之匹配的品格修养。当一个人的品格魅力和才华的光芒能够交相辉映时,人们就会信任他,拥护他。一个人赢得了众人的信任与支持,自然就会成为大人物。4.品格的魅力每每让我感到震撼和惊喜,它能让一个人更努力,更开阔,更柔软,也更有力量。5.大人物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而且,后天的造就也不是随意的,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成长环境和相应背景,而提供这种环境和背景的,就是父母。孩子能否成为大人物,跟父母紧密相关。6.我的孩子们最终成长为大人物的道路:不是为了成为大人物而努力,而是为了帮助他人而努力。帮助他人需要施展才华,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一切就自然而然发生了。7.在奉献的过程中,奉献的一方比受惠的一方得到了更宏大、更深刻的恩惠。三、“大人物”应该具备的素质1.真正的大人物需要具备七种素质:第一,明确的目标和持久的热情。第二,找到角色,实现自我。第三,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文化。第四,德才兼备。第五,柔韧性和创造性。第六,历史的、世界的眼界。最后,人际交往能力。2.真正的领导力,来自于对人生目标的明确认识以及为了实现目标而投入的持久的热情。3.如果想要什么,就一定要让所有人知道你有多么热切地想得到它。4.自我认同危机是在别人所期待的我与我认为的我之间失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当我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能感到内在一贯性的时候出现的。5.自我认同问题的重要性不仅仅表现在青少年时期,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都需要保持对自己身份的自豪感。6.仅仅在自家的范围内把孩子养育好,并不等于他会成为成功的社会人士。因为在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之前,孩子首先完完全全地继承了自己所属的社会的形象。7.要努力去适应其他文化,但最主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文化,这样才能变得堂堂正正。8.一定要具备相应的文化力量,也就是说,要有在自己的文化和其他的文化掺杂到一起的环境里自由生活的能力。9.只有自己安心了,才能把平安带到别人心中。10.同做事正确同样受到推崇的是打破常规的思考能力。11.通融,柔软,有韧性,知变通,才能在这个纷繁错综的环境中游刃有余,并且影响别人。12.“Think globally and Act locally.” (放眼全球,行动在地。)13.与其去找新鲜的、西方的、别人的东西,还不如以历史的眼光去仔细分析我们的传统。14.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人离不开人。我们需要这种人际关系,它给了我们支撑,甚至是生活的力量。15.家庭氛围是孩子今后人际关系的底色。只有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好,孩子和其他人的关系才会好。16.建立和维持好的人际关系,靠的是品质,而不是小聪明。17.知识的多寡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比单纯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比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人脉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四、父母如何引导孩子的成长1.人生不是百米跑,而是马拉松。2.父母要跟孩子一起成长。3.帮助孩子找到能让他投入热情的人生目标是极为重要的。4.有一对思路清晰的父母,是孩子的荣幸。5.不管使用什么方法,核心是要有一颗和孩子同在的心。6.如果真正为了孩子的发展着想,父母首先要丢开“只希望我的孩子好”的自私想法;其次,要教会孩子去追求和别人相一致的目标。7.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孩子能解决自己的苦恼;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孩子自己也会得到力量与智慧。8.我和先生很少督促孩子们学习,相反,我们整天只对他们“唠叨”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做个热心人。9.以身作则、分享经验,永远比教条的说教更有效。10.父母能够给孩子影响的时间不是很长,所以,在孩子离开家之前,父母应该尽全力去培养,在此之后,例如选专业啊、工作啊、择偶啊,就靠孩子自己去决定吧。11.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用他们敏感的眼睛观察着父母。他们会从父母身上寻找具体的角色榜样,效仿,并且把吸引他们的品质慢慢变成自己的。12.只要你认为这件事情是好的,对孩子们有积极的影响,并且你可以做到,那么就不要犹豫,赶紧去做吧。13.很多时候,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的,往往不是什么大的挫折和障碍,而是日常生活的一件小事。14.不要区分性别,不要以男孩子就要这样、女孩子就要那样的狭隘方式来教育子女。15.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是从失误开始学习的,让我们从错误和失误中的恐惧症中解放出来吧。16.成功是慢慢积累的,一下子能长高的只能是地里的杂草,而不可能是参天大树。17.不把自己当长辈,而是跟孩子一起探索、学习、互通有无,这种做法让我在孩子的教育和沟通上变得更加自由和开明了。18.我以我的经验告诉所有的父母,一定要让自己成长,不断想办法提升自己的人生,解决自己人生中的问题。这样,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我们才能担当起一个有意义的角色,而不是陪着孩子一起发愁。19.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既要放低自己,同时也要抬高自己。放低自己的意思是说,父母要跟孩子一起面对他的人生问题,而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同时抬高自己是说,父母要善于把握方向,从更高远更周到的角度给孩子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导,而不是跟孩子一起踌躇不决。五、父母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1.让孩子自觉地学习是父母和孩子都能得到幸福的方法。2.父母能够做的最大的帮助,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3.在我们家中,孩子们学习的理由就是他们要成为热心人。4.学习只是达成目的的一个手段,帮助别人才是最终的目的。5.没有比让孩子亲自经历更好的教育。6.其实只要真心地去做一次社会服务,所得的收获肯定是意想不到的,是只闷在家里看书学习所得不来的。7.先不要管孩子愿不愿意读书,父母率先读书就可以了。8.父母只要让孩子们懂得学习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等于是为孩子做了一切有关学习的事情了。如果父母能够自然地坐在书桌前,孩子也会跟书桌亲近起来的。比起说“你学习吧”,更有用的是说“我们学习吧”。9.让孩子们能够亲眼看到,这一点非常重要。父母要成为孩子们成长中的榜样和引导者,而不能只是个说教家和照顾者。六、父母如何与孩子交流1.要想指导孩子健康成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2.孩子远比父母想象的要成熟。3.不要以为你不说,孩子也会懂。一定要不断地交谈。4.孩子不跟父母沟通,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跟父母沟通没有意义。一来,父母不理解他,总是从自己的角度教育他;二来,父母不能提出建设性或者启发性的建议。5.好的父母要始终记住两个词语:聆听,建议。6.与孩子们交流的时候,要注意的是“可以建议,但是不要强求”。7.如果父母足够耐心,孩子终究会讲出来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说出自己立场和得到别人理解的欲望,他暂时不说,是因为他自己的性格,或者是对你还不够信任。8.父母认可孩子,孩子也会承认父母。9.你怎么看待孩子,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10.处罚也是表达爱的方法,需要处罚孩子的时候就一定要处罚,但要注意讲明理由。11.事实上,孩子的信心不是父母通过“帮腔”来建立的。并且,孩子会从父母对自己所犯错误的处理方式中学习。急于为孩子出气的父母,事实上是在剥夺孩子成功的机会。12.家庭会议不仅是整理日程的会议,更是发现孩子们的个性、珍惜和疼爱孩子们的才华、找到做父母的快乐的时间。13.在我们家,无论有什么事情,我们一家都要一起吃早饭。14.有的话在全家人都在的时候说比较好,而有的话只有两个人的时候才能讲。15.如果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在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上找原因之前,首先从夫妻关系上找找理由吧。七、父母的职责与角色分工1.真正的爱和教育,不是牺牲一方,成就另一方,而是双方共同成长。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互相陪伴、互相扶持的,无条件的牺牲只会导致不必要的执着和空虚。2.父母角色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生活习惯,这个任务只有跟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才能胜任。3.要想成为最好的引导者,父母首先要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4.父母的人生应该是完整的,不能被孩子所隔断。5.不要一开始就期待能从孩子那里得到回报。“养儿防老”的观念并不怎么时髦。6.养育孩子的过程、孩子在身边的日子,就是孩子对父母的回报。因为,作为父母,我们都因为有了孩子而倍感幸福。孩子带给我们生命的安详和愉快,是其他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7.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永远是最重要的。8.怀孕不仅是做母亲的开始,而且也是作为一个人,重新考虑今后的路、该做什么以及不该做什么等问题的宝贵契机。9.妈妈们,不要仅仅局限于教育孩子,还要懂得发展自我。10.一个贤惠的妻子,一位开明的母亲,对社会也要有很明确的认识。11.有些事情只适合母亲去做,母亲就一定要做到,否则,这些就成了孩子生命中的缺失。12.即刻温暖孩子的心,拥抱孩子,跟孩子一起看世界,成为孩子可以说话聊天的对象,这才是母亲该发挥的作用。13.如果我这一生只教育出了六个优秀的孩子,我不会感到多么有成就感。我做自己的事业,同时,能给孩子们以帮助,这才是让我骄傲的。14.树立父亲的权威,但不要让孩子把你当成一面墙。15.父亲应该象征着一种雄性力量,雄壮、威武、勇敢、进取,父亲应该是严格的、权威的。16.男人身为父亲,在养育孩子方面也有自己的一份不可代替的职责,男人除了做好父亲的角色外,还要帮助妻子做好母亲的角色。17.不要有“我太太会看着办的”等想法。18.如果母亲不尊重作为父亲的丈夫,孩子也不会认可父亲的权威,这样一来,父亲的教导就无法站住脚。反之亦然。19.如果父母能把各自的角色扮演好,那么,在孩子的意识里,父母的区分不在于好和不好,而在于角色不同。20.爸爸和妈妈的分工明确,孩子才能找到平衡点,一个家庭也才会变得有序而温暖。21.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夫妻相亲相爱的过程;而感情好的夫妻,肯定会教育出更成功的孩子。22.有智慧的父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23.真正的东方式价值观,是让我们在家庭里感到安心,让家庭成为我们的骄傲和进取的原动力。家庭是一种回归,是我们的根基所在,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家庭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

上一篇:南宁偷电瓶经典语录
下一篇:最强男神经典语录

相关经典语录

推荐经典语录

热门经典语录

  • 五五开骂人经典语录
  • 说说社会经典语录
  • 快手经典语录,快手社会语录短句霸气,快手里面经典评论
  • 将进酒唐酒卿经典语录
  • 嚣张by巫哲经典语录
  • 快手评论经典语录
  • 栖见的白日梦我中的经典语录,白日梦我金句,白日梦我经典台词
  • 鼠疫加缪经典语录瞎子
  • 最新经典语录

  • 虚伪的人生的经典语录,送给耍心机的人的语录 至虚伪朋友的经典语录
  • 中国人的素质经典语录
  • 翡翠玉石经典语录
  • 经典语录电影截屏
  • 狮子座 经典语录
  • 社会姐经典语录霸气
  • 电影北极之恋经典语录
  • 爱情宣言经典语录短句